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11829U - 口罩 - Google Patents

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11829U
CN212911829U CN202021529825.XU CN202021529825U CN212911829U CN 212911829 U CN212911829 U CN 212911829U CN 202021529825 U CN202021529825 U CN 202021529825U CN 212911829 U CN212911829 U CN 212911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belt
sub
filling
wea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298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雄进
潘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5298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11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11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11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密封结构,设置在口罩本体的内表面上,密封结构至少部分位于内表面的上部,以使密封结构至少能够与佩戴者的鼻部及附近皮肤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口罩佩戴后贴合度不好、密封性不够的问题。

Description

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用具。现有的口罩与佩戴者的面部贴合度不好,特别是在鼻翼处容易产生缝隙,密封性不够,严重影响防护能力。即使在口罩上部加装金属鼻夹对口罩进行塑型,仍不能完全贴合面部皮肤,尤其在佩戴过程中,面部的各种运动都会影响贴合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口罩佩戴后贴合度不好、密封性不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密封结构,设置在口罩本体的内表面上,密封结构至少部分位于内表面的上部,以使密封结构至少能够与佩戴者的鼻部及附近皮肤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密封结构沿内表面的边沿设置一周,以使密封结构能够与佩戴者面部的整个佩戴口罩区域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密封结构位于内表面上部的部分背离口罩本体的一面呈能够贴合佩戴者鼻部的凹凸状。
进一步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粘合层,第一粘合层由粘性物质制成,第一粘合层能够直接粘贴于佩戴者的面部。
进一步地,第一粘合层呈长条状,第一粘合层靠近内表面的上边沿设置,长条状的第一粘合层沿该上边沿的设置方向延伸;或者,第一粘合层呈块状,第一粘合层为多个,多个第一粘合层中至少两个靠近内表面的上边沿设置并且分别能够与佩戴者的两侧鼻翼紧密粘贴;或者,第一粘合层沿内表面的边沿设置一周。
进一步地,粘性物质包括水凝胶或压敏胶。
进一步地,密封结构包括微孔结构和隔离涂层,微孔结构具有弹性,隔离涂层涂覆并完全包裹在微孔结构的外侧表面上。
进一步地,隔离涂层包括塑料涂层或硅胶涂层。
进一步地,密封结构包括囊体,囊体内容纳有可变形填充物。
进一步地,可变形填充物包括流体介质、凝胶、填充棉、填充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流体介质包括气体或液体。
进一步地,密封结构还包括填充带,填充带内具有填充通道,填充带的第一端与囊体连通,填充带的第二端具有开口,开口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可变形填充物预先填充在囊体内,并且囊体被设置为多种不同型号以适应不同鼻梁高度,囊体位于鼻梁上的部分具有预设厚度。
进一步地,填充带的第二端可变形,以使开口处相对的两侧能够相互贴合,并且贴合后通过粘接连接;或者,开口处相对的两侧设有凸扣和凹扣,填充带的第二端可变形,以使该相对的两侧能够相互贴合,并且贴合后通过凸扣和凹扣的卡接连接;填充带的第二端可变形且具有多个相连的折叠段,密封结构还包括环形弹力固定带,多个折叠段折叠后通过环形弹力固定带套紧。
进一步地,填充带可变形,填充带可固定在口罩本体上。
进一步地,填充带上设有粘条,可通过按压与口罩本体粘接。
进一步地,囊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粘合层,第二粘合层用于与佩戴者面部粘合。
进一步地,口罩带包括第一子口罩带和第二子口罩带,调整结构包括:多个卡位,设置在第一子口罩带上,多个卡位沿第一子口罩带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卡位配合部,设置在第二子口罩带上,卡位配合部选择性地与多个卡位中的一个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卡位为卡槽,卡位配合部为卡头;或者,卡位为卡头,卡位配合部为卡槽。
进一步地,口罩带包括第一子口罩带和第二子口罩带,调整结构包括:连接套,设置在第一子口罩带上;魔术贴,设置在第二子口罩带上,魔术贴包括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钩面,第二子口罩带穿过连接套后,魔术贴毛面与魔术贴钩面粘合。
