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10603U - 一种双层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10603U
CN212810603U CN202022269362.4U CN202022269362U CN212810603U CN 212810603 U CN212810603 U CN 212810603U CN 202022269362 U CN202022269362 U CN 202022269362U CN 212810603 U CN212810603 U CN 212810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wane
groove
bottom wall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693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泽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anmenwa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anmenwa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anmenwa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anmenwa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693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10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10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10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固定体、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和导电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设于绝缘固定体内部,所述输出装置和输出装置设于绝缘固定体内部,所述导电装置设于绝缘固定体中部,所述输入装置包括接线槽一、导电拨片一、控制槽一和紧锁装置一,所述接线槽一设于绝缘固定体内,所述接线槽一的开口端设有进线口一,所述导电拨片一的一端固接设于进线口一的底壁内侧,所述控制槽一设于接线槽一的下方,所述控制槽一的开口端设有起子进口一,所述紧锁装置一设于控制槽一中。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稳固耐用、省时高效、操作简单、有效保护外部接线接头的双层接线端子。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电子电气连接领域对接线端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接线端子种类繁多,大部分由绝缘塑料、金属片以及相关的固定装置组成,有的接线端子也采用黄铜作为材料制作而成,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接线端子在接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固定不牢而松动的情况,进而引发电子器件连接的安全故障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对于装配技术的要求也趋于快速高效化,目前的接线端子很多在操作过程中费时费力,接线的稳定度也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接线端子,通过输入装置和输出装之将外部线接入,通过紧锁装置将接入的外部线加固,同时解决外部线长久接入后因松动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导电装置便于使用者快速通断电,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层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固定体、