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3350U - 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833350U CN212833350U CN202120431057.2U CN202120431057U CN212833350U CN 212833350 U CN212833350 U CN 212833350U CN 202120431057 U CN202120431057 U CN 202120431057U CN 212833350 U CN212833350 U CN 2128333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ition plate
- adsorption treatment
- water
- ecological restoration
- treatment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生态修复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水处理池、吸附处理箱以及用于将吸附处理箱向上移出人工湿地水处理池的抬升机构;人工湿地水处理池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人工湿地水处理池内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吸附处理箱位于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用于水流通的第一滤孔,第三隔板上开设有用于水流通的第二滤孔,吸附处理箱靠近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一侧均开设有穿孔,吸附处理箱内装有活性炭;吸附处理箱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活性炭的排出口,排出口内塞有堵头,吸附处理箱顶部为敞口设置,吸附处理箱顶部盖设有盖板。解决了活性炭更换十分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现有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常会设置用于吸附水中污染物的活性炭,活性炭使用时间达到一定期限后,就需要更换,如此才能保证良好的吸附效果,然而现有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中的活性炭更换十分不便。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其解决了活性炭更换十分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水处理池、位于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内的吸附处理箱以及用于将所述吸附处理箱向上移出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的抬升机构;
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内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吸附处理箱位于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之间,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用于水流通的第一滤孔,所述第三隔板上开设有用于水流通的第二滤孔,所述吸附处理箱靠近所述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一侧均开设有穿孔,所述吸附处理箱内装有活性炭;
所述吸附处理箱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所述活性炭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内塞有堵头,所述吸附处理箱顶部为敞口设置,所述吸附处理箱顶部盖设有盖板。
采用上述结构,活性炭更换时,先通过抬升机构将吸附处理箱向上抬升,以使吸附处理箱从水中移出,当吸附处理箱上移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上方后,再将堵头取下,以使吸附处理箱内的活性炭向外排出,吸附处理箱内的活性炭排完后,堵上堵头,再将新的活性炭从吸附处理箱顶部倒入,最后再通过抬升机构将吸附处理箱移回原位置。使用简单方便,解决了活性炭更换十分不便的问题。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抬升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板、固定板和螺杆;
所述固定板固定在人工湿地水处理池侧部,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方,所述吸附处理箱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吸附处理箱上下两侧;
所述螺杆为竖直设置且上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下端穿过所述通孔且与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内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吸附处理箱与所述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上下滑动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电机启动后,螺杆将绕其中心轴转动,由于吸附处理箱与螺杆螺纹配合,因此螺杆转动时,吸附处理箱将上下移动。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吸附处理箱外表面设置有滑条,所述第二隔板、第三隔板靠近所述吸附处理箱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条插在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滑槽上下滑动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以使吸附处理箱在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平稳的上下滑动。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吸附处理箱底面的水平高度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增大,所述排出口位于所述吸附处理箱的底部中心。
采用上述结构,以使活性炭快速向外排出。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吸附处理箱底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堵头包括端部和堵塞部,所述堵塞部塞在所述排出口内,所述端部位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内设置有沉淀区、生态修复区和净水区,所述沉淀区、生态修复区和净水区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沉淀区和所述生态修复区之间,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沉淀区一侧,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面高度低于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的顶面高度,以使所述沉淀区内的水从所述第一隔板上方流入所述生态修复区;
所述生态修复区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净水区位于所述第三隔板相对所述第二隔板另一侧,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净水区一侧。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生态修复区内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膨润土垫层、石灰土层、炉渣层和砾石层;
