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3017U - 电池传送系统及其换电站、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电池传送系统及其换电站、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3017U
CN212923017U CN202021243179.0U CN202021243179U CN212923017U CN 212923017 U CN212923017 U CN 212923017U CN 202021243179 U CN202021243179 U CN 202021243179U CN 212923017 U CN212923017 U CN 212923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nveying device
transport
conveying
unpowered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31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佳
李永杰
付正军
张宁
周金鹿
彭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Weilai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Weila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Weilai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Weila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31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3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3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3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传送系统及其换电站、集装箱,所述电池传送系统主要包括具有第一传送装置的电池仓以及具有机构本体、第二传送装置、升降装置、伸缩组件和接合组件的传送机构,升降装置用于驱动第二传送装置升降以与指定的电池仓的第一传送装置对接,接合组件可与电池的销孔接合,并借由伸缩组件相对于第二传送装置伸出或缩回,而牵引电池在第一传送装置与第二传送装置之间传送。本申请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电池传送系统及其换电站、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货物传送技术,尤指一种电池传送系统及其换电站、集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于电池续航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池续航能力的提升基本通过增加电芯实现,因此,新能源电池的体积、重量通常较大。
在换电设备中从车上换下的亏电电池需要转运至电池仓储架内以与水电连接器对接充电,通常,电池仓储架一般为多列多层结构设计,电池转运过程一般采用链条输送,然而,由于链条与链轮之间存在间隙,容易导致电池到位不精确,或者电池到位后出现反弹的问题,并进一步导致水电连接器无法正常耦合的问题。此外,每层电池仓均通过链条传输,而链条是通过电机进行驱动,因此导致了链条以及电机维护成本的增加。
另外一种方式是采用货叉转运电池,然而,由于电池的体积及重量较大,因此,必须采用刚度足够的双叉结构进行搬运,此外,还由于电池的重量导致了货叉的挠度较大,而各层电池仓储必须预留足够大的空间才能在货叉传输电池时不干涉其他支撑结构,这就导致了电池仓的高度也需相应增加。再者,还由于货叉所承受的电池重量较大,导致了货叉的使用寿命较短。
此外,在采用货叉转运电池时,货叉需先提升至相应的高度,然后再下降至电池落至充电仓支撑块上,导致提升电机在转运电池时需要频繁启动,增加了电机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传送系统及其换电站、集装箱,可降低传送电池系统的设备成本,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传送系统,用于传送具有销孔的电池,所述系统包括:多个电池仓,各所述电池仓呈叠设布置并各自包括第一传送装置;以及传送机构,其包括:机构本体;第二传送装置,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构本体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机构本体升降;升降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机构本体上并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升降以与指定的一所述电池仓的第一传送装置对接;伸缩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朝接近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方向伸出或朝背离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方向缩回;以及接合组件,其设置在所述伸缩组件上,并可在接合状态与非接合状态之间切换以与所述电池的销孔接合或与所述电池的销孔解除接合,且当所述接合组件处于所述接合状态时,可借由所述伸缩组件的伸缩作动以牵引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之间传送。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无动力滚筒,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二无动力滚筒。