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9049U - 移动设备支架 - Google Patents

移动设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9049U
CN212869049U CN202021208935.6U CN202021208935U CN212869049U CN 212869049 U CN212869049 U CN 212869049U CN 202021208935 U CN202021208935 U CN 202021208935U CN 212869049 U CN212869049 U CN 212869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p
support plate
length
plate
mobi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89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2089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9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9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90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设备支架,其包括两个折板,第一折板包括两个支板,通过第一连接部可弯折地连接;通过两个纵向开槽在支板中分别形成第一外折板和第一内折板,第一外折板和第一内折板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外支板与第一外折板在连接处形成第一外连接部,第一内支板与第一内折板在连接处形成第一内连接部;第二折板包括两个支板,通过第二连接部可弯折地连接;通过两个纵向开槽在支板中分别形成第二外折板和第二内折板,第二外折板和第二内折板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外支板与第二外折板在连接处形成第二外连接部,第二内支板与第二内折板在连接处形成第二内连接部,通过各个支板、折板的弯折和相互支撑可以形成多种形状的支撑结构。

Description

移动设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设备支架,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结构简单的笔记本电脑的多功能支架。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轻巧便携,可以方便使用者在很多场合使用,但是,目前通常的桌面高度在使用笔记本电脑时,由于屏幕、键盘的高度不合适,容易造成含胸、低头,长此以往将会给使用者带来,胸椎、腰椎、颈椎等疾病,严重的甚至造成不恢复和治疗的终身疾病,给使用者带来生活不便,甚至是生理上的痛苦。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通常使用者会采用垫高笔记本或改变笔记本的角度以此来调整坐姿。图7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1921802140.5号公开的一种平板电脑支架,通过底座1和一端铰接在底座的撑板3改变支撑在支板2上的卡槽位置来改变支板2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改变靠在撑板3上的平板电脑的角度,在不使用时可以放平支板2和撑板3,折叠整个装置,形成板状,相应缩小收藏时的体积。
现有的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支架通常都是采用上述的结构,通过铰链、支板、支撑板的结构,改变被支撑的移动设备的放置角度。但是这种平板电脑支架结构复杂,为了增加支撑重量,通常采用硬塑料制成,一个产品需要准备多个模具分别制造,然后组装成成品,相应提高了生产制造的成本,而且硬塑料产品手感不佳,容易碎裂而无法使用。对用于支撑重量较大的笔记本的支架,即使在折叠后也具有较大的体积,不便于携带。另外现有技术的这些产品中,通常只有改变支撑角度的设置,在某些特殊使用需求下,例如在站立时使用,需要将笔记本垫高,这样的使用要求是现有技术的结构所不能实现的。而且现有的支架通常体积庞大、不易安装并且还受环境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可以抬高被支撑移动设备,且方便进行各种支撑角度变化的移动设备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为了让人们可以灵活切换坐/站姿势,提供一种超级灵活轻便可用于站立使用或坐下可调整各种角度的移动移动设备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轻便、方便携带又便于使用、多功能且成本低廉、价格便宜的移动设备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支架,其包括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包括第一外支板和第一内支板,第一外支板和第一内支板通过第一连接部可弯折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折板中,通过两个纵向开槽,在第一外支板中形成第一外折板,在第一内支板中形成第一内折板,所述第一外折板和第一内折板通过第一连接部可弯折地连接,所述第一外支板与第一外折板在连接处形成可弯折的第一外连接部,所述第一内支板与第一内折板在连接处形成可弯折的第一内连接部;所述第二折板包括第二外支板和第二内支板,第二外支板和第二内支板通过第二连接部可弯折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折板中,通过两个纵向开槽,在第二外支板中形成第二外折板,在第二内支板中形成第二内折板,所述第二外折板和第二内折板通过第二连接部可弯折地连接,所述第二外支板与第二外折板在连接处形成可弯折的第二外连接部,所述第二内支板与第二内折板在连接处形成可弯折的第二内连接部,所述第一内支板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支板内表面结合在一起,通过各个支板、各个折板的弯折和相互支撑可以形成多种形状的支撑结构。
所述第一内支板、第二外支板和第二内支板具有相同的大小。
所述第一内折板的长度是第一外折板的长度的1.5到2.5倍,所述第二外支板和第二内支板具有相同的长度,所述第二内折板的长度是第二外折板的长度的1.5到2.5倍。
第一外支板的长度是第一内支板长度的1/2到4/5,所述第一外折板的长度是所述第一外支板长度的1/2。
