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5892U - 一种夹持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5892U
CN212875892U CN202021765211.1U CN202021765211U CN212875892U CN 212875892 U CN212875892 U CN 212875892U CN 202021765211 U CN202021765211 U CN 202021765211U CN 212875892 U CN212875892 U CN 212875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rm
gear
rear side
bracke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652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伟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naiji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naij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naiji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naij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652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5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5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5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夹持支架,包括有壳体和装设于壳体的夹臂组件;所述夹臂组件包括有伸出壳体左、右侧的两个夹臂,至少一夹臂可张合式设置;所述夹臂的外端具有夹持部,两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口,至少一夹持部的前端设置有便于被夹持物进入夹持口的导引面;如此,通过在夹持部的前端设置有便于被夹持物进入夹持口的导引面,可以引导手机放入,手机放入顺畅快捷,用户体验好,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手机放入麻烦的问题,避免传统技术中手机硬挤入、硬拔出等操作对手机及支架所造成的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夹持支架,具体可以是记忆支架、电动支架及弹性夹持支架等,其主要但不局限用于对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的夹持定位。
背景技术
目前,支架在使用时,手机放入较麻烦,要么是硬挤入、硬拔出,费时费劲,例如:在放入手机时,需将手机往一侧斜置,以让手机一侧边先进入一夹持部的内侧,然后将手机另一侧边再硬挤入另一夹持部的内侧;取手机时,操作方式一样,也是手机一侧边往外斜着硬拔出,另一侧边再出,手机在硬挤入、硬拔出等操作时对手机及支架容易造成的损伤,例如:支架上贴设的硅胶垫容易被移位甚至带出;要么需要拉开夹臂把手机放入再夹紧;这些操作均较麻烦,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持支架,其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手机放入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夹持支架,包括有壳体和装设于壳体的夹臂组件;所述夹臂组件包括有伸出壳体左、右侧的两个夹臂,两个夹臂之间通过联动机构形成彼此同步张合联动;所述夹臂的外端具有夹持部,两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口,至少一夹持部的前端设置有便于被夹持物进入夹持口的导引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夹持部的前端均设置有便于被夹持物进入夹持口的导引面,未放入被夹持物时,两夹持部的导引面之间形成前扩式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具有防护表面,所述导引面形成于防护表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包括有夹持支撑部和装设于夹持支撑部上的防护件,所述夹持支撑部上设置有嵌入孔,所述防护件上凸设有塞部,所述防护件通过塞部嵌入相应的嵌入孔内并通过塞部末端的倒扣限位于夹持支撑部的另一对侧;所述导引面形成于防护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的内侧具有旋转夹,所述旋转夹相对夹持部绕上下延伸的转轴位可左右转动设置,所述旋转夹配置有复位元件以使旋转夹保持往内的夹持力;未放入被夹持物时,所述旋转夹呈自前向后往内延伸之