所述生态修复区内种植有水生植物。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水生植物为芦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待处理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沉淀区,在沉淀区重力沉降后再从第一隔板上方进入生态修复区,生态修复区内的膨润土垫层、石灰土层、炉渣层和砾石层可起到吸附、截留的作用,水生植物通过吸收同化作用,能直接从污水中吸收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水体中的氮和磷等,水中的铵盐、硝酸盐以及磷酸盐都能通过这种作用被植物体吸收。经生态修复区处理后,水将依次通过第一滤孔、吸附处理箱和第二滤孔,从而进入净水区中,最后再通过出水口向外排出。活性炭可将经生态修复区处理后的水进行二次吸附,以使浸入净水区中的水为净水,以满足净化要求。活性炭更换时,先通过抬升机构将吸附处理箱向上抬升,以使吸附处理箱从水中移出,当吸附处理箱上移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上方后,再将堵头取下,以使吸附处理箱内的活性炭向外排出,吸附处理箱内的活性炭排完后,堵上堵头,再将新的活性炭从吸附处理箱顶部倒入,最后再通过抬升机构将吸附处理箱移回原位置。使用简单方便,解决了活性炭更换十分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的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抬升机构的结构;
图3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吸附处理箱的结构。
图中,1、人工湿地水处理池;2、沉淀区;3、生态修复区;4、净水区;5、进水口;6、出水口;7、吸附处理箱;8、抬升机构;81、电机;82、安装板;83、固定板;84、螺杆;91、膨润土垫层;92、石灰土层;93、炉渣层;94、砾石层;10、第二隔板;11、第三隔板;12、第一滤孔;13、第二滤孔;14、盖板;15、堵头;16、第一隔板;17、水生植物;18、滑条;19、穿孔;20、通孔;21、凹槽;22、活性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位于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内的吸附处理箱7以及用于将吸附处理箱7向上移出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的抬升机构8。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6、第二隔板10和第三隔板11,吸附处理箱7位于第二隔板10和第三隔板11之间,吸附处理箱7相对两侧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二隔板10和第三隔板11侧面接触。第二隔板10上开设有用于水流通的第一滤孔12,第一滤孔12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滤孔12均位于第二隔板10上部。第三隔板11上开设有用于水流通的第二滤孔13,第二滤孔13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滤孔13均位于第三隔板11下部。吸附处理箱7靠近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11一侧均开设有圆形穿孔19,穿孔19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穿孔19均布在吸附处理箱7侧部。吸附处理箱7内装有用于吸附水中污染物的活性炭22,活性炭22为颗粒状且直径大于穿孔19直径,以防止活性炭22从穿孔19漏出。
参照图1-3,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内设置有沉淀区2、生态修复区3和净水区4,沉淀区2、生态修复区3和净水区4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侧壁设置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第一隔板16位于沉淀区2和生态修复区3之间,进水口5设置在沉淀区2相对第一隔板16的另一侧。第一隔板16的顶面高度低于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的顶面高度,以使沉淀区2内的水从第一隔板16上方流入生态修复区3。生态修复区3位于第一隔板16和第二隔板10之间,净水区4位于第三隔板11相对第二隔板10另一侧,出水口6位于净水区4相对第三隔板11的另一侧。生态修复区3内设置有填料,填料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膨润土垫层91、石灰土层92、炉渣层93和砾石层94。生态修复区3内种植有水生植物17,水生植物17为芦竹。第一滤孔12位于砾石层94上方。
参照图1-3,吸附处理箱7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活性炭22的排出口,排出口内塞有堵头15,吸附处理箱7顶部为敞口设置,吸附处理箱7顶部盖设有盖板14。待更换的活性炭22通过排出口向外排出,新的活性炭22从吸附处理箱7顶部敞口处倒入。抬升机构8设置有两个,两个抬升机构8设置分别位于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宽度方向的两侧且用于配合将吸附处理箱7从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向上提出。抬升机构8包括电机81、安装板82、固定板83和螺杆84。固定板83固定在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侧部,安装板82固定在固定板83上方,电机81安装在安装板82上方。吸附处理箱7上开设有通孔20,通孔20贯穿吸附处理箱7的上下两侧,螺杆84为竖直设置且上端与电机81输出轴连接,下端穿过通孔20且与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内底部转动连接。通孔20与螺杆84螺纹配合,吸附处理箱7与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11上下滑动配合。
参照图1-3,优选的,吸附处理箱7外表面设置有滑条18,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11靠近吸附处理箱7一侧均开设有与滑条18相适配的滑槽,滑条18插在滑槽内且与滑槽上下滑动配合。在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宽度方向上,吸附处理箱7底面的水平高度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增大,排出口位于吸附处理箱7的底部中心。吸附处理箱7底面开设有凹槽21,堵头15包括端部和堵塞部,堵塞部塞在排出口内,端部位于凹槽21内。
工作过程及原理:待处理污水通过进水口5进入沉淀区2,在沉淀区2重力沉降后再从第一隔板16上方进入生态修复区3,生态修复区3内的膨润土垫层91、石灰土层92、炉渣层93和砾石层94可起到吸附、截留的作用,水生植物17通过吸收同化作用,能直接从污水中吸收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水体中的氮和磷等,水中的铵盐、硝酸盐以及磷酸盐都能通过这种作用被植物体吸收。经生态修复区3处理后,水将依次通过第一滤孔12、吸附处理箱7和第二滤孔13,从而进入净水区4中,最后再通过出水口6向外排出。活性炭22可将经生态修复区3处理后的水进行二次吸附,以使浸入净水区4中的水为净水,以满足净化要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位于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内的吸附处理箱(7)以及用于将所述吸附处理箱(7)向上移出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的抬升机构(8);
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侧壁设置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6)、第二隔板(10)和第三隔板(11),所述吸附处理箱(7)位于所述第二隔板(10)和所述第三隔板(11)之间,所述第二隔板(10)上开设有用于水流通的第一滤孔(12),所述第三隔板(11)上开设有用于水流通的第二滤孔(13),所述吸附处理箱(7)靠近所述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11)一侧均开设有穿孔(19),所述吸附处理箱(7)内装有活性炭(22);
