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4543U - 一种oled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oled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4543U
CN212874543U CN202022089865.3U CN202022089865U CN212874543U CN 212874543 U CN212874543 U CN 212874543U CN 202022089865 U CN202022089865 U CN 202022089865U CN 212874543 U CN212874543 U CN 212874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rea
display panel
thickness
met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898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898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4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4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4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位于非显示区一侧的弯折区,该弯折区包括衬底,衬底的一侧依次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设置有从衬底一侧向外依次叠加的缓冲层、第一金属线层和绝缘层,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一平坦层,第一平坦层远离衬底的表面与绝缘层远离第一金属线层的表面平齐并设置有第二金属线层,第二金属线层远离第一平坦层的一面设置有向外依次叠加的第二平坦层、阻水薄膜层和像素定义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弯折区设置有柔性阻水薄膜层,使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具有较好的阻水性和优异的弯折性,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可靠性和使用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OLED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OLED显示屏是利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屏。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的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新兴应用技术。目前,为了进一步增大OLED显示屏的屏占比,通常采用的方法为对显示屏的非显示区域进行挖孔设计,然后进行金属走线布局和有机层涂覆,之后将非显示区域向下弯折,从而减小非显示区在显示屏上的投影面积,提高屏占比。但是由于经无机薄膜封装的显示屏在弯折时,会产生裂纹,造成屏幕损坏。因此对于弯折区域,其表面通常不会进行封装处理,导致弯折区域的有机层暴露在大气中,下层金属易被水汽腐蚀,使其柔性弯折可靠性降低。
CN109524448A公开了一种柔性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技术制备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包括PI层,所述PI层上设置有发光区和弯折区。其中发光区包括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所述弯折区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之间。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均设置在所述PI层上的TFT层,每一TFT层上设置有OLED器件和其上设置的薄膜封装层,而所述弯折区只设置用于弯折的弯折层,不设置所述薄膜封装层中的阻水层,也就避免了因多次弯折导致其内设置的阻水层出现裂缝瑕疵的问题。但是,该技术这个使用的阻水层为无机阻水层,多次弯折易出现裂缝,且该技术在弯折区并未设置阻水层,因此弯折区的有机材料暴露于大气中,下层金属易被水汽腐蚀,造成屏幕损坏。
CN109659331A公开了一种AMOLED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该AMOLED发光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一侧的OLB区,OLB区中设置有驱动IC,驱动IC的至少一侧设置有PET层和位于PET层上方的泡棉层堆叠而成的的缓冲结构。由于PET层的材质较硬,泡棉层的材质较软,因而,该缓冲结构中的PET层可对OLB区起到一定的支撑保护作用,而其中的泡棉层又可以对OLB区起到较好的缓冲保护作用,进而,可有效增强AMOLED发光面板的结构强度,以避免AMOLED发光面板受到冲击时,因OLB区发生破裂或断裂而影响AMOLED发光面板的显示性能问题,从而有效提高AMOLED发光面板的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虽然提高了OLB区的结构强度,但是对于OLB区受到大气中水汽腐蚀的问题并未进行改善。
CN107507846A公开了一种OLED显示器及其制程。该OLED显示器包括基板层、OLED发光层、封装层、触控屏以及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第一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两侧且分离的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包括两层第一有机层、设置在所述两层有机层之间的一层或多层第一阻水层,且相邻所述第一阻水层之间设有一层第三阻水层;所述第一区域包括两层第一有机层、设置在所述两层第一有机层之间的第二有机层;所述盖板外表面包括一层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硬度大于第一有机层的硬度。该技术虽然实现了盖板的可弯折性,同时提高了显示器的阻水性能,但是该技术中第一阻水层是由致密的无色透明的陶瓷材料制成的,多次弯折容易导致其内设置的阻水层出现裂缝瑕疵。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具有较好的阻水性能,又具有弯折可靠性的OLED显示面板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具有柔性阻水薄膜层,避免了因弯折区的有机材料暴露于大气中,导致下层金属被腐蚀,屏幕显示异常的问题,且该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阻水性能和弯折可靠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弯折区,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绑定一侧;
所述弯折区包括衬底,所述衬底的一侧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设置有从所述衬底一侧向外依次叠加的缓冲层、第一金属线层和绝缘层,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一平坦层,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一金属线层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平齐;
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一金属线层的一面与所述第一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面设置有第二金属线层,所述第二金属线层远离所述第一平坦层的一面设置有向外依次叠加的第二平坦层、阻水薄膜层和像素定义层;
所述绝缘层设有贯穿所述绝缘层的通孔,所述第一金属线层与所述第二金属线层通过所述绝缘层的通孔连接;
所述阻水薄膜层选自石墨烯层、碳纳米管层、碳纳米纤维层和纳米碳球层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中包含具有阻水性能的阻水薄膜层,阻水薄膜层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因弯折区的像素定义层及第二平坦层暴露于大气中,导致大气中的水蒸气透过像素定义层和第二平坦层对第二金属线层进行腐蚀,造成屏幕显示异常问题的出现,且提高了OLED显示器的使用周期。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弯折区含有的阻水薄膜层选自石墨烯层、碳纳米管层、碳纳米纤维层和纳米碳球层中的任意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和纳米碳球均具有优异的弯折性能和阻水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弯折区的弯折可靠性,降低信赖性失效风险。