所述第一外折板和所述第一内折板的宽度不同于所述第二外折板和所述第二内折板的宽度。
所述第二外支板上形成有独立折板,所述独立折板通过独立连接部可弯折地与所述第二外支板连接,该独立连接部邻近所述第二外支板的外侧边,所述独立外折板的活动端可弯折地设置有磁性部。
所有所述的折板、支板包括内部加强材料和外部包裹材料,所述内部加强材料选自薄铁板、玻璃纤维板、玻璃纤维磁性板,所述外部包裹材料为PU。
所述第一内支板、所述第二外支板和第二内支板的长度为26-29cm,所述第一外折板的长度为9-11cm,所述第一内折板的长度为18-21cm,所述第二外折板的长度为 10-13cm,所述第二内折板的长度为22-26cm,所述独立折板的长度为11-13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设备支架,摆脱了巨大笨拙的塑料支架的的限制,同时也可以实现多个可选支撑角度姿势,即,25°、45°、60°和“Z”字型,共有4个姿势,而且各个姿势之间可以快速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设备支架,即使做成供较重的笔记本使用的支架时,仍可以做到轻薄小巧,大小如一本杂志,可与各种环境完美融合,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居家,都惬意从容。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设备支架为一体式结构,无需任何工具的安装即可使用。使用完毕也轻松折叠即可实现收藏状态,简便异常,且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设备支架的“Z”字型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设备支架一面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设备支架另一名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设备支架25度支撑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设备支架45度支撑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设备支架60度支撑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平板电脑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文将结合附图进行说明,需要澄清的是,这些具体的实施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限定。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设备支架一面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设备支架另一名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2、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支架,其包括第一折板1 和第二折板2,所述第一折板1包括第一外支板11和第一内支板12,第一外支板11和第一内支板12通过第一连接部131可弯折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折板1中,通过两个纵向开槽113,123,115,125,凹槽113,123平行于凹槽115,125,且开槽贯穿整第一折板1。在第一外支板11中形成第一外折板13,在第一内支板12中形成第一内折板14。所述第一外折板13和第一内折板14通过第一连接部131可弯折地连接,所述第一外支板11与第一外折板13在连接处形成可弯折的第一外连接部111,所述第一内支板12与第一内折板14在连接处形成可弯折的第一内连接部121;所述第二折板2包括第二外支板21和第二内支板22,第二外支板21和第二内支板22通过第二连接部231 可弯折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折板2中,通过两个纵向开槽213,223,215,225,凹槽 213,223平行于凹槽215,225,且开槽贯穿整第一折板1,在第二外支板21中形成第二外折板23,在第二内支板22中形成第二内折板24,所述第二外折板23和第二内折板24通过第二连接部231可弯折地连接,所述第二外支板21与第二外折板23在连接处形成可弯折的第二外连接部211,所述第二内支板22与第二内折板24在连接处形成可弯折的第二内连接部221,所述第一内支板12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支板22内表面结合在一起,通过各个支板、各个折板的弯折和相互支撑可以形成多种形状的支撑结构。
所述第一内支板12、第二外支板21和第二内支板22具有相同的大小。即,第二内支板22的宽度边缘29与第一外支板11和第一内支板12之间的第一连接部131重叠。第一内支板12的宽度边缘19与第二外支板21和第二内支板22之间的第二连接部231 重叠。
图2、图3公开了移动设备支架展开状态,成为长条板状。为了方便收藏可以沿着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231进行折叠(图未示出),最终形成外轮廓只有第一内支板12或第二内支板22外轮廓大小的矩形,可以方便地进行收藏和携带。
所述第一内折板14的长度是第一外折板13的长度的1.5到2.5倍,所述第二外支板21和第二内支板22具有相同的长度,所述第二内折板24的长度是第二外折板23的长度的1.5到2.5倍。
第一外支板11的长度是第一内支板12长度的1/2到4/5,所述第一外折板13的长度是所述第一外支板11长度的1/2。
所述第一外折板13和所述第一内折板14的宽度不同于所述第二外折板23和所述第二内折板24的宽度。
