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50909U -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 Google Patents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850909U CN212850909U CN202022198321.0U CN202022198321U CN212850909U CN 212850909 U CN212850909 U CN 212850909U CN 202022198321 U CN202022198321 U CN 202022198321U CN 212850909 U CN212850909 U CN 2128509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nd
- blocking
- sound outlet
- outlet
- plug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其中,音箱单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所述第一壳壁开设有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壳壁开设有第二出声孔;和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可封堵所述第一出声孔或者所述第二出声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音箱单体在使用时,无需识别佩戴方向,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箱单体和应用该音箱单体的颈戴式音箱。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一些音箱单体中,例如音箱单体的音箱单体,其出声孔一般是固定于某一侧,因此在佩戴时必须将设有出声孔的一侧以朝上的姿态进行佩戴。用户如果不小心将出声孔一侧朝下佩戴(即戴反),出声孔就会紧贴人体的躯干造成遮挡,导致听音体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目前用户在佩戴颈挂音箱时,需要识别佩戴方向,给用户的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音箱单体,旨在让用户使用时,无需识别佩戴方向,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音箱单体,所述音箱单体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所述第一壳壁开设有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壳壁开设有第二出声孔;和
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可封堵所述第一出声孔或者所述第二出声孔。
可选地,所述音箱单体还包括障碍感应器,所述障碍感应器设于所述第一壳壁或者所述第二壳壁的外表面,所述障碍感应器电连接于所述封堵组件,并可用以感知障碍。
可选地,所述封堵组件包括驱动结构和封堵块,所述障碍感应器电连接于所述驱动结构,所述封堵块连接于所述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带动所述封堵块转动,以使所述封堵块封堵所述第一出声孔或者所述第二出声孔。
可选地,所述封堵块包括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封堵部与所述第二封堵部之间;
所述驱动结构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可带动所述第一封堵部和所述第二封堵部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封堵部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封堵部封堵所述第二出声孔;或者所述第一封堵部封堵所述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封堵部打开所述第二出声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封堵部用以封堵所述第一出声孔一侧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且/或,所述第二封堵部用以封堵所述第二出声孔一侧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封堵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封堵部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壁或者所述第二壳壁的外表面凹设有安装槽,所述障碍感应器嵌设于所述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音箱单体包括喇叭组件,所述喇叭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喇叭组件与所述第一出声孔之间的距离和与所述第二出声孔之间的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颈戴式音箱,所述颈戴式音箱包括:
颈戴本体;和
两音箱单体,两所述音箱单体分别连接于所述颈戴本体的两端,所述音箱单体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音箱单体。
可选地,所述颈戴式音箱还包括方向检测模块和处理器,所述方向检测模块与所述音箱单体信号连接,并用以检测所述音箱单体的佩戴方向;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方向检测模块信号连接,并用以确定两所述音箱单体的左声道功能或者右声道功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音箱单体,通过在壳体相对设置的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中分别开设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使得两个出声孔均可以出声,并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可活动的封堵组件,使封堵组件可以封堵第一出声孔或者第二出声孔。因此用户在佩戴使用的过程中,当其中一出声孔紧贴躯干而被遮挡时,可使封堵组件封堵该出声孔,而使声音从另一侧的出声孔传出,例如,当第一出声孔被遮挡时,可利用封堵组件封堵第一出声孔,使声音从第二出声孔传出,反之亦然。如此,用户使用时可随意佩戴,无需识别佩戴的方向,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箱单体正面佩戴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音箱单体反面佩戴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颈戴式音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户正面佩戴颈戴式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户反面佩戴颈戴式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颈戴本体 | 300 | 音箱单体 |