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的内侧具有容设凹位,所述夹持部具有位于容设凹位上侧和/或下侧的挡板;所述旋转夹上对应转轴位后侧的部位受压转动隐藏于容设凹位内,且,此时旋转夹的夹持面前段部位呈内倾式防脱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至少一夹臂的外端是通过第一复位弹性元件连接于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受向外作用力相对夹臂的外端外移,解除向外作用力则在第一复位弹性元件作用下自动向内复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至少一夹臂的外端是通过第一复位弹性元件连接于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受向外作用力相对夹臂的外端外移,解除向外作用力则在第一复位弹性元件作用下自动向内复位;且,旋转夹的复位力小于第一复位弹性元件的复位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具有分别位于夹臂前、后侧的前侧拼合部、后侧拼合部,所述前侧拼合部、后侧拼合部相连接定位,所述第一复位弹性元件位于前侧拼合部、后侧拼合部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臂设置有容纳槽,在容纳槽的内端设置有第一挂设部,所述前侧拼合部或后侧拼合部设置有第二挂设部,所述第一复位弹性元件位于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一复位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挂设于第一挂设部、第二挂设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臂上设置有导引槽,前侧拼合部、后侧拼合部之间的至少一连接部位作为导引柱穿过导引槽,以及,在后侧拼合部的后侧覆设有遮盖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可张合式设置的夹臂上设置有行程槽,所述壳体装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从一侧伸入行程槽内,所述定位杆的另一侧具有限位部受限于夹臂的另一侧,以使得夹臂不会出现前后晃动及往前翘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臂的前侧和/或后侧设置有消音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支架通过锁定机构来保持当前夹持位置;可张合式设置的夹臂设置有联动其开合的传动齿轮;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第一锁定摆杆和第三复位弹性元件,所述联动机构具有第一齿轮部,第一齿轮部位于传动齿轮的后侧,且两者同轴设置。作用第一锁定摆杆使之锁定第一齿轮部,释放第一锁定摆杆则其于第三复位弹性元件的复位弹力下解除对第一齿轮部的锁定;
或者,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第二锁定摆杆和相对壳体位置固定的第二齿轮部,所述联动机构具有第三齿轮部,第三齿轮部位于传动齿轮的后侧,且两者同轴设置;拉动夹臂时,所述第二锁定摆杆的一端绕第三齿轮部同心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锁定摆杆的另一端随之转动以锁定于第二齿轮部的任一齿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上朝向夹持口侧具有夹持凹位,所述夹持凹位与导引面之间形成防脱凸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夹持部的前端设置有便于被夹持物进入夹持口的导引面,可以引导手机放入,手机放入顺畅快捷,用户体验好,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手机放入麻烦的问题,避免传统技术中手机硬挤入、硬拔出等操作对手机及支架所造成的损伤;
其次是,对于设置硅胶件的支架而言,避免了传统技术中手机在硬挤入、硬拔出等操作时带出硅胶件的现象,尤其是,硅胶件采用嵌入倒扣方式组装定位,相比胶粘贴合的组装方式而言,进一步地,杜绝了硅胶件被手机取放带出的现象发生;
再者是,在夹臂的外端通过第一复位弹性元件连接有夹持部,使得夹持部可以相对夹臂位移一小段距离,如此,在放入手机时,导引面引导手机放入时更加顺畅,且,对于小范围尺寸变化的手机而言,不需再次调距,直接放入即可,以及,同一手机的裸机和带保护壳等不同情形下,均可适用同一记忆夹持位置,用户使用更加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组装示图(未放入手机时);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截面结构示图(未放入手机时);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截面结构示图(放入手机时);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结构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另一分解结构示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结构示图;