进一步地,调整结构包括:调整扣,具有通孔,口罩带穿设在通孔内;压紧件,由通孔的侧面插入通孔内,压紧件可移动地设置以能够选择性地压紧或松开口罩带。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口罩本体的内表面上设置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至少部分位于内表面的上部。当佩戴者佩戴口罩后,密封结构至少能够与佩戴者的鼻部及附近皮肤紧密贴合,从而避免口罩与鼻部的鼻梁、鼻翼及附近皮肤之间产生缝隙,进而保证口罩密封性,提高口罩防护能力。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口罩的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口罩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口罩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口罩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口罩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口罩去掉隔离涂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口罩的填充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的口罩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5是图14的口罩的填充带和环形弹力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并不一定按比例来绘制,而是仅以不影响读者理解的示意性方式示出。
附图标记说明:
10、口罩本体;20、第一粘合层;31、微孔结构;32、隔离涂层;41、囊体;42、填充带;421、开口;422、折叠段;43、环形弹力固定带;44、弹力塞;50、口罩带;51、第一子口罩带;52、第二子口罩带;61、卡槽;62、卡头;71、连接套;721、魔术贴毛面;722、魔术贴钩面;81、调整扣;82、压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若全文中涉及“第一”、“第二”等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先后次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应该理解为“第一”、“第二”等描述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若全文中出现“和/或”,其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上方”、“下方”、“顶部”、“底部”等,仅用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为也包含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一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0和密封结构。口罩本体10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结构包括第一粘合层20。第一粘合层20由粘性物质制成。第一粘合层20设置在口罩本体10的内表面上,第一粘合层20能够直接粘贴于佩戴者的面部。具体地,第一粘合层20呈长条状。第一粘合层20靠近内表面的上边沿设置。长条状的第一粘合层20沿该上边沿的设置方向延伸。
应用本实施例的口罩,在口罩本体10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一粘合层20,该第一粘合层20位于内表面的上部靠近上边沿的位置。当佩戴者佩戴口罩后,第一粘合层20直接粘贴于佩戴者的鼻梁、鼻翼及附近皮肤上,从而避免产生缝隙,进而保证口罩密封性,提高口罩防护能力。
其中,第一粘合层20由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伤害且刺激性小的粘性物质制成。第一粘合层20直接粘贴与佩戴者的皮肤上,能够保证紧密贴合,并且操作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结构的具体形式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密封结构可以为其他能够与佩戴者的面部(特别是鼻部)紧密贴合的结构,密封结构可以仅位于内表面的上部或沿内表面的边沿设置一周,密封结构位于内表面上部的部分背离口罩本体的一面也可以呈能够贴合佩戴者鼻部的凹凸状。
在实施例一的口罩中,第一粘合层20采用的粘性物质为水凝胶。水凝胶是一种极为亲水的三维网络结构凝胶,它能够溶胀吸附及缓慢释放大量水分而不改变自身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水凝胶材料的结构与人体组织相似,质地柔软,对皮肤无刺激。当然,第一粘合层20采用的粘性物质的类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粘性物质也可以为其他对皮肤刺激小的类型,例如,粘性物质可以为压敏胶。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口罩中,口罩还包括两根口罩带50。两根口罩带50分别连接在口罩本体10相对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两根口罩带50分别连接在口罩本体10的两个短边,在佩戴时每根口罩带50挂在佩戴者耳朵上。当然,口罩带50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口罩带的数量可以为三根以上,其中至少两根分别连接在口罩本体相对的两侧;口罩带也可以连接在口罩本体的两个长边上,佩戴时口罩带套在佩戴者的头上。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口罩中,口罩还包括调整结构,该调整结构设置在口罩带50上以调整该口罩带50的松紧,从而便于不同佩戴者的使用,并且是佩戴更加舒适。
