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49156U -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49156U
CN212849156U CN202021467747.5U CN202021467747U CN212849156U CN 212849156 U CN212849156 U CN 212849156U CN 202021467747 U CN202021467747 U CN 202021467747U CN 212849156 U CN212849156 U CN 212849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pping
leakage protection
protection plug
reset
key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677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红心
张有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Grac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Grac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Grac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Grac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677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49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49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491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脱扣结构与线路板;脱扣结构进一步包括侧端设有凹陷结构的复位杆、设有复位键帽与电源断开键帽的一体式硅胶键帽、脱扣架以及设于脱扣架内的内部设有第二弹簧的脱扣线圈、T型小铁芯与用于连接复位杆与动触片的压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头,解决了目前漏电保护插头因结构大多比较复杂,且其内部的脱扣结构是由自身结构甚为复杂的部件构成,进而容易导致漏电保护插头整体上的协调性和动作稳定性差,以及容易因脱扣时铁芯的运动及其他外力的因素而造成脱扣片变形,无法进行直接脱扣进而导致漏电保护功能失效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头结构大多比较复杂,且其内部的脱扣结构是由自身结构甚为复杂的动件支座、扣架、杠杆、脱扣片等部件构成,而这些部件之间大多存在多重配合关系,进而容易导致漏电保护插头整体上的协调性和动作稳定性差;且还会普遍存在一个安全隐患,即在使用时,容易因脱扣时铁芯的运动及其他外力的因素而造成脱扣片变形,无法进行直接脱扣进而导致漏电保护功能失效。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漏电保护插头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漏电保护插头,解决了目前漏电保护插头因结构大多比较复杂,且其内部的脱扣结构是由自身结构甚为复杂的部件构成,进而容易导致漏电保护插头整体上的协调性和动作稳定性差,以及容易因脱扣时铁芯的运动及其他外力的因素而造成脱扣片变形,无法进行直接脱扣进而导致漏电保护功能失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括顶部设有复位键帽孔与电源断开键帽孔的上壳体1、底部设有接地插脚孔与零火线插脚孔的下壳体11以及设于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11之间的脱扣结构与线路板6;所述脱扣结构进一步包括侧端设有凹陷结构的复位杆3、设有复位键帽与电源断开键帽的一体式硅胶键帽4、脱扣架14以及设于脱扣架14内的内部设有第二弹簧7的脱扣线圈15、T型小铁芯8与用于连接所述复位杆3与动触片16的压臂9;其中,所述压臂9的中央一侧设有与所述凹陷结构卡接的凸起结构、另一侧设有卡接所述T型小铁芯8首端的凹槽结构22,所述复位杆3的上部套设于所述复位键帽孔的外部、下部依次套设于所述一体式硅胶键帽4上的复位键帽、第一弹簧5与所述线路板6上的复位杆接口以使所述凹陷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卡接,所述T型小铁芯8的尾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弹簧7上,所述一体式硅胶键帽4置于所述线路板6的上部,所述动触片1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线路板6的下部、另一端与所述压臂9的两端卡接,接地插脚10与零火线插脚12安装于所述脱扣架14的底端。
优选,漏电保护插头进一步包括卡接于所述复位键帽孔底部的透明光圈2与连接于所述下壳体11任一端上的端口装置13。
优选,所述压臂9的一端上设有方向为水平朝上的第一卡勾20、另一端上设有方向为水平朝上的用于机械脱扣的直角卡勾21,所述动触片1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卡勾20以及所述直角卡勾21固定卡接于所述压臂9的两端上。
优选,所述脱扣线圈15与所述压臂9之间设有便于所述压臂9旋转一定角度的卡槽,所述T型小铁芯8置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所述一体式硅胶键帽4的电源断开键帽底部设有导电硅胶,所述导电硅胶与所述线路板6直接接触。
