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6245U - 多重智能防臭地漏 - Google Patents

多重智能防臭地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6245U
CN212866245U CN202021397342.9U CN202021397342U CN212866245U CN 212866245 U CN212866245 U CN 212866245U CN 202021397342 U CN202021397342 U CN 202021397342U CN 212866245 U CN212866245 U CN 212866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unnel
floor drain
shell
out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73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红伟
马少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enli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enli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enli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enli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73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6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6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6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包括壳体、漏斗和自封组件。排水时,水流从漏斗的进口端流入,然后从漏斗的出口端流出并储存在壳体内部,当壳体内部水位到达出水口的最低处时,水从壳体的出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由于壳体的出水口高于漏斗的出口端,因此形成了水封结构,起到了第一重防臭功能;再者,漏斗的出口端设有自封组件,在没有排水的时候,自封组件关闭漏斗的出口端,防止废水和臭气反窜,起到了第二重防臭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具备多重防臭结构,显著提高了地漏的防臭性能。

Description

多重智能防臭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重智能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通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常用排水器件之一,安装在排水管道入口处,其功能作用是排水,同时防止排水管道中的臭气、害虫等进入室内污染环境。虽然现有的地漏具备一定的防臭功能,但是防臭效果较差,尤其是长时间使用后,地漏的防臭性能下降,极易污染室内的空气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多重智能防臭地漏,以提高地漏的防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包括:
壳体,呈筒状结构并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设于壳体顶部;出水口设于壳体的侧壁;
漏斗,设于壳体内部,漏斗的进口端设于进水口处,漏斗的出口端低于出水口的最低处;漏斗内部形成排水通道;
自封组件,设于漏斗的出口端,用于打开或关闭出口端;排水时,自封组件打开出口端,未排水时,自封组件关闭出口端。
进一步地,多重智能防臭地漏还包括盖板组件;盖板组件设在壳体的进水口处,用于打开和关闭壳体的进水口。
作为第一种技术方案,自封组件包括第一导杆、第一封堵、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导杆设置在漏斗的出口端内部;第一封堵设置在第一导杆的下端,用于打开或关闭出口端;第一磁铁固定设置在第一封堵的底面;第二磁铁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底部上方且与第一磁铁相对设置;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对的两端磁性相同;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产生排斥力,排斥力大于第一导杆、第一封堵和第一磁铁的重力之和。
作为第二种技术方案,自封组件包括第二导杆、第二封堵和压缩弹簧;第二导杆设置在漏斗的出口端内部;第二封堵设置在第二导杆的下端,用于打开或关闭出口端;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靠第二封堵的底面,另一端抵靠壳体的底部;压缩弹簧的弹簧力大于第二导杆和第二封堵的重力之和。
作为第三种技术方案,自封组件为一翻板,翻板与漏斗的出口端弹性铰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口端。
进一步地,多重智能防臭地漏还包括补水口和补水管;补水口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补水管的一端连通补水口,另一端连通水源。
进一步地,多重智能防臭地漏还包括开关阀门和检测控制模块;开关阀门设置在补水管上,用于导通或截断补水管;检测控制模块检测壳体内部的水位;检测控制模块与开关阀门电连接,并根据壳体内部的水位控制开关阀门的启闭。
进一步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水位感应器和控制单元;水位感应器设于壳体侧壁的外部且低于出水口的最低处;水位感应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与开关阀门电连接,用于控制开关阀门的启闭。
