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13730U - 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13730U
CN212813730U CN202021517576.2U CN202021517576U CN212813730U CN 212813730 U CN212813730 U CN 212813730U CN 202021517576 U CN202021517576 U CN 202021517576U CN 212813730 U CN212813730 U CN 212813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trapping
cylinder
thick bamboo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175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美美
胡明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unk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unk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unk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unk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175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13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13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13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媒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包括诱捕筒、筒盖和底座,所述诱捕筒为空心圆筒,所述筒盖设置在诱捕筒上端,所述筒盖上设有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包括开关和电源,还包括消杀机构,所述消杀机构设置在诱捕筒中部,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筒盖连接,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消杀机构连接,所述底座设置在诱捕筒下端,且与诱捕筒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诱饵诱导病媒生物,主要针对会飞行的病媒生物,使其通过诱捕筒上的连通孔进入到内部,再利用开关控制电网开启对病媒生物进行电击消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筒盖和底座均能与诱捕筒拆卸分离,便于清洗和更换诱饵。

Description

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媒生物防治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危害、威胁人尅健康的生物。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以对病媒生物的防治尤为重要,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蚊子、苍蝇、蟑螂、跳蚤等。
目前,对蚊子、苍蝇和蟑螂等飞虫都采用LED灯源作为吸引的介质,或者利用带有毒性的食物进行诱食捕杀,这样的方法效果往往不理想,还存在清理不方便的问题,且随意放置食物很容易被小孩或宠物误食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清洗不便、捕杀效果不好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包括诱捕筒、筒盖和底座,所述诱捕筒为空心圆筒,所述筒盖设置在诱捕筒上端,所述筒盖上设有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包括开关和电源,还包括消杀机构,所述消杀机构设置在诱捕筒中部,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筒盖连接,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消杀机构连接,控制消杀机构开关,所述底座设置在诱捕筒下端,且与诱捕筒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消杀机构包括连通孔、电网和诱饵容置体,所述连通孔贯穿筒壁分布在诱捕筒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电网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筒盖连接,所述诱饵容置体通过第二组件与筒盖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网为内径小于诱捕筒的筒体,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板块和扣孔,分别设置在电网、筒盖底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块一端连接在电网上端边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扣孔扣合在扣孔处与筒盖连接,所述扣孔与支撑板块可拆卸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块为单向导电金属片,与所述筒盖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按扣和扣环,所述按扣设置在诱饵容置体上端,所述扣环设置在筒盖下端,按扣扣接在扣环内,所述诱饵容置体悬挂在筒盖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诱饵容置体上端筒身上分布有贯穿筒壁的若干引诱剂散发孔,所述诱饵容置体内可放置液态或固态诱饵。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集虫圆盘和底盘,所述集虫圆盘设置在底盘上端,所述集虫圆盘伸入诱捕筒内,所述底盘上端面与诱捕筒下端面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集虫圆盘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诱捕筒底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集虫圆盘与诱捕筒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为拨动式电源开关。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在诱捕筒和筒盖之间设置消杀机构,所述消杀机构包括连通孔、电网和诱饵容置体,连通孔贯穿诱捕筒的筒身设置,供病媒生物进入到诱捕筒内,电网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诱捕筒内,与筒盖电性连接,通过筒盖上得开关和电源控制电网的开关,对电网进行拆卸清洗时,只需关闭电源,向内按压所述支撑板块,使支撑板块脱离扣孔,就可以实现电网与筒盖的分离,组装也十分方便;诱饵容置体则利用第二连接组件悬挂在筒盖上,只需按动诱饵容置体上得按扣就可以将诱饵容置体取下更换诱饵,且诱饵容置体上端还设有引诱剂散发孔,可以更好的散发气味,引诱更多的病媒生物进入,从而被电击消杀;所述底座包括集虫圆盘,可以接纳被击杀掉落的病媒生物,通过转动使其与诱捕筒分离,对集虫圆盘内的病媒生物进行处理,更加方便;捕筒、筒盖和底座均为绝缘材料制成,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病媒生物诱捕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病媒生物诱捕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包括诱捕筒1、筒盖2和底座3,所述诱捕筒1为空心圆筒,所述筒盖2设置在诱捕筒1上端,所述筒盖2上设有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包括开关41和电源42,还包括消杀机构,所述消杀机构设置在诱捕筒1中部,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筒盖2连接,所述开关41与所述电源42、消杀机构连接,控制消杀机构开关,所述底座3设置在诱捕筒1下端,且与诱捕筒1螺纹连接,在诱捕筒1与筒盖2和底座1均可以拆卸分离,方便对内部进行清洗,延长使用年限,所述消杀机构通过连接组件与筒盖2连接,可以与筒盖2同时拔离诱捕筒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所述消杀机构包括连通孔51、电网52和诱饵容置体53,所述连通孔51贯穿筒壁分布在诱捕筒1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