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4493U - 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净水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24493U CN212924493U CN202021090152.2U CN202021090152U CN212924493U CN 212924493 U CN212924493 U CN 212924493U CN 202021090152 U CN202021090152 U CN 202021090152U CN 212924493 U CN212924493 U CN 2129244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reverse osmosis
- osmosis filter
- filter element
- 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5
- 238000001223 reverse osmo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04 osmo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206 bottled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5 pre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机。净水机设置有第一反渗透滤芯和第二反渗透滤芯。第一反渗透滤芯的第一原水口连通至净水机的进水口,第二反渗透滤芯的第二原水口通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的原水口连接管路连通第一原水口。第二反渗透滤芯的第二纯水口连通至净水机的取水口,第一反渗透滤芯的第一纯水口通过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的纯水口连接管路连通第二纯水口。净水机还包括芯间管路,其第一端连通至第一纯水口,第二端连通至第二原水口。芯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逆止阀,其连通方向是从第一端至第二端。该净水机可以避免用户接取TDS值较高的首段水,还可以满足用户快速取水的要求,减少用户接水时间,最后,能够延长反渗透滤芯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水质的高低开始备受关注。反渗透净水机因其制出的纯净水更新鲜、更卫生、更安全而越来越受欢迎。
由于反渗透滤芯的出水量较小,为了减少用户取水时间,提高净水机的出水量,可将多个反渗透滤芯并联连接,以解决该问题。在反渗透滤芯过滤过程中,原水多具有较高TDS(溶解性固体总量),反渗透滤芯可以在增压泵的作用下,将原水中的大量离子阻挡在渗透膜前,而使通过渗透膜的水的TDS符合直饮水的标准。
但是在制水完成后,反渗透滤芯中还是会有少量的浓水存留在反渗透膜前。长时间停机后,根据离子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扩散的原理,膜前浓水中的离子会向膜后净化的直饮水中扩散,从而将净化后的直饮水污染。在下一次取水时,被污染后的直饮水将会混同新制的直饮水一同流出,使用户接取到的TDS值较高的首段水,影响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机,设置有第一反渗透滤芯和第二反渗透滤芯,第一反渗透滤芯的第一原水口连通至净水机的进水口,第二反渗透滤芯的第二原水口通过原水口连接管路连通第一原水口,原水口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反渗透滤芯的第二纯水口连通至净水机的取水口,第一反渗透滤芯的第一纯水口通过纯水口连接管路连通第二纯水口,纯水口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净水机还包括芯间管路,芯间管路的第一端连通至第一纯水口,芯间管路的第二端连通至第二原水口,芯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逆止阀,第一逆止阀的连通方向是从第一端至第二端。
综上所述,具有以上结构的净水机,可以将具有两反渗透滤芯的水路进行切换,即可以是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也可以是两反渗透滤芯并联连接。在用户停止取水后,将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两反渗透滤芯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可以实现第一反渗透滤芯过滤的纯水对第二反渗透滤芯冲洗的作用,并最终实现第二反渗透滤芯纯水泡膜。经过纯水泡膜的第二反渗透滤芯,可以极大的减少扩散现象,在用户下次取水时,两反渗透滤芯依然保持串联连接,经过纯水泡膜后的第二反渗透滤芯在用户取水时,将直接制备出TDS较低的直饮水,避免了用户接取TDS值较高的首段水。而第一反渗透滤芯制备出的首段水将在通过第二反渗透滤芯二次过滤后被用户接取,依然能够保持较低TDS值,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在第一反渗透滤芯的首段水排出后,两反渗透滤芯将并联连接,进入正常制水阶段,通过两个反渗透滤芯同时制备纯水供用户接取,可以大大提高净水机的出水量,以满足用户快速取水的要求,减少用户接水时间。最后,由于第一反渗透滤芯过滤的纯水对第二反渗透滤芯进行冲洗和浸泡,所以延长了第二反渗透滤芯的寿命。
示例性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滤芯通量小于或等于第二反渗透滤芯的滤芯通量。
这样,可以减少第一反渗透滤芯的通量和体积,根据两反渗透滤芯的功能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其发挥最大功效,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进一步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减少净水机的尺寸。进一步地,这样还可以适配功率相对较低的泵使用,不仅起到节能的作用,还可以降低净水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示例性地,第一反渗透滤芯与进水口之间设置有增压泵,净水机还包括回水管路,回水管路的第一端连通第二反渗透滤芯的第二浓水口,回水管路的第二端连通至增压泵的入水口。
这样,经过第二反渗透滤芯过滤后产生的浓水就可以回流至增压泵的入口,随净水机的进水口进入的自来水一同再次过滤,实现节水目的。在两反渗透滤芯串联的情况下,从第二反渗透滤芯的第二浓水口排出的浓水TDS值很低,甚至可以与直饮水的TDS值相当。该TDS较低的浓水可以通过回流管路流动至增压泵的入水口,与净水机的进水口的自来水混合。这将可以首先降低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原水的TDS值,从而提高第一反渗透滤芯的过滤效率,减轻第一反渗透滤芯的过滤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在用户停止取水时,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流入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原水是自来水与较低TDS值的浓水混合而成的,所以第一反渗透滤芯的膜前离子浓度将远远低于原水仅来自于自来水的膜前离子浓度。这样,在净水机进入待机状态时,第一反渗透滤芯中的扩散现象也会减小,所以第一反渗透滤芯内存在的首段水的TDS也会较小。当用户开始取水并且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时,第一反渗透滤芯的首段水的排出时间将会大大缩短,使第一反渗透滤芯能够尽快排出可饮用的纯水,进一步地缩短用户取水时间。
