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6743U - 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6743U
CN212766743U CN202021038241.2U CN202021038241U CN212766743U CN 212766743 U CN212766743 U CN 212766743U CN 202021038241 U CN202021038241 U CN 202021038241U CN 212766743 U CN212766743 U CN 212766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linking arm
connecting arm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82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增浩
谢文亮
李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Zhong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Zhong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Zhong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Zhong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82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6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6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6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60Efficient propulsion technologies, e.g. for aircraft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包括控制主体和四个连接臂,连接臂上安装有飞行单元,控制主体包括壳体,壳体侧壁上设置有铰接座,铰接座上具有限位板,铰接座上拆卸安装有限位组件,壳体内安装有微控制器、蓄电池和充放电电路模块,每所述连接臂内均安装有将机械振动产生的机械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微型振动电源,所述微型振动电源与充放电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并供蓄电池充电;还包括气囊,连接臂的底面上设置有拆卸结构,气囊通过拆卸结构与连接臂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其不仅可折叠、便携,而且降落于海面上通过海浪的震动能自动进行充电,适用快速搜索船员。

Description

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海上运输作为进出口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事故时有发生,由于海面绵绵,在海上援救或搜救远比陆地上难得多。传统都直接出动直升飞机进行搜救,由于燃油有限、且无法停靠,所以搜索范围有限,且成本高昂。
公知:无人机顾名思义是无人驾驶的飞机(包括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垂直起降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它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随着无人驾驶低空飞机技术和GPS驾驶操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民用无人机在航拍、农业、微型自拍、影视拍摄等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无人机制作精细,为降低碰撞损坏几率,都采用固定结构。所以难以折叠收纳,携带不便,空间占用大。其次,现有还没有一种能在海面上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船员和应急充电的无人机。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现有无人机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其不仅可折叠、便于收纳或携带,而且降落于海面上通过海浪的震动能自动进行充电,适用海上搜索船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包括控制主体和四个环绕控制主体周向布置且第一端连接在控制主体上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上安装有实现带动所述主体飞行的飞行单元,所述控制主体包括呈方形且密封的壳体,所述连接臂为两端密封的长方形管体,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活动铰接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连接有用于沿所述连接臂长度方向延伸,且用于防止所述连接臂上摆的限位板,所述铰接座上拆卸安装有用于促使连接臂与所述限位板贴紧,并防止连接臂下摆的限位组件;
还包括处于各所述连接臂下方,且用于共同支撑所述控制主体漂浮于水面上的气囊,所述连接臂的底面上设置有拆卸结构,所述气囊通过拆卸结构与所述连接臂拆卸连接,各所述连接臂内均安装有将机械振动产生的机械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微型振动电源;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微控制器、蓄电池和充放电电路模块,各所述微型振动电源均与所述充放电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并供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微控制器供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飞行单元控电连接。
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铰接座连接实现铰接的铰接芯轴,所述铰接座具有底座和固定处于底座上的一对侧板,所述限位板位于一对所述侧板之间并处于所述侧板的上方,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方形的限位块和两个手拧螺丝,所述手拧螺丝具有帽体和螺杆,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供两所述手拧螺丝的螺杆一一对应穿过,并使所述连接臂保持平直与限位板贴紧的两通孔,所述侧板上对应于两所述通孔位置开设有所述手拧螺丝的螺杆螺纹配合并将所述限位块固定住的螺纹孔。
