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0798U - 桌面折叠支架 - Google Patents

桌面折叠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00798U
CN212900798U CN202021482327.4U CN202021482327U CN212900798U CN 212900798 U CN212900798 U CN 212900798U CN 202021482327 U CN202021482327 U CN 202021482327U CN 212900798 U CN212900798 U CN 212900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ing
base
telescopic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823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gic Cub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823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00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00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00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桌面折叠支架,包括底座、支撑杆和支撑主体,支撑杆可旋转地连接在底座上;支撑主体包括支撑部和承载部,支撑部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撑杆上,承载部包括连接件和底托,连接件的一端与支撑部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底托转动连接,连接件可相对于支撑部滑动,使得底托可靠近或远离支撑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桌面折叠支架经折叠后大幅度地减小了自身体积,收纳方便且易于携带,还不存在凸起结构,减小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桌面折叠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配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桌面折叠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等移动终端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通过会使用支架将移动终端支撑在桌面上进行操作或观看视频等。
传统的移动终端支架包括夹持式和吸附式,夹持式的支架为保证移动终端的夹持平稳,需向手机施加较大的夹持力,这使得移动终端在放置于支架上以及从支架上拿出都需要较大的力以及多步操作,不便于使用。而吸附式的支架则是在移动终端支架上设置纳米贴,通过纳米贴吸附移动终端的后盖,从而保证移动终端固定在支架上。
现有技术中,不管是夹持式还是吸附式的移动终端支架,在不使用时,都是原样放置在桌面上,体积较大,收纳不方便且不易携带;其次,支架上设有用于支撑移动终端的支脚等凸起结构,对有儿童的家庭来说,存在安全隐患;再有,吸附式的支架中的纳米贴长时间暴露在支架的外面,容易沾灰,从而减小纳米贴的粘性,用户需要经常的清洗纳米贴上的灰尘,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桌面折叠支架,经折叠后减小了自身体积,收纳方便且易于携带,还不存在凸起结构,减小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桌面折叠支架包括底座、支撑杆和支撑主体,支撑杆可旋转地连接在底座上;支撑主体包括支撑部和承载部,支撑部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撑杆上,承载部包括连接件和底托,连接件的一端与支撑部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底托转动连接,连接件可相对于支撑部滑动,使得底托可靠近或远离支撑部。
进一步地,支撑部设有第一滑槽,连接件包括滑动部,第一滑槽与滑动部配合使得连接件可沿第一滑槽滑动并带动底托靠近或远离支撑部。
进一步地,当连接件相对于支撑部滑动并带动底托远离支撑部时,连接件与支撑部形成用于收纳底托的避让空间。
进一步地,桌面折叠支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当桌面折叠支架位于展开状态时,支撑杆与底座呈一第一预设角度,支撑主体与支撑杆呈一第二预设角度,底托垂直于支撑部所在的平面;当桌面折叠支架位于折叠状态时,支撑杆折叠至底座,支撑主体折叠至支撑杆并位于支撑杆与底座之间,底托折叠至支撑部,且底托至少部分收纳于避让空间。
进一步地,承载部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设置在连接件与底托之间用于将折叠至支撑部的底托向远离连接件的方向转动并使底托固定在垂直于支撑部所在的平面位置。
进一步地,底托和复位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底托和两个复位件分别对称设置在连接件的下端的两侧,两个底托向上旋转折叠后分别位于连接件的两侧。
进一步地,支撑杆具有伸缩功能,支撑杆包括固定部、伸缩部及连接在固定部与伸缩部之间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与伸缩部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插设于固定部内,固定部与伸缩杆之间设有阻尼块,使得伸缩部可相对固定部停留在任意伸缩位置。
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相背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设有安装槽,伸缩部插入安装槽内并铰接在支撑部上;第二侧面设有吸附件。
进一步地,底座内设有配重块。
进一步地,底座上设有收纳槽,支撑杆和支撑主体经折叠后收纳在收纳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桌面折叠支架包括底座、支撑杆和支撑主体,支撑杆可旋转地连接在底座上;支撑主体包括支撑部和承载部,支撑部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撑杆上,承载部包括连接件和底托,连接件的一端与支撑部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底托转动连接,连接件可相对于支撑部滑动,使得底托可靠近或远离支撑部。折叠后的支架大幅度地减小了自身体积,收纳方便且易于携带,还不存在凸起结构,减小了安全隐患。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桌面折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桌面折叠支架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桌面折叠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桌面折叠支架的另一个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桌面折叠支架的在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桌面折叠支架的在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桌面折叠支架的在折叠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桌面折叠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桌面折叠支架包括底座10、支撑杆20和支撑主体30,支撑杆20可旋转地连接在底座10上,支撑主体30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撑杆20上,支撑主体30包括支撑部31和固定在支撑部31上的承载部33,支撑部31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撑杆20上,承载部33包括连接件331和底托332,连接件331的一端与支撑部31连接、连接件331的另一端与底托332转动连接,连接件331可相对于支撑部31滑动,使得底托332可靠近或远离支撑部31。
