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94767U - 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94767U CN212794767U CN202020632685.2U CN202020632685U CN212794767U CN 212794767 U CN212794767 U CN 212794767U CN 202020632685 U CN202020632685 U CN 202020632685U CN 212794767 U CN212794767 U CN 2127947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pling
- groove
- bevel gear
- handle
- rota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具体涉及机械检修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固定安装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部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齿轮箱一侧设置有翻折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主锥齿轮和副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的轴心线与副锥齿轮的轴心线呈垂直设置,且二者之间相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翻折组件、嵌槽以及卡槽,可在螺帽拆装工作完成后,可解除把手与固定环之间的锁定,同时,解除转杆与第一联轴之间的锁定,并将转杆其中一部分卡入卡槽内部,另一部分卡入半圆槽内部,而把手则卡入矩形槽内部,可以大大节省本实用新型放置的占用空间,而且携带更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检修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是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
套筒扳手它是由多个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套筒并配有手柄、接杆等多种附件组成,特别适用于拧转地位十分狭小或凹陷很深处的螺栓或螺母,用于螺母端或螺栓端完全低于被连接面,且凹孔的直径不能用于开口扳手或活动扳手及梅花扳手,就用套筒扳手,另外就是螺栓件空间限制,也只能用套筒扳手。
但现有技术中的套筒扳手在非使用状态时,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套筒扳手在非使用状态下放置时的占用空间,使之方便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固定安装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部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齿轮箱一侧设置有翻折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主锥齿轮和副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的轴心线与副锥齿轮的轴心线呈垂直设置,且二者之间相啮合,所述主锥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联轴以及副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联轴,所述第一联轴远离主锥齿轮的一端贯穿齿轮箱,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二联轴远离副锥齿轮的一端贯穿齿轮箱和壳体,并延伸至壳体内部;
所述翻折组件包括有转杆,所述转杆靠近第一联轴的一端固定设有凸块,所述第一联轴靠近转杆的一端顶部以及底部均设置有耳板,所述凸块活动插接在两个耳板之间,且凸块与耳板之间通过联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与第一联轴的连接处设有锁紧环,且二者之间通过锁紧环固定,所述转杆远离第一联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一端设置有贯穿设有凹槽,所述固定环活动卡接在凹槽外部,所述固定环外周面与凹槽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转轴,且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把手靠近转杆的一端顶部以及底部均设置有锁紧螺孔,所述锁紧螺孔一端延伸至对应位置的固定环表面,所述锁紧螺孔内部配套设有螺栓,所述把手与固定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实施方式为:使用时,先将转杆以与第一联轴连接处的联动轴为中心轴翻转至与第一联轴水平共线设置状态,然后将锁紧环拧至二者的连接处,使锁紧环与第一联轴和转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周面上的螺纹螺纹连接,让转杆与第一联轴保持水平共线状态,与此同时,将把手以转轴为中心轴翻转至与转杆垂直状态,并将螺栓拧入锁紧螺孔内,使得把手与转杆保持垂直状态,当需要对存在空间局限的螺帽进行拆装时,只需将壳体的敞口端与待工作面贴合,并使得套筒扳手套住螺帽,接着用手扣住通槽,然后将把手以转杆为轴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联轴转动,进而利用相互啮合的主锥齿轮与副锥齿轮的联动作用来带动第二联轴转动,继而带动套筒扳手转动,即可实现对存在空间限制的螺帽进行拆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联轴与转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转杆与第一联轴的连接处与锁紧环之间螺纹套接,可利用锁紧环对第一联轴与转杆放入水平共线状态进行锁定,确保传动组件的稳定工作。