CN212924673U - 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4673U
CN212924673U CN202023079975.8U CN202023079975U CN212924673U CN 212924673 U CN212924673 U CN 212924673U CN 202023079975 U CN202023079975 U CN 202023079975U CN 212924673 U CN212924673 U CN 212924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water
bed ion
sludge
reac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799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少杰
肖伟
郭小伟
王迎祥
李娜
雷应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tu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ve So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ve So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ve So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799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4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4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4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Specific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一种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机构、预处理单元、污泥回收单元以及深床离子反应单元;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将废水中的Fe2+氧化为Fe3+,预处理单元中的填料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诱导结晶,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并使得废水中的重金属浓度削减90%;预处理单元的出水端口与深床离子反应单元连通,经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深床离子反应单元进行深度处理,由于经预处理单元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降低,使得深床离子反应单元入口端的反应填料堵塞频率降低,提高了深床离子反应单元中的反应填料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矿山中的酸性废水处理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为碱中和法,在矿山含铁酸性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碱性材料和絮凝剂,提升废水pH,并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或碳酸沉淀物,然后经过过滤达到废水排出标准;第二种为可渗透反应墙废水处理方法,在废水流向下游设置可渗透反应墙,可渗透反应墙内填充多种介质材料,利用酸碱中和、沉淀、过滤、吸附等实现矿山酸性废水中多种重金属的去除,进而达到矿山酸性废水净化修复的目的。
然而上述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弊端,碱中和法添加的药剂量大,设备腐蚀的快;可渗透反应墙废水处理方法在酸性条件下,通过预处理系统的金属离子无法结晶并形成絮凝团,导致沉淀池不能够将废水中的目标金属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直接进入深床离子反应单元,高浓度的酸性金属废水造成深床离子反应单元前端填料堵塞,降低了深床离子反应单元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以解决现有的废水处理系统,其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污泥回收单元以及深床离子反应单元;
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机构、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第三处理池;
所述预处理单元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存储池、曝气构件以及隔板;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废水中的氧气含量,通过曝气将废水中的Fe2+氧化为Fe3+;所述调节机构的出水端口与所述第一处理池连通,所述调节机构处理后形成的一级废水流至第一处理池;
所述第一处理池包括第一布水井、第一格栅、支撑柱、第一污泥斗;
所述第一处理池内填充有碱性填料,一级废水能够从所述第一污布水井向所述第一处理池流入,以使所述一级废水中的所述部分重金属与所述碱性填料反应产生的第一结晶挂设于所述碱性填料上;由所述第一处理池处理后形成的二级废水流至所述第二处理池;所述第一结晶通过第一污泥斗和第一管道流至所述污泥回收单元;
所述第二处理池包括第二布水井、第二格栅、第二污泥斗;
所述第二处理池内填充有轻质结晶滤料,所述二级废水能够从所述第二布水井流向所述第二处理池内,以使所述二级废水中的所述部分重金属与所述轻质结晶滤料发生结晶反应,反应产生的第二结晶挂设于所述轻质结晶滤料上;由所述第二处理池处理后形成的二级废水流至所述第三处理池;所述第二结晶通过第二污泥斗和第二管道流至所述污泥回收单元;所述第二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二处理池的顶部。
所述第三处理池包括第三布水井、第三污泥斗;
所述第三处理池内填充有柔性结晶填料,以使所述三级废水中的所述部分重金属与所述柔性结晶填料反应产生的第三结晶挂设于所述柔性结晶填料上;由所述第三处理池处理后形成的三级废水流至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所述第三结晶通过第三污泥斗和第三管道流至所述污泥回收单元;