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与指定的一所述电池仓的第一传送装置对接时,所述第一无动力滚筒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的上表面齐平,且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之间传送时,所述电池的下表面仅与所述第一无动力滚筒和/或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物理接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货叉,所述货叉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的上表面。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接合组件包括接合销,当处于所述接合状态时,所述接合销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的上表面,当处于所述非接合状态时,所述接合销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的上表面。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防转动件,其设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用于防止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转动,以使所述电池定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二电池存储架,各所述电池存储架由呈叠设布置的多个所述电池仓所构成,并分设于所述传送机构的相对两侧。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换电站,其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传送系统;换电平台,用于提供在车辆上安装或拆卸电池;以及电池接驳装置,其设于所述电池传送系统和所述换电平台之间,用于在所述电池传送系统和所述换电平台之间传送电池。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电站还包括多个充电装置,其设于所述电池传送系统的各所述电池仓中,用于电性连接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上的所述电池以进行充电。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转运电池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设置有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传送系统。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传送系统,在电池传送过程中伸缩组件仅提供电池传送的牵引力而无需承受电池的重量,不仅可以延长伸缩组件的使用寿命,且伸缩组件无挠度故可缩小电池仓的高度,使得电池仓的结构设计更为紧凑。
再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传送系统,电池仓和传送机构之间只需对接一次高度,无需频繁启动升降装置,可有效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电池传送系统的整体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电池仓的实施例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传送机构的实施例架构示意图;
图4和图5分别为本申请伸缩组件的不同状态示意图;
图6A至图6C为接合组件处于接合状态的不同实施例示意图;
图7A至图7B为接合组件处于非接合状态的不同实施例示意图;
图8至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换电站的实施例示意图;以及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集装箱的实施例示意图。
元件标号
1,电池传送系统;10A/10B,电池存储架;11/11A/11B/11C,电池仓;110,第一传送装置;1101,第一无动力滚筒;111,导向件;12,传送机构;121,机构本体;122,第二传送装置;1221,第二无动力滚筒;123,升降装置;12311,升降链条;12312,驱动电机;12313,轴承座;1232,导向轮;1233,导轨;1234,配重块;124,伸缩组件;1241,货叉;125,接合组件;1251,接合销;1252,动力件;126,防转动件;2,电池;21,销孔;22,水电连接器;3,换电站;4,换电平台;5,电池接驳装置;6,充电装置(水电插头);7,集装箱;71,仓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申请的快速换电系统和快速换电方法的结构、组成、步骤、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它们理解为对本申请形成任何的限制。
在本文中,技术术语“电池”包括但不限于用于为车辆提供动力的电池、电池组、电池包等,技术术语“连接”意味着将一个部件直接连接和/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部件,技术术语“上”、“下”、“右”、“左”、“前”、“后”、“竖直”、“水平”及其派生词等应联系附图中的定向,除非明确指出以外,本申请可采取多种替代定向。
此外,对于在本文所提及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本申请仍然允许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从而应当认为这些根据本申请的更多实施例也是在本文的记载范围之内。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零部件和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或若干处进行标示。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电池传送系统。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7B详细介绍本申请电池传送系统的具体实现。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传送系统的整体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电池仓的实施例架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电池传送系统1可用于传送电池2,且于电池2上设置有销孔21,其中,销孔21例如设置在电池2的相对两侧。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传送系统1主要包括多个电池仓11,以及用于和传送结构12。
