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04891U - 双屏拼接支架 - Google Patents

双屏拼接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04891U
CN212804891U CN202021337073.7U CN202021337073U CN212804891U CN 212804891 U CN212804891 U CN 212804891U CN 202021337073 U CN202021337073 U CN 202021337073U CN 212804891 U CN212804891 U CN 212804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gasket
locking
mounting seat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370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光毅
郭宏伟
张秀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ongli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ong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ongli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ong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370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04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04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04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屏拼接支架,其包括固定架、用于承载主屏的主屏安装座、副屏安装座、平翻机构和侧翻机构,所述副屏安装座的侧边弯折并延伸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侧面;所述平翻机构沿水平方向呈横置的连接所述固定架,所述主屏安装座和副屏安装座分别可上下转动的连接所述平翻机构,且所述副屏安装座可转动至所述主屏安装座所在平面;所述侧翻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左右转动的连接所述弯折部,副屏可左右转动的连接所述侧翻机构,且所述副屏可转动至所述主屏安装座所在平面;本实用新型的双屏拼接支架能够在同一支架上通过上下转动或左右转动的方式实现副屏和主屏的拼屏操作,从而通过单一支架即可满足更多的拼屏需求。

Description

双屏拼接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屏拼接支架。
背景技术
现代资讯的日新月异,带动了科技的高速发展,发展出各式各样的具有多功能显示屏的电子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电视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然而,现有电子装置的显示器大多不具备拼屏功能,其屏幕角度的旋转通过单一转轴的铰链结构实现,无法在同一铰链结构上通过调整支架实现主屏和副屏的拼接,无法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大大制约了显示屏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因此,亟需一种双屏拼接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屏拼接支架,能够在同一支架上通过上下转动或左右转动的方式实现副屏和主屏的拼屏操作,从而通过单一支架即可满足更多的拼屏需求。
为了实现上有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屏拼接支架,其包括固定架、用于承载主屏的主屏安装座、副屏安装座、平翻机构和侧翻机构,所述副屏安装座的侧边弯折并延伸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侧面;所述平翻机构沿水平方向呈横置的连接所述固定架,所述主屏安装座和副屏安装座分别可上下转动的连接所述平翻机构,且所述副屏安装座可转动至所述主屏安装座所在平面;所述侧翻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左右转动的连接所述弯折部,副屏可左右转动的连接所述侧翻机构,且所述副屏可转动至所述主屏安装座所在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平翻机构沿水平方向呈横置的连接固定架,主屏安装座和副屏安装座分别可上下转动的连接平翻机构,且副屏安装座可转动至主屏安装座所在平面,使得副屏可以通过上下转动的方式与主屏实现拼屏操作;侧翻机构沿竖直方向可左右转动的连接弯折部,副屏可左右转动的连接侧翻机构,且副屏可转动至主屏安装座所在平面,使得副屏可以通过左右转动的方式与主屏进行拼屏操作,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双屏拼接支架具有分别从上下或左右方向拼屏的功能,从而通过单一支架即可满足更多的拼屏需求。
较佳地,所述平翻机构包括供所述副屏安装座连接的第一转轴、供所述主屏安装座连接的第二转轴和第一止锁组件,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呈平行设置,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止锁组件,所述第一转轴可相对所述第一止锁组件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心转动,所述第二转轴可相对所述第一止锁组件绕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心转动,所述第一止锁组件限制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直至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止锁组件限制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直至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止锁组件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垫片、第一止锁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