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1883U - 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1883U
CN212921883U CN202020867428.7U CN202020867428U CN212921883U CN 212921883 U CN212921883 U CN 212921883U CN 202020867428 U CN202020867428 U CN 202020867428U CN 212921883 U CN212921883 U CN 212921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oy
release
frame
support
anch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674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清泽
王嘉鑫
曲元鑫
陈杨
陈长久
宋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building Haimu (Da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760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60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60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0208674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1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1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1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属于海洋观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抓力锚、重力锚、释放器、支撑架、浮体、电子舱、保护架、警示灯、GPS天线、数传天线;电子舱设于支撑架中部,浮体围绕电子舱设置,释放器、重力锚、抓力锚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并设于支撑架下端,保护架设于支撑架上方,警示灯、GPS天线及数传天线均设于保护架上。本实用新型兼具潜标和浮标的功能,能够大大提高海洋观测的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观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海洋环境在油气开采、海洋渔业、海洋灾害预警和气候预测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监测、获取海洋环境和资源,世界各国相继提出并制定了相应的海洋开发战略,将海洋开发提升至国家高度。
现代海洋检测设备主要有潜标、浮标等。浮标主体位于海平面以上,通过采用系泊装置将浮标固定于指定区域,可长时间对海洋环境进行观测。因为浮标位于海洋表层,其采集的数据可以迅速通过无线电发送回岸基,但浮标稳定性差,定位性能受海洋环境影响大。潜标是一种潜伏在水下的观测器,通过声学或定时释放器与锚座连接,将其固定至指定区域,其不受海洋表层的影响,但是设备回收复杂低效,数据获取过程复杂,需通过水声设备控制水声释放器释放锚座,整个潜标靠浮力返回海面并通过人工进行回收后对其数据进行采集。
所以,为了满足多样的观测需求,往往需要同时用到浮标和潜标,从而使得整体的设备成本及后期的维护成本增加,收集观测信息及回收设备的过程也较为繁琐,以至于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其兼具潜标和浮标的功能,能够大大提高海洋观测的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包括抓力锚、重力锚、释放器、支撑架、浮体、电子舱、保护架、警示灯、GPS天线、数传天线;所述电子舱设于所述支撑架中部,所述浮体围绕所述电子舱设置,所述释放器、重力锚、抓力锚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并设于所述支撑架下端,所述保护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方,所述警示灯、GPS天线及数传天线均设于所述保护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先作为潜标使用,整个装置在重力锚的作用下沉入海底,并通过抓力锚确保位置的稳定性。然后通过电子舱上的测量组件在海底测量数据,数据记录在电子舱内。当海底测量完成后,通过释放器将重力锚和抓力锚释放,整个装置在浮体的作用下上浮,上浮过程中继续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录的数量和深度信息都存储在电子舱内。当整个装置浮出水面后,则成为一个浮标,继续对海洋环境进行观测。此时,GPS接收位置信息,把海底以及海面的测量数据连同位置数据通过数传电台发送至主控船,而无需将装置回收后才能获取观测数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上层支架、下层支架、连接所述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的多根支撑杆、设于所述上层支架及下层支架中部的电子舱定位架、设于所述上层支架上方的多个连接台,所述连接台连接所述保护架。所述支撑架的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可靠,下层支架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的重心降低,在水中的姿态更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保护架包括多个支撑脚、设于多个所述支撑脚上端的信号架,所述警示灯、GPS天线和数传天线设于所述信号架上。所述保护架的结构简单,稳定性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数传天线设于所述信号架中部,所述警示灯和GPS天线设于所述信号架的相对侧。由于数传天线较长,将其设置于中部,而将警示灯和GPS天线设置于两侧,更有利于保证整个装置的重力平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信号架包括圆盘、设于所述圆盘外侧的圆环、连接所述圆盘和圆环的多根连接筋。所述信号架的结构简单,重量轻,同时结构强度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信号架边侧与所述支撑脚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信号架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释放器包括壳体、电机、限位杆、释放钩、扭簧、释放臂;所述限位杆一端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的一侧设有释放斜面;所述释放钩和释放臂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释放钩的尾端与所述限位杆抵触,所述释放钩的钩部与所述释放臂抵触,所述释放臂与壳体的凹口之间形成限位孔,所述释放臂处和/或释放钩处设有扭簧,所述重力锚挂接于所述限位孔处。