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50488U - 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50488U
CN212750488U CN202022256618.8U CN202022256618U CN212750488U CN 212750488 U CN212750488 U CN 212750488U CN 202022256618 U CN202022256618 U CN 202022256618U CN 212750488 U CN212750488 U CN 212750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frequency litz
litz wires
wire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566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212750488U8 (zh
Inventor
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2566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50488U8/zh
Publication of CN212750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50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50488U8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50488U8/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包括线缆;所述的线缆包括设置在线缆中心处的信号线,以及设置在信号线外侧的多根高频利兹线,位于信号线与多根高频利兹线之间设置有隔离层;位于多根高频利兹线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套;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中,其非相邻的高频利兹线串联;将多根高频利兹线形成两根或两根以上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是指用于电力、通信及相关传输用途的材料,在城乡建设的基础设施中最常用到。
电缆的电容是电缆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电缆线路中电容电流的大小。在超高压电缆线路中,电容电流可能达到与电缆额定电流相比拟的数值,成为限制电缆传输距离的重要因素。
电容有隔直取交的功能,当高频信号正半周到来时通过负载向电容的极板充电,通电后电容会充电,充满后会反向放电,对于电容它的特性就是通高阻低,电容越高,越容易反向导通,从而影响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降低工作频率。反之,电容越小,越有利于单向导通,从而工作频率会提高。
降低RC延迟和功率损耗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降低导线电阻,二是通过降低介质层带来的寄生电容C。目前,一般做法是增大导体截面积来实现,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包括线缆;所述的线缆包括设置在线缆中心处的信号线,以及设置在信号线外侧的多根高频利兹线,位于信号线与多根高频利兹线之间设置有隔离层;位于多根高频利兹线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的信号线可采用一根或多根;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配制;将隔离层包裹在多根信号线的外侧,有空隙处可采用填充线进行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层包括包覆在信号线外侧并将信号线固定的绝缘层一,设置在绝缘层一外侧的金属屏蔽层,设置在金属屏蔽层外侧的高压膜一,以及设置在高压膜一外侧的绝缘层二;多根高频利兹线均匀分布在绝缘层二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频利兹线包括设置在中部的多根绞合的漆包线,以及设置在漆包线外侧的绝缘膜;所述的绝缘膜采用包覆式高压膜,或/和挤出式高压膜,挤出式高压膜的挤出材料包括硅胶和高压绝缘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膜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绝缘膜的外侧设有标号进行区分。
进一步的,所述漆包线的直径为0.04-0.2mm。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套包括包裹在多根高频利兹线外侧的第一层高压膜,设置在第一层高压膜外侧的第一层绝缘层,设置在第一层绝缘层外侧的屏蔽层,屏蔽层的外侧设有第二层高压膜,以及设置在第二层高压膜外侧的第二层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绞合固定,绞合系数大于等于5T/m,即每米的电缆中,其绞合数大于等于5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中,其非相邻的高频利兹线串联;将多根高频利兹线形成两根或两根以上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采用N根高频利兹线,当N为偶数时,其相对的高频利兹线串联;将N根高频利兹线形成二分之N个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采用N根高频利兹线,当N为偶数时,其间隔一个的高频利兹线串联;将N根高频利兹线形成二分之N个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采用N根高频利兹线,当N为偶数时,其间隔一个的高频利兹线相继串联;将N根高频利兹线形成两个或偶数个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采用N根高频利兹线,当N为三的倍数时,其间隔两个的高频利兹线相继串联;将N根高频利兹线形成三个或三的倍数个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将非相邻的导线进行串联,减少高频寄生容性和感性提高传送效率;使得线缆能在原有的长度中,将导线成倍的拉长,使得导线的导线电阻可以降低,减少损耗,可延长传送距离,做远距离传输;同时还达到了降低RC延迟和功率损耗的目的;降低了线缆的成本。
(2)隔离层的设置,既能对信号线起到固定的作用;还有效的起到了对信号线和高频线相互屏蔽的作用,能有效的保护信号不受高频线的影响,增加了信号线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高频线受信号线影响的概率。
(3)保护层中双层绝缘层以及双层高压膜的设置,能有效的降低高频线对外界的影响。以及屏蔽层的设置,进一步的屏蔽了高频线对外界的影响。
(4)将信号线和高频线做到一根线缆中,能有效的降低施工现场铺线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施工现场的整洁度。
(5)绝缘膜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奇数线和偶数线,在安装时使用方便,降低了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可有效降低现场铺设人员工作量1-3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5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5的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6的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7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7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志:1-线缆、11-信号线、12-隔离层、121-绝缘层一、122-金属屏蔽层、123-高压膜、124-绝缘层二、13-高频利兹线、131-漆包线、132-绝缘膜、14-保护套、141-第一层高压膜、142-第一层绝缘层、143-屏蔽层、144-第二层高压膜、145-第二层绝缘层、21-接线端子一、22-接线端子二、23-接线端子三、24-接线端子四、3-信号线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包括线缆,线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电力传输的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以及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位于高频电源端与交流负载端之间,以及位于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之间分别连接有接线端子。
线缆包括设置在线缆中心处的信号线,以及设置在信号线外侧的多根高频利兹线,位于信号线与多根高频利兹线之间设置有隔离层;位于多根高频利兹线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套。
信号线可采用一根或多根;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配制;将隔离层包裹在多根信号线的外侧,有空隙处可采用填充线进行填充。
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中,其非相邻的高频利兹线串联;将多根高频利兹线形成两根或两根以上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包括线缆,线缆的两端分别连接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位于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分别连接有两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和接线端子二;位于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处分别连接有信号线接线端子。
线缆包括设置在线缆中心处的四根信号线,四根信号线的外侧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包括包覆在四根信号线外侧并将信号线固定的绝缘层一,设置在绝缘层一外侧的金属屏蔽层,设置在金属屏蔽层外侧的高压膜一,以及设置在高压膜一外侧的绝缘层二。
八根高频利兹线均匀分布在绝缘层二的外侧;高频利兹线包括设置在中部的多根绞合的漆包线,以及设置在漆包线外侧的绝缘膜;漆包线的直径为0.04-0.2mm;所述的绝缘膜采用包覆式高压膜,或/和挤出式高压膜,挤出式高压膜的挤出材料包括硅胶和高压绝缘材料。绝缘膜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在绝缘膜的外侧设有标号进行区分。
八根高频利兹线绞合固定,绞合系数大于等于5T/m,即每米的电缆中,其绞合数大于等于5圈。
在八根绞合固定的高频利兹线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包括包裹在多根高频利兹线外侧的第一层高压膜,设置在第一层高压膜外侧的第一层绝缘层,设置在第一层绝缘层外侧的屏蔽层,屏蔽层的外侧设有第二层高压膜,以及设置在第二层高压膜外侧的第二层绝缘层。
八根高频利兹线中,其非相邻的高频利兹线相继串联成两根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线缆包括设置在线缆中心处的四根信号线,和设置在线缆中部的八根高频利兹线;八根高频利兹线包括1号高频利兹线,2号高频利兹线,3号高频利兹线,4号高频利兹线,5号高频利兹线,6号高频利兹线,7号高频利兹线和8号高频利兹线。