进一步地,多重智能防臭地漏还包括漏斗托;壳体包括形成进水口的端部;漏斗托的四周设有与端部形状相适配的倒槽部;倒槽部插设在端部上;漏斗托中间设有一开口;漏斗的出口端穿过开口且进口端卡设在开口上方;盖板组件与倒槽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倒槽部的周缘设有凸台;凸台的内侧壁与盖板组件的周缘相抵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排水时,水流从漏斗的进口端流入,然后从漏斗的出口端流出并储存在壳体内部,当壳体内部水位到达出水口的最低处时,水从壳体的出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由于壳体的出水口高于漏斗的出口端,因此形成了水封结构,起到了第一重防臭功能;再者,漏斗的出口端设有自封组件,在没有排水的时候,自封组件关闭漏斗的出口端,防止废水和臭气反窜,起到了第二重防臭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具备多重防臭结构,显著提高了地漏的防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A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B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包括:
壳体1,呈筒状结构并设有进水口1a和出水口1b;进水口1a设于壳体1顶部;出水口1b设于壳体1的侧壁;
漏斗2,设于壳体1内部,漏斗2的进口端21设于进水口1a处,漏斗的出口端22低于出水口1b的最低处;漏斗2内部形成排水通道;
自封组件,设于漏斗2的出口端22,用于打开或关闭出口端22;排水时,自封组件打开出口端22,未排水时,自封组件关闭出口端2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排水时,水流从漏斗2的进口端21流入,然后从漏斗2的出口端22流出并储存在壳体1内部,当壳体1内部水位到达出水口1b的最低处时,水从壳体1的出水口1b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由于壳体1的出水口1b高于漏斗2的出口端22,因此形成了水封结构,起到了第一重防臭功能;再者,漏斗2的出口端22设有自封组件3,在没有排水的时候,自封组件3关闭漏斗2的出口端22,防止废水和臭气反窜,起到了第二重防臭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具备多重防臭结构,显著提高了地漏的防臭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多重智能防臭地漏还包括盖板组件4;盖板组件4设在壳体1的进水口1a处,用于打开和关闭壳体1的进水口1a。
在日常使用时,盖板组件4并没有放置在壳体1的进水口1a处,水流直接进入漏斗2的进口端21,地漏正常使用进行排水。而当用户长期不在室内时,用户可以把盖板组件4放置在壳体1的进水口1a处,用于遮盖壳体1的进水口1a,防止地漏因长期未使用而产生臭气并从地漏中溢出并流入室内从而污染室内环境。本实施例的盖板组件4为多重智能防臭地漏的第三重防臭结构,因此本实施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具备多重防臭结构,显著提升了防臭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自封组件包括第一导杆31、第一封堵32、第一磁铁33和第二磁铁34;第一导杆31设置在漏斗2的出口端22内部;第一封堵32设置在第一导杆31的下端,用于打开或关闭出口端22;第一磁铁33固定设置在第一封堵32的底面;第二磁铁34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上方且与第一磁铁33相对设置;第一磁铁33和第二磁铁34相对的两端磁性相同;第一磁铁33和第二磁铁34之间产生排斥力,排斥力大于第一导杆31、第一封堵32和第一磁铁33的重力之和。
具体地,当不排水时,由于该排斥力的作用,第一导杆31收容于漏斗2中,且第一封堵32抵靠于在出口端22上,关闭出口端22。此时,第一导杆31、第一封堵32以及第一磁铁33的重力与出口端22对第一封堵32施加的反作用力之和等于第一磁铁33和第二磁铁34之间的排斥力。排水时,由于水流的冲击作用较强,从而,水流将第一封堵32冲开,排放的水流从出口端22排出,然后通过壳体1的出水口1b排走。当排水结束时,第一封堵32再次由于排斥力的作用抵靠于出口端22上,且壳体1中会残留一部分水形成水封。第一导杆31设置在漏斗2内部并在漏斗2内部进行上下滑动,对连接在下端的第一封堵32的上下移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防止第一封堵32发生位置偏移而无法在不排水时完全遮盖住漏斗2的出口端22从而发生废水或臭气从出口端22进入漏斗2并溢出进入室内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自封组件3应用了磁铁同性互斥的原理,使得地漏在不排水时,第二封堵32由于磁铁间的排斥力堵住漏斗2的出口端22,防止废水或臭气从出口端22进入漏斗2进而进入室内从而污染室内环境。
进一步地,当第一封堵32封闭出口端22时,相对设置的第一磁铁33和第二磁铁34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导杆31的长度。从而使得当第一磁铁33在水流的作用下与第二磁铁34之间的距离在最小值时,第一封堵32无法进一步移动,从而避免第一导杆31从漏斗2中滑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堵32为梯形橡胶块,其中,第一封堵32的较小的一端与第一导杆31连接,第一封堵32的较大的一端的底部大于漏斗2的出口端22从而使第一封堵32能完全堵住出口端22。第一封堵32采用橡胶制成,当第一封堵32抵靠出口端22时,第一封堵32可以与出口端22接触的位置发生形变从而使第一封堵32与出口端22接触的位置不会产生间隙,因此提高了第一封堵32和出口端22之间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壳体1的材质为不锈钢,漏斗2和第一导杆31采用塑料制成。因为地漏用于排水,因此壳体1采用不锈钢的材质可以防止壳体1发生锈蚀老化,影响排水和防臭的功能。漏斗2和第一导杆31采用塑料制成同样也不会发生锈蚀的情况。
第一磁铁33采用粘胶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封堵32上,第二磁铁34采用粘胶的方式固定在壳体1上。第一磁铁33和第二磁铁34采用粘胶的方式进行固定,有效保证第一磁铁33和第二磁铁34能够分别稳固地连接在第一封堵32和壳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出水口1b的最低处与壳体1底部的高度差h至少为50mm。