图8是旋转夹配置复位元件的另一实施情形示意图;
图9是旋转夹配置复位元件的再一实施情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前视图(未示前壳及面板);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后视图(未示后壳);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组装示图(未放入手机时);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另一分解结构示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中夹持部设置夹持凹位、防脱凸部的局部截面结构示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中夹持部设置夹持凹位、防脱凸部的局部截面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壳体10 前壳11
后壳12 面板13
夹臂20 夹持部30
前侧拼合部301 后侧拼合部302
转轴位303 容设凹位31
挡板32 嵌入孔33
第一挂设部21
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 旋转夹50
硅胶件501 塞部502
旋转部分503
第二复位弹性元件60 遮盖板70
第一锁定摆杆81 锁定齿811
第三复位弹性元件82 第一齿轮部83
第二锁定摆杆84 第二齿轮部85
第三齿轮部86
导引柱1 导引槽2
第二挂设部3 按压开关4
定位杆5 消音块6
磁性元件7 导引面A
夹持凹位8 防脱凸部9。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多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如图1至图11所示,其显示了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
一种夹持支架,包括有壳体10和装设于壳体10的夹臂组件;所述夹臂组件包括有伸出壳体10左、右侧的两个夹臂20,所述壳体10通常包括有前后组装的前壳11和后壳12,在前壳11的前侧设置有面板13。至少一夹臂可张合式设置,其张合控制,可以是通过弹性元件连接以伸缩张合,也可以是设置有联动机构控制其张合动作;优选地,两个夹臂20之间通过联动机构形成彼此同步张合联动;通常,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有传动齿轮和分别啮合于传动齿轮上、下端的上侧齿条部、下侧齿条部,上侧齿条部、下侧齿条部分别设置于左、右侧的两个夹臂20。传动齿轮装设于一齿轮轴上,传统技术中,一般是在前壳11或后壳12或者内架板上注塑一塑胶柱作为齿轮轴,在实际使用时,容易出现齿轮轴损坏的现象,影响了支架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因此,本实施例中,其将一金属柱镶嵌成型于后壳12的内部,在金属柱的后段部位表面设置有纹路和环形凹槽,以使金属柱与后壳12的结合牢固性好,避免金属柱从后壳12拔出。
所述夹臂20的外端具有夹持部30,两夹持部30之间形成夹持口,至少一夹持部30的前端设置有便于被夹持物进入夹持口的导引面A,导引面A可以为斜面、弧面等,如此,手机取放比较方便,解决了传统技术中需将手机等被夹持物硬挤入、硬拔出,操作费力费时等问题。
在实际设计时,可以夹持部30的前端设置导引面A,而另一夹持部30未设置导引面A,例如其采用直面设计;优选地,两夹持部30的前端均设置有便于被夹持物进入夹持口的导引面A,未放入被夹持物时,两夹持部30的导引面A之间形成前扩式入口;通常,两导引面A是对称式布置。夹持部30的整个内侧夹持面与导引面A呈渐变过渡结构,如图2所示,夹持部30的整个内侧夹持面呈由外向内延伸的导引状,且,内侧夹持面的后端靠近前壳的前侧面,使得内侧夹持面提供足够大的夹持面积,适应不同厚度手机。
如图4至图7所示,此处,所述夹持部30具有防护表面,所述导引面A形成于防护表面上;例如,采用硅胶表面与被夹持物形成非硬性接触,对被夹持物起到保护作用。
此处,所述夹持部30包括有夹持支撑部和装设于夹持支撑部上的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可以是硅胶件501、橡胶件、TPU件等,通常采用软胶或其它具有缓冲性质、减震性质等材料,防护件与手机接触,避免夹伤。所述夹持支撑部上设置有嵌入孔33,所述硅胶件501上凸设有塞部502,所述硅胶件501通过塞部502嵌入相应的嵌入孔33内,并通过塞部502末端的倒扣限位于夹持支撑部的另一对侧;所述导引面A形成于硅胶件501上;如此,一方面,导引面A的设置,有效降低硅胶件501被手机取放时带出的风险,另一方面,硅胶件501采用嵌入倒扣方式组装定位,相比胶粘贴合的组装方式而言,杜绝了硅胶件501被手机取放带出的现象发生。
所述夹持部30的内侧具有旋转夹50,所述旋转夹50相对夹持部30绕上下延伸的转轴位303可左右转动设置;在实施例一中,夹持支撑部包括有两部分,其一为相对固定部分,另一为旋转部分503,而硅胶件501是装设于旋转部分503上以构成旋转夹。以转轴位303参照线,所述导引面A的后端至少覆盖至转轴位303所对应部位,以引导手机快速进入至转轴位303所对应部位,并顺势向后以挤压旋转夹50转动。