在上述技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包括顺次排布的第四布水井、反应池以及出水堰;
所述反应池朝向所述第四布水井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穿孔花墙,所述反应池朝向所述出水堰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穿孔花墙,所述反应池内填充有反应填料;
所述四级废水流至所述第四布水井,并通过所述第一穿孔花墙流至所述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用于去除所述四级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处理后的四级废水通过所述第二穿孔花墙溢流至所述出水堰。
在上述技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池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反应池依次串联排布。
在上述技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回收单元包括污泥池以及设置于所述污泥池内的污泥泵;
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以及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污泥池的进口导通;
所述污泥池的出口与所述流入端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污泥回收单元以及深床离子反应单元;
预处理单元将废水中的重金属浓度削减90%,预处理单元对酸性矿山废水pH值进行调节,通过曝气将废水中的Fe2+氧化为Fe3+,预处理单元中的填料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诱导结晶,从而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预处理单元的出水端口与深床离子反应单元连通,经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深床离子反应单元进行深度处理,由于经预处理单元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降低,使得深床离子反应单元入口端的反应填料堵塞频率降低,提高了深床离子反应单元中的反应填料的使用寿命。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废水中的氧气含量,且所述调节机构的出水端口与所述预处理单元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用于分离废水中的部分重金属,且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水端口与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连通,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另一部分重金属;
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泥端口与所述污泥回收单元连通。
在上述技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池以及与所述第一处理池连通的第一污泥斗;
所述第一处理池内填充有碱性填料,一级废水能够从所述第一污布水井向所述第一处理池流入,以使所述一级废水中的所述部分重金属与所述碱性填料反应产生的第一结晶挂设于所述碱性填料上,并通过第一管道流至所述污泥回收单元,处理后形成的二级废水流至所述第二处理池。
在上述技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池还包括第一布水井、第一格栅以及支撑柱;
所述第一布水井与所述第一污泥斗连通,所述一级废水通过所述第一布水井流至所述第一污泥斗;
所述第一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一处理池的底部,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处理池与所述第一污泥斗之间。
在上述技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单元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存储池、曝气构件以及隔板;
所述曝气构件设置于所述存储池内,所述曝气构件用于向所述存储池内填充氧气;所述隔板沿所述存储池的高度方向从所述存储池的顶部向底部延伸;
所述存储池具有流入端口和流出端口,所述一级废水经由流入端口流至所述存储池,并由流出端口流至所述第一布水井。
在上述技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二处理池以及与所述第二处理池连通的第二污泥斗;
所述第二处理池内填充有滤料,所述二级废水能够从所述第二污泥斗向所述第二处理池流入,以使所述二级废水中的所述部分重金属与所述滤料反应产生的第二结晶挂设于所述滤料上,并通过第二管道流至所述污泥回收单元,处理后形成的三级废水流至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
在上述技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处理池还包括第二布水井以及第二格栅;
所述第二布水井与所述第二污泥斗连通,所述二级废水通过所述第二布水井流至所述第二污泥斗;
所述第二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二处理池的顶部。
在上述技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三处理池以及与所述第三处理池连通的第三污泥斗;
所述第三处理池内填充有柔性结晶填料,以使所述三级废水中的所述部分重金属与所述柔性结晶填料反应产生的第三结晶挂设于所述柔性结晶填料上,并通过第三管道流至所述污泥回收单元,处理后形成的四级废水流至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
在上述技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包括顺次排布的第四布水井、反应池以及出水堰;
所述反应池朝向所述第四布水井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穿孔花墙,所述反应池朝向所述出水堰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穿孔花墙,所述反应池内填充有反应填料;