所述拆卸结构包括沿所述连接臂长度方向延伸的C型钢和两块与此C型钢滑动配合的凸块,各所述气囊与所述凸块固定连接,所述 C型钢的外壁固定在所述连接臂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其两端之间的开口朝向向下;所述C型钢上内螺装有处于所述C型钢两端处,并用于防止两块所述凸块脱离与所述C型钢相配合的定位螺栓。
所述气囊部分处于所述连接臂外,每个所述气囊内充填有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的稀有气体,所述气囊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接触面积起防滑作用的防滑纹;四个所述气囊面积总和大于所述控制主体与所述连接臂正投影面积。
所述气囊上设置有球嘴,各所述连接臂内均设置有多块隔板,多块所述隔板将所述连接臂内分隔成一个独立的,且供气门针、所述气囊和所述凸块收纳于内的腔室,所述腔室的开口处于所述连接臂的侧壁上,所述连接臂的侧壁上设有密封封堵所述腔室的开口的橡胶密封盖。
相邻两所述连接臂之间拆卸连接有一根用于加固的加固杆,所述加固杆涂刷有荧光涂料层,各螺旋桨上的外表面均涂刷有反光涂料层,所述连接臂的侧壁上粘附有沿其长度方向相间并排的荧光纸和反光膜,所述壳体的任一侧壁上安装有与所述充放电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并供手机有线充电的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配合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塞。
各所述加固杆的两端端部同向弯曲形成勾头,相邻两所述连接臂的侧壁上均固设有供所述加固杆上相应勾头伸入并勾住的圆环,各所述圆环均处于所述连接臂上相应侧壁的中部处,所述圆环内设置有用于增强摩擦力与勾头外壁紧密配合的弹性橡胶圈;所述勾头上设置有螺纹段,所述勾头穿过圆环的部位通过上述螺纹段螺装有螺帽,所述螺帽采用塑料制成。
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侧壁上安装有用于应急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的无线充电接触面背离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过两侧夹紧方式固定手机,并能使手机贴紧所述无线充电器实现无线充电的两个夹紧机构,两所述夹紧机构分别处于所述无线充电器外,所述夹紧机构具有伸入上述无线充电器区域内的夹头,两所述夹头之间的距离小于手机的长度或宽度,所述夹紧机构上设置有对手机夹紧力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管体、压缩弹簧、装设于管体内的一连接杆,所述管体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管体靠近所述无线充电器的一端为盲端,所述管体上开设有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连接杆落入所述条形孔的范围内,所述管体上安装有其一端处于所述管体外、另一端通过条形孔伸入所述管体内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并能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平移的连接柱,所述夹头固定安装在处于所述管体外的所述连接柱的端部上,两所述夹头之间的距离小于手机的长度或宽度;所述管体背离所述无线充电器的一端设置有部分伸入所述管体内的堵头,所述堵头与所述管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处于所述管体内,且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端部对应套装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外和所述堵头外,并夹紧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堵头之间,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堵头共同构成上述的调节机构,所述夹头上设置有用于供手机边缘陷入的凹口,所述凹口内设置有防滑硅胶片。
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上安装有多个用于防止撞击的雷达,各所述雷达均处于所述连接臂内,且其感应端均裸露于所述连接杆外;各所述雷达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相应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上安装有一一对应所述壳体的底部拐角布置,且用于壳体底部触地面的橡胶底脚,所述橡胶底脚为内部中空的橡胶柱;各所述橡胶底脚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气囊充气后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壳体侧壁上设置有铰接座和限位板,连接臂都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在壳体上,所以在不用时,连接臂可以翻转叠靠在壳体上有效地减少空间占用,方便携带。同时也能降低无人机受损几率(即无人机都是各部和各连接都是比较紧密的)。使用时,通过限位组件,能够对连接臂在壳体上翻转限位板密贴并限位固定住,使得连接臂保持平直伸展,操作简单方便(即普通人手能操作),且实用。实现对便携或存放,同时减少无人机受损几率。
(2)通过在连接臂上设置有用于共同支撑所述控制主体漂浮于水面上的气囊;当蓄电池快耗尽时或遇到突发情况时,通过四个气囊平稳支撑,保证漂浮于海面上。又由于气囊可拆卸,所以在不用时可以拆卸使用,适用于不同情况下,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
(3)通过每连接臂内均安装有微型振动电源,在海浪波动下,海浪产生的机械振动产生的机械动能转化为电能并有蓄电池进行储存。实现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一定后,可以直接起飞脱离水面。解决了现有无人机无法降落在海面上或直接落入海水中导致损坏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传统无人机内蓄电池快用完,必须快速返航着陆导致搜救范围小的不足。能够扩大搜索范围,更加有利于及时救援。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其不仅可折叠、便于收纳或携带,降落于海面上和提升续航能力,而且通过海浪的震动能自动进行充电,适用海上搜索船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连接臂与壳体连接结构和无线充电器等)。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臂与壳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背遮挡被部分以透视示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囊安装在连接臂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囊安装在连接臂上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无线充电器和夹紧机构安装在壳体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背遮挡被部分以透视示出)。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中:
连接臂-1;电机-2;螺旋桨-3;壳体-4;气囊-5;加固杆-6;管体 -71;压缩弹簧-72;连接杆-73;夹头-74;堵头-75;凹口-76;连接柱 -77;无线充电器-8;铰接座-91;限位板-92;限位块-93;手拧螺丝-94; C型钢-100;凸块-101;定位螺栓-102;球嘴-103;微控制器-10;基站-01;移动终端-02;无线通信模块-03;GPS导航仪-04;数据存储模块-05;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热像仪-07;电流传感器-08;雷达-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包括控制主体和四个环绕控制主体周向布置的连接臂1,所述连接臂1在所述控制主体上呈X形排布(即与现有四旋翼无人机上的四根支撑旋翼杆的排布相同),所述连接臂1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控制主体上,所述连接臂1的第二端上安装有实现带动所述主体飞行的飞行单元,所述飞行单元包括电机2和螺旋桨3,所述螺旋桨3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电机2和螺旋桨3,该电机2采用常规方式安装在所述连接臂1的第二端上。所述螺旋桨3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所述控制主体包括呈方形且密封的壳体4,这里的壳体4采用防水设计(即采用橡胶圈进行密封),所述连接臂 1为两端密封的长方形管体,所述壳体4侧壁上焊接或一体成型有供所述连接臂1的第一端活动铰接的铰接座91,所述铰接座91上具有沿所述连接臂1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板92,该限位板92主要是供连接臂1上摆时与连接臂1的上表面保持水平相贴,并防止连接臂1继续上摆。所述限位板92,所述铰接座91上拆卸安装有促使所述连接臂1与所述限位板92贴紧并防止连接臂1下摆的限位组件。采用这一结构设置,在不用无人机时,连接臂1可以翻转叠靠在壳体4上有效地减少空间占用,方便携带。同时也能降低无人机受损几率(即无人机都是各部和各连接都是比较紧密的)。使用时,通过限位组件,能够对连接臂1在壳体4上翻转限位板92密贴并限位固定住,使得连接臂1保持平直伸展,操作简单方便(即普通人手能操作),且实用。实现对便携或存放,同时减少无人机受损几率。
还包括处于各所述连接臂1下方,且用于共同支撑所述控制主体漂浮于水面上的气囊5,所述连接臂1的底面上设置有拆卸结构,所述气囊5通过拆卸结构与所述连接臂拆卸连接,每所述连接臂1内均安装有将机械振动产生的机械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微型振动电源(这里的微型振动电源是采用专利号为CN201721010427.5公开一种自适应微型振动电源及物联网系统中的自适应微型振动电源);所述壳体 4内安装有微控制器10、蓄电池(图中未给出)和充放电电路模块(图中未给出),所述微控制器10与所述飞行单元控电连接;各所述微型振动电源均与所述充放电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并供所述蓄电池充电。实现在海浪波动下,海浪产生的机械振动产生的机械动能转化为电能并有蓄电池进行储存。实现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一定后,可以直接起飞脱离水面。解决了现有无人机无法降落在海面上或直接落入海水中导致损坏的问题。当蓄电池快耗尽时或遇到突发情况时,通过四个气囊5平稳支撑,保证漂浮于海面上,方便使用者“搭救”或“救援”无人机(即通过水面直接打捞取回无人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类似于现有的四旋翼无人机,本实用新型的续航能力更强的无人机的飞行原理与四旋翼无人机相同,该原理为现有公知所以就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1的第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铰接座91 连接实现铰接的铰接芯轴,所述铰接座91具有底座和固定处于底座上的一对侧板,所述限位板92位于一对所述侧板之间并处于所述侧板的上方,所述限位板92与所述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方形的限位块93和两个手拧螺丝94,所述手拧螺丝94具有帽体和螺杆,所述限位块93上开设有供所述手拧螺丝94的螺杆一一对应穿过,并使所述连接臂1保持平直与限位板92贴紧的两通孔,两所述通孔在所述限位板92上并排,所述侧板上对应于两所述通孔位置开设有所述手拧螺丝94的螺杆螺纹配合并将所述限位块93固定住的螺纹孔(图中未给出)。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便于普通人员都能方便快速安装和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拆卸结构包括沿所述连接臂长度方向延伸的C 型钢100和两块与此C型钢100滑动配合的凸块101,所述C型钢 100的外壁固定在所述连接臂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其两端之间的开口朝向向下;各所述气囊与所述凸块101固定连接,所述C型钢100 上内螺装有处于所述C型钢100两端处,并用于防止两块所述凸块 101脱离与所述C型钢100相配合的定位螺栓102。优选的,C型钢 100可以直接替换现有C型塑料槽,这样能极大减轻重量,有利于无人机的续航。定位螺栓102可以直接采用现有塑料制成的定位螺栓 102,能极大减轻重量,有利于无人机的续航。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C型钢100和凸块101直接相似配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快速将气囊拆卸安装于连接臂的底部上,通过定位螺栓102限位保证不气囊5不脱落。所以配合构件极少,能极大减轻整体重量,更有利于提升无人机的续航。更具体的,气囊5可以采用现有可以伸缩的橡胶气囊,并将两块凸块101固定在气囊5的两端上。使用时先将两块凸块101配合于C型钢100内,在通过对气囊5充气,气囊5胀大,实现两凸块101分别向在C型钢100相应端部滑动,实现对气囊5稳定固定。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气囊5内充填有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的稀有气体。采用这一结构设置,所述气囊5部分处于所述连接臂1外,所述气囊5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接触面积起防滑作用的防滑纹。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由于稀有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所以根据物理浮力的知识,气囊5能够辅助推动对无人机上升,降低受重力影响,所以根据有利于飞行且能减少飞行时的电力损耗,所以能够进一步提升续航能力。主要是为增加空气对连接臂1产生上升的浮力。