示例性地,回水管路上设置有循环废水比装置,循环废水比装置的入水口连通第二浓水口,循环废水比装置的出水口连通至增压泵的入水口。
由此可知,上述回水管路可以充当第二反渗透滤芯的排水管路,这样,就可以避免再单独设置排水管路而增加净水机的水路结构以及产品成本。
示例性地,第一反渗透滤芯和第二反渗透滤芯的滤芯通量相等,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比大于第二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比。
由于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原水可以至少包括自来水,而第二反渗透滤芯的原水是经过第一反渗透滤芯过滤产生的纯水,所以相比来说,进入第二反渗透滤芯的水的TDS值远远低于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的水的TDS值。将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比设置为大于第二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比,可以减少净水机的浓水排放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第二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比较小,所以大部分水回流至增压泵的入水口,提高了净水机的平均净水产水率;同时大流量的水高流速冲刷第二反渗透滤芯表面,使其膜表面不易沉积污染物,延长其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净水机还包括第一排水管路和第二排水管路,第一排水管路设置在第一反渗透滤芯的第一浓水口和净水机的排水口之间,且第一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浓水电磁阀,第二排水管路设置在第二反渗透滤芯的第二浓水口和排水口之间,且第二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浓水电磁阀。
由此可知,设置浓水电磁阀的排水管路的净水机可以在反渗透滤芯制水时,在其内部建立压力,并排放掉浓水,在冲洗时,使大流量的水由浓水口排出,清洗反渗透滤芯。
示例性地,净水机还包括控制器和出水控制装置,控制器电连接出水控制装置、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以根据来自出水控制装置的电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由此可知,具有该设置的净水机,可以自动的对净水机的水路进行切换,简化了净水机内各装置之间的逻辑关系。
示例性地,出水控制装置为高压开关或电控龙头,高压开关或电控龙头电连接至控制器。
由此可知,具有高压开关的净水机可以通过机械龙头对净水机进行控制,扩大了净水机的使用范围。而电控龙头可以看作是出水控制装置和出水装置的组合装置。电控龙头可以直接向控制器发送开始取水电信号和停止取水电信号。控制器根据其所接收到的电信号,对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增压泵进行控制。有效简化了净水机内控制器与各执行装置的逻辑关系。
示例性地,净水机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检测装置,以自第一检测装置接收第一检测信号并根据第一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上述净水机中可以利用第一检测装置控制各个电磁阀,使控制操作更精准,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器调节和设置用于第一检测装置控制水路切换的预定阈值,例如预设TDS值和预设纯水水量阈值等,进一步简化控制器的控制逻辑。
示例性地,第一检测装置是第一水质检测器,用于检测芯间管路内的水的溶解性固体总量,第一水质检测器设置在芯间管路上并且电连接控制器,第一检测信号包括关于溶解性固体总量的信息;或者,第一检测装置是第一流量计,用于检测芯间管路内的水流量,第一流量计电连接控制器,第一检测信号包括关于水流量的信息。
通过使用第一水质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两反渗透滤芯连接的切换。可以直接确保第一反渗透滤芯的首段水已经被完全排出。避免了第一反渗透滤芯排出的纯水水质已经达到第一预设溶解性固体总量阈值,而第二反渗透滤芯还再继续为第一反渗透滤芯排出的纯水进行二次过滤,造成资源浪费,也延长了用户取水时间;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第一反渗透滤芯排出的纯水还未达到第一预设溶解性固体总量阈值,而两反渗透滤芯已经切换为并联连接,使用户接取到由第一反渗透滤芯流出而未经过二次过滤的首段水,影响用户使用。
使用第一流量计可以直接累积流过其的水量。可以在控制器中预设第一反渗透滤芯的首段水的水量,即第一预设水流量阈值,其可以根据当地地区水质的情况进行调节。若水质较好,可以降低第一预设水流量阈值;若水质较差,则可以适当地提高第一预设水流量阈值。由此,便于净水机的整体控制,保证用户用水质量。
示例性地,净水机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检测装置,以自第二检测装置接收第二检测信号并根据第二检测信号控制增压泵。
由此可知,具有该设置的净水机,可以自动的对净水机增压泵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且还可以通过控制器调节和设置预定阈值,例如预定时间段、预设TDS值和预设纯水水量阈值等,简化了净水机内各装置之间的逻辑关系。
示例性地,第二检测装置是第二水质检测器,用于检测回水管路内的水的溶解性固体总量,第二水质检测器设置在回水管路上并且电连接控制器,第二检测信号包括关于溶解性固体总量的信息;或者,第二检测装置是第二流量计,用于检测回水管路内的水流量,第二流量计电连接控制器,第二检测信号包括关于水流量的信息。
通过使用第二水质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增压泵停止工作。可以直接确保第二反渗透滤芯实现纯水泡膜。避免了水质已经达到第二预设溶解性固体总量阈值,而增压泵还继续工作,造成资源浪费;也避免了水质还未达到第二预设溶解性固体总量阈值,增压泵就已经停止工作,影响用户使用,使在下一次取水时,接取到具有较高TDS值的首段水。
而使用第二流量计可以直接累计流过其的水量,预设的流过回水管路内的水量(第二预设水流量阈值)可以是根据当地地区水质的情况进行调节。若水质较好,可以降低第二预设水流量阈值;若水质较差,则可以适当地提高第二预设水流量阈值。由此,便于净水机的整体控制,保证用户用水质量。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净水机的水路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为图1所示的净水机的处于不同时刻的水路示意图;以及