所述旋转夹50配置有复位元件以使旋转夹50保持往内的夹持力,这样,能够更好地夹紧手机;所述复位元件可以是多种实施情形,例如:所述复位元件为弹性复位元件,利用弹性复位元件的弹性复位作用力,使得旋转夹50保持往内的夹持力;弹性复位元件可以是拉簧、压簧、弹片、扭簧等;所述弹性复位元件优选扭簧,扭簧的簧体部套设于转轴上,扭簧的一端簧臂作用于旋转部分的转轴位303一侧,扭簧的另一端簧臂作用于旋转部分的转轴位303另一侧,此处,是卡于多个凸柱之间。转轴可以装设于旋转部分,也可以装设于硅胶件501上;实际设计时,还可以设置磁性组件来作为复位元件,如图8所示,若在旋转夹50的后端设置磁性元件7,则相应的,在夹持部30上设置同极磁性元件,两者相斥,如图9所示,若在旋转夹50的前端设置磁性元件7,则相应的,在夹持部30上设置异极磁性元件,两者相吸,或者,在旋转夹50的前端和夹持部30上分别设置磁性元件、铁件,磁性元件和铁件的位置可互换。
如图2和图3所示,未放入被夹持物时,所述旋转夹50呈自前向后往内延伸之结构。以及,所述夹持部30的内侧具有容设凹位31,具体是指相对固定部分设置有容设凹位31,所述夹持部30具有位于容设凹位31上侧和/或下侧的挡板32;优选地,在容设凹位31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挡板32;对比图2和图3,放入手机后,所述旋转夹50上对应转轴位303后侧的部位受压转动隐藏于容设凹位31内,且,此时旋转夹50的夹持面前段部位呈内倾式防脱状,这样,有效防止手机松脱。而,容设凹位的设置,供旋转夹50转动隐藏,结构更加紧凑,挡板32对旋转夹50的转动行程可以起到导向作用,旋转夹50隐藏于容设凹位后,不易出现旋转夹晃动现象。
如图2、图4及图6所示,至少一夹臂20的外端是通过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连接于夹持部30;所述夹持部30受向外作用力相对夹臂20的外端外移,解除向外作用力则在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作用下自动向内复位。通常,所述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可以采用拉簧、压簧或弹片等。对于设置有旋转夹50和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的支架而言,旋转夹50的复位力小于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的复位力。
所述夹持部30具有分别位于夹臂20前、后侧的前侧拼合部301、后侧拼合部302,所述前侧拼合部301、后侧拼合部302相连接定位,所述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位于前侧拼合部301、后侧拼合部302之间,此处,在后侧拼合部302的前侧设置有凹位供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的后侧容设。所述夹臂20设置有容纳槽,在容纳槽的内端设置有第一挂设部21,此处的第一挂设部21是自容纳槽的内端一体向后弯折延伸而成;后侧拼合部302上设置有第一让位孔供第一挂设部21伸入;所述前侧拼合部301或后侧拼合部302设置有第二挂设部3,所述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位于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的两端分别挂设于第一挂设部21、第二挂设部3。此处,第二挂设部3是自前侧拼合部301一体向后凸设,且,后侧拼合部302上设置有第二让位孔供第二挂设部3伸入定位,避免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从第二挂设部3脱离。以及,所述夹臂20上设置有导引槽2,前侧拼合部301、后侧拼合部302之间的至少一连接部位作为导引柱穿过导引槽2,具体而言,前侧拼合部301、后侧拼合部302之间通过螺丝锁固连接,在前侧拼合部301的后侧凸设有螺孔柱,在后侧拼合部302的后侧利用螺丝穿过后侧拼合部302上的连接孔并螺入相应的螺孔柱内,螺孔柱作为导引柱;在前侧拼合部301的后侧形成有U形围框,以在上端、下端及外端将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螺孔柱、第二挂设部3隐藏,在后侧拼合部302的后侧覆设有遮盖板70,以遮住后侧拼合部302后侧的螺帽端,优选地,后侧拼合部302、遮盖板70均位于U形围框内,所述遮盖板70的后侧与前侧拼合部301的后端保持齐平。所述遮盖板70的前侧凸设有卡扣,在后侧拼合部302上设置有相应的扣孔,将遮盖板70对应U形围框的后端开口处压入,卡扣即卡入相应扣孔内形成倒扣式定位。以及,在遮盖板70的前侧设置有避让凹位与第一让位孔、第一挂设部21对应,第一挂设部21穿过第一让位孔伸入避让凹位,使得第一挂设部21能够设计得足够长,且,遮盖板70将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的端部及第一挂设部21都能很好遮盖。
所述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也可以设置两根或更多,例如,若设置两根,使两者上下间距布置,受力平衡,拉动时平稳性佳。