请配合参阅图2,于本实施例中,各电池仓11呈叠设布置并各自包括第一传送装置110。
较佳的,各电池仓11中还设置有导向件111,其例如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110的相对两侧,用于在电池2传送过程中提供侧部导向功能,以防止电池2产生歪斜。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电池传送系统1包括两个电池存储架10A,10B,其中,电池存储架10A,11B分别由多个呈叠设布置的电池仓11所构成。
较佳的,电池存储架10A,10B可分设于传送机构12的相对两侧,以便于借由传送机构12向两侧的电池存储架11A,10B传送电池2。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装置110包括多个第一无动力滚筒1101。
较佳的,第一无动力滚筒1101可设计为两排,其分设于第一传送装置110的两侧(参考图2),并在两排第一无动力滚筒1101的中间留出空间,亦即,由第一无动力滚筒1101所构成第二传送装置122为中部断开结构,在第二传送装置122的中部所形成的空档部分可提供伸缩组件124具有足够的空间执行伸缩作动,并可确保第一传送装置110中各第一无动力滚筒1101的受力分布均匀,以提高电池2传送的稳定性。
但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也可将第一无动力滚筒1101设计为一排,并排在第一无动力滚筒1101的一侧留出空间,以供伸缩组件124执行伸缩作动。
需说明的是,电池存储架10A,10B以及传送机构12之间的位置设置并不以附图为限,可以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举例而言,可以在传送机构12的一侧设置多个电池存储架10A,10B,并在传送结构12下方加装导轨,以供传送机构12可沿着导轨在并排设置的多个电池存储架10A,10B之间移动,借以拓展电池仓11的容量。
图3为本申请传送机构12的实施例架构示意图,图4和图5分别为本申请伸缩组件的不同状态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传送机构12主要包括机构本体121、第二传送装置122、升降装置123、伸缩组件124和接合组件125。
可选的,机构本体121为框架结构。
第二传送装置122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构本体121上,并可相对于机构本体121上升或下降。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传送装置122包括多个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其中,针对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的布置方式,本申请不作限制,例如可布置为一排(即本申请图3至图5所示实施例),但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将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布置为多排。
需说明的是,也可采用呈平面布置的多个万向滚珠以替代上述的第一无动力滚筒1101和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来实现传送电池的目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升降装置123设置在机构本体121上并连接第二传送装置122,用于驱动第二传送装置122升降以与指定的一个电池仓11的第一传送装置110对接。
于本实施例中,当第二传送装置122与指定的电池仓11的第一传送装置110对接时,第一无动力滚筒1101的上表面与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的上表面相互齐平,以利于电池2在第二传送装置122和第一传送装置110之间传送。
可选的,升降装置123包括升降链条12311、驱动电机12312和轴承座12313(参考图6A),升降链条12311连接至第二传送装置122,针对驱动电机12312和轴承座12313的设置位置本申请不作限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可以设置在如图6A所示的机构本体121靠近顶部的空闲区域内,不但可以节省整体设备空间还能便于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
具体而言,驱动电机12312用于提供动力,并借由轴承座12313以控制升降链条12311执行作动,从而驱动第二传送装置122相对于机构本体121升降。
于一实施例中,升降装置123还可包括分布于第二传送装置122的四角位置的导向轮1232以及安装在机构本体121上的导轨1233,通过令导向轮1232沿着导轨1233滑移,可以避免第二传送装置122在相对于机构本体121升降时,发生倾覆或颠簸的异常。
较佳的,升降装置123还可包括配重块1234(参考图3),借以平衡第二传送装置122的重力,以减轻驱动电机的运载负荷。
伸缩组件124设置在第二传送装置122上,并可相对于第二传送装置122朝接近第一传送装置110的方向伸出(参考图4)或朝背离第一传送装置110的方向缩回(参考图5)。
于本实施例中,伸缩组件124包括有货叉1241,且货叉1241的上表面低于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的上表面,因此,在电池2传送过程中,货叉1241的上表面与电池2的底部之间不会发生物理接触。
接合组件125设置在伸缩组件124上,并可在接合状态与非接合状态之间切换以与电池2的销孔21接合(参考图6A、图6B、6C所示状态)或与电池2的销孔21解除接合(参考图7A、图7B所示状态),且当接合组件125处于接合状态时,可借由伸缩组件124的伸缩作动以牵引电池2在第一传送装置110与第二传送装置122之间传送。