图4至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净水机的水路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1、进水口;102、取水口;103、排水口;110、第一反渗透滤芯;111、第一原水口;112、第一纯水口;113、第一浓水口;120、第二反渗透滤芯;121、第二原水口;122、第二纯水口;123、第二浓水口;130、第一电磁阀;140、第二电磁阀;150、增压泵;160、原水口连接管路;170、纯水口连接管路;200、芯间管路;201、芯间管路的第一端;202、芯间管路的第二端;210、第一逆止阀;300、回水管路;301、回水管路的第一端;302、回水管路的第二端;310、循环废水比装置;400、第一排水管路;410、第一浓水电磁阀;500、第二排水管路;510、第二浓水电磁阀;611、第一水质检测器;612、第一流量计;621、第二水质检测器;622、第二流量计;710、高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机,设置有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第一原水口111连通净水机的进水口101,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原水口121通过原水口连接管路160连通第一原水口111。原水口连接管路160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30。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纯水口122连通至净水机的取水口102,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第一纯水口112通过纯水口连接管路170连通第二纯水口122,纯水口连接管路170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40。
通常进水口101可以连通市政水管等水源,取水口102可以用于与出水装置连通,出水装置可以包括机械龙头、电控龙头以及管线机等设备。进入反渗透滤芯内的原水,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经过反渗透滤芯的过滤,产生可饮用的直饮水。反渗透滤芯为现有技术,反渗透滤芯过滤的过程是该领域工作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手段,具体的原理不再进行详述。
如前所述,第一电磁阀130设置在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第一原水口111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原水口121之间。第二电磁阀140设置在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第一纯水口112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纯水口122之间。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可以是任何结构的以及采用任何控制方式的阀,只要能够将其所在的水路导通或截止即可。
净水机还包括芯间管路200,芯间管路的第一端201连通至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第一纯水口112,芯间管路的第二端202连通至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第二原水口121。芯间管路200上设置有第一逆止阀210,第一逆止阀210的连通方向是从第一端201至第二端202。
通过改变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的状态,可以实现净水机的两种水路结构,即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当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截止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第一纯水口112通过芯间管路200连通至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原水口121,实现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串联连接,如图2所示。此时,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可以对第一反渗透滤芯110排出的纯水进行二次过滤,以提高取水口102处接取到的纯水的水质。
在净水机长时间待机后,由于离子扩散现象,会使第一反渗透滤芯110膜后的纯水受到膜前原水的污染,在开始出水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首段水的TDS值将会比较高。而在经过与第一反渗透滤芯110串联的第二反渗透滤芯120之后,可以有效将上述首段水进行二次过滤,降低用户接取的首段水的TDS值。既不会将首段水排掉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用户也不必等待,可以第一时间接取纯水。第二反渗透滤芯120不会出现因离子扩散现象,导致其首段水TDS值过高的现象,至于其原因,下文还将详细描述。
当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导通时,由于第一逆止阀210的单向导通性,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实现并联连接。此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具有相同的作用。由进水口101进入的原水将分别流入两反渗透滤芯中,进行过滤,过滤后产生的纯水再共同由取水口102排出供用户接取,如图3所示。相比图2所示的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并联连接的两反渗透滤芯,可以提高滤水效率,提高水流的通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用户取水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导通和截止的调节,实现以上两种水路的切换。
在用户开始取水时,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截止,参考图2,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自来水首先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经过过滤,产生的纯水进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原水口121。第二反渗透滤芯120通过对第一反渗透滤芯110排出的纯水进行二次过滤,这样,即使第一反渗透滤芯110产生的首段水TDS值较高,经过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过滤,也可以使用户在取水口102处接取到较低TDS值的直饮水。
在此,可以通过预设时间,或在水路上设置检测装置,例如水质检测器或流量计等,来判断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首段水是否已经完全排出。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待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首段水排出后,用户如果继续取水,则将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导通。流经第一电磁阀130的水,因为第一逆止阀210的存在,将仅流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20。此时,两反渗透滤芯并联连接。第一原水口111和第二原水口121都直接与净水机的进水口101连通,第一纯水口112和第二纯水口122也都将与净水机的取水口102连通。自来水将分别地直接进入两反渗透滤芯进行过滤,再经取水口102流出。
由于在上一个阶段,即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阶段,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首段水已经排出,并被过滤供用户接取,所以此时经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直接过滤产生的纯水都不存在因扩散现象出现纯水TDS值过高的情况。且通过两反渗透滤芯同时过滤,产生的纯水流量将会提高,以满足用户的取水速度的要求。