所述释放器的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释放钩的尾端被限位杆限位,同时释放臂被释放钩的钩部限位,释放臂与壳体的凹口之间形成限位孔,此时重力锚可通过挂环等结构挂于所述限位孔处;当需要释放重力锚时,电机带动限位杆转动,使得限位杆的释放斜面朝向释放钩的尾端,而释放斜面无法继续对释放钩的尾端造成限位,释放钩在扭簧或者在释放臂的作用下转动,以解除对于释放臂的限位,而释放臂在扭簧或者重力的作用下打开,解除与重力锚的挂接关系,此时释放成功。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释放器具有一个,所述重力锚通过挂环挂接于所述限位孔处。所述方式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释放器具有两个,所述重力锚上端设有“T”形挂钩,所述“T”形挂钩挂于两个释放器的限位孔处。所述方式的稳定性更高,平衡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兼具潜标和浮标的功能,降低了海洋观测的设备及维护成本,简化了海洋观测的操作,提高了整个海洋观测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保护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释放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包括抓力锚1、重力锚2、释放器3、支撑架4、浮体5、电子舱6、保护架7、警示灯8、GPS天线9、数传天线10;所述电子舱6设于所述支撑架4中部,所述浮体5围绕所述电子舱6设置,所述释放器3、重力锚2、抓力锚1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并设于所述支撑架4下端,所述保护架7设于所述支撑架4上方,所述警示灯8、GPS天线9及数传天线10均设于所述保护架7上。当然,所述警示灯、GPS天线、数传天线均电连接至所述电子舱,而电子舱上设有各种测量组件,内部设有控制器、存储器及电源等,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先作为潜标使用,整个装置在重力锚的作用下沉入海底,并通过抓力锚确保位置的稳定性。然后通过电子舱上的测量组件在海底测量数据,数据记录在电子舱内。当海底测量完成后,通过释放器将重力锚和抓力锚释放,整个装置在浮体的作用下上浮,上浮过程中继续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录的数量和深度信息都存储在电子舱内。当整个装置浮出水面后,则成为一个浮标,继续对海洋环境进行观测。此时,GPS接收位置信息,把海底以及海面的测量数据连同位置数据通过数传电台发送至主控船,而无需将装置回收后才能获取观测数据。
具体的,所述支撑架4包括上层支架41、下层支架42、连接所述上层支架41和下层支架42的多根支撑杆43、设于所述上层支架41及下层支架42中部的电子舱定位架44、设于所述上层支架41上方的多个连接台45,所述连接台45连接所述保护架7。所述支撑架的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可靠,下层支架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的重心降低,在水中的姿态更稳。所述保护架7包括多个支撑脚71、设于多个所述支撑脚71上端的信号架72,所述警示灯8、GPS天线9和数传天线10设于所述信号架72上。所述保护架的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所述数传天线10设于所述信号架72中部,所述警示灯8和GPS天线9设于所述信号架72的相对侧。由于数传天线较长,将其设置于中部,而将警示灯和GPS天线设置于两侧,更有利于保证整个装置的重力平衡。所述信号架72包括圆盘721、设于所述圆盘721外侧的圆环722、连接所述圆盘721和圆环722的多根连接筋723。所述信号架的结构简单,重量轻,同时结构强度可靠。所述信号架72边侧与所述支撑脚71之间设有加强筋73。所述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信号架的稳定性。
另外,所述释放器3包括壳体31、电机32、限位杆33、释放钩34、扭簧、释放臂35;所述限位杆33一端连接所述电机32的输出端,另一端的一侧设有释放斜面331;所述释放钩34和释放臂35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31,所述释放钩34的尾端与所述限位杆33抵触,所述释放钩34的钩部与所述释放臂35抵触,所述释放臂35与壳体31的凹口311之间形成限位孔,所述释放臂35处和/或释放钩34处设有扭簧,所述重力锚2挂接于所述限位孔处。所述释放器的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释放钩的尾端被限位杆限位,同时释放臂被释放钩的钩部限位,释放臂与壳体的凹口之间形成限位孔,此时重力锚可通过挂环等结构挂于所述限位孔处;当需要释放重力锚时,电机带动限位杆转动,使得限位杆的释放斜面朝向释放钩的尾端,而释放斜面无法继续对释放钩的尾端造成限位,释放钩在扭簧或者在释放臂的作用下转动,以解除对于释放臂的限位,而释放臂在扭簧或者重力的作用下打开,解除与重力锚的挂接关系,此时释放成功。当然,为了减轻电子舱的压力,同时处于生产的维护考虑,释放器还包括电源和信号处理板36,信号处理板接收来自电子舱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机的转动。而所述电机优选为步进电机。
作为一种结构更为简单的实施方式,所述释放器3具有一个,所述重力锚2通过挂环挂接于所述限位孔处。
作为一种稳定性及平衡性更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释放器3具有两个,所述重力锚2上端设有“T”形挂钩,所述“T”形挂钩挂于两个释放器3的限位孔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具体实施方式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一种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力锚、重力锚、释放器、支撑架、浮体、电子舱、保护架、警示灯、GPS天线、数传天线;所述电子舱设于所述支撑架中部,所述浮体围绕所述电子舱设置,所述释放器、重力锚、抓力锚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并设于所述支撑架下端,所述保护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方,所述警示灯、GPS天线及数传天线均设于所述保护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上层支架、下层支架、连接所述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的多根支撑杆、设于所述上层支架及下层支架中部的电子舱定位架、设于所述上层支架上方的多个连接台,所述连接台连接所述保护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架包括多个支撑脚、设于多个所述支撑脚上端的信号架,所述警示灯、GPS天线和数传天线设于所述信号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