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7690U - 一种防漏气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漏气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7690U
CN212877690U CN202020250366.5U CN202020250366U CN212877690U CN 212877690 U CN212877690 U CN 212877690U CN 202020250366 U CN202020250366 U CN 202020250366U CN 212877690 U CN212877690 U CN 212877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strip
mask body
mask
shaped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503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其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503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7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7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76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气口罩,通过在口罩本体上边缘内侧连接条形膜,并使条形膜第一长边连接在上边缘内侧,条形膜第二长边悬空,条形膜向口罩本体内侧面朝向的方向伸出,并朝口罩本体外侧倾斜,戴上口罩时条形膜会贴向皮肤提高口罩密封性。吸气时,如果口罩漏气,条形膜会飘起,气流从条形膜与面部之间流入口罩内部,且条形膜与面部之间的气流流速大于条形膜另一侧的气流流速。由于伯努利效应,条形膜与面部之间的压力小于条形膜另一侧的压力,条形膜会压向面部,从而缩小甚至完全关闭条形膜与面部之间的间隙,产生阀门关闭效应,阻止气流流入。而且吸气力度越大,气流流速越高,伯努利效应越强,阀门关闭效应越强,从而有效提升口罩密封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漏气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防护用品,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气口罩。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口罩,由于口罩设计问题,即使戴口罩的方式规范,也难以避免漏气的问题。现有口罩漏气的主要部位在鼻梁处,也就是在口罩上边缘的鼻梁位置。因为鼻梁处凹凸不平,容易贴合不紧密,这样就无法起到应用的防护作用,佩戴者存在病毒感染的风险。
目前市面上的口罩都有一个鼻梁条,佩戴时要沿着鼻子的弧度按压口罩鼻梁条,使鼻梁条紧贴鼻子,以改善口罩的密封状况。还需要借助拉力使口罩与面部贴合保证口罩密封性。但是即便这样,有时还是不能保障口罩的密封性。
还有一些设计方案,在口罩和鼻梁之间增加一些粘性材料,把口罩和鼻子粘起来,这样虽然不会漏气,但是粘性材料让人很不舒服,还有可能过敏,不容易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气口罩,以解决现有口罩鼻梁处容易漏气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漏气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两侧边的挂绳,所述口罩本体的至少一条边缘的内侧连接有条形膜,所述条形膜的第一长边连接在所述边缘的内侧,所述条形膜的第二长边悬空,所述条形膜向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面所朝向的方向伸出,并朝所述口罩本体外侧倾斜;
所述至少一条边缘至少包括上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膜的厚度由所述第一长边向所述第二长边逐渐变薄。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膜的宽度为2毫米至10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膜为软性塑料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膜的第二长边处为塑料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条边缘还包括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
进一步地,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内侧的条形膜的长度分别为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内侧的条形膜分别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内侧的中间的三分之一长度部位。
进一步地,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内侧的条形膜的长度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长度相等;
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内侧的条形膜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的上边设置有鼻梁条,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上边缘的内侧的条形膜的第一长边与所述鼻梁条的长边等长且位置相对。
进一步地,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上边缘的内侧的条形膜的第一长边与所述鼻梁条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漏气口罩,通过在口罩本体上边缘内侧连接条形膜,并使条形膜第一长边连接在上边缘内侧,条形膜第二长边悬空,条形膜向口罩本体内侧面朝向的方向伸出,并朝口罩本体外侧倾斜,戴上口罩时条形膜会贴向皮肤提高口罩密封性。吸气时,如果口罩漏气,条形膜会飘起,气流从条形膜与面部之间流入口罩内部,且条形膜与面部之间的气流流速大于条形膜另一侧的气流流速。由于伯努利效应,条形膜与面部之间的压力小于条形膜另一侧的压力,条形膜会压向面部,从而缩小甚至完全关闭条形膜与面部之间的间隙,产生阀门关闭效应,阻止气流流入。而且吸气力度越大,气流流速越高,伯努利效应越强,阀门关闭效应越强,从而有效提升口罩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漏气口罩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漏气口罩的防漏气原理示意图;
图3是条形膜形状示意图;
图4是条形膜连接示意图;
图5是防漏气口罩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漏气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连接在口罩本体1两侧边的挂绳2,口罩本体1的至少一条边缘的内侧连接有条形膜3。如图4所示,条形膜3的第一长边10连接在该边缘的内侧,条形膜3的第二长边11悬空,条形膜3向口罩本体1的内侧面所朝向的方向伸出,并朝口罩本体1外侧倾斜。至少一条边缘至少包括上边缘4。即,至少口罩本体1的上边缘4的内侧连接有条形膜3。条形膜3的第一长边10连接在上边缘4的内侧,条形膜3的第二长边11悬空,条形膜3向口罩本体1的内侧面所朝向的方向伸出,并朝口罩本体1外侧倾斜。戴上口罩,时条形膜3会贴向皮肤,提高口罩密封性。口罩本体1的上边设置有鼻梁条8,连接在口罩本体1的上边缘4的内侧的条形膜3的第一长边10与鼻梁条8的长边等长且位置相对。更进一步,连接在口罩本体1的上边缘4的内侧的条形膜3的第一长边10可以与鼻梁条8连接。
