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50691U - 一种旋钮组件及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钮组件及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50691U CN212750691U CN202021107167.5U CN202021107167U CN212750691U CN 212750691 U CN212750691 U CN 212750691U CN 202021107167 U CN202021107167 U CN 202021107167U CN 212750691 U CN212750691 U CN 2127506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nob
- communication device
- secondary coil
- magnet
- knob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钮组件。该旋钮组件包括:第一磁体,设置于电器面板内;第二磁体,设置于旋钮本体内;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之间具有相互吸引的磁力;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电器面板内;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旋钮本体内;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与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之间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磁吸方式固定旋钮,使旋钮易于拆卸和清洗,结构设计简单且便于进行更美观的旋钮结构设计;且本实用新型创新地通过具有传电和通信功能的传电通信装置为旋钮本体供电以及进行信息交互,所以可在不使用电池或供电线路的情况下实现信息显示等功能,从而彻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钮技术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旋钮组件及电器。
背景技术
旋钮往往是用手控转的手动元件,可通过旋转旋钮的方式控制或操纵相应的电器。目前,许多产品设计中丰富了旋钮的功能,比如信息显示;但是现有的电器用旋钮若要实现信息显示功能,往往需要通过单独设置的电池或供电线路才能实现,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而且,大多数旋钮还存在不可拆卸、难清洗、不美观等问题。
因此,如何精简旋钮结构、降低旋钮成本以及使旋钮易拆卸,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始终研究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旋钮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不可拆卸、难清洗、不美观等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创新地提供了一种旋钮组件及电器,以达到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钮组件,该旋钮组件包括:第一磁体,设置于电器面板内;第二磁体,设置于旋钮本体内;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之间具有相互吸引的磁力;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所述电器面板内;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所述旋钮本体内;所述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与所述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之间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磁吸方式固定旋钮,使旋钮易于拆卸和清洗,结构设计简单且便于进行更美观的旋钮结构设计;而且本实用新型创新地通过具有传电和通信功能的传电通信装置为旋钮本体供电以及进行信息交互,能够在不使用电池或供电线路的情况下实现信息显示等功能,从而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初级线圈;所述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次级线圈,且所述初级线圈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为所述次级线圈供电,所述初级线圈与所述次级线圈之间带内通信连接或射频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创新地通过进行电磁感应的初级和次级线圈实现传电通信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包括一个靠近圆形的所述旋钮本体边缘的第一次级线圈;所述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包括呈圆形分布的多个第一初级线圈;其中,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在初始状态下与一个所述第一初级线圈在轴向上相重合。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圆形分布的多个初级线圈和一个次级线圈实现电磁定位功能,从而可通过耦合强度判断旋钮的旋转位置,具有使用简单、设计巧妙、可靠性强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电通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旋钮本体内的第二次级线圈;所述第一传电通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器面板内的第二初级线圈;其中,所述第二次级线圈与所述第二初级线圈在轴向上相重合。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通过第一初级线圈和第一次级线圈进行传电和通信,还能够通过第二初级线圈和第二次级线圈完成传电和通信功能,其可靠性和信赖度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进一步地,还包括确认按键,设置于所述旋钮本体上,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确认按键结构设计向电器确认当前旋钮旋转的位置,使本实用新型性能稳定性明显地得到提高。
进一步地,初级线圈可为漆包线或者同一PCB板上的线圈。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PCB板上的线圈作为上述初级线圈使用,具有耦合效果好、结构设计精巧、空间利用率高等突出优点。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第一电容电极,设置于所述电器面板内且呈圆形分布;还包括一个触发按键,设置于所述旋钮本体上且靠近圆形的所述旋钮本体边缘;其中,所述触发按键在初始状态下与一个所述电容电极在轴向上相重合。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了另一些实现旋钮组件的方案,可通过电容感应方式实现定位的功能,从而可通过电容感应强度判断旋钮的旋转位置,具有使用简单、设计巧妙、可靠性强等优点。