如图2所示,在夹臂20上设置有行程槽,所述后壳12的前侧装设有定位杆5,利用定位杆5使得夹臂20不会出现前后晃动,例如:所述定位杆5可以利用带螺帽的螺丝从夹臂20前侧穿过行程槽再锁于后壳12来实现,这样,夹臂20受螺帽限位,不会向前晃动,也避免夹持部30相对壳体往前翘起;由于夹持部30比夹臂20重,传统技术中,容易出现夹持部30相对壳体往前翘起的现象,安装麻烦,安装精准性难保证;通过定位杆5的设置,很容易实现精准安装。以及,在夹臂20的后端设置有消音块6,消音块6的前侧顶住夹臂20,减少夹臂20后侧的间隙,减少支架空置时晃动产生的噪音。消音块6可以为消音泡棉或其它柔软材料,例如:硅胶;也可以采用弹簧的弹力侧抵在夹臂20的后侧或者与夹臂20的后侧保持少许间隙。
如图2、图3、图4及图6所示,至少一夹臂20装设有第二复位弹性元件60,同样地,第二复位弹性元件60可以采用拉簧、压簧或弹片等。所述壳体10设置有用于锁定夹臂20位置的按压开关4,按压所述按压开关4解除锁定,第二复位弹性元件60提供复位弹力使夹臂20自动向外张开。
如图4、图6、图10及图11所示,所述夹持支架通过锁定机构来保持当前夹持位置;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第一锁定摆杆81和第三复位弹性元件82,所述联动机构具有第一齿轮部83,第一齿轮部83位于传动齿轮的后侧,且两者同轴设置。作用第一锁定摆杆81使之锁定第一齿轮部83,释放第一锁定摆杆81则其于第三复位弹性元件82的复位弹力下解除对第一齿轮部83的锁定;此处,所述第一锁定摆杆81通过一旋转支点装设于壳体10,第一锁定摆杆81的上端受按压开关4的作用,第一锁定摆杆81的下端具有朝向第一齿轮部83的锁定齿811,所述第三复位弹性元件82针对第一锁定摆杆81的下端或按压开关4设置,也可设置两个第三复位弹性元件82分别针对第一锁定摆杆81的下端和按压开关4设置,以提供双重复位作用力;自然状态下,锁定齿卡入第一齿轮部83的齿槽内,锁定第一齿轮部83防止其转动,而,按压所述按压开关4,使得第一锁定摆杆81的上端向下转动,第一锁定摆杆81的下端同步向上转动以脱离第一齿轮部83的齿槽,解除锁定,实施例一中,按压所述按压开关4,夹臂20自动向外张开;放入手机后,向内挤压夹臂20使之向内收扰,夹紧手机;由于夹臂20在收拢过程中,按压开关4对联动机构是间歇式解锁的过程,也指“解锁-锁定”不断切换循环的过程,夹臂20收拢到任一位置,释放手,则夹臂20锁定其目前大小,也可理解为支架对目前所夹持手机大小进行了“记忆”;需取手机时,直接拿出手机即可,由于导引面A的设置,取手机非常顺畅。
下一次需要放入手机时,若所放置的手机与上次手机在小范围变化尺寸内,不需再次调距,将手机对应导引面A直接放入即可,手机会沿导引面A顺势进入夹持口内;以及,由于第一复位弹性元件40的设置,使得夹持部可以相对夹臂位移一小段距离,同一手机的裸机和带保护壳等不同情形下,均可适用同一记忆夹持位置,不需再次调距。
下一次需要放入手机时,若所放置的手机与上次手机尺寸差别较大,可以采用先按压所述按压开关4使夹臂20自动张开,再放入手机,再手动向内收拢夹臂20夹紧手机。
若未设置第二复位弹性元件60,在操作时,按压所述按压开关4,在按压的同时另一手向外拉动夹臂20,可依需拉动到相应宽度。
如图12至图14所示,其显示了实施例二的具体结构,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第二锁定摆杆84和相对壳体10位置固定的第二齿轮部85,具体是将第二齿轮部85以内齿圈的形式设置于后壳12;所述联动机构具有第三齿轮部86,第三齿轮部86位于传动齿轮的后侧,且两者同轴设置;拉动夹臂20时,所述第二锁定摆杆84的一端绕第三齿轮部86同心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锁定摆杆84的另一端随之转动以锁定于第二齿轮部85的任一齿位;通常,可以在第二锁定摆杆84的另一端设置第二锁定齿(前述的锁定齿811定义为第一锁定齿)。在使用时,需要拉动夹臂20控制其收拢或张开,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夹臂保持当前位置状态。
以及,所述支架也可以设置底部支撑臂,以对手机的底部起到支托作用;所述支架内也可依需设置无线充单元,通常,无线充单元布置于前壳11和后壳12之间,具体而言,无线充单元(也指无线充感应线圈)放置于前壳11与夹臂20之间区域,而电路板则布置在电机座与后壳12之间。所述支架可以为电动支架,其锁定机构包括有电机及由电机驱动的蜗杆,所述联动机构具有第三齿轮部,所述蜗杆的螺旋齿啮合于第三齿轮部;所述电机工作时带动夹臂20相应张合,所述电机停止时锁定夹臂20位置。对于电动夹持支架而言,若电动故障或断电时,可直接取出手机,不需像传统技术那样依赖备用电池或电容。当然,在非电动支架中,也可以依需设置底部支撑臂和/或无线充单元、电路板等,以增加支架的相应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5和图16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机夹持时的防脱落能力,可以在夹持部30上朝向夹持口侧具有夹持凹位8,所述夹持凹位8与导引面A之间形成防脱凸部9。通常,夹持凹位8至少会针对具有导引面A的夹持部30设置,对于未设置导引面A的夹持部30也可以设置夹持凹位8。以及,该种夹持凹位8、防脱凸部9的设计,优选用于不带旋转夹的夹持部,当然,若带旋转夹50的夹持部,也是可以应用,相当于夹持凹位8、防脱凸部9、导引面A都是设置在旋转夹50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在夹持部的前端设置有便于被夹持物进入夹持口的导引面,可以引导手机放入,手机放入顺畅快捷,用户体验好,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手机放入麻烦的问题,避免传统技术中手机硬挤入、硬拔出等操作对手机及支架所造成的损伤;