电网52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筒盖2连接,所述诱饵容置体53通过第二组件与筒盖2连接,所述电网52为内径小于诱捕筒1的筒体,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板块61和扣孔62,分别设置在电网52、筒盖2底部上,所述支撑板块61一端连接在电网52上端边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扣孔62扣合在扣孔62处与筒盖2连接,所述扣孔62与支撑板块61可拆卸分离,所述支撑板块61为单向导电金属片,可将电量传导至电网52上,为电网52供电,与所述筒盖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按扣71和扣环72,所述按扣71设置在诱饵容置体53上端,所述扣环72设置在筒盖2下端,按扣71扣接在扣环72内,所述诱饵容置体53悬挂在筒盖2下端,所述诱饵容置体53上端筒身上分布有贯穿筒壁的若干引诱剂散发孔531,所述诱饵容置体53内可放置液态或固态诱饵,利用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将电网52和诱饵容置体53悬挂在筒盖2下端,进而又筒盖2控制其在诱捕筒1内进出,方便拆卸组装,也方便清洗、清扫和更换诱饵,提高诱捕效果。
所述底座3包括集虫圆盘31和底盘32,所述集虫圆盘31设置在底盘32上端,所述集虫圆盘31伸入诱捕筒1内,所述底盘32上端面与诱捕筒1下端面相抵,集虫盘31可以承接掉落的病媒生物尸体,可以集中处理,所述集虫圆盘31外壁设有外螺纹81,所述诱捕筒1底端内壁设有内螺纹82,所述集虫圆盘31与诱捕筒1螺纹连接,只需转动底座3就可以实现其与诱捕筒1的安装拆卸。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在诱捕筒和筒盖之间设置消杀机构,所述消杀机构包括连通孔、电网和诱饵容置体,连通孔贯穿诱捕筒的筒身设置,供病媒生物进入到诱捕筒内,电网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诱捕筒内,与筒盖电性连接,通过筒盖上得开关和电源控制电网的开关,对电网进行拆卸清洗时,只需关闭电源,向内按压所述支撑板块,使支撑板块脱离扣孔,就可以实现电网与筒盖的分离,组装也十分方便;诱饵容置体则利用第二连接组件悬挂在筒盖上,只需按动诱饵容置体上得按扣就可以将诱饵容置体取下更换诱饵,且诱饵容置体上端还设有引诱剂散发孔,可以更好的散发气味,引诱更多的病媒生物进入,从而被电击消杀;所述底座包括集虫圆盘,可以接纳被击杀掉落的病媒生物,通过转动使其与诱捕筒分离,对集虫圆盘内的病媒生物进行处理,更加方便;捕筒、筒盖和底座均为绝缘材料制成,更加安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筒、筒盖和底座,所述诱捕筒为空心圆筒,所述筒盖设置在诱捕筒上端,所述筒盖上设有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包括开关和电源,还包括消杀机构,所述消杀机构设置在诱捕筒中部,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筒盖连接,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消杀机构连接,控制消杀机构开关,所述底座设置在诱捕筒下端,且与诱捕筒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机构包括连通孔、电网和诱饵容置体,所述连通孔贯穿筒壁分布在诱捕筒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电网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筒盖连接,所述诱饵容置体通过第二组件与筒盖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为内径小于诱捕筒的筒体,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板块和扣孔,分别设置在电网、筒盖底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块一端连接在电网上端边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扣孔扣合在扣孔处与筒盖连接,所述扣孔与支撑板块可拆卸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块为单向导电金属片,与所述筒盖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按扣和扣环,所述按扣设置在诱饵容置体上端,所述扣环设置在筒盖下端,按扣扣接在扣环内,所述诱饵容置体悬挂在筒盖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容置体上端筒身上分布有贯穿筒壁的若干引诱剂散发孔,所述诱饵容置体内可放置液态或固态诱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集虫圆盘和底盘,所述集虫圆盘设置在底盘上端,所述集虫圆盘伸入诱捕筒内,所述底盘上端面与诱捕筒下端面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圆盘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诱捕筒底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集虫圆盘与诱捕筒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媒生物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拨动式电源开关。
CN202021517576.2U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 Active CN212813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7576.2U CN212813730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7576.2U CN212813730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13730U true CN212813730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24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17576.2U Active CN212813730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13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7614B2 (en) Illuminated insect catching device
JPH11346628A (ja) 蚊の誘殺器又は捕獲器
US20160050901A1 (en) Portable insect trapping device
WO2009136951A1 (en) Device for elimination of mosquitoes and flying pests
KR101621958B1 (ko) 농업용 해충 포획장치
CN212813730U (zh) 一种病媒生物诱捕装置
CA3062898A1 (en) Mosquito attracting device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KR101810102B1 (ko) 친환경 모기 퇴치기
CN203942970U (zh) 一种食引诱剂和性引诱剂相结合的诱虫太阳能灯
CN212414445U (zh) 物联网太阳能电击式杀虫灯
CN210671784U (zh) 一种捕杀蚊蝇装置
CN210054366U (zh) 一种带清理功能的杀虫灯
CN210054353U (zh) 一种基于声波引虫的害虫捕获设备
KR101965568B1 (ko) 포충기
CN215074893U (zh) 一种内置粘虫板的蚊蝇诱捕装置
DE202013004544U1 (de) Multifunktions-Illuminationsvorrichtungen zru natürlichen Anlockung und bzw. oder Vertreibung von Ungeziefer und Nagern aller Art
CN215224160U (zh) 一种悬挂式苍蝇诱杀装置
CN213639382U (zh) 一种农业用组合式诱虫灯
CN219812987U (zh) 一种易清理型光诱器
KR101023248B1 (ko) 흡혈성 파리목 해충 포집 장치
CN218104610U (zh) 一种猪舍用电网式诱虫器
CN210054364U (zh) 一种电子灭虫灭蚊器
AU2021106045A4 (en) An insect trapping device for domestic applications
CN215531077U (zh) 一种中药材林下种植的防虫装置
CN215602749U (zh) 一种害虫防治用灭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