进一步地,还包括确认按键,设置于所述旋钮本体上;一个第二电容电极,设置于所述电器面板内,且与所述确认按键在轴向上相重合。旋转旋钮本体之后,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通过确认按键结构设计向电器确认当前旋钮旋转的位置,使本实用新型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显著地得到提高,以避免误碰等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容电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电极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电容感应效果更好,旋钮工作性能更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容电极、所述第二电容电极及所述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均位于同一PCB板上,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感应效果好、结构设计精巧、空间利用率高等突出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体,数量为多个且靠近圆形的所述旋钮本体边缘,多个所述第二磁体呈圆形分布;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具有相同的数量,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一一对应地设置且在轴向上相重合。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多个相互吸引的磁体提高旋钮固定的稳定性,而且能够进一步地简化旋钮产品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旋钮本体上,具有编码器或者可调电阻,所述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为所述可旋转装置供电且与所述可旋转装置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旋转装置实现旋钮旋转功能,通过集成结构设计可优化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用户便于对旋钮进行清洗、使用更方便,体验会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可旋转装置,与所述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可旋转装置旋转的同时带动次级线圈旋转,而且能够通过按键方式改变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距离的方式实现确认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可均为PCB天线,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初级、次级线圈间的耦合效果更好、空间利用率更高。
进一步地,还包括负载,与所述第二传电通信装置连接,包括显示屏、指示灯及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使用电池或单独供电线路的前提下实现信息显示、亮灯指示、蜂鸣提醒等功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器,所述电器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旋钮组件。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使用范围较广,特别适用于燃气灶、微波炉、热水器等家用电器场景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在不使用电池或单独设置的供电线路的前提下实现旋钮信息显示、旋转位置定位及通信等功能。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能丰富、适用范围广等突出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器面板内的感应部分的水平切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旋钮本体内的感应部分的水平切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电器面板和旋钮本体的垂直切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次级线圈顺时针旋转至上第一初级线圈与右第一初级线圈之间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次级线圈顺时针旋转至右第一初级线圈与左第一初级线圈之间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次级线圈顺时针旋转至左第一初级线圈与上第一初级线圈之间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电器面板内的感应部分的水平切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旋钮本体内的感应部分的水平切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电器面板和旋钮本体的垂直切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电器面板内的感应部分的水平切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旋钮本体内的感应部分的水平切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电器面板和旋钮本体的垂直切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电器面板内的感应部分的水平切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旋钮本体内的感应部分的水平切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电器面板和旋钮本体的垂直切面示意图。
图中,
100、第一磁体;
101、第二磁体;
200、第一初级线圈;
201、第一次级线圈;
300、第二初级线圈;
301、第二次级线圈;
400、第一电容电极;
401、触发按键;
500、第二电容电极;
501、确认按键;
10、可旋转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钮组件及电器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组件,该旋钮组件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磁体100、第二磁体101、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及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其中,第一磁体100设置于电器面板内,第二磁体101设置于旋钮本体内,且第二磁体101与第一磁体100之间具有相互吸引的磁力,第二磁体101与第一磁体100可以形成磁铁NS极,以使旋钮本体吸附固定在电器面板上,实现可移走旋钮。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电器面板内,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旋钮本体内,其中,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与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之间无线连接,无线连接可以包括电连接和无线通信连接,从而通过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为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供电,而且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与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之间可以互传数据。