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面向齿轮箱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为半圆形结构,且卡槽与转杆配合卡接,用于收纳部分转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远离转杆的一端贯穿设有通槽,防止转动把手的过程中出现手滑的情况。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一侧外壁设置有嵌槽,所述嵌槽包括有半圆槽和矩形槽,且矩形槽与半圆槽相连通,所述半圆槽与卡槽的半径相等,所述矩形槽的宽度与把手的宽度相等,便于收纳扣合有把手的转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半圆槽以及矩形槽内壁均包覆有硅胶软垫,所述转杆与包覆有硅胶软垫的卡槽以及半圆槽之间均为过盈配合,所述把手与包覆有硅胶软垫的矩形槽之间为过盈配合,可使得卡入卡槽以及半圆槽内的转杆和卡入矩形槽内的把手不易脱离。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联轴远离副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设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呈“十”字形设置,所述第二联轴顶端设置有套筒扳手,所述套筒扳手的底端面设置有与卡位块相匹配的十字槽,所述套筒扳手底端面设置有螺孔,且螺孔底端贯穿套筒扳手并延伸至卡位块的表面,所述套筒扳手与第二联轴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在需要对套筒扳手进行更换时,只需将套筒扳手与第二联轴连接处的锁紧螺钉拧下,取下原套筒扳手,并将新套筒扳手底部的十字槽卡在呈“十”字形设置的卡位块处,利用锁紧螺钉锁紧即可进行螺帽的拆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翻折组件、嵌槽以及卡槽,可在螺帽拆装工作完成后,将锁紧环拧离转杆与第一联轴的连接处的螺纹,从而解除转杆与第一联轴之间的锁定,与此同时,拧松把手与固定环连接处的螺栓,解除把手与固定环之间的锁定,然后将把手以转轴为中心轴翻转至转杆卡入卡槽内部,接着将扣合有把手的转杆以与第一联轴连接处的联动轴为中心轴翻转至与第一联轴保持垂直状态,并使得未扣进卡槽内的转杆卡入半圆槽内,而把手则卡在矩形槽内部,可以大大节省本实用新型放置的占用空间,而且携带更方便,且由于卡槽、半圆槽以及矩形槽内壁均包覆有硅胶软垫,可使得卡入卡槽以及半圆槽内的转杆和卡入矩形槽内的把手不易脱离;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动组件,用手扣住通槽,然后将把手以转杆为轴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联轴转动,进而利用相互啮合的主锥齿轮与副锥齿轮的联动作用来带动第二联轴转动,继而带动套筒扳手转动,即可实现对存在空间限制的螺帽进行拆装;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呈十字形设置的卡位块,且在套筒扳手的底端面设置有与卡位块相匹配的十字槽,并利用锁紧螺钉将套筒扳手与第二联轴进行固定,可根据实际情况来更换不同规格的套筒扳手,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与固定环连接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联轴与转杆连接处俯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联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壳体、2齿轮箱、3主锥齿轮、4副锥齿轮、5第一联轴、 6第二联轴、7套筒扳手、8嵌槽、9转杆、10锁紧环、11固定环、12把手、 13凹槽、14锁紧螺孔、15卡槽、16通槽、17转轴、18螺栓、19耳板、20 凸块、21螺纹、22卡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齿轮箱2,所述齿轮箱2内部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齿轮箱2一侧设置有翻折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主锥齿轮3和副锥齿轮4,所述主锥齿轮3的轴心线与副锥齿轮4的轴心线呈垂直设置,且二者之间相啮合,所述主锥齿轮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联轴5以及副锥齿轮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联轴6,所述第一联轴5远离主锥齿轮3的一端贯穿齿轮箱2,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二联轴6远离副锥齿轮4的一端贯穿齿轮箱2和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内部;
所述翻折组件包括有转杆9,所述转杆9靠近第一联轴5的一端固定设有凸块20,所述第一联轴5靠近转杆9的一端顶部以及底部均设置有耳板19,所述凸块20活动插接在两个耳板19之间,且凸块20与耳板19之间通过联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9与第一联轴5的连接处设有锁紧环10,且二者之间通过锁紧环10固定,所述转杆9远离第一联轴5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固定环 11,所述固定环11外部设置有把手12,所述把手12一端设置有贯穿设有凹槽13,所述固定环11活动卡接在凹槽13外部,所述固定环11外周面与凹槽 13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转轴17,且通过转轴17转动连接,所述把手12靠近转杆9的一端顶部以及底部均设置有锁紧螺孔14,所述锁紧螺孔14一端延伸至对应位置的固定环11表面,所述锁紧螺孔14内部配套设有螺栓18,所述把手12与固定环11之间通过螺栓18固定;