设置的防滑纹,一方面是用于增大接触面积起防滑作用,便于平稳着陆。另一方面增加了气囊5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厚度,对气囊5起到保护和降低磨损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四个所述气囊5面积总和大于所述控制主体与所述连接臂1正投影面积。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主要是为了增加气囊5的充气量和气囊5的面积,达到无人机能漂浮在海面上即可。当无人机降落在海面上时,保证有足够浮力支撑无人机漂浮在海面上且不会下沉。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5上设置有球嘴103(这里的球嘴103采用现有篮球上的球嘴103,直接购买获得),各所述连接臂1内均设置有多块隔板(图中未给出),多块所述隔板将所述连接臂1内分隔成一个独立的,且供气门针、所述气囊5和所述凸块101收纳于内的腔室,所述腔室的开口处于所述连接臂1的侧壁上,所述连接臂1的侧壁上设有密封封堵所述腔室的开口的橡胶密封盖。具体的,凸块 101和隔板都采用塑料或橡胶制成,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便于气门针、气囊5和凸块101在用时可以直接收纳与内,减少空间占用。同时,还能避免丢失,便于快速取用。气囊5上设置有球嘴103便于充气自锁封堵,结构简单重量轻。配合气门针使用,便于快速充气和放气,操作简便,适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连接臂1之间拆卸连接有一根用于加固的加固杆6,所述加固杆6涂刷有荧光涂料层,各所述螺旋桨3的外表面上均涂刷有反光涂料层。具体的,加固杆6的采用航空用镁合金或铝合金制成,也可以采用现有碳纤维材料制成(即类似现有钓鱼竿),能够极大减轻重量,提升续航能力。所述螺旋桨3的外表面上均涂刷有反光涂料层。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设置的加固杆6,可以拆卸能够有效地减少空间占用。加固杆6涂刷荧光涂料层,使得加固杆 6能够吸收底面(即城市反射的灯光)上反射的灯线,产生亮光,夜间飞行更加漂亮,更加有利于吸引消费者。同时也方便操作者夜间视觉捕捉无人机。在螺旋桨3的外表面上均涂刷有反光涂料层,主要是为夜间黑暗的环境里能够反光,方便使用者能够更快获知无人机降落的位置,方便无人机的搜寻。在有微弱灯光调节下,加固杆6涂刷荧光涂料层能够吸光和发光,同样是为了方便使用者能够更快获知无人机降落的位置,方便无人机的搜寻。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臂1的侧壁上粘附有沿其长度方向相间并排的荧光纸和反光膜。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在夜间使用时,连接臂1上荧光纸能够发光,连接臂1上反光膜能够反射光线,形成亮度不同条纹效果,便于通过肉眼就能够看到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同时,外观也更加漂亮,更能吸引消费者。
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壳体4的任一侧壁上安装有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并供手机有线充电的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配合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塞。具体的,所述充电插口为USB接口(图中未给出)。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在有USB充电线可以直接对手机进行充电,还可以通过充电插口为其它移动设备(例如对讲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充电,更能满足人们需求。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充电插口充电和使用无线充电器8进行充电,两者工作互不影响,可以同时进行。
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优选的,各所述加固杆6的两端端部同向弯曲形成勾头,相邻两所述连接臂1的侧壁上均固设有供所述加固杆 6上相应勾头伸入并勾住的圆环(图中未给出),各所述圆环均处于所述连接臂1上相应侧壁的中部处,所述圆环内设置有用于增强摩擦力与勾头外壁紧密配合的弹性橡胶圈。具体的,弹性橡胶圈是通过注塑成型在所述圆环内,或者弹性橡胶圈设置有圆凹槽,通过圆凹槽相适配卡在所述圆环内。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主要是为了实现加固杆6 能够起到加固作用,同时又方便拆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置的弹性橡胶圈,主要是用于增强摩擦力与勾头外壁紧密配合,实现对加固杆6勾头部分的固定。同时能够避免勾头与圆环直接接触时发生的杂音。
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勾头上设置有螺纹段,所述勾头穿过圆环的部位通过上述螺纹段螺装有螺帽(图中未给出),所述螺帽采用塑料制成,这样能够减轻整体重量,提升无人机的续航能力。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实现勾头不会脱出圆环,保证连接稳固且有效。
作为本实施例的较佳的一种优选,所述壳体4的其中一侧壁上安装有用于应急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器8,所述无线充电器 8的无线充电接触面背离所述壳体4,所述壳体4上设置有通过两侧夹紧方式固定手机,并能使手机贴紧所述无线充电器实现无线充电的两个夹紧机构,两所述夹紧机构分别处于所述无线充电器8外,所述夹紧机构具有伸入上述无线充电器8区域内的夹头74,两所述夹头 74之间的距离小于手机的长度或宽度,所述夹紧机构上设置有对手机夹紧力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无线充电器8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采用这一结构设置,当无人机在海面上发生船员时,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可以直接停在水面上,通过无人机上的无线充电器8,可以供船员的手机进行充电,方便船员直接通过手机拨打电求救电话。便于船员快速获的援救。克服了船员掉落在海中,即便有携带手机却因也无法进行充电,无法及时拨打求救电话的不足。解决落入海中船员手机无法充电的困扰。消除船员掉落海中手机的没电无法获得求救的疑虑。另外,通过这一设置,在空旷的户外或在野外时,可以使用壳体4上无线充电器8型对手机应急充电。避免空旷的户外或野外中无法对手机充电的问题。设置的夹紧机构,可以将手机固定住在且能使手机贴紧所述无线充电器8实现无线充电,使用方便,便于充电且无人人员看护或辅助,解放使用者双手。同时能够保证稳定充电,有利于缩短充电时间。因为是采用无线充电,所以可以克服传统有线充电遇水发生短路的弊端。所以,更适合海面上直接为手机充电使用。