如图1至3所示,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初级线圈,本实施例的初级线圈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可以均为漆包线或者同一PCB板上的线圈。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次级线圈,且初级线圈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为次级线圈供电,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可以带内通信连接或射频通信连接,优选带内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可包括一个靠近圆形的旋钮本体边缘的第一次级线圈201,且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可包括呈圆形分布的多个第一初级线圈200,第一初级线圈200可以如图1中的三个,三个第一初级线圈200呈圆形分布、位于圆边缘。其中,第一次级线圈201在初始状态下(例如出厂时)与一个第一初级线圈200 在轴向上相重合,从而可以进行初始坐标校正,以更好地实现电磁场定位功能。本实施例的第一次级线圈201可以通过金属片替代,以降低成本。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传电通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旋钮本体内的第二次级线圈301,且第一传电通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电器面板内的第二初级线圈300,第二次级线圈301与第二初级线圈300可以在轴向上相重合,第二次级线圈301和第二初级线圈300可均位于圆中间位置、可呈环状结构。三个第一初级线圈200和一个第二初级线圈300形成的逆变磁场中,可以是互相独立激励逆变,也可以是相互组合逆变或扫描式逆变。本实施例既可通过第一次级线圈201获得通过电磁感应方式传递的电能,而且可以通过第二次级线圈301获得通过电磁感应方式传递的电能。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初级线圈200与第一次级线圈201之间可以进行通信,第二初级线圈300与第二次级线圈301之间可以进行通信,比如带内通信或者射频通信方式,优选带内通信。
如图4至6所示,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次级线圈201可与上第一初级线圈200重合,此时第一次级线圈201与上第一初级线圈200之间的耦合互感最强,与左第一初级线圈200、右第一初级线圈200耦合互感最弱。可根据上、左、右第一初级线圈200建立坐标系,然后根据耦合互感强度确定第一次级线圈201的坐标,进一步根据坐标确定旋钮旋转到哪个位置(旋转刻度)。当旋钮本体顺时针旋转时,第一次级线圈201来到上第一初级线圈200和右第一初级线圈200之间,如图4所示;或第一次级线圈 201来到右第一初级线圈200与左第一初级线圈200之间,如图5所示;或第一次级线圈201来到左第一初级线圈200与上第一初级线圈200之间,如图6所示;旋钮本体每旋转一定角度,便有一个固定的耦合互感强度及对应的平面坐标;顺时针旋转工作原理类似。
本实用新型一些较佳的方案中还包括确认按键(图2中未示出),该确认按键设置于旋钮本体上、与第二次级线圈301固定连接,在旋钮本体旋转一定角度后,本实施例可通过按下确认按键告知电器确定了当前旋转进度,比如可通过第二次级线圈301靠近或远离第二初级线圈300而改变电磁互感强度的方式实现。另外,本实施例可包括可旋转装置10,设置于旋钮本体上,具有编码器或者可调电阻,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为可旋转装置10供电且与可旋转装置10通信连接。本实施例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可均为PCB天线,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负载,与第二传电通信装置连接,负载包括显示屏、指示灯及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可通过第一次级线圈 201和/或第二次级线圈301获取初级线圈传递过来的能量,以实现信息显示、提醒等功能。
实施例二:
如图7至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组件,该旋钮组件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磁体100、第二磁体101、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及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其中,第一磁体100设置于电器面板内,第二磁体101设置于旋钮本体内,且第二磁体101与第一磁体100之间具有相互吸引的磁力,第二磁体101与第一磁体100可以形成磁铁NS极,以使旋钮本体吸附固定在电器面板上。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电器面板内,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旋钮本体内,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与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之间无线连接,无线连接可以包括电连接和无线通信连接,以通过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为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供电,且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与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之间可以互传数据。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初级线圈,本实施例的初级线圈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可以均为漆包线或者同一PCB板上的线圈。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次级线圈,且初级线圈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为次级线圈供电,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带内通信连接或射频通信连接。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初级线圈200为N 个(本实施例N大于3),呈圆形分布,第一次级线圈201可为一个。如图9所示,旋转旋钮本体后,当第一次级线圈201与N个第一初级线圈 200中的某一个线圈重合时,此时与这个重合的线圈耦合互感最强、与其他线圈耦合互感弱,依次类推,可精确定位旋钮旋转到哪个位置(旋转刻度),然后还可类似于实施例一中的方式通过确认按键改变第二次级线圈 301与第二初级线圈300之间的距离的方式进行确认。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可旋转装置10,设置于旋钮本体上,具有编码器或者可调电阻,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为可旋转装置10供电且与可旋转装置10通信连接。另外,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可均为PCB天线。本实施例还可包括负载,与第二传电通信装置连接,包括显示屏、指示灯及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以实现信息显示、提醒等功能。
实施例三:
如图10至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钮组件,该旋钮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磁体100、第二磁体101、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以及第二传电通信装置。第一磁体100设置于电器面板内,第二磁体101设置于旋钮本体内,第二磁体101与第一磁体100之间具有相互吸引的磁力,第二磁体101与第一磁体100可以形成磁铁NS极,以使旋钮本体吸附固定在电器面板上。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电器面板内,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旋钮本体内,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与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之间无线连接,无线连接可以包括电连接和无线通信连接,以通过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为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供电,且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与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之间可以互传数据。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初级线圈,初级线圈例如可以是第二初级线圈300,本实施例的初级线圈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可均为漆包线或者同一PCB板上的线圈。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次级线圈,次级线圈例如可以是第二次级线圈301,且初级线圈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为次级线圈供电,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带内通信连接或射频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于相同的构思,但是在实现方式上有所区别。本实施例的旋钮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电容电极400和一个触发按键401,多个第一电容电极400设置于电器面板内且呈圆形分布,如N个第一电容电极400沿圆形均匀分布,一个触发按键401设置于旋钮本体上且靠近圆形的旋钮本体边缘;其中,触发按键401在初始状态下与一个电容电极在轴向上相重合。当触发按键401与N个第一电容电极400中的某一个电容电极重合时,此时触发按键401(可装有电容电极)与这个重合的电容电极之间的电容感应最强、与其他电容电极之间的电容感应弱,依次类推,可精确定位旋钮旋转到哪个位置(具体旋转刻度),然后可通过本实施例的旋钮组件具有的确认按键501进行确认。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旋钮组件还包括第二电容电极500,确认按键501设置于旋钮本体上,设置于电器面板内的一个第二电容电极500与确认按键501在轴向上相重合,能通过改变确认按键501(可装有电容电极)与第二电容电极500之间距离的方式(进而改变电容感应强度)进行位置确认。当然,本实施例还可通过将上述次级线圈设计成按键结构,以通过改变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之间距离的方式进行确认,该方式可省略确认按键501和第二电容电极500。较佳的方案中,第一电容电极400和第二电容电极500均位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方案中,第一电容电极400、第二电容电极500及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均位于同一PCB板上,第一电容电极400和第二电容电极500可均为PCB电容电极。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可旋转装置10,设置于旋钮本体上,具有编码器或者可调电阻,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为可旋转装置10供电且与可旋转装置10通信连接。另外,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可均为PCB天线,本实施例还可包括负载,与第二传电通信装置连接,包括显示屏、指示灯及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以实现信息显示、提醒等功能。
实施例四:
如图13至15所示,本实施例也能够提供一种旋钮组件,该旋钮组件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磁体100、第二磁体101、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及第二传电通信装置。第一磁体100设置于电器面板内,且第二磁体101设置于旋钮本体内,第二磁体101与第一磁体100之间可具有相互吸引的磁力,第二磁体101与第一磁体100可以形成磁铁NS极,从而使旋钮本体吸附固定在电器面板上。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电器面板内,且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旋钮本体内,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可与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之间无线连接,无线连接可以包括电连接和无线通信连接,从而通过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为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供电,且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与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之间可以互传数据。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包括一个初级线圈,初级线圈可以是第二初级线圈300,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次级线圈,次级线圈可以是第二次级线圈301,且初级线圈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为次级线圈供电,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带内通信连接或射频通信连接。可见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于相同的构思,但在结构上有所区别,本实施例的第二磁体101数量为多个且靠近圆形的旋钮本体边缘,多个第二磁体101呈圆形分布,本实施例的第一磁体100与第二磁体101具有相同的数量,第一磁体100与第二磁体101一一对应地设置且在轴向上相重合,如图14 中的三个第二磁体101与图13中的三个第一磁体100一一对应地吸附,旋钮本体通过吸附力固定在电器面板上。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可旋转装置 10,可旋转装置10设置于旋钮本体上、具有编码器或者可调电阻,本实施例能够通过调节编码器或可调电阻的方式生成旋转刻度信息,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为可旋转装置10供电且与可旋转装置10通信连接,通过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将旋转刻度信息传递给电器面板第一传电通信装置,进而传递给电器中控芯片,以告知电器中控芯片当前的旋钮旋转的刻度,当然还可通过按键的方式进行确认,如通过改变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之间距离的方式进行确认。本实施例中,可旋转装置10可与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固定连接。另外,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可均为PCB天线。本实施例还可包括负载,能与第二传电通信装置连接,包括显示屏、指示灯及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以实现信息显示、提醒功能。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电器,该电器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或者多个实施例组合中的旋钮组件;其中,电器可以为家用电器,例如燃气灶、微波炉、热水器等等,可见本实用新型应用的范围非常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磁体,设置于电器面板内;
