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6611U - 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6611U
CN212836611U CN202021001383.1U CN202021001383U CN212836611U CN 212836611 U CN212836611 U CN 212836611U CN 202021001383 U CN202021001383 U CN 202021001383U CN 212836611 U CN212836611 U CN 212836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low
supporting leg
stan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013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zh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zh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zh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zh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013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6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6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66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itur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第一支撑腿顶端通过轴杆与高位平台一侧的两个第一安装耳相连,第二支撑腿顶端通过轴杆与高位平台另一侧的两个第一安装耳相连,第二支撑腿外侧设置有支撑杆,高位平台位于第二支撑腿一端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滚轮,高位平台第一支撑腿一端外侧设置有把手,第一低位平台一端上表面通过第一铰链与第二支撑腿外侧相连,第一低位平台另一端下表面通过第二铰链与第二低位平台一侧相连,第二低位平台远离第一低位平台一端下表面的两个角处各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耳,第三支撑腿顶端通过轴杆与第二安装耳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为高低双层爬高结构,从而便于采用一个爬高凳,实现中高位置均能以正常姿势进行装修。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装修爬高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
背景技术
传统爬高凳采用一般采用一层板结构,如果是不可调节高度的,那么,高处可正常姿势装修,而中间高度位置只能蹲在平台上进行,比较累,而可调节式的,高处装修完成后,要下来重新进行调节,十分不便,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通过在高台结构一侧设置低台结构,实现高低双层爬高结构的组合,从而便于采用一个爬高凳,实现中高位置均能以正常姿势进行装修,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及第三支撑腿打开后通过螺栓与卡固螺孔A和卡固螺孔B配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折叠收纳后通过螺栓与收纳螺孔A和收纳螺孔B配合,操作简单、快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包括高台结构和低台结构;
高台结构,所述高台结构包括高位平台、第一安装耳、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支撑杆、滚轮及把手,所述第一安装耳有四个且分别安装于高位平台四个角上,所述第一支撑腿顶端通过轴杆与高位平台一侧的两个第一安装耳相连,所述第二支撑腿顶端通过轴杆与高位平台另一侧的两个第一安装耳相连,所述第二支撑腿外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高位平台位于第二支撑腿一端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滚轮,所述高位平台第一支撑腿一端外侧设置有把手;