一止锁垫片分别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并可沿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滑动,以限制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任一者的转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止锁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之间的第一卡合垫片和第二卡合垫片,所述第一卡合垫片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跟随所述第一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卡合垫片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并跟随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一卡合垫片挤压并将所述第一止锁垫片推向所述第二转轴,以限制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二卡合垫片挤压并将所述第一止锁垫片推向所述第一转轴,以限制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较佳地,所述平翻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垫片、两第一固定螺母、两用于与外部固定的第一螺母柱、第一凹凸轮组件和第二凹凸轮组件,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垫片和对应的第一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将所述第一止锁组件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螺母柱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垫片上;
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垫片,所述第一凹凸轮组件对所述第一转轴提供一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方向相反的扭力,所述第二凹凸轮组件对所述第二转轴提供一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方向相反的扭力。
较佳地,所述侧翻机构包括供所述副屏连接的第三转轴、供所述副屏安装座连接的第四转轴和第二止锁组件,所述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呈平行设置,并分别穿过所述第二止锁组件,所述第三转轴可相对所述第二止锁组件绕所述第三转轴的轴心转动,所述第四转轴可相对所述第二止锁组件绕所述第四转轴的轴心转动,所述第二止锁组件限制所述第四转轴转动,直至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所述第二止锁组件限制所述第三转轴转动,直至所述第四转轴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
较佳地,所述第二止锁组件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三垫片、第二止锁垫片和第四垫片,所述第二止锁垫片分别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垫片和第四垫片,并可沿所述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之间滑动,以限制所述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的任一者的转动。
较佳地,所述第二止锁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垫片和第四垫片之间的第三卡合垫片和第四卡合垫片,所述第三卡合垫片设于所述第三转轴上并跟随所述第三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四卡合垫片设于所述第四转轴上并跟随所述第四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时,所述第三卡合垫片挤压并将所述第二止锁垫片推向所述第四转轴,以限制所述第四转轴转动;所述第四转轴转动时,所述第四卡合垫片挤压并将所述第二止锁垫片推向所述第三转轴,以限制所述第三转轴转动。
较佳地,所述双屏拼接支架还包括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主屏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机构,以带动所述平翻机构、副屏安装座和侧翻机构呈同步的相对所述固定架做升降运动;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组件和滑块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滑轨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轨,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主屏安装座;
所述滑块组件包括固定件、第二滑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主屏安装座,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固定件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弹性件恒具有将所述第二滑块拉回至所述固定件的趋势。
具体地,所述滑块组件还包括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内,所述卡合组件可选择的卡合连接所述主屏安装座;