所述第一内支板12、所述第二外支板21和第二内支板22的长度为26-29cm,所述第一外折板13的长度为9-11cm,所述第一内折板14的长度为18-21cm,所述第二外折板23的长度为10-13cm,所述第二内折板24的长度为22-26cm,所述独立折板 25的长度为11-13cm。在这些尺寸的限定下,可以保证在使用时的几种角度接近25度、 45度和60度。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外支板21上还可以形成有独立折板25,所述独立折板25 通过边的凹槽253,255,262从第二外支板21的表面上形成,或者也可以贯穿第二外支板21而形成,通过独立连接部251可弯折地与所述第二外支板21连接,该独立连接部251邻近所述第二外支板21的外侧边20,通常留有1-2cm的距离,所述独立折板 25的活动端可弯折地设置有磁性部26,磁性弯折部261设置在独立折板25和磁性部 26之间。为了美观可以如图所示,独立折板25和磁性部26只在第二外支板21的表面上形成,且与该表面齐平,从第二外支板21不能看到独立折板25和磁性部26,如图3 所示。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使用状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设备支架的“Z”字型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将第二外支板21的底面放置于桌面上,向上方弯折第二内支板22,同时将第二外折板23和第二内折板24向离开第二支板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外折板23沿第二外连接部211外翻并平铺到第二外支板21的上表面上,第二内折板24 通过第二连接部231的带动并支撑在第二外支板21的上表面上,同时第二内折板24与第二内支板22之间的第二外连接部211支撑结合在一起的第一支板12和第二内支板 22以一定的角度倾斜。与此同时,将第一折板1中的第一内折板14和第一外折板13 (图中被遮挡)沿着第一外连接部111向外翻,第一外折板13支撑于第一外支板11的底面上,第一内折板14通过第一连接部131(图中被遮挡)与第一外折板13连接并起到支撑作用,支撑第一外支板11保持在水平位置。在第一外支板11的上方可以放置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通过本实用新型移动设备支架形成的“Z”字型状态可以整体抬高移动设备的高度,使得使用者可以站立改变姿势,站立使用移动设备,减少低头弓背对脊柱带来的伤害。
为了进一步增加“Z”字型状态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还可以将独立折板25向上弯折,抵靠在第二内折板24上,在独立折板25端部设置的磁性部26还可以与第二内折板24中的磁性材料相互吸合,进一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确保使用中的安全可靠。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设备支架25度支撑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将第二外支板21的底面放置于桌面上,将靠近第二外支板21外侧边缘20的独立折板25向上弯折,并将磁性部26通过独立折板25与磁性部26之间的磁性连接部261弯折,支撑第二内支板22和与第二内支板22结合的第一内支板12,第一外支板11通过第一连接部 131与第一内支板12连接放置在的第一内支板12的倾斜表面上方。此时,独立折板15 支撑倾斜表面,倾斜表面与桌面的夹角大约为25度。第一内支板12的内侧边缘19基本与第二连接部231重合。在倾斜表面上放置的移动设备大约具备25度的倾斜角度。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设备支架45度支撑状态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图4的状态下,将第一外支板11沿第一连接部131向下弯折,将第一外支板11的外侧边缘支撑在独立折板25的基部,靠近独立连接部251,由于第一内支板12与第二内支板22 固定结合,因此,第一外支板11将第一内支板12与第二内支板22支撑形成与桌面(第二外支板21)45度左右的斜面,放置在该斜面上的移动设备的倾斜角也大约为45度。
图6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设备支架60度支撑状态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图1的“Z”字型状态下,将第一外支板11沿第一连接部131先向上弯折然后向下弯折,同时,第一外折板13和第一内折板14伴随上述的操作,从外翻状态逐步变成与第一支板1相同的状态,第一内支板12和第一内折板14,最后贴合在第二内支板22的表面上,第一外支板11的端面贴合在独立折板25上,或如图所示贴合在磁性部26上。此时,第一内支板12和第二内支板22形成的斜面与桌面(第二外支板21)形成的角度大约为60 度。
所有所述的折板、支板包括内部加强材料和外部包裹材料,所述内部加强材料选自薄铁板、玻璃纤维板、玻璃纤维磁性板,所述外部包裹材料为PU。
另外,内部加强材料还可以是玻璃纤维磁铁、玻璃纤维磁铁、玻璃纤维磁铁、玻璃纤维磁铁薄铁板中的任意一种。
支架的整体基本以普通PU材料包裹,防划隔热,又不失柔软舒适,便于清洗,且容易印制图案和产品logo,对外观进行进一步的美化。在可弯折的连接部仅包含PU材料,并具有一定的宽度,可以保证在弯折时的自如且不会对弯折带来障碍。
在折板或支板的一些连接的区域,例如各个板的边缘部分,嵌入磁铁,可以咋支撑或收藏时形成更稳定的结构,以保障面撑开和折叠后拼合稳贴。
支架受力明显的区域嵌入薄铁板,可以增强支架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与设置的磁铁吸合增加稳定性。
折叠后的支架虽然单薄,但丝毫不影响使用的稳定性,通过稳定的三角形的设计,可以让使用者无需为电脑的稳定性担心,在体内植入玻璃纤维的情况下,A4大小的支架最大承重可达10公斤。
折叠后的支架只有杂志般大小,可以轻易储存在书桌的任意角落,几乎是隐形般的存在,不会给你的书桌增加任何负担。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可以方便地切换坐/站姿势,片刻即可缓解背部压力,享受轻松工作,还可以让使用者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成果。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非限定性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所作出的任何修改、变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折板(1)和第二折板(2),所述第一折板(1)包括第一外支板(11)和第一内支板(12),第一外支板(11)和第一内支板(12)通过第一连接部(131)可弯折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折板(1)中,通过两个纵向开槽,在第一外支板(11)中形成第一外折板(13),在第一内支板(12)中形成第一内折板(14),所述第一外折板(13)和第一内折板(14)通过第一连接部(131)可弯折地连接,所述第一外支板(11)与第一外折板(13)在连接处形成可弯折的第一外连接部(111),所述第一内支板(12)与第一内折板(14)在连接处形成可弯折的第一内连接部(121);所述第二折板(2)包括第二外支板(21)和第二内支板(22),第二外支板(21)和第