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24826U - 一种新型鲤鱼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鲤鱼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24826U
CN212824826U CN202021553758.5U CN202021553758U CN212824826U CN 212824826 U CN212824826 U CN 212824826U CN 202021553758 U CN202021553758 U CN 202021553758U CN 212824826 U CN212824826 U CN 212824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groove
tooth
group
groove group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37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单斌强
张智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rus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rus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rus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rus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537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24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24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24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鲤鱼钳,包括主钳体,副钳体,挡位调节孔,转轴,齿槽部。每个所述齿槽部皆依次包括第一齿槽组,第二齿槽组、裁剪齿槽。所述第一齿槽组包括第一齿槽。所述第二齿槽组包括上齿槽组,下齿槽组。所述上齿槽组包括上齿槽。所述下齿槽组包括下齿槽。所述上齿槽组从靠近所述第一齿槽组的一端到靠近所述下齿槽组的一端,以及所述下齿槽组从靠近所述裁剪齿槽的一端到靠近所述上齿槽组的一端,所述上齿槽组与所述下齿槽组的延伸方向逐步向远离两个所述齿槽部的对称轴一侧倾斜。每个所述上齿槽以及每个所述下齿槽皆向靠近所述上齿槽组与所述下齿槽组的连接处方向倾斜。该新型鲤鱼钳操作方便,夹持稳定,增强了鲤鱼钳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鲤鱼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钳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鲤鱼钳。
背景技术
鲤鱼钳因外形酷似鲤鱼而得名,其特点是钳口的开口宽度有两档调节位置,可放大或缩小使用。主要用于夹持圆形零件,也可代替扳手旋小螺母和小螺栓,钳口后部刃口可用于切断金属丝,在汽修行业中运用较多。
目前的鲤鱼钳拧动工件的时候,鲤鱼钳与工件之间容易打滑,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鲤鱼钳施加较大的力,致使操作麻烦,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持稳定的新型鲤鱼钳,以满足工业需求。
一种新型鲤鱼钳,包括一个主钳体,一个副钳体,一个设置在所述主钳体上的挡位调节孔,一个设置在所述副钳体上且插设于所述挡位调节孔内的转轴,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钳体与所述副钳体的齿槽部。所述主钳体上的所述齿槽部与所述副钳体的所述齿槽部相互对称。每个所述齿槽部皆依次包括一个第一齿槽组,一个第二齿槽组、以及一个裁剪齿槽。且所述第一齿槽组、所述第二齿槽组、以及所述裁剪齿依次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齿槽组与所述第二齿槽组的外轮廓成锯齿状。所述第一齿槽组包括多个第一齿槽。多个所述第一齿槽的排列成一条直线,该直线与两个所述齿槽部的对称轴平行。所述第二齿槽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槽组一端的上齿槽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上齿槽组背向所述第一齿槽组一端的下齿槽组。所述上齿槽组包括多个上齿槽。所述下齿槽组包括多个下齿槽。所述上齿槽组从靠近所述第一齿槽组的一端到靠近所述下齿槽组的一端,以及所述下齿槽组从靠近所述裁剪齿槽的一端到靠近所述上齿槽组的一端,所述上齿槽组与所述下齿槽组的延伸方向逐步向远离两个所述齿槽部的对称轴一侧倾斜。每个所述上齿槽以及每个所述下齿槽皆向靠近所述上齿槽组与所述下齿槽组的连接处方向倾斜。所述裁剪齿槽的夹角成锐角。当所述主钳体与所述副钳体之间沿所述挡位调节孔相互靠近,且两个所述裁剪齿槽靠近两个所述挡位调节孔一侧的边缘重合在一起时,两个所述裁剪齿槽之间无间隙。当所述主钳体与所述副钳体之间沿所述挡位调节孔相互远离,两个所述裁剪齿槽靠近两个所述挡位调节孔一侧的边缘重合在一起时,两个所述裁剪齿槽之间间隙的外轮廓成等腰梯形。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齿槽的两侧壁相互对称,且所述第一齿槽的夹角为90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齿槽与所述下齿槽的夹角皆在70度至8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齿槽以及所述下齿槽的个数皆相同。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上齿槽以及多个所述下齿槽中心的连线成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裁剪齿槽与所述第二齿槽组的连接位置之间的夹角为115度。