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和导电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设于绝缘固定体内部,输入装置便于外部线的接入,所述输出装置和输出装置设于绝缘固定体内部,输出装置便于接线端子向外输出,所述导电装置设于绝缘固定体中部,导电装置便于将外部线电性连接,所述输入装置包括接线槽一、导电拨片一、控制槽一和紧锁装置一,所述接线槽一设于绝缘固定体内,所述接线槽一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接线槽一的开口端设有进线口一,进线口一便于外部线的插入,所述导电拨片一的一端固接设于进线口一的底壁内侧,导电拨片一便于卡接外部线,所述控制槽一设于接线槽一的下方,所述控制槽一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控制槽一的开口端设有起子进口一,起子进口一便于起子的插入,所述紧锁装置一设于控制槽一中,所述紧锁装置一包括弹性下压板一、导电铝板一、导电柱一、翘板装置一和弹簧装置一,所述弹性下压板一倾斜设于控制槽一底壁上,弹性下压板一设于起子进口一处,所述导电铝板一设于弹性下压板一远离起子进口一的一端,所述导电柱一设于导电铝板一上端,所述导电柱一的顶端滑动贯穿接线槽一的底壁,导电柱一的顶端与导电拨片一的底壁连接,所述控制槽一远离起子进口一的一端底壁设有翘板槽一,所述翘板装置一设于翘板槽一底壁,所述翘板装置一包括铜制翘板一和固定架一,所述固定架一设于控制槽一底壁,所述铜制翘板一中部转动设于固定架一上,所述弹簧装置一设于控制槽一底壁和导电铜板一底壁之间,在弹簧装置一的弹力作用下,导电铜板一带动弹性下压板一变形上移从而带动导电柱一上移推动导电拨片一上移形变从而对插入导电拨片一和接线槽一上壁之间的电线进行固定,导电铜板一、导电柱一、翘板装置一和弹簧装置一便于控制外部线的接入和加固已接入的外部线,导电铜板一、导电柱一、翘板装置一和弹簧装置一避免了外部线长时间接入后外部线与接线口的卡接松动导致接触不良,所述输出装置包括接线槽二、导电拨片二、控制槽二和紧锁装置二,所述接线槽二设于绝缘固定体内,所述接线槽二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接线槽二的开口端设有进线口二,进线口二便于外部线的插入,所述导电拨片二的一端固接设于进线口二的底壁内侧,导电拨片二便于卡接外部线,所述控制槽二设于接线槽二的下方,所述控制槽二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控制槽二的开口端设有起子进口二,起子进口二便于起子的插入,所述紧锁装置二设于控制槽二中,所述紧锁装置二包括弹性下压板二、导电铜板二、导电柱二、翘板装置二和弹簧装置二,所述弹性下压板二倾斜设于控制槽二底壁上,弹性下压板二设于起子进口二处,所述导电铜板二设于弹性下压板二远离起子进口二一端,所述导电柱二设于导电铜板二上端,所述导电柱二的顶端滑动贯穿接线槽二的底壁,导电柱二的顶端与导电拨片二的底壁连接,所述控制槽二远离起子进口二的一端底壁设有翘板槽二,所述翘板装置二设于翘板槽二底壁,所述翘板装置二包括铜制翘板二和固定架二,所述固定架二设于控制槽二底壁,所述铜制翘板二中部转动设于固定架二上,所述弹簧装置二设于控制槽二底壁和导电铜板二底壁之间,在弹簧装置二的的弹力作用下,导电铜板二带动弹性下压板二变形上移从而带动导电柱二上移推动导电拨片二上移形变从而对插入导电拨片二和接线槽二上壁之间的电线进行固定,导电铜板二、导电柱二、翘板装置二和弹簧装置二便于控制外部线的接入和加固已接入的外部线,导电铜板二、导电柱二、翘板装置二和弹簧装置二避免了外部线长时间接入后外部线与接线口的卡接松动导致接触不良,所述导电装置包括导电腔、绝缘柱、绝缘套筒和导电杆,所述导电腔贯穿绝缘固定体设于绝缘固定体的中部,所述导电腔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导电腔的内壁下端设有螺纹,所述绝缘柱下端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导电腔内壁下端螺纹连接,所述绝缘柱螺纹连接设于导电腔中,所述绝缘套筒转动套接设于绝缘柱外侧,所述绝缘套筒的长度小于绝缘柱的长度,所述导电杆固接设于绝缘套筒的外侧壁,所述导电腔侧壁上端设有与控制槽一连通的滑动通孔一,所述导电腔侧壁下端设有与控制槽二连通的滑动通孔二,所述滑动通孔一和滑动通孔二分别设于导电腔的两侧,所述导电杆呈Z形设置,所述导电杆的上端贯穿滑动通孔一与铜制翘板一上壁触接,所述导电杆的下端贯穿滑动通孔二与铜制翘板二上壁触接,导电腔、绝缘柱、绝缘套筒、导电杆便于