310 | 壳体 | 310a | 第一壳壁 |
310b | 第二壳壁 | 3101 | 安装槽 |
311 | 第一出声孔 | 312 | 第二出声孔 |
330 | 封堵组件 | 331 | 封堵块 |
3311 | 第一封堵部 | 3312 | 第二封堵部 |
3313 | 连接部 | 333 | 驱动结构 |
350 | 喇叭组件 | 360 | 障碍感应器 |
370 | 电源 | 380 | 控制电路板 |
500 | 颈戴式音箱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音箱单体300。其中,该音箱单体300既可以应用于颈戴式音箱500中,也可以应用于背戴式音箱或者其它部位的运动式扬声器等。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音箱单体300包括壳体310和封堵组件330,所述壳体3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壳壁310a和第二壳壁310b,所述第一壳壁310a开设有第一出声孔311,所述第二壳壁310b开设有第二出声孔312;所述封堵组件33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310内,并可封堵所述第一出声孔311或者所述第二出声孔312。
壳体310可以是具有规则形状的外壳,例如,壳体310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形、正方体形,或者其它的异形等。壳体310内形成有安装腔,音箱单体300包括喇叭组件350、电源370、控制电路板380等部件,喇叭组件350、电源370、控制电路板380以及封堵组件330等均安装于安装腔内,第一出声孔311和第二出声孔312则与安装腔连通,如此当喇叭组件350发出声音时,可经由第一出声孔311和第二出声孔312传出。
第一出声孔311和第二出声孔312主要是供声音传出,保证音质效果不变,第一出声孔311和第二出声孔31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等等,第一出声孔311和第二出声孔312的孔口面积则可根据第一壳壁310a和第二壳壁310b的面积以及音箱单体300的整体功率、尺寸等进行适应性的设计,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出声孔311和第二出声孔312正对设置,如此使得用户无论佩戴哪个方向时(如正戴或者反戴),佩戴后出音的位置相同,从而确保听音的品质,不会由于佩戴方向不同而出现音质差别的现象。
可以理解地,封堵组件330封堵第一出声孔311或者第二出声孔312,其既可以是用户在佩戴后电动自动将被遮挡的出声孔进行封堵,也可以是用户在佩戴后手动将被遮挡的出声孔进行封堵。由此,使得声音可从另一侧的出声孔传出,而不会影响听音的体验。
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音箱单体300,通过在壳体310相对设置的第一壳壁310a和第二壳壁310b中分别开设第一出声孔311和第二出声孔312,使得两个出声孔均可以出声,并通过在壳体310内设置可活动的封堵组件330,使封堵组件330可以封堵第一出声孔311或者第二出声孔312。因此用户在佩戴使用的过程中,当其中一出声孔紧贴躯干而被遮挡时,可使封堵组件330封堵该出声孔,而使声音从另一侧的出声孔传出,例如,当第一出声孔311被遮挡时,可利用封堵组件330封堵第一出声孔311,使声音从第二出声孔312传出,反之亦然。如此,用户使用时可随意佩戴,无需识别佩戴的方向,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音箱单体300还包括障碍感应器360,所述障碍感应器360设于所述第一壳壁310a或者所述第二壳壁310b的外表面,所述障碍感应器360电连接于所述封堵组件330,并可用以感知障碍。
该实施例中,障碍感应器360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或者激光传感器,障碍感应器360主要是用于感应前方一定距离内是否存在障碍。实际应用中,例如当障碍感应器360安装于第一壳壁310a的外表面时,用户佩戴后,如果第一壳壁310a贴向人体躯干,即此时第一出声孔311被遮挡,障碍感应器360则可感应前方的距离内存在障碍,从而发出信号以使封堵组件330动作,以将第一出声孔311进行封堵;而如果第二壳壁310b贴向人体躯干时,此时安装于第一壳壁310a的障碍感应器360将不会感应前方距离内存在障碍,也即第一出声孔311朝外,而第二出声孔312朝内被遮挡,障碍感应器360发出信号以使封堵组件330动作而将第二出声孔312封堵。如此,通过障碍感应器360对前方距离内障碍的感应即可形成对佩戴方向的判定,从而使得封堵组件330可以自动的选择对第一出声孔311或者第二出声孔312封堵,用户使用更加方便。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为了使障碍感应器360能够得到稳固安装,本申请中第一壳壁310a或者第二壳壁310b的外表面凹设有安装槽3101,所述障碍感应器360嵌设于所述安装槽3101。通过设置安装槽3101,障碍感应器360与安装槽3101可嵌接固定,从而使障碍感应器360可以被紧固限位,使用过程不易掉落,而且障碍感应器360安装的操作也较为方便。
进一步地,障碍感应器360的外表面与壳体310的壳壁面位于同一平面,如此设置,使得障碍感应器360既不会突出壳壁表面而影响使用,或者被碰损,同时也不影响正常感知障碍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使得音箱单体300整体的外形更加美观。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封堵组件330包括驱动结构333和封堵块331,所述障碍感应器360电连接于所述驱动结构333,所述封堵块331连接于所述驱动结构333,所述驱动结构333带动所述封堵块331转动,以使所述封堵块331封堵所述第一出声孔311或者所述第二出声孔312。