其中,1号高频利兹线、3号高频利兹线、5号高频利兹线和7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一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2号高频利兹线、4号高频利兹线、6号高频利兹线和8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二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形成两根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四根信号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信号线接线端子上进行信号传输。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包括线缆,线缆的两端分别连接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位于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分别连接有四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接线端子二、接线端子三和接线端子四;位于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处分别连接有信号线接线端子。
线缆包括设置在线缆中心处的四根信号线,和设置在线缆中部的八根高频利兹线;八根高频利兹线包括1号高频利兹线,2号高频利兹线,3号高频利兹线,4号高频利兹线,5号高频利兹线,6号高频利兹线,7号高频利兹线和8号高频利兹线。
其中,1号高频利兹线和5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一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2号高频利兹线和6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二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3号高频利兹线和7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三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4号高频利兹线和8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四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形成四根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四根信号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信号线接线端子上进行信号传输。(此部分并未在图4上体现)。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均与实施例1的相同,本实施例不再多做重复的阐述。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包括线缆,线缆的两端分别连接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位于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分别连接有四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接线端子二、接线端子三和接线端子四;位于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处分别连接有信号线接线端子。
线缆包括设置在线缆中心处的四根信号线,和设置在线缆中部的八根高频利兹线;八根高频利兹线包括1号高频利兹线,2号高频利兹线,3号高频利兹线,4号高频利兹线,5号高频利兹线,6号高频利兹线,7号高频利兹线和8号高频利兹线。
其中,1号高频利兹线和3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一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2号高频利兹线和4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二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5号高频利兹线和7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三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6号高频利兹线和8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四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形成四根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四根信号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信号线接线端子上进行信号传输。(此部分并未在图5上体现)。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均与实施例1的相同,本实施例不再多做重复的阐述。
实施例4:
如图6-7所示,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包括线缆,位于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分别连接有两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和接线端子二;位于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处分别连接有信号线接线端子。
线缆包括设置在线缆中心处的一根信号线,和设置在线缆中部的四根高频利兹线;四根高频利兹线包括1号高频利兹线,2号高频利兹线,3号高频利兹线和4号高频利兹线。
其中,1号高频利兹线和3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一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2号高频利兹线和4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二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形成两根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一根信号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信号线接线端子上进行信号传输,(此部分并未在图7上体现)。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均与实施例1的相同,本实施例不再多做重复的阐述。
实施例5:
如图8-9所示,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包括线缆,位于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分别连接有三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接线端子二和接线端子三;位于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处分别连接有信号线接线端子。
线缆包括设置在线缆中心处的两根信号线,和设置在线缆中部的六根高频利兹线;六根高频利兹线包括1号高频利兹线,2号高频利兹线,3号高频利兹线,4号高频利兹线,5号高频利兹线和6号高频利兹线。
其中,1号高频利兹线和4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一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2号高频利兹线和5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二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3号高频利兹线和6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三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形成三根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两根信号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信号线接线端子上进行信号传输,(此部分并未在图9上体现)。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均与实施例一的相同,本实施例不再多做重复的阐述。
实施例6:
如图10所示,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包括线缆,位于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分别连接有两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和接线端子二;位于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处分别连接有信号线接线端子。
线缆包括设置在线缆中心处的两根信号线,和设置在线缆中部的六根高频利兹线;六根高频利兹线包括1号高频利兹线,2号高频利兹线,3号高频利兹线,4号高频利兹线,5号高频利兹线和6号高频利兹线。
其中,1号高频利兹线、3号高频利兹线和5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一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2号高频利兹线、4号高频利兹线和5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二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形成两根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两根信号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信号线接线端子上进行信号传输,(此部分并未在图10上体现)。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均与实施例一的相同,本实施例不再多做重复的阐述。
实施例7:
如图11-12所示,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包括线缆,位于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分别连接有三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一、接线端子二和接线端子三;位于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处分别连接有信号线接线端子。
线缆包括设置在线缆中心处的四根信号线,和设置在线缆中部的九根高频利兹线;九根高频利兹线包括1号高频利兹线,2号高频利兹线,3号高频利兹线,4号高频利兹线,5号高频利兹线,6号高频利兹线,7号高频利兹线、8号高频利兹线和9号高频利兹线。
其中,1号高频利兹线、4号高频利兹线和7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一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2号高频利兹线、5号高频利兹线和8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二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3号高频利兹线、6号高频利兹线和9号高频利兹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高频电源端和交流负载端的接线端子三上进行串联后输入输出,形成三根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四根信号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信号线接线端子上进行信号传输,(此部分并未在图12上体现)。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以及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均与实施例一的相同,本实施例不再多做重复的阐述。

