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48549U - 智能蓄电池活化仪 - Google Patents

智能蓄电池活化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48549U
CN212848549U CN202021684440.0U CN202021684440U CN212848549U CN 212848549 U CN212848549 U CN 212848549U CN 202021684440 U CN202021684440 U CN 202021684440U CN 212848549 U CN212848549 U CN 212848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plate
activation
cavity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44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uzh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uzh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uzh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uzh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844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48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48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485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包括活化仪本体,活化仪本体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固定有蓄电池以及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活化仪本体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固定有散热板,散热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散热孔,空腔内设置有同时封堵散热孔的封堵组件。本申请中,当该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为便于蓄电池散热,工作人员只需取下封堵组件,即可便于蓄电池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孔散出。当该智能蓄电池活化仪长时间未使用时,工作人员只需采用封堵组件对散热板上的散热孔进行封堵,以此起到了良好的防止灰尘或杂物进入散热孔内的作用,保证了活化仪本体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正常散热功能。

Description

智能蓄电池活化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活化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蓄电池活化仪。
背景技术
蓄电池活化仪,是专用于日常维护中对落后蓄电池处理的便携式产品,它具有三种独立的使用方式:电池放电方式、电池充电方式和电池活化方式。铅酸蓄电池由于长期搁置不用,或者由于长期欠充电,会导致活性物质主要是负极活性物质的硫化失效,容量衰减这时,可以进行几次大电流的充电和放电以激活这些硫化的活性物质,这个过程就叫活化。由于充电时间较长,蓄电池本身发热严重,部分质量较差的蓄电池可能出现故障或者破损。
在公开号CN20957151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动力蓄电池活化仪,包括活化仪本体,所述活化仪本体内部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两侧安装有推板,且推板通过推杆固定,且连接杆与活化仪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下方安装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下方安装有垫板,且垫板下方通过连接杆悬挂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活化仪本体底部安装有风扇,所述活化仪本体两侧均设有通风孔,且通风孔一侧安装有防尘网,且防尘网安装在活化仪本体内部,所述活化仪本体下方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设有多组。
发明人认为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活化仪本体长期未使用时,活化仪本体上的通风孔内容易集结灰尘或杂物,从而使得活化仪本体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正常散热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灰尘或杂物聚集于通风孔内的概率,保证活化仪本体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正常散热功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蓄电池活化仪。
本申请提供的智能蓄电池活化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包括活化仪本体,所述活化仪本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有蓄电池以及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活化仪本体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固定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散热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同时封堵散热孔的封堵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该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为便于蓄电池散热,工作人员只需取下封堵组件,即可便于蓄电池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孔散出。当该智能蓄电池活化仪长时间未使用时,工作人员只需采用封堵组件对散热板上的散热孔进行封堵,以此起到了良好的防止灰尘或杂物进入散热孔内的作用,保证了活化仪本体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正常散热功能。