具体地,驱动结构333可以为驱动电机、马达等,驱动结构333与壳体310相固定。封堵块331可以为适配第一出声孔311和第二出声孔312的块状结构。实际应用中,例如当障碍感应器360安装于第一壳壁310a而且感应出前方障碍时,障碍感应器360发出信号至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正转,从而带动封堵块331将第一出声孔311封堵;而当障碍感应器360安装于第一壳壁310a而且未感应出前方障碍时,障碍感应器360发出信号至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反转,从而带动封堵块331将第二出声孔312封堵。如此使得用户佩戴后,通过障碍感应器360感应后,驱动结构333通过正反转的方向不同,自动将相应的出声孔封堵,从而确保在听音品质不变的情况下,用户可随意佩戴。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块331包括连接部3313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3313的第一封堵部3311和第二封堵部3312,所述连接部3313位于所述第一封堵部3311与所述第二封堵部3312之间;所述驱动结构333连接于所述连接部3313,并可带动所述第一封堵部3311和所述第二封堵部3312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封堵部3311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311、所述第二封堵部3312封堵所述第二出声孔312;或者所述第一封堵部3311封堵所述第一出声孔311、所述第二封堵部3312打开所述第二出声孔312。
该实施例中,驱动结构333连接于连接部3313,驱动结构333动作时,可同时带动第一封堵部3311和第二封堵部3312转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在使其中一个出声孔打开的同时,也会关闭另一个出声孔。例如,第一封堵部3311打开第一出声孔311的同时,第二封堵部3312也会关闭第二出声孔312,或者第一封堵部3311关闭封堵第一出声孔311的同时,第二封堵部3312会打开第二出声孔312,由此使得音箱单体300发出的声音在经第一出声孔311或者第二出声孔312传出时,不会受到另一个出声孔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音质效果和用户听音的体验。
进一步地,本申请所述第一封堵部3311的封堵所述第一出声孔311一侧的外表面为弧形面;且/或,所述第二封堵部3312的封堵所述第二出声孔312一侧的外表面为弧形面。通过将第一封堵部3311、第二封堵部3312进行封堵的表面设置为弧形面,使得使得第一封堵部3311在封堵第一出声孔311、第二封堵部3312在封堵第二出声孔312时,能够更加贴合于第一出声孔311的孔口或者第二出声孔312的孔口,从而使得在封堵的状态下能更加严密的闭合封堵出声孔,使得在封堵状态下不会漏音而影响音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封堵部3311和第二封堵部3312在封堵出声孔的状态下不漏音,第一封堵部3311和第二封堵部3312的外表面设有隔音层,如此通过增设的隔音层使得第一封堵部3311和第二封堵部3312封堵状态下隔音效果更好。
基于上述的实施例,本申请第一封堵部3311、所述连接部3313和所述第二封堵部3312为一体结构。该实施例中,第一封堵部3311和第二封堵对称设置于连接部3313的两侧,如此使得第一封堵部3311和第二封堵部3312的动作可以保持同步,从而同步进行打开和封堵的动作,不会出现音质落差感。而且,一体结构的设计也便于加工成型,加工制造的效率较高。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所述喇叭组件350与所述第一出声孔311之间的距离和与所述第二出声孔312之间的距离相同。其中,喇叭组件350可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壳体310的安装腔内,喇叭组件350可设置于第一出声孔311和第二出声孔312之间的侧方位置。通过将喇叭组件350与两个出声孔之间的距离等同设置,使得在无论通过哪个出声孔出声时,即用户佩戴任一方向时,用户听音的质感不会由于与声源距离不同而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体验。
结合参照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颈戴式音箱500,该颈戴式音箱500包括颈戴本体100和两音箱单体300,两音箱单体300分别连接于颈戴本体100的两端,该音箱单体3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颈戴式音箱5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实际应用中,用户将颈戴本体100挂脖佩戴后,两音箱单体300分别位于左肩和右肩处,而在其中一音箱单体300处设置障碍感应器360,该障碍感应器360与两音箱单体300的封堵组件330联动,从而通过障碍感应器360的位置,将两个音箱单体300贴向用户肩膀一侧的出声孔封堵关闭,而声音将从另一侧播放。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颈戴式音箱500还包括方向检测模块(未标示)和处理器(未标示),所述方向检测模块与所述音箱单体300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方向检测模块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方向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音箱单体300的佩戴方向,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佩戴方向确定两所述音箱单体300的左声道功能或者右声道功能。
实际应用中,可预先设定障碍感应器360在右肩并且朝上时,此时为正面佩戴,而当障碍感应器360在左肩并朝下时为反面佩戴。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方向检测模块(如重力传感器)对障碍感应器360的位置进行检测,当检测到障碍感应器360未感应障碍时(即此时障碍感应器360朝上,正面佩戴),此时处理器(如微处理器)将障碍感应器360所在的音箱单体300的发声设定为右声道发声,使障碍感应器360所在的音箱单体300压缩中、高音频区信号;而当检测到障碍感应器360感应障碍时(即此时障碍感应器360朝下,反面佩戴),此时处理器将障碍感应器360所在的音箱单体300的发声设定为左声道发声,使障碍感应器360所在的音箱单体300压缩低音频区信号。如此,可以将障碍感应器360作为标志,在检测判断音箱单体300的佩戴方向后,根据佩戴方向自动设置左声道和右声道,从而无论用户正面佩戴还是反面佩戴颈戴式音箱500,均可以相应设置左声道和右声道功能,用户使用无需识别佩戴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音箱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单体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所述第一壳壁开设有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壳壁开设有第二出声孔;和
