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5565U - 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05565U
CN212905565U CN202021243044.4U CN202021243044U CN212905565U CN 212905565 U CN212905565 U CN 212905565U CN 202021243044 U CN202021243044 U CN 202021243044U CN 212905565 U CN212905565 U CN 212905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modul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compensation module
multiple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30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孝谱
绪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 Net Technologies Shenzhe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 Net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 Net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O Net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30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05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05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05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包括色散补偿模块,所述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合波模块或/和分波模块处,以改善从分波模块各通道的色散分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色散补偿模块,以改善入射至传输光纤光信号的色散分布,经过色散补偿模块补偿后,其色散曲线在一定带宽内可以变得非常平缓,或者特定的斜率;以及,集成设置,并非分开设置,提高整体系统的紧凑性和集成性,降低组装结构的复杂性,大大提高生产加工工艺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
背景技术
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能组合一组光波长用一根光纤进行传送。这是一项用来在现有的光纤骨干网上提高带宽的激光技术。更确切地说,该技术是在一根指定的光纤中,多路复用单个光纤载波的紧密光谱间距,以便利用可以达到的传输性能(例如,达到最小程度的色散或者衰减)。这样,在给定的信息传输容量下,就可以减少所需要的光纤的总数量。
参考图1,在发送端经复用器110(亦称合波器,MUX)的入射光信号11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同一根光纤130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在接收端,经解复用器120(亦称分波器或称去复用器,DEMUX)将各种不同波长的光信号12分开,然后由光接收机作进一步处理以恢复原信号。
随着5G通信的开展,DWDM系统将会更广泛应用。对于高速率和低延时的要求,也对DWDM系统低色散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地,开发具有更低色散性能的DWDM系统将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也可以在光路上设置降低色散性的色散补偿模块,但是会导致整体结构复杂,模块较多,集成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解决DWDM系统色散性不能达到要求的问题,或者解决DWDM系统增加色散补偿模块却使结构复杂难以集成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包括配套使用的合波模块和/和分波模块,包括色散补偿模块,所述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合波模块或分波模块处,以改善从分波模块各通道的色散分布。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合波模块;所述合波模块包括合波器,所述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合波器的输出端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结构,所述色散补偿模块通过第一安装结构设置在合波器的输出端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色散补偿模块粘合在合波器的输出端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分波模块;所述分波模块包括分波器,所述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分波器的输入端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包括第二安装结构,所述色散补偿模块通过第二安装结构设置在分波器的输入端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色散补偿模块粘合在分波器的输入端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色散补偿模块包括标准具器件DCM,所述标准具器件DCM的FSR和CD曲线斜率可以根据补偿需要调整设计。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标准具器件DCM的FSR设置为与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的通道间隔一致。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标准具器件DCM的CD曲线斜率根据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的CD曲线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色散补偿模块,以改善入射至传输光纤光信号的色散分布,经过色散补偿模块补偿后,其色散曲线在一定带宽内可以变得非常平缓,或者形成特定的斜率;以及,集成设置,并非分开设置,提高整体系统的紧凑性和集成性,降低组装结构的复杂性,大大提高生产加工工艺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合波器的输出端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分波器的输入端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一
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包括配套使用的合波模块210、分波模块220和色散补偿模块,所述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合波模块210处,以改善从分波模块220各通道的色散分布。具体流程是: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经过合波模块210合波后汇聚在传输光纤230中,并通过传输光纤230传输至分波模块220,分波模块220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开,并输出,且在光路路径中,在合波模块210处设置色散补偿模块,以改善入射至传输光纤230光信号的色散分布,经过色散补偿模块补偿后,其色散曲线在一定带宽内可以变得非常平缓。
其中,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合波模块210处表示与色散补偿模块与合波模块210集成设置,并非分开设置,提高整体系统的紧凑性和集成性,降低组装结构的复杂性,大大提高生产加工工艺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并参考图2,提供色散补偿模块设置位置的较佳方案。
所述合波模块210包括合波器211,所述色散补偿模块212设置在合波器的输出端处。具体地,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经过合波器211合波后汇聚,再经过色散补偿模块212进行色散补偿后,入射至传输光纤230中,以改善入射至传输光纤230光信号的色散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两种色散补偿模块安装的较佳方案。
方案一,所述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结构,所述色散补偿模块通过第一安装结构设置在合波器的输出端处。例如,可为在色散补偿模块212和合波器211之间设置的固定连接件,以分别固定色散补偿模块212和合波器211,如通过光纤直接连接;又例如,第一安装结构可为外壳213,色散补偿模212块和合波器211均设置在外壳213的腔体内。
方案二,所述色散补偿模块212粘合在合波器211的输出端处。即通过粘合剂直接粘合色散补偿模块212和合波器211,使两者贴合设置,不需要外部结构配合,整体结构更紧凑。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二。