所述卡合组件包括滚珠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滑块开设有供所述滚珠部分凸伸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弹性件恒提供一将所述滚珠凸伸于所述第一通孔外的趋势,所述主屏安装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滚珠可选择的嵌入所述第二通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屏拼接支架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屏拼接支架中第一转轴旋转90°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第二转轴旋转90°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屏拼接支架中第三转轴旋转90°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在图4的基础上第四转轴旋转90°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平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平翻机构中初始状态下的第一卡合垫片、第一止锁垫片和第二卡合垫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平翻机构中第一转轴转动后第一卡合垫片、第一止锁垫片和第二卡合垫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侧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翻机构中初始状态下的第三卡合垫片、第二止锁垫片和第四卡合垫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翻机构中第三转轴转动后第三卡合垫片、第二止锁垫片和第四卡合垫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屏拼接支架初始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副屏沿上下方向转动至主屏所在平面后主屏上翻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基础上主屏安装座、平翻机构、副屏安装座和侧翻机构呈同步的相对固定架下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0、双屏拼接支架;1、固定架;2、主屏安装座;3、副屏安装座;31、弯折部;4、主屏;5、副屏;
100、平翻机构;110、第一转轴;120、第二转轴;130、第一止锁组件; 131、第一垫片;132、第一止锁垫片;1321、第一凸起;133、第二垫片;134、第一卡合垫片;1341、第一缺口;135、第二卡合垫片;1351、第二缺口;136、第一止挡片;137、第二止挡片;140、第一连接垫片;150、第一螺母柱;160、第一凹凸轮组件;161、第一凹轮;162、第一凸轮;163、第一压簧;164、第一调节螺母;170、第二凹凸轮组件;171、第二凹轮;172、第二凸轮;173、第二压簧;174、第二调节螺母;180、第一固定螺母;
200、侧翻机构;210、第三转轴;220、第四转轴;230、第二止锁组件; 231、第三垫片;232、第二止锁垫片;2321、第二凸起;233、第四垫片;234、第三卡合垫片;2341、第三缺口;235、第四卡合垫片;2351、第四缺口;236、第三止挡片;237、第四止挡片;240、第二连接垫片;250、第二螺母柱;280、第二固定螺母;
300、滑动机构;310、滑轨组件;311、滑轨;312、第一滑块;320、滑块组件;321、固定件;322、第二滑块;3221、第一通孔;323、第一弹性件; 324、卡合组件;3241、滚珠;3242、第二弹性件;330、导向板;331、第二通孔;332、第一导向槽;333、第二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屏拼接支架1000包括固定架1、用于承载主屏4的主屏安装座2、副屏安装座3、平翻机构100和侧翻机构200,副屏安装座3的侧边弯折并延伸形成弯折部31,弯折部31位于固定架1的侧面,较佳者,副屏安装座3的侧边通过90°弯折形成上述弯折部31。
平翻机构100沿水平方向呈横置的连接于固定架1上,主屏安装座2和副屏安装座3分别可上下转动的连接平翻机构100,且副屏安装座3可转动至主屏安装座2所在平面,主屏安装座2和副屏安装座3在该平翻机构100的带动下,实现上下方向的翻转,从而实现主屏4和副屏5沿上下方向的拼接操作,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主屏4和副屏5在平翻机构100的带动下,能够呈一定夹角的展开以实现拼屏。图2示出了副屏5转动90°后的状态示意图,图3示出了副屏5转动180°后的状态示意图。
侧翻机构200沿竖直方向可左右转动的连接弯折部31,副屏5可左右转动的连接侧翻机构200,且副屏5可转动至主屏安装座2所在平面。副屏5在该侧翻机构200的带动下,实现左右方向的翻转,从而实现主屏4和副屏5 沿左右方向的拼接操作,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副屏5在侧翻机构200的带动下,能够呈一定夹角的展开以实现拼屏,图4示出了副屏5转动90°后的状态示意图,图5示出了副屏5转动180°后的状态示意图。为便于描述,设定初始状态下,副屏5未展开,副屏5如图1所示的位于副屏安装座3上并与主屏4相互平行,此时主屏4和副屏5分别位于固定架1的正面和背面。
下面将对本实施例的平翻机构100和侧翻机构200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3、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平翻机构100包括供副屏安装座3连接的第一转轴110、供主屏安装座2连接的第二转轴120和第一止锁组件130,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呈平行设置,并分别穿过第一止锁组件130,第一转轴110可相对第一止锁组件130绕第一转轴110的轴心转动,第二转轴120可相对第一止锁组件130绕第二转轴120的轴心转动,第一止锁组件130限制第二转轴120转动,直至第一转轴110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第一止锁组件130限制第一转轴110转动,直至第二转轴120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从而通过第一止锁组件130限定平翻机构100中仅有一个转轴能够处于转动状态。
其中,第一止锁组件130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垫片131、第一止锁垫片 132和第二垫片133,第一止锁垫片132分别滑动连接第一垫片131和第二垫片133,并限位于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之间滑动,以限制第一转轴 110和第二转轴120的任一者的转动。具体地,第一止锁垫片132分别朝向第一垫片131和第二垫片133凸伸形成第一凸起1321,第一垫片131和第二垫片133分别开设有供第一凸起1321滑行的第一凹槽,第一止锁垫片132夹持于第一垫片131和第二垫片133之间,且两第一凸起1321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一凹槽内,从而实现第一止锁垫片132于第一垫片131和第二垫片133之间的限位滑行。