于本实施例中,当电池2在第一传送装置110和第二传送装置122之间传送时,电池2的下表面仅与第一无动力滚筒1101和/或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物理接触,也就是说,在电池2的传送过程中,伸缩组件124(货叉1241)仅提供电池2传送的牵引力而不承受电池2的重力。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在转运过程中货叉需承受电池的重量,因此不但需要采用双叉面货叉,且由于货叉挠度较大导致其使用寿命的缩短,相较之下,由于本申请采用伸缩组件(货叉)与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无动力滚筒)结合的方式,在转运电池的过程中,货叉只提供牵引力而不承受电池的重力,因此,采用单叉面货叉(轻型货叉)即可实现电池的转运,可以延长货叉的使用寿命以有效降低设备成本。
可选的,接合组件125包括接合销1251,于一实施例中,接合销1251可设置为两个,并分设在伸缩组件124的相对两侧(如图5所示),以与电池2两侧的销孔21分别接合;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在伸缩组件124上仅设置一个接合销1251,以与电池2一侧的销孔21接合即可。
于本实施例中,当处于接合状态时,接合销1251的顶部高于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的上表面,当处于非接合状态时,接合销1251的顶部则低于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的上表面(接合销1251的顶部不高于货叉1241的上表面)。
可选的,接合组件125还可包括动力件1252(参考图5),用于驱动接合销1251在接合状态与非接合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动力件例如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也可采用电动推杆、液压举升器、丝杆升降机等设备予以实现。
于另一实施例中,传送机构12还包括防转动件126(参考图3),其设于第二传送装置122上,用于防止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转动,以使电池2能够稳固的定位于第二传送装置122(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上。
可选的,防转动件126例如为电磁刹车。
具体而言,可通过在至少一个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上安装防转动件126,以于防转动件126被启动时,可抱住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从而防止电池2在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滚动,并于防转动件126被关闭时,解除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被抱死的状态,从而提供第二传送装置122传送电池2。
需说明的是,防转动件126的实现形式并不以电磁刹车为限,亦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为其他部件,仅需实现电池2定位在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上的目的即可。
以下将示例性介绍利用本申请的电池传送系统1传送电池2的实现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伸缩组件124初始状态为图5所示的回缩状态,接合组件125的初始状态为非接合状态。
于一实施例中,当需将电池2由电池仓11传送至传送机构12(即由第一传送装置110传送至第二传送装置122)时,电池传送系统1主要包括以下作动:
借由升降装置123控制第二传送装置122上升或下降,使得第二传送装置122与指定的一个电池仓11的第一传送装置110对接,于此状态下,第一无动力滚筒1101的上表面与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的上表面齐平。
令伸缩组件124相对于第二传送装置122朝接近第一传送装置110的方向伸出,使得伸缩组件124上的接合组件125与放置在第一传送110上的电池2的销孔21垂直对准。
令接合组件125由非接合状态切换至接合状态,例如令接合销1251伸入电池2的销孔21内以使二者相互接合(参考图4所示状态)。
令伸缩组件124相对于第二传送装置122朝背离第一传送装置110的方向缩回,以牵引电池2由第一传送装置110传送至第二传送装置122。
较佳的,在完成上述操作后,还可启动防转动件126,以与传送机构12在将电池2转运至指定位置(例如,其他电池仓11)时,可以确保电池2稳定的定位于第二传送装置122上而不会发生滚动,并在需要将电池2移出第二传送装置122时,通过关闭防转动件126,即可实现电池2的传送操作。
于另一实施例中,当需将电池2由传送机构12传送至电池仓11(即由第二传送装置122传送至第一传送装置110)时,电池传送系统1主要包括以下作动:
借由升降装置123控制第二传送装置122上升或下降,使得第二传送装置122与指定的一个电池仓11的第一传送装置110对接,即令第一无动力滚筒1101的上表面与第二无动力滚筒1221的上表面齐平。
令接合组件125的接合销1251与第二传送装置122上的电池2的销孔21相互接合,且令伸缩组件124相对于第二传送装置122朝接近第一传送装置110的方向伸出,以牵引电池2由第二传送装置122传送至第一传送装置110。
令接合组件125的接合销1251由接合状态切换至非接合状态以与放置在第二传送装置122上的电池2的销孔21接触接合。
令伸缩组件124相对于第二传送装置122朝背离第一传送装置110的方向缩回,以使伸缩组件124恢复至初始状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传送系统在传送电池的过程中,伸缩组件(货叉)仅提供电池传送的牵引力,而不承受电池的重量,因此,仅需采用单叉面货叉(轻型货叉)即可实现,且伸缩组件无挠度,可以延长货叉的使用寿命并降低设备成本。