二内支板(22)通过第二连接部(231)可弯折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折板(2)中,通过两个纵向开槽,在第二外支板(21)中形成第二外折板(23),在第二内支板(22)中形成第二内折板(24),所述第二外折板(23)和第二内折板(24)通过第二连接部(231)可弯折地连接,所述第二外支板(21)与第二外折板(23)在连接处形成可弯折的第二外连接部(211),所述第二内支板(22)与第二内折板(24)在连接处形成可弯折的第二内连接部(221),所述第一内支板(12)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支板(22)内表面结合在一起,通过各个支板、各个折板的弯折和相互支撑可以形成多种形状的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支板(12)、第二外支板(21)和第二内支板(22)具有相同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折板(14)的长度是第一外折板(13)的长度的1.5到2.5倍,所述第二外支板(21)和第二内支板(22)具有相同的长度,所述第二内折板(24)的长度是第二外折板(23)的长度的1.5到2.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外支板(11)的长度是第一内支板(12)长度的1/2到4/5,所述第一外折板(13)的长度是所述第一外支板(11)长度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折板(13)和所述第一内折板(14)的宽度不同于所述第二外折板(23)和所述第二内折板(24)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支板(21)上形成有独立折板(25),所述独立折板(25)通过独立连接部(251)可弯折地与所述第二外支板(21)连接,该独立连接部(251)邻近所述第二外支板(21)的外侧边(20),所述独立折板(25)的活动端可弯折地设置有磁性部(26)。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的折板、支板包括内部加强材料和外部包裹材料,所述内部加强材料选自薄铁板、玻璃纤维板、玻璃纤维磁性板,所述外部包裹材料为PU。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支板(12)、所述第二外支板(21)和第二内支板(22)的长度为26-29cm,所述第一外折板(13)的长度为9-11cm,所述第一内折板(14)的长度为18-21cm,所述第二外折板(23)的长度为10-13cm,所述第二内折板(24)的长度为22-26cm,独立折板(25)的长度为11-13cm。
CN202021208935.6U 2020-06-23 2020-06-23 移动设备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69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8935.6U CN212869049U (zh) 2020-06-23 2020-06-23 移动设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8935.6U CN212869049U (zh) 2020-06-23 2020-06-23 移动设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9049U true CN212869049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1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893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69049U (zh) 2020-06-23 2020-06-23 移动设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90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526A1 (zh) * 2021-09-05 2023-03-09 深圳市乐沐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辅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526A1 (zh) * 2021-09-05 2023-03-09 深圳市乐沐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75280A1 (en) Combination cover and stan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12869049U (zh) 移动设备支架
CN106539320A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桌椅
CN209782045U (zh) 一种便携式可展开折叠皮革支架
CN207182152U (zh) 可滑动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
CN201335233Y (zh) 携便伸缩式相框手提电脑支架
CN210611418U (zh) 一种桌面高度可调控多功能笔记本支架桌
CN202800608U (zh) 一种可旋转收缩的电脑桌
EP2692264A2 (en) Foldable bookstand
CN208941343U (zh) 一种可折叠的多功能办公桌
JP2009540883A (ja) 引出しとアーム・サポート・ボードと連結する書き物机
CN208941223U (zh) 多功能便携式支架
CN212438032U (zh) 便携升降儿童桌
KR200476126Y1 (ko) 접이식 일체 독서대
CN2304288Y (zh) 带有折叠桌的旅行箱
CN208491332U (zh) 一种隐藏式可折叠翻板
CN209003133U (zh) 一种不触地便携式折叠书桌
CN214156559U (zh) 一种隐形多功能懒人桌
CN201139215Y (zh) 便携式多功能桌
CN209121400U (zh) 一种电脑专用办公桌
CN201636504U (zh) 卧式电脑支架
CN212298391U (zh) 一种折叠式支架
CN2891792Y (zh) 笔记本电脑桌
CN206792041U (zh) 一种多功能小桌
CN201029602Y (zh) 多功能课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