请参阅图1-图3、图6-图9所示,第一止锁组件130还包括位于第一垫片131和第二垫片133之间的第一卡合垫片134和第二卡合垫片135,第一卡合垫片134设于第一转轴110上并跟随第一转轴110同步转动,第二卡合垫片135设于第二转轴120上并跟随第一转轴110同步转动,第一转轴110转动时,第一垫片131挤压并将第一止锁垫片132推向第二转轴120,以限制第二转轴120转动;第二转轴120转动时,第二垫片133挤压并将第一止锁垫片132推向第一转轴110,以限制第一转轴110转动。
具体地,第一卡合垫片134形成第一缺口1341,第二卡合垫片135形成第二缺口1351,设初始状态下,第一缺口1341和第二缺口1351如图8所示的均朝向第一止锁垫片132,此时第一止锁垫片132可以在第一缺口1341和第二缺口1351之间滑行,即初始状态下可以选择先转动第一转轴110或第二转轴120。第一转轴110转动时,第一卡合垫片134如图9所示的从缺口部分朝向第一止锁垫片132切换至非缺口部分朝向第一止锁垫片132,且第一卡合垫片134的非缺口部分抵接并将第一止锁垫片132推入第二缺口1351,以锁定第二转轴120的转动。第一转轴110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一缺口1341 朝向第一止锁垫片132,此时第一缺口1341和第二缺口1351均朝向第一止锁垫片132,即又可以选择转动第一转轴110或第二转轴120。
相应地,转动第二转轴120,第二卡合垫片135从缺口部分朝向第一止锁垫片132切换至非缺口部分朝向第一止锁垫片132,且第二卡合垫片135的非缺口部分抵接并将第一止锁垫片132推入第一缺口1341,以锁定第一转轴110 的转动。第二转轴120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第二缺口1351朝向第一止锁垫片132,此时第一缺口1341和第二缺口1351均朝向第一止锁垫片132,即又可以选择转动第一转轴110或第二转轴120。通过上述步骤,对第一止锁垫片132相对第一缺口1341和第二缺口1351的位置进行了切换,从而实现对第一转轴110或第二转轴120的锁定。
请参阅图1-图3、图6和图7所示,为了限定第一转轴110仅能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及限定第二转轴120仅能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第一止锁组件 130还包括第一止挡片136和第二止挡片137,第一止挡片136和第二止挡片 137分别位于第一垫片131远离第一止锁垫片132的一侧,第一止挡片136设于第一转轴110上并跟随第一转轴110同步转动,第一止挡片136将第一转轴110限位于第一预设角度内转动,通过调整第一止挡片136与第一垫片131的相对距离,可以将第一预设角度设定为任意值。相应地,第二止挡片137 设于第二转轴120上并跟随第二转轴120同步转动,第二止挡片137将第二转轴120限位于第二预设角度内转动,通过调整第二止挡片137与第二垫片 133的相对距离,可以将第二预设角度设定为任意值。
本实施例的平翻机构100还包括第一连接垫片140、两第一固定螺母180 和用于与外部固定的第一螺母柱150,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垫片140,以使得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之间连接更加稳定。第一固定螺母180将第一连接垫片140与第一止锁组件130固定,具体地,第一固定螺母180将第二垫片133、第一止锁垫片132、卡合垫片、第一垫片131压于止挡片上,实现第二垫片133、第一止锁垫片132、卡合垫片、第一垫片131的装配。第一螺母柱150安装于第一连接垫片140上,使得平翻机构100能够通过第一螺母柱150与外部机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一般均设为 90°,使得副屏5能够如图2所示的绕第一转轴110转动90°后与主屏4呈 90°夹角,再绕第二转轴120转动90°后如图3所示的与主屏4位于同一水平面以实现拼屏操作,当然,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还可以设定为其他角度,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阅图1-图3、图6和图7所示,平翻机构100还包括第一凹凸轮组件160和第二凹凸轮组件170,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分别穿过第一连接垫片140,第一凹凸轮组件160对第一转轴110提供一与第一转轴110转动方向相反的扭力,第二凹凸轮组件170对第二转轴120提供一与第二转轴120 转动方向相反的扭力,从而克服屏重对转动过程的影响,减轻因屏重而引起的转动困难及不稳定,有效提升转动手感。
具体地,第一凹凸轮组件160包括第一凹轮161、第一凸轮162、第一压簧163和第一调节螺母164,第一凹轮161、第一凸轮162、第一压簧163和第一调节螺母164依次穿设于第一转轴110上,第一凹轮161和第一凸轮162 呈凹凸配合,且第一凹轮161固定于第一连接垫片140上,第一凸轮162跟随第一转轴110同步转动并可沿第一转轴110滑动,第一压簧163恒将第一凸轮162推向第一凹轮161。当副屏5上翻时,第一凹轮161和第一凸轮162 之间相对转动并呈逐渐爬坡变化,第一压簧163被逐渐压缩,而由于第一凸轮162可沿第一转轴110滑动,第一凸轮162在第一压簧163的推动下,具有相对第一凹轮161下坡的趋势,由此产生与第一转轴110转动方向相反的扭力,以抵消部分屏重,以提升上翻手感;当副屏5下翻时,第一凹轮161 和第一凸轮162之间相对转动并呈逐渐下坡变化,第一压簧163被逐渐减少压缩,而由于第一凸轮162可沿第一转轴110滑动,第一凸轮162在第一压簧163的推动下,具有相对第一凹轮161具有爬坡的趋势,由此产生与第一转轴110转动方向相反的扭力,以抵消部分屏重并避免掉屏现象,从而提升下翻手感。
对应地,第二凹凸轮组件170包括第二凹轮171、第二凸轮172、第二压簧173和第二调节螺母174,第二凹轮171、第二凸轮172、第二压簧173和第二调节螺母174依次穿设于第二转轴120上,第二凹轮171和第二凸轮172 呈凹凸配合,且第二凹轮171固定于第一连接垫片140上,第二凸轮172跟随第二转轴120同步转动并可沿第二转轴120滑动,第二压簧173恒将第二凸轮172推向第二凹轮171。当主屏4上翻时,第二凹轮171和第二凸轮172 之间相对转动并呈逐渐爬坡变化,第二压簧173被逐渐压缩,而由于第二凸轮172可沿第二转轴120滑动,第二凸轮172在第二压簧173的推动下,具有相对第二凹轮171下坡的趋势,由此产生与第二转轴120转动方向相反的扭力,以抵消部分屏重,以提升上翻手感;当主屏4下翻时,第二凹轮171 和第二凸轮172之间相对转动并呈逐渐下坡变化,第二压簧173被逐渐减少压缩,而由于第二凸轮172可沿第二转轴120滑动,第二凸轮172在第二压簧173的推动下,具有相对第二凹轮171具有爬坡的趋势,由此产生与第二转轴120转动方向相反的扭力,以抵消部分屏重并避免掉屏现象,从而提升下翻手感。