再者,于现有设计中,由于第二传送装置(载货台)在与电池仓对接时,需要提升至足够的高度,以避免电池与电池仓内的支撑面发生干涉,且升降装置需要将第二传送装置提升至两个高度位置才能完成电池的取放操作,因此,现有设计对于电池仓的高度具有较高要求,导致在相同高度下可以叠设的电池仓层数较少。而本申请的电池传送系统在取放电池时,第二传送装置与电池仓的第一传送装置仅需对接一次高度位置即可,不但可令电池仓的结构设计更为紧凑(即在相同高度下可以叠设更多的电池仓层数),且升降装置亦无需频繁启动,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换电站3。如图8至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电站3主要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传送系统1、换电平台4、以及电池接驳装置5。
换电平台4用于进行车辆的换电操作,亦即针对车辆执行电池的拆卸或安装操作。
电池接驳装置5设置在换电平台4与电池传送系统1之间,用于在电池传送系统1和换电平台4之间传送电池2。
如图9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电池传送系统1可包括用于负责电池2接驳的电池仓(例如电池仓11A)以及用于负责电池2充电的电池仓(例如电池仓11B,11C)。
其中,电池接驳装置5可与一电池仓11A对接,用于将电池2由换电平台4传送至电池仓11A,或将电池仓11A内的电池2传送至换电平台4。
于本实施例中,电池接驳装置5包括用于传送电池2的多个滚筒,但并不以此为限,也可采用其他传送结构(例如传送带)传送电池2,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电池传送系统1的传送机构12可将电池仓11A内的电池2转移至电池仓11B或电池仓11C中,以于电池仓11B或电池仓11C内完成电池2的充电作业,或者电池传送系统1的传送机构12也可将在电池仓11B或电池仓11C内完成充电作业的电池2转移至电池仓11A,再借由电池接驳装置5将电池2传送至换电平台4。
再者,于实际应用中,电池传送系统1的外部可加装壳体(未示出),以起到防尘美观的技术效果。此外,还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在壳体上设置通风结构(例如通孔结构、百叶窗结构),以起到通风散热的技术效果。
请配合参阅图10,于本实施例中,换电站3还包括多个充电装置6,其可设置在各电池仓11中,用于电性连接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110上的电池2,以进行充电。
可选的,充电装置6为水电插头,电池2上设置有水电连接器22。
于本实施例中,当电池2被传送至电池仓11的第一传送装置110,且电池2的水电连接器22与水电插头6之间位置对准后,伸缩组件124相对于第二传送装置122保持伸出状态,接合组件125的接合销1251保持与电池2之间的接合状态,以保证电池2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确保水电插头6能够顺利耦合电池2的水电连接器22,并在完成耦合操作后,接合销1251与电池2之间解除接合,伸缩组件124相对于第二传送装置122恢复至初始状态(即伸缩组件124缩回至中位)。
借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电站借以实现电池的快速取放,并可降低电池传送设备的维护成本,此外,利用接合销1251可以确保充电装置与电池之间的顺利耦合。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一种用于转运电池2的集装箱7。
如图11所示,于集装箱7内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传送1。
于本实施例中,集装箱7的一侧开设有仓门71,电池传送系统1包括两个如图1所示的电池存储架10A,10B,以及设置在电池存储架10A,10B之间的一个传送机构12,其中,电池存储架中的一个(例如电池存储架10A)邻近于集装箱7的仓门71设置。
当需要将电池2填装至集装箱7内时,可打开仓门71,并利用叉车等货物搬运设备将电池2运送至邻近仓门71的电池存储架10A的一电池仓11内,而后再借由传送机构12将电池存储架10A的电池2转运至电池存储架10B中,或者将电池存储架10A下层的电池仓11内的电池2转运至电池存储架10A上层的电池仓11中,直至所有电池仓11均填满电池。
反之,当需要从集装箱7内卸下电池2时,可利用叉车直接将电池存储架10A的电池仓11内的电池移出,针对电池存储架10B中的电池2,可先借由传送机构12将电池存储架10B的电池2转运至电池存储架10A中的电池仓11中,再利用叉车予以移出。
借此,本申请实施例可在无需改动集装箱现有结构的前体下,实现电池转运的技术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传送系统,用于传送具有销孔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电池仓,各所述电池仓呈叠设布置并各自包括第一传送装置;以及
传送机构,其包括:
机构本体;
第二传送装置,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构本体上,并可相对于所述机构本体升降;
升降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机构本体上并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升降以与指定的一所述电池仓的第一传送装置对接;
伸缩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朝接近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方向伸出或朝背离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方向缩回;以及