所述第一联轴5与转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周面均设置有螺纹21,所述转杆9与第一联轴5的连接处与锁紧环10之间螺纹套接;
所述把手12远离转杆9的一端贯穿设有通槽16;
所述第二联轴6远离副锥齿轮4的一端固定设有卡位块22,所述卡位块22呈“十”字形设置,所述第二联轴6顶端设置有套筒扳手7,所述套筒扳手7的底端面设置有与卡位块22相匹配的十字槽,所述套筒扳手7底端面设置有螺孔,且螺孔底端贯穿套筒扳手7并延伸至卡位块22的表面,所述套筒扳手7与第二联轴6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
如图1-5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先将转杆9以与第一联轴5连接处的联动轴为中心轴翻转至与第一联轴5水平共线设置状态,然后将锁紧环10拧至二者的连接处,使锁紧环10与第一联轴5和转杆9 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周面上的螺纹21螺纹连接,让转杆9与第一联轴5保持水平共线状态,与此同时,将把手12以转轴17为中心轴翻转至与转杆9垂直状态,并将螺栓18拧入锁紧螺孔14内,使得把手12与转杆9保持垂直状态,当需要对存在空间局限的螺帽进行拆装时,只需将壳体1的敞口端与待工作面贴合,并使得套筒扳手7套住螺帽,接着用手扣住通槽16,然后将把手12 以转杆9为轴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联轴5转动,进而利用相互啮合的主锥齿轮3与副锥齿轮4的联动作用来带动第二联轴6转动,继而带动套筒扳手7转动,即可实现对存在空间限制的螺帽进行拆装,若是需要对套筒扳手7进行更换时,只需将套筒扳手7与第二联轴6连接处的锁紧螺钉拧下,取下原套筒扳手7,并将新套筒扳手7底部的十字槽卡在呈“十”字形设置的卡位块22处,利用锁紧螺钉锁紧即可进行螺帽的拆装工作。
所述把手12面向齿轮箱2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卡槽15,所述卡槽15为半圆形结构,且卡槽15与转杆9配合卡接;
所述壳体1一侧外壁设置有嵌槽8,所述嵌槽8包括有半圆槽和矩形槽,且矩形槽与半圆槽相连通,所述半圆槽与卡槽15的半径相等,所述矩形槽的宽度与把手12的宽度相等;
所述卡槽15、半圆槽以及矩形槽内壁均包覆有硅胶软垫,所述转杆9与包覆有硅胶软垫的卡槽15以及半圆槽之间均为过盈配合,所述把手12与包覆有硅胶软垫的矩形槽之间为过盈配合。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本实用新型使用完成后,使用者可以将锁紧环10拧离转杆9与第一联轴5的连接处的螺纹21,从而解除转杆9与第一联轴5之间的锁定,与此同时,拧松把手12与固定环 11连接处的螺栓18,解除把手12与固定环11之间的锁定,然后将把手12 以转轴17为中心轴翻转至转杆9卡入卡槽15内部,接着将扣合有把手12的转杆9以与第一联轴5连接处的联动轴为中心轴翻转至与第一联轴5保持垂直状态,并使得未扣进卡槽15内的转杆9卡入半圆槽内,而把手12则卡在矩形槽内部,可以大大节省本实用新型放置的占用空间,而且携带更方便,且由于卡槽15、半圆槽以及矩形槽内壁均包覆有硅胶软垫,可使得卡入卡槽 15以及半圆槽内的转杆9和卡入矩形槽内的把手12不易脱离。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对存在空间局限的螺帽进行拆装时,只需先将本实用新型组装好,然后将壳体1的敞口端与待工作面贴合,并使得套筒扳手7套住螺帽,接着用手扣住通槽16,然后将把手12以转杆9为轴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联轴5转动,进而利用相互啮合的主锥齿轮3与副锥齿轮4的联动作用来带动第二联轴6转动,继而带动套筒扳手7转动,即可实现对存在空间限制的螺帽进行拆装,使用完成后,可解除把手12与固定环 11之间的锁定,同时,解除转杆9与第一联轴5之间的锁定,并将转杆9其中一部分卡入卡槽15内部,另一部分卡入半圆槽内部,而把手12则卡入矩形槽内部,可以大大节省本实用新型放置的占用空间,而且携带更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齿轮箱(2),所述齿轮箱(2)内部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齿轮箱(2)一侧设置有翻折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主锥齿轮(3)和副锥齿轮(4),所述主锥齿轮(3)的轴心线与副锥齿轮(4)的轴心线呈垂直设置,且二者之间相啮合,所述主锥齿轮(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联轴(5)以及副锥齿轮(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联轴(6),所述第一联轴(5)远离主锥齿轮(3)的一端贯穿齿轮箱(2),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第二联轴(6)远离副锥齿轮(4)的一端贯穿齿轮箱(2)和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内部;
所述翻折组件包括有转杆(9),所述转杆(9)靠近第一联轴(5)的一端固定设有凸块(20),所述第一联轴(5)靠近转杆(9)的一端顶部以及底部均设置有耳板(19),所述凸块(20)活动插接在两个耳板(19)之间,且凸块(20)与耳板(19)之间通过联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9)与第一联轴(5)的连接处设有锁紧环(10),且二者之间通过锁紧环(10)固定,所述转杆(9)远离第一联轴(5)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固定环(11),所述固定环(11)外部设置有把手(12),所述把手(12)一端设置有贯穿设有凹槽(13),所述固定环(11)活动卡接在凹槽(13)外部,所述固定环(11)外周面与凹槽(13)的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转轴(17),且通过转轴(17)转动连接,所述把手(12)靠近转杆(9)的一端顶部以及底部均设置有锁紧螺孔(14),所述锁紧螺孔(14)一端延伸至对应位置的固定环(11)表面,所述锁紧螺孔(14)内部配套设有螺栓(18),所述把手(12)与固定环(11)之间通过螺栓(18)