本实用新型的桌面折叠支架具有展开状态(如图5所示)和折叠状态(如图7所示),桌面折叠支架在不使用时可将其折叠,经折叠后的桌面折叠支架减小了自身体积,不占空间,收纳方便且易于携带,还不存在凸起结构,减小了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底座10上设有收纳槽101,支撑杆20和支撑主体30经折叠后收纳在收纳槽101内。
进一步地,支撑部31设有第一滑槽313,连接件331包括滑动部3311,第一滑槽313与滑动部3311配合使得连接件331可沿第一滑槽313滑动并带动底托332靠近或远离支撑部31。
当连接件331相对于支撑部31滑动并带动底托332远离支撑部31时,连接件331与支撑部31形成用于收纳底托332的避让空间33b。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当桌面折叠支架位于展开状态时,支撑杆20与底座10呈一第一预设角度,支撑主体30与支撑杆20呈一第二预设角度;底托332垂直于支撑部31所在的平面。如图7所示,当桌面折叠支架位于折叠状态时,支撑杆20折叠至底座10,支撑主体30折叠至支撑杆20并位于支撑杆20与底座10之间,底托332折叠至支撑部31,且底托332至少部分收纳于避让空间33b并收纳在收纳槽101内。
进一步地,承载部33还包括复位件333,复位件333设置在连接件331与底托332之间用于将折叠至支撑部31的底托332向远离连接件331的方向转动并使底托332固定在垂直于支撑部31所在的平面位置,此时,支撑部31、连接件331与底托332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移动终端的承载槽33a。在桌面折叠支架呈展开状态时,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底部或侧部抵靠在承载槽33a内、背面贴附在支撑部31的吸附件311上,将移动终端稳固放置。且底托332可相对支撑部31移动,通过调节底托332的位置使承载槽33a的大小作相应的变化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中,底托332和复位件333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连接件331的下端的两侧。两个底托332向上旋转折叠时分别位于连接件331的两侧(即连接件331的两侧为避让空间33b),此时底托332、连接件331和支撑部31大致呈同一平面位置放置。
本实施例中,复位件333为扭簧,但并不以此为限。扭簧卡设在连接件331与底托332之间,扭簧的一个支脚固定于连接件331,扭簧的另一支脚固定于底托332,依靠扭簧的弹力驱使底托332向远离连接件331方向旋转,扭簧复原后即可将底托332的位置固定。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0具有伸缩功能。
具体地,支撑杆20包括固定部21、伸缩部22及连接在固定部21与伸缩部22之间的伸缩杆23。伸缩杆23的一端与伸缩部22固定连接,伸缩杆23的另一端可滑动地插设于固定部21内;具体例如在固定部21设置滑移槽211,伸缩杆23插入滑移槽211上下滑动使支撑杆20实现伸缩功能。固定部21与伸缩杆23之间设有阻尼块(图未绘示),使得伸缩部22可相对固定部21停留在任意伸缩位置。
进一步地,支撑部31包括相背离的第一侧面31a和第二侧面31b;第一侧面31a设有安装槽312,伸缩部22插入安装槽312内并铰接在支撑部31上。第二侧面31b设有用于吸附固定移动终端的吸附件311;支撑主体30收纳在收纳槽101时,吸附件311面向底座10。经折叠后的桌面折叠支架的吸附件311呈隐藏状态,不易沾灰,保证了吸附件311的表面清洁。
如图5所示,桌面折叠支架在展开状态时,支撑杆20与底座10呈第一预设角度,大致为直角状态,支撑主体30与支撑杆20呈第二预设角度。进一步地,支撑主体30与支撑杆20之间的角度可调节。即用户可根据需要将支撑主体30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使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朝向不同方向。具体例如在安装槽312内设置阻尼块,使得支撑部31相对支撑杆20旋转时停留在任意旋转位置。
进一步地,底座10内设有配重块11,配重块11用于在桌面折叠支架使用时平衡重心,防止支架翻倒。
如图6所示,在支架不使用时,将支撑杆20收缩,然后再将支撑主体30向支撑杆20方向旋转,之后再将支撑杆20向底座10方向旋转折叠,支撑主体30上的底托332在碰触到底座10时也向连接件331方向折叠旋转至避让空间33b,支撑主体30和支撑杆20均收纳在收纳槽101内,折叠后的支架如图7所示,大幅度地减小了自身体积,收纳方便且易于携带,还不存在凸起结构,减小了安全隐患,进一步地,吸附件311面向底座10呈隐藏状态,不易沾灰,保证了吸附件311的表面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所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桌面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支撑杆(20)和支撑主体(30),所述支撑杆(20)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支撑主体(30)包括支撑部(31)和承载部(33),所述支撑部(31)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杆(20)上,所述承载部(33)包括连接件(331)和底托(332),所述连接件(33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31)连接,所述连接件(331)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托(33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31)可相对于所述支撑部(31)滑动,使得所述底托(332)可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部(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设有第一滑槽(313),所述连接件(331)包括滑动部(3311),所述第一滑槽(313)与所述滑动部(3311)配合使得所述连接件(331)可沿所述第一滑槽(313)滑动并带动所述底托(332)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部(