接合组件,其设置在所述伸缩组件上,并可在接合状态与非接合状态之间切换以与所述电池的销孔接合或与所述电池的销孔解除接合,且当所述接合组件处于所述接合状态时,可借由所述伸缩组件的伸缩作动以牵引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之间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无动力滚筒,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二无动力滚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与指定的一所述电池仓的第一传送装置对接时,所述第一无动力滚筒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的上表面齐平,且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之间传送时,所述电池的下表面仅与所述第一无动力滚筒和/或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物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货叉,所述货叉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组件包括接合销,当处于所述接合状态时,所述接合销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的上表面,当处于所述非接合状态时,所述接合销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防转动件,其设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用于防止所述第二无动力滚筒转动,以使所述电池定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二电池存储架,各所述电池存储架由呈叠设布置的多个所述电池仓所构成,并分设于所述传送机构的相对两侧。
8.一种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传送系统;
换电平台,用于提供在车辆上安装或拆卸电池;以及
电池接驳装置,其设于所述电池传送系统和所述换电平台之间,用于在所述电池传送系统和所述换电平台之间传送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还包括多个充电装置,其设于所述电池传送系统的各所述电池仓中,用于电性连接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上的所述电池以进行充电。
10.一种用于转运电池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内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传送系统。
CN202021243179.0U 2020-06-24 2020-06-24 电池传送系统及其换电站、集装箱 Active CN212923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3179.0U CN212923017U (zh) 2020-06-24 2020-06-24 电池传送系统及其换电站、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3179.0U CN212923017U (zh) 2020-06-24 2020-06-24 电池传送系统及其换电站、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3017U true CN212923017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27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3179.0U Active CN212923017U (zh) 2020-06-24 2020-06-24 电池传送系统及其换电站、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30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9219A (zh) * 2021-07-27 2021-11-16 深圳市吉美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保护用自动隔离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9219A (zh) * 2021-07-27 2021-11-16 深圳市吉美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保护用自动隔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1361A (zh) 换电运输系统、换电方法和换电站
CN106891865B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及其换电方法
CN106043247B (zh) 模块化可扩充的换电站设备和充电架
CN111301360A (zh) 简易换电系统、换电方法和换电站
CN109501753B (zh) 电动汽车的自动换电平台和换电站
WO2019114546A1 (zh) 充换电站
US20210039760A1 (en) Watercraft dry dock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EP3705361A1 (en) Battery swapping transporting device
US8875826B2 (en) System for replacing a battery of a ground transportation vehicle, particularly of an unmanned heavy-duty transportation vehicle for ISO containers
JP3138983B2 (ja) 収納棚用の搬出入設備
CN111301358A (zh) 单缓存换电系统、换电方法和换电站
CN212219959U (zh) 换电运输系统和换电站
CN110077365B (zh) 快速换电系统和快速换电方法
TWI759070B (zh) 換電站
WO2023024375A1 (zh) 充换电站
CN212923017U (zh) 电池传送系统及其换电站、集装箱
JP2007056469A (ja) 自動車の入出庫システム及び入出庫方法
CN112009597A (zh) 汽车行李架与天线基座混合排序及自动对接上下线系统
CN212923018U (zh) 电池传送系统及其换电站、集装箱
CN212219957U (zh) 单缓存换电系统和换电站
CN112373349B (zh) 一种便于电动汽车底盘电池快速更换的机构及其更换方法
CN218431198U (zh) 重卡底部换电系统
CN104118401A (zh) 电池运输架及电池运输升降装置
CN212219958U (zh) 简易换电系统和换电站
CN113978309A (zh) 一种车辆换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