所述四级废水流至所述第四布水井,并通过所述第一穿孔花墙流至所述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用于去除所述四级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处理后的四级废水通过所述第二穿孔花墙溢流至所述出水堰。
在上述技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池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反应池依次串联排布。
在上述技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回收单元包括污泥池以及设置于所述污泥池内的污泥泵;
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以及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污泥池的进口导通;
所述污泥池的出口与所述流入端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机构、预处理单元、污泥回收单元以及深床离子反应单元;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废水中的氧气含量,且所述调节机构的出水端口与所述预处理单元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用于分离废水中的部分重金属,且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水端口与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连通,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另一部分重金属;
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泥端口与所述污泥回收单元连通。
具体地,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废水中的氧气含量,通过曝气将废水中的Fe2+氧化为Fe3+,预处理单元中的填料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诱导结晶,从而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预处理单元的出水端口与深床离子反应单元连通,经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深床离子反应单元进行深度处理,由于经预处理单元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降低,使得深床离子反应单元入口端的反应填料堵塞频率降低,提高了深床离子反应单元中的反应填料的使用寿命。预处理单元的出泥端口与所述污泥回收单元连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中的预处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深床离子反应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污泥回收单元;101-预处理单元;102-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3-第一处理池;104-第一污泥斗;105-第一管道;106-第一布水井;107-第一格栅;108-调节机构;109-存储池;110-曝气构件;111-隔板;112-第二处理池;113-第二污泥斗;114-第二管道;115-第二布水井;116-第二格栅;118-第三污泥斗;119-第三管道;120-第四布水井;121-反应池;122-出水堰;123-第一穿孔花墙;124-第二穿孔花墙;125-污泥池;126-污泥泵;127-第一阀门;128-第二阀门;129-第三阀门;130-第三布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机构108、预处理单元101、污泥回收单元100以及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2;
所述调节机构108用于调节废水中的氧气含量,且所述调节机构108的出水端口与所述预处理单元101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101用于分离废水中的部分重金属,且所述预处理单元101的出水端口与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2连通,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2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另一部分重金属;所述预处理单元101的出泥端口与所述污泥回收单元100连通。
具体地,对矿山中的酸性废水首先在调节机构108中对废水的氧气浓度进行调节,然后在预处理单元101中进行预处理,此预处理步骤主要是为去除酸性废水中的部分重金属,去除酸性废水中的部分重金属后的废水在经过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2,实现对废水中的另一部分重金属去除,即流入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2周中的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较低,不会出现堵塞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2入口端的问题,提高了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2的使用寿命。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101包括第一处理池103以及与所述第一处理池103连通的第一污泥斗104,所述第一污泥斗104与所述污泥回收单元100连通;所述第一处理池103内填充有碱性填料,废水能够从所述第一污泥斗104向所述第一处理池103流入,以使所述废水与所述碱性填料反应,反应之后产生的第一结晶能够挂设于所述碱性填料上,并通过第一管道105流至所述污泥回收单元100,所述第一管道10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27;所述第一处理池103处理后形成的二级废水流至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池103还包括第一布水井106、第一格栅107以及支撑柱;所述第一布水井106与所述第一污泥斗104连通,所述一级废水通过所述第一布水井106流至所述第一污泥斗104,并通过第一污泥斗104流向所述第一处理池103,所述第一格栅107设置于所述第一处理池103的底部,所述第一格栅107的孔径小于碱性填料的孔径,以防止所述碱性填料流入到所述第一污泥斗104内,造成碱性填料的流失浪费;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处理池103与所述第一污泥斗104之间,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处理池103,以使第一处理池103位于所述第一污泥斗104的上方。