在用户停止取水后,由于上一阶段,两反渗透滤芯并联连接,原水口都直接与净水机的进水口101连通,所以在完成过滤操作之后,两反渗透滤芯的膜前,即浓水口处都会存有TDS较高的浓水,经过长时间放置,两反渗透滤芯内都会因扩散现象,使其排出的首段水TDS值过高。
前面已经描述了如何解决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首段水TDS较高问题,下面描述如何防止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首段水TDS较高。在用户停止取水之后,可以使两反渗透滤芯继续工作,并且可以让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再次截止,使净水机的水路切换至如图2所述的状态。此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0产生的纯水将由第二原水口121进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20中。由于用户停止取水,已将取水口102关闭,则经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0产生的纯水由第二原水口121进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20中后,将会把第二反渗透滤芯120膜前的浓水(即自来水)由浓水口挤出。相当于用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制备的纯水对第二反渗透滤芯120进行冲洗。待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实现纯水泡膜之后,两反渗透滤芯停止工作,净水机进入待机状态。
净水机的待机状态是净水机每次完成净水操作后的状态。在用户停止取水后的一段时间后,净水机将完成该次净水操作而进入待机状态,以等待下次净水操作。
这样在下一次用户取水时,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继续保持截止状态,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由于此时的取水口102仅与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纯水口122连通,用户将首先接取到由纯水泡膜的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制备的纯水。在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首段水接取完毕后,接取到的是经过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对第一反渗透滤芯110排出的首段水二次过滤的纯水。即使第一反渗透滤芯110排出的首段水TDS值过高,经过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过滤,用户也可以接取到符合标准的直饮水。
待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首段水都被排出后,净水机的水路切换至两反渗透滤芯并联连接,循环上文所述的工作过程。
综上所述,具有以上结构的净水机,可以将具有两反渗透滤芯的水路进行切换,即可以是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也可以是两反渗透滤芯并联连接。在用户停止取水后,将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两反渗透滤芯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可以实现第一反渗透滤芯110过滤的纯水对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冲洗的作用,并最终实现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纯水泡膜。经过纯水泡膜的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可以极大的减少扩散现象,在用户下次取水时,两反渗透滤芯依然保持串联连接,经过纯水泡膜后的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在用户取水时,将直接制备出TDS较低的直饮水,避免了用户接取TDS值较高的首段水。而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制备出的首段水将在通过第二反渗透滤芯120二次过滤后被用户接取,依然能够保持较低TDS值,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在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首段水排出后,两反渗透滤芯将并联连接,进入正常制水阶段,通过两个反渗透滤芯同时制备纯水供用户接取,可以大大提高净水机的出水量,以满足用户快速取水的要求,减少用户接水时间。
示例性地,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滤芯通量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滤芯通量。由于在停止取水时,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作用是对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冲洗;而在开始取水并且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作用可以相当于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前置滤芯,可以想象为是对进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原水进行初步过滤。而在两反渗透滤芯并联连接时,才是用户的主要取水阶段。所以,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可以不是主要的过滤元件,从而设置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滤芯通量小于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过滤通量。
这样,可以减少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通量和体积,根据两反渗透滤芯的功能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其发挥最大功效,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进一步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减少净水机的尺寸。进一步地,这样还可以适配功率相对较低的泵使用,不仅起到节能的作用,还可以降低净水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过滤通量也可以等于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过滤通量,那么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在两反渗透滤芯并联连接时,也将对制水起到与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等同的作用,可在兼顾净水机的尺寸的同时缩短用户的取水时间。