进一步地,所述裁剪齿槽的夹角为75度至80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裁剪齿槽的拐角处设置倒圆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鲤鱼钳通过所述齿槽部提升了所述主钳体与所述副钳体的夹持稳定性。每个所述齿槽部皆依次包括一个第一齿槽组,一个第二齿槽组、以及一个裁剪齿槽。所述第二齿槽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槽组一端的上齿槽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上齿槽组背向所述第一齿槽组一端的下齿槽组。所述上齿槽组与所述下齿槽组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齿槽组从靠近所述第一齿槽组的一端到靠近所述下齿槽组的一端,以及所述下齿槽组从靠近所述裁剪齿槽的一端到靠近所述上齿槽组的一端,所述上齿槽组与所述下齿槽组的延伸方向逐步向远离两个所述齿槽部的对称轴一侧倾斜,从而当所述第二齿槽组夹设工件时,所述上齿槽组与所述下齿槽组的贴合在所述工件上。所述上齿槽组包括多个上齿槽,所述下齿槽组包括多个下齿槽。每个所述上齿槽与每个所述下齿槽皆向靠近所述上齿槽组与所述下齿槽组的连接处方向倾斜,当所述第二齿槽组夹设工件时,每个所述上齿槽与每个所述下齿槽的一侧侧壁皆抵接在该工件上,以增大所述上齿槽组以及所述下齿槽组与所述工件的接触面积,以使所述上齿槽组以及所述下齿槽组之间夹设稳定。该新型鲤鱼钳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夹持稳定,增强了鲤鱼钳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鲤鱼钳呈合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鲤鱼钳换档位后且呈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鲤鱼钳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新型鲤鱼钳包括一个主钳体1,一个副钳体2,一个设置在所述主钳体1上的挡位调节孔3,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副钳体2上且插设于所述挡位调节孔3内的转轴4,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钳体1与所述副钳体2的齿槽部10。所述新型鲤鱼钳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组装组件等等,其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所述主钳体1与所述副钳体2之间夹设工件(图未示),所述挡位调节孔3与所述转轴4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所述主钳体1与所述副钳体2连接在一起,所述主钳体1与所述副钳体2可绕所述转轴4进行转动,并且所述转轴4通过在所述挡位调节孔3内滑动时,则改变所述主钳体1与所述副钳体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所述主钳体1与所述副钳体2之间可夹设不同的直径的零件。所述主钳体1、所述副钳体2、所述挡位调节孔3、以及所述转轴4皆为一种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主钳体1上的所述齿槽部10与所述副钳体2的齿槽部10相互对称,以使所述主钳体1与所述副钳体2之间夹设工件稳定。
两个所述齿槽部10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主钳体1、以及所述副钳体2的侧壁上,从而增加了所述主钳体1、以及所述副钳体2侧壁的摩擦力,以使所述主钳体1与所述副钳体2之间夹持工件稳定。
每个所述齿槽部10皆依次包括一个第一齿槽组11,一个第二齿槽组12、以及一个裁剪齿槽13。所述第一齿槽组11、所述第二齿槽组12、以及所述裁剪齿槽13依次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齿槽组11与所述第二齿槽组12的外轮廓成锯齿状,以便于夹紧工件。
所述第一齿槽组11设置在所述主钳体1、以及所述副钳体2的一端端头。所述第一齿槽组11包括多个第一齿槽111,多个所述第一齿槽111的排列成一条直线,该直线与两个所述齿槽部10的对称轴平行,以使所述主钳体1的所述第一齿槽组11与所述副钳体2的所述第一齿槽组11之间可稳定夹设表面平整的工件。并且每个所述第一齿槽111的两侧壁相互对称,且所述第一齿槽111的夹角为90度。
所述第二齿槽组12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槽组11一端的上齿槽组12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上齿槽组121背向所述第一齿槽组11一端的下齿槽组122。