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电性连接,将绝缘柱转入导电腔,绝缘柱转动带动绝缘套筒下降,绝缘套筒无需转动,绝缘套筒带动导电杆下降,导电杆下压铜制翘板一和铜制翘板二靠近绝缘套筒的一端从而使得铜制翘板一远离绝缘套筒的一端和铜制翘板二远离绝缘套筒的一端上翘,铜制翘板一远离绝缘套筒的一端上翘带动导电柱一上升,导电柱一上升带动导电拨片一上升,导电拨片一上升将连接线缆端子牢牢固紧在导电拨片一和接线槽一上壁之间使得导电拨片一与外部输入接线固紧连通导电,铜制翘板二远离绝缘套筒的一端上翘带动导电柱二上升,导电柱二上升带动导电拨片二上升,导电拨片二上升将连接线缆端子牢牢固紧在导电拨片二和接线槽二上壁之间使得导电拨片二与外部输出接线固紧连通导电,从而外部输入接线和外部输出接线通过导电拨片一、导电柱一、导电铜板一、铜制翘板一、导电杆、铜制翘板二、导电铜板二、导电柱二、导电拨片二连通形成形成电性连接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装置一包括弹簧座一、弹簧一和顶针一,所述弹簧座一固接设于控制槽一底壁,所述弹簧一固接设于弹簧座一上,所述顶针一设于弹簧一上端和导电铜板一之间,弹簧装置一便于对导电柱进行支撑锁紧;所述弹簧装置二包括弹簧座二、弹簧二和顶针二,所述弹簧座二固接设于控制槽二底壁,所述弹簧二固接设于弹簧座二上,所述顶针二设于弹簧二上端和导电铜板二之间,弹簧装置二便于对导电柱进行支撑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腔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绝缘保护套,所述绝缘柱贯穿绝缘保护套设于导电腔内,绝缘保护套避免了使用人员触电引发安全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柱的上端设有转环,转环为环氧树脂材料制成,转环便于绝缘柱转入和转出导电腔。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槽一和接线槽二的顶部分别设有顶板,顶板避免外部线长久接入时产生磨损,同时顶板便于加固外部线与接线槽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一包括连接杆一、连接轴一和翘板底座一,所述连接杆一设于翘板槽一底壁,所述连接轴一转动设于连接杆一上端,所述翘板底座一固接设于铜制翘板一底壁中部,铜制翘板一通过翘板底座一铰接设于连接轴一上,固定架二便于给铜制翘板二提供翘动的支点,所述固定架二包括连接杆二、连接轴二和翘板底座二,所述连接杆二设于翘板槽二底壁,所述连接轴二转动设于连接杆二上端,所述翘板底座二固接设于铜制翘板二底壁中部,铜制翘板二通过翘板底座二铰接设于连接轴二上,固定架二便于给铜制翘板二提供翘动的支点。
进一步地,所所述导电拨片一、导电拨片二、弹性下压板一和弹性下压板二采用弹性金属片制成,便于形变锁紧外部线缆。
进一步地,所述铜制翘板一靠近绝缘套筒的一端和铜制翘板二靠近绝缘套筒的一端分别设有V形凹槽,所述铜制翘板一远离绝缘套筒的一端和铜制翘板二远离绝缘套筒的一端分别设有倒V形凸起,所述Z形设置的导电杆两端分别设有下压杆,所述下压杆卡接设于V形凹槽内,V形凹槽、倒V形凸起和下压杆便于稳固导电杆两端与铜制翘板一、铜制翘板二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固定体上设有两组输入装置和两组输出装置,所述绝缘套筒上设有两组导电杆,每组输入装置通过一组导电杆与一组输出装置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接线端子,接线槽便于外部线的接入,紧锁装置便于加固接入的外部线,弹簧装置保证了接线槽的安全性和稳固性,弹簧装置避免其他人员随意将外部线拔出,外部线插入后弹簧装置通过弹簧的弹力对外部线进行紧锁,导电装置便于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的连接,当无需连接时导电装置可以快速断开连接,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连接稳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接线端子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接线端子的剖视图。