请参阅图1-图3、图6-图9所示,综上,平翻机构100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由于两个转轴的转动依次受到第一止锁组件130的限制,使得两转轴中的一者处于转动状态时,另一者处于静止状态,实现了可转动转轴的切换;另一方面,转轴转动至预设角度才能解除第一止锁组件130对另一转轴的转动限制,便于通过设置不同的预设角度,以实现平翻机构100的不同展开状态。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侧翻机构200 包括第三转轴210、第四转轴220和第二止锁组件230,副屏安装座3连接第四转轴220,副屏5连接第三转轴210。第三转轴210和第四转轴220呈平行设置,并分别穿过第二止锁组件230,第三转轴210可相对第二止锁组件230 绕第三转轴210的轴心转动,第四转轴220可相对第二止锁组件230绕第四转轴220的轴心转动,第二止锁组件230限制第四转轴220转动,直至第三转轴210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第二止锁组件230限制第三转轴210转动,直至第四转轴220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从而通过第二止锁组件230限定侧翻机构中仅有一个转轴能够处于转动状态。
其中,第二止锁组件230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三垫片231、第二止锁垫片 232和第四垫片233,第二止锁垫片232分别滑动连接第三垫片231和第四垫片233,并限位于第三转轴210和第四转轴220之间滑动,以限制第三转轴 210和第四转轴220的任一者的转动。具体地,第二止锁垫片232分别朝向第三垫片231和第四垫片233凸伸形成第二凸起2321,第三垫片231和第四垫片233分别开设有供第二凸起2321滑行的第二凹槽,第二止锁垫片232夹持于第三垫片231和第四垫片233之间,且两第二凸起2321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二凹槽内,从而实现第二止锁垫片232于第三垫片231和第四垫片233之间的限位滑行。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图10-图13所示,第二止锁组件230还包括位于第三垫片231和第四垫片233之间的第三卡合垫片234和第四卡合垫片235,第三卡合垫片234设于第三转轴210上并跟随第三转轴210同步转动,第四卡合垫片235设于第四转轴220上并跟随第四转轴220同步转动,第三转轴 210转动时,第三卡合垫片234挤压并将第二止锁垫片232推向第四转轴220,以限制第四转轴220转动;第四转轴220转动时,第四卡合垫片235挤压并将第二止锁垫片232推向第三转轴210,以限制第三转轴210转动。
具体地,第三卡合垫片234形成第三缺口2341,第四卡合垫片235形成第四缺口2351,设初始状态下,第三缺口2341和第四缺口2351如图12所示的均朝向第二止锁垫片232,此时第二止锁垫片232可以在第三缺口2341和第四缺口2351之间滑行,即初始状态下可以选择先转动第三转轴210或第四转轴220。第三转轴210转动时,第三卡合垫片234如图13所示的从缺口部分朝向第二止锁垫片232切换至非缺口部分朝向第二止锁垫片232,且第三卡合垫片234的非缺口部分抵接并将第二止锁垫片232推入第四缺口2351,以锁定第四转轴220的转动。第三转轴210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时,第三缺口 2341朝向第二止锁垫片232,此时第三缺口2341和第四缺口2351均朝向第二止锁垫片232,即又可以选择转动第三转轴210或第四转轴220。
相应地,转动第四转轴220,第四卡合垫片235从缺口部分朝向第二止锁垫片232切换至非缺口部分朝向第二止锁垫片232,且第四卡合垫片235的非缺口部分抵接并将第二止锁垫片232推入第三缺口2341,以锁定第三转轴210 的转动。第四转轴220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时,第四缺口2351朝向第二止锁垫片232,此时第三缺口2341和第四缺口2351均朝向第二止锁垫片232,即又可以选择转动第三转轴210或第四转轴220。通过上述步骤,对第二止锁垫片232相对第三缺口2341和第四缺口2351的位置进行了切换,从而实现对第三转轴210或第四转轴220的锁定。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图10和图11所示,为了限定第三转轴210仅能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及限定第四转轴220仅能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第二止锁组件230还包括第三止挡片236和第四止挡片237,第三止挡片236和第四止挡片237分别位于第三垫片231远离第二止锁垫片232的一侧,第三止挡片236设于第三转轴210上并跟随第三转轴210同步转动,第三止挡片236 将第三转轴210限位于第三预设角度内转动,通过调整第三止挡片236与第三垫片231的相对距离,可以将第三预设角度设定为任意值。相应地,第四止挡片237设于第四转轴220上并跟随第四转轴220同步转动,第四止挡片 237将第四转轴220限位于第四预设角度内转动,通过调整第四止挡片237与第四垫片233的相对距离,可以将第四预设角度设定为任意值。
本实施例的侧翻机构200还包括第二连接垫片240、两第二固定螺母280 和两用于与外部固定的第二螺母柱250,第三转轴210和第四转轴220分别穿过第二连接垫片240,以使得第三转轴210和第四转轴220之间连接更加稳定。第二固定螺母80将第二止锁组件230固定于对应的第三转轴210和第四转轴 220上,具体地,第二固定螺母280将第四垫片233、第二止锁垫片232、卡合垫片、第三垫片231压于止挡片上,实现第四垫片233、第二止锁垫片232、卡合垫片、第三垫片231的装配。第二螺母柱250安装于第二连接垫片240 上,使得侧翻机构200能够通过螺母柱250与外部机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三预设角度和第四预设角度一般均设为 90°,使得副屏5能够如图4所示的绕第三转轴210转动90°后与主屏4呈 90°夹角,再绕第四转轴220转动90°后如图5所示的与主屏4位于同一水平面以实现拼屏操作,当然,第三预设角度和第四预设角度还可以设定为其他角度,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图10-图13所示,综上,侧翻机构200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由于两个转轴的转动依次受到第二止锁组件230的限制,使得两转轴中的一者处于转动状态时,另一者处于静止状态,实现了可转动转轴的切换;另一方面,转轴转动至预设角度才能解除第二止锁组件230对另一转轴的转动限制,便于通过设置不同的预设角度,以实现侧翻机构200 的不同展开状态。
