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6113U - 一种除雾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雾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6113U
CN212766113U CN202020846164.7U CN202020846164U CN212766113U CN 212766113 U CN212766113 U CN 212766113U CN 202020846164 U CN202020846164 U CN 202020846164U CN 212766113 U CN212766113 U CN 212766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defogging
vehicle
powe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461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晓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461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6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6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6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雾系统及车辆,所述除雾系统包括除雾按键、车身控制器、玻璃升降器、空调控制器、雨刮电机以及锁芯,所述锁芯上设置有锁芯传感器;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除雾按键、所述锁芯传感器电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玻璃升降器、所述空调控制器以及所述雨刮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雾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除雾系统中操作步骤繁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除雾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雾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然而,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却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比如,车辆内外温差较大时,车窗上会产生大量的雾气,从而对车辆的安全行驶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车辆进行除雾处理。
传统的车辆除雾方法一般需要驾驶员手动打开空调,再根据需要调整空调吹风的风向以及控制风量大小等一系列操作。由于空调开关按键、控制按键等按键布置分散且操作步骤繁琐,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执行这一系列操作容易给驾驶员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在雨雪等恶劣天气环境下,可能会严重影响到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除雾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现有除雾系统中操作步骤繁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除雾系统,应用于车辆,所述除雾系统包括除雾按键、车身控制器、玻璃升降器、空调控制器、雨刮电机以及锁芯,所述锁芯上设置有锁芯传感器;
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除雾按键、所述锁芯传感器电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玻璃升降器、所述空调控制器以及所述雨刮电机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除雾按键包括键帽、弹性体、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按键本体;
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键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按键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键帽连接所述第一触点的一侧与所述按键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触点的一侧通过所述弹性体连接,其中,所述弹性体受力压缩至第一长度时,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电连接;
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且接触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所述车身控制器驱动所述玻璃升降器将所述车辆的车窗玻璃下降至预设高度。
可选地,在所述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产生两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预设时长时,所述车身控制器驱动所述空调控制器工作,所述空调控制器驱动所述车辆的空调出风叶片转动至所述车辆的前风窗方向,所述空调控制器驱动所述车辆的空调鼓风机在第一功率下转动。
可选地,在所述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产生三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所述空调控制器驱动所述空调鼓风机在第二功率下转动,且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
可选地,所述除雾系统还包括车外温度传感器和车内温度传感器;
所述车外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在所述车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高于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且所述车身控制器工作时,所述车身控制器驱动所述雨刮电机转动。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产生两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预设时长时,所述车身控制器驱动所述雨刮电机在第三功率下转动。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产生三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所述车身控制器驱动所述雨刮电机在第四功率下转动,其中,所述第四功率大于所述第三功率。
可选地,在所述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且接触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时,所述玻璃升降器、所述空调控制器以及所述雨刮电机处于断电状态。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方向盘和上述除雾系统;
