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2778U - 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02778U
CN212902778U CN201921789979.XU CN201921789979U CN212902778U CN 212902778 U CN212902778 U CN 212902778U CN 201921789979 U CN201921789979 U CN 201921789979U CN 212902778 U CN212902778 U CN 212902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ng
tube
heat transfer
spiral
cold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899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文东
何智辉
蔡振培
李璋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uansheng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tonglihu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tonglihu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tonglihu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899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02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02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02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包括管程和壳程两部分,所述管程包括形成LNG流程的LNG进口、前管板、换热管束、后管板、LNG出口,所述壳程包括形成冷媒流程的冷媒进口、壳体、冷媒出口,所述换热管束位于前管板、后管板和壳体合围的空腔内且两端分别穿设固定在所述前管板、后管板上,所述换热管束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螺旋扁管,所述螺旋扁管两端为圆管段、中间为外部焊接多孔翅片螺旋扁管段,所述换热管束外侧通过若干组钢带捆扎管束。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强化传热效果好、安全性高、灵敏度高、制作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NG冷能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天然气热值高、污染少、储备丰富等优势,其能源消费占比不断增大。作为天然气主要储运方式之一,液化天然气(LNG)储运特点显著:储运方便,LNG(-162℃)体积只有常温下天然气体积的1/600左右;LNG冷能价值巨大,LNG气化为常温天然气会释放出约830MJ/t的冷能,单位LNG冷量可转换约200kWh电能。目前LNG冷能利用主要有冷能发电、空气分离、制备液体二氧化碳和干冰、制冰及冷库制冷等。
在LNG冷能利用中,需要将低温LNG的冷量通过与冷媒换热的方式进行传递。在LNG与冷媒换热过程中,采用常规换热装置通过间壁换热,其热阻主要来源于间壁两侧粘滞于传热面上的流体薄层(边界层),和换热器使用中在间壁两侧形成的污垢层。
现有换热装置多为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等常规换热器。这些常规换热设备都是利用冷、热流体被换热管或换热板的固体间壁隔开,并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的,为提高传热系数,需尽可能降低间壁式换热器中的热阻。增加流体的流速和扰动性,可减薄边界层,降低热阻,提高传热系数,但增加流体流速会使能量消耗增加。为了降低污垢热阻,需设法延缓污垢的形成,并定期清洗传热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即在螺旋扁管多孔翅片式换热器内采用中间冷媒实现LNG与常规换热介质的间接换热。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解决开停机过程与LNG载荷波动情况下冷媒与LNG换热时发生凝结的问题,操作弹性大、反应灵敏、换热效率高、运行安全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包括管程和壳程两部分,所述管程包括形成LNG流程的LNG进口、前管板、换热管束、后管板 、LNG出口,所述壳程包括形成冷媒流程的冷媒进口、壳体、冷媒出口,所述换热管束位于前管板、后管板和壳体合围的空腔内且两端分别穿设固定在所述前管板、后管板上,所述换热管束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螺旋扁管,所述换热管束外侧通过若干组钢带捆扎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扁管两端设置有圆管段,分别穿接在所述前管板和后管板圆形开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扁管的外径为19~30mm,壁厚为1.0~3.0mm,螺旋部分的螺距为200~400mm,螺旋部分的截面长轴a和截面短轴b之比a/b≥1.2,螺旋角为25~35度。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扁管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碳钢及紫铜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扁管中部外壁上沿螺旋线焊接有多孔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翅片为均匀分布圆孔、且上下边界处分布半圆孔的长条形薄金属,沿螺旋扁管外缘螺旋线焊接。多孔翅片的存在使不凝性气体局部流速增大,破坏冷媒冷凝形成的液膜,增加传热面积从而强化传热。多孔翅片均匀分布圆孔则是考虑到材料加工难度低,该多孔翅片为长条形金属条,只需在金属条上打孔,制造方便。上下边界处分布圆孔,不凝性气体从圆孔处通过,局部流速增大,从而促进在螺旋扁管表面凝结的液膜流动,增加传热速率。