上述中,无线充电器8采用现有公知无线充电装置,或者现有技术中,人们所知的无线充电装置(例如:采用专利号为201610318581.2 公开的一种新型无线充电装置,或中国专利说明书CN203434702U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微控制器10直接采用现有的(即采用普通无人机内的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10也可以采用现有微控制器。所述壳体4和所述连接臂1均采用航空用镁合金或铝合金制成,也可以采用现有碳纤维材料制成(即类似现有钓鱼竿),能够极大减轻重量,提升续航能力。第一柔性太阳能板和第二柔性太阳能板均采用现有的,公知柔性太阳能板非常薄、能弯折且非常轻,不像现有普通太阳能板那么厚重。第一柔性太阳能板和第二柔性太阳能板直接通过胶水或魔术贴直接固定在相应的壳体4和连接臂1上,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成本,同时能够极大减轻重量,提升续航能力。充放电电路模块采用现有的。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无线充电壳上表面长度与手机长度相似配,主要是为了保证,手机放置在无线充电壳上时,手机内设置无线充电部件与无线充电器8上无线充电部件能够对位,减少无线充电器8在对手机充电之外的电力损耗。更具体的,充电插口与无线充电器8相互独立,各工作互不影响。本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方式与中国专利说明书CN203434702U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方式相同(即在使用该装置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时,将移动设备放置于包覆壳的表面即可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管体71、压缩弹簧72、装设于管体71内的一连接杆73,所述管体71固定在所述壳体4的侧壁上,所述管体71靠近所述无线充电器的一端为盲端,所述管体71上开设有沿所述管体7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连接杆73落入所述条形孔的范围内,所述管体71上安装有其一端处于所述管体71外、另一端通过条形孔伸入所述管体71内与所述连接杆73连接,并能沿所述管体71的长度方向平移的连接柱77,所述夹头74固定安装在处于所述管体71外的所述连接柱77的端部上,两所述夹头74之间的距离小于手机的长度或宽度;所述管体71背离所述无线充电器8 的一端设置有部分伸入所述管体71内的堵头75,所述堵头75与所述管体71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压缩弹簧72处于所述管体71内,且所述压缩弹簧72的两端端部对应套装于所述连接杆73的端部外和所述堵头75外,并夹紧于所述连接杆73与所述堵头75之间。具体的,堵头75上设置有一字形缺口,便于通过一字螺丝刀旋开,便于连接杆73和压缩弹簧72装入管体71内,也便于调整压缩弹簧72的弹力。连接杆73、夹头74、堵头75均采用塑料制成,这样能够有效降低重量,减少电能损耗。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结构简单、适用,夹紧固定牢固。同时便于快速操作,节省时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头74上设置有用于供手机边缘陷入的凹口76,所述凹口76内设置有防滑硅胶片,具体是通过细小螺钉或胶水将防滑硅胶片固定在凹口76内,防滑硅胶片的大小于所述夹头74上凹口76相适配。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设置的防滑硅胶片,保证夹持手机稳固且不伤害手机。
本实用新型的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所述壳体 4内安装有GPS导航仪04和数据存储模块05,所述GPS导航仪04 与所述微控制器10双向连接,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10数据传输连接,所述壳体4的底部上安装有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所述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处于所述壳体4的底部中部处,所述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与所述微控制器10数据传输连接。这里的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均采用现有的,GPS导航仪04也是采用现有的,数据存储模块05采用现有tf卡、SDXC卡、现有普通内存卡或U盘,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主要是方便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全面摄像,且方便安装。设置的GPS导航仪04,主要是方便对本实用新型无人机进行定位,为了方便使用者能够更快获知无人机降落的位置,方便无人机的搜寻,使得无人机不易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还包括移动终端02,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人机交互模块,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基站01、云服务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03通信连接。具体的,所述移动终端02为手机,无线通信模块03采用现有的,人机交互模块指的现有触屏手机的触摸屏。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手机通过基站01与无线通信模块03进行时时通信连接,实现手机对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进行飞行进行控制,无人机将飞行时拍摄的画面传输给手机,并有手机进行显示。换句话说,手机操控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与现有通过遥感操控无人机的原理相类似,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手段对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飞行进行控制,并进行摄像工作。更具体的,一旦有蓄电池有电时,微控制器10就会GPS导航仪04工作,微控制器10通过无线通信模块03将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02。使得无人机不易丢失。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4的底部上安装有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与热像仪07(具体是热像仪07为红外热成像仪或红外线成像扫描仪,又或者是红外遥感器,如红外摄影机和红外扫描仪),所述热像仪07与所述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并排设置,所述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处于所述壳体4的底部中部处,所述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与所述微控制器10数据传输连接;所述热像仪 07与所述微控制器10数据传输连接,所述连接臂1的第二端上安装有朝向地面并用于测量与海绵的距离的激光测距仪,这里激光测距仪采用现有的,所述微控制器10与所述激光测距仪数据传输连接。