请参阅图1、图14-图16所示,为了获得更好的拼屏体验,本实施例的双屏拼接支架1000还包括滑动机构300,滑动机构300安装于固定架1上,主屏安装座2滑动连接滑动机构300,以带动平翻机构100、副屏安装座3和侧翻机构200呈同步的相对固定架1做升降运动。滑动机构300包括滑轨组件310和滑块组件320,滑轨组件310包括滑轨311和第一滑块312,滑轨311 沿竖直方向安装在固定架1上,第一滑块312滑动连接滑轨311,第一滑块 312连接主屏安装座2;主屏安装座2通过第一滑块312在滑轨311上做定向滑动,并带动平翻机构100、副屏安装座3和侧翻机构200呈同步的相对固定架1做升降运动,从而使得主屏安装座2和副屏安装座3能够沿竖直方向同步的做升降运动,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合。
滑块组件320包括固定件321、第二滑块322和第一弹性件323,固定件 321安装在固定架1上,第二滑块322连接主屏安装座2,第一弹性件323分别连接固定件321和第二滑块322,第一弹性件323恒具有将第二滑块322拉回至固定件321的趋势。较佳者,第二滑块322为塑胶件,以减轻第二滑块 322的自重,避免因第二滑块322过重而影响滑动效果。
第一弹性件323为定力弹簧,定力弹簧是由一圈一圈的弹簧片卷起来的,每一圈弹簧片之间紧密相连,由于弹簧片的厚度相对直径比较小,拉伸的时候,直径变化不大,所以拉伸所需要的力基本相同,即拉伸定力弹簧时,所需要的作用力较为恒定。而主屏安装座2的下降与重力有关,第一弹性件323 提供了竖直向上的拉力,一方面,主屏安装座2在自由状态下,第一弹性件 323缓冲或抵消了重力,使得主屏安装座2不会自主下降;另一方面,使用者推动主屏安装座2下降时,使用者只需要提供稳定的推力即可推动主屏安装座2下降,避免因一般弹簧的弹性形变不同而需要提供不同的推力,大大增强了体验感受;再一方面,当主屏安装座2受外力而沿远离固定件321的方向急速下降时,第一弹性件323的弹性力能够有效缓冲或抵消该外力,避免主屏4因急速下降而损坏。
请参阅图14-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滑块组件320还包括卡合组件324,该卡合组件324安装于第二滑块322内,卡合组件324可选择的卡合连接主屏安装座2。
具体地,卡合组件324包括滚珠3241和第二弹性件3242,第二滑块322 开设有供滚珠3241部分凸伸的第一通孔3221。该第二弹性件3242优选为压力弹簧,第二弹性件3242压缩于第二滑块322内,且第一弹性件323的一端抵接于第二滑块322内壁,另一端抵接滚珠3241,第二弹性件3242恒提供一将滚珠3241凸伸于第一通孔3221的趋势。主屏安装座开设有与第一通孔3221 对应的第二通孔21,主屏安装座正确安装于固定架1上时,滚珠3241嵌入第二通孔21内并发出卡的一声,提醒使用者主屏安装座2安装到位。
较佳者,第一通孔3221和第二通孔21的直径小于滚珠3241的直径,使得滚珠3241不会在第二弹性件3242的弹性力下弹出第二滑块322。另外,由于滚珠3241为球体,滚珠3241球心到滚珠3241表面的横截面积会逐渐变小,为了使得第二通孔21能够更好的卡合滚珠3241,这里的第一通孔3221的直径略大于第二通孔21的直径相同,避免滚珠3241嵌入第二通孔21时具有间隙,从而使滚珠3241依次嵌合于第一通孔3221和对应的第二通孔21内时,避免因滚珠3241嵌合第二通孔21时具有间隙而导致主屏安装座晃动。
请参阅图14-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滑动机构300还包括导向板330,导向板330安装于固定架1上并位于固定架1和主屏安装座2之间,第一滑块312和第二滑块322分别限位于导向板330上滑动。具体地,导向板330 开设有第一导向槽332和第二导向槽333,第一导向槽332和第二导向槽333 均呈竖直向下开设,第一滑块312限位于第一导向槽332内滑动,第二滑块 322限位于第二导向槽333内滑动,从而进一步地避免第一滑块312和第二滑块322因脱离预设的滑动轨迹而造成损坏。
请参阅图14-图18所示,使用时,由于副屏3沿上下方向转动至主屏4 所在平面后,第二转轴120可以转动,因此,此时可以如图17所示的向上转动主屏安装座2,以使主屏4和副屏5具有一定夹角,再通过滑动机构300将主屏安装座2、平翻机构100、副屏安装座3和侧翻机构200呈同步的相对固定架1下降,从而如图18所示的将主屏4作为底屏使用,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双屏拼接支架1000具有更多的拼屏方式。
请参阅图1、图14-图18所示,综上,滑动机构300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弹性件323分别连接固定件321和第二滑块322,第一弹性件323恒具有将第二滑块322拉回至固定件321的趋势,一方面,主屏安装座2沿远离固定件321的方向滑动时,需要克服第一弹性件323的弹性力,避免主屏安装座2 沿远离固定件321的方向意外滑动;另一方面,当主屏安装座2受外力而沿远离固定件321的方向急速滑动时,第一弹性件323的弹性力能够有效缓冲或抵消该外力,避免主屏4因急速滑动而损坏。
结合图1-图18,本实用新型的平翻机构100沿水平方向呈横置的连接固定架1,主屏安装座2和副屏安装座3分别可上下转动的连接平翻机构100,且副屏安装座3可转动至主屏安装座2所在平面,使得副屏5可以通过上下转动的方式与主屏4实现拼屏操作;侧翻机构200沿竖直方向可左右转动的连接弯折部31,副屏5可左右转动的连接侧翻机构200,且副屏5可转动至主屏安装座2所在平面,使得副屏5可以通过左右转动的方式与主屏4进行拼屏操作,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双屏拼接支架1000具有分别从上下或左右方向拼屏的功能,从而通过单一支架即可满足更多的拼屏需求。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屏拼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1);
主屏安装座(2),用于承载主屏(4);
副屏安装座(3),所述副屏安装座(3)的侧边弯折并延伸形成弯折部(31),所述弯折部(31)位于所述固定架(1)的侧面;
平翻机构(100),沿水平方向呈横置的连接所述固定架(1),所述主屏安装座(2)和副屏安装座(3)分别可上下转动的连接所述平翻机构(100),且所述副屏安装座(3)可转动至所述主屏安装座(2)所在平面;
