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7962U - 旁开扣 - Google Patents

旁开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7962U
CN212877962U CN202020959217.6U CN202020959217U CN212877962U CN 212877962 U CN212877962 U CN 212877962U CN 202020959217 U CN202020959217 U CN 202020959217U CN 212877962 U CN212877962 U CN 212877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base
wall
slot
side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592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纯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9592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7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7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79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旁开扣,包含一母扣、一基座及一插扣。母扣与基座为矩形、梯形或扁椭圆形等金属管,利用雷射切割而成。插扣为塑料成型而组装于基座,二者构成一公扣而可分离地与母扣相锁扣。如此组成的旁开扣,仅需准备一副生产插扣的塑料模,不但减少了模具费,也直接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更因核心部件为金属管切割而成,在具备旁开扣所应有的足够强度的同时,还达成了轻量化的效果。

Description

旁开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扣具,尤指一种从侧边解扣的旁开扣。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织带具有数不尽的应用,常见的例子有宠物用拘束装置(如颈圈、散步带等)、婴儿背袋、背包、登山袋、安全帽、凉鞋、救生衣、货物及乘客束缚等应用,而且在市场上已取得极大的成功。至于织带所以能如此广泛而成功地运用在各式商品上则端赖于带扣(Buckle),而在各种带扣中,从侧边解除锁扣的旁开扣(Side Release Buckle)最为常用。
已用旁开扣依其材质有塑料及金属二种。其中,塑料旁开扣由一公扣与一母扣组成,具有零件少、便宜及轻量的优点,但容易磨损,而且强度相对较低。金属旁开扣需要较多的部件组成,除了回动弹簧可为金属或塑料成型外,其余部件都是锌合金压铸的产品。因此,金属旁开扣相对于塑料旁开扣,虽然强度高,但成本高、重量重。
然而,不论是使用塑料射出成型或压铸成型的旁开扣,都需要利用模具生产,还需为不同规格的旁开扣分别准备一套模具,而模具不仅造价高,寿命也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旁开扣,可以减少模具费,降低生产成本,并在具备足够强度的同时,达到轻量化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旁开扣包含一母扣、一基座及一插扣。所述母扣具有一插槽,所述插槽由一上槽壁、一下槽壁、一左槽壁及一右槽壁界定而成,所述上槽壁或下槽壁的前方具有二扣止部,所述左、右槽壁分别具有一延伸至所述上、下槽壁而与所述插槽相通的开口。所述基座包括一座体,所述座体具有一腔室,所述腔室由一顶壁、一底壁、一左侧壁及一右侧壁界定而成。所述插扣包括一根部,及从所述根部的二侧分别向前延伸的一左插臂与一右插臂,所述根部套入所述基座的腔室,使所述插扣与基座相结合而构成一公扣,所述左、右插臂的中段分别构成一操作部,自由端各自形成一扣合部,所述二操作部与二扣合部之间各有一避让口。当所述公扣插入所述插槽的途中,所述左、右插臂分别受到所述左、右槽壁的挤压而蓄积弹性能,直到所述二操作部各自面对所述二开口时压力才消失,使所述左、右插臂因弹性力作用而恢复原状,同时所述二扣合部在所述二避让口分别避开所述二扣止部下,各自抵达所述二扣止部的前面而彼此扣合,如此将所述公扣与母扣相锁扣。当从所述母扣左、右槽壁的开口施压于所述左、右插臂的操作部时,即可解除锁扣而允许所述公扣与母扣分离。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母扣的上槽壁与下槽壁各有一上导槽与一下导槽,所述基座分别从所述顶壁与底壁的前缘向前延伸一上导件与一下导件,所述上、下导件在所述公扣插入所述插槽时分别与所述上、下导槽契合。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下导件包含一窗孔;
