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3181U - 一种全自动晒版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晒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3181U
CN212873181U CN202021939307.5U CN202021939307U CN212873181U CN 212873181 U CN212873181 U CN 212873181U CN 202021939307 U CN202021939307 U CN 202021939307U CN 212873181 U CN212873181 U CN 212873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main body
cover plate
connecting shaft
electro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393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方城
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uilong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uilong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uilong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uilong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393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3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3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3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晒版机,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胶接有第一橡胶垫,且主体的内侧安装有气压杆,所述气压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第一卡槽,且气压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橡胶垫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盖板,且第一盖板的内侧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卡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连接轴对支撑杆进行旋转,使海绵与隔板贴合,然后通过滑轮和第一滑槽对支撑杆进行滑动就可以使海绵对隔板进行清理,且完成清理后再次对支撑杆进行旋转,使胶接有海绵的一面向上,可以防止在抽气时支撑板对海绵进行支撑,使海绵的空气不能被抽空。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晒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晒版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晒版机是用于制作印版的一种接触曝光成像设备,利用压力,使原版与感光版紧密贴合,以便通过光化学反应,将原版上的图像精确地晒制在感光版上。
现有的晒版机不具备自动清理隔板的作用,人工清理时难免会漏掉一些地方没有清理,且在更换照射灯时需要将主体拆开才能对照射灯进行更换,并且在关闭第一盖板后人工忘记对第一盖板进行固定,会导致晒版机内的空气抽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晒版机不具备自动清理隔板的作用,人工清理时难免会漏掉一些地方没有清理,且在更换照射灯时需要将主体拆开才能对照射灯进行更换,并且在关闭第一盖板后人工忘记对第一盖板进行固定,会导致晒版机内的空气抽干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晒版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晒版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胶接有第一橡胶垫,且主体的内侧安装有气压杆,所述气压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且气压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橡胶垫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盖板,且第一盖板的内侧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卡杆,且卡杆的一侧安装有气压杆,所述主体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侧安装有滑竿,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海绵,所述主体的中部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侧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照射灯,且照射灯的顶部安装有隔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主体的中部外侧安装有支撑匣,且支撑匣的另一侧胶接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橡胶垫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盖板。
优选的,所述主体与第一盖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且主体与第一盖板通过铰链构成活动结构,所述第一盖板通过第一橡胶垫与主体构成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压杆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磁铁,且第二电磁铁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铁,所述压杆通过第二电磁铁和第一电磁铁与第一盖板构成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且连接块与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轴构成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杆的内侧安装有第三连接轴,且卡杆通过第三连接轴与第一盖板构成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轴,且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安装有滑轮,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轴、滑轮、滑竿和第一滑槽与主体构成滑动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连接轴对支撑杆进行旋转,使海绵与隔板贴合,然后通过滑轮和第一滑槽对支撑杆进行滑动就可以使海绵对隔板进行清理,且完成清理后再次对支撑杆进行旋转,使胶接有海绵的一面向上,可以防止在抽气时支撑板对海绵进行支撑,使海绵的空气不能被抽空。