示例性地,第一反渗透滤芯110与进水口101之间设置有增压泵150,在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时,增压泵150可以依次向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提供压力,在两反渗透滤芯并联连接时,可以通过原水口连接管路160同时向两反渗透滤芯提供压力。净水机还包括回水管路300,回水管路300的第一端301连通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浓水口123,回水管路300的第二端302连通至增压泵150的入水口。
这样,经过第二反渗透滤芯120过滤后产生的浓水就可以回流至增压泵150的入口,随净水机的进水口101进入的自来水一同再次过滤,实现节水目的。
在两反渗透滤芯串联的情况下,从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浓水口123排出的浓水TDS值很低,甚至可以与直饮水的TDS值相当。该TDS较低的浓水可以通过回流管路300流动至增压泵150的入水口,与净水机的进水口101的自来水混合。这将可以首先降低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原水的TDS值,从而提高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过滤效率,减轻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过滤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在用户停止取水时,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流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原水是自来水与较低TDS值的浓水混合而成的,所以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膜前离子浓度将远远低于原水仅来自于自来水的膜前离子浓度。这样,在净水机进入待机状态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0中的扩散现象也会减小,所以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内存在的首段水的TDS也会较小。当用户开始取水并且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首段水的排出时间将会大大缩短,使第一反渗透滤芯110能够尽快排出可饮用的纯水,进一步地缩短用户取水时间。
示例性地,回水管路300上设置有循环废水比装置310,所述循环废水比装置310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设置在反渗透滤芯的浓水口的废水比装置,其具有节流和单项导通的能力,其工作原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循环废水比装置310的入水口连通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浓水口123,循环废水比装置310的出水口连通至增压泵150的入水口。这样,该回水管路300,不仅能够起到上述对第二反渗透滤芯120产生的浓水回收再利用等有益效果,还可以作为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排水水路,起到在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内建立压力,调节其纯水出水量和浓水出水量的比值的作用。
由此可知,上述回水管路300可以充当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排水管路,这样,就可以避免再单独设置排水管路,而增加净水机的水路结构以及产品成本。
替代地,还可以在回水管路300上设置逆止阀,以确保回水管路300内的水流方向,避免在各个阀门发生动作时净水机内管路的水压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来自净水机的进水口101的自来水直接通过回水管路300排出至排水口,浪费水资源。
示例性地,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滤芯通量相等情况下,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废水比可以大于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废水比。即相同量的水分别流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中,第一反渗透滤芯110排出的浓水量将大于第二反渗透滤芯120。
由于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原水可以至少包括自来水,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原水是经过第一反渗透滤芯110过滤产生的纯水,所以相比来说,进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水的TDS值远远低于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水的TDS值。将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废水比设置为大于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废水比,可以减少净水机的浓水排放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废水比较小,所以大部分水回流至增压泵150的入水口,提高了净水机的平均净水产水率;同时大流量的水高流速冲刷第一反渗透滤芯110表面,使其膜表面不易沉积污染物,延长其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净水机还包括第一排水管路400和第二排水管路500。第一排水管路400设置在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第一浓水口113和净水机的排水口103之间,且第一排水管路400上设置有第一浓水电磁阀410。第二排水管路500设置在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浓水口123和排水口103之间,且第二排水管路500上设置有第二浓水电磁阀510。
在上述存在回水管路300的示例中,回水管路300的第一端301设置在第二浓水电磁阀510的上游。这样,可以使第二反渗透滤芯120排出的浓水尽可能多的回流至增压泵150的进水口,进行循环利用,而减少第二反渗透滤芯120通过第二浓水电磁阀510排掉的浓水。
排水管路用于将反渗透滤芯产生的浓水排掉,同时,排水管路上的浓水电磁阀可以具有开启和关闭两个状态。示例性地,当其关闭时,可以具有一个微小的节流孔导通,其一方面是用于排放浓水,另一个方面,也是使反渗透滤芯内部建立压力,使一部分原水能够透过反渗透膜进行过滤。在浓水电磁阀开启时,浓水电磁阀将浓水口与排水口103完全导通,不具有节流功能。此时,净水机就可以利用高速大流量的水对反渗透滤芯进行冲洗,起到清洁反渗透滤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作用。
由此可知,设置浓水电磁阀的排水管路的净水机可以在反渗透滤芯制水时,在其内部建立压力,并排放掉浓水,在冲洗时,使大流量的水由浓水口排出,清洗反渗透滤芯。
替代地,净水机中也可以不设置上述排水管路。例如,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反渗透滤芯120产生的浓水,可以都经第二浓水口123以及回水管路300流至增压泵150的入水口。由此,可以进一步节约水资源。
示例性地,净水机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净水机还可以包括或用于电连接出水控制装置,出水控制装置可以是高压开关,也可以是电控龙头以及管线机等用于控制净水机出水的装置。控制器电连接出水控制装置,以根据来自出水控制装置的电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