侧翻机构(200),沿竖直方向可左右转动的连接所述弯折部(31),副屏(5)可左右转动的连接所述侧翻机构(200),且所述副屏(5)可转动至所述主屏安装座(2)所在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拼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翻机构(100)包括供所述副屏安装座(3)连接的第一转轴(110)、供所述主屏安装座(2)连接的第二转轴(120)和第一止锁组件(130),所述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呈平行设置,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止锁组件(130),所述第一转轴(110)可相对所述第一止锁组件(130)绕所述第一转轴(110)的轴心转动,所述第二转轴(120)可相对所述第一止锁组件(130)绕所述第二转轴(120)的轴心转动,所述第一止锁组件(130)限制所述第二转轴(120)转动,直至所述第一转轴(110)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止锁组件(130)限制所述第一转轴(110)转动,直至所述第二转轴(120)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屏拼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锁组件(130)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垫片(131)、第一止锁垫片(132)和第二垫片(133),所述第一止锁垫片(132)分别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垫片(131)和第二垫片(133),并可沿所述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之间滑动,以限制所述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的任一者的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屏拼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锁组件(13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垫片(131)和第二垫片(133)之间的第一卡合垫片(134)和第二卡合垫片(135),所述第一卡合垫片(134)设于所述第一转轴(110)上并跟随所述第一转轴(110)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卡合垫片(135)设于所述第二转轴(120)上并跟随所述第二转轴(120)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转轴(110)转动时,所述第一卡合垫片(134)挤压并将所述第一止锁垫片(132)推向所述第二转轴(120),以限制所述第二转轴(120)转动;所述第二转轴(120)转动时,所述第二卡合垫片(135)挤压并将所述第一止锁垫片(132)推向所述第一转轴(110),以限制所述第一转轴(110)转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屏拼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翻机构(100)还包括第一连接垫片(140)、两第一固定螺母(180)、两用于与外部固定的第一螺母柱(150)、第一凹凸轮组件(160)和第二凹凸轮组件(170),所述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垫片(140)和对应的第一固定螺母(180),所述第一固定螺母(180)将所述第一止锁组件(130)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上,所述第一螺母柱(150)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垫片(140)上;
所述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20)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垫片(140),所述第一凹凸轮组件(160)对所述第一转轴(110)提供一与所述第一转轴(110)转动方向相反的扭力,所述第二凹凸轮组件(170)对所述第二转轴(120)提供一与所述第二转轴(120)转动方向相反的扭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拼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翻机构(200)包括供所述副屏(5)连接的第三转轴(210)、供所述副屏安装座(3)连接的第四转轴(220)和第二止锁组件(230),所述第三转轴(210)和第四转轴(220)呈平行设置,并分别穿过所述第二止锁组件(230),所述第三转轴(210)可相对所述第二止锁组件(230)绕所述第三转轴(210)的轴心转动,所述第四转轴(220)可相对所述第二止锁组件(230)绕所述第四转轴(220)的轴心转动,所述第二止锁组件(230)限制所述第四转轴(220)转动,直至所述第三转轴(210)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所述第二止锁组件(230)限制所述第三转轴(210)转动,直至所述第四转轴(220)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屏拼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锁组件(230)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三垫片(231)、第二止锁垫片(232)和第四垫片(233),所述第二止锁垫片(232)分别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垫片(231)和第四垫片(233),并可沿所述第三转轴(210)和第四转轴(220)之间滑动,以限制所述第三转轴(210)和第四转轴(220)的任一者的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屏拼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锁组件(23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垫片(231)和第四垫片(233)之间的第三卡合垫片(234)和第四卡合垫片(235),所述第三卡合垫片(234)设于所述第三转轴(210)上并跟随所述第三转轴(210)同步转动,所述第四卡合垫片(235)设于所述第四转轴(220)上并跟随所述第四转轴(220)同步转动,所述第三转轴(210)转动时,所述第三卡合垫片(234)挤压并将所述第二止锁垫片(232)推向所述第四转轴(220),以限制所述第四转轴(220)转动;所述第四转轴(220)转动时,所述第四卡合垫片(235)挤压并将所述第二止锁垫片(232)推向所述第三转轴(210),以限制所述第三转轴(210)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屏拼接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机构(300),所述滑动机构(300)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上,所述主屏安装座(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机构(300),以带动所述平翻机构(100)、副屏安装座(3)和侧翻机构(200)呈同步的相对所述固定架(1)做升降运动;