所述除雾按键设置于所述方向盘的组合按键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雾系统包括除雾按键、车身控制器、玻璃升降器、空调控制器、雨刮电机以及锁芯,锁芯上设置有锁芯传感器。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除雾按键、锁芯传感器电连接,驾驶员启动车辆时,锁芯处于通电位置,锁芯传感器获取到锁芯的上电信号,锁芯传感器将锁芯的上电信号传递给车身控制器。驾驶员按动除雾按键时,除雾按键将按键信息传递至车身控制器。当车身控制器接收到来自锁芯传感器的上电信号和来自除雾按键的按键信号时,车身控制器可根据按键信号驱动玻璃升降器、空调控制器或雨刮电机工作,从而可以实现车辆的除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除雾系统可一键启动,操作简便,可以有效解决现有除雾系统的操作步骤繁琐的问题。此外,车身控制器需要获取到上电信号和按键信号才启动,由此可以确认操作除雾按键的行为属于驾驶员的主动行为,从而可以避免误触除雾按键而启动除雾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除雾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除雾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雾系统,应用于车辆,具体可以包括如下结构:
除雾按键11、车身控制器12、玻璃升降器13、空调控制器14、雨刮电机15以及锁芯,所述锁芯上设置有锁芯传感器16;
所述车身控制器12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除雾按键11、所述锁芯传感器16电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1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玻璃升降器13、所述空调控制器14以及所述雨刮电机15电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除雾系统包括除雾按键11、车身控制器12、玻璃升降器13、空调控制器14、雨刮电机15以及锁芯(图中未示出),锁芯上设置有锁芯传感器16。锁芯传感器16与车身控制器12的输入端电连接,驾驶员将钥匙插入锁芯,转动钥匙使得锁芯转动至通电位置,此时,锁芯传感器16可以获取上电信号,并将上电信号传递至车身控制器12,车身控制器12可根据上电信号判断车辆处于使用状态。除雾按键11与车身控制器12的输入端电连接,车身控制器12的输出端分别与玻璃升降器13、空调控制器14以及雨刮电机15电连接。驾驶员按动除雾按键11时,车身控制器12接收到来自除雾按键11的按键信号,比如,按键信号可以为除雾按键11点按一次、两次或三次等。
车身控制器12根据按键信号驱动玻璃升降器13、空调控制器14或者雨刮电机15工作。其中,玻璃升降器13可以驱动车辆的车窗进行升降运动,当车窗下降到一定高度位置时,通过车辆内外空气流动降低车辆内外温差,从而实现车辆的除雾。可以理解的是,车辆的车窗可以是驾驶员左右两侧的车窗。空调控制器14可以驱动空调出风叶片转动,调节空调出风的方向,空调控制器14可以驱动空调的鼓风机转动,调节空调出风量的大小,通过将空调的出风叶片调整至车辆的前风窗方向,以及调节空调出风量可以实现车辆的除雾。当车外温度高于车内温度时,车辆前风窗的外表面起雾,雨刮电机15可以驱动雨刮器工作,可以提高车辆的除雾效率。当然,如图1所示,除雾系统中还可以包括蓄电池17,车身控制器12驱动蓄电池17分别为玻璃升降器13、空调控制器14以及雨刮电机15供电。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雾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雾系统包括除雾按键、车身控制器、玻璃升降器、空调控制器、雨刮电机以及锁芯,锁芯上设置有锁芯传感器。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除雾按键、锁芯传感器电连接,驾驶员启动车辆时,锁芯处于通电位置,锁芯传感器获取到上电信号,锁芯传感器将上电信号传递给车身控制器。驾驶员按动除雾按键时,除雾按键将按键信息传递至车身控制器。当车身控制器接收到来自锁芯传感器的上电信号和来自除雾按键的按键信号时,车身控制器可根据按键信号驱动玻璃升降器、空调控制器或雨刮电机工作,从而可以实现车辆的除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除雾系统可一键启动,操作简便,可以有效解决现有除雾系统的操作步骤繁琐的问题。
此外,车身控制器需要获取到上电信号和按键信号才启动,由此可以确认操作除雾按键的行为属于驾驶员的主动行为,从而可以避免误触除雾按键而启动除雾系统。
可选地,参照图2,所述除雾按键11包括键帽111、弹性体112、第一触点113、第二触点114和按键本体115;
所述第一触点113与所述键帽1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触点114与所述按键本体115固定连接,所述键帽111连接所述第一触点113的一侧与所述按键本体115连接所述第二触点114的一侧通过所述弹性体112连接,其中,所述弹性体112受力压缩至第一长度时,所述第一触点113与所述第二触点114接触电连接;
所述第二触点114与所述车身控制器12的输入端电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除雾按键11包括键帽111、弹性体112、第一触点113、第二触点114和按键本体115。第一触点113与键帽111固定连接,第二触点114与按键本体115固定连接,比如,粘接。键帽111连接第一触点113的一侧与按键本体115连接第二触点114的一侧通过弹性体112连接,弹性体112可以是弹簧。键帽111不受力时,弹性体112处于平衡状态,第一触点113与第二触点114分离;键帽111受力压缩弹性体112,且弹性体112受力压缩至第一长度时,第一触点113与第二触点114接触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触点113与第二触点114为导电体。
第二触点114与车身控制器12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触点113与第二触点114接触时会产生脉冲信号,车身控制器12接收此脉冲信号,并依据此脉冲信号的持续时间、脉冲信号的数量等信息驱动相应的结构进行工作。
可选地,在所述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所述第一触点113与所述第二触点114接触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且接触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所述车身控制器12驱动所述玻璃升降器13将所述车辆的车窗玻璃下降至预设高度。
具体而言,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时,车辆处于启动状态,锁芯传感器16将锁芯的上电信号传递至车身控制器12。短按一次除雾按键11,即第一触点113与第二触点114接触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且接触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可以理解的是,接触时长为一个脉冲信号的持续时长,预设时长为预先设定的时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预设时长。此时,车身控制器12接收到来自第二触点的脉冲信号,车身控制器12根据上电信号和按键的脉冲信号驱动玻璃升降器13将车辆的车窗玻璃下降至预设高度,可以通过车内外空气的流动降低车内外温差,从而达到除雾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预设高度值的大小会影响除雾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预设高度,也可以设置不同的预设高度以达到通过玻璃升降器13调整除雾效率的目的。当然,使用玻璃升降器13进行除雾可应用于车窗起雾程度较轻微且便于开窗的情况下。
可选地,在所述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所述第一触点113与所述第二触点114接触产生两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预设时长时,所述车身控制器12驱动所述空调控制器14工作,所述空调控制器14驱动所述车辆的空调出风叶片转动至所述车辆的前风窗方向,所述空调控制器14驱动所述车辆的空调鼓风机在第一功率下转动。