低台结构,所述低台结构包括第一低位平台、第二低位平台、第二安装耳、第三支撑腿、第一铰链及第二铰链,所述第一低位平台一端上表面通过第一铰链与第二支撑腿外侧相连,所述第一低位平台另一端下表面通过第二铰链与第二低位平台一侧相连,所述第二低位平台远离第一低位平台一端下表面的两个角处各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耳,所述第三支撑腿顶端通过轴杆与第二安装耳相连。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其中,所述高位平台下表面开有凹槽A,所述第一安装耳安装在凹槽A内,所述凹槽A的深度不小于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厚度,用于完全收纳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所述高位平台侧面靠近中间位置对称设置有收纳螺孔A,可将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通过螺栓固定在凹槽A内,所述高位平台侧面位于外侧位置设置有卡固螺孔A,所述高位平台侧面的卡固螺孔A到凹槽A外侧面的距离与第一支撑腿及第二支撑腿的厚度一致,当第一支撑腿及第二支撑腿打开后,用过螺栓插入卡固螺孔A内,以保证稳定性。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其中,所述第一低位平台及第二低位平台下表面均开有凹槽B,所述第二安装耳设置于第二低位平台的凹槽B内,所述第二低位平台的凹槽B的深度不小于第三支撑腿的厚度,用于完全收纳第三支撑腿,所述第二低位平台侧面靠近第一低位平台一端设置有收纳螺孔B,可将第三支撑腿通过螺栓固定在凹槽A内,所述第二低位平台侧面远离第一低位平台一端设置有卡固螺孔B,所述第二低位平台侧面所开的卡固螺孔B到第二低位平台的凹槽B外侧面的距离与第三支撑腿的厚度一致,当第三支撑腿打开后,用过螺栓插入卡固螺孔B内,以保证稳定性。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腿及第二支撑腿尺寸和结构完全一致,所述第一支撑腿及第二支撑腿均由两个立柱A和横梁A构成,所述立柱A分别通过轴杆与第一安装耳相连,两个所述立柱A之间设置有横梁A,两个所述立柱A外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立柱A外侧通孔的位置与高位平台侧面的收纳螺孔A的位置相匹配,所述立柱A的长度不大于凹槽A宽度的一半,以便于第一支撑腿及第二支撑腿均能收纳在凹槽A内。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其中,所述第三支撑腿由两个立柱B及横梁B构成,两个所述立柱B之间设置有横梁B,两个所述立柱B外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立柱B外侧通孔的位置与第二低位平台侧面的收纳螺孔B的位置相匹配,所述立柱A的长度不大于第二低位平台的凹槽B的宽度,以便于第三支撑腿能收纳在凹槽B内。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其中,所述支撑杆上表面到第一铰链的距离与第一低位平台的厚度相匹配,使第一低位平台打开后能完全支撑在支撑杆上,以保证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高台结构一侧设置低台结构,实现高低双层爬高结构的组合,从而便于采用一个爬高凳,实现中高位置均能以正常姿势进行装修。
(2)高台结构和低台结构均为可折叠式,便于收纳放置。
(3)高位平台一端设置有滚轮,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折叠后便于移动,便携性能大大提高,且轻松省力。
(4)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及第三支撑腿打开后通过螺栓与卡固螺孔A和卡固螺孔B配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折叠收纳后通过螺栓与收纳螺孔A和收纳螺孔B配合,操作简单、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支撑腿的(第二支撑腿与第一支撑腿结构一致)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三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高位平台1、第一安装耳2、第一支撑腿3、第二支撑腿4、支撑杆5、滚轮6、把手7、第一低位平台8、第二低位平台9、第二安装耳10、第三支撑腿11、第一铰链12、第二铰链13、凹槽A14、收纳螺孔A15、卡固螺孔A16、凹槽B17、收纳螺孔B18、卡固螺孔B19、立柱B111、横梁B112、立柱A301、横梁A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两侧”、“一端”、“另一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包括高台结构和低台结构;高台结构包括高位平台1、第一安装耳2、第一支撑腿3、第二支撑腿4、支撑杆5、滚轮6及把手7,第一安装耳2有四个且分别安装于高位平台1四个角上,第一支撑腿3顶端通过轴杆与高位平台1一侧的两个第一安装耳2相连,第二支撑腿4顶端通过轴杆与高位平台1另一侧的两个第一安装耳2相连,第二支撑腿4外侧设置有支撑杆5,高位平台1位于第二支撑腿4一端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滚轮6,高位平台1第一支撑腿3一端外侧设置有把手7,高位平台1下表面开有凹槽A14,第一安装耳2安装在凹槽A14内,凹槽A14的深度不小于第一支撑腿3和第二支撑腿4的厚度,高位平台1侧面靠近中间位置对称设置有收纳螺孔A15,高位平台1侧面位于外侧位置设置有卡固螺孔A16,高位平台1侧面的卡固螺孔A16到凹槽A14外侧面的距离与第一支撑腿3及第二支撑腿4的厚度一致;低