采用这一设置,通过GPS导航仪04可以对该无人机进行方向导航,确保该无人机的正确航行和将无人机定位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02。通过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对海面上画面进行摄像和储存,通过热像仪07对摄取海面上与热图像进行拍摄和储存,通过微控制器10 对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对海面上画面进行摄像和储存和热像仪07对摄取海面上与热图像进行拍摄和储存的精确比对,把不一样的图形和位置信息发给移动终端02且将海面上画面进行摄像和热图像进行拍摄同时传输给移动终端02,使用移动终端02人们可以通过比对过滤掉无用不一样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保留人体形态的图形位置信息),根据该信息,实现快速定位海上船员的位置,并与快速实施营救。通过连接臂1上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共同工作实现精准测距,(即将无人机距离把不一样的图形和位置信息的距离信息发给移动终端02),等待移动终端02发送指令靠近或远离不一样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便于使用移动终端02可以快速获知无人机此时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1的第二端上安装有雷达09,通过各雷达09测距工作避免连接臂1与其它物体发生碰撞或撞击,避免损坏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即损坏电机2上的螺旋桨3),这里的雷达 09也是采用现有的,各所述雷达09与所述微控制器10的相应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壳体4内安装有电流传感器08,这里的电流传感器 08也是采用现有的,所述电流传感器08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壳体4的底部上安装有一一对应所述壳体4的底部拐角布置,且用于防止所述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所述热像仪07和所述激光测距仪接触地面的橡胶底脚,所述橡胶底脚为内部中空的橡胶柱,这里橡胶柱内中空,不仅提升为无人机落地时减震的作用,而且能够供无人机降落在海面上时增大浮力的作用。各所述橡胶底脚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气囊5充气后的高度。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一方面橡胶底脚在着地时能够支撑所述壳体4,使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所述热像仪07和所述激光测距仪处于所述壳体4的底部外不会接触地面,避免降落时,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发生碰撞导致损坏。电流传感器08则可以对该无人机内部的电能和消耗情况进行检测,确保该无人机内部电池的用电安全,即确保蓄电池的使用性能。激光测距仪可以在近地面就能够实现高度控制,这样便可以实现无人机无论是在高空还是低空都能够平稳飞行,进一步保证该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与热像仪07、各激光测距仪、各雷达 09、微控制器10、电流传感器08、各电机2、无线通信模块03、GPS 导航仪04、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数据存储模块05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柔性太阳能板 (图中未给出),所述连接臂1为背离所述壳体4的一端为盲端的长方形管体,所述连接臂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柔性太阳能板(图中未给出),所述第一柔性太阳能板和第二柔性太阳能板通过上述充放电电路模块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微控制器10供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10与所述电机2控电连接。采用这一结构设置,使得无人机在有太阳的情况下使用或放置在太阳光下,能够自动为其内部蓄电池进行充电,使得蓄电池能够保证电量充足,且能够克服对室内电源的依赖,更方便在户外使用,更能满足使用者需求。
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壳体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柔性太阳能板,在连接臂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柔性太阳能板,第一柔性太阳能板和第二柔性太阳能板通过充放电电路模块与蓄电池电连接。所以在飞行过程中,第一柔性太阳能板和第二柔性太阳能板持续接收到太阳光,并将太阳能持续转化为电能,并由蓄电池进行储存,实现持续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又因蓄电池作为飞行时的电源(即蓄电池直接为微控制器 10和电机2供电),所以提续航能力,实现不断电。
(2)通过在连接臂1上设置有气囊5,且每个所述气囊5内充填有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的稀有气体;实现的效果是:一方面由于稀有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所以根据物理浮力的知识,气囊5能够辅助推动对无人机上升,降低受重力影响,所以根据有利于飞行且能减少飞行时的电力损耗,所以能够进一步提升续航能力。另一方面,当蓄电池快耗尽时或遇到突发情况时,通过四个气囊5平稳支撑,保证漂浮于海面上,待第一柔性太阳能板和第二柔性太阳能板持续将太阳能持续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一定后,可以直接起飞脱离水面。解决了现有无人机无法降落在海面上或直接落入水中导致损坏的问题。
(3)通过在壳体4的其中一侧壁上安装一个无线充电器8,且无线充电器8与蓄电池电连接。所以当无人机在海面上发生船员时,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可以直接停在水面上,通过无人机上的无线充电器8,可以供船员的手机进行充电,方便船员直接通过手机拨打电求救电话。便于船员快速获的援救。克服了船员掉落在海中,即便有携带手机却因也无法进行充电,无法及时拨打求救电话的不足。解决落入海中船员手机无法充电的困扰。消除船员掉落海中手机的没电无法获得求救的疑虑。此外,在平时空旷的户外或在野外使用时,可以使用壳体4上无线充电器8型对手机应急充电。避免空旷的户外或野外中无法对手机充电的问题。设置的夹紧机构,可以将手机固定住在且能使手机贴紧所述无线充电器8实现无线充电,使用方便,便于充电且无人人员看护或辅助,解放使用者双手。同时能够保证稳定充电,有利于缩短充电时间。