为了达到良好的水封效果,防止臭气通过漏斗2流入室内,水封高度应不低于50mm。水封高度的大小对水封的密封效果产生极大地影响,在建筑设计中,水封高度的设计基本在50mm以上从而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多重智能防臭地漏还包括补水口1c和补水管5;补水口1c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上;补水管5的一端连通补水口1c,另一端连通水源。
当地漏长期没有水流通过(例如用户长期不在室内)或其他原因导致壳体1内水位高度降低从而造成地漏的水封功能失效,进而影响地漏的防臭性能。因此为了保证地漏能够达到持续水封除臭的效果,地漏需要及时地进行补水。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补水管5连通水源和壳体1的补水口1c,保证地漏有补水的水源供给。
在本实施例中,多重智能防臭地漏还包括开关阀门6和检测控制模块;开关阀门6设置在补水管5上,用于导通或截断补水管5;检测控制模块检测壳体1内部的水位;检测控制模块与开关阀门6电连接,并根据壳体1内部的水位控制开关阀门6的启闭。
本实施当检测控制模块检测到水位低于预设水位后,发送信号控制开关阀门6打开,水源的水可以通过补水管5流入壳体1内部进行及时地补水,保证地漏有一定的水封高度,防止水封失效,保证了本实施例的水封防臭效果。当检测控制模块检测到壳体1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后,检测控制模块控制开关阀门6截断补水管5从而停止对地漏进行补水。
本实施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具有自动补水功能,能够及时地检测壳体1内部水位情况并及时对地漏进行补水,保证地漏持续具有水封功能,防止水封失效,保证了本实施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的水封防臭效果。
进一步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水位感应器7和控制单元(未绘示);水位感应器7设于壳体1侧壁的外部且低于出水口1b的最低处;水位感应器7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与开关阀门6电连接,用于控制开关阀门6的启闭。
在本实施例中,水位感应器7对壳体1内的水位进行检测并发送信号至控制单元,当发现壳体1内的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控制单元控制开关阀门6打开从而导通补水管5,水源提供的水通过补水管5流入壳体1内部,对地漏进行补水,当壳体1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后,控制单元控制开关阀门6截断补水管5从而停止对地漏进行补水。本实施例的水位感应器7实时监控壳体1内部的水位情况,当发现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即可及时对地漏进行补水,保证水封效果,能够有效地防止下水管道中臭气的溢出,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清新。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水位可以是50mm。在其他实施例中,水位感应器7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时对水位进行检测。
在其他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单元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连通用户的控制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控制面板等)上的控制软件(app),当检测到实际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控制单元发送信号给到用户的控制软件,控制软件进行水位报警从而提醒用户进行及时补水。进一步地,控制软件上设置有手动补水和自动补水两种模式,当设定为手动补水模式时,在检测到实际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控制单元发送信号给到用户的控制软件,当用户在控制软件上进行操作并发送补水指令,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控制软件返回的补水指令后才控制开关阀门6打开对地漏进行补水;当设定为自动补水模式时,在检测到实际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控制单元直接控制开关阀门6打开对地漏进行补水。
在本实施例中,补水口1c的高度不低于壳体1的出水口1b,可以防止原本水封区域的废水反溢到补水管5内甚至流通到室内,污染室内环境。同时本实施例的水源可以是自来水管道,也可以是其他可以提供干净水的水源。由于本实施例的水源提供的是干净的水,有利于对水封结构的水进行更新,同时对地漏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洁,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的除臭效果。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补水管5可以连通洗手台,当用户用完洗手台后,经用户使用过的水通过补水管5进入壳体1内部进行补水。在这种情况下,水源提供的水是用户使用过的水,因此这种情况下的补水口1c的高度不高于水封高度h,使得经补水管5进入壳体1的水直接留存在水封结构中,防止经补水管5进入壳体1的水产生臭气直接从地漏中溢出污染室内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多重智能防臭地漏还包括漏斗托8;参照图2,壳体1包括形成进水口1a的端部11;漏斗托8的四周设有与端部11形状相适配的倒槽部81;倒槽部81为具有环形凹槽的结构,倒槽部81插设在端部11上,具体地,端部11设置在环形凹槽里;漏斗托8中间设有一开口8a;漏斗2的出口端22穿过开口8a且进口端21卡设在开口8a上方;盖板组件4与倒槽部81可拆卸连接。
漏斗2通过漏斗托8设置在壳体1内部,而且便于拆装,有利于用户对漏斗2进行拆卸清洁保养。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倒槽部81的周缘设有凸台811;凸台811的内侧壁与盖板组件4的周缘相抵顶。盖板组件4通过抵顶凸台811从而安装在漏斗托8上方,从而对壳体1的进水口1a进行遮盖。当用户长期不在室内时,可以直接对盖板组件4进行安装,进一步防止臭气从地漏溢出进入室内,十分方便。
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盖板组件4包括上盖41和格栅42;格栅42的四周外侧壁与凸台811的内侧壁相抵顶;上盖41盖设在格栅42上方。