所述上齿槽组121与所述下齿槽组122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齿槽组121从靠近所述第一齿槽组11的一端到靠近所述下齿槽组122的一端,以及所述下齿槽组122从靠近所述裁剪齿槽13的一端到靠近所述上齿槽组121的一端,所述上齿槽组121与所述下齿槽组122的延伸方向逐步向远离两个所述齿槽部10的对称轴一侧倾斜,从而当所述第二齿槽组12夹设工件时,所述上齿槽组121与所述下齿槽组122的贴合在所述工件上,以使所述第二齿槽组12将所述工件夹紧。
所述上齿槽组121包括多个上齿槽1211,所述上齿槽1211之间连接在一起。所述下齿槽组122包括多个下齿槽1221,所述下齿槽1221之间连接在一起。
每个所述上齿槽1211与每个所述下齿槽1221皆向靠近所述上齿槽组121与所述下齿槽组122的连接处方向倾斜,并且多个所述上齿槽1211以及多个所述下齿槽1221中心的连线成弧形,可以想到的是,通过所述第二齿槽组12夹设工件时,所述第二齿槽组12贴合在该工件的上,并且每个所述上齿槽1211与每个所述下齿槽1221的一侧侧壁皆抵接在该工件上,以增大所述上齿槽组121以及所述下齿槽组122与所述工件的接触面积,以使所述上齿槽组121以及所述下齿槽组122之间夹设稳定。并且所述上齿槽1211以及所述下齿槽1221的个数皆相同,从而所述第二齿槽组12夹设所述工件时,以使该工件两侧的所述上齿槽1211以及所述下齿槽1221的个数相同,使该工件夹持稳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齿槽1211与所述下齿槽1221的夹角皆在70度至85之间。
所述裁剪齿槽13连接在所述下齿槽组122的一端,所述裁剪齿槽13与所述第二齿槽组12的连接位置之间的夹角为115度。所述裁剪齿槽13的夹角成锐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裁剪齿槽13的夹角为75度至80度之间。当所述主钳体1与所述副钳体2之间沿所述挡位调节孔3相互靠近,且两个所述裁剪齿槽靠近两个所述挡位调节孔一侧的边缘重合在一起时,两个所述裁剪齿槽之间无间隙,从而通过两个所述裁剪齿槽13进行裁剪所述工件,将所述工件夹断。所述裁剪齿槽13的拐角处设置倒圆角,以使工件稳定容置于所述裁剪齿槽13内,将该工件剪断。
当所述主钳体1与所述副钳体2之间沿所述挡位调节孔3相互远离,两个所述裁剪齿槽靠近两个所述挡位调节孔一侧的边缘重合在一起时,两个所述裁剪齿槽之间间隙的外轮廓成等腰梯形,以便于在两个所述裁剪齿槽之间夹设不规则工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鲤鱼钳通过所述齿槽部10提升所述主钳体1与所述副钳体2的夹持稳定性。每个所述齿槽部10皆依次包括一个第一齿槽组11,一个第二齿槽组12、以及一个裁剪齿槽13。所述第二齿槽组12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槽组11一端的上齿槽组12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上齿槽组121背向所述第一齿槽组11一端的下齿槽组122。所述上齿槽组121与所述下齿槽组122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齿槽组121从靠近所述第一齿槽组11的一端到靠近所述下齿槽组122的一端,以及所述下齿槽组122从靠近所述裁剪齿槽13的一端到靠近所述上齿槽组121的一端,所述上齿槽组121与所述下齿槽组122的延伸方向逐步向远离两个所述齿槽部10的对称轴一侧倾斜,从而当所述第二齿槽组12夹设工件时,所述上齿槽组121与所述下齿槽组122的贴合在所述工件上。所述上齿槽组121包括多个上齿槽1211,所述下齿槽组122包括多个下齿槽1221。每个所述上齿槽1211与每个所述下齿槽1221皆向靠近所述上齿槽组121与所述下齿槽组122的连接处方向倾斜,当所述第二齿槽组12夹设工件时,每个所述上齿槽1211与每个所述下齿槽1221的一侧侧壁皆抵接在该工件上,以增大所述上齿槽组121以及所述下齿槽组122与所述工件的接触面积,以使所述上齿槽组121以及所述下齿槽组122之间夹设稳定。该新型鲤鱼钳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夹持稳定,增强了鲤鱼钳的实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鲤鱼钳,包括一个主钳体,一个副钳体,一个设置在所述主钳体上的挡位调节孔,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副钳体上且插设于所述挡位调节孔内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鲤鱼钳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钳体与所述副钳体的齿槽部,所述主钳体上的所述齿槽部与所述副钳体的所述齿槽部相互对称,每个所述齿槽部皆依次包括一个第一齿槽组,一个第二齿槽组、以及一个裁剪齿槽,且所述第一齿槽组、所述第二齿槽组、以及所述裁剪齿依次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齿槽组与所述第二齿槽组的外轮廓成锯齿状,所述第一齿槽组包括多个第一齿槽,多个所述第一齿槽的排列成一条直线,该直线与两个所述齿槽部的对称轴平行,所述第二齿槽组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槽组一端的上齿槽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上齿槽组背向所述第一齿槽组一端的下齿槽组,所述上齿槽组包括多个上齿槽,所述下齿槽组包括多个下齿槽,所述上齿槽组从靠近所述第一齿槽组的一端到靠近所述下齿槽组的一端,以及所