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堵组件包括与空腔内壁靠近散热板的位置固定的导向杆、与空腔内壁靠近散热板的位置转动连接的螺纹杆、共同设置于导向杆与螺纹杆上的活动板以及与活动板靠近散热板一侧的侧壁固定的插接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活动板并与之滑移连接,所述螺纹杆贯穿活动板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插接杆设有多个,所述插接杆与散热孔一一对应并插接配合,所述活动板上贯穿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插接杆交错设置,所述活化仪本体上设置有驱使螺纹杆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使用封堵组件对多个散热孔进行封堵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驱动组件驱使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贯穿活动板并与活动板螺纹连接,导向杆贯穿活动板并与之滑移连接,以此使得活动板向靠近散热板的一侧移动,直至插接杆上的插接杆与散热板上的散热孔一一插接,即可使得散热板上的散热孔得以封堵,起到了防止灰尘或杂物进入散热孔内的作用。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活化仪本体侧壁固定的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的主动齿轮以及固定套设于螺纹杆上并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驱动组件驱使螺纹杆转动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第二电机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则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与从动齿轮固定的螺纹杆转动,以便使得活动板沿螺纹杆的轴向向靠近散热板的一侧移动。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表面均设有镀铬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铬具有较高的硬度,镀于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的表面上,使得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表面的耐磨性能得以增强,降低了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的相互磨损,有利于延长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插接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均固定有导接块,所述导接块呈圆台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接块,以此降低了插接杆与散热孔插接的难度。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散热板一侧的侧壁与散热板之间的距离大于从动齿轮远离散热板一侧的侧壁与散热板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板,以此避免了活动板运动过度而使得活动板与从动齿轮相抵的情况。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远离散热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板,以此对活动板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避免了活动板脱离螺纹杆的情况。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杆的长度大于散热孔的孔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杆的长度大于散热孔的孔深,以此便于插接杆插入散热孔后,对散热孔内的灰尘或杂物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当该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为便于蓄电池散热,工作人员只需取下封堵组件,即可便于蓄电池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孔散出。当该智能蓄电池活化仪长时间未使用时,工作人员只需采用封堵组件对散热板上的散热孔进行封堵,以此起到了良好的防止灰尘或杂物进入散热孔内的作用,保证了活化仪本体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正常散热功能;
2、本申请中,需要使用封堵组件对多个散热孔进行封堵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驱动组件驱使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贯穿活动板并与活动板螺纹连接,导向杆贯穿活动板并与之滑移连接,以此使得活动板向靠近散热板的一侧移动,直至插接杆上的插接杆与散热板上的散热孔一一插接,即可使得散热板上的散热孔得以封堵,起到了防止灰尘或杂物进入散热孔内的作用;
3、本申请中,铬具有较高的硬度,镀于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的表面上,使得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表面的耐磨性能得以增强,降低了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的相互磨损,有利于延长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活化仪本体;11、控制面板;12、接线柱;13、控制开关;14、显示屏;15、阶梯槽;16、盖板;161、提手;17、空腔;18、蓄电池;181、固定杆;19、半导体制冷片;2、矩形通孔;21、散热板;211、散热孔;3、驱散组件;31、第一电机;32、散热叶片;4、封堵组件;41、导向杆;411、第一限位板;42、螺纹杆;421、第二限位板;43、活动板;431、通风孔;44、插接杆;441、导接块;5、驱动组件;51、第二电机;52、主动齿轮;53、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包括活化仪本体1,活化仪本体1呈长方体形,活化仪本体1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1、接线柱12、控制开关13以及显示屏14。活化仪本体1上表面开设有阶梯槽15,阶梯槽15内安装有盖板16,且盖板16上表面固定有提手161。
如图3所示,活化仪本体1内开设有空腔17,空腔17呈长方体形,空腔17的内顶壁与阶梯槽15连通。空腔17内设有蓄电池18和半导体制冷片19,蓄电池18两侧的侧壁与空腔17内壁之间均通过固定杆181固定,半导体制冷片19与蓄电池18之间通过连接杆(图中未示出)固定,且半导体制冷片19与蓄电池18电连接。