阻水薄膜层材料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或氧化还原法制备,然后通过卷对卷制程技术或涂布工艺完成弯折区封装。其中,为了增加第二平坦层与阻水薄膜层之间的粘附力,可在阻水薄膜层涂布前对第二平坦层进行表面处理,如等离子体处理(如氮气、氧气等)或涂布粘性材料(如丙烯酸、有机硅压敏胶等)处理以增加膜层间粘附力,防止膜层分离。
以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通过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衬底为聚酰亚胺膜、聚醚酰亚膜或聚醚砜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衬底的厚度为1-100μm,例如可以是1μm、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或100μm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1-10μm,例如可以是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或10μm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金属线层的厚度为1-10μm,例如可以是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或10μm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10μm,例如可以是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或10μm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厚度为1-50μm,例如可以是1μm、5μm、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或50μm等。
所述第二平坦层的厚度为1-50μm,例如可以是1μm、5μm、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或50μm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金属线层的厚度为1-10μm,例如可以是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或10μm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水薄膜层的厚度为1-1000nm,例如可以是1nm、50nm、100nm、200nm、300nm、400nm、500nm、600nm、700nm、800nm、900nm或1000nm等。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选定特定厚度的阻水薄膜层,使OLED显示区的弯折区既具有较好的阻水性能,又具有较好的弯折可靠性。若阻水薄膜层的厚度较小,则弯折区的阻水性能较差,不能有效阻止水汽对第二金属线层的腐蚀;若阻水薄膜层的厚度较厚,将导致弯折半径变大,屏占比降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厚度为1-50μm,例如可以是1μm、5μm、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或50μm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弯折区设置有特定的阻水薄膜层,使OLED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具有较好的阻水性,可以阻挡大气中的水蒸气透过像素定义层和第二平坦层对第二金属线层的腐蚀,进而避免了因水汽腐蚀造成OLED显示面板显示异常的发生,且弯折区的阻水薄膜层具有优异的弯折性能,经多次弯折后,不会出现裂缝,提高了OLED显示面板的弯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弯折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显示区,2-非显示区,3-弯折区,31-像素定义层,32-阻水薄膜层,33-第二平坦层,34-第一金属线层,35-绝缘层,36-第二金属线层,37-缓冲层,38-第一平坦层,39-衬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区1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2,非显示区1包括弯折区3,弯折区3位于非显示区2绑定一侧;
如图2所示,弯折区3包括衬底39,衬底39的一侧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设置有从衬底39一侧向外依次叠加的缓冲层37、第一金属线层36和绝缘层35,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一平坦层38,绝缘层35远离第一金属线层36的表面与第一平坦层38远离衬底39的表面平齐;
绝缘层35远离第一金属线层36的一面与第一平坦层38远离衬底39的一面设置有第二金属线层34,第二金属线层34远离第一平坦层38的一面设置有向外依次叠加的第二平坦层33、阻水薄膜层32和像素定义层31;
所述绝缘层35设有贯穿所述绝缘层35的通孔,所述第一金属线层36与所述第二金属线层34通过所述绝缘层35的通孔连接;
其中,阻水薄膜层32为石墨烯层,厚度为500nm;衬底39为聚酰亚胺膜,厚度为80μm,缓冲层37的厚度为8μm,第一金属线36层的厚度为6μm,绝缘层35的厚度为6μm,第一平坦层38的厚度为20μm,第二平坦层33的厚度为30μm,第二金属线层34的厚度为7μm,像素定义层31的厚度为25μm。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阻水薄膜层32为碳纳米管层,厚度为50nm,衬底39为聚醚酰亚胺膜,厚度为100μm,缓冲层37的厚度为5μm,第一金属线36层的厚度为10μm,绝缘层35的厚度为10μm,第一平坦层38的厚度为25μm,第二平坦层33的厚度为20μm,第二金属线层34的厚度为4μm,像素定义层31的厚度为30μm厚度,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阻水薄膜层32为碳纳米纤维层,厚度为200nm,衬底39为聚醚砜膜,厚度为30μm,缓冲层37的厚度为10μm,第一金属线36层的厚度为8μm,绝缘层35的厚度为8μm,第一平坦层38的厚度为26μm,第二平坦层33的厚度为10μm,第二金属线层34的厚度为8μm,像素定义层31的厚度为50μm厚度,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阻水薄膜层32为纳米碳球层,厚度为1000nm,衬底39为聚酰亚胺膜,厚度为60μm,缓冲层37的厚度为6μm,第一金属线36层的厚度为5μm,绝缘层35的厚度为5μm,第一平坦层38的厚度为16μm,第二平坦层33的厚度为40μm,第二金属线层34的厚度为10μm,像素定义层31的厚度为40μm厚度,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阻水薄膜层32为碳纳米纤维层,厚度为1nm,衬底39为聚醚酰亚胺膜,厚度为80μm,缓冲层37的厚度为7μm,第一金属线36层的厚度为7μm,绝缘层35的厚度为3μm,第一平坦层38的厚度为17μm,第二平坦层33的厚度为5μm,第二金属线层34的厚度为6μm,像素定义层31的厚度为20μm厚度,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阻水薄膜层32的厚度为0.8nm,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阻水薄膜层32的厚度为1100nm,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1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弯折区3中没有阻水薄膜层32,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阻水薄膜层32为氮化硅薄膜,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如下:
信赖性测试:在温度为60℃下,90%的湿度中,将弯折区弯折至显示面板显示区的背面,然后对显示面板进行240h点亮操作,监测出现显示异常的的显示面板与总显示面板的个数比。
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经测试后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69464656000009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5通过在OLED显示面板的弯折区设置特定的阻水薄膜层,使OLED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具有较好的阻水性,可以阻挡大气中的水蒸气透过像素定义层及第二平坦层对第二金属线层的腐蚀,损坏显示面板,且弯折区的阻水薄膜层具有优异的弯折性能,经多次弯折后,不会出现裂缝,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可靠性,在温度为60℃,湿度为90%下,进行240h点亮操作,并未有显示面板出现显示异常的问题。