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翅片材质为钢、铝、铜及钢铝复合材料中的一种。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采用多孔翅片螺旋扁管,换热效率高。壳程流体在螺旋扁管管束间隙内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周期性地改变速度和方向,强化了流体的纵向混合。同时,壳程流体经接触点后形成了脱离管壁的尾流,增加了流体的湍流程度,冷凝液膜厚度减薄,从而强化了传热。同时,螺旋扁管外的多孔翅片使得不凝性气体的局部流速增大,破坏聚集在液膜表面的气膜,进一步地减薄冷媒冷凝形成的液膜,增加冷媒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气液两相的混合换热介质的换热性能。由于螺旋扁管换热器没有折流板的存在,壳程内无流动死区,与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相比,不仅流动阻力有所减小,抗结垢的性能有很大提高,而且能够克服诱导振动,可靠性也有所提高。
2、强化传热装置加工简单,制造成本低。传热部件多孔翅片螺旋扁管主要分为两部分的加工,一部分是螺旋扁管,另一部分为多孔翅片。螺旋扁管按照设计的扭曲比和短长径进行轧制扭转即可制成。而多孔翅片则只需要在薄金属条上开孔。当两者制作完成后,将多孔翅片条沿螺旋扁管外缘螺旋线焊接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LNG强化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孔翅片和螺旋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孔翅片和螺旋扁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多孔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管板、2-后管板、3-换热管束、4-LNG进口、5-LNG出口、6-冷媒进口、7-冷媒出口、8-壳体、9-螺旋扁管、10-多孔翅片、11-钢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包括管程和壳程两部分,所述管程包括形成LNG流程的LNG进口4、前管板1、换热管束3、后管板2 、LNG出口5,所述壳程包括形成冷媒流程的冷媒进口6、壳体8、冷媒出口7,所述换热管束3位于前管板1、后管板2和壳体8合围的空腔内且两端分别穿设固定在所述前管板1、后管板2上,所述换热管束3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螺旋扁管9,所述换热管束3外侧通过若干组钢带11捆扎固定。
所述冷媒凝固点低于-110℃,包括R134a、丁烷,本实施例选R134a。
如图2所示,所述螺旋扁管9两端设置有长度为500mm圆管段,分别穿接在所述前管板1和后管板2圆形开孔上,以便换热管的装配和与前后管板的连接。其中,所述螺旋扁管9的外径为19~30mm,壁厚为1.0~3.0mm,螺旋部分的螺距为200~400mm,螺旋部分的截面长轴a和截面短轴b之比a/b≥1.2,螺旋角为25~35度。
所述螺旋扁管9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碳钢及紫铜中的一种,本实施例选用奥氏体不锈钢。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螺旋扁管9中部外壁上沿螺旋线焊接有多孔翅片10。所述多孔翅片10为均匀分布圆孔、且上下边界处分布半圆孔的长条形薄金属,沿螺旋扁管9外缘螺旋线焊接。所述多孔翅片10材质为钢、铝、铜及钢铝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本实施例选钢。
上述所述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为卧式换热器,所述壳体为截面为圆形的壳体,螺旋扁管9为LNG流通通道,螺旋扁管管束环隙内填装R134a冷媒。
所述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的LNG换热具体过程如下:
(1)所述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为螺旋扁管多孔翅片式换热器,LNG走管程,换热介质走壳程,-162~-160℃的LNG从LNG储罐进入装置的管程中,与加入螺旋扁管管束间隙中的冷媒换热,温度升高至-60~-40℃,升温后的LNG从LNG出口流出;
(2)所述冷媒凝固点低于-110℃,所述低凝固点冷媒为R134a, R134a蒸气与LNG换热,在螺旋扁管外壁上进行强制对流膜状冷凝,R134a蒸气降温冷凝为液态R134a并滴落至螺旋扁管的波底位置,经过换热的换热介质一同流出所述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
下面以某LNG卫星站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LNG卫星站每天LNG气化量为4000~20000Nm3/h,进行气化时的压力为3~5atm,气化温度为-162℃~15℃,进入下游管道压力为0.2MPa。表压0.4MPa、每小时流量为14.3t的LNG从LNG储罐进入所述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管程入口处LNG温度为-150℃左右,与R134a冷媒换热,温度升至-50~-65℃左右。R134a冷媒表压为0.1MPa、进口温度为-10℃,以每小时38t的流量进入所述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由-10℃左右降到-41℃左右。
LNG与R134a冷媒在强化换热装置中的具体换热过程如下:
LNG从LNG进口4进入换热管束3, R134a冷媒从冷媒进口6进入壳体8,LNG与冷媒分别在螺旋扁管9内外两侧进行间壁传热,LNG在螺旋扁管9内侧均匀螺旋流动换热,冷媒在螺旋扁管9外壁上进行强制对流膜状冷凝,即进行管外形成液膜从而冷凝强化传热,同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周期性地改变速度和方向,强化了流体的纵向混合。壳程流体经接触点后形成了脱离管壁的尾流,增加了流体的湍流程度,冷凝液膜厚度减薄,从而强化了传热。同时,螺旋扁管9外的多孔翅片10使得冷媒的局部流速增大,破坏聚集在液膜表面的气膜,进一步地减薄冷媒冷凝形成的液膜,增加冷媒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从而强化换热。完成LNG与R134a冷媒的强化换热之后,LNG从LNG出口5离开传热装置, R134a冷媒从冷媒出口7离开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包括管程和壳程两部分,所述管程包括形成LNG流程的LNG进口(4)、前管板(1)、换热管束(3)、后管板(2) 、LNG出口(5),所述壳程包括形成冷媒流程的冷媒进口(6)、壳体(8)、冷媒出口(7),所述换热管束(3)位于前管板(1)、后管板(2)和壳体(8)合围的空腔内且两端分别穿设固定在所述前管板(1)、后管板(2)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管束(3)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螺旋扁管(9),所述换热管束(3)外侧通过若干组钢带(11)捆扎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扁管(9)两端设置有圆管段,分别穿接在所述前管板(1)和后管板(2)圆形开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扁管(9)的外径为19~30mm,壁厚为1.0~3.0mm,螺旋部分的螺距为200~400mm,螺旋部分的截面长轴a和截面短轴b之比a/b≥1.2,螺旋角为25~3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扁管(9)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碳钢及紫铜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扁管(9)中部外壁上沿螺旋线焊接有多孔翅片(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翅片(10)为均匀分布圆孔、且上下边界处分布半圆孔的长条形薄金属,沿螺旋扁管(9)外缘螺旋线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翅片(10)材质为钢、铝、铜及钢铝复合材料中的一种。
CN201921789979.XU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 Active CN212902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9979.XU CN212902778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9979.XU CN212902778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02778U true CN212902778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26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89979.XU Active CN212902778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027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1125A (zh) * 2021-07-30 2021-11-05 福建省江南冷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的生产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1125A (zh) * 2021-07-30 2021-11-05 福建省江南冷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的生产工艺
CN113601125B (zh) * 2021-07-30 2022-08-30 福建省江南冷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的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01235A1 (zh) 一种加强型螺旋管高效换热器
CN110375563A (zh) 一种压缩气体冷冻式干燥机换热除水的结构
CN102278907B (zh) 外凸式非对称型波节管换热器
CN102901224A (zh) 一种强制螺旋翅片盘管及翅片蛇形管冷凝供热换热器
CN104896971B (zh) 一种变径管缠绕的螺旋管式换热器
CN103471414A (zh) 一种高效冷冻脱水器
CN210400120U (zh) 管外具有螺旋t形翅片的螺旋扁管
CN212902778U (zh) 一种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
CN204830966U (zh) 一种火力发电凝汽器用高效冷凝管
CN203203297U (zh) 高效换热器
CN2828706Y (zh) 涡旋型套管换热器
CN201335611Y (zh) 一种适用于加热高压气(汽)体的带螺旋折流板的冷凝器
CN209341634U (zh) 一种制冷用纯逆流干式蒸发器
CN205593226U (zh) 新型管路换热器
CN205090672U (zh) 双螺旋管冷凝器
CN110657691B (zh) 一种防冻堵的lng冷能利用强化传热装置
CN209512337U (zh) 一种新型制冷用冷凝器
CN201945095U (zh) 一种螺旋折流板支撑双面强化管管束干式蒸发器
CN210773561U (zh) 一种液相低温乙烯冷量回收设备
CN105277021A (zh) 同轴缠绕式换热器
CN204319807U (zh) 一种分子蒸馏捕集器
CN203203301U (zh) 翅片换热器
CN202630716U (zh) 双螺旋管式冷凝器
CN105953476A (zh) 用于低位热驱动吸收式制冷的热管降膜发生器
CN207456253U (zh) 油水换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3

Address after: 510640 No. five, 381 mountain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tentee after: Foshan huansheng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40 No. five, 381 mountain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ZHONGTONGLIHUA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