台结构包括第一低位平台8、第二低位平台9、第二安装耳10、第三支撑腿11、第一铰链12及第二铰链13,第一低位平台8一端上表面通过第一铰链12与第二支撑腿4外侧相连,支撑杆5上表面到第一铰链12的距离与第一低位平台8的厚度相匹配,第一低位平台8另一端下表面通过第二铰链13与第二低位平台9一侧相连,第二低位平台9远离第一低位平台8一端下表面的两个角处各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耳10,第三支撑腿11顶端通过轴杆与第二安装耳10相连,第一低位平台8及第二低位平台9下表面均开有凹槽B17,第二安装耳10设置于第二低位平台9的凹槽B17内,第二低位平台9的凹槽B17的深度不小于第三支撑腿11的厚度,第二低位平台9侧面靠近第一低位平台8一端设置有收纳螺孔B18,第二低位平台9侧面远离第一低位平台8一端设置有卡固螺孔B19,第二低位平台9侧面所开的卡固螺孔B19到第二低位平台9的凹槽B17外侧面的距离与第三支撑腿11的厚度一致。
第一支撑腿3及第二支撑腿4尺寸和结构完全一致,第一支撑腿3及第二支撑腿4均由两个立柱A301和横梁A302构成,立柱A301分别通过轴杆与第一安装耳2相连,两个立柱A301之间设置有横梁A302,两个立柱A301外侧均设置有通孔,立柱A301外侧通孔的位置与高位平台1侧面的收纳螺孔A15的位置相匹配,立柱A301的长度不大于凹槽A14宽度的一半。
第三支撑腿11由两个立柱B111及横梁B112构成,两个立柱B111之间设置有横梁B112,两个立柱B111外侧均设置有通孔,立柱B111外侧通孔的位置与第二低位平台9侧面的收纳螺孔B18的位置相匹配,立柱A301的长度不大于第二低位平台9的凹槽B17的宽度。
安装方法及使用原理:将第一支撑腿3和第二支撑腿4分别通过轴杆与高位平台1的凹槽A14内两侧的第一安装耳2相连,将第一低位平台8和第二低位平台9通过第二铰链13相连,所将第一低位平台8远离第二低位平台9一端通过第一铰链12与第二支撑腿4外侧相连,最后将第三支撑腿11顶端通过轴杆与第二低位平台9的凹槽B17内的第二安装耳10相连,使用时,将第一支撑腿3、第二支撑腿4及第三支撑腿11均展开,将第一低位平台8和第二低位平台9展开,分别将螺栓拧入到高位平台1两侧的卡固螺孔A16及第二低位平台9的卡固螺孔B19内,通过螺栓使第一支撑腿3、第二支撑腿4及第三支撑腿11固定,从而保证高位平台1、第一低位平台8及第二低位平台9的稳定性,此时,第一低位平台8远离第二铰链13一端支撑在支撑杆5上,当收起时,松开卡固螺孔A16和卡固螺孔B19内的螺栓,将第一支撑腿3和第二支撑腿4折叠到高位平台1下表面的凹槽A14内,并通过螺栓拧入收纳螺孔A15内并插入立柱A301外侧的通孔内,从而将第一支撑腿3和第二支撑腿4固定在高位平台1下表面的凹槽A14内,随后将第三支撑腿11折叠到第二低位平台9下表面的凹槽B17内,同样通过螺栓拧入收纳螺孔B18内并插入立柱B111外侧的通孔内,从而将第三支撑腿11固定在第二低位平台9下表面的凹槽B17内,随后通过第二铰链13折叠第一低位平台8及第二低位平台9,再通过第一铰链12折叠第一低位平台8,完成收纳,移动时,将整体倒置,通过把手7和滚轮6,实现整体的拖移,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在高台结构一侧设置低台结构,实现高低双层爬高结构的组合,从而便于采用一个爬高凳,实现中高位置均能以正常姿势进行装修;高台结构和低台结构均为可折叠式,便于收纳放置;高位平台1一端设置有滚轮6,另一端设置有把手7,折叠后便于移动,便携性能大大提高,且轻松省力;第一支撑腿3、第二支撑腿4及第三支撑腿11打开后通过螺栓与卡固螺孔A16和卡固螺孔B19配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折叠收纳后通过螺栓与收纳螺孔A15和收纳螺孔B18配合,操作简单、快速。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台结构和低台结构;
高台结构,所述高台结构包括高位平台(1)、第一安装耳(2)、第一支撑腿(3)、第二支撑腿(4)、支撑杆(5)、滚轮(6)及把手(7),所述第一安装耳(2)有四个且分别安装于高位平台(1)四个角上,所述第一支撑腿(3)顶端通过轴杆与高位平台(1)一侧的两个第一安装耳(2)相连,所述第二支撑腿(4)顶端通过轴杆与高位平台(1)另一侧的两个第一安装耳(2)相连,所述第二支撑腿(4)外侧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高位平台(1)位于第二支撑腿(4)一端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滚轮(6),所述高位平台(1)第一支撑腿(3)一端外侧设置有把手(7);
低台结构,所述低台结构包括第一低位平台(8)、第二低位平台(9)、第二安装耳(10)、第三支撑腿(11)、第一铰链(12)及第二铰链(13),所述第一低位平台(8)一端上表面通过第一铰链(12)与第二支撑腿(4)外侧相连,所述第一低位平台(8)另一端下表面通过第二铰链(13)与第二低位平台(9)一侧相连,所述第二低位平台(9)远离第一低位平台(8)一端下表面的两个角处各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耳(10),所述第三支撑腿(11)顶端通过轴杆与第二安装耳(1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平台(1)下表面开有凹槽A(14),所述第一安装耳(2)安装在凹槽A(14)内,所述凹槽A(14)的深度不小于第一支撑腿(3)和第二支撑腿(4)的厚