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包括配套使用的合波模块210、分波模块220和色散补偿模块,所述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分波模块220处,以改善从分波模块220各通道的色散分布。具体流程与较佳实施例一的描述一致,只是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分波模块220处,光信号需要在分波模块220处进行色散补偿。
其中,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分波模块220处表示与色散补偿模块与分波模块220集成设置,并非分开设置,提高整体系统的紧凑性和集成性,降低组装结构的复杂性,大大提高生产加工工艺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并参考图3,提供色散补偿模块设置位置的较佳方案。
所述分波模块220包括分波器221,所述色散补偿模块222设置在分波器的输入端处。具体地,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经过传输光纤230入射至色散补偿模块222中,先进行色散补偿后再入射至分波器221中,经过色散补偿的光信号经过分波器221且根据不同波长进行分光,以传输至同光通道中,以改善从分波器221各通道的色散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两种色散补偿模块安装的较佳方案。
方案一,所述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包括第二安装结构,所述色散补偿模块通过第二安装结构设置在分波器221的输入端处。例如,可为在色散补偿模块222和分波器221之间设置的固定连接件,以分别固定色散补偿模块222和分波器221,如通过光纤直接连接;又例如,第一安装结构可为外壳223,色散补偿模222块和分波器221均设置在外壳223的腔体内。
方案二,所述色散补偿模块222粘合在分波器221的输入端处。粘合设计的描述如较佳实施例一的描述一致,只是粘合对象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色散补偿模块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色散补偿模块包括标准具器件DCM。标准具器件DCM具有体积小、损耗低、覆盖波长范围宽;所述标准具器件DCM的FSR和CD曲线斜率可以根据补偿需要调整设计。其中,CD曲线为纵坐标是色散数值横坐标是波长的色散曲线,所述标准具器件DCM的CD曲线斜率根据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的CD曲线决定,根据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的CD曲线的斜率变化进行补偿,使色散曲线在一定带宽内可以变得非常平缓,或者依据补偿需要特定的斜率。
以及,所述标准具器件DCM的FSR设置为与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的通道间隔一致。其中,FSR表示自由光谱范围。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包括配套使用的合波模块和分波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色散补偿模块,所述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合波模块或/和分波模块处,以改善从分波模块各通道的色散分布;其中,所述色散补偿模块包括标准具器件DCM,所述标准具器件DCM的FSR和CD曲线斜率可以根据补偿需要调整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合波模块;所述合波模块包括合波器,所述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合波器的输出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结构,所述色散补偿模块通过第一安装结构设置在合波器的输出端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散补偿模块粘合在合波器的输出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分波模块;所述分波模块包括分波器,所述色散补偿模块设置在分波器的输入端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包括第二安装结构,所述色散补偿模块通过第二安装结构设置在分波器的输入端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散补偿模块粘合在分波器的输入端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具器件DCM的FSR设置为与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的通道间隔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具器件DCM的CD曲线斜率根据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的CD曲线决定。
CN202021243044.4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 Active CN212905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3044.4U CN21290556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3044.4U CN21290556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05565U true CN212905565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81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3044.4U Active CN212905565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05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6600B2 (en) Receiver optical sub-assembly, combo bi-directional optical sub- assembly, combo optical module, OLT, and PON system
US8532489B2 (en) Multi-fiber ten 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ptical line terminal for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coexistence with 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N105119681A (zh) 一种基于vpx平台的雷达信号波分复用模块设计方法
CN104348553A (zh) Cfp光收发模块
WO2020041953A1 (zh) 光接收、组合收发组件、组合光模块、通讯装置及pon系统
KR20090058948A (ko) 혼성신호 다중화를 이용한 광 다이플렉서 모듈 및 그 방법
CN203563070U (zh) Cfp光收发模块
CN112346181A (zh) 一种光模块
TWI640173B (zh) 光通訊系統和多通道光傳輸與接收方法
CN212905565U (zh) 一种低色散的密集型光波复用装置
US7756419B2 (en) Traffic signal node cross scheduling method and system
WO2023284540A1 (zh) 单纤双向光模块、高波特率信号传输方法及5g前传网络
CN105577285A (zh) 光模块
WO2014134770A1 (zh) 光发射机、信号传输方法以及系统
CN113438048A (zh) 一种基于波分复用光交换技术的智能光网通信系统
JPS6281136A (ja) 波長多重光受信装置
CN214174677U (zh) Wdm-pd波分复用模块
CN216083189U (zh) 一种应用于Combo Pon OLT光模块的混合集成光收发器件
CN217521404U (zh) 一种Combo PON OLT端光收发器件
US11303378B2 (en) Optical forwarding device
EP2492731B1 (en) Optical receiv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6120723A1 (ja) フォトダイオードアレイ及び光マイクロ波伝送システム受信装置
KR101015898B1 (ko) 혼성신호 다중화를 이용한 광 다이플렉서 모듈 및 그 방법
CN115327711A (zh) 一种基于cob封装的ont光模块
CN113630208A (zh) 基于Demux技术的光模块运维信息解调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35, Cuijing Road,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Ona Technology (Shenzhe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5 Cuijing Road,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O-NET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