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1878U - 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01878U
CN212901878U CN202020542370.9U CN202020542370U CN212901878U CN 212901878 U CN212901878 U CN 212901878U CN 202020542370 U CN202020542370 U CN 202020542370U CN 212901878 U CN212901878 U CN 212901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air
air inlet
pipe
condition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423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林鑫
李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 Technology (Nanj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itong S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itong S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itong S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423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01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01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01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包括防护壳,进风管,进风罩,防护网,可过滤换风箱结构,可防护固定杆结构,可缓冲防护架结构,防护片,铭牌,安装孔,防护板,连杆,转轴,安装螺栓和固定孔,所述的进风管镶嵌在防护壳的左侧上部;所述的进风罩螺纹连接在进风管的左侧;所述的防护网镶嵌在进风罩的左侧;所述的可过滤换风箱结构一端设置在进风管的右侧,另一端设置在防护壳内侧的右上部。本实用新型防护箱,连通管,出风管,防护块,过滤网和连接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增加空调设备的换风效果;支撑板,耳板,连接孔,防护管,固定轴,连接杆,阻挡块和连接环的设置,有利于对换风结构进行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化、产业化进程的加深,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而全世界人们受到的空气污染大部分来自室内,面对日益污染的地球环境,人们对洁净空气的渴求日益增强。现代居室内,一般都通过空调换风结构来净化室内的空气,将室外的新风吸入室内,并将室内的旧风排出到室外,但现有换风结构普遍存在空气过滤效率低下的现象,同时旧风未经过滤排到室外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487068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新风通道、排风通道和热交换器,其中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相对独立设置,新风通道由带有新风出口的第一腔体和带有新风入口的第四腔体组成,且新风通道内设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一除湿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排风通道由带有旧风入口的第二腔体和带有旧风出口的第三腔体组成,且排风通道内设有第三过滤装置和第二除湿装置;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分别与热交换器连通。但是现有的空调设备换风结构还存在着换风效果差,不方便安装固定和不方便对换风结构进行防护的问题。虽然在空调风道内设置过滤网即可实现过滤,当时室内的内机依然处于暴露的问题,故而我方设置的结构是为了进行室内防护,以保证内机使用干净性。
因此,发明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以解决现有的空调设备换风结构换风效果差,不方便安装固定和不方便对换风结构进行防护的问题。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包括防护壳,进风管,进风罩,防护网,可过滤换风箱结构,可防护固定杆结构,可缓冲防护架结构,防护片,铭牌,安装孔,防护板,连杆,转轴,安装螺栓和固定孔,所述的进风管镶嵌在防护壳的左侧上部;所述的进风罩螺纹连接在进风管的左侧;所述的防护网镶嵌在进风罩的左侧;所述的可过滤换风箱结构一端设置在进风管的右侧,另一端设置在防护壳内侧的右上部;所述的可防护固定杆结构分别设置在防护壳左右两侧的下部;所述的可缓冲防护架结构设置在防护壳内侧的右上部;所述的防护片镶嵌在防护壳正表面的左下部;所述的铭牌镶嵌在防护片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孔分别开设在防护片正表面的四角位置;所述的防护板螺栓连接在防护壳的上部;所述的连杆通过转轴分别连接在防护板正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安装螺栓螺纹连接在防护板和转轴的连接处;所述的固定孔开设在连杆正表面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过滤换风箱结构包括防护箱,连通管,出风管,防护块,过滤网和连接螺栓,所述的连通管镶嵌在防护箱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出风管螺纹连接在防护箱的右侧上部;所述的防护块分别胶接在防护箱内侧的左上部和防护箱内侧的左下部;所述的过滤网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防护块的正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壳与进风管相连通;所述的进风管与进风罩相连通;所述的进风管与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的防护箱与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的防护箱与出风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网的孔径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所述的防护网具体采用不锈钢网。
优选的,所述的连通管具体采用蛇形的不锈钢管;所述的连通管的内径设置为六毫米至八毫米。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网具体采用活性炭网。