优选,所述脱扣架14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三卡勾17,所述动触片16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勾19,所述线路板6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三卡勾17以及所述第二卡勾19卡接的卡接孔18。
优选,所述动触片16的一端与所述卡接孔18卡接后通过焊锡分别与地线与零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头,解决了目前漏电保护插头因结构大多比较复杂,且其内部的脱扣结构是由自身结构甚为复杂的部件构成,进而容易导致漏电保护插头整体上的协调性和动作稳定性差,以及容易因脱扣时铁芯的运动及其他外力的因素而造成脱扣片变形,无法进行直接脱扣进而导致漏电保护功能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头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放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另一种漏电保护插头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脱扣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2所示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头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压臂的立体结构图。
说明书附图中数字标识对应的部件名称分别如下:
上壳体1;透明光圈2;复位杆3;一体式硅胶键帽4;第一弹簧5;线路板6;第二弹簧7;T型小铁芯8;压臂9;接地插脚10;下壳体11;零火线插脚12;端口装置13;脱扣架14;脱扣线圈15;动触片16;第三卡勾17;卡接孔18;第二卡勾19;第一卡勾20;直角卡勾21;凹槽结构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头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放大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漏电保护插头,包括顶部设有复位键帽孔与电源断开键帽孔的上壳体1、底部设有接地插脚孔与零火线插脚孔的下壳体11以及设于上壳体1与下壳体11之间的脱扣结构与线路板6;脱扣结构进一步包括侧端设有凹陷结构的复位杆3、设有复位键帽与电源断开键帽的一体式硅胶键帽4、脱扣架14以及设于脱扣架14内的内部设有第二弹簧7的脱扣线圈15、T型小铁芯8与用于连接复位杆3与动触片16的压臂9;其中,压臂9的中央一侧设有与凹陷结构卡接的凸起结构、另一侧设有卡接T型小铁芯8首端的凹槽结构22,复位杆3的上部套设于复位键帽孔的外部、下部依次套设于一体式硅胶键帽4上的复位键帽、第一弹簧5与线路板6上的复位杆接口以使凹陷结构与凸起结构卡接,T型小铁芯8的尾端套设于第二弹簧7上,一体式硅胶键帽4置于线路板6的上部,动触片16的一端连接于线路板6的下部、另一端与压臂9的两端卡接,接地插脚10与零火线插脚12安装于脱扣架14的底端。
优选,漏电保护插头进一步包括卡接于复位键帽孔底部的透明光圈2与连接于下壳体11任一端上的端口装置13。
优选,本实施例各结构的连接方式为:
上壳体1与下壳体11通过螺丝或卡扣方式固定连接,二者共同围成闭合空间,脱扣机构与线路板6设置在该闭合空间内;
以及,复位杆3设在上壳体1内并可沿竖轴向上下移动,复位杆3的下部依次套设于一体式硅胶键帽4上的复位键帽、第一弹簧5与线路板6上的复位杆接口以使凹陷结构与凸起结构卡接,并伸出上壳体1外从而形成按压部;第一弹簧5套设于复位杆3的下部压杆上,第一弹簧5的上端抵靠在复位杆3的顶端下侧,下端抵靠在线路板6上;
以及,T型小铁芯8及第二弹簧7均设在脱扣线圈15的内部,T型小铁芯8在脱扣线圈15的内部可沿水平轴向移动,第二弹簧7的一端抵靠在脱扣线圈15的内部尾端,另一端T型小铁芯8的首部;
以及,T型小铁芯8的首部卡设在压臂9中央另一侧的凹槽结构22内,并可在沿该凹槽结构22内的滑槽内壁上下滑动,压臂9可在脱扣架14内的压臂安装槽内沿着滑槽内壁上下滑动;
以及,动触片16的另一端与压臂9两端卡接后,压臂9的每一次水平轴向旋转皆会带动动触片16进行反弹,以将压臂9与动触片16一起作向下运动,从而导致动触片16的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实现脱扣动作。
优选,本实施例工作方式为:
在外力作用下,向下按复位杆3,复位杆3垂直延着线路板6导孔和压臂9导槽向下移动,当下滑到一定行程,复位杆3的下端凹陷结构与压臂9的中央一侧上的凸起结构将会发生互相勾嵌,松开向下压复位杆3的力后,复位杆3受支撑在线路板6上的第一弹簧5反弹力,带动压臂9一起向上运动,同时置于压臂9两端上的动触片16也跟着一起向上运动,直至运动到动触片16上的触头分别紧密接触到L和N插片上的触头,产品复位输出电源导通;
以及,当产品检测到一定值得漏电流信号,产品监控电路会使脱扣线圈15通电,以使脱扣线圈15产生一定的磁场,进而吸附T型小铁芯8向脱扣线圈15内部进行运动,同时T型小铁芯8的首部通过压臂9中央另一侧的凹槽结构22进而带动压臂9水平轴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复位杆3的下端凹陷结构与压臂9的中央一侧上的凸起结构相互勾嵌的部分分开,复位杆3可受第一弹簧5的反弹力向上运动,压臂9可受动触片16的反弹力,一起作向下运动,动触片16的触头与L、N插片上的触头分开,产品脱扣关断输出电源。
优选,一体式硅胶键帽4为用于复位杆3的外护套零部件,工作时与线路板接触的部位带有导电硅胶;