在附图中:1、绝缘固定体,2、输入装置,3、输出装置,4、导电装置,5、接线槽一,6、导电拨片一,7、控制槽一,8、紧锁装置一,9、进线口一,10、起子进口一,11、弹性下压板一,12、导电铜板一,13、导电柱一,14、翘板装置一,15、弹簧装置一,16、翘板槽一,17、铜制翘板一,18、固定架一,19、接线槽二,20、导电拨片二,21、控制槽二,22、紧锁装置二,23、进线口二,24、起子进口二,25、弹性下压板二,26、导电铜板二,27、导电柱二,28、翘板装置二,29、弹簧装置二,30、翘板槽二,31、铜制翘板二,32、固定架二,33、导电腔,34、绝缘柱,35、绝缘套筒,36、导电杆,37、螺纹段,38、滑动通孔一,39、滑动通孔二,40、弹簧座一,41、弹簧一,42、顶针一,43、弹簧座二,44、弹簧二,45、顶针二,46、绝缘保护套,47、转环,48、顶板,49、连接杆一,50、连接轴一,51、翘板底座一,52、连接杆二,53、连接轴二,54、翘板底座二,55、V形凹槽,56、倒V形凸起,57、下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固定体1、输入装置2、输出装置3和导电装置4,所述输入装置2设于绝缘固定体1内部,所述输出装置3和输出装置3设于绝缘固定体1内部,所述导电装置4设于绝缘固定体1中部,所述输入装置2包括接线槽一5、导电拨片一6、控制槽一7和紧锁装置一8,所述接线槽一5设于绝缘固定体1内,所述接线槽一5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接线槽一5的开口端设有进线口一9,所述导电拨片一6的一端固接设于进线口一9的底壁内侧,所述控制槽一7设于接线槽一5的下方,所述控制槽一7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控制槽一7的开口端设有起子进口一10,所述紧锁装置一8设于控制槽一7中,所述紧锁装置一8包括弹性下压板一11、导电铜板一12、导电柱一13、翘板装置一14和弹簧装置一15,所述弹性下压板一11倾斜设于控制槽一7底壁上,弹性下压板一11设于起子进口一10处,所述导电铜板一12设于弹性下压板一11远离起子进口一10的一端,所述导电柱一13设于导电铜板一12上端,所述导电柱一13的顶端滑动贯穿接线槽一5的底壁,导电柱一13的顶端与导电拨片一6的底壁连接,所述控制槽一7远离起子进口一10的一端底壁设有翘板槽一16,所述翘板装置一14设于翘板槽一16底壁,所述翘板装置一14包括铜制翘板一17和固定架一18,所述固定架一18设于控制槽一7底壁,所述铜制翘板一17中部转动设于固定架一18上,所述弹簧装置一15设于控制槽一7底壁和导电铜板一12底壁之间,所述输出装置3包括接线槽二19、导电拨片二20、控制槽二21和紧锁装置二22,所述接线槽二19设于绝缘固定体1内,所述接线槽二19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接线槽二19的开口端设有进线口二23,所述导电拨片二20的一端固接设于进线口二23的底壁内侧,所述控制槽二21设于接线槽二19的下方,所述控制槽二21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控制槽二21的开口端设有起子进口二24,所述紧锁装置二22设于控制槽二21中,所述紧锁装置二22包括弹性下压板二25、导电铜板二26、导电柱二27、翘板装置二28和弹簧装置二29,所述弹性下压板二25倾斜设于控制槽二21底壁上,弹性下压板二25设于起子进口二24处,所述导电铜板二26设于弹性下压板二25远离起子进口二24一端,所述导电柱二27设于导电铜板二26上端,所述导电柱二27的顶端滑动贯穿接线槽二19的底壁,导电柱二27的顶端与导电拨片二20的底壁连接,所述控制槽二21远离起子进口二24的一端底壁设有翘板槽二30,所述翘板装置二28设于翘板槽二30底壁,所述翘板装置二28包括铜制翘板二31和固定架二32,所述固定架二32设于控制槽二21底壁,所述铜制翘板二31中部转动设于固定架二32上,所述弹簧装置二29设于控制槽二21底壁和导电铜板二26底壁之间,所述导电装置4包括导电腔33、绝缘柱34、绝缘套筒35和导电杆36,所述导电腔33贯穿绝缘固定体1设于绝缘固定体1的中部,所述导电腔33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导电腔33的内壁下端设有螺纹,所述绝缘柱34下端设有螺纹段37,所述螺纹段37与导电腔33内壁下端螺纹连接,所述绝缘柱34螺纹连接设于导电腔33中,所述绝缘套筒35转动套接设于绝缘柱34外侧,所述绝缘套筒35的长度小于绝缘柱34的长度,所述导电杆36固接设于绝缘套筒35的外侧壁,所述导电腔33侧壁上端设有与控制槽一7连通的滑动通孔一38,所述导电腔33侧壁下端设有与控制槽二21连通的滑动通孔二39,所述滑动通孔一38和滑动通孔二39分别设于导电腔33的两侧,所述导电杆36呈Z形设置,所述导电杆36的上端贯穿滑动通孔一38与铜制翘板一17上壁触接,所述导电杆36的下端贯穿滑动通孔二39与铜制翘板二31上壁触接。
