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7589U - 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7589U
CN212777589U CN202021670871.1U CN202021670871U CN212777589U CN 212777589 U CN212777589 U CN 212777589U CN 202021670871 U CN202021670871 U CN 202021670871U CN 212777589 U CN212777589 U CN 212777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hell
pipe
electric heater
heating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708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ze Jiuchuang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ze Jiuchuang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ze Jiuchuang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ze Jiuchuang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708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7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7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7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包括底座以及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循环部、隔板、支架、散热风扇以及导向部,所述循环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内,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端,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侧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风扇进行辅助散热,并且出风口位于两侧,可以改变出风方向,并采用石墨烯加热芯片来进行加热,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供暖以锅炉、燃气炉和电加热的结构形式为主,主要是将物质能、电能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现有供暖设备存在耗能高、热能转换效率低等缺点,同时以物质能为主的设备在使用中还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包括底座以及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散热结构;
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循环部、隔板、支架、散热风扇以及导向部;
所述循环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内,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端,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循环部,包括:循环泵、抽水管、固定块、圆管、连接管、排液管、螺旋叶片以及散热片;
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隔板上表面,所述抽水管设置在所述循环泵抽水端且穿过所述底座表面,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相对两侧表面,所述圆管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之间且所述圆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所述循环泵输出端与所述圆管之间,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下端且下端穿过底座上表面,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所述圆管内,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所述圆管表面。
优选的,所述导向部,包括:散热网孔、固定板、导向板以及旋拧块;
所述散热网孔开在所述外壳相对两侧表面,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外壳侧表面,所述导向板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旋拧块连接在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固定板销轴连接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卡,所述底座侧表面连接有输送管且活动套装在所述固定卡内,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石墨烯加热芯片。
优选的,所述圆管之间以S状连接方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通过散热风扇进行辅助散热,并且出风口位于两侧,可以改变出风方向,并采用石墨烯加热芯片来进行加热,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的旋拧块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的固定卡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各图中,1、底座;2、外壳;3、隔板;4、支架;5、散热风扇;6、循环泵;7、抽水管;8、固定块;9、圆管;10、连接管;11、排液管;12、螺旋叶片;13、散热片;14、散热网孔;15、固定板;16、导向板;17、旋拧块;18、固定卡;19、输送管;20、石墨烯加热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3可知,本方案包括底座1以及外壳2,所述外壳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所述底座1与所述外壳2内设置有散热结构;
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循环部、隔板3、支架4、散热风扇5以及导向部;
所述循环部设置在所述外壳2与所述底座1内,所述隔板3设置在所述外壳2内,所述支架4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所述散热风扇5设置在所述支架4上端,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外壳2侧表面;
所述循环部,包括:循环泵6、抽水管7、固定块8、圆管9、连接管10、排液管11、螺旋叶片12以及散热片13;
所述循环泵6设置在所述隔板3上表面,所述抽水管7设置在所述循环泵6抽水端且穿过所述底座1表面,所述固定块8设置在所述外壳2内相对两侧表面,所述圆管9设置在所述固定块8之间且所述圆管9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10连接在所述循环泵6输出端与所述圆管9之间,所述排液管11设置在所述连接管10下端且下端穿过底座1上表面,所述螺旋叶片12设置在所述圆管9内,所述散热片13设置在所述圆管9表面;
所述导向部,包括:散热网孔14、固定板15、导向板16以及旋拧块17;
所述散热网孔14开在所述外壳2相对两侧表面,所述固定板15设置在所述外壳2侧表面,所述导向板16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15之间,所述旋拧块17连接在所述导向板16与所述固定板15销轴连接端;
所述底座1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卡18,所述底座1侧表面连接有输送管19且活动套装在所述固定卡18内,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石墨烯加热芯片20,所述圆管9之间以S状连接方式连接。
具体使用时:通过输送管19向底座1内输送超导液,并通过循环泵6将超导液循环至圆管9内,保证超导液能够顺利循环,石墨烯加热芯片20对超导液进行加热,循环泵6将加热后的超导液输送至圆管9内,再通过底部的排液管11留回至底座1内,进行循环,温度通过散热片13散出,散热风扇5向外壳2内送风,使热量通过散热网孔14散出,出风方向可以通过旋拧块17来控制,旋拧块17带动导向板16进行摆动,根据需求挡住一侧,使一侧出风,旋转至平面时两侧都可出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包括底座(1)以及外壳(2),所述外壳(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外壳(2)内设置有散热结构;
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循环部、隔板(3)、支架(4)、散热风扇(5)以及导向部;
所述循环部设置在所述外壳(2)与所述底座(1)内,所述隔板(3)设置在所述外壳(2)内,所述支架(4)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所述散热风扇(5)设置在所述支架(4)上端,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外壳(2)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部,包括:循环泵(6)、抽水管(7)、固定块(8)、圆管(9)、连接管(10)、排液管(11)、螺旋叶片(12)以及散热片(13);
所述循环泵(6)设置在所述隔板(3)上表面,所述抽水管(7)设置在所述循环泵(6)抽水端且穿过所述底座(1)表面,所述固定块(8)设置在所述外壳(2)内相对两侧表面,所述圆管(9)设置在所述固定块(8)之间且所述圆管(9)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10)连接在所述循环泵(6)输出端与所述圆管(9)之间,所述排液管(11)设置在所述连接管(10)下端且下端穿过底座(1)上表面,所述螺旋叶片(12)设置在所述圆管(9)内,所述散热片(13)设置在所述圆管(9)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散热网孔(14)、固定板(15)、导向板(16)以及旋拧块(17);
所述散热网孔(14)开在所述外壳(2)相对两侧表面,所述固定板(15)设置在所述外壳(2)侧表面,所述导向板(16)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15)之间,所述旋拧块(17)连接在所述导向板(16)与所述固定板(15)销轴连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卡(18),所述底座(1)侧表面连接有输送管(19)且活动套装在所述固定卡(18)内,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石墨烯加热芯片(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9)之间以S状连接方式连接。
CN202021670871.1U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 Active CN212777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0871.1U CN212777589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0871.1U CN212777589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7589U true CN212777589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2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70871.1U Active CN212777589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7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76198U (zh) 双冷却式纤维丝冷却装置
CN203277034U (zh)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05028233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水冷循环散热装置
CN205263733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散热机箱
CN103776163B (zh) 热泵热水器
CN201876010U (zh) 空气源热泵及供热系统
CN202818846U (zh) 服务器及通信机柜的散热系统
CN108827003A (zh) 一种电炉环保冷却装置
CN212777589U (zh) 一种移动式石墨烯加热电暖器
CN206350290U (zh) 液体冷却一体化装置
CN202042475U (zh) 一种液冷散热器
CN201898129U (zh) 爆炸环境用内外热交换水冷系统
CN202074852U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
CN203731902U (zh) 粘稠液体换热器
CN203533879U (zh) 空气能热水器
CN204761936U (zh) 散热结构和通讯设备
CN204255122U (zh) 一种高效空气凝汽器
CN207299637U (zh) 热能电机节能散热冷却装置
CN203011190U (zh) 一种智能采暖散热器水循环装置
CN102003839A (zh) 空气源热泵及供热系统
CN202855872U (zh) 相变微乳液散热系统
CN110986638A (zh) 一种热超导散热结构循环水冷却节能装置
CN205048533U (zh) 一种水暖一体机的高效热交换器
WO2019080806A1 (zh) 储能换热一体化装置
CN210486202U (zh) 一种基于石墨管的循环水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