以及,复位杆3为用于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复位的零部件,工作时起到拉动压背,进而使产品处于接通闭状态;
以及,压臂9为用于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内,工作时起连接复位杆和支撑导电铜片动触片的支撑架;
以及,T型小铁芯8为用于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内,在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后,受磁场影响,产生运动,进而使产品实现脱扣;
以及,脱扣架14为用于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内,安装脱扣装置组件的固定框架;
以及,透明光圈2为用于一种漏电保护插头上透光面板,将壳体内部指示灯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透出至壳体外部;
以及,接的插脚10为用于一种漏电保护插头接地的铜片,为插头与用电器连接后可靠接地。
可见,实施图1所描述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头,解决了目前漏电保护插头因结构大多比较复杂,且其内部的脱扣结构是由自身结构甚为复杂的部件构成,进而容易导致漏电保护插头整体上的协调性和动作稳定性差,以及容易因脱扣时铁芯的运动及其他外力的因素而造成脱扣片变形,无法进行直接脱扣进而导致漏电保护功能失效的问题。
此外,实施图1所描述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头,通过将第一弹簧安装在复位杆与线路板之间,即使外壳拆除,也能保证机构复位动作的可靠性。
此外,实施图1所描述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其整体外形更美观、结构更加紧凑和简单。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是一种漏电保护插头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其中,图2所示的漏电保护插头是由图1所示的漏电保护插头进行优化得到的。
与图1所示的漏电保护插头相比较,图2所示的漏电保护插头还包括第三卡勾17、卡接孔18、第二卡勾19、第一卡勾20与直角卡勾21。
优选,压臂9的一端上设有方向为水平朝上的第一卡勾20、另一端上设有方向为水平朝上的用于机械脱扣的直角卡勾21,动触片1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卡勾20以及直角卡勾21固定卡接于压臂9的两端上。
优选,脱扣线圈15与压臂9之间设有便于压臂9旋转一定角度的卡槽,T型小铁芯8置于卡槽内。
优选,在压臂9发生水平轴向旋转时,第一卡勾20与直角卡勾21也会发生水平轴向旋转,动触片16置于第一卡勾20、直角卡勾21与横臂之间,而当T型小铁芯8的首部通过压臂9中央另一侧的凹槽结构22进而带动压臂9在卡槽内水平轴向旋转一定的角度时,第一卡勾20与直角卡勾21将会发生往下压的动作,进而带动动触片16进行反弹,以将压臂9与动触片16一起作向下运动,从而导致动触片16的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实现脱扣动作,以切断电源,达到漏电保护目的。
优选,一体式硅胶键帽4的电源断开键帽底部设有导电硅胶,导电硅胶与线路板6直接接触。
优选,脱扣架14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三卡勾17,动触片16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勾19,线路板6上设有多个与第三卡勾17以及第二卡勾19卡接的卡接孔18。
优选,动触片16的一端与卡接孔18卡接后通过焊锡分别与地线与零线连接。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头,解决了目前漏电保护插头因结构大多比较复杂,且其内部的脱扣结构是由自身结构甚为复杂的部件构成,进而容易导致漏电保护插头整体上的协调性和动作稳定性差,以及容易因脱扣时铁芯的运动及其他外力的因素而造成脱扣片变形,无法进行直接脱扣进而导致漏电保护功能失效的问题。
此外,实施图2所描述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头,通过采用压臂直接替换了传统的锁扣与横臂,进而具有结构简单、零部件配合关系少、整体协调性和动作稳定性好、利于缩小插头的整体体积等优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设有复位键帽孔与电源断开键帽孔的上壳体(1)、底部设有接地插脚孔与零火线插脚孔的下壳体(11)以及设于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11)之间的脱扣结构与线路板(6);所述脱扣结构进一步包括侧端设有凹陷结构的复位杆(3)、设有复位键帽与电源断开键帽的一体式硅胶键帽(4)、脱扣架(14)以及设于脱扣架(14)内的内部设有第二弹簧(7)的脱扣线圈(15)、T型小铁芯(8)与用于连接所述复位杆(3)与动触片(16)的压臂(9);其中,所述压臂(9)的中央一侧设有与所述凹陷结构卡接的凸起结构、另一侧设有卡接所述T型小铁芯(8)首端的凹槽结构(22),所述复位杆(3)的上部套设于所述复位键帽孔的外部、下部依次套设于所述一体式硅胶键帽(4)上的复位键帽、第一弹簧(5)与所述线路板(6)上的复位杆接口以使所述凹陷结构与所述凸起结构卡接,所述T型小铁芯(8)的尾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弹簧(7)上,所述一体式硅胶键帽(4)置于所述线路板(6)的上部,所述动触片(1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线路板(6)的下部、另一端与所述压臂(9