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50430U - 一种基于功率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功率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50430U
CN212850430U CN202021642303.0U CN202021642303U CN212850430U CN 212850430 U CN212850430 U CN 212850430U CN 202021642303 U CN202021642303 U CN 202021642303U CN 212850430 U CN212850430 U CN 212850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fier
capacitor
audio signal
integrated circuit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423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石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uda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uda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uda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uda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423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50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50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50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辨率较佳且频率分析范围较宽的基于功率集成电路,用于音频信号放大,具备:可调电阻,其配置于功率集成电路内,用于接收音频信号,并对音频信号进行调节;第一放大器,其同相端与可调电阻的调节端连接,用于对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增益;第二放大器,其同相端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增益后的音频信号进行二级放大;第三放大器,其同相端耦接于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用于对二级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后级放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功率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功率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小型化的方式,并通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目前,采用FPGA设计的数字幅频均衡功率放大器,前置电路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组成,放大倍数大于400倍,通过反复调整带阻衰减网络的参数。然而,通过降采样的方式可降低滤波器的阶数要求且幅频均衡,在使用过程中,集成电路设计较为复杂且难以调和,造成PWM的占空比的调节性差,导致输出波形失真度较大。
因此,如何降低输出信号失真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集成电路设计较为复杂且难以调和,造成PWM的占空比的调节性差,导致输出波形失真度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分辨率较佳且频率分析范围较宽的基于功率集成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功率集成电路,用于音频信号放大,具备:
可调电阻,其配置于功率集成电路内,用于接收音频信号,并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调节;
第一放大器,其同相端与所述可调电阻的调节端连接,用于对输入的所述音频信号进行增益;
第二放大器,其同相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增益后的所述音频信号进行二级放大;
第三放大器,其同相端耦接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用于对二级放大后的所述音频信号进行后级放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公共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的调节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同相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六电容及第七电容,其中,所述第六电容与所述第七电容串联连接;
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同相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三极管及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放大器的同相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公共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六电阻及第七电阻,其中,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七电阻串联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放大器的同相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功率集成电路中,具备:包括用于增益音频信号的第一放大器、用于对增益后的音频信号进行二级放大的第二放大器及第三放大器,其中,第三放大器的同相端耦接于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用于对二级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后级放大。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放大器对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电压增益,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进而提高音频信号的增益状态,可有效解决集成电路设计较为复杂且难以调和,造成PWM的占空比的调节性差,导致输出波形失真度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功率集成电路一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功率集成电路的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功率集成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t1、第一放大器U1A、第二放大器U1B及第三放大器U1C。
其中,可调电阻Rt1的电阻值的大小可以人为调节,以满足电路的需要。
放大器(对应U1A-U1C)具有高增益及多级直接耦合作用。
具体地,可调电阻Rt1设置于功率集成电路内,用于接收前级电路输入的音频信号,对音频信号进行调节(即根据电路的需求进行调节),并将该音频信号输出至第一放大器U1A。
第一放大器U1A的同相端(对应2脚)与可调电阻Rt1的调节端连接,第一放大器U1A的反相端(对应3脚)通过第二电阻R102与公共端连接,第一放大器U1A的输出端(对应4脚)通过第三电阻R103与第一放大器U1A的反相端(对应3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电阻R103为反馈电阻,即第一放大器U1A增益后的音频信号通过第三电阻R103反馈至第一放大器U1A的反相端(对应3脚)。
第一放大器U1A用于对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增益(即进行一级放大),然后将增益后的音频信号输出至第二放大器U1B。
第二放大器U1B的同相端(对应5脚)与第一放大器U1A的输出端(对应4脚)连接,第二放大器U1B的反相端(对应6脚)与第二放大器U1B的输出端(对应7脚)连接,第二放大器U1B的输出端(对应7脚)通过第四电阻R104与第二放大器U1B的同相端(对应5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电阻R104为反馈电阻,即第二放大器U1B增益后的音频信号通过第四电阻R104反馈至第二放大器U1B的同相端(对应5脚)。
第二放大器U1B用于对增益后的音频信号进行二级放大,经第二放大器U1B二级放大后输出的音频信号,通过第四电阻R104反馈至第二放大器U1B的同相端(对应5脚),再与第一放大器U1A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叠加,进而提高音频信号增益效果。
进一步地,第三放大器U1C的同相端(对应10脚)耦接于第二放大器U1B的输出端(对应7脚),其用于接收经第二放大器U1B二级放大后输出的音频信号,然后对其进行后级放大。