(4)设置的加固杆6,可以拆卸能够有效地减少空间占用。加固杆6涂刷荧光涂料层,使得加固杆6能够吸收底面(即城市反射的灯光)上反射的灯线,产生亮光,夜间飞行更加漂亮,更加有利于吸引消费者。同时也方便操作者夜间视觉捕捉无人机。在螺旋桨3的外表面上均涂刷有反光涂料层,主要是为夜间黑暗的环境里能够反光,方便使用者能够更快获知无人机降落的位置,方便无人机的搜寻。在有微弱灯光调节下,加固杆6涂刷荧光涂料层能够吸光和发光,同样是为了方便使用者能够更快获知无人机降落的位置,方便无人机的搜寻。
(5)连接臂1的侧壁上粘附有沿其长度方向相间并排的荧光纸和反光膜。在夜间使用时,连接臂1上荧光纸能够发光,连接臂1上反光膜能够反射光线,形成亮度不同条纹效果,便于通过肉眼就能够看到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同时,外观也更加漂亮,更能吸引消费者。
(6)设置的GPS导航仪04,主要是方便对本实用新型无人机进行定位,为了方便使用者能够更快获知无人机降落的位置,方便无人机的搜寻,使得无人机不易丢失。
(7)通过GPS导航仪04可以对该无人机进行方向导航,确保该无人机的正确航行和将无人机定位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02。通过 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对海面上画面进行摄像和储存,通过热像仪07对摄取海面上与热图像进行拍摄和储存,通过微控制器10对360°摄像头或微型摄像头06对海面上画面进行摄像和储存和热像仪 07对摄取海面上与热图像进行拍摄和储存的精确比对,把不一样的图形和位置信息发给移动终端02且将海面上画面进行摄像和热图像进行拍摄同时传输给移动终端02,使用移动终端02人们可以通过比对过滤掉无用不一样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保留人体形态的图形位置信息),根据该信息,实现快速定位海上船员的位置,并与快速实施营救。通过连接臂1上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共同工作实现精准测距, (即将无人机距离把不一样的图形和位置信息的距离信息发给移动终端02),等待移动终端02发送指令靠近或远离不一样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便于使用移动终端02可以快速获知无人机此时的高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其不仅可折叠、便于收纳或携带,降落于海面上和提升续航能力,而且通过海浪的震动能自动进行充电,且能供手机无线充电,且能在海上快速搜索船员和定位。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还能解决由于受重力,续航能力短的问题。避免了当电量耗尽时或操作不当,导致坠入海中损坏或沉入海底无法打捞的问题。克服了传统无人机只能降落于平台上(即地面或楼顶),无法直接应急降落于水面上或海面上的不足。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包括控制主体和四个环绕控制主体周向布置且第一端连接在控制主体上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上安装有实现带动所述主体飞行的飞行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体包括呈方形且密封的壳体,所述连接臂为两端密封的长方形管体,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活动铰接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连接有用于沿所述连接臂长度方向延伸,且用于防止所述连接臂上摆的限位板,所述铰接座上拆卸安装有用于促使连接臂与所述限位板贴紧,并防止连接臂下摆的限位组件;
还包括处于各所述连接臂下方,且用于共同支撑所述控制主体漂浮于水面上的气囊,所述连接臂的底面上设置有拆卸结构,所述气囊通过拆卸结构与所述连接臂拆卸连接,各所述连接臂内均安装有将机械振动产生的机械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微型振动电源;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微控制器、蓄电池和充放电电路模块,各所述微型振动电源均与所述充放电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并供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微控制器供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飞行单元控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铰接座连接实现铰接的铰接芯轴,所述铰接座具有底座和固定处于底座上的一对侧板,所述限位板位于一对所述侧板之间并处于所述侧板的上方,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侧板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方形的限位块和两个手拧螺丝,所述手拧螺丝具有帽体和螺杆,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供两所述手拧螺丝的螺杆一一对应穿过,并使所述连接臂保持平直与限位板贴紧的两通孔,所述侧板上对应于两所述通孔位置开设有所述手拧螺丝的螺杆螺纹配合并将所述限位块固定住的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结构包括沿所述连接臂长度方向延伸的C型钢和两块与此C型钢滑动配合的凸块,所述C型钢的外壁固定在所述连接臂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其两端之间的开口朝向向下;各所述气囊与所述凸块固定连接,所述C型钢上内螺装有处于所述C型钢两端处,并用于防止两块所述凸块脱离与所述C型钢相配合的定位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部分处于所述连接臂外,每个所述气囊内充填有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的稀有气体,所述气囊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接触面积起防滑作用的防滑纹;四个所述气囊面积总和大于所述控制主体与所述连接臂正投影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设置有球嘴,各所述连接臂内均设置有多块隔板,多块所述隔板将所述连接臂内分隔成一个独立的,且供气门针、所述气囊和所述凸块收纳于内的腔室,所述腔室的开口处于所述连接臂的侧壁上,所述连接臂的侧壁上设有密封封堵所述腔室的开口的橡胶密封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连接臂之间拆卸连接有一根用于加固降低振动的加固杆,所述加固杆涂刷有荧光涂料层,各螺旋桨上的外表面均涂刷有反光涂料层,所述连接臂的侧壁上粘附有沿其长度方向相间并排的荧光纸和反光膜,所述壳体的任一侧壁上安装有与所述充放电电路模块电性连接,并供手机有线充电的