)的两端卡接,接地插脚(10)与零火线插脚(12)安装于所述脱扣架(14)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漏电保护插头进一步包括卡接于所述复位键帽孔底部的透明光圈(2)与连接于所述下壳体(11)任一端上的端口装置(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臂(9)的一端上设有方向为水平朝上的第一卡勾(20)、另一端上设有方向为水平朝上的用于机械脱扣的直角卡勾(21),所述动触片(1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卡勾(20)以及所述直角卡勾(21)固定卡接于所述压臂(9)的两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线圈(15)与所述压臂(9)之间设有便于所述压臂(9)旋转一定角度的卡槽,所述T型小铁芯(8)置于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项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硅胶键帽(4)的电源断开键帽底部设有导电硅胶,所述导电硅胶与所述线路板(6)直接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扣架(14)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三卡勾(17),所述动触片(16)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勾(19),所述线路板(6)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三卡勾(17)以及所述第二卡勾(19)卡接的卡接孔(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16)的一端与所述卡接孔(18)卡接后通过焊锡分别与地线与零线连接。
CN202021467747.5U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Active CN212849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7747.5U CN212849156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7747.5U CN212849156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49156U true CN212849156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20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67747.5U Active CN212849156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491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2098B2 (en) Power plug with leakage current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circuit
US9640969B2 (en) Arc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CN110289532B (zh) 一种转换接头
CN212849156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213071598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201532918U (zh) 插座式剩余电流断路器
CN102509919B (zh) 兼具反接线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插座
CN216214598U (zh)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US20230344215A1 (en) Leakage Current Detection Circuit
CN109390730B (zh) 漏电保护插头
CN113764238B (zh) 一种接地故障断路器
CN217607154U (zh) 具有卧式磁环组件的漏电保护插头
CN211182132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用按键结构
CN211238722U (zh) 一种插座
CN109637910B (zh) 一种插座复位机构以及接地故障保护插座
CN20962606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墙壁开关
CN212542876U (zh) 一种带零火线双断开关的插头
CN219371465U (zh) 一种具有滑动型保护门结构的电源插座
CN212689769U (zh) 智能门锁
CN211789842U (zh)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插头
CN220822093U (zh) 一种便于接线的漏电保护插座
CN2209394Y (zh) 漏电自动保护化接头
CN218922356U (zh) 料理机用耦合器、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4412263U (zh) 漏电保护装置
CN220711106U (zh) 具有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