使用本技术方案,通过放大器对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电压增益,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进而提高音频信号的增益状态,可有效解决集成电路设计较为复杂且难以调和,造成PWM的占空比的调节性差,导致输出波形失真度较大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集成电路的性能,可在电路中设置第一电容C101及第二电容C102,其中,第一电容C101为滤波电容,第二电容C102为耦合电容。
具体地,第一电容C101的一端与可调电阻Rt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01的另一端与公共端连接,可调电阻Rt1的一端与公共端连接。
第二电容C102的一端与可调电阻Rt1的调节端连接,第二电容C102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一放大器U1A的同相端(对应2脚)。
第一电阻R101的一端与第一放大器U1A的同相端(对应2脚)连接,第一电阻R101的另一端与公共端连接。
即,前级电路输入的音频信号经第一电容C101滤波处理后,再由可调电阻Rt1进行调节后,通过第二电容C102耦合后输入第一放大器U1A,由第一放大器U1A进行一级放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集成电路还包括串联连接的第六电容C106及第七电容C107,其中,第六电容C106及第七电容C107为耦合电容。
具体地,第六电容C106的一端与第一放大器U1A的输出端(对应4脚)连接,第七电容C107的一端与第二放大器U1B的同相端(对应5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集成电路还包括第一三极管VT101及第二三极管VT102,其中,第一三极管VT101为NPN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VT102为PNP型三极管,其具有信号放大及开关的作用。
具体地,第一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与第三放大器U1C的同相端(对应10脚)连接,第一三极管VT101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连接。
第一三极管VT101及第二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与公共端连接。
第二三极管VT102的基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01的阳极与第二二极管D102的阴极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集成电路还包括串联连接的第六电阻R106及第七电阻R107。
具体地,第六电阻R106的一端与第二放大器U1B的输出端(对应7脚)连接,第七电阻R107的一端与第三放大器U1C的同相端(对应10脚)连接。
第三放大器U1C的反相端(对应11脚)通过串联连接的第十二电阻R112及第十三电容C113与公共端连接。
实例性地:功放的测试数据
测试条件:功放电源电压±18V,ViRMS=4mV正弦波
Figure BDA0002624974840000051
测试方法:功率集成电路输出电压有效值为4mV的单频正弦信号接入系统,手动调节输入信号的频率在20Hz--20KHz的范围内变化,同时用两台双通道示波器分别观测前置放大输出信号、均衡后输出信号、功放推动级电压和功放在8Ω负载上输出的电压信号波形,并记录各频点对应的幅度值和功放电源电流,通过计算即可知电压放大倍数和电压幅度在带内的平坦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功率集成电路,用于音频信号放大,其特征在于,具备:
可调电阻,其配置于功率集成电路内,用于接收音频信号,并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调节;
第一放大器,其同相端与所述可调电阻的调节端连接,用于对输入的所述音频信号进行增益;
第二放大器,其同相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增益后的所述音频信号进行二级放大;
第三放大器,其同相端耦接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用于对二级放大后的所述音频信号进行后级放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功率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公共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的调节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同相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功率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六电容及第七电容,其中,所述第六电容与所述第七电容串联连接;
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同相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功率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三极管及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放大器的同相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公共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功率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功率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六电阻及第七电阻,其中,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七电阻串联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放大器的同相端连接。
CN202021642303.0U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基于功率集成电路 Active CN212850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2303.0U CN212850430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基于功率集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2303.0U CN212850430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基于功率集成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50430U true CN212850430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32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42303.0U Active CN212850430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基于功率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504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2894A (zh) 具有低频损耗校正的包络跟踪
CN207817038U (zh) 一种电流测量电路和万用表
CN101640530A (zh) 检波电路及无线通信系统
KR20090035574A (ko) 확장 범위 rms-dc 변환기
US20220407462A1 (en) Wideband transmission circuit
CA2000670C (en) Self equalizing multi-stage 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CN108429541A (zh) 用于对放大器的线性度进行补偿的前置补偿器
WO2023138600A1 (zh) 一种带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功率检测电路及其射频前端模块
US7751857B2 (en) Radio-frequency amplifier system
JPH0720040B2 (ja) 電圧−電流変換回路
CN109084911A (zh) 温度检测采样电路及音频放大器芯片
CN212850430U (zh) 一种基于功率集成电路
RU2427071C1 (ru) Широкополосный усилитель
WO2023097941A1 (zh) 功率检测电路、功率放大器模块及射频前端架构
CN110022136A (zh) 滤波器网络
CN200944577Y (zh) 一种信号增益放大系统
US20090224826A1 (en) Output circuit of vacuum-tube amplifier
US998558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of an amplifier
CN101931376A (zh) 直流隔离放大器
US7123091B2 (en) Darlington differential amplifier
CN104113294A (zh) 压控放大器以及使用压控放大器的方法
US7355475B2 (en) Output circuit of vacuum-tube amplifier
CN218416350U (zh) 一种双端信号转单端信号电路
CN104506144A (zh) 一种低噪声差分前置放大电路及放大器
CN211046880U (zh) 超声波液位传感器的分体式放大检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