其中,所述弹簧装置一15包括弹簧座一40、弹簧一41和顶针一42,所述弹簧座一40固接设于控制槽一7底壁,所述弹簧一41固接设于弹簧座一40上,所述顶针一42设于弹簧一41上端和导电铜板一12之间;所述弹簧装置二29包括弹簧座二43、弹簧二44和顶针二45,所述弹簧座二43固接设于控制槽二21底壁,所述弹簧二44固接设于弹簧座二43上,所述顶针二45设于弹簧二44上端和导电铜板二26之间;所述导电腔33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绝缘保护套46,所述绝缘柱34贯穿绝缘保护套46设于导电腔33内;所述绝缘柱34的上端设有转环47,转环47为环氧树脂材料制成;所述接线槽一5和接线槽二19的顶部分别设有顶板48;所述固定架一18包括连接杆一49、连接轴一50和翘板底座一51,所述连接杆一49设于翘板槽一16底壁,所述连接轴一50转动设于连接杆一49上端,所述翘板底座一51固接设于铜制翘板一17底壁中部,铜制翘板一17通过翘板底座一51铰接设于连接轴一50上,所述固定架二32包括连接杆二52、连接轴二53和翘板底座二54,所述连接杆二52设于翘板槽二30底壁,所述连接轴二53转动设于连接杆二52上端,所述翘板底座二54固接设于铜制翘板二31底壁中部,铜制翘板二31通过翘板底座二54铰接设于连接轴二53上;所述导电拨片一6、导电拨片二20、弹性下压板11和弹性下压板25采用弹性金属片制成,所述铜制翘板一17靠近绝缘套筒35的一端和铜制翘板二31靠近绝缘套筒35的一端分别设有V形凹槽55,所述铜制翘板一17远离绝缘套筒35的一端和铜制翘板二31远离绝缘套筒35的一端分别设有倒V形凸起56,所述Z形设置的导电杆36两端分别设有下压杆57,所述下压杆57卡接设于V形凹槽55内,所述绝缘固定体1上设有两组输入装置2和两组输出装置3,所述绝缘套筒35上设有两组导电杆36,每组输入装置2通过一组导电杆36与一组输出装置3电性连接。
具体使用时,使用者将起子分别插入起子进口一10,弹性下压板一11受压下压弹簧装置一15,弹簧装置一15缩短带动导电铜板一12下降,导电铜板一12下降带动导电柱一13下降,导电柱一13顶端与导电铜板一12离,导电铜板一12在弹性作用下恢复形变贴近接线槽一5底壁,此时将外部线插入进线口一9,将起子从控制槽一7内拔出,弹簧装置一15回弹带动导电柱一13上升,导电柱一13上升带动导电拨片一6上升,导电拨片一6上升将外部线卡接在顶板48和导电拨片一6之间,同理将起子插入起子进口二24,弹性下压板二25受压下压弹簧装置二29,弹簧装置二29缩短带动导电铜板二26下降,导电铜板二26下降带动导电柱二27下降,导电柱二27顶端与导电拨片二分离,导电拨片二在弹性作用下恢复形变贴近接线槽二19底壁,此时将外部线插入进线口二23,将起子从控制槽二21内拔出,弹簧装置二29回弹带动导电柱二27上升,导电柱二27上升带动导电拨片二20上升,导电拨片二20上升将外部线卡接在顶板48和导电拨片二20之间,使用者向转动转环47使得转环47带动绝缘柱34转动并沿导电腔33下移,螺纹段37和绝缘柱34下端螺纹连接,绝缘柱34下降,绝缘柱34下降带动绝缘套筒35下降,由于滑动通孔一38和滑动通孔二39对导电杆36的限位使得绝缘套筒35无法转动,绝缘套筒35带动导电杆36沿滑动通孔一38和滑动通孔二39下滑,导电杆36下压铜制翘板一17和铜制翘板二31靠近绝缘套筒35的一端从而使得铜制翘板一17远离绝缘套筒35的一端和铜制翘板二31远离绝缘套筒35的一端上翘,铜制翘板一17远离绝缘套筒35的一端上翘带动导电柱一13上升,导电柱一13上升带动导电拨片一6上升,导电拨片一6上升将连接线缆端子牢牢固紧在导电拨片一6和接线槽一5上壁之间使得导电拨片一6与外部输入接线固紧连通导电,铜制翘板二31远离绝缘套筒35的一端上翘带动导电柱二27上升,导电柱二27上升带动导电拨片二20上升,导电拨片二20上升将连接线缆端子牢牢固紧在导电拨片二20和接线槽二19上壁之间使得导电拨片二20与外部输出接线固紧连通导电,从而外部输入接线和外部输出接线通过导电拨片一6、导电柱一13、导电铜板一12、铜制翘板一17、导电杆36、铜制翘板二31、导电铜板二26、导电柱二27、导电拨片二20连通形成形成电性连接回路,绝缘固定体1两侧的外部线连接完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层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固定体、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和导电装置,所述输入装置设于绝缘固定体内部,所述