Claims (10)

1.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包括线缆(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缆(1)包括设置在线缆(1)中心处的单根或多根信号线(11),以及设置在信号线(11)外侧的多根高频利兹线(13),位于信号线(11)与多根高频利兹线(13)之间设置有隔离层(12);位于多根高频利兹线(13)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12)包括包覆在信号线(11)外侧并将信号线(11)固定的绝缘层一(121),设置在绝缘层一(121)外侧的金属屏蔽层(122),设置在金属屏蔽层(122)外侧的高压膜一(123),以及设置在高压膜一(123)外侧的绝缘层二(124);多根高频利兹线(13)均匀分布在绝缘层二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利兹线(13)包括设置在中部的多根绞合的漆包线(131),以及设置在漆包线(131)外侧的绝缘膜(132);所述的绝缘膜(132)采用挤出式高压膜,或采用包附式高压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套(14)包括包裹在多根高频利兹线(13)外侧的第一层高压膜(141),设置在第一层高压膜(141)外侧的第一层绝缘层(142),设置在第一层绝缘层(142)外侧的屏蔽层(143),屏蔽层(143)的外侧设有第二层高压膜(144),以及设置在第二层高压膜(144)外侧的第二层绝缘层(145)。
5.根据权利要求1-4其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13)绞合固定,绞合系数大于等于5T/m,即每米的电缆中,其绞合数大于等于5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13)中,其非相邻的高频利兹线(13)串联;将多根高频利兹线(13)形成两根或两根以上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13)采用N根高频利兹线,当N为偶数时,其相对的高频利兹线(13)串联;将N根高频利兹线(13)形成二分之N个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13)采用N根高频利兹线(13),当N为偶数时,其间隔一个的高频利兹线(13)串联;将N根高频利兹线(13)形成二分之N个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13)采用N根高频利兹线,当N为偶数时,其间隔一个的高频利兹线相继串联;将N根高频利兹线形成两个或偶数个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高频利兹线(13)采用N根高频利兹线,当N为三的倍数时,其间隔两个的高频利兹线相继串联;将N根高频利兹线形成三个或三的倍数个并联的导体进行传输。
CN202022256618.8U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 Active CN212750488U8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6618.8U CN212750488U8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6618.8U CN212750488U8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50488U true CN212750488U (zh) 2021-03-19
CN212750488U8 CN212750488U8 (zh) 2021-09-24