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配合有用于防水的密封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加固杆的两端端部同向弯曲形成勾头,相邻两所述连接臂的侧壁上均固设有供所述加固杆上相应勾头伸入并勾住的圆环,各所述圆环均处于所述连接臂上相应侧壁的中部处,所述圆环内设置有用于增强摩擦力与勾头外壁紧密配合的弹性橡胶圈,所述勾头上设置有螺纹段,所述勾头穿过圆环的部位螺纹配合有螺帽,所述螺帽采用塑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侧壁上安装有用于应急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的无线充电接触面背离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过两侧夹紧方式固定手机,并能使手机贴紧所述无线充电器实现无线充电的两个夹紧机构,两所述夹紧机构分别处于所述无线充电器外,所述夹紧机构具有伸入上述无线充电器区域内的夹头,两所述夹头之间的距离小于手机的长度或宽度,所述夹紧机构上设置有对手机夹紧力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管体、压缩弹簧、装设于管体内的一连接杆,所述管体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管体靠近所述无线充电器的一端为盲端,所述管体上开设有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连接杆落入所述条形孔的范围内,所述管体上安装有其一端处于所述管体外、另一端通过条形孔伸入所述管体内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并能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平移的连接柱,所述夹头固定安装在处于所述管体外的所述连接柱的端部上,两所述夹头之间的距离小于手机的长度或宽度;所述管体背离所述无线充电器的一端设置有部分伸入所述管体内的堵头,所述堵头与所述管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处于所述管体内,且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端部对应套装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外和所述堵头外,并夹紧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堵头之间,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堵头共同构成上述的调节机构,所述夹头上设置有用于供手机边缘陷入的凹口,所述凹口内设置有防滑硅胶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上安装有多个用于防止撞击的雷达,各所述雷达均处于所述连接臂内,且其感应端均裸露于所述连接杆外;各所述雷达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相应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上安装有一一对应所述壳体的底部拐角布置,且用于壳体底部触地面的橡胶底脚,所述橡胶底脚为内部中空的橡胶柱;各所述橡胶底脚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气囊充气后的高度。
CN202021038241.2U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 Active CN212766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8241.2U CN212766743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8241.2U CN212766743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6743U true CN212766743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1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8241.2U Active CN212766743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67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62200A (zh) * 2023-02-17 2023-05-05 哈尔滨工程大学 吸盘式波浪能自发电无人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62200A (zh) * 2023-02-17 2023-05-05 哈尔滨工程大学 吸盘式波浪能自发电无人机
CN116062200B (zh) * 2023-02-17 2023-08-29 哈尔滨工程大学 吸盘式波浪能自发电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5322B (zh) 服务型无人机、无人机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04898690A (zh) 基于apm平台的旋翼无人机自主续航实现方法
CN111056032B (zh) 一种无人船载的无人机充电升降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6809402A (zh) 旋翼无人机的自动辅助降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766743U (zh) 一种能自主供电且适用于海上搜索的无人机
CN108791718B (zh) 一种自航式航标灯
KR20190102487A (ko) 해양 등부표를 활용한 드론 격납 장치 및 방법
CN109748158A (zh) 一种无人机线缆自动收放装置
CN207141361U (zh) 一种机臂及无人机
CN109278981B (zh) 一种微型可折叠三维实景建模无人机
CN207173966U (zh) 悬停及飞行装置
CN214608021U (zh) 一种仿蝠鲼浮空飞行器
CN207389581U (zh) 一种防坠机无人机临时着陆平台
CN206664950U (zh) 可携带式无人机停机坪
CN109624629A (zh) 基于矢量飞行的爬壁机器人
CN109018348A (zh) 空陆两用侦查无人机
CN114750947A (zh) 一种适应发射筒的自充电尾坐式无人机
CN210083548U (zh) 自具浮力的遮护装置
CN204776038U (zh) 结合柯恩达效应的微型太阳能侦察飞行器
CN207346099U (zh) 一种空中航拍辅助装置
CN208412133U (zh) 具伞状结构的飞行器
CN203473248U (zh) 无人机无刷云台
CN210634770U (zh) 一种可用作野外航测节点的无人机起降机库平台
CN213123640U (zh) 一种系留无人机空中led显示屏幕
CN209553497U (zh) 一种新能源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