其次是,对于设置硅胶件的支架而言,避免了传统技术中手机在硬挤入、硬拔出等操作时带出硅胶件的现象,尤其是,硅胶件采用嵌入倒扣方式组装定位,相比胶粘贴合的组装方式而言,进一步地,杜绝了硅胶件被手机取放带出的现象发生;
再者是,在夹臂的外端通过第一复位弹性元件连接有夹持部,使得夹持部可以相对夹臂位移一小段距离,如此,在放入手机时,导引面引导手机放入时更加顺畅,且,对于小范围尺寸变化的手机而言,不需再次调距,直接放入即可,以及,同一手机的裸机和带保护壳等不同情形下,均可适用同一记忆夹持位置,用户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和装设于壳体的夹臂组件;所述夹臂组件包括有伸出壳体左、右侧的两个夹臂,至少一夹臂可张合式设置;所述夹臂的外端具有夹持部,两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口,至少一夹持部的前端设置有便于被夹持物进入夹持口的导引面,所述导引面为斜面或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两夹持部的前端均设置有便于被夹持物进入夹持口的导引面,未放入被夹持物时,两夹持部的导引面之间形成前扩式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具有防护表面,所述导引面形成于防护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有夹持支撑部和装设于夹持支撑部上的防护件,所述夹持支撑部上设置有嵌入孔,所述防护件上凸设有塞部,所述防护件通过塞部嵌入相应的嵌入孔内并通过塞部末端的倒扣限位于夹持支撑部的另一对侧;所述导引面形成于防护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内侧具有旋转夹,所述旋转夹相对夹持部绕上下延伸的转轴位可左右转动设置,所述旋转夹配置有复位元件以使旋转夹保持往内的夹持力;未放入被夹持物时,所述旋转夹呈自前向后往内延伸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内侧具有容设凹位,所述夹持部具有位于容设凹位上侧和/或下侧的挡板;所述旋转夹上对应转轴位后侧的部位受压转动隐藏于容设凹位内,且,此时旋转夹的夹持面前段部位呈内倾式防脱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夹臂的外端是通过第一复位弹性元件连接于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受向外作用力相对夹臂的外端外移,解除向外作用力则在第一复位弹性元件作用下自动向内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夹臂的外端是通过第一复位弹性元件连接于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受向外作用力相对夹臂的外端外移,解除向外作用力则在第一复位弹性元件作用下自动向内复位;且,旋转夹的复位力小于第一复位弹性元件的复位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具有分别位于夹臂前、后侧的前侧拼合部、后侧拼合部,所述前侧拼合部、后侧拼合部相连接定位,所述第一复位弹性元件位于前侧拼合部、后侧拼合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设置有容纳槽,在容纳槽的内端设置有第一挂设部,所述前侧拼合部或后侧拼合部设置有第二挂设部,所述第一复位弹性元件位于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一复位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挂设于第一挂设部、第二挂设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上设置有导引槽,前侧拼合部、后侧拼合部之间的至少一连接部位作为导引柱穿过导引槽,以及,在后侧拼合部的后侧覆设有遮盖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可张合式设置的夹臂上设置有行程槽,所述壳体装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从一侧伸入行程槽内,所述定位杆的另一侧具有限位部受限于夹臂的另一侧,以使得夹臂不会出现前后晃动及往前翘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的前侧和/或后侧设置有消音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支架通过锁定机构来保持当前夹持位置;可张合式设置的夹臂设置有联动其开合的联动机构;其中:
所述联动机构具有传动齿轮、第一齿轮部;第一齿轮部位于传动齿轮的后侧,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第一锁定摆杆和第三复位弹性元件,作用第一锁定摆杆使之锁定第一齿轮部,释放第一锁定摆杆则其于第三复位弹性元件的复位弹力下解除对第一齿轮部的锁定;
或者,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第二锁定摆杆和相对壳体位置固定的第二齿轮部,所述联动机构具有传动齿轮、第三齿轮部,第三齿轮部位于传动齿轮的后侧,且两者同轴设置;拉动夹臂时,所述第二锁定摆杆的一端绕第三齿轮部同心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锁定摆杆的另一端随之转动以锁定于第二齿轮部的任一齿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上朝向夹持口侧具有夹持凹位,所述夹持凹位与导引面之间形成防脱凸部。
CN202021765211.1U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夹持支架 Active CN212875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5211.1U CN212875892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夹持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5211.1U CN212875892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夹持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5892U true CN212875892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89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65211.1U Active CN212875892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夹持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58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125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深圳拉米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夹持平板式目标对象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125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深圳拉米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夹持平板式目标对象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14000B2 (en) Locking device for internal battery pack cover of mobile phone
CN212875892U (zh) 一种夹持支架
CN211937576U (zh) 一种按压式移动架
CN209659530U (zh) 易于翻转充电盒及耳机装置
EP2494770A1 (en) Sliding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omprising the same
CN212231526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夹持支架
CN210075319U (zh) 一种电控夹持型手机支架
CN203825314U (zh) 弹簧听筒式无线耳机眼镜
CN208184394U (zh) 折叠把手及制冷设备
CN212305555U (zh) 一种带充电器的蓝牙音箱
CN2922314Y (zh) 一种键盘滑出装置
CN216981953U (zh) 手机保护壳
CN213745660U (zh) 按压自动锁支架
CN213213543U (zh) 车载手机支架
CN216291033U (zh) 耐用型电动夹持支架
CN212510299U (zh) 一种按压式三脚架调节机构
CN213035748U (zh) 一种防反光的车载多媒体播放设备
CN218400858U (zh) 一种折叠器
CN212137749U (zh) 一种齿轮齿条联动式夹持机构及手机支架
CN219998979U (zh) 一种便携式接线盒
CN214676149U (zh) 一种智能监测开关的防护装置
KR100641325B1 (ko) 양 방향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기
CN212257306U (zh) 一种断路器的固定和解锁装置
CN220980965U (zh) 一种可伸缩自拍杆
CN217334521U (zh) 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