控制器在自出水控制装置接收开始取水电信号时,控制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截止。此时有效水路如图2所示,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当然,如果用户此次取水操作取水量较少,净水机中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始终处于截止状态的话,那么在用户下次操作中控制器接收到开始取水电信号时,只需要继续保持该状态即可。
可以在控制器内设定第一时间阈值T1,第一时间阈值T1可以是根据第一反渗透滤芯110排出其首段水的时间设定的。当用户取水时间达到T1时间段时,则控制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导通,使净水机的有效水路切换至如图3所示的,两反渗透滤芯并联连接状态。此时用户就可以接取到通过两个反渗透滤芯同时制备的纯水。
由此可知,具有该设置的净水机,可以自动的对净水机的水路进行切换,简化了净水机内各装置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水路上设置第一检测装置,例如水质检测器或流量计等,用于检测由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第一纯水口112排出水的TDS值,或由第一纯水口112排出纯水的水量。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检测装置,以自第一检测装置接收第一检测信号并根据第一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具体地,下文将进行详细描述。
上述净水机中可以利用第一检测装置控制各个电磁阀,使控制操作更精准,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器调节和设置用于第一检测装置控制水路切换的预定阈值,例如预设TDS值和预设纯水水量阈值等,进一步简化控制器的控制逻辑。
示例性地,出水控制装置为设置在取水口102处的高压开关710,高压开关710电连接至控制器。若取水口102设置高压开关710,则用户可以通过在高压开关710下游连通机械龙头进行取水操作。具体地,在净水机处于待机状态时,两反渗透滤芯处于串联连接状态,增压泵150停止工作。
当用户开启机械龙头取水后,高压开关710与大气连通,高压开关710所处的管路的压力降低,高压开关710导通,向控制器发送开始取水电信号。控制器接收到该电信号后,控制增压泵150启动开始制水。
在用户关闭了机械龙头后,增压泵150继续工作。由于机械龙头已经关闭,高压开关710所处管路内水压升高,高压开关710断开,向控制器发送停止取水的电信号。接收到停止取水电信号后,根据上文所述,两反渗透滤芯将切换至串联连接状态,继续工作第二预设时间T2或根据自第二检测装置接收的第二检测信号,控制增压泵150停止工作。具体地,上文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不在赘述。
由此可知,具有高压开关710的净水机可以通过机械龙头对净水机进行控制,扩大了净水机的使用范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出水控制装置可以为电控龙头,控制器用于电连接电控龙头。电控龙头可以看作是出水控制装置和出水装置的组合装置。电控龙头可以直接向控制器发送开始取水电信号和停止取水电信号。控制器根据其所接收到的电信号,对第一电磁阀130、第二电磁阀140以及增压泵150进行控制。有效简化了净水机内控制器与各执行装置的逻辑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净水机可以包括第一水质检测器611,其设置在芯间管路200上,用于检测芯间管路200内的水的溶解性固体总量,第一水质检测器611电连接控制器,以作为第一检测装置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检测信号。第一检测信号包括关于该溶解性固体总量的信息。
当用户在开始取水时,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截止,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将过滤产生的纯水排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20中。第一水质检测器611可以对其进行检测。第一水质检测器611的第一预设溶解性固体总量阈值可以为直饮水的TDS值或略低于该值。由于在净水机待机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内的扩散现象,使其排出的首段水TDS值较高。待第一反渗透滤芯110排出的纯水达到该第一预设溶解性固体总量阈值时,说明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首段水已经被排出。此时,可以根据第一水质检测器611发出的第一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130和第二电磁阀140导通,使两反渗透滤芯并联连接,共同过滤产生纯水。
由此可知,通过使用第一水质检测器611的检测结果,控制两反渗透滤芯连接的切换。可以直接确保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首段水已经被完全排出。避免了第一反渗透滤芯110排出的纯水水质已经达到第一预设溶解性固体总量阈值,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还再继续为第一反渗透滤芯110排出的纯水进行二次过滤,造成资源浪费,也延长了用户取水时间;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第一反渗透滤芯110排出的纯水还未达到第一预设溶解性固体总量阈值,而两反渗透滤芯已经切换为并联连接,使用户接取到由第一反渗透滤芯110流出而未经过二次过滤的首段水,影响用户使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其与图6区别在于,净水机包括第一流量计612,用于检测芯间管路200内的水流量。第一流量计612电连接控制器,以作为第一检测装置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检测信号。第一检测信号包括关于所述水流量的信息。第一流量计612可以设置在芯间管路200。替代地,第一流量计612还可以设置在水路的其他位置,例如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第一纯水口112处。只要能够根据第一流量计612发出的电信号确定芯间管路200内的水流量即可。在两反渗透滤芯串联连接时,其可以通过检测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第一纯水口112流出的水量,来判断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首段水是否已经全部排出。
由此可知,第一流量计612可以直接累积流过其的水量。可以在控制器中预设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首段水的水量,即第一预设水流量阈值,其可以根据当地地区水质的情况进行调节。若水质较好,可以降低第一预设水流量阈值;若水质较差,则可以适当地提高第一预设水流量阈值。由此,便于净水机的整体控制,保证用户用水质量。
示例性地,在具有回水管路300的净水机中,控制器在接收开始取水电信号时,控制增压泵150启动,净水机进入制水状态。控制器在自出水控制装置接收停止取水电信号起第二时间阈值T2后,控制增压泵150停止工作。即,在用户停止取水之后,增压泵150还会继续工作一段时间,用于将第一反渗透滤芯110过滤产生的纯水排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20中,冲洗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并使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纯水泡膜,并且,还可以利用第二反渗透滤芯120产生的具有较低TDS的浓水对第一反渗透滤芯110进行冲洗,减少下次取水时第一反渗透滤芯110排出首段水的时间。具体过程上文已经做了详细的描述。