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轴(5)与转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周面均设置有螺纹(21),所述转杆(9)与第一联轴(5)的连接处与锁紧环(10)之间螺纹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2)面向齿轮箱(2)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卡槽(15),所述卡槽(15)为半圆形结构,且卡槽(15)与转杆(9)配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2)远离转杆(9)的一端贯穿设有通槽(1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外壁设置有嵌槽(8),所述嵌槽(8)包括有半圆槽和矩形槽,且矩形槽与半圆槽相连通,所述半圆槽与卡槽(15)的半径相等,所述矩形槽的宽度与把手(12)的宽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5)、半圆槽以及矩形槽内壁均包覆有硅胶软垫,所述转杆(9)与包覆有硅胶软垫的卡槽(15)以及半圆槽之间均为过盈配合,所述把手(12)与包覆有硅胶软垫的矩形槽之间为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轴(6)远离副锥齿轮(4)的一端固定设有卡位块(22),所述卡位块(22)呈“十”字形设置,所述第二联轴(6)顶端设置有套筒扳手(7),所述套筒扳手(7)的底端面设置有与卡位块(22)相匹配的十字槽,所述套筒扳手(7)底端面设置有螺孔,且螺孔底端贯穿套筒扳手(7)并延伸至卡位块(22)的表面,所述套筒扳手(7)与第二联轴(6)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32685.2U CN212794767U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32685.2U CN212794767U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94767U true CN212794767U (zh) | 2021-03-26 |
Family
ID=75079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32685.2U Active CN212794767U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9476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03178A (zh) * | 2021-05-11 | 2021-07-13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盘转曲轴工装 |
CN113894745A (zh) * | 2021-09-26 | 2022-01-07 | 国网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供电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拆装固定变电站中互感器的螺栓的工具 |
-
2020
- 2020-04-24 CN CN202020632685.2U patent/CN21279476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03178A (zh) * | 2021-05-11 | 2021-07-13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盘转曲轴工装 |
CN113894745A (zh) * | 2021-09-26 | 2022-01-07 | 国网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供电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拆装固定变电站中互感器的螺栓的工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794767U (zh) | 一种齿轮传动套筒扳手 | |
CN201168946Y (zh) | 套筒扳手的变向装置 | |
KR20080003628U (ko) | 방전가공용 전극의 클램핑장치 | |
JP3202192U (ja) | 回転工具用ソケット | |
CN211332946U (zh) | 一种组合套筒 | |
CN215701260U (zh) | 一种易于加工的汽车轮扳手 | |
CN211615407U (zh) | 一种多头协同扳手 | |
CN209850778U (zh) | 一种适用于光伏电站组件安装、拆卸的多功能扳手 | |
CN212683851U (zh) | 一种石油套管螺纹护帽离心式拆装工具 | |
CN212578492U (zh) | 一种手持式电动螺丝刀 | |
CN204248739U (zh) | 一种装拆保险丝盒用扭力套筒 | |
CN203622303U (zh) | 一种多尺寸内外六角套筒扳手 | |
CN112171567A (zh) | 一种六角螺栓用万能型扳手 | |
CN204487500U (zh) | 多功能拆装工具 | |
CN213532404U (zh) | 一种配电柜生产用的螺丝刀 | |
CN220197522U (zh) | 一种重型棘轮扳手 | |
CN217494081U (zh) | 一种多规格内六角扳手和修理工具套盒 | |
CN221020775U (zh) | 一种棘轮扳手 | |
CN211388634U (zh) | 一种自行车组装用工具套装 | |
CN217833471U (zh) | 一种螺丝刀结构 | |
CN216000366U (zh) | 一种工具磨床砂轮杆卸载工具 | |
CN219538537U (zh) | 一种石膏修整机 | |
CN219402809U (zh) | 一种便于更换雕刻头的激光雕刻机 | |
CN218802027U (zh) | 一种机电设备维修用零件拆卸设备 | |
CN219760215U (zh) | 一种圆形航空插头后附件拆卸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