输出装置和输出装置设于绝缘固定体内部,所述导电装置设于绝缘固定体中部,所述输入装置包括接线槽一、导电拨片一、控制槽一和紧锁装置一,所述接线槽一设于绝缘固定体内,所述接线槽一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接线槽一的开口端设有进线口一,所述导电拨片一的一端固接设于进线口一的底壁内侧,所述控制槽一设于接线槽一的下方,所述控制槽一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控制槽一的开口端设有起子进口一,所述紧锁装置一设于控制槽一中,所述紧锁装置一包括弹性下压板一、导电铝板一、导电柱一、翘板装置一和弹簧装置一,所述弹性下压板一倾斜设于控制槽一底壁上,弹性下压板一设于起子进口一处,所述导电铝板一设于弹性下压板一远离起子进口一的一端,所述导电柱一设于导电铝板一上端,所述导电柱一的顶端滑动贯穿接线槽一的底壁,导电柱一的顶端与导电拨片一的底壁连接,所述控制槽一远离起子进口一的一端底壁设有翘板槽一,所述翘板装置一设于翘板槽一底壁,所述翘板装置一包括铜制翘板一和固定架一,所述固定架一设于控制槽一底壁,所述铜制翘板一中部转动设于固定架一上,所述弹簧装置一设于控制槽一底壁和导电铜板一底壁之间,所述输出装置包括接线槽二、导电拨片二、控制槽二和紧锁装置二,所述接线槽二设于绝缘固定体内,所述接线槽二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接线槽二的开口端设有进线口二,所述导电拨片二的一端固接设于进线口二的底壁内侧,所述控制槽二设于接线槽二的下方,所述控制槽二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控制槽二的开口端设有起子进口二,所述紧锁装置二设于控制槽二中,所述紧锁装置二包括弹性下压板二、导电铜板二、导电柱二、翘板装置二和弹簧装置二,所述弹性下压板二倾斜设于控制槽二底壁上,弹性下压板二设于起子进口二处,所述导电铜板二设于弹性下压板二远离起子进口二一端,所述导电柱二设于导电铜板二上端,所述导电柱二的顶端滑动贯穿接线槽二的底壁,导电柱二的顶端与导电拨片二的底壁连接,所述控制槽二远离起子进口二的一端底壁设有翘板槽二,所述翘板装置二设于翘板槽二底壁,所述翘板装置二包括铜制翘板二和固定架二,所述固定架二设于控制槽二底壁,所述铜制翘板二中部转动设于固定架二上,所述弹簧装置二设于控制槽二底壁和导电铜板二底壁之间,所述导电装置包括导电腔、绝缘柱、绝缘套筒和导电杆,所述导电腔贯穿绝缘固定体设于绝缘固定体的中部,所述导电腔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导电腔的内壁下端设有螺纹,所述绝缘柱下端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导电腔内壁下端螺纹连接,所述绝缘柱螺纹连接设于导电腔中,所述绝缘套筒转动套接设于绝缘柱外侧,所述绝缘套筒的长度小于绝缘柱的长度,所述导电杆固接设于绝缘套筒的外侧壁,所述导电腔侧壁上端设有与控制槽一连通的滑动通孔一,所述导电腔侧壁下端设有与控制槽二连通的滑动通孔二,所述滑动通孔一和滑动通孔二分别设于导电腔的两侧,所述导电杆呈Z形设置,所述导电杆的上端贯穿滑动通孔一与铜制翘板一上壁触接,所述导电杆的下端贯穿滑动通孔二与铜制翘板二上壁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装置一包括弹簧座一、弹簧一和顶针一,所述弹簧座一固接设于控制槽一底壁,所述弹簧一固接设于弹簧座一上,所述顶针一设于弹簧一上端和导电铜板一之间;所述弹簧装置二包括弹簧座二、弹簧二和顶针二,所述弹簧座二固接设于控制槽二底壁,所述弹簧二固接设于弹簧座二上,所述顶针二设于弹簧二上端和导电铜板二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腔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绝缘保护套,所述绝缘柱贯穿绝缘保护套设于导电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柱的上端设有转环,转环为环氧树脂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槽一和接线槽二的顶部分别设有顶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一包括连接杆一、连接轴一和翘板底座一,所述连接杆一设于翘板槽一底壁,所述连接轴一转动设于连接杆一上端,所述翘板底座一固接设于铜制翘板一底壁中部,铜制翘板一通过翘板底座一铰接设于连接轴一上,所述固定架二包括连接杆二、