除了设定第二时间阈值T2,替代地,还可以在水路上设定第二检测装置,例如水质检测器或流量计等,通过检测回水管路300内的TDS值或流通水量来控制增压泵150的工作状态。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检测装置,以自第二检测装置接收第二检测信号并根据第二检测信号控制增压泵150停止工作,使净水机进入待机状态。
由此可知,具有该设置的净水机,可以自动的对净水机增压泵150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且还可以通过控制器调节和设置预定阈值,例如预定时间段、预设TDS值和预设纯水水量阈值等,简化了净水机内各装置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净水机包括第二水质检测器621,其可以设置在回水管路300上,用于检测回水管路300内的水的溶解性固体总量,第二水质检测器621电连接控制器,以作为第二检测装置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包括关于溶解性固体总量的信息。
第二水质检测器621的预设TDS值可以较低。在用户停止取水之后,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原水是第一反渗透滤芯110产生的纯水。在用户停止取水时,关闭了取水口102,进入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原水(第一反渗透滤芯110产生的纯水)将会把两反渗透滤芯并联时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内膜前的原水(未被过滤的自来水)替换并排出。直到在回水管路300检测到其内的TDS值较低时,即表示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实现了纯水泡膜。从而控制增压泵150停止工作,净水机进入待机状态。
由此可知,通过使用第二水质检测器621的检测结果,控制增压泵150停止工作。可以直接确保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实现纯水泡膜。避免了水质已经达到第二预设溶解性固体总量阈值,而增压泵150还继续工作,造成资源浪费;也避免了水质还未达到第二预设溶解性固体总量阈值,增压泵150就已经停止工作,影响用户使用,使在下一次取水时,接取到具有较高TDS值的首段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其与图4的区别在于,净水机可以包括第二流量计622。第二流量计622用于检测回水管路300内的水流量,第二流量计622电连接控制器,以作为第二检测装置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检测信号。其可以通过根据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浓水口123产生的水量,来判断第二反渗透滤芯120是否已经实现纯水泡膜。第二检测信号可以包括关于所述水流量的信息。第二流量计622可以设置在回水管路300上,以直接计量其水流量。替代地,第二流量计622还可以设置在例如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原水口121等其他位置,只要其发出的电信号包括上述关于水流量的信息即可。
由此可知,第二流量计622可以直接累计流过其的水量,预设的流过回水管路300内的水量(第二预设水流量阈值)可以是根据当地地区水质的情况进行调节。若水质较好,可以降低第二预设水流量阈值;若水质较差,则可以适当地提高第二预设水流量阈值。由此,便于净水机的整体控制,保证用户用水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2)
1.一种净水机,设置有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和第二反渗透滤芯(12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第一原水口(111)连通至所述净水机的进水口(101),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的第二原水口(121)通过原水口连接管路(160)连通所述第一原水口,所述原水口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30);
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的第二纯水口(122)连通至所述净水机的取水口(102),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第一纯水口(112)通过纯水口连接管路(170)连通所述第二纯水口,所述纯水口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40);
所述净水机还包括芯间管路(200),所述芯间管路的第一端(201)连通至所述第一纯水口,所述芯间管路的第二端(202)连通至所述第二原水口,所述芯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逆止阀(210),所述第一逆止阀的连通方向是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滤芯通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滤芯通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110)与所述进水口(101)之间设置有增压泵(150),
所述净水机还包括回水管路(300),所述回水管路的第一端(301)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的第二浓水口(123),所述回水管路的第二端(302)连通至所述增压泵的入水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路(300)上设置有循环废水比装置(310),所述循环废水比装置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浓水口(123),所述循环废水比装置的出水口连通至所述增压泵(150)的入水口。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水机还包括控制器和出水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出水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电磁阀(130)和所述第二电磁阀(140),以根据来自所述出水控制装置的电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