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可封堵所述第一出声孔或者所述第二出声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单体还包括障碍感应器,所述障碍感应器设于所述第一壳壁或者所述第二壳壁的外表面,所述障碍感应器电连接于所述封堵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包括驱动结构和封堵块,所述障碍感应器电连接于所述驱动结构,所述封堵块连接于所述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带动所述封堵块转动,以使所述封堵块封堵所述第一出声孔或者所述第二出声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箱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块包括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封堵部与所述第二封堵部之间;
所述驱动结构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可带动所述第一封堵部和所述第二封堵部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封堵部打开所述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封堵部封堵所述第二出声孔;或者,所述第一封堵部封堵所述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封堵部打开所述第二出声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箱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部用以封堵所述第一出声孔一侧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且/或,所述第二封堵部用以封堵所述第二出声孔一侧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箱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封堵部为一体结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壁或者所述第二壳壁的外表面凹设有安装槽,所述障碍感应器嵌设于所述安装槽。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音箱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单体包括喇叭组件,所述喇叭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喇叭组件与所述第一出声孔之间的距离和与所述第二出声孔之间的距离相同。
9.一种颈戴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戴式音箱包括:
颈戴本体;和
两音箱单体,两所述音箱单体分别连接于所述颈戴本体的两端,所述音箱单体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音箱单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戴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戴式音箱还包括方向检测模块和处理器,所述方向检测模块与所述音箱单体信号连接,并用以检测所述音箱单体的佩戴方向;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方向检测模块信号连接,并用以确定两所述音箱单体的左声道功能或者右声道功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98321.0U CN212850909U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98321.0U CN212850909U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850909U true CN212850909U (zh) | 2021-03-30 |
Family
ID=75150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98321.0U Active CN212850909U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850909U (zh) |
-
2020
- 2020-09-29 CN CN202022198321.0U patent/CN2128509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79687B1 (en) | Customizable headphone audio driver assembly and headphone including such an audio driver assembly. | |
TWM453318U (zh) | 入耳式耳機 | |
CN112333592B (zh) | 检测耳罩材质的耳机 | |
CN110572745A (zh) |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 |
CN104853278A (zh) | 一种微型音箱 | |
CN110351408B (zh) | 一种电子设备出声结构 | |
CN212850909U (zh) |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 |
CN112203187B (zh) |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 |
CN205249435U (zh) | 通话耳机 | |
CN204598287U (zh) | 一种微型音箱 | |
CN212850910U (zh) |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 |
US6666296B1 (en) | Speaker assembly | |
CN212850911U (zh) |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 |
CN107018459B (zh) | 耳机 | |
CN110891218B (zh) | 一种耳塞式耳机及无线耳机系统 | |
KR20230153158A (ko) | 사운드 디바이스 | |
CN112203186B (zh) | 音箱单体和颈戴式音箱 | |
CN210381260U (zh) | 喇叭组件和双听蓝牙耳机 | |
CN210129945U (zh) | 一种耳机主机和一种蓝牙耳机 | |
CN220401933U (zh) | 一种耳机 | |
CN219627880U (zh) | 一种具有双出音孔的气传导耳机 | |
CN212183714U (zh) | 具有改进反馈声道的耳机 | |
CN210725283U (zh) | 音频播放设备 | |
CN217985390U (zh) | 一种双喇叭结构 | |
CN209787402U (zh) | 一种头戴耳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