所述第一处理池103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废水流至所述第一布水井106,经由所述第一布水井106流至到所述第一污泥斗104内,随着一级废水的不断注入,所述一级废水从所述第一处理池103的底部向顶部流入,从底部向顶部流入的过程中,所述一级废水与所述碱性填料产生反应,并生成第一结晶和第二废水,所述第二废水流向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2,所述第一结晶会挂设在所述碱性填料上,当观察第一结晶的量达到预设值时,首先停止向所述第一布水井106注入废水,打开第一阀门127使第一处理池103内和所述第一污泥斗104中的第一结晶和一级废水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05排入污泥回收单元100,然后使用清水对第一处理池103内的碱性填料进行冲洗,使第一结晶从碱性填料表面脱落,冲洗产生的第一结晶和清水的混合物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05排入污泥回收单元100,最后当所述第一处理池103和所述第一污泥斗104清洗完毕,关闭第一阀门127,继续向所述第一布水井106注入废水。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101还包括调节机构108,所述调节机构108包括存储池109、曝气构件110以及隔板111;
所述曝气构件110设置于所述存储池109内,所述隔板111沿所述存储池109的高度方向从所述存储池109的顶部向底部延伸。
具体地,所述曝气构件110的结构是一种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的阐述,优选地,所述曝气构件110设置于所述存储池109的底部。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所述废水经由流入端口流至所述存储池109,由于矿山中的酸性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Fe2+,当所述曝气构件110向所述存储池109内填充氧气时,使得Fe2+变为Fe3+,变为Fe3+的酸性废水由流出端口流至所述第一布水井106。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101还包括第二处理池112以及与所述第二处理池112连通的第二污泥斗113,所述第二污泥斗113与所述污泥回收单元100连通;所述第二处理池112内填充有轻质结晶滤料,所述二级废水能够从所述第二污泥斗113向所述第二处理池112流入,以使所述二级废水与所述轻质结晶滤料反应之后产生的第二结晶挂设于所述轻质结晶滤料上,并通过第二管道114流至所述污泥回收单元100,所述第二管道114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28;所述第二处理池112处理后形成的三级废水流至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处理池112还包括第二布水井115以及第二格栅116;所述第二布水井115与所述第二污泥斗113连通,所述二级废水通过所述第二布水井115流至所述第二污泥斗113,并通过第二污泥斗113流向所述第二处理池112;
更进一步地,由于所述轻质结晶滤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当二级废水由所述第二处理池112的底部向顶部流入时,为了防止二级废水从所述第二处理的顶部流出时,将轻质结晶滤料带走,造成轻质结晶滤料的流失,在第二处理池112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格栅116,所述第二格栅116的孔径小于所述轻质结晶滤料的孔径,所述第二格栅116距离所述第二处理池112的顶部的距离设置在10-20cm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格栅107和所述第二格栅116均为玻璃钢材质,所述第二处理池112的具体的工作过程为:二级废水流至所述第二布水井115,经由所述第二布水井115流至到所述第二污泥斗113内,随着二级废水的不断注入,所述二级废水从所述第二处理池112的底部向顶部流入,从底部向顶部流入的过程中,所述二级废水与所述轻质结晶滤料产生反应,并生成第二结晶,所述第二结晶会挂设在所述轻质结晶滤料上,当观察第二结晶的量达到预设值时,首先停止向所述第二布水井115注入废水,打开第二阀门128使第二处理池112内和所述第二污泥斗113中的二级废水和所述第二结晶通过所述第二管道114排入污泥回收单元100,然后将第二格栅116移除,使得轻质结晶滤料与所述第二格栅116分离,利用搅拌工具对轻质结晶滤料进行搅拌,并使用清水对第二处理池112内的轻质结晶滤料进行冲洗,使第二结晶从轻质结晶滤料表面脱落,冲洗产生的第二结晶和清水的混合物通过所述第二管道114排入污泥回收单元100,最后当所述第二处理池112和所述第二污泥斗113清洗完毕,关闭第二阀门128,重新安回所述第二格栅116,继续向所述第二布水井115注入废水。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101还包括第三处理池以及与所述第三处理池连通的第三污泥斗118,所述第三污泥斗118与所述污泥回收单元100连通;所述第三处理池内填充有柔性结晶填料,所述三级废水能够从所述第三处理池的侧壁流至所述第三处理池内,以使所述三级废水与所述柔性结晶填料反应产生的第三结晶挂设于所述柔性结晶填料上,打开第三阀门129使第三处理池内和所述第三污泥斗118中的三级废水和所述第三结晶并通过第三管道119流至所述污泥回收单元100,所述第三管道119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29;所述第三处理池处理后形成的四级废水流至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2。