在本实施例中,每根口罩带50包括第一子口罩带51和第二子口罩带52,第一子口罩带51的第一端与口罩本体10连接,第二子口罩带52的第二端与口罩本体10连接。调整结构包括卡槽61和卡头62。卡槽61为多个,多个卡槽61设置在第一子口罩带51的第二端上。多个卡槽61沿第一子口罩带5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卡头62设置在第二子口罩带52的第二端上。
其中,第一子口罩带51设置卡槽61的部分由硬性材料制成,卡槽61沿该部分的厚度方向贯通设置。卡头62包括主体部以及设置在主体部端部的尖状头部。该尖状头部的纵截面呈三角形,并且尖状头部由弹性材料制成。尖状头部的尺寸略大于主体部,主体部的尺寸与卡槽61相适配。当卡头62从一侧插入卡槽61后,卡头62的尖状头部卡在卡槽61的另一侧,以使卡头62与卡槽61固定。当卡头62与卡槽61固定后,第一子口罩带51和第二子口罩带52组成的整体的长度为口罩带50的有效长度。卡头62可以选择性地卡入多个卡槽61中的一个中,从而调整口罩带50的有效长度的大小,进而调整口罩带50的松紧。
需要说明的是,卡头62与卡槽61的具体结构和连接固定方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卡头与卡槽可以为其他能够卡接在一起的形式。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一子口罩带上设置多个卡位,在第二子口罩带上设置卡位配合部,多个卡位沿第一子口罩带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卡位配合部选择性地与多个卡位中的一个卡接配合。而其中卡位不限于卡槽、卡位配合部不限于卡头,也可以将卡位设置为卡头,卡位配合部设置为卡槽,也就是一个卡槽选择性地与多个卡头中的一个配合。当然,卡位和卡位配合部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卡接结构。
如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二的口罩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调整结构包括连接套71和魔术贴。其中,连接套71设置在第一子口罩带51的第二端上,魔术贴设置在第二子口罩带52上。魔术贴包括魔术贴毛面721和魔术贴钩面722。魔术贴钩面722位于第二子口罩带52的第二端,魔术贴毛面721位于第二子口罩带52的中部,魔术贴毛面721的长度相较于魔术贴钩面722更长。
第二子口罩带52穿过连接套71后反向折叠,再将魔术贴钩面72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与魔术贴毛面721与粘合,从而将第一子口罩带51和第二子口罩带52连接固定。调整魔术贴钩面722与魔术贴毛面721的粘合位置能够调整口罩带50的有效长度的大小,进而调整口罩带50的松紧,调整更加方便。同时,魔术贴毛面721的长度大于魔术贴钩面722,可以使两者粘贴后魔术贴钩面722能够全部与魔术贴毛面721贴合,没有裸露在外部的部分,这样可以防止裸露在外面的魔术贴钩面722刮蹭佩戴者的耳部等皮肤、造成不舒适感。
当然,魔术贴钩面722与魔术贴毛面721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魔术贴钩面与魔术贴毛面的位置也可以对调。此外,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三的口罩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调整结构包括调整扣81和压紧件82。其中,调整扣81具有通孔,口罩带50穿设在通孔内。压紧件82由通孔的侧面插入通孔内。压紧件82可移动地设置以能够选择性地压紧或松开口罩带50。当需要调整口罩带50时,压紧件82向外移动至能够松开口罩带50的位置。此时口罩带50可以在通孔中随意抽拉。当口罩带50的有效长度调整完毕后,压紧件82向内移动至能够压紧口罩带50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压紧件82的按压面呈内凹状,这样更加便于按压操作。压紧件82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压紧件82的内侧端部具有卡爪,调整扣81内具有卡槽。当压紧件82向内移动至压紧口罩带50的位置时,卡爪卡在卡槽中,复位弹簧被压缩蓄能。当需要松开口罩带50时,先按压压紧件82,使卡爪从卡槽中脱出,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压紧件82向外移动至松开口罩带50的位置。
当然,调整扣81和压紧件82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整扣和压紧件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在压紧和松开两位置间切换的结构。此外,实施例三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和图9所示,实施例四的口罩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粘合层20沿内表面的边沿设置一周,这样可以使第一粘合层20与佩戴者面部的整个佩戴口罩区域均紧密贴合,使口罩严丝合缝地罩在佩戴者面部,从而进一步增强口罩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粘合层20为一圈封闭的环形。