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12011U - 发声器件 - Google Patents

发声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12011U
CN212812011U CN202021264647.2U CN202021264647U CN212812011U CN 212812011 U CN212812011 U CN 212812011U CN 202021264647 U CN202021264647 U CN 202021264647U CN 212812011 U CN212812011 U CN 212812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vibrating
ball top
main body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46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冬
章超
王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646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1201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2535 priority patent/WO202200087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12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12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动系统和驱动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及贴合于振膜的球顶,振膜包括振动部、由振动部的周缘向外延伸的折环部以及由折环部远离振动部一侧延伸的固定部;球顶贴设于振动部,振动部靠近球顶的一侧设有沿振动部的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凹槽,振动部远离球顶的一侧设有沿振动方向凸出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凸起部,多个凹槽均沿振动部的周向延伸,凸起部与凹槽一一正对;球顶粘接于振动部且至少覆盖部分凹槽。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器件可靠性更好。

Description

发声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移动设备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且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用于播放音乐等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的运用到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中,而发声器件中的振动系统尤为重要,整个发声器件通过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
相关技术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固定于所述盆架上的振动系统以及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振动部、由所述振动部的周缘延伸的折环部、由所述折环部向所述盆架方向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盆架的固定部,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贴设于所述振动部的球顶。
然而,相关技术中,随着所述振膜的振幅要求的提高,在所述振膜大幅度振动下,会导致所述振动部与所述球顶分离失效,进而导致产品失效。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更好的发声器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及贴合于所述振膜的球顶,所述振膜包括振动部、由所述振动部的周缘向外延伸的折环部以及由所述折环部远离所述振动部一侧延伸的固定部;所述球顶贴设于所述振动部,所述振动部靠近所述球顶的一侧设有沿所述振动部的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凹槽,所述振动部远离所述球顶的一侧设有沿所述振动方向凸出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凸起部,多个所述凹槽均沿所述振动部的周向延伸,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一一正对;所述球顶粘接于所述振动部且至少覆盖部分所述凹槽。
优选的,至少有一个所述凹槽沿所述振动方向向所述球顶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球顶的范围外。
优选的,所述凹槽呈跑道形且多个所述凹槽相互间隔。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个数至少为三个,最靠近所述折环部的所述凹槽沿所述振动方向向所述球顶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球顶的范围外。
优选的,所述凹槽凹陷的深度为所述振膜厚度的1/3-1/2倍;所述凹槽的宽度为所述振膜厚度的1/2-1倍。
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振动部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所述球顶贴合于所述振动部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振动部包括振动主体部以及贯穿所述振动主体部的通孔,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振动主体部,所述球顶贴设于所述振动主体并完全覆盖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夹设固定于所述球顶与所述振动部之间的中心胶,所述球顶通过所述中心胶固定于所述振动部。
优选的,所述中心胶包括夹设固定于所述球顶与所述振动主体部之间且呈环状结构的主体部、由所述主体部的内周缘向靠近所述振动主体部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凸起部以及由所述主体部的外周缘向靠近所述球顶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振动主体部靠近所述通孔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球顶的周侧固定。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器件,所述振动部靠近所述球顶的一侧设有沿所述振动部的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凹槽,所述振动部远离所述球顶的一侧设有沿所述振动方向凸出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凸起部,多个所述凹槽均沿所述振动部的周向延伸,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一一正对;所述球顶粘接于所述振动部且至少覆盖部分所述凹槽;采用此种结构,在所述振膜大幅度振动下,可以有效降低所述振动部与所述球顶贴合面的内应力,降低所述振动部与所述球顶分离失效概率,进一步减少产品失效,使得发声器件的可靠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声器件100,该发声器件100包括盆架1、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振动系统2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2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3,所述磁路系统3具有磁间隙30。
具体的,所述振动系统2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振膜21、插设于所述磁间隙30以驱动所述振膜21振动的音圈22、球顶23、中心胶25、骨架27、弹性导电件28以及辅助振膜29。当然发声器件100也可以不设置盆架1,此时的振膜21固定于磁路系统3,这也是可行的。