如图2所示,活化仪本体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矩形通孔2,矩形通孔2的横截面为矩形,矩形通孔2的内壁上固定有散热板21,且散热板2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与空间连通的散热孔211,以便蓄电池18产生的热量从散热板21上的散热孔211散出。结合图3所示,活化仪本体1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驱散组件3,驱散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1和散热叶片32。第一电机31与活化仪本体1远离散热板21一侧的外壁固定,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贯穿活化仪本体1侧壁并与活化仪本体1转动连接,散热叶片32设置于空腔17内且与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通过设置驱散组件3,第一电机31工作后带动散热叶片32转动,以此使得半导体制冷片19产生的冷气向散热板21一侧驱散,有利于提高蓄电池18的热量效率。
如图3所示,空腔17内设置有封堵组件4,用于同时封堵散热板21上的多个散热孔211,封堵组件4包括导向杆41、螺纹杆42、活动板43以及插接杆44。导向杆41为圆杆状结构,其一端与空腔17内壁靠近散热板21的位置固定。螺纹杆42的轴线与导向杆41的轴线平行,螺纹杆42的一端与空腔17内壁靠近散热板21的位置转动连接。活动板43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与散热板21平行设置,导向杆41贯穿活动板43并与之滑移连接,螺纹杆42贯穿活动板43并与之螺纹连接。插接杆44为圆杆状结构,其设置于活动板43与散热板21之间,插接杆44远离散热板21的一端与活动板43靠近散热板21一侧的侧壁固定,插接杆44的截面圆直径等于散热孔211的内径,插接杆4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插接杆44与散热孔211一一对应并插接配合。
如图3及图4所示,活化仪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组件5,用于驱使螺纹杆42转动,驱动组件5包括第二电机51、主动齿轮52以及从动齿轮53。第二电机51与活化仪本体1远离第一电机31一侧的外壁固定,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贯穿活化仪本体1侧壁并与活化仪本体1滑移连接。主动齿轮52的轴线与第二电机51输出轴的轴线重合,主动齿轮52与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端部固定。从动齿轮53的轴线与螺纹杆42的轴线重合,其套设于螺纹杆42上并与主动齿轮52啮合。当该智能蓄电池18活化仪长时间未使用时,需要使用封堵组件4对多个散热孔211进行封堵,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第二电机51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52转动,主动齿轮52则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53转动,从而使得与从动齿轮53固定的螺纹杆42转动,由于螺纹杆42贯穿活动板43并与活动板43螺纹连接,导向杆41贯穿活动板43并与之滑移连接,以此使得活动板43向靠近散热板21的一侧移动,直至插接杆44上的插接杆44与散热板21上的散热孔211一一插接,即可使得散热板21上的散热孔211得以封堵,起到了防止灰尘或杂物进入散热孔211内的作用。当需要正常使用该智能蓄电池18活化仪时,为便于蓄电池18散热,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52转动,主动齿轮52则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53转动,从而使得与从动齿轮53固定的螺纹杆42转动,以此使得活动板43向远离散热板21的一侧移动,直至插接杆44从散热孔211内拔出,以便蓄电池18产生的热量由散热板21上的散热孔211散出。
如图3及图4所示,插接杆44上设有导接块441,导接块441呈圆台状,导接块441的轴线与插接杆44的轴线重合,导接块441靠近散热板21一侧的截面圆直径小于导接块441远离散热板21一侧的截面圆直径,以此降低了插接杆44与散热孔211插接的难度。插接杆44的长度大于散热孔211的孔深,当插接杆44与散热孔211插接时,插接杆44能够对散热孔211内的灰尘或杂物进行清理。
如图3及图4所示,活动板43上贯穿开设有多个通风孔431,相邻通风孔431之间的间距相等,且通风孔431与插接杆44交错设置。通过设置通风孔431,以此便于蓄电池18产生的热量依次由活动板43上的通风孔431、散热板21上的散热孔211散出。
如图3所示,导向杆41上设有第一限位板411,第一限位板411为圆板状结构,第一限位板411的轴线与导向杆41的轴线重合,第一限位板411套设于导向杆41上并与之固定,且限位板远离散热板21一侧的侧壁与散热板21之间的距离大于从动齿轮53远离散热板21一侧的侧壁与散热板21之间的距离,以此避免了活动板43运动过度而使得活动板43与从动齿轮53抵触的情况。螺纹杆42远离散热板2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板421,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板421,以此对活动板43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避免了活动板43脱离螺纹杆42的情况。
如图3所示,主动齿轮52以及从动齿轮53表面均设有镀铬层(图中未示出),铬具有较高的硬度,镀于主动齿轮52以及从动齿轮53的表面上,使得主动齿轮52以及从动齿轮53表面的耐磨性能得以增强,降低了主动齿轮52以及从动齿轮53的相互磨损,有利于延长主动齿轮52以及从动齿轮53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当该智能蓄电池18活化仪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为便于蓄电池18散热,工作人员只需取下封堵组件4,即可便于蓄电池18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孔211散出。当该智能蓄电池18活化仪长时间未使用时,工作人员只需采用封堵组件4对散热板21上的散热孔211进行封堵,以此起到了良好的防止灰尘或杂物进入散热孔211内的作用,保证了活化仪本体1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正常散热功能。
本方案中,当该智能蓄电池18活化仪长时间未使用时,需要使用封堵组件4对多个散热孔211进行封堵,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第二电机51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52转动,主动齿轮52则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53转动,从而使得与从动齿轮53固定的螺纹杆42转动,由于螺纹杆42贯穿活动板43并与活动板43螺纹连接,导向杆41贯穿活动板43并与之滑移连接,以此使得活动板43向靠近散热板21的一侧移动,直至插接杆44上的插接杆44与散热板21上的散热孔211一一插接,即可使得散热板21上的散热孔211得以封堵,起到了防止灰尘或杂物进入散热孔211内的作用。