第二磁体,设置于旋钮本体内;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之间具有相互吸引的磁力;
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所述电器面板内;
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也设置于所述旋钮本体内;所述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与所述第一传电通信装置之间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初级线圈;
所述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次级线圈,且所述初级线圈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为所述次级线圈供电,所述初级线圈与所述次级线圈之间带内通信连接或射频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电通信装置,包括一个靠近圆形的所述旋钮本体边缘的第一次级线圈;
所述第一传电通信装置,包括呈圆形分布的多个第一初级线圈;
其中,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在初始状态下与一个所述第一初级线圈在轴向上相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电通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旋钮本体内的第二次级线圈;
所述第一传电通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器面板内的第二初级线圈;
其中,所述第二次级线圈与所述第二初级线圈在轴向上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认按键,设置于所述旋钮本体上,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
初级线圈为漆包线或者同一PCB板上的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第一电容电极,设置于所述电器面板内且呈圆形分布;
一个触发按键,设置于所述旋钮本体上且靠近圆形的所述旋钮本体边缘;
其中,所述触发按键在初始状态下与一个所述电容电极在轴向上相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认按键,设置于所述旋钮本体上;
一个第二电容电极,设置于所述电器面板内,且与所述确认按键在轴向上相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磁体,数量为多个且靠近圆形的所述旋钮本体边缘,多个所述第二磁体呈圆形分布;
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具有相同的数量,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一一对应地设置且在轴向上相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旋钮本体上,具有编码器或者可调电阻,所述第二传电通信装置为所述可旋转装置供电且与所述可旋转装置通信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负载,与所述第二传电通信装置连接,包括显示屏、指示灯及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旋钮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07167.5U CN212750691U (zh) | 2020-06-15 | 2020-06-15 | 一种旋钮组件及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07167.5U CN212750691U (zh) | 2020-06-15 | 2020-06-15 | 一种旋钮组件及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50691U true CN212750691U (zh) | 2021-03-19 |
Family
ID=7500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07167.5U Active CN212750691U (zh) | 2020-06-15 | 2020-06-15 | 一种旋钮组件及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50691U (zh) |
-
2020
- 2020-06-15 CN CN202021107167.5U patent/CN2127506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89297B (zh) | 感应加热装置、用于操作感应加热装置的方法以及感应灶具 | |
CN206135684U (zh) | 无线发射器及其自发电装置 | |
ES2366514A1 (es) | Dispositivo para colocar sobre un campo de cocción por inducción. | |
CN108496299A (zh) | 无刷电机 | |
CN108717332A (zh) | 一种无线充电鼠标垫 | |
CN106228790A (zh) | 一种控制器及应用其的电器 | |
CN212750691U (zh) | 一种旋钮组件及电器 | |
EP4033509A1 (en) | Operating assembly and household appliance | |
CN208901458U (zh) | 开关及烹饪器具 | |
CN209748520U (zh) | 旋钮、控制终端及智能家居系统 | |
CN110895053A (zh) | 一种磁性旋钮组件及热水器 | |
CN208901457U (zh) | 开关及烹饪器具 | |
CN204291436U (zh) | 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炊具 | |
CN102305996B (zh) | 一种光声提示的家电定时器旋钮 | |
CN108768377B (zh) | 磁控旋钮组件和电器设备 | |
CN211551694U (zh) | 家用电器的旋转操作系统和家用电器 | |
CN104821919B (zh) | 一种智能电控式无线路由器控制方法 | |
JP2017522687A (ja) | 電源コードアセンブリ及び電子機器 | |
CN111752332B (zh) | 输入装置和家用电器 | |
CN212723778U (zh) | 旋钮组件和家用电器 | |
US20130190929A1 (en) | Appliance console with connector-free attachment to appliance | |
CN213395443U (zh) | 一种可防止锅具偏移的电磁炉 | |
CN208922218U (zh) | 一种无线充电鼠标垫 | |
CN213089870U (zh) | 一种旋钮装置和烹饪装置 | |
JP2018190583A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