所述插扣包括一从所述根部上表面的后端突出的止挡,及一形成于所述根部下表面的卡榫;当所述插扣装妥于所述基座时,所述止挡与基座顶壁的后端相扣合,所述卡榫经由所述窗孔与所述基座底壁的前缘相扣合,将所述插扣与基座结合在一起。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上、下导件各由一狭长形的前导段及一宽阔形的后导段构成;所述插扣包括一从所述根部的上、下表面分别向前延伸而介于所述左、右插臂之间的一上支撑与一下支撑,所述上、下支撑的边缘分别超出所述上、下导件后导段的边缘。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母扣的下槽壁的前方设有一织带连接孔;所述基座的底壁的后方设有二平行的织带连接孔。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母扣及基座以金属管为素材,使用雷射切割而成;所述插扣为塑料射出成型。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管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不锈钢。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管的截面包括但不限于矩形、梯形、扁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母扣与基座系以金属管为素材,利用雷射切割而成,再搭配塑料射出成型的插扣组成,此设计相较于所有部件完全使用模具成型的传统旁开扣,仅需一副生产插扣的塑料模,因此不但减少了模具费,也直接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更因核心部件为金属管切割而成,在具备旁开扣所应有的足够强度的同时,还达成了轻量化的效果。
此外,因应旁开扣不同规格的市场需求,除了插扣需要个别开模生产外,母扣与基座只需透过计算机程序设定,即可直接在雷射切割机上切割出所要的规格,不必如传统射出/压铸产品,需为不同规格的旁开扣分别准备一套模具,不但可将模具成本降至最低,还具有弹性生产的优势。
至于本创作的详细技术内容及其他目的与特点参照下面配合附图的实施例说明即可完全明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旁开扣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图4为沿3图中A-A线的剖面图。
图5为沿4图中B-B线的剖面图。
10…旁开扣 11…母扣
12…基座 13…插扣
14…公扣 20…插槽
21…上槽壁 22…下槽壁
23…左槽壁 24…右槽壁
25…上导槽 26…下导槽
27…扣止部 28…扣止部
29…开口 30…开口
31…连接孔 40…座体
41…上导件 42…下导件
43…顶壁 44…底壁
45…左侧壁 46…右侧壁
47…腔室 48…前导段
49…后导段 50…前导段
51…后导段 52…连接孔
53…窗孔 60…根部
61…左插臂 62…右插臂
63…止挡 64…卡榫
65…操作部 66…扣合部
67…避让口 68…操作部
69…扣合部 70…避让口
71…上支撑 72…下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旁开扣10包含一母扣11、一基座12及一插扣13。其中,母扣11与基座12是以截面为矩形、梯形、扁椭圆形或其他期望形状的金属管为素材,使用雷射切割机(Laser Cutting Machine)切割而成;该金属管的材质可以是铝合金、不锈钢或其他合适的材料。所述插扣13使用塑料射出成型而组装于基座12,二者构成一公扣14,该公扣14可分离地与母扣11相锁扣。
如图2所示,所述母扣11具有一插槽20,该插槽20由一上槽壁21、一下槽壁22、一左槽壁23及一右槽壁24界定而成。其中,上槽壁21具有一上导槽25;下槽壁22具有一下导槽26,及分别位于下导槽26前方二侧的扣止部27,28;左槽壁23具有一延伸到上、下槽壁21,22而与插槽20相通的开口29;右槽壁24具有一与左槽壁开口29对称的开口30。所述扣止部27,28是在下槽壁22上做非密闭的曲线切割,切断部分被工具推出并垂直于下槽壁22而成。当然,二扣止部27,28也可形成于上导槽25前方二侧的上槽壁21下面,不受设在下槽壁22上面的限制。下槽壁22的前方进一步设有一长方形的连接孔31(如图3所示),用以连接一织带(图未示)。
如图2所示,所述基座12包含一座体40,及一上导件41与一下导件42。其中,座体40具有一顶壁43、一底壁44、一左侧壁45及一右侧壁46,此四壁界定出一腔室47。上导件41与下导件42分别从顶壁43与底壁44的前缘向前延伸而成,二者上下对称配置;在附图的实施例中,上导件41由一狭长形的前导段48及一宽阔形(三角形)的后导段49构成;下导件42同样包含一前导段50及一后导段51。所述上、下导件41,42在公扣14插入插槽20时分别与上、下导槽25,26契合,借此达到引导作用而精准地将公扣14插入母扣11。又,底壁44的前方设有二平行的长方形连接孔52,以连接上述织带或另一织带(图未示)。