度,所述高位平台(1)侧面靠近中间位置对称设置有收纳螺孔A(15),所述高位平台(1)侧面位于外侧位置设置有卡固螺孔A(16),所述高位平台(1)侧面的卡固螺孔A(16)到凹槽A(14)外侧面的距离与第一支撑腿(3)及第二支撑腿(4)的厚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位平台(8)及第二低位平台(9)下表面均开有凹槽B(17),所述第二安装耳(10)设置于第二低位平台(9)的凹槽B(17)内,所述第二低位平台(9)的凹槽B(17)的深度不小于第三支撑腿(11)的厚度,所述第二低位平台(9)侧面靠近第一低位平台(8)一端设置有收纳螺孔B(18),所述第二低位平台(9)侧面远离第一低位平台(8)一端设置有卡固螺孔B(19),所述第二低位平台(9)侧面所开的卡固螺孔B(19)到第二低位平台(9)的凹槽B(17)外侧面的距离与第三支撑腿(11)的厚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腿(3)及第二支撑腿(4)尺寸和结构完全一致,所述第一支撑腿(3)及第二支撑腿(4)均由两个立柱A(301)和横梁A(302)构成,所述立柱A(301)分别通过轴杆与第一安装耳(2)相连,两个所述立柱A(301)之间设置有横梁A(302),两个所述立柱A(301)外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立柱A(301)外侧通孔的位置与高位平台(1)侧面的收纳螺孔A(15)的位置相匹配,所述立柱A(301)的长度不大于凹槽A(14)宽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腿(11)由两个立柱B(111)及横梁B(112)构成,两个所述立柱B(111)之间设置有横梁B(112),两个所述立柱B(111)外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立柱B(111)外侧通孔的位置与第二低位平台(9)侧面的收纳螺孔B(18)的位置相匹配,所述立柱A(301)的长度不大于第二低位平台(9)的凹槽B(17)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上表面到第一铰链(12)的距离与第一低位平台(8)的厚度相匹配。
CN202021001383.1U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36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01383.1U CN212836611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01383.1U CN212836611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6611U true CN212836611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70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0138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36611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6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55695B1 (ko) 자전거 2중 거치장치
CN212836611U (zh) 一种工程装修用爬高凳
CN205524326U (zh) 一种省力手拉车
CN203650472U (zh) 扶手式安全工作台
CN203379569U (zh) 移动单折式乒乓球台
CN216125666U (zh) 一种新型初中物理实验台
CN213356821U (zh) 一种钢结构支撑台
CN202062369U (zh) 移动工作台
CN113235892A (zh) 一种安全性高伸缩式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CN110911978B (zh) 一种拼凑型预装式箱式变电站及其安装方法
CN209870412U (zh) 一种高压柜搬运用手拉装置
CN212406551U (zh) 便携式合唱台
CN214530190U (zh) 一种操作平台及钢结构桥梁施工结构
CN219982392U (zh) 一种便捷式象棋收纳桌
CN213139636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机械设备用放置装置
CN212958418U (zh) 一种工业建筑用组装式爬梯
CN213323205U (zh) 一种管道生产运输用小推车
CN215852411U (zh) 一种多功能收纳箱
CN214144913U (zh) 一种铝合金组装式舞台
CN210053507U (zh) 一种折叠音箱
CN220966753U (zh) 一种可压缩鞋架
CN208610042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文学作品收纳装置
CN209982897U (zh) 一种便于移动和定位的服务器
CN215652090U (zh) 多用途担架
CN220924154U (zh) 一种便于收纳折叠的物流小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