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粘合层也可以为其他形式。例如,粘合层呈块状,粘合层为多个,多个粘合层中至少两个靠近内表面的上边沿设置并且分别能够与佩戴者的两侧鼻翼紧密粘贴。具体地,当粘合层为两个时,两个粘合层分别对应佩戴者的两侧鼻翼,当粘合层为其他数量,有两个粘合层分别对应佩戴者的两侧鼻翼,其余的可以沿周向均匀分布。此外,实施例四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0和图11所示,实施例五的口罩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密封结构包括微孔结构31和隔离涂层32。微孔结构31具有弹性,能够发生形变。当口罩佩带好后,微孔结构31在口罩本体10和佩戴者面部之间受到挤压,发生变形后能够适应佩戴者面部的轮廓,从而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同时,将隔离涂层32涂覆并完全包裹在微孔结构31的外侧表面上,从而可以阻挡外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微孔结构31的微孔中,进而提高口罩的防护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微孔结构31为海绵,具体可以选择使用普通海绵或者记忆海绵。隔离涂层32为塑料涂层。微孔结构31位于内表面上部,其背离口罩本体10的一面呈能够贴合佩戴者鼻部的凹凸状,这样可以使微孔结构31与面部的鼻梁和鼻翼形状更加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微孔结构31和隔离涂层32的具体类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微孔结构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隔离涂层可以为其他不透气的涂层,例如硅胶涂层,该硅胶涂层除了能够起到隔离作用,还可以增大佩戴者皮肤与密封结构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口罩下滑。微孔结构31的设置位置也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微孔结构也可以沿内表面的边沿设置一周,位于上部的部分设置为凹凸状。此外,实施例五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实施例六的口罩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密封结构包括囊体41。囊体41内容纳有气体。囊体41充入气体后,囊体41能够在口罩本体10和佩戴者面部之间受到挤压发生变形,从而适应佩戴者面部的轮廓,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囊体41位于内表面上部,其背离口罩本体10的一面呈能够贴合佩戴者鼻部的凹凸状,这样可以使囊体41与面部的鼻梁和鼻翼形状更加贴合。此外,囊体41的外表面与佩戴者面部接触的区域还设置有第二粘合层,第二粘合层用于与佩戴者面部粘合,从而使囊体41与佩戴者面部紧密贴合,起到密封的作用。其中,第二粘合层同样由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伤害且刺激性小的粘性物质制成,例如水凝胶、压敏胶等。
需要说明的是,囊体41的设置位置也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囊体也可以沿内表面的边沿设置一周,位于上部的部分设置为凹凸状。此外,囊体41内不限于填充气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囊体内也可容纳液体等具有流动性质的流体介质;或者,囊体内也可容纳有其他类型的可变形填充物,例如,凝胶、填充棉、填充颗粒等。其中,凝胶可采用恒温凝胶,从而对佩戴者面部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提高佩戴舒适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囊体的外表面也可以不设置粘合层,囊体的外表面直接与佩戴者面部接触。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实施例六的口罩中,密封结构还包括填充带42。填充带42内具有填充通道,填充带42呈扁平状。填充带42的第一端与囊体41连通,填充带42的第二端具有开口421。开口421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在口罩佩戴之前,开口421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可以将扁平状的填充带42咬在嘴里,戴好口罩后,慢慢吹气,使囊体逐渐膨胀直至封闭口罩与面部之间的所有缝隙,即可停止吹气,当充气完毕后,开口421可切换至关闭状态。该设计使人员可以在佩戴口罩后根据个体差异决定充气的量,佩戴者可在充气过程中检查、感受口罩密闭性及舒适程度,优于先充气后佩戴口罩或者固定囊体容量后佩戴口罩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填充带42的第二端为可变形的材质,例如填充带42为橡胶材料制成,这样可以使开口421处相对的侧壁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相互贴合。开口421处上述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凸扣和凹扣(图中未示出,类似于密封袋上的密封条的结构)。佩戴者嘴咬住填充带42向囊体41内充气,当充气完成后,嘴用力咬填充带42以将开口421相对的侧壁贴合,并且贴合后通过凸扣和凹扣的卡接连接。