连接轴二和翘板底座二,所述连接杆二设于翘板槽二底壁,所述连接轴二转动设于连接杆二上端,所述翘板底座二固接设于铜制翘板二底壁中部,铜制翘板二通过翘板底座二铰接设于连接轴二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拨片一、导电拨片二、弹性下压板一和弹性下压板二采用弹性金属片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制翘板一靠近绝缘套筒的一端和铜制翘板二靠近绝缘套筒的一端分别设有V形凹槽,所述铜制翘板一远离绝缘套筒的一端和铜制翘板二远离绝缘套筒的一端分别设有倒V形凸起,所述Z形设置的导电杆两端分别设有下压杆,所述下压杆卡接设于V形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固定体上设有两组输入装置和两组输出装置,所述绝缘套筒上设有两组导电杆,每组输入装置通过一组导电杆与一组输出装置电性连接。
CN202022269362.4U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双层接线端子 Active CN212810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69362.4U CN212810603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双层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69362.4U CN212810603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双层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10603U true CN212810603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0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69362.4U Active CN212810603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双层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10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7881A (zh) 一种导线快速连接器
CN110416941B (zh) 一种电路线缆的活动接线盒
CN212810603U (zh) 一种双层接线端子
CN211088748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电气智能化设备
CN203218602U (zh) 一种导线快速连接器
CN204497398U (zh) 一种夹线式led接线端子及其接线器
CN204067710U (zh) 一种开关或插座的快速接线结构
CN207116749U (zh) 连接器
CN215681027U (zh) 一种便于自由插接的分体式探针连接器
CN212114692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母线槽
CN210576499U (zh) 一种弹簧式接线端子
CN203521767U (zh) 连接器的导电连接体结构
CN210182715U (zh) 单相电能表插座
CN210326498U (zh) 一种太阳能配电柜导线排列安装组件
CN204333371U (zh) 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连接器
CN2927350Y (zh) 拨动开关接线机构
CN2824268Y (zh) 闸刀开关
CN103401095B (zh) 连接器的导电连接体结构
CN207504545U (zh) 一种电缆电线连接用固定金具
CN221003462U (zh) 一种紧固型插簧
CN220934328U (zh) 新能源ccs铝镍汇流排
CN218919524U (zh) 一种连接线端子卡线注塑装置
CN219659087U (zh) 便于压紧的冷压接线端子
CN211859052U (zh) 一种电表插接件
CN213584959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的压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