在日常使用时,可以将上盖41取出,水流通过格栅42进入漏斗2。本实施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设置格栅42可以防止一些异物(例如头发等)进入地漏内部从而堵塞地漏。当用户长期不在室内时,可以直接对将上盖41放置在格栅42上方防止地漏的臭气溢出。在本实施例中,格栅42的中部设有凸起421,上盖41中部设有与凸起421相适配的通孔41a。由于格栅42上的凸起421穿过了上盖41中间的通孔41a,且通孔41a的孔壁形状与凸起421的外侧面相同,凸起421与通孔41a实现紧密配合,因此可以有效防止上盖41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能够全面遮盖住壳体1的进水口1a,进一步防止臭气从地漏溢出进入室内,十分方便。在本实施例中,上盖41采用硅胶制成,且上盖41上方设有提手(未绘示),方便对上盖41进行取放。上盖41采用硅胶制成有利于加强上盖41的吸附力,严密遮盖住壳体1的进水口1a,更进一步保证了上盖41的防臭效果。
在其他的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6,上盖41设置在格栅42下方且设置在漏斗2的进口端21上方,上盖41的周缘与漏斗托8相抵顶。在日常使用时,将上盖41取出,水流通过格栅42进入漏斗2。当用户长期不在室内时,将上盖41放置在漏斗2的进口端21上方,对漏斗2的进口端21进行完全遮盖,可以防止臭气从地漏中溢出进入室内。在这种情况下,上盖41上并没有设置可以使臭气溢出的孔,格栅42上也没有设置凸起421。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自封组件包括第二导杆35、第二封堵36和压缩弹簧37;第二导杆35设置在漏斗2的出口端22内部;第二封堵37设置在第二导杆35的下端,用于打开或关闭出口端22;压缩弹簧37的一端抵靠第二封堵37的底面,另一端抵靠壳体1的底部;压缩弹簧37的弹簧力大于第二导杆35和第二封堵36的重力之和。
具体地,当不排水时,由于弹簧力的作用,第二导杆35收容于漏斗2中,且第二封堵36抵靠于在出口端22上,关闭出口端22。此时,第二导杆35、第二封堵36的重力与出口端22对第二封堵36施加的反作用力之和等于压缩弹簧37的弹簧力。排水时,由于水流的冲击作用较强,从而,水流将第二封堵36冲开,排放的水流从出口端22排出,然后通过壳体1的出水口1b排走。当排水结束时,第二封堵36再次由于弹簧力的作用抵靠于出口端22上,且壳体1中会残留一部分水形成水封。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底部设有第一限位块11,第二封堵36底部设有第二限位块361,压缩弹簧37的一端套设在第一限位块11上并抵顶壳体1底部,另一端套设在第二限位块361上并抵顶第二封堵36底面。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361有效对压缩弹簧37进行限位,保证压缩弹簧37有效对第二封堵36进行抵顶,从而使第二封堵36可以抵靠出口端22从而关闭出口端22,防止臭气溢出地漏。在其他实施例中,压缩弹簧37的两端通过胶粘与第二封堵36和壳体1底部进行固定连接。当然,压缩弹簧37的固定方式不限于以上所述的两种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漏斗2的侧壁在高于出水口1b的位置上还设有收纳槽23,用于放置除臭丸等除臭用品,对壳体1内部的臭气进行有效消除,从而使本实施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具备第四重除臭功能,显著提升本实施例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的除臭性能。本实施例的收纳槽23高度高于出水口1b,可以防止壳体1内部的水流入收纳槽23浸湿除臭用品,使得除臭用品的除臭功能失效。
实施例三: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自封组件为一翻板38,翻板38与漏斗2的出口端22弹性铰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出口端22。具体地,翻板38通过扭簧39与出口端22进行铰接,当不排水时,翻板38盖住出口端22,当排水时,水流冲开翻板38从而进入壳体1内部并从出水口1b处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呈筒状结构并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
漏斗,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漏斗的进口端设于所述进水口处,所述漏斗的出口端低于所述出水口的最低处;所述漏斗内部形成排水通道;
自封组件,设于所述漏斗的出口端,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口端;排水时,所述自封组件打开所述出口端,未排水时,所述自封组件关闭所述出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设在所述壳体的进水口处,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壳体的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封组件包括第一导杆、第一封堵、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导杆设置在所述漏斗的出口端内部;所述第一封堵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的下端,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口端;所述第一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封堵的底面;所述第二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上方且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对的两端磁性相同;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产生排斥力,所述排斥力大于所述第一导杆、第一封堵和第一磁铁的重力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封组件包括第二导杆、第二封堵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导杆设置在所述漏斗的出口端内部;所述第二封堵