具体而言,短按两次除雾按键11时,第一触点113与第二触点114接触产生两个脉冲信号,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弹性体112做两次往复运动。其中,第一触点113与第二触点114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预设时长,也就是说,每个脉冲信号持续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此时,车身控制器12响应上电信号及按键的脉冲信号,驱动空调控制器14工作,空调控制器14驱动车辆的空调出风叶片转动至车辆的前风窗方向。夏季时,车内温度低于车外温度,车辆前风窗的外侧起雾,此时空调控制器14可控制空调向前风窗方向吹热风,以较短的时间减小前风窗内外侧温差,当前风窗内外温度趋于相等时,雾气逐渐褪去,可达到前风窗除雾的效果。当然,为了提升用户夏季使用车辆的舒适度,也可以控制空调向前风窗方向吹冷风,以实现除雾。冬季时,车内温度高于车外温度,车辆前风窗的内侧起雾,此时空调控制器14可控制空调向前风窗方向吹冷风,以较短的时间减小车辆内外的温差,从而达到除雾的效果。当然,为了提升用户冬季使用车辆的舒适度,可以控制空调向前风窗方向吹暖风,通过暖风将雾气蒸发从而达到除雾的目的。空调控制器14驱动空调的鼓风机在第一功率下转动,通过控制鼓风机的转动功率可以达到控制空调出风量的目的,调节空调出风量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辆的除雾效率。当然,通过调节空调的出风方向及出风量进行除雾可以适用于车辆不便于开窗的情况下。
可选地,在所述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所述第一触点113与所述第二触点114接触产生三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所述空调控制器14驱动所述空调鼓风机在第二功率下转动,且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
具体而言,在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时,整车处于启动状态,短按三次除雾按键11,即第一触点113与第二触点114接触产生三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预设时长时,空调控制器14驱动空调的鼓风机在第二功率下转动。其中,第二功率大于第一功率。此时,空调的出风量增大,可以提高除雾效率。通过增大空调出风量进行除雾可以适用于车辆不便于开窗且车窗起雾较严重的情况下。
可选地,所述除雾系统还包括车外温度传感器和车内温度传感器;
所述车外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车身控制器12的输入端电连接;
在所述车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高于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且所述车身控制器工作时,所述车身控制器驱动所述雨刮电机转动。
具体而言,除雾系统还包括车外温度传感器和车内温度传感器。车外温度传感器和车内温度传感器均与车身控制器12的输入端电连接,车外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车外的温度并将车外的温度信息传递至车身控制器12,车内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车内的温度并将车内的温度信息传递至车身控制器12。车身控制器12可以判断车内外温度的高低,当车身控制器12工作,且车外温度高于车内温度时,车身控制器12驱动雨刮电机转动。可以理解的是,车外温度高于车内温度时,车辆前风窗的外侧起雾,此时雨刮电机转动带动雨刮器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车辆的除雾效率。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触点113与所述第二触点114接触产生两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预设时长时,所述车身控制器12驱动所述雨刮电机15在第三功率下转动。
具体而言,短按两次除雾按键11,即第一触点113与第二触点114接触产生两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预设时长。且车外温度高于车内温度时,车身控制器12驱动雨刮电机15在第三功率下转动,可以理解的是,雨刮电机15的转动速度与雨刮器的摆动频率相关,而雨刮电机的转动速度又受功率的影响,功率越大,雨刮电机的转动速度越大,雨刮器摆动频率越高,除雾效果越好。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雨刮电机15的功率。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触点113与所述第二触点114接触产生三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所述车身控制器12驱动所述雨刮电机15在第四功率下转动,其中,所述第四功率大于所述第三功率。
具体而言,短按三次除雾按键11,即第一触点113与第二触点114接触产生三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预设时长。车身控制器12驱动雨刮电机15在第四功率下转动,其中,第四功率大于第三功率,此时,增大了雨刮电机15的转动功率,即增大了雨刮器的摆动频率,可适用于夏季起雾较严重,需要快速除雾的情况。
可选的,在所述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所述第一触点113与所述第二触点114接触产生一次脉冲信号,且接触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时,所述玻璃升降器13、所述空调控制器14以及所述雨刮电机15处于断电状态。
具体而言,车辆处于使用状态下,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此时,锁芯传感器16获取到上电信号,锁芯传感器16将上电信号传递至车身控制器12。长按一次除雾按键11,即第一触点113与第二触点114接触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且接触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即脉冲信号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此时玻璃升降器13、所述空调控制器14以及所述雨刮电机15处于断电状态,即除雾系统结束除雾。当然,本实用新型对除雾按键11的操作以及其与车身控制器12相对应的操作仅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除雾按键11与车身控制器12相对应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方向盘和上述的除雾系统;
所述除雾按键11设置于所述方向盘的组合按键上。
具体而言,车辆包括方向盘和除雾系统,除雾按键11设置于方向盘的组合按键上。在驾驶员行驶过程中,更便于一键启动除雾按键11进行除雾操作,而不需要通过操作多个按键进行除雾。相比传统方案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辆既可以达到有效除雾的目的,还可以解决现有的车辆除雾操作步骤繁琐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除雾系统,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除雾按键、车身控制器、玻璃升降器、空调控制器、雨刮电机以及锁芯,所述锁芯上设置有锁芯传感器;
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除雾按键、所述锁芯传感器电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玻璃升降器、所述空调控制器以及所述雨刮电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按键包括键帽、弹性体、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按键本体;