Family

ID=74990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56618.8U Active CN212750488U8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50488U8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50488U8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11777U (zh) 一种通用橡套电缆
CN112334998B (zh) 电容型电力传输电缆
US4158185A (en)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with communication core
CN109147995A (zh) 一种光电复合缆
KR20220093165A (ko) 용량성 전력 송신 케이블
CN212750488U (zh) 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高频连接线
CN213042703U (zh) 一种带有信号传输功能的编织式高频连接线
CN212750423U (zh) 一种高频连接线
CN213519348U (zh) 一种编织式高频连接线
CN204596451U (zh) 一种平行集束型的架空绝缘电缆
CN210627928U (zh) 一种铝合金同心导体电缆
CN109599214B (zh) 一种耐高温汽车耐磨信电控制电线
CN102969062B (zh) 舰船用400Hz结构性能平衡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212411668U (zh) 一种超六类异形填充数据对称通信电缆
CN214956049U (zh) 一种新式编织高频导线
CN202940017U (zh) 舰船用400Hz结构性能平衡电缆
CN204332522U (zh) 新型低压直流载波电力电缆
CN213070858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系统的能量发射线圈
CN214336427U (zh) 一种通信及电力一体式架空平行集束绝缘导线
CN217181893U (zh) 多功能复合电缆
CN209843348U (zh) 一种高承载平行集束电缆
CN202473393U (zh) 交叉互联无感同轴电缆
CN209200788U (zh) 一种六层扁铜线绕组结构
CN208422513U (zh) 一种控制电缆
CN206259198U (zh) 一种高可靠性预分支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Correction item: Address

Correct: 223837 No 27 Wangdong Group Cangji village Cangji Town Sucheng District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False: No 27 Wangdong Group Cangji village Cangji Town Sucheng District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Number: 12-02

Correction item: Address

Correct: 223837 No 27 Wangdong Group Cangji village Cangji Town Sucheng District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False: No 27 Wangdong Group Cangji village Cangji Town Sucheng District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Number: 12-02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37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