再如图2所示,所述插扣13包含一根部60,及从根部60的二侧分别向前延伸的一左插臂61与一右插臂62。其中,根部60的形状、大小与基座12的腔室47相同而套入腔室47内,使插扣13与基座12相结合,如此组成公扣14,用来和母扣11相锁扣。为了防止插扣13在基座12上前后滑移,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基座12包含一设于下导件后导段51上的窗孔53;插扣13包含一从根部60上表面后端突出的止挡63,及一形成于根部60下表面的卡榫64。如图3及图4所示,当插扣13装妥于基座12时,止挡63将与基座顶壁43的后端相扣合,卡榫64则通过窗孔53与基座底壁44的前缘相扣合,如此将插扣13与基座12稳固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公扣14。所述左插臂61的中段构成一操作部65,作为施压于左插臂61的施力点;左插臂61的自由端形成一扣合部66,用来和扣止部27相扣合;该操作部65与扣合部66之间具有一缺口朝下的避让口67,用以避开扣止部27。右插臂62与左插臂61为对称设计,同样具有一操作部68、一与扣止部28相扣合的扣合部69,及一用于避开扣止部28的避让口70。当二扣止部27,28从母扣11的上槽壁21推出而成时,二避让口67,70的缺口应当朝上。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插扣13包含一从根部60的上、下表面分别向前延伸而介于左、右插臂61,62之间的一上支撑71与一下支撑72,该上、下支撑71,72的边缘分别超出上、下导件后导段49,51的边缘(如图3和图5虚线所示),此设计可达到支撑后导段49,51的效果,提高旁开扣10的抗扭转强度。
如图4及图5所示,当公扣14在上、下导件41,42与上、下导槽25,26的合作导引下插入母扣11的途中,因二操作部65,68的宽度略大于插槽20的宽度,使插扣13在插入插槽20时,左、右插臂61,62因分别受到左、右槽壁23,24的挤压而蓄积弹性能,直到二操作部65,68分别正对二开口29,30时压力才消失,于是左、右插臂61,62因弹性力作用而恢复原状,此时二扣合部66,69在二避让口67,70分别避开二扣止部27,28下,各自抵达二扣止部27,28的前面,使公扣14与母扣11因二扣合部66,69分别与二扣止部27,28彼此扣合而锁扣在一起。在公扣14与母扣11相锁扣的状态下,从母扣左、右槽壁23,24的开口29,30同时施压于左、右插臂61,62的操作部65,68时,即可解除该锁扣而允许公扣14与母扣11分离。
综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而成的旁开扣10,其中母扣11与基座12乃以金属管为素材,经由雷射切割而成,再搭配塑料射出成型的插扣13组成,此设计相较于所有部件完全使用模具成型的传统旁开扣,仅需一副生产插扣的塑料模,因此不但减少了模具费,也直接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更因核心部件为金属管切割而成,在具备旁开扣所应有的足够强度的同时,还达成了轻量化的效果。
此外,因应旁开扣不同规格的市场需求,除了插扣13需要个别开模生产外,母扣11与基座12只需透过计算机程序设定,即可直接在雷射切割机上切割出所要的规格,不必如传统射出/压铸产品,需为不同规格的旁开扣分别准备一套模具,不但可将模具成本降至最低,还具有弹性生产的优势。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旁开扣,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母扣,具有一插槽,该插槽由一上槽壁、一下槽壁、一左槽壁及一右槽壁界定而成,该上槽壁或下槽壁的前方具有二扣止部,该左、右槽壁分别具有一延伸至该上、下槽壁而与该插槽相通的开口;
一基座,包括一座体,该座体具有一腔室,该腔室由一顶壁、一底壁、一左侧壁及一右侧壁界定而成;及
一插扣,包括一根部,及从该根部的二侧分别向前延伸的一左插臂与一右插臂,该根部套入该基座的腔室,使该插扣与该基座相结合而构成一公扣,该左、右插臂的中段分别构成一操作部,自由端各自形成一扣合部,该二操作部与二扣合部之间各有一避让口;
当该公扣插入该插槽的途中,该左、右插臂分别受到该左、右槽壁的挤压而蓄积弹性能,直到该二操作部各自面对该二开口时压力才消失,使该左、右插臂因弹性力作用而恢复原状,同时该二扣合部在该二避让口分别避开该二扣止部下,各自抵达该二扣止部的前面而彼此扣合,如此将该公扣与母扣相锁扣;当从该母扣左、右槽壁的开口施压于该左、右插臂的操作部时,即可解除该锁扣而允许该公扣与母扣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开扣,其特征在于:该母扣的上槽壁与下槽壁各有一上导槽与一下导槽;该基座分别从该顶壁与底壁的前缘向前延伸一上导件与一下导件,该上、下导件在该公扣插入该插槽时分别与该上、下导槽契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旁开扣,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下导件具有一窗孔;该插扣包括一从该根部上表面的后端突出的止挡,
