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7938U - 海洋检测浮标 - Google Patents
海洋检测浮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67938U CN219467938U CN202320354091.3U CN202320354091U CN219467938U CN 219467938 U CN219467938 U CN 219467938U CN 202320354091 U CN202320354091 U CN 202320354091U CN 219467938 U CN219467938 U CN 2194679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oy
- antenna
- guide bar
- circuit board
-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标领域,公开了海洋检测浮标,包括:检测传感器和浮漂,所述浮漂斜面下端固定连接有左导棒和右导棒,所述左导棒通过短导线与左侧电池端子电性连接,所述右导棒通过右导线与筒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筒状电路板另一极通过左导线与右侧电池端子电性连接,且筒状电路板表面镶嵌有若干LED灯珠。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天线的作用是将检测数据通过无线电的形式传输给接收端,彩旗方便白天观察和回收浮标,天线也是旗杆,二者合一减少结构,减轻重量,闪光灯方便晚上观察和回收浮标,通过利用海水具有导电性质,将闪光灯的开关设计成两个导电棒遇水则通电的形式,此设计不但有助于内部防水,还方便使用,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海洋检测浮标。
背景技术
海上浮标是一种现代观测工具,可安置在海洋指定位置,或随波逐流,可对海洋进行环境变化、海水物质和温度等变化的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和监测,与卫星、调查船、潜水器等探测设备一起组成了此案带海洋环境主体检监测系统,目前的海洋检测浮标在回收方面具有很大的技术问题,比如在晚上很难找到并回收浮标,就算装了GPS,因浮标大部分结构在水下,即使在白天也很难在茫茫大海中发现一个只露一半的浮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海洋检测浮标,包括:检测传感器和浮漂,所述浮漂斜面下端固定连接有左导棒和右导棒,所述左导棒通过短导线与左侧电池端子电性连接,所述右导棒通过右导线与筒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筒状电路板另一极通过左导线与右侧电池端子电性连接,且筒状电路板表面镶嵌有若干LED灯珠,并交替间隔闪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检测传感器固定在传感器支杆下端,所述传感器支杆上端固定在浮漂底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感器支杆上端引出一根天线导线且依次穿过浮漂底部、顶部和筒状电路板,通过天线导棒与天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天线下端插接固定在天线管内,且上端安装有彩旗,所述天线管下端固定连接在灯罩上表面,所述灯罩下端固定连接在浮漂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浮漂整体为上宽下窄近似圆锥体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浮漂底部内侧安装有电池,且与浮漂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天线的作用是将检测数据通过无线电的形式传输给接收端,彩旗的作用是方便白天观察和回收浮标,闪光灯的作用是方便晚上观察和回收浮标,通过利用海水具有导电性质,将闪光灯的开关设计成两个导电棒遇水则通电的形式,此设计不但有助于内部防水,还方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海洋检测浮标正视刨面图;
图2为海洋检测浮标俯视图;
图3为海洋检测浮标A部分放大图;
图中:1、彩旗;2、天线;3、天线管;4、灯罩;5、浮漂;6、右导线;7、左导线;8、右导棒;9、检测传感器;10、传感器支杆;11、左导棒;12、电池端子;13、短导线;14、天线导线;15、天线导棒;16、筒状电路板;17、LED灯珠;18、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海洋检测浮标,包括:检测传感器9和浮漂5,浮漂5斜面下端固定连接有左导棒11和右导棒8,左导棒11通过短导线13与左侧电池端子12电性连接,右导棒8通过右导线6与筒状电路板16电性连接,筒状电路板16另一极通过左导线7与右侧电池端子12电性连接,且筒状电路板16表面镶嵌有若干LED灯珠17,并交替间隔闪光。
本设置中,闪光灯的作用是方便晚上观察和回收浮标,通过利用海水具有导电性质,将闪光灯的开关设计成两个导电棒遇水则通电的形式,此设计不但有助于内部防水,还方便使用。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传感器9固定在传感器支杆10下端,传感器支杆上端固定在浮漂5底面。
本设置中,传感器固定在浮漂5底部,有助于通过重力使本设备上半部分始终处于水面之上,方便观察和回收浮标。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传感器支杆10上端引出一根天线导线14且依次穿过浮漂5底部、顶部和筒状电路板16,通过天线导棒15与天线电性连接。
本设置中,天线2的作用是将检测数据通过无线电的形式传输给接收端。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天线2下端插接固定在天线管3内,且上端安装有彩旗1,天线管3下端固定连接在灯罩4上表面,灯罩4下端固定连接在浮漂5顶部。
本设置中,彩旗1的作用是方便白天观察和回收浮标,天线2既是天线2也是旗杆,二者合一的好处是减少结构,减轻重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浮漂5整体为上宽下窄近似圆锥体的结构。
本设置中,此结构设计类似不倒翁不倒的原理,减少设备摇晃或防止倾覆。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浮漂5底部内侧安装有电池18,且与浮漂5底部固定连接。
本设置中,电池18为重物,不能安装在顶部或水面之上,这样会造成头重脚轻的状态,从而造成设备倾覆,故只能安装在浮漂5底部。
本实施例的海洋检测浮标的实施原理如下:
天线2的作用是将检测数据通过无线电的形式传输给接收端,彩旗1的作用是方便白天观察和回收浮标,天线2既是天线2也是旗杆,二者合一的好处是减少结构,减轻重量,闪光灯的作用是方便晚上观察和回收浮标,通过利用海水具有导电性质,将闪光灯的开关设计成两个导电棒遇水则通电的形式,此设计不但有助于内部防水,还方便使用。
Claims (6)
1.海洋检测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传感器(9)和浮漂(5),所述浮漂(5)斜面下端固定连接有左导棒(11)和右导棒(8),所述左导棒(11)通过短导线(13)与左侧的电池端子(12)电性连接,所述右导棒(8)通过右导线(6)与筒状电路板(16)电性连接,所述筒状电路板(16)另一极通过左导线(7)与右侧的电池端子(12)电性连接,且筒状电路板(16)表面镶嵌有若干LED灯珠(17),并交替间隔闪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检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9)固定在传感器支杆(10)下端,所述传感器支杆上端固定在浮漂(5)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检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支杆(10)上端引出一根天线导线(14)且依次穿过浮漂(5)底部、顶部和筒状电路板(16),通过天线导棒(15)与天线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检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2)下端插接固定在天线管(3)内,且上端安装有彩旗(1),所述天线管(3)下端固定连接在灯罩(4)上表面,所述灯罩(4)下端固定连接在浮漂(5)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检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5)整体为上宽下窄近似圆锥体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检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5)底部内侧安装有电池(18),且与浮漂(5)底部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54091.3U CN219467938U (zh) | 2023-03-01 | 2023-03-01 | 海洋检测浮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54091.3U CN219467938U (zh) | 2023-03-01 | 2023-03-01 | 海洋检测浮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67938U true CN219467938U (zh) | 2023-08-04 |
Family
ID=87435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54091.3U Active CN219467938U (zh) | 2023-03-01 | 2023-03-01 | 海洋检测浮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6793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88460A (zh) * | 2023-12-13 | 2024-01-12 |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 | 一种可分离型海洋地质环境检测装置 |
-
2023
- 2023-03-01 CN CN202320354091.3U patent/CN21946793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88460A (zh) * | 2023-12-13 | 2024-01-12 |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 | 一种可分离型海洋地质环境检测装置 |
CN117388460B (zh) * | 2023-12-13 | 2024-03-12 |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 | 一种可分离型海洋地质环境检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055138A (en) | Underwater vehicle towing and recovery apparatus | |
CN219467938U (zh) | 海洋检测浮标 | |
CN218647153U (zh) | 一种水下北斗光信标机 | |
US20120275265A1 (en) | Buoy for marine surveys | |
CN104071315A (zh) | 北斗海上救生定位集成系统 | |
CN109178217A (zh) | 一种基于北斗通信的海上搜救跟踪浮标 | |
CN108407978A (zh) | 一种用于拖拽大型海洋浮标的信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019648U (zh) | 一种近海底层拉格朗日余环流观测系统 | |
CN205318490U (zh) | 一种抛掷式黑匣子搜索定位信标 | |
CN207826479U (zh) | 一种集成式多用途浮标 | |
CN203492203U (zh) | 北斗海上救生定位集成系统 | |
CN211918937U (zh) | 一种海洋信息采集装置 | |
CN202615570U (zh) | 一种落水人员定位发射装置 | |
CN109131751B (zh) | 海洋工程用海岸线暗礁提醒装置 | |
CN216560533U (zh) |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质监控装置 | |
CN110371254A (zh) | 一种近海浮标及其制作工艺 | |
CN215493549U (zh) | 一种多功能海洋水文实时监测系统 | |
CN211869616U (zh) | 一种多功能航标 | |
CN114275099A (zh) | 一种海洋调查仪器的水面自动追踪装置 | |
CN111137404B (zh) | 一种海洋探测装置回收的信标装置 | |
CN211308898U (zh) | 一种用于海底地震探测的新型浮标平台 | |
CN208979059U (zh) | 一种海上搜救跟踪浮标 | |
CN211442676U (zh) | 一种具有控制功能的浮标电子仓 | |
CN212139000U (zh) | 一种水下可视鱼器 | |
CN2710360Y (zh) | 一种gps监控定位的网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