2、本实用新型中,在更换照射灯时,可以通过支撑板将照射灯组从主体内抽出,将灯组抽出等后可以更方便的对灯组进行替换,且在支撑匣与第二盖板之间通过第二橡胶垫进行密封,可以防止照射灯在工作时产生的辐射泄漏。
3、本实用新型中,在气压杆移动到压杆下方时,通过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之间的排斥力将压杆压倒气压杆的第二卡槽内,然后通过再通过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将压杆抬起,时卡杆卡在第一卡槽内,然后通过下降气压杆将第一盖板向下拉,从而对主体和第一盖板进行密封,通过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和气压杆可以自动对第一盖板进行关闭,可以防止操作人员忘记关闭第一盖板导致无法将主体内侧的空气完全抽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主体;2、第一盖板;3、铰链;4、第一橡胶垫;5、气压杆;6、隔板;7、第一滑槽;8、滑轮;9、第一连接轴;10、照射灯;11、支撑板;12、第二滑槽;13、把手;14、支撑杆;15、滑竿;16、支撑匣;17、海绵;18、第二盖板;19、第二橡胶垫;20、压杆;21、第一电磁铁;22、第二连接轴;23、第三连接轴;24、卡杆;25、第一卡槽;26、连接杆;27、连接块;28、第二卡槽;29、第二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全自动晒版机,包括主体1、第一盖板2、铰链3、第一橡胶垫4、气压杆5、隔板6、第一滑槽7、滑轮8、第一连接轴9、照射灯10、支撑板11、第二滑槽12、把手13、支撑杆14、滑竿15、支撑匣16、海绵17、第二盖板18、第二橡胶垫19、压杆20、第一电磁铁21、第二连接轴22、第三连接轴23、卡杆24、第一卡槽25、连接杆26、连接块27、第二卡槽28和第二电磁铁29,主体1的顶端胶接有第一橡胶垫4,且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气压杆5,气压杆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25,且气压杆5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槽28,第一橡胶垫4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盖板2,且第一盖板2的内侧安装有压杆20,压杆20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27,且连接块27的内侧安装有连接杆26,连接块27的一侧安装有卡杆24,且卡杆24的一侧安装有气压杆5,主体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7,且第一滑槽7的内侧安装有滑竿15,第一滑槽7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杆14,且支撑杆14的顶部连接有海绵17,主体1的中部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2,且第二滑槽12的内侧安装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顶部安装有照射灯10,且照射灯10的顶部安装有隔板6,支撑板11的一侧安装有把手13,主体1的中部外侧安装有支撑匣16,且支撑匣16的另一侧胶接有第二橡胶垫19,第二橡胶垫19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盖板18。
如图2所示,主体1与第一盖板2之间通过铰链3连接,且主体1与第一盖板2通过铰链3构成活动结构,第一盖板2通过第一橡胶垫4与主体1构成密封结构,通过第一橡胶垫4可以对主体1和第一盖板2进行密封。
如图1和图5所示,压杆20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磁铁29,且第二电磁铁29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铁21,压杆20通过第二电磁铁29和第一电磁铁21与第一盖板2构成升降结构,通过第一电磁铁21和第二电磁铁29可以对压杆20进行升降。
如图5所示,连接块27与连接杆2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22连接,且连接块27与连接杆26通过第二连接轴22构成活动结构,通过连接杆26可以对卡杆24进行传动。
如图5所示,卡杆24的内侧安装有第三连接轴23,且卡杆24通过第三连接轴23与第一盖板2构成活动结构,通过第三连接轴23可以对卡杆24进行活动。
如图2所示,支撑杆14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轴9,且第一连接轴9的外侧安装有滑轮8,支撑杆14通过第一连接轴9、滑轮8、滑竿15和第一滑槽7与主体1构成滑动结构,通过第一连接轴9、滑轮8、滑竿15和第一滑槽7可以使支撑杆14在主体1内滑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工件放置在隔板6上,然后开启开关,通过铰链3将第一盖板2关闭,然后控制气压杆5向上升,当气压杆5移动到压杆20下方时,通过第一电磁铁21与第二电磁铁29之间的排斥力将压杆20压倒气压杆5的第二卡槽28内,然后通过再通过第一电磁铁21与第二电磁铁29之间的吸引力将压杆20抬起,时卡杆24卡在第一卡槽25内,然后通过下降气压杆5将第一盖板2向下拉,从而对主体1和第一盖板2进行密封,完成密封后通过气泵将主体1内的空气抽干,然后开启照射灯10对工件进行照射,完成照射后关闭开关,使压杆20通过第一电磁铁21和第二电磁铁29之间的排斥力向下降,使卡杆24脱离第一卡槽25,然后将气压杆5向下降,之后再通过铰链3将第一盖板2打开,之后将工件取出,最后通过第一连接轴9将支撑杆14胶接有海绵17的一面向下,然后通过滑轮8在第一滑槽7内滑动对隔板6进行清理,完成清理后再通过第一连接轴9将支撑杆14进行旋转,使胶接有海绵17的一面向上,然后通过滑轮8滑动到第一滑槽7的底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全自动晒版机,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胶接有第一橡胶垫(4),且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气压杆(5),所述气压杆(