所述滑动机构(300)包括滑轨组件(310)和滑块组件(320),所述滑轨组件(310)包括滑轨(311)和第一滑块(312),所述滑轨(311)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上,所述第一滑块(312)滑动连接所述滑轨(311),所述第一滑块(312)连接所述主屏安装座(2);
所述滑块组件(320)包括固定件(321)、第二滑块(322)和第一弹性件(323),所述固定件(321)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上,所述第二滑块(322)连接所述主屏安装座(2),所述第一弹性件(323)分别连接所述固定件(321)和第二滑块(322),所述第一弹性件(323)恒具有将所述第二滑块(322)拉回至所述固定件(321)的趋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屏拼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件(320)还包括卡合组件(324),所述卡合组件(324)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322)内,所述卡合组件(324)可选择的卡合连接所述主屏安装座(2);
所述卡合组件(324)包括滚珠(3241)和第二弹性件(3242),所述第二滑块(322)开设有供所述滚珠(3241)部分凸伸的第一通孔(3221),所述第二弹性件(3242)恒提供一将所述滚珠(3241)凸伸于所述第一通孔(3221)外的趋势,所述主屏安装座(2)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221)对应的第二通孔(21),所述滚珠(3241)可选择的嵌入所述第二通孔(21)。
CN202021337073.7U 2020-07-09 2020-07-09 双屏拼接支架 Active CN212804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7073.7U CN212804891U (zh) 2020-07-09 2020-07-09 双屏拼接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7073.7U CN212804891U (zh) 2020-07-09 2020-07-09 双屏拼接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04891U true CN212804891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100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37073.7U Active CN212804891U (zh) 2020-07-09 2020-07-09 双屏拼接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048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7522A (zh) * 2021-09-26 2021-12-07 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省力的折弯升降支架组件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7522A (zh) * 2021-09-26 2021-12-07 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省力的折弯升降支架组件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68497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WO2021088972A1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P1626223B1 (en) Mount for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7530541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pivot mechanism
CN212804891U (zh) 双屏拼接支架
CN112558687B (zh) 具滑动屏幕的电子装置
WO2023092730A1 (zh)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KR20220084076A (ko) 폴더블 구조를 갖는 휴대단말기의 힌지장치
CN210488375U (zh) 竖屏型及滑板型笔记本电脑
CN113623496A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升降支架以及电子设备
CN114001085A (zh) 一种用于柔性屏折叠的转动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1649201A (zh) 双屏拼接支架
US8411425B2 (en)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a position of a screen and related display device
US20230213983A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1046975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6849192U (zh) 一种可折叠led显示屏
CN212803920U (zh) 双转轴旋转机构
CN216519157U (zh) 一种用于柔性屏折叠的转动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16902123U (zh) 一种具有卡合结构的折叠式led显示屏
WO2024001136A1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13333148U (zh) 滑动机构及其显示屏支架
CN220506412U (zh) 一种连接支架
CN219954867U (zh) 用于电子产品的可调节扭力的旋转机构
CN217235074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支架
TWI832215B (zh) 螢幕旋轉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