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键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按键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键帽连接所述第一触点的一侧与所述按键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触点的一侧通过所述弹性体连接,其中,所述弹性体受力压缩至第一长度时,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电连接;
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且接触时长小于预设时长时,所述车身控制器驱动所述玻璃升降器将所述车辆的车窗玻璃下降至预设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产生两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预设时长时,所述车身控制器驱动所述空调控制器工作,所述空调控制器驱动所述车辆的空调出风叶片转动至所述车辆的前风窗方向,所述空调控制器驱动所述车辆的空调鼓风机在第一功率下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产生三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所述空调控制器驱动所述空调鼓风机在第二功率下转动,且所述第二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系统还包括车外温度传感器和车内温度传感器;
所述车外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在所述车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高于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且所述车身控制器工作时,所述车身控制器驱动所述雨刮电机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产生两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预设时长时,所述车身控制器驱动所述雨刮电机在第三功率下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产生三个脉冲信号,且每次接触的时长均小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所述车身控制器驱动所述雨刮电机在第四功率下转动,其中,所述第四功率大于所述第三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锁芯处于通电位置,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且接触时长不小于预设时长时,所述玻璃升降器、所述空调控制器以及所述雨刮电机处于断电状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除雾系统;
所述除雾按键设置于所述方向盘的组合按键上。
CN202020846164.7U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除雾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2766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6164.7U CN212766113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除雾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6164.7U CN212766113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除雾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6113U true CN212766113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6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46164.7U Active CN212766113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除雾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61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1917A (zh) * 2022-06-24 2022-09-23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车窗防雾方法、装置、车辆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1917A (zh) * 2022-06-24 2022-09-23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车窗防雾方法、装置、车辆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7858B (zh) 汽车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3253214B (zh) 一种汽车天窗智能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04773047A (zh) 电动车空调面板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46354A (zh) 纯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626919A (zh) 一种车用通风控制系统
CN103556901A (zh) 汽车车窗智能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090025412A1 (en) Adjusting system for adjusting conditions in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automotive vehicle
CN212766113U (zh) 一种除雾系统及车辆
CN207015292U (zh) 一种汽车用车内太阳能温度调节系统
CN202896527U (zh) 一种车载空调除雾模式自动调节装置
CN107458176A (zh)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运行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09552252B (zh) 汽车门窗玻璃加热器、自动加热装置及其自动加热方法
CN103264630B (zh) 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
CN206938709U (zh) 车辆除霜雪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2896214U (zh) 一种车辆自动空调
US4902874A (en) Anti-frost system for a windshield of a motor vehicle
CN200977895Y (zh) 一种汽车车内温度控制装置
CN204506415U (zh) 电动车空调面板控制系统
CN204845432U (zh)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用供电延时关闭及唤醒控制装置
US20090165479A1 (en) Solar powered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utomobile
CN207916504U (zh) 一种汽车通风系统及汽车
CN206968608U (zh) 一种汽车侧窗电动除雾刷
CN204605444U (zh) 一种车用通风控制系统
CN200988479Y (zh) 汽车双面雨刷
CN205554146U (zh) 一种智能汽车除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