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9360U - 一种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9360U
CN212789360U CN202020496426.1U CN202020496426U CN212789360U CN 212789360 U CN212789360 U CN 212789360U CN 202020496426 U CN202020496426 U CN 202020496426U CN 212789360 U CN212789360 U CN 212789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dead space
winding
reel
inn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964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辉
李非
王冠
刘伟
刘大川
高崇崇
俞春江
王莉
李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4964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89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9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93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包括外壳、内壳、第一卷轴、第二卷轴、卷带和联动机构;所述内壳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卷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内壳中,所述第二卷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壳中;所述联动机构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联动机构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卷轴转动。本实用新型中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人工死腔的容积,实现患者呼吸周期中二氧化碳的重复吸入增加,进而提高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水平,达到调节患者呼吸节律,缓解过度通气,纠正低碳酸血症,或者诱导性高碳酸血症来终止顽固性呃逆,以及缩短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中窒息试验的操作时间等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
背景技术
人体的呼吸系统构成中,肺泡是气血交换的场所,呼吸道是气体传输的通路。由于呼吸道并不具备气体交换的功能,这部分容积称为生理死腔,正常成年人为2.2ml/kg。在呼吸道以外,额外增加的死腔称为人工死腔。死腔的增加会导致二氧化碳的重复吸入,降低其清除效率,引起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的升高,甚至高碳酸血症的发生。但在特定类型的疾病状况下,医疗上需要使用人工死腔,通过增加二氧化碳的重复吸入以提高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进而达到诊断及治疗的目的,例如纠正严重的过度通气、治疗顽固性呃逆以及缩短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中窒息试验的操作时间。
对于已经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患者,目前临床实践中是通过在呼吸机Y型接头与人工气道之间加入一段延长管来增加人工死腔,但延长管的长度是标准的商品化产品,其设计初衷是为了避免因吸痰操作而被迫中断机械通气治疗,长度相对固定(具体参数因生产厂家而异),因此容积也无法调整。对于不同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不一的患者而言,固定不变的人工死腔不利于个体化治疗的开展,如能制造一种容积可调式的人工死腔,将解决这一临床困境,方便医务工作者的操作,并使得其效果更加精确可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实现人工死腔容积的调节。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外壳、内壳、第一卷轴、第二卷轴、卷带和联动机构;所述内壳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卷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内壳中,所述第二卷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壳中,所述内壳位于所述外壳的上部,所述第二卷轴位于所述外壳的下部;所述内壳的底部设有卷带穿口,所述卷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并卷绕在所述第二卷轴上,所述卷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卷带穿口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所述联动机构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联动机构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卷轴转动;所述内壳的一端设有第一管接头,所述内壳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和所述第二管接头均与所述内壳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卷轴或第二卷轴转动使所述内壳中形成容积可调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和设在所述外壳上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设有摇柄,所述外壳上设有转轴,所述主动齿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长度大于所述主动齿轮的厚度,所述主动齿轮可沿所述转轴前后滑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或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卷带穿口处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卷带穿过所述密封组件。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在所述卷带穿口的两个硅胶块,两个所述硅胶块相对设置,所述卷带从两个所述硅胶块之间穿过,两个所述硅胶块分别贴靠所述卷带两侧。
所述卷带的厚度为2mm-8mm。
所述卷带为橡胶材质的卷带。
所述外壳为透明材质的外壳,所述卷带上设有刻度标记。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结构相同。