优选的,所述的可防护固定杆结构包括支撑板,耳板,连接孔,防护管,固定轴,连接杆,阻挡块和连接环,所述的耳板螺栓连接在支撑板左侧的上部;所述的连接孔开设在耳板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管通过固定轴连接在支撑板正表面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杆纵向插接在防护管内侧的下部;所述的阻挡块螺栓连接在连接杆的上部;所述的连接环螺栓连接在连接杆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管和阻挡块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簧;所述的减震簧一端焊接在防护管的内侧上部,另一端焊接在阻挡块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环具体采用不锈钢环;所述的连接环的外表面镶嵌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的可缓冲防护架结构包括底板,安装管,支撑杆,阻挡片,拖板和缓冲簧,所述的安装管螺栓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支撑杆纵向插接在安装管的内侧上部;所述的阻挡片焊接在支撑杆的下部;所述的拖板螺栓连接在支撑杆的上部;所述的缓冲簧的一端焊接在安装管的内侧下部,另一端焊接在阻挡片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垫;所述的放置垫的厚度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所述的放置垫具体采用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簧具体采用不锈钢弹簧;所述的缓冲簧的外表面涂刷有防锈漆层;所述的缓冲簧的直径设置为八毫米至十毫米。
优选的,所述的连通管与进风管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出风管与防护壳镶嵌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与防护壳镶嵌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底板与防护壳螺栓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拖板设置在防护箱的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箱,连通管,出风管,防护块,过滤网和连接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增加空调设备的换风效果,对内机防护。所述的支撑板,耳板,连接孔,防护管,固定轴,连接杆,阻挡块和连接环的设置,有利于对换风结构进行安装。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板,安装管,支撑杆,阻挡片,拖板和缓冲簧的设置,有利于对换风结构进行防护。所述的防护壳与进风管相连通;所述的进风管与进风罩相连通;所述的进风管与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的防护箱与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的防护箱与出风管相连通,有利于风进行流通。所述的防护网的孔径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所述的防护网具体采用不锈钢网,有利于防止杂物进入到进风罩内。
所述的连通管具体采用蛇形的不锈钢管;所述的连通管的内径设置为六毫米至八毫米,有利于防止连通管生锈损坏。
所述的过滤网具体采用活性炭网,有利于对风进行过滤。
所述的防护管和阻挡块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簧;所述的减震簧一端焊接在防护管的内侧上部,另一端焊接在阻挡块的上部,有利于对换风结构进行保护缓冲。
减震弹簧一般用于经常运动的装置上以得到减震效果,而换风结构都是固定安装的,但是在安装中会出现误操作脱落的问题,而通过减震弹簧是为了起到防护缓冲的作用,起到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过滤换风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护固定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缓冲防护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防护壳;2、进风管;3、进风罩;4、防护网;5、可过滤换风箱结构;51、防护箱;52、连通管;53、出风管;54、防护块;55、过滤网;56、连接螺栓;6、可防护固定杆结构;61、支撑板;62、耳板;63、连接孔;64、防护管;65、固定轴;66、连接杆;67、阻挡块;68、连接环;7、可缓冲防护架结构;71、底板;72、安装管; 73、支撑杆;74、阻挡片;75、拖板;76、缓冲簧;8、防护片;9、铭牌;10、安装孔;11、防护板;12、连杆;13、转轴;14、安装螺栓;15、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包括防护壳1,进风管 2,进风罩3,防护网4,可过滤换风箱结构5,可防护固定杆结构6,可缓冲防护架结构7,防护片8,铭牌9,安装孔10,防护板11,连杆12,转轴13,安装螺栓14和固定孔15,所述的进风管2镶嵌在防护壳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进风罩3螺纹连接在进风管2的左侧;所述的防护网4镶嵌在进风罩3的左侧;所述的可过滤换风箱结构5 一端设置在进风管2的右侧,另一端设置在防护壳1内侧的右上部;所述的可防护固定杆结构6分别设置在防护壳1左右两侧的下部;所述的可缓冲防护架结构7设置在防护壳1内侧的右上部;所述的防护片8镶嵌在防护壳1正表面的左下部;所述的铭牌9镶嵌在防护片8 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孔10分别开设在防护片8正表面的四角位置;所述的防护板11螺栓连接在防护壳1的上部;所述的连杆12通过转轴13分别连接在防护板11正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安装螺栓14螺纹连接在防护板11和转轴13的连接处;所述的固定孔15开设在连杆12正表面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过滤换风箱结构5包括防护箱51,连通管52,出风管53,防护块54,过滤网55 和连接螺栓56,所述的连通管52镶嵌在防护箱5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出风管53螺纹连接在防护箱51的右侧上部;所述的防护块54 分别胶接在防护箱51内侧的左上部和防护箱51内侧的左下部;所述的过滤网55通过连接螺栓56连接在防护块54的正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壳1与进风管2相连通;所述的进风管2与进风罩3相连通;所述的进风管2与连通管52相连通;所述的防护箱51与连通管52相连通;所述的防护箱51与出风管53相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网4的孔径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所述的防护网4具体采用不锈钢网。