在实施例六的口罩中,填充带42可变形,当充气完毕后,可将填充带42弯折后固定在口罩本体10上,从而不影响口罩佩戴。具体地,扁平状的填充带42靠近口罩本体10的一侧设有粘条,佩戴者不用脱口罩,用嘴咬合封闭并吐出填充带42后,用手直接从口罩外侧往面部按压填充带42,其即可通过粘条与口罩本体10粘接,操作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囊体41内充气量需要根据口罩的尺寸和囊体41的尺寸进行设计,一般在6ml至12ml之间。此外,开口421的打开、关闭的方式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开闭的形式。此外,填充带固定到口罩本体上的方式也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填充带在使用完毕后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固定到口罩本体上。实施例六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的口罩与实施例六的主要区别在于,开口421处相对的两侧上设有粘胶,当按压填充带42的第二端使开口421相对的侧壁贴合后,通过粘胶粘接连接,从而使开口421关闭。实施例七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4和图15所示,实施例八的口罩与实施例六的主要区别在于,填充带42的第二端可变形且具有多个相连的折叠段422。密封结构还包括环形弹力固定带43。多个折叠段422折叠后通过环形弹力固定带43套紧。当充气完成后,将多个折叠段422由外至内依次折叠,折叠后通过环形弹力固定带43套紧固定。实施例八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的口罩与实施例六的主要区别在于,可变形填充物是预先填充在囊体41内,无需佩戴者再进行充入操作。囊体41被设置为多种不同型号,以适应不同鼻梁高度。例如,根据不同鼻梁高度,在囊体41可以预充可变形填充物,并做成大、中、小等不同型号。预充的可变形填充物的具体量根据不同鼻梁高度决定,以使膨胀后的囊体41位于鼻梁上的部分具有预设厚度,该预设厚度为2mm~5mm。此时,鼻翼两侧的缝隙能被囊体41的其余部分有效封闭。实施例九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口罩本体(10),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
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10)的所述内表面上,所述密封结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表面的上部,以使所述密封结构至少能够与佩戴者的鼻部及附近皮肤紧密贴合,
其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囊体(41)和填充带(42),所述填充带(42)呈扁平状,所述填充带(42)内具有填充通道,所述填充带(42)的第一端与所述囊体(41)连通,所述填充带(42)的第二端具有开口(421),所述开口(421)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以通过所述填充带(42)向所述囊体(41)内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结构沿所述内表面的边沿设置一周,以使所述密封结构能够与佩戴者面部的整个佩戴口罩区域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结构位于所述内表面上部的部分背离所述口罩本体(10)的一面呈能够贴合佩戴者鼻部的凹凸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第一粘合层(20),所述第一粘合层(20)由粘性物质制成,所述第一粘合层(20)能够直接粘贴于佩戴者的面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合层(20)呈长条状,所述第一粘合层(20)靠近所述内表面的上边沿设置,长条状的所述第一粘合层(20)沿该上边沿的设置方向延伸;或者,
所述第一粘合层(20)呈块状,所述第一粘合层(2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粘合层(20)中至少两个靠近所述内表面的上边沿设置并且分别能够与佩戴者的两侧鼻翼紧密粘贴;或者,
所述第一粘合层(20)沿所述内表面的边沿设置一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性物质包括水凝胶或压敏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微孔结构(31)和隔离涂层(32),所述微孔结构(31)具有弹性,所述隔离涂层(32)涂覆并完全包裹在所述微孔结构(31)的外侧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涂层(32)包括塑料涂层或硅胶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带(42)的第二端可变形,以使所述开口(421)处相对的两侧能够相互贴合,并且贴合后通过粘接连接;或者,
所述开口(421)处相对的两侧设有凸扣和凹扣,所述填充带(42)的第二端可变形,以使该相对的两侧能够相互贴合,并且贴合后通过所述凸扣和所述凹扣的卡接连接;或者,