传天线设于所述信号架中部,所述警示灯和GPS天线设于所述信号架的相对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架包括圆盘、设于所述圆盘外侧的圆环、连接所述圆盘和圆环的多根连接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架边侧与所述支撑脚之间设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器包括壳体、电机、限位杆、释放钩、扭簧、释放臂;所述限位杆一端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的一侧设有释放斜面;所述释放钩和释放臂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释放钩的尾端与所述限位杆抵触,所述释放钩的钩部与所述释放臂抵触,所述释放臂与壳体的凹口之间形成限位孔,所述释放臂处和/或释放钩处设有扭簧,所述重力锚挂接于所述限位孔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器具有一个,所述重力锚通过挂环挂接于所述限位孔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器具有两个,所述重力锚上端设有“T”形挂钩,所述“T”形挂钩挂于两个释放器的限位孔处。
CN202020867428.7U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212921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7428.7U CN212921883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7428.7U CN212921883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1883U true CN212921883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15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67428.7U Active CN212921883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18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4199A (zh) * 2022-01-27 2022-04-26 眼点(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多线缆稳定悬浮装置
CN115009483A (zh) * 2022-06-11 2022-09-0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单次使用的水下航行器水下锚泊驻留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4199A (zh) * 2022-01-27 2022-04-26 眼点(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多线缆稳定悬浮装置
CN114394199B (zh) * 2022-01-27 2023-09-12 眼点(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多线缆稳定悬浮装置
CN115009483A (zh) * 2022-06-11 2022-09-0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单次使用的水下航行器水下锚泊驻留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8026B (zh) 一种无人船及无人船系统
CN212921883U (zh) 一种潜标浮标一体化装置
CN109835438B (zh) 一种升降式潜标装置
JP3854984B1 (ja) ブイおよびこのブイを用いた海洋環境モニタシステム
CN202337352U (zh) 多功能通用式海床基
CN109795653B (zh) 一种基于可抛载足垫的自适应海底着陆器
CN203158221U (zh) 子母式海洋环境检测智慧机器人
CN202501847U (zh) 浅海回收式水文测量底座系统
CN201006757Y (zh) 舰船失事定位浮标
AU2020100787A4 (en) Recovery Device for Seabed Based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without Release Function and Recovery Method Thereof
WO2014023925A1 (en) Surve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sensor data in a body of water
CN108332787B (zh) 一种座底式海洋环境数据监测平台
CN104369838B (zh) 自升式连体潜标测量系统
CN210793529U (zh) 一种可定位海洋资源快速探测装置
CN219467938U (zh) 海洋检测浮标
CN100339723C (zh) 高频海底数字地震仪
CN109596108B (zh) 一种新型转动式脱淤海床基
CN212921884U (zh) 一种多功能定位基元潜标及长基线潜标定位系统
CN213214720U (zh) 一种示位藻礁装置
CN215663871U (zh) 一种融合定位的深海信标
CN211696372U (zh) 一种水文观测平台
CN211336351U (zh) 可定位沉浮式海洋探测装置
CN113525596A (zh) 一种水声通信浮标用释放装置
CN212379583U (zh) 一种海底地震仪的电动释放机构
CN217416038U (zh) 一种自容式水下潜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8

Address after: 16 Binhai street, Zhongshan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lian Haimu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strument Research Co.,Ltd.

Address before: 16 Binhai street, Zhongshan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HE 760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6 Binhai street, Zhongshan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Shipbuilding Haimu (Da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6 Binhai street, Zhongshan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alian Haimu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strument Research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