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第一卡槽(25),且气压杆(5)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槽(28),所述第一橡胶垫(4)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盖板(2),且第一盖板(2)的内侧安装有压杆(20),所述压杆(20)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27),且连接块(27)的内侧安装有连接杆(26),所述连接块(27)的一侧安装有卡杆(24),且卡杆(24)的一侧安装有气压杆(5),所述主体(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滑槽(7),且第一滑槽(7)的内侧安装有滑竿(15),所述第一滑槽(7)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杆(14),且支撑杆(14)的顶部连接有海绵(17),所述主体(1)的中部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2),且第二滑槽(12)的内侧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安装有照射灯(10),且照射灯(10)的顶部安装有隔板(6),所述支撑板(11)的一侧安装有把手(13),所述主体(1)的中部外侧安装有支撑匣(16),且支撑匣(16)的另一侧胶接有第二橡胶垫(19),所述第二橡胶垫(19)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盖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晒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与第一盖板(2)之间通过铰链(3)连接,且主体(1)与第一盖板(2)通过铰链(3)构成活动结构,所述第一盖板(2)通过第一橡胶垫(4)与主体(1)构成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晒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20)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磁铁(29),且第二电磁铁(29)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铁(21),所述压杆(20)通过第二电磁铁(29)和第一电磁铁(21)与第一盖板(2)构成升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晒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7)与连接杆(2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22)连接,且连接块(27)与连接杆(26)通过第二连接轴(22)构成活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晒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24)的内侧安装有第三连接轴(23),且卡杆(24)通过第三连接轴(23)与第一盖板(2)构成活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晒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4)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轴(9),且第一连接轴(9)的外侧安装有滑轮(8),所述支撑杆(14)通过第一连接轴(9)、滑轮(8)、滑竿(15)和第一滑槽(7)与主体(1)构成滑动结构。
CN202021939307.5U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全自动晒版机 Active CN212873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9307.5U CN212873181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全自动晒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9307.5U CN212873181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全自动晒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3181U true CN212873181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95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39307.5U Active CN212873181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全自动晒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3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9403B (zh) 光固化3d打印方法及光固化3d打印系统
CN212873181U (zh) 一种全自动晒版机
CN215375000U (zh) 一种防水面料检测装置
CN213399197U (zh) 一种晶圆生产加工专用曝光装置
JP4267127B2 (ja) 露光装置
CN218213787U (zh) 一种超大台面网版曝光机
CN210211880U (zh) 一种动漫设计样稿临摹装置
CN211506163U (zh) 真空丝网晒版机
CN215642227U (zh) 一种高效晒版机
CN218068565U (zh) 一种光刻网版一出多版晒版工装
US3224353A (en) Photographic contact printing apparatus
CN220709536U (zh) 应用于网版生产的紫外线晒版装置
CN219907837U (zh) 一种镜片镀膜装置
CN218966415U (zh) 一种uv转印膜的加热装置
CN216820607U (zh) 一种ps版材表面纹路的处理装置
CN212922910U (zh) 一种可以自动封垃圾袋口的垃圾桶
CN216838750U (zh) 一种人工造纸沥水机构
CN218254408U (zh) 一种凹版铜辊抛光装置
CN215707417U (zh) 一种贴膜定位工装
CN213047462U (zh) 一种便于清理掉的兽医用可旋转工作台
CN206610080U (zh) 全自动程控碘镓灯晒版机
CN219856416U (zh) 一种玻璃贴花成型机
CN212266958U (zh) 一种纸张印前加工用晒版机
CN213469986U (zh) 一种柔性树脂版雕刻装置
CN211786589U (zh) 一种新式led柔版晒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