所述填充带(42)的第二端可变形且具有多个相连的折叠段(422),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环形弹力固定带(43),多个所述折叠段(422)折叠后通过所述环形弹力固定带(43)套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带(42)可变形,所述填充带(42)可固定在所述口罩本体(10)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带(42)上设有粘条,可通过按压与所述口罩本体(10)粘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囊体(4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用于与佩戴者面部粘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根口罩带(50),多根所述口罩带(50)中的至少两根分别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10)相对的两侧;
调整结构,设置在所述口罩带(50)上以调整该口罩带(50)的松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罩带(50)包括第一子口罩带(51)和第二子口罩带(52),所述调整结构包括:
多个卡位,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口罩带(51)上,多个所述卡位沿所述第一子口罩带(5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卡位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子口罩带(52)上,所述卡位配合部选择性地与多个所述卡位中的一个卡接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位为卡槽(61),所述卡位配合部为卡头(62);或者,所述卡位为卡头,所述卡位配合部为卡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罩带(50)包括第一子口罩带(51)和第二子口罩带(52),所述调整结构包括:
连接套(71),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口罩带(51)上;
魔术贴,设置在所述第二子口罩带(52)上,所述魔术贴包括魔术贴毛面(721)和魔术贴钩面(722),所述第二子口罩带(52)穿过所述连接套(71)后,所述魔术贴毛面(721)与所述魔术贴钩面(722)粘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结构包括:
调整扣(81),具有通孔,所述口罩带(50)穿设在所述通孔内;
压紧件(82),由所述通孔的侧面插入所述通孔内,所述压紧件(82)可移动地设置以能够选择性地压紧或松开所述口罩带(50)。
CN202021529825.XU 2020-07-28 2020-07-28 口罩 Active CN212911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9825.XU CN212911829U (zh) 2020-07-28 2020-07-28 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9825.XU CN212911829U (zh) 2020-07-28 2020-07-28 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11829U true CN212911829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32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29825.XU Active CN212911829U (zh) 2020-07-28 2020-07-28 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11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1040B2 (en) Medical support for delivery of a treatment to the nose
CN210783031U (zh) 无束带的口罩
CN204273328U (zh) 带内部拱起条的可分离口罩
CN203028172U (zh) 可分离口罩
AU2003249765A1 (en) Inextensible headgear and cpap or ventilator mask assembly with same
WO2013056389A1 (en) Automatically adjustable cushion of respiratory mask for better fit
KR20160044554A (ko) 개인용 호흡 보호 장치
US20220007756A1 (en) Protective Mas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1116173A2 (en) Mask with leak preventing section
JP3742418B2 (ja) 鼻及び口に密着しない多目的マスク
CN212911829U (zh) 口罩
CN104413668A (zh) 新型可分离口罩
CN111700326A (zh) 口罩
KR101956509B1 (ko) 화재 방독 마스크
WO2022021099A1 (zh) 口罩
CN203597435U (zh) 新型可分离口罩
CN213074559U (zh) 一种防眼镜起雾的口罩
CN210131227U (zh) 佩戴舒适的吸氧面罩
CN211882304U (zh) 隔离面罩
CN201657811U (zh) 一种蝶形耳带式医用防护口罩
CN111869963A (zh) 一种可替换滤芯口罩及其基体和滤芯
CN214912258U (zh) 一种带有防护条的呼吸面罩
JP3240961U (ja) 冷却シート
CN212260543U (zh) 一种与防护型口罩相配用的面部减压贴及防护型口罩
JP3240940U (ja) 冷却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