所述外壳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处设有过滤网。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具体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卷轴转动,使得卷带进入内壳中,并卷绕在第一卷轴上,从而缩小内壳中的容积,从而实现内腔的容积变小;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卷轴转动,使得卷带从内壳中出来,并卷绕在第二卷轴上,从而扩大内壳中的容积,从而实现内腔的容积变大;通过上述两个步骤即可实现人工死腔容积的调节,使用时第一管接头与呼吸机回路连接,第二管接头与人工气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用于疾病的诊治时效果非常好;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人工死腔的容积,实现患者呼吸周期中二氧化碳的重复吸入增加,进而提高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水平,达到调节患者呼吸节律,缓解过度通气,纠正低碳酸血症,或者诱导性高碳酸血症来终止顽固性呃逆、加速脑死亡临床诊断中窒息试验判断流程等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节人工死腔容积的大小满足不同年龄、身高、体重患者的个体化特征;在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情况下,这种调整将更加精准,并可定量分析、评估其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时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实施例,包括外壳1、内壳2、第一卷轴3、第二卷轴4、卷带5和联动机构;所述内壳2设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第一卷轴3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内壳2中,所述第二卷轴4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壳1中,所述内壳2位于所述外壳1的上部,所述第二卷轴4位于所述外壳1的下部;所述内壳2的底部设有卷带穿口24,所述卷带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卷轴4连接并卷绕在所述第二卷轴4上,所述卷带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卷带穿口24与所述第一卷轴3连接;所述联动机构设在所述外壳1上,所述联动机构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卷轴3和所述第二卷轴4转动;所述内壳2的一端设有第一管接头22,所述内壳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管接头23,所述第一管接头22和所述第二管接头23均与所述内壳2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卷轴3或第二卷轴4转动使所述内壳2中形成容积可调的内腔21。具体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卷轴3转动,使得卷带5进入内壳2中,并卷绕在第一卷轴3上,从而缩小内壳2中的容积,从而实现内腔21的容积变小;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卷轴4转动,使得卷带5从内壳2中出来,并卷绕在第二卷轴4上,从而扩大内壳2中的容积,从而实现内腔21的容积变大;通过上述两个步骤即可实现人工死腔容积的调节,使用时第一管接头22与呼吸机回路连接,第二管接头23与人工气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用于疾病的诊治时效果非常好;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人工死腔的容积,实现患者呼吸周期中二氧化碳的重复吸入增加,进而提高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水平,达到调节患者呼吸节律,缓解过度通气,纠正低碳酸血症,或者诱导性高碳酸血症来终止顽固性呃逆、加速脑死亡临床诊断中窒息试验判断流程等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节人工死腔容积的大小满足不同年龄、身高、体重患者的个体化特征;在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情况下,这种调整将更加精准,并可定量分析、评估其使用效果。
参见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卷轴3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61、与所述第二卷轴4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62、和设在所述外壳1上的主动齿轮63,所述主动齿轮63上设有摇柄64,所述外壳1上设有转轴65,所述主动齿轮63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转轴65上,所述转轴65的长度大于所述主动齿轮63的厚度,所述主动齿轮63可沿所述转轴65前后滑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61或所述第二从动齿轮62啮合。上述联动机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操作时灵活可靠;第一卷轴3的一端和第二卷轴4的一端均伸出所述外壳1,并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61和第二从动齿轮62连接,第一卷轴3随第一从动齿轮61的转动而转动,第二卷轴4随第二从动齿轮62的转动而转动;具体操作时,将主动齿轮63推进使其与第一从动齿轮61啮合,医务人员通过转动主动齿轮63上的摇柄64使主动齿轮63沿转轴65转动,例如主动齿轮63顺时针转动,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61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一卷轴3转动将卷带5拽入内壳2,使内壳2中的容积逐渐变小,即内腔21容积逐渐变小;或者将主动齿轮63外拔使其与第二从动齿轮62啮合,医务人员通过转动主动齿轮63上的摇柄64使主动齿轮63沿转轴65转动,例如主动齿轮63逆时针转动,使得与其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62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二卷轴4转动将卷带5拽出内壳2,使内壳2中的容积逐渐变大,即内腔21容积逐渐变大。
参见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卷带穿口24处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卷带5穿过所述密封组件。密封组件的设置保证了卷带5与卷带穿口24之间的密封性。