所述振膜21包括振动部211、由所述振动部211的周缘向外延伸并环绕所述振动部211的折环部212、由所述折环部212远离所述振动部211的一侧弯折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固定部213。所述振动部211包括振动主体部2111以及贯穿所述振动主体部2111的通孔2110,当然所述振动部211也可以不设置通孔2110。
所述音圈22插设于所述磁间隙30内且呈跑道形。
所述球顶23呈平板状且贴设于所述振动主体部2111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侧并完全覆盖所述通孔2110,当然所述球顶23也可以贴设在振动主体部2111远离磁路系统3的一侧。所述振动部211靠近所述球顶23的一侧设有沿所述振动部211的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凹槽215,所述振动部211远离所述球顶23的一侧设有沿所述振动方向凸出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凸起部214,多个所述凹槽215均沿所述振动部的周向延伸,所述凸起部214与所述凹槽215一一正对;所述球顶23粘接于所述振动部211且至少覆盖部分所述凹槽215。具体的,所述凹槽215设置于所述振动主体部2111。采用此种结构,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球顶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球顶23与所述振动部211结合处呈凹凸不平状,增加了所述球顶23与所述振动部211的接触面积,保证固定效果更好的同时未增加整个振膜21占整个发声器件100的空间,在所述振膜21大幅度振动下,可以有效降低所述振动部211与所述球顶23贴合面的内应力,降低所述振动部211与所述球顶23分离失效概率,进一步减少产品失效,使得发声器件100的可靠性更好。
【表1】
胶合面应力 最大拉应力/Mpa 最大剪切应力/Mpa
原始结构 1.955 2.098
新结构 1.753 1.333
变化 10.33% 36.46%
如表1所示,上表格的数值为本申请和背景技术中的振动部和球顶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剪切应力,分析发现,与背景技术中原始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改进后新结构的最大拉应力下降了10.33%,最大剪切应力下降了36.46%,即振动部211与球顶23贴合面面分离概率显著降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15设置于所述振动部211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侧,所述球顶23贴合于所述振动部211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侧;当然,当所述球顶23贴合于所述振动部211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侧时,其凹槽215设置于所述振动部211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的一侧。所述凹槽215凹陷的深度为所述振膜21厚度的1/3-1/2倍;所述凹槽215的宽度为所述振膜21厚度的1/2-1倍,即保证未增加振膜21沿振动方向的高度,同时其凹槽215设置较大,固定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15呈跑道形且多个所述凹槽215相互间隔设置。优选的,多个所述凹槽215沿所述振动方向向所述球顶23的正投影同时落入所述球顶23范围之内和所述球顶23外轮廓之外,在球顶23的内外侧均设置有凹槽215,胶合空间更大。具体的,至少有一个所述凹槽215沿所述振动方向向所述球顶23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球顶23的范围外。所述凹槽215的个数至少为三个,最靠近所述折环部212的所述凹槽215沿所述振动方向向所述球顶23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球顶23的范围之外。本实施例中,凹槽215数量为四个,最外侧的凹槽215沿所述振动方向向所述球顶23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球顶23的范围之外,即最外侧的凹槽215设置在球顶23外侧,预留更多空间用以胶合,增加其胶合空间。对应的,所述凸起部214设置为四个。
本实施中,中心胶25夹设固定于所述球顶23与所述振动部211之间,所述球顶23通过所述中心胶25固定于所述振动部211;固定效果更好,可以防止失效脱离。中心胶25和26可以为胶水、双面胶等材料制成。
具体的,所述中心胶25包括夹设固定于所述球顶23与所述振动主体部2111之间且呈环状结构的主体部251、由所述主体部251的内周缘向靠近所述振动主体部2111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凸起部252以及由所述主体部251的外周缘向靠近所述球顶23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凸起部253,所述第一凸起部252与所述振动主体部2111靠近所述通孔2110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二凸起部253与所述球顶23的周侧固定,参图4所示,第二凸起部253至少部分位于最外侧的凹槽215内,即使得第二凸起部253的体积增加,又同时保证第二凸起部253不占据发声器件100的内部空间,空间利用率更高,部件的布局更加合理。即中心胶25与球顶23的粘接面积增大的同时不占用其沿振动方向的空间,固定效果更好且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
骨架27夹设于所述球顶23和所述音圈22之间,所述骨架27包括贴设于所述球顶23的骨架主体部271以及由所述骨架主体部271向靠近所述音圈22方向弯折延伸的延伸壁272,所述延伸壁272远离所述骨架主体部271的一端抵接固定于所述音圈22,即所述音圈22通过骨架27固定至球顶23,通过骨架27将音圈22悬置在磁间隙30内,可靠性更好。
具体的,所述骨架主体部271呈跑道形,所述延伸壁272包括设置于长轴边的第一延伸壁2721以及设置于短轴边的第二延伸壁2722;所述第一延伸壁2721远离所述骨架主体部271的一端抵接固定于所述音圈22;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壁2721设置4个,且两两为一组分别设置于两个长轴边。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延伸壁2722对应所述音圈22设有向远离所述音圈22方向凹陷的台阶2722a,即设置台阶2722a对音圈22形成避让空间,保证结构上互不干涉的同时,其空间利用率也提高。
优选的,所述延伸壁272还包括由所述第一延伸壁2721远离所述骨架主体部271的一端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2723、由所述第二延伸壁远离所述骨架主体部的一端弯折延伸的第二翻边2724;第一翻边2723抵接固定于所述音圈22,即设置翻边结构固定音圈22,固定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音圈22呈跑道形,两个弹性导电件28分别设置于所述音圈22的两短轴边且与所述音圈22电连接,所述弹性导电件28包括弹性导电件主体281、以及由所述弹性导电件主体281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282和第二连接部283,所述第一连接部282固定于所述盆架1,所述第二连接部283与所述音圈22电连接;所述第二延伸壁2722远离所述骨架主体部271的一端抵接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83,优选的,第二翻边2724抵接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83,即第二连接部283通过第二翻边2724固定于所述第二延伸壁2722。
辅助振膜29设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音圈22的两个短轴边,其贴设于所述弹性导电件28远离所述振膜21的一侧。