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杆的下端,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口端;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二封堵的底面,另一端抵靠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压缩弹簧的弹簧力大于所述第二导杆和第二封堵的重力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封组件为一翻板,所述翻板与所述漏斗的出口端弹性铰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水口和补水管;所述补水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补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补水口,另一端连通水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阀门和检测控制模块;所述开关阀门设置在所述补水管上,用于导通或截断所述补水管;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检测所述壳体内部的水位;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与所述开关阀门电连接,并根据所述壳体内部的水位控制所述开关阀门的启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包括水位感应器和控制单元;所述水位感应器设于所述壳体侧壁的外部且低于所述出水口的最低处;所述水位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关阀门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阀门的启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斗托;所述壳体包括形成所述进水口的端部;所述漏斗托的四周设有与所述端部形状相适配的倒槽部;所述倒槽部插设在所述端部上;所述漏斗托中间设有一开口;所述漏斗的出口端穿过所述开口且所述进口端卡设在所述开口上方;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倒槽部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重智能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槽部的周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内侧壁与所述盖板组件的周缘相抵顶。
CN202021397342.9U 2020-07-15 2020-07-15 多重智能防臭地漏 Active CN212866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7342.9U CN212866245U (zh) 2020-07-15 2020-07-15 多重智能防臭地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7342.9U CN212866245U (zh) 2020-07-15 2020-07-15 多重智能防臭地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6245U true CN212866245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6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7342.9U Active CN212866245U (zh) 2020-07-15 2020-07-15 多重智能防臭地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62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6589A (zh) * 2021-11-19 2022-02-08 曹张然 一种自动补水智能防臭地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6589A (zh) * 2021-11-19 2022-02-08 曹张然 一种自动补水智能防臭地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63357B1 (ko) 절수형 양변기
US8215335B2 (en) Automatic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CN212866245U (zh) 多重智能防臭地漏
JP2007224529A (ja) 排水弁
CN102080408B (zh) 自动密封式地漏
CA2721774A1 (en) Waterless urinal
EP0678478A3 (en) Device for household water treatment provided with permanent magnets.
KR200403172Y1 (ko) 하수구용 악취 차단장치
CN211341023U (zh) 一种下水器
US20180305917A1 (en) Wastewater lift station vent odor neutralization device
KR100530575B1 (ko) 절수형 양변기
CN209941847U (zh) 一种磁斥密封地漏芯
KR20130035462A (ko) 소변기의 배수장치
CN220352977U (zh) 一种多功能排水管防返溢接头
WO2006099709A2 (en) A device to suppress odors in bathrooms
JPH0714449Y2 (ja) 洗髪・洗面用化粧台
CN220157857U (zh) 一种具有漏水检测功能的橱柜
KR200294082Y1 (ko) 포세식 위생변기의 악취방지장치
CN201031415Y (zh) 具有球阀的排水管
KR200257140Y1 (ko) 배수트랩
CN201367626Y (zh) 一种下水器
CN217680806U (zh) 一种生态环保移动厕所
KR20170003138U (ko) 좌변기 커버
KR200395053Y1 (ko) 깨끗한 하수 수집기
US20140090157A1 (en) Waterless urinal cartrid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