参见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在所述卷带穿口24的两个硅胶块8,两个所述硅胶块8相对设置,所述卷带5从两个所述硅胶块8之间穿过,两个所述硅胶块8分别贴靠所述卷带5两侧。密封组件采用上述结构,装配方便、密封可靠、生产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卷带5的厚度为2mm-8mm。本实施例优选为5mm。既能保证卷带5的柔软度降低转轴65的旋转阻力,又能快速实现内腔21容积的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卷带5为橡胶材质的卷带5。柔软度好,韧性好,成本低廉。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外壳1为透明材质的外壳1,所述卷带5上设有刻度标记。透过透明的外壳1可以看到卷带5上设在刻度标记,经过校对,可以通过卷带5上的刻度标记,确定当下内腔21的容积,刻度标记的设置可以实时准确获知内腔21容积的大小。
参见图1、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从动齿轮61、第二从动齿轮62和主动齿轮63结构相同。便于装配及调节。
参见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外壳1上设有通气孔11,所述通气孔11处设有过滤网7。通气孔11的设置可以避免卷带5进出内壳2时,而导致外壳1内产生负压,或气压过大,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过滤网7的设置保证了外壳1内部的清洁度,避免灰尘、杂质进入外壳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第一卷轴、第二卷轴、卷带和联动机构;所述内壳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卷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内壳中,所述第二卷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壳中,所述内壳位于所述外壳的上部,所述第二卷轴位于所述外壳的下部;所述内壳的底部设有卷带穿口,所述卷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并卷绕在所述第二卷轴上,所述卷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卷带穿口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所述联动机构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联动机构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转动;所述内壳的一端设有第一管接头,所述内壳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和所述第二管接头均与所述内壳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卷轴或第二卷轴转动使所述内壳中形成容积可调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和设在所述外壳上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设有摇柄,所述外壳上设有转轴,所述主动齿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长度大于所述主动齿轮的厚度,所述主动齿轮可沿所述转轴前后滑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或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带穿口处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卷带穿过所述密封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在所述卷带穿口的两个硅胶块,两个所述硅胶块相对设置,所述卷带从两个所述硅胶块之间穿过,两个所述硅胶块分别贴靠所述卷带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带的厚度为2mm-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带为橡胶材质的卷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透明材质的外壳,所述卷带上设有刻度标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处设有过滤网。
CN202020496426.1U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89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96426.1U CN212789360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96426.1U CN212789360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9360U true CN212789360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81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9642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89360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893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ntillanes et al. Pediatric airway management
CN212789360U (zh) 一种摇动可调的人工死腔
CN109602534A (zh) 一种带有智能化自动调节的下颌前移阻鼾器
CN108309358A (zh) 奶嘴式检测装置
CN108452411A (zh) 可视插管型正压面罩及呼吸系统
CN209221256U (zh)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咳嗽锻炼装置
CN110478585A (zh) 一种用于喉罩的pH及温度监控系统
CN212789372U (zh) 一种容积可调节的人工死腔
CN212789359U (zh) 一种推拉可调的人工死腔
CN208989974U (zh) 呼吸性碱中毒调节器
CN114209568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反馈的用于呼吸辅助的胸腹部处理装置
CN109771260B (zh) 呼吸机
CN109350298B (zh) 实现间歇性气道阻塞的通气调控设备
CN209548008U (zh) 奶嘴式检测装置
CN108325177B (zh) 一种呼吸康复训练仪
CN219110524U (zh) 一种小儿眼科手术麻醉的喉罩固定器
CN208574108U (zh) 一种深度供氧型鼻咽通气管
CN101627935B (zh)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抑制器
CN221014136U (zh) 一种多功能改良面罩
CN219127476U (zh) 一种双气囊空肠营养管
CN209864236U (zh) 一种呼吸科患者用防鼾通气面罩
CN113018796B (zh) 一种用于肺康复的可穿戴设备
CN213667394U (zh) 一种自带调节功能的口腔用呼吸装置
CN215231347U (zh) 一种新型心内科护理用呼吸面罩
CN215024647U (zh) 一种胃镜专用复合型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