与实施例1相比,若阻水薄膜层的厚度较小(实施例6),则阻水薄膜层的阻水效果较差,对金属线号线层的保护作用较差,长时间后,水汽仍将腐蚀第二金属线层,损坏显示面板,经信赖性测试,出现显示异常的显示面板占总显示面板的比例为1:10,具有一定的信赖性风险;若阻水薄膜层的厚度较大(实施例7),将导致弯折半径变大,屏占比降低;若在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不设置阻水薄膜层(对比例1),大气中的水蒸气可以通过弯折区的像素定义层和第二平坦层,对第二金属线层进行腐蚀,进而损坏显示面板,经信赖性测试,出现显示异常的显示面板占总显示面板的比例为3:10,具有较高的信赖性风险;若弯折区的阻水薄膜层为非柔性阻水薄膜层(对比例2),由于非柔性阻水薄膜层在弯折后易出现裂缝,因此水蒸气将透过阻水薄膜层的裂缝对第二金属线层进行腐蚀,进而损坏OLED显示面板,使显示面板出现显示异常,对比例2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信赖性测试结果为1:10,具有一定的信赖性风险。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弯折区,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绑定一侧;
所述弯折区包括衬底,所述衬底的一侧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设置有从所述衬底一侧向外依次叠加的缓冲层、第一金属线层和绝缘层,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一平坦层,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一金属线层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平齐;
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一金属线层的一面与所述第一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面设置有第二金属线层,所述第二金属线层远离所述第一平坦层的一面设置有向外依次叠加的第二平坦层、阻水薄膜层和像素定义层;
所述绝缘层设有贯穿所述绝缘层的通孔,所述第一金属线层与所述第二金属线层通过所述绝缘层的通孔连接;
所述阻水薄膜层选自石墨烯层、碳纳米管层、碳纳米纤维层和纳米碳球层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聚酰亚胺膜、聚醚酰亚胺膜或聚醚砜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的厚度为1-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1-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线层的厚度为1-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厚度为1-50μm;
所述第二平坦层的厚度为1-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线层的厚度为1-1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薄膜层的厚度为1-1000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厚度为1-50μm。
CN202022089865.3U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oled显示面板 Active CN212874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9865.3U CN212874543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oled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9865.3U CN212874543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oled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4543U true CN212874543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98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89865.3U Active CN212874543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oled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454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0147A (zh) * 2021-06-17 2021-09-1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851520A (zh) * 2021-11-29 2021-12-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终端设备
WO2023000439A1 (zh) * 2021-07-20 2023-01-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830995A (zh) * 2022-12-29 2023-03-2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0147A (zh) * 2021-06-17 2021-09-1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3000439A1 (zh) * 2021-07-20 2023-01-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51520A (zh) * 2021-11-29 2021-12-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终端设备
CN115830995A (zh) * 2022-12-29 2023-03-2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74543U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
US11574899B2 (en) Stretchable display device
US907089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TWI737733B (zh) 顯示裝置
KR10257975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03779389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10418590B2 (en) OLED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047829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US1077566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4681579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E602007012890D1 (de) Kontaktierung von elektrochromen anordnungen
KR10225004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50137239A (ko)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210027673A1 (en) Stretchable display device
CN110828700A (zh) 一种用于柔性oled器件的柔性封装胶膜
KR102402905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CN109216305B (zh) 显示设备
US20170149015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node of Flexible OLE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KR20180051318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8054142A (zh) 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基板
WO2017161919A1 (zh) 可弯曲显示基板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hiang et al. Electroluminescence characterization of FOLED devices under two type of external stresses caused by bending
KR20200069118A (ko) 표시 장치
CN108767127A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305051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