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磁轭31、固定设置于所述磁轭31上的主磁钢32、环绕所述主磁钢32设置并与所述主磁钢32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30的边磁钢33、盖设固定于所述主磁钢32上的第一导磁板34以及盖设固定于所述边磁钢33上的第二导磁板35,所述第二导磁板35与所述盆架1远离所述振膜21的一侧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器件,所述振动部靠近所述球顶的一侧设有沿所述振动部的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凹槽,所述振动部远离所述球顶的一侧设有沿所述振动方向凸出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凸起部,多个所述凹槽均沿所述振动部的周向延伸,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一一正对;所述球顶粘接于所述振动部且至少覆盖部分所述凹槽;采用此种结构,在所述振膜大幅度振动下,可以有效降低所述振动部与所述球顶贴合面的内应力,降低所述振动部与所述球顶分离失效概率,进一步减少产品失效,使得发声器件的可靠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及贴合于所述振膜的球顶,所述振膜包括振动部、由所述振动部的周缘向外延伸的折环部以及由所述折环部远离所述振动部一侧延伸的固定部;所述球顶贴设于所述振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部靠近所述球顶的一侧设有沿所述振动部的振动方向凹陷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凹槽,所述振动部远离所述球顶的一侧设有沿所述振动方向凸出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凸起部,多个所述凹槽均沿所述振动部的周向延伸,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一一正对;所述球顶粘接于所述振动部且至少覆盖部分所述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所述凹槽沿所述振动方向向所述球顶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球顶的范围外。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跑道形且多个所述凹槽相互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个数至少为三个,最靠近所述折环部的所述凹槽沿所述振动方向向所述球顶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球顶的范围外。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凹陷的深度为所述振膜厚度的1/3-1/2倍;所述凹槽的宽度为所述振膜厚度的1/2-1倍。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振动部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所述球顶贴合于所述振动部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部包括振动主体部以及贯穿所述振动主体部的通孔,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振动主体部,所述球顶贴设于所述振动主体并完全覆盖所述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夹设固定于所述球顶与所述振动部之间的中心胶,所述球顶通过所述中心胶固定于所述振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胶包括夹设固定于所述球顶与所述振动主体部之间且呈环状结构的主体部、由所述主体部的内周缘向靠近所述振动主体部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凸起部以及由所述主体部的外周缘向靠近所述球顶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振动主体部靠近所述通孔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球顶的周侧固定。
CN202021264647.2U 2020-06-30 2020-06-30 发声器件 Active CN212812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4647.2U CN212812011U (zh) 2020-06-30 2020-06-30 发声器件
PCT/CN2020/122535 WO2022000870A1 (zh) 2020-06-30 2020-10-21 发声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4647.2U CN212812011U (zh) 2020-06-30 2020-06-30 发声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12011U true CN212812011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9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4647.2U Active CN212812011U (zh) 2020-06-30 2020-06-30 发声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12011U (zh)
WO (1) WO202200087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23023U (zh) * 2017-06-20 2018-01-2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振膜、发声器件及电子设备
CN207802356U (zh) * 2017-12-25 2018-08-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
CN208798189U (zh) * 2018-08-03 2019-04-26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振膜及扬声器
CN209201336U (zh) * 2018-12-12 2019-08-0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CN109819379A (zh) * 2018-12-29 2019-05-2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振膜及发声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0870A1 (zh)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01336U (zh) 一种扬声器
WO2020140544A1 (zh) 发声器件
CN109862487B (zh) 发声器件
CN214101779U (zh) 发声器件
CN214177551U (zh) 发声器件
CN112565987A (zh) 一种双面超薄扬声器
CN211128180U (zh) 一种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CN212812011U (zh) 发声器件
CN217116394U (zh) 发声器件
US10708692B2 (en) Vibration diaphragm
CN214101770U (zh) 发声器件
CN211128167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12812015U (zh) 发声器件
CN212811995U (zh) 发声器件
CN213938309U (zh) 发声器件
CN213938307U (zh) 发声器件
CN214177552U (zh) 发声器件
CN214101780U (zh) 发声器件
CN213028531U (zh) 发声器件
CN212812013U (zh) 发声器件
CN102273231A (zh)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CN212519416U (zh) 发声器件
CN218473380U (zh) 发声器件
CN111935616A (zh) 发声器件
CN212519417U (zh) 发声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