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通管52具体采用蛇形的不锈钢管;所述的连通管52的内径设置为六毫米至八毫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网55具体采用活性炭网。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防护固定杆结构6包括支撑板 61,耳板62,连接孔63,防护管64,固定轴65,连接杆66,阻挡块67和连接环68,所述的耳板62螺栓连接在支撑板61左侧的上部;所述的连接孔63开设在耳板62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管 64通过固定轴65连接在支撑板61正表面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杆66 纵向插接在防护管64内侧的下部;所述的阻挡块67螺栓连接在连接杆66的上部;所述的连接环68螺栓连接在连接杆66的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管64和阻挡块67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簧;所述的减震簧一端焊接在防护管64的内侧上部,另一端焊接在阻挡块67的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环68具体采用不锈钢环;所述的连接环68的外表面镶嵌有橡胶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缓冲防护架结构7包括底板 71,安装管72,支撑杆73,阻挡片74,拖板75和缓冲簧76,所述的安装管72螺栓连接在底板71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支撑杆73纵向插接在安装管72的内侧上部;所述的阻挡片74焊接在支撑杆73 的下部;所述的拖板75螺栓连接在支撑杆73的上部;所述的缓冲簧 76的一端焊接在安装管72的内侧下部,另一端焊接在阻挡片74的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拖板75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垫;所述的放置垫的厚度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所述的放置垫具体采用硅胶垫。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簧76具体采用不锈钢弹簧;所述的缓冲簧76的外表面涂刷有防锈漆层;所述的缓冲簧76的直径设置为八毫米至十毫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通管52与进风管2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出风管53与防护壳1镶嵌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板61与防护壳1镶嵌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底板71与防护壳1螺栓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拖板75设置在防护箱51的下部。
工作原理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把进风罩3接到空调上,然后空调外面的风通过防护网4进入到进风罩3内,然后进风罩3内的风进入到进风管2内,然后进风管2内的风进入到连通管52内,然后连通管52内的风进入到防护箱51内,然后防护箱51内的风经过过滤网 55进行净化后通过出风管53排出,即可完成换风,让后使用螺栓穿过固定孔15和连接孔63即可对换风结构进行安装固定,利用防护管 64内的减震簧即可起到对换风结构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使用螺栓穿过连接环68即可对防护管64进行固定,利用拖板75配合缓冲簧 76即可起到对防护箱51防护的作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包括防护壳(1),进风管(2),进风罩(3),防护网(4),可过滤换风箱结构(5),可防护固定杆结构(6),可缓冲防护架结构(7),防护片(8),铭牌(9),安装孔(10),防护板(11),连杆(12),转轴(13),安装螺栓(14)和固定孔(15),所述的进风管(2)镶嵌在防护壳(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进风罩(3)螺纹连接在进风管(2)的左侧;所述的防护网(4)镶嵌在进风罩(3)的左侧;所述的可过滤换风箱结构(5)一端设置在进风管(2)的右侧,另一端设置在防护壳(1)内侧的右上部;所述的可防护固定杆结构(6)分别设置在防护壳(1)左右两侧的下部;所述的可缓冲防护架结构(7)设置在防护壳(1)内侧的右上部;所述的防护片(8)镶嵌在防护壳(1)正表面的左下部;所述的铭牌(9)镶嵌在防护片(8)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孔(10)分别开设在防护片(8)正表面的四角位置;所述的防护板(11)螺栓连接在防护壳(1)的上部;所述的连杆(12)通过转轴(13)分别连接在防护板(11)正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安装螺栓(14)螺纹连接在防护板(11)和转轴(13)的连接处;所述的固定孔(15)开设在连杆(12)正表面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过滤换风箱结构(5)包括防护箱(51),连通管(52),出风管(53),防护块(54),过滤网(55)和连接螺栓(56),所述的连通管(52)镶嵌在防护箱(5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出风管(53)螺纹连接在防护箱(51)的右侧上部;所述的防护块(54)分别胶接在防护箱(51)内侧的左上部和防护箱(51)内侧的左下部;所述的过滤网(55)通过连接螺栓(56)连接在防护块(54)的正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壳(1)与进风管(2)相连通;所述的进风管(2)与进风罩(3)相连通;所述的进风管(2)与连通管(52)相连通;所述的防护箱(51)与连通管(52)相连通;所述的防护箱(51)与出风管(53)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网(4)的孔径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所述的防护网(4)具体采用不锈钢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