所述净水机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以自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接收第二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增压泵(15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是第二水质检测器(621),用于检测所述回水管路(300)内的水的溶解性固体总量,所述第二水质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回水管路上并且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包括关于所述溶解性固体总量的信息;或者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是第二流量计(622),用于检测所述回水管路(300)内的水流量,所述第二流量计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包括关于所述水流量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110)和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滤芯通量相等,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比大于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比。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还包括第一排水管路(400)和第二排水管路(500),所述第一排水管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110)的第一浓水口(113)和所述净水机的排水口(103)之间,且所述第一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浓水电磁阀(410),所述第二排水管路设置在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120)的第二浓水口(123)和所述排水口之间,且所述第二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浓水电磁阀(510)。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还包括控制器和出水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出水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电磁阀(130)和所述第二电磁阀(140),以根据来自所述出水控制装置的电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控制装置为高压开关(710)或电控龙头,所述高压开关或所述电控龙头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以自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接收第一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30)和所述第二电磁阀(14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是第一水质检测器(611),用于检测所述芯间管路(200)内的水的溶解性固体总量,所述第一水质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芯间管路上并且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包括关于所述溶解性固体总量的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是第一流量计(612),用于检测所述芯间管路(200)内的水流量,所述第一流量计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包括关于所述水流量的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90152.2U CN212924493U (zh) | 2020-06-12 | 2020-06-12 | 净水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90152.2U CN212924493U (zh) | 2020-06-12 | 2020-06-12 | 净水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24493U true CN212924493U (zh) | 2021-04-09 |
Family
ID=7532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90152.2U Active CN212924493U (zh) | 2020-06-12 | 2020-06-12 | 净水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2449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0916A (zh) * | 2021-11-08 | 2021-12-24 | 佛山市芯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器 |
CN115340150A (zh) * | 2022-08-31 | 2022-11-15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
-
2020
- 2020-06-12 CN CN202021090152.2U patent/CN21292449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0916A (zh) * | 2021-11-08 | 2021-12-24 | 佛山市芯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器 |
CN115340150A (zh) * | 2022-08-31 | 2022-11-15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688115U (zh) | 净水机 | |
CN203112610U (zh) | 反渗透净水机 | |
CN210656419U (zh) | 一种净水装置及净饮机 | |
CN212924493U (zh) | 净水机 | |
CN108975543B (zh) |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 |
CN213171747U (zh) | 净水机 | |
CN213171746U (zh) | 净水机 | |
CN106673137B (zh) | 一种双膜长效制水系统 | |
CN216825224U (zh) | 净水机装置和系统 | |
CN212924590U (zh) | 净水机 | |
CN215102326U (zh) | 集成水路板及带有该集成水路板的净水器 | |
CN114262024A (zh) | 带有流量计和智能出水组件的净水器 | |
CN113800598A (zh) | 净水机以及用于净水机的控制方法 | |
CN212504252U (zh) | 净水机以及具有其的净水系统 | |
CN218642529U (zh) | 用于净水器的冲洗水路系统和净水器 | |
CN212106238U (zh) | 净水机 | |
CN208561877U (zh) | 净水系统 | |
CN216472522U (zh) | 一种前置过滤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 |
CN212315746U (zh) | 净水机 | |
CN212687725U (zh) | 净水机 | |
CN211896328U (zh) | 复合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系统 | |
CN212315649U (zh) | 净水机 | |
CN218810428U (zh) | 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装置 | |
CN215102145U (zh) | 净水机 | |
CN217418227U (zh) | 一种提供优质净水的水路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