所述第三处理池具体的工作过程为:三级废水流至所述第三布水井130,经由所述第三布水井130流至到所述第三处理池内,随着三级废水的不断注入,所述三级废水从所述第三处理池的底部向顶部流入,从底部向顶部流入的过程中,所述三级废水与所述柔性结晶填料产生反应,并生成第三结晶和第三废水,所述第四废水流向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2,所述第三结晶会挂设在所述柔性结晶填料上,当观察第三结晶的量达到预设值时,首先停止向所述第三布水井130注入废水,打开第三阀门129使第三处理池内和所述第三污泥斗118中的三级废水通过所述第三管道119排入污泥回收单元100,然后使用清水对第三处理池内的柔性结晶填料进行冲洗,使第三结晶从柔性结晶填料表面脱落,冲洗产生的第三结晶和清水的混合物通过所述第三管道119排入污泥回收单元100,最后当所述第三处理池和所述第三污泥斗118清洗完毕,关闭第三阀门129,继续向所述第一布水井106注入废水。
具体地,所述污泥回收单元100包括污泥池125以及污泥泵126;所述第一管道105、所述第二管道114以及所述第三管道119与所述污泥池125的进口导通,所述污泥池125的出口与所述流入端口连通。
污泥回收单元100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在上述的一级废水、二级废水以及三级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级废水和清水的混合物、三级废水和清水的混合物均流至所述污泥池125内,再从污泥池125返回至所述存储池109,再重复上述的废水处理过程,实现矿山中的酸性废水的循环处理。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102包括顺次排布的第四布水井120、反应池121以及出水堰122;
所述反应池121朝向所述第四布水井120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穿孔花墙123,所述反应池121朝向所述出水堰12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穿孔花墙124,所述反应池121内填充有反应填料;
所述四级废水从所述第三处理池中通过溢流的方式流至所述第四布水井120,并通过所述第一穿孔花墙123平流至所述反应池121,所述反应池121内填充有反应填料,所述反应池121用于去除所述四级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处理后的四级废水通过所述第二穿孔花墙124溢流至出水堰122。
具体地,利用反应填料的氧化还原、吸附、沉淀等作用将四级废水中溶解的重金属污染物去除,最终处理后的四级废水通过溢流方式进入出水堰122,所述出水堰122通过出水管道将水排出。
更具体地,所述反应填料的第一种元素构成有Mn、Si、Fe、S、O,其反应机理为氧化还原、近点吸附或洛河反应;所述反应填料的第二种元素构成有Mn、Fe、H、O、Al,其反应机理为催化氧化、拦截过滤或中和;所述反应填料的第三种元素构成有Si、Fe、O、Al。其反应机理为点位吸附、催化氧化或拦截过滤。
更具体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四级废水的处理效果,使得最后得到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所述反应池12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反应池121依次串联排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
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机构、预处理单元、污泥回收单元以及深床离子反应单元;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向废水中曝气充氧,且所述调节机构的出水端口与所述预处理单元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用于分离废水中的部分重金属,且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水端口与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连通,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另一部分重金属;
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泥端口与所述污泥回收单元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池以及与所述第一处理池连通的第一污泥斗;
所述第一处理池内填充有碱性填料,一级废水能够从所述第一污泥斗向所述第一处理池流入,以使所述一级废水中的所述部分重金属与所述碱性填料反应产生的第一结晶挂设于所述碱性填料上,并通过第一管道流至所述污泥回收单元,处理后形成的二级废水流至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池还包括第一布水井、第一格栅以及支撑柱;
所述第一布水井与所述第一污泥斗连通,所述一级废水通过所述第一布水井流至所述第一污泥斗;
所述第一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一处理池的底部,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处理池与所述第一污泥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存储池、曝气构件以及隔板;
所述曝气构件设置于所述存储池内,所述曝气构件用于向所述存储池内填充氧气;所述隔板沿所述存储池的高度方向从所述存储池的顶部向底部延伸;
所述存储池具有流入端口和流出端口,所述一级废水经由流入端口流至所述存储池,并由流出端口流至所述第一布水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二处理池以及与所述第二处理池连通的第二污泥斗;
所述第二处理池内填充有滤料,所述二级废水能够从所述第二污泥斗向所述第二处理池流入,以使所述二级废水中的所述部分重金属与所述滤料反应产生的第二结晶挂设于所述滤料上,并通过第二管道流至所述污泥回收单元,处理后形成的三级废水流至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池还包括第二布水井以及第二格栅;
所述第二布水井与所述第二污泥斗连通,所述二级废水通过所述第二布水井流至所述第二污泥斗;
所述第二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二处理池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三处理池以及与所述第三处理池连通的第三污泥斗;
所述第三处理池内填充有柔性结晶填料,以使所述三级废水中的所述部分重金属与所述柔性结晶填料反应产生的第三结晶挂设于所述柔性结晶填料上,并通过第三管道流至所述污泥回收单元,处理后形成的四级废水流至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床离子反应单元包括顺次排布的第四布水井、反应池以及出水堰;