管(52)具体采用蛇形的不锈钢管;所述的连通管(52)的内径设置为六毫米至八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网(55)具体采用活性炭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防护固定杆结构(6)包括支撑板(61),耳板(62),连接孔(63),防护管(64),固定轴(65),连接杆(66),阻挡块(67)和连接环(68),所述的耳板(62)螺栓连接在支撑板(61)左侧的上部;所述的连接孔(63)开设在耳板(62)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管(64)通过固定轴(65)连接在支撑板(61)正表面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杆(66)纵向插接在防护管(64)内侧的下部;所述的阻挡块(67)螺栓连接在连接杆(66)的上部;所述的连接环(68)螺栓连接在连接杆(66)的上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管(64)和阻挡块(67)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簧;所述的减震簧一端焊接在防护管(64)的内侧上部,另一端焊接在阻挡块(67)的上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环(68)具体采用不锈钢环;所述的连接环(68)的外表面镶嵌有橡胶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缓冲防护架结构(7)包括底板(71),安装管(72),支撑杆(73),阻挡片(74),拖板(75)和缓冲簧(76),所述的安装管(72)螺栓连接在底板(71)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支撑杆(73)纵向插接在安装管(72)的内侧上部;所述的阻挡片(74)焊接在支撑杆(73)的下部;所述的拖板(75)螺栓连接在支撑杆(73)的上部;所述的缓冲簧(76)的一端焊接在安装管(72)的内侧下部,另一端焊接在阻挡片(74)的下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设备换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板(75)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垫;所述的放置垫的厚度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所述的放置垫具体采用硅胶垫。
CN202020542370.9U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 Active CN212901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2370.9U CN212901878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2370.9U CN212901878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01878U true CN212901878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27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42370.9U Active CN212901878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01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44405U (zh) 一种高效吊顶式热回收净化新风机
CN212901878U (zh) 一种空调设备换风结构
CN215765462U (zh) 一种适用于空调外机的降噪装置
CN215175729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装置
CN210463473U (zh) 一种空调无甲醛加强型消音风管
CN206875579U (zh) 一种保温消音型风机盘管机组
CN207661927U (zh) 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
CN218269549U (zh) 一种组合式空调机组降噪装置
CN215983048U (zh) 一种建筑节能换气装置
CN217057810U (zh) 一种有效除霾可拆式边墙送风机
CN213300335U (zh)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系统与室内净化耦合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14413347U (zh) 一种自动化电子信息机房用通风装置
CN214891533U (zh) 一种高效四面出风壁挂式空调机组
CN218672548U (zh) 一种低噪式空气处理机
CN214501539U (zh) 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节能结构
CN212841945U (zh) 净化式空调机组
CN214008470U (zh) 一种具有消音功能的建筑用暖通管道
CN215736071U (zh) 一种农业大棚种植用通风装置
CN216204024U (zh) 一种学校教学建筑的新风系统
CN218001802U (zh) 一种中央空调机组的静音式降噪装置
CN217357374U (zh) 一种建筑节能换气装置
CN216204264U (zh) 动物实验室全热回收系统
CN209801693U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太阳能式暖通空调
CN210089102U (zh) 一种具有滤灰功能的空调
CN212029813U (zh) 一种风机房用进风百叶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05-28, Building A10, No. 9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venu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Zhihe Park), Jiangbei New Area,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after: Star Technology (Nan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6-1-402, Chaoyang new village, Tianjin Free Trade Zone (CBD),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HUITONG SIDA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