吸气时,如果口罩本体1漏气,气流从条形膜3与面部9之间流入口罩本体1内部,且条形膜3与面部9之间的气流流速会大于条形膜3的另一侧 (图2所示为条形膜3的上方一侧)的气流流速。由于伯努利效应,将使条形膜3与面部9之间的压力小于条形膜3的另一侧的压力,从而将条形膜3 压向面部9,从而缩小甚至完全关闭条形膜3与面部9之间的间隙,产生阀门关闭效应,阻止气流流入。而且吸气力度越大,气流流速越高,伯努利效应越强,阀门关闭效应越强,从而有效提升口罩密封性。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使条形膜3贴附性更好,条形膜3的厚度可由其第一长边10向第二长边11逐渐变薄。条形膜3较厚的部分填充于口罩内侧,便于塑形,而较薄的部分伸出口罩本体1,便于产生伯努利效应。条形膜3具体可设计成楔形,这时,第二长边11的边缘处的厚度趋于零,第二长边11 处可采用塑料薄膜。楔形基底部比较厚,伸展部逐渐变薄,材质可以为弹性较好的塑料材质,在吸气时,气压将条形膜3压向面部9,产生阀门效应。可限制条形膜3的宽度d为2毫米至10毫米,或者2毫米左右到10毫米左右,如1.8毫米至9.8毫米之间均可。
条形膜3可为软性塑料材质,塑形性好,弹性小,能够与鼻梁条8同时塑形。条形膜3优选为外边缘很薄的塑料薄膜材料,既不会漏气又足够薄。至少一条边缘还可包括下边缘5、左边缘6和右边缘7,这样,口罩本体1的四个边缘都能通过伯努利效应提升密封性,从而提升口罩本体1的整体密封性。为了美观起见,可以将条形膜3设计成隐藏式,条形膜3的边缘位于口罩本体1边缘的内侧下边与面部9皮肤之间。
当至少一条边缘还包括下边缘5、左边缘6和右边缘7时,可如图1所示设置连接在口罩本体1的下边缘5、左边缘6和右边缘7的内侧的条形膜3的长度分别为口罩本体1的下边缘5、左边缘6和右边缘7的长度的三分之一,且连接在口罩本体1的下边缘5、左边缘6和右边缘7的内侧的条形膜3分别连接在口罩本体1的下边缘5、左边缘6和右边缘7内侧的中间的三分之一长度部位。也可如图5所示,设置连接在口罩本体的1下边缘5、左边缘6和右边缘7的内侧的条形膜3的长度分别与口罩本体1的下边缘5、左边缘6和右边缘7的长度相等,且连接在口罩本体1的下边缘5、左边缘6和右边缘7的内侧的条形膜3分别与口罩本体1的下边缘5、左边缘6和右边缘7对齐,成全包围式,全方位提高口罩密封性。
为了使密封效果更好,口罩本体1外观可以适当修正,外形可以做适当修改,使口罩本体1边缘的条形膜3的线条与面部9皮肤更加贴合。口罩本体1边缘的条形膜3的长度不一定是一个固定值,如在上边缘4的条形膜3 可以适当加长,其他几处的条形膜3可以适当缩短一点。
上述实施例仅为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漏气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两侧边的挂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的至少一条边缘的内侧连接有条形膜,所述条形膜的第一长边连接在所述边缘的内侧,所述条形膜的第二长边悬空,所述条形膜向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面所朝向的方向伸出,并朝所述口罩本体外侧倾斜;
所述至少一条边缘至少包括上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膜的厚度由所述第一长边向所述第二长边逐渐变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膜的宽度为2毫米至10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膜为软性塑料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膜的第二长边处为塑料薄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边缘还包括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漏气口罩,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内侧的条形膜的长度分别为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内侧的条形膜分别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内侧的中间的三分之一长度部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漏气口罩,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内侧的条形膜的长度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长度相等;
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内侧的条形膜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的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对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上边设置有鼻梁条,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上边缘的内侧的条形膜的第一长边与所述鼻梁条的长边等长且位置相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漏气口罩,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上边缘的内侧的条形膜的第一长边与所述鼻梁条连接。
CN202020250366.5U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防漏气口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77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0366.5U CN212877690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防漏气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0366.5U CN212877690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防漏气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7690U true CN212877690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26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5036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77690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防漏气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7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2180U (ja) 弾性体ノーズピース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マスク
JP2012511371A5 (zh)
CN205214282U (zh) 一种口罩
WO2021223494A1 (zh) 一种口罩配合组件及口罩
CN212877690U (zh) 一种防漏气口罩
CN206659179U (zh) 口罩用软体鼻夹
CN209106369U (zh) Picc淋浴防水袖
CN215136166U (zh) 一种带透视窗可折叠唇语口罩
CN212368361U (zh) 一种防护口罩
CN213587483U (zh) 折叠型高端个人防护口罩
CN212234927U (zh) 一种护目镜
CN210131227U (zh) 佩戴舒适的吸氧面罩
CN2792541Y (zh) 可防止漏气的立体式口罩
CN206239855U (zh) 一种防漏气口鼻呼吸面罩
CN212280019U (zh) 一种防雾口罩
CN217429314U (zh) 一种高气密性的pet复合膜四折口罩
CN216568500U (zh) 一种口罩密封件及适型密封式口罩
CN211798138U (zh) 一种鼻罩
CN215649395U (zh) 一种贴脸式防勒耳医用口罩
CN210726753U (zh) 无压条口罩
CN212306881U (zh) 口罩
CN215585164U (zh) 一种纳米无创通气面罩
CN214912258U (zh) 一种带有防护条的呼吸面罩
CN215135387U (zh) 一种贴合牙齿缺失患者的面罩海绵贴
CN218900520U (zh) 一种呼吸机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