当需要正常使用该智能蓄电池18活化仪时,为便于蓄电池18散热,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主动齿轮52转动,主动齿轮52则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53转动,从而使得与从动齿轮53固定的螺纹杆42转动,以此使得活动板43向远离散热板21的一侧移动,直至插接杆44从散热孔211内拔出,以便蓄电池18产生的热量依次由活动板43上的通风孔431、散热板21上的散热孔211散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包括活化仪本体(1),所述活化仪本体(1)内开设有空腔(17),所述空腔(17)内固定有蓄电池(18)以及与蓄电池(18)电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19),其特征是:所述活化仪本体(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矩形通孔(2),所述矩形通孔(2)内固定有散热板(21),所述散热板(2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与空腔(17)连通的散热孔(211),所述空腔(17)内设置有同时封堵散热孔(211)的封堵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其特征是:所述封堵组件(4)包括与空腔(17)内壁靠近散热板(21)的位置固定的导向杆(41)、与空腔(17)内壁靠近散热板(21)的位置转动连接的螺纹杆(42)、共同设置于导向杆(41)与螺纹杆(42)上的活动板(43)以及与活动板(43)靠近散热板(21)一侧的侧壁固定的插接杆(44),所述导向杆(41)贯穿活动板(43)并与之滑移连接,所述螺纹杆(42)贯穿活动板(43)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插接杆(44)设有多个,所述插接杆(44)与散热孔(211)一一对应并插接配合,所述活动板(43)上贯穿开设有多个通风孔(431),所述通风孔(431)与插接杆(44)交错设置,所述活化仪本体(1)上设置有驱使螺纹杆(42)转动的驱动组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与活化仪本体(1)侧壁固定的第二电机(51)、与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端部固定的主动齿轮(52)以及固定套设于螺纹杆(42)上并与主动齿轮(52)啮合的从动齿轮(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其特征是:所述主动齿轮(52)以及从动齿轮(53)表面均设有镀铬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插接杆(44)远离活动板(43)的一端均固定有导接块(441),所述导接块(441)呈圆台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杆(41)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限位板(411),所述限位板远离散热板(21)一侧的侧壁与散热板(21)之间的距离大于从动齿轮(53)远离散热板(21)一侧的侧壁与散热板(21)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其特征是:所述螺纹杆(42)远离散热板(2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板(42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蓄电池活化仪,其特征是:所述插接杆(44)的长度大于散热孔(211)的孔深。
CN202021684440.0U 2020-08-13 2020-08-13 智能蓄电池活化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48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4440.0U CN212848549U (zh) 2020-08-13 2020-08-13 智能蓄电池活化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4440.0U CN212848549U (zh) 2020-08-13 2020-08-13 智能蓄电池活化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48549U true CN212848549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33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444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48549U (zh) 2020-08-13 2020-08-13 智能蓄电池活化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48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48549U (zh) 智能蓄电池活化仪
CN210838508U (zh) 一种具有散热除湿功能的电气柜
CN209881108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电源时序器
CN209844598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双枪直流充电桩
CN217824381U (zh) 一种高效率的充电器
CN215644657U (zh) 一种改进型安全性高的锂电池
CN110190225B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蓄电池组
CN213692775U (zh) 一种电力通信用电力柜高效散热装置
CN206317588U (zh) 吸尘式黑板擦
CN111725585B (zh) 一种5v锂电池降温机构
CN214798399U (zh) 一种散热性强的结构紧凑型低压配电控制设备
CN219575676U (zh) 应用于钒液流电池的液流框
CN218040854U (zh) 一种具备高效散热性能的无线充电设备
CN22032452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池包
CN220138457U (zh) 一种新能源集中式储能电池温度监控箱
CN111682144A (zh) 一种便于拆装检修的新能源动力电池装置
CN215184308U (zh) 一种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装置
CN210432288U (zh) 一种锂电池保护板散热装置
CN211127530U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
CN212116007U (zh) 一种便携式刷脸支付设备的电源散热装置
CN219577597U (zh) 一种储能锂电池多层布置保护板结构
CN213936312U (zh) 一种提高圆柱型锂电池化成精度的装置
CN117458043B (zh) 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装置
CN214069320U (zh) 一种具有自洁净功能的机电机房高压柜
CN116727804B (zh) 一种安全型逆变直流新能源电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