所述吸附处理箱(7)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所述活性炭(22)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内塞有堵头(15),所述吸附处理箱(7)顶部为敞口设置,所述吸附处理箱(7)顶部盖设有盖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抬升机构(8)包括电机(81)、安装板(82)、固定板(83)和螺杆(84);
所述固定板(83)固定在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侧部,所述安装板(82)固定在所述固定板(83)上,所述电机(81)安装在所述安装板(82)上方,所述吸附处理箱(7)上开设有通孔(20),所述通孔(20)贯穿所述吸附处理箱(7)上下两侧;
所述螺杆(84)为竖直设置且上端与所述电机(81)输出轴连接,下端穿过所述通孔(20)且与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内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通孔(20)与所述螺杆(84)螺纹配合,所述吸附处理箱(7)与所述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11)上下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吸附处理箱(7)外表面设置有滑条(18),所述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11)靠近所述吸附处理箱(7)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条(18)插在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滑槽上下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吸附处理箱(7)底面的水平高度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增大,所述排出口位于所述吸附处理箱(7)的底部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吸附处理箱(7)底面开设有凹槽(21),所述堵头(15)包括端部和堵塞部,所述堵塞部塞在所述排出口内,所述端部位于所述凹槽(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内设置有沉淀区(2)、生态修复区(3)和净水区(4),所述沉淀区(2)、生态修复区(3)和净水区(4)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一隔板(16)位于所述沉淀区(2)和所述生态修复区(3)之间,所述进水口(5)设置在所述沉淀区(2)一侧,所述第一隔板(16)的顶面高度低于所述人工湿地水处理池(1)的顶面高度,以使所述沉淀区(2)内的水从所述第一隔板(16)上方流入所述生态修复区(3);
所述生态修复区(3)位于所述第一隔板(16)和所述第二隔板(10)之间,所述净水区(4)位于所述第三隔板(11)相对所述第二隔板(10)另一侧,所述出水口(6)位于所述净水区(4)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生态修复区(3)内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膨润土垫层(91)、石灰土层(92)、炉渣层(93)和砾石层(94);
所述生态修复区(3)内种植有水生植物(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生植物(17)为芦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31057.2U CN212833350U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31057.2U CN212833350U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833350U true CN212833350U (zh) | 2021-03-30 |
Family
ID=75154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431057.2U Active CN212833350U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833350U (zh) |
-
2021
- 2021-03-01 CN CN202120431057.2U patent/CN2128333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163061B1 (ko) | 처리토양층 및 투수여재층을 이용한 하천수질 정화장치 및 방법 | |
US4218318A (en)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and purifying waste water | |
CN205011567U (zh) | 一种生活污水生物湿地处理系统 | |
Shih et al. | The effect of water purification by oyster shell contact bed | |
CN104098231A (zh) |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人工湿地系统 | |
CN214880707U (zh) | 一种生态湿地的过滤沉淀池 | |
JP3787610B2 (ja) | 有用植物を用いた水質浄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CN102145960A (zh) | 农村地表水源地生态防护多级过滤墙脱氮除磷装置及方法 | |
CN109205928A (zh) | 一种深度处理渗滤液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4085998B (zh) | 一种增强微生物作用的人工湿地系统 | |
CN101357814B (zh) | 一种环流多重生化与过滤联动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207451863U (zh) | 一种模块化分层生物滴滤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2833350U (zh) | 一种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系统 | |
CN205740688U (zh) | 一种农村生活垃圾渗滤液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 |
KR200411670Y1 (ko) | 천연섬유를 이용한 수질 정화 장치 | |
KR100453199B1 (ko) | 기능성세라믹에 의한 호수 수질정화장치 및 방법 | |
CN205443003U (zh) |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4958677U (zh) | 低能耗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3771773U (zh) | 一种净化河流底泥重金属的生态岛 | |
CN111960552B (zh) | 含1,2-二氯乙烷、硝酸盐和硫酸盐地下水的模拟修复系统和方法 | |
CN205011569U (zh) | 一种人工湿地装置 | |
CN206607080U (zh) | 一种基于聚氨酯泡沫的人工湿地 | |
CN210133936U (zh) | 一种利用生态混凝土的环形景观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 | |
KR100439535B1 (ko) | 지중유로형 광산배수 처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산배수처리방법 | |
CN208345976U (zh) | 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