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件(331)相对于所述支撑部(31)滑动并带动所述底托(332)远离所述支撑部(31)时,所述连接件(331)与所述支撑部(31)形成用于收纳所述底托(332)的避让空间(33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面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折叠支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当所述桌面折叠支架位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杆(20)与所述底座(10)呈一第一预设角度,所述支撑主体(30)与所述支撑杆(20)呈一第二预设角度,所述底托(332)垂直于所述支撑部(31)所在的平面;当所述桌面折叠支架位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支撑杆(20)折叠至所述底座(10),所述支撑主体(30)折叠至所述支撑杆(20)并位于所述支撑杆(20)与所述底座(10)之间,所述底托(332)折叠至所述支撑部(31),且所述底托(332)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避让空间(33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桌面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33)还包括复位件(333),所述复位件(333)设置在所述连接件(331)与所述底托(332)之间用于将折叠至所述支撑部(31)的所述底托(332)向远离所述连接件(331)的方向转动并使所述底托(332)固定在垂直于所述支撑部(31)所在的平面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桌面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332)和所述复位件(33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底托和两个所述复位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331)的下端的两侧,两个所述底托(332)向上旋转折叠后分别位于所述连接件(331)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具有伸缩功能,所述支撑杆(20)包括固定部(21)、伸缩部(22)及连接在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伸缩部(22)之间的伸缩杆(23),所述伸缩杆(23)的一端与所述伸缩部(2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3)的另一端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固定部(21)内,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伸缩杆(23)之间设有阻尼块,使得所述伸缩部(22)可相对所述固定部(21)停留在任意伸缩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桌面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包括相背离的第一侧面(31a)和第二侧面(31b);所述第一侧面(31a)设有安装槽(312),所述伸缩部(22)插入所述安装槽(312)内并铰接在所述支撑部(31)上;所述第二侧面(31b)设有吸附件(311)。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桌面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内设有配重块(11)。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桌面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设有收纳槽(101),所述支撑杆(20)和所述支撑主体(30)经折叠后收纳在所述收纳槽(101)内。
CN202021482327.4U 2020-07-23 2020-07-23 桌面折叠支架 Active CN212900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2327.4U CN212900798U (zh) 2020-07-23 2020-07-23 桌面折叠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2327.4U CN212900798U (zh) 2020-07-23 2020-07-23 桌面折叠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00798U true CN212900798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92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82327.4U Active CN212900798U (zh) 2020-07-23 2020-07-23 桌面折叠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00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4343A (zh) 一种支架
CN213207178U (zh) 桌面折叠支架
CN212900798U (zh) 桌面折叠支架
CN212137742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可折叠手机支架
CN112565496A (zh) 一种手机直播支架
CN213207150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12086261U (zh) 折叠支架
CN213399372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219918996U (zh) 一种带支架组件的保护壳
CN212203717U (zh) 一种可折叠的移动终端支架
CN209787242U (zh) 可收纳支架装置
CN212628002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收纳式手机支架
CN209839595U (zh) 一种可折叠的手机云台三脚架
CN215862503U (zh) 一种支架
CN217827095U (zh) 一种可折叠收纳的桌子
CN211209739U (zh) 具有可调节底座的手机支架
CN215862504U (zh) 一种支架
CN220236340U (zh) 一种多功能阅读架
CN214789872U (zh) 一种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17917448U (zh) 一种折叠式画架
CN219720049U (zh) 一种具有支架的桌子
CN216981955U (zh) 一种可折叠式移动终端支架
CN210618026U (zh) 一种支架
CN220016698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12785473U (zh) 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