及一形成于该根部下表面的卡榫;当该插扣装妥于该基座时,该止挡与该基座顶壁的后端相扣合,该卡榫经由该窗孔与该基座底壁的前缘相扣合,将该插扣与基座结合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旁开扣,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上、下导件各由一狭长形的前导段及一宽阔形的后导段构成;该插扣包括一从该根部的上、下表面分别向前延伸而介于该左、右插臂之间的一上支撑与一下支撑,该上、下支撑的边缘分别超出该上、下导件后导段的边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开扣,其特征在于:该母扣的下槽壁的前方设有一织带连接孔;该基座的底壁的后方设有二平行的织带连接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开扣,其特征在于:该母扣及基座以金属管为素材,使用雷射切割而成;该插扣为塑料射出成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旁开扣,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管的材质包括铝合金、不锈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旁开扣,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管的截面包括矩形、梯形、扁椭圆形。
CN202020959217.6U 2020-05-29 2020-05-29 旁开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77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9217.6U CN212877962U (zh) 2020-05-29 2020-05-29 旁开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9217.6U CN212877962U (zh) 2020-05-29 2020-05-29 旁开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7962U true CN212877962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67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5921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77962U (zh) 2020-05-29 2020-05-29 旁开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79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6965B2 (en) Side release buckle
KR101258702B1 (ko) 이중 잠금 버클
KR890002060Y1 (ko) 버클 조립체
US6571433B2 (en) Buckle
US20130025097A1 (en) Side Release Buckle
EP1961325B1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KR100715414B1 (ko) 버클, 사출 성형용 금형 및 사출 성형 방법
IT9053138U1 (it) Fibbia sganciabile in due elementi
CA2265266C (en) Vented side release buckle
KR100288954B1 (ko) 슬라이드파스너슬라이더및그다이캐스팅용금형
US9936771B2 (en) Buckle
US7020939B2 (en) Separable buckle
TWI603688B (zh) buckle
CN208523931U (zh) 可互锁的左右上止结构
CN212877962U (zh) 旁开扣
EP2666383B1 (en) Double locking buckle
US7181813B2 (en) Low-profile heavy-duty buckle
US6457219B1 (en) Side release buckle
TWM600560U (zh) 旁開扣
JP2008148822A (ja) バックル
CN212325641U (zh) 一种插扣
CN212888726U (zh) 模具用牛角式进胶机构
EP0174498A1 (en) Cord fastener
CN210338863U (zh) 一种重包装拉链自封条及其挤塑模具
EP0375379A1 (en) Buck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