述下齿槽组从靠近所述裁剪齿槽的一端到靠近所述上齿槽组的一端,所述上齿槽组与所述下齿槽组的延伸方向逐步向远离两个所述齿槽部的对称轴一侧倾斜,每个所述上齿槽以及每个所述下齿槽皆向靠近所述上齿槽组与所述下齿槽组的连接处方向倾斜,所述裁剪齿槽的夹角成锐角,当所述主钳体与所述副钳体之间沿所述挡位调节孔相互靠近,且两个所述裁剪齿槽靠近两个所述挡位调节孔一侧的边缘重合在一起时,两个所述裁剪齿槽之间无间隙,当所述主钳体与所述副钳体之间沿所述挡位调节孔相互远离,两个所述裁剪齿槽靠近两个所述挡位调节孔一侧的边缘重合在一起时,两个所述裁剪齿槽之间间隙的外轮廓成等腰梯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鲤鱼钳,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齿槽的两侧壁相互对称,且所述第一齿槽的夹角为9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鲤鱼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槽与所述下齿槽的夹角皆在70度至85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鲤鱼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槽以及所述下齿槽的个数皆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鲤鱼钳,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齿槽以及多个所述下齿槽中心的连线成弧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鲤鱼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齿槽与所述第二齿槽组的连接位置之间的夹角为115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鲤鱼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齿槽的夹角为75度至80度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鲤鱼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齿槽的拐角处设置倒圆角。
CN202021553758.5U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新型鲤鱼钳 Active CN212824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3758.5U CN212824826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新型鲤鱼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3758.5U CN212824826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新型鲤鱼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24826U true CN212824826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25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3758.5U Active CN212824826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新型鲤鱼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24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19966B1 (ko) 플라이어
KR101330482B1 (ko) 인서트 탈착식 공구
JP3165477U (ja) 大きな保持力を備えるプライヤー
CA2114875A1 (en) Bicycle Tool
CN212824826U (zh) 一种新型鲤鱼钳
US6715383B1 (en) Wrench with angled function end
CN201437220U (zh) 一种多功能钳子
TWI788599B (zh) 軸向鉗
JP2005279801A (ja) プライヤー
CN211361927U (zh) 一种多功能强力十孔水泵钳
CN101337284A (zh) 卡盘爪平面轮廓
CN208513727U (zh) 一种用于剥线尖嘴钳的侧面及压线部加工的成形铣刀
CN207724154U (zh) 一种多功能钢丝钳
TWI718238B (zh) 具有兩個鉗臂之鉗子
CN212859139U (zh) 一种具有新型齿槽的水泵钳
TWI779345B (zh) 可調節鉗子
JP3220697U (ja) レンチ
CN1314232A (zh) 旋动式夹块的双侧安定耦合结构
CN216229098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管钳
CN213498853U (zh) 一种组合扳手
CN213439354U (zh) 一种多功能大力钳
CN203622288U (zh) 一种角度可调式扳手
CN217513773U (zh) 一种气动电动扳手用万向套筒
CN211992542U (zh) 一种燕尾钳
CN217434081U (zh) 一种多功能钳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