所述反应池朝向所述第四布水井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穿孔花墙,所述反应池朝向所述出水堰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穿孔花墙,所述反应池内填充有反应填料;
所述四级废水流至所述第四布水井,并通过所述第一穿孔花墙流至所述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用于去除所述四级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处理后的四级废水通过所述第二穿孔花墙溢流至出水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反应池依次串联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收单元包括污泥池以及设置于所述污泥池内的污泥泵;
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以及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污泥池的进口导通;
所述污泥池的出口与所述流入端口连通。
CN202023079975.8U 2020-12-18 2020-12-18 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2924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9975.8U CN212924673U (zh) 2020-12-18 2020-12-18 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9975.8U CN212924673U (zh) 2020-12-18 2020-12-18 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4673U true CN212924673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1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79975.8U Active CN212924673U (zh) 2020-12-18 2020-12-18 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46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6740A (zh) * 2021-08-05 2021-10-22 爱土工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硫铁矿废水的深床离子反应处理系统及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6740A (zh) * 2021-08-05 2021-10-22 爱土工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硫铁矿废水的深床离子反应处理系统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9723A (zh) 一种基于微电解的高级氧化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2924673U (zh) 深床离子反应矿山废水处理系统
CN209740843U (zh) 废水循环利用的原水净化装置
CN219072151U (zh) 用于钢铁废水的一体化预处理系统
CN208345997U (zh) 一种基于微电解的高级氧化水处理系统
CN110540334A (zh) 一种电镀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工艺
CN207918577U (zh) 一种圆形结构水处理装置
CN216711808U (zh) 一种用于初期雨水和生产废水排放装置
CN214936587U (zh) 一种环保型水处理设备
CN111977913B (zh) 一种生活污水分质多级处理装置
CN205473211U (zh) 船舶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09853875U (zh) 一体化净水装置
CN104860469B (zh) 炼油污水一体化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3086552B (zh) 一种高浓度taic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2272804U (zh)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6476836U (zh) 一种钢铁企业废水处理和再利用的装置
KR20030076549A (ko) 스트루바이트 침전을 이용한 영양염류 처리장치
CN217972842U (zh) 一种絮凝沉淀过滤一体化设备
CN216890545U (zh) 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
CN219279660U (zh) 气浮膜池及水处理系统
CN219752100U (zh) 高效折流混凝气浮成套装置
CN113912216B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02351388B (zh)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5288438U (zh) 一种水平流反硝化滤池系统
CN211497234U (zh) 一种分体式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6

Address after: 413500 203, Building 3, Black Tea Industrial Park, Dongping Town, Anhua County, Yi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itu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Hunan)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825-1826, 41 East Fourth Ri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LOVE-SO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