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2841U - 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2841U
CN212742841U CN202021096057.3U CN202021096057U CN212742841U CN 212742841 U CN212742841 U CN 212742841U CN 202021096057 U CN202021096057 U CN 202021096057U CN 212742841 U CN212742841 U CN 212742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unloading
water inlet
edg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60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馨允
米浩然
徐琼
张千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an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an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an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an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60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2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2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2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涉及排水工程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消能井排水的时候泄流量较大,随着水流的增加导致内部的压力增大,本体需要卸荷机构对消能井内部进行承担荷载防止消能井结构遭到破坏的问题。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包括井体机构、导向分流机构、卸荷机构。通过导向分流机构的作用,将泄流的水进行分流,增加泄流水的排放轨道,减缓竖向井内水对竖向井本体造成的冲击力,阻止水流的增加内部的压力增大导致竖向井底部过压损坏的问题;当水流通过导向分流机构进入到卸荷机构的顶部的时候,期间减缓了部分的作用冲击力。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
背景技术
消能井:减少水流的动能的装置,消能机理主要表现在掺气水流从竖井跌入消能井中上、下翻滚,相互冲撞消能,静水中是具有压力的,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静水压力为静水压强,它随水的深度增加而增加。静水压强的大小,是相对于大气压而言的。输水管道内作用在管道内壁的静水压力,在与大气相接触时,即在瞬间,静压能量以其他方式转化消耗,此时视管道内液体与大气接触面的相对压强为零,即消能构筑物必须有跟大气相连接的装置。
在落差大的排水、给水或者泄洪等水流管线阶段中,要考虑在自身结构中消除水流挟带的能量,水流落差大的管线容易发生空蚀和空蚀破坏,水流的失稳容易产生振动和噪声,在处于明满流交替状态时,会导致建筑物的损坏。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以解决现有的消能井排水的时候泄流量较大,随着水流的增加导致内部的压力增大,本体需要卸荷机构对消能井内部进行承担荷载防止消能井结构遭到破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包括井体机构、导向分流机构、卸荷机构,所述井体机构顶部边缘与井口机构底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分流机构固定连接在井体机构内部上端且导向分流机构顶部与井口机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井口机构包括有进水井口、进水槽、分流板,进水井口顶部开设有相贯穿的进水槽,分流板固定连接在进水井口内部渐变位置处;所述卸荷机构固定连接在井体机构内部下方位置,且卸荷机构整体位于导向分流机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井体机构包括有竖向井、井槽,竖向井内部开设直径两米的井槽,竖向井为两端对称的圆柱形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井口为上窄下宽结构,分流板为半圆柱状,所述井口机构安装状态下,进水井口底端面边缘与竖向井顶端面边缘固定连接,进水槽底部与井槽顶部相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分流机构包括有长导向边、短导向边,短导向边外侧与长导向边内侧固定连接,长导向边、短导向边为螺旋状,且螺旋高度为四十厘米,所述导向分流机构安装状态下,长导向边与短导向边位于竖向井内的井槽上方位置且与分流板底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卸荷机构包括有卸荷板、落水孔,卸荷板直径为两米的圆柱板,且距离圆心中间位置开设有落水孔,所述卸荷机构安装状态下,四处间距为六十厘米的卸荷板位于竖向井内的井槽下方位置,四块间距为六十厘米的卸荷板位于竖向井内的井槽下方位置,每相邻两处落水孔呈相错状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导向分流机构的作用,将泄流的水进行分流,增加泄流水的排放轨道,减缓竖向井内水对竖向井本体造成的冲击力,阻止水流的增加内部的压力增大导致竖向井底部过压损坏的问题;当水流通过导向分流机构进入到卸荷机构的顶部的时候,期间减缓了部分的作用冲击力,由于四处卸荷板间距为六十厘米,顶部的卸荷板上的水通过落水孔进入到第二处卸荷板内空间的时候,将不会产生过大的水量落差,对顶部卸荷板的水进行消能处理,依次渐进,最后水流通过底部的卸荷板的时候,压力将会减小,避免了过大的水量落差导致消能井结构遭到破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井体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井口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分流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卸荷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井体机构;101、竖向井;102、井槽;2、井口机构;201、进水井口;202、进水槽;203、分流板;3、导向分流机构;301、长导向边;302、短导向边;4、卸荷机构;401、卸荷板;402、落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包括井体机构1、导向分流机构3、卸荷机构4,井体机构1顶部边缘与井口机构2底部边缘固定连接;导向分流机构3固定连接在井体机构1内部上端且导向分流机构3顶部与井口机构2底部固定连接;井口机构2包括有进水井口201、进水槽202、分流板203,进水井口201顶部开设有相贯穿的进水槽202,分流板203固定连接在进水井口201内部渐变位置处;卸荷机构4固定连接在井体机构1内部下方位置,且卸荷机构4整体位于导向分流机构3正下方。
其中,井体机构1包括有竖向井101、井槽102,竖向井101内部开设直径两米的井槽102,长度两米为最大的过水量,竖向井101为两端对称的圆柱形管道。
其中,进水井口201为上窄下宽结构,在水流进入的时候,渐变的宽度增加水流的分散区域,使得内部的水量不会过多导致落差冲击力大损坏井内机构的问题,分流板203为半圆柱状,井口机构2安装状态下,进水井口201底端面边缘与竖向井101顶端面边缘固定连接,进水槽202底部与井槽102顶部相贯通。
其中,导向分流机构3包括有长导向边301、短导向边302,短导向边302外侧与长导向边301内侧固定连接,长导向边301、短导向边302为螺旋状,且螺旋高度为四十厘米,导向分流机构3安装状态下,长导向边301与短导向边302位于竖向井101内的井槽102上方位置且与分流板203底端面固定连接。
其中,卸荷机构4包括有卸荷板401、落水孔402,卸荷板401直径为两米的圆柱板,且距离圆心中间位置开设有落水孔402,卸荷机构4安装状态下,四处间距为六十厘米的卸荷板401位于竖向井101内的井槽102下方位置,四块间距为六十厘米的卸荷板401位于竖向井101内的井槽102下方位置,每相邻两处落水孔402呈相错状分布。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安装带有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的时候,首先将进水井口201底端面边缘与竖向井101顶端面边缘固定连接,使得进水槽202底部与井槽102顶部处于相贯通的位置,再将长导向边301与短导向边302放置在竖向井101内的井槽102上方位置,且与分流板203底端面固定连接,完成了导向分流机构3整体的加装过程,最后将四处间距为六十厘米的卸荷板401放置在竖向井101内的井槽102下方位置,且每相邻两处落水孔402呈相错状分布。
当水流通过进水井口201中间的进水槽202进入的时候,通过分流板203将减缓对半的水流,减半的水流进入到导向分流机构3的时候,通过螺旋状的导向分流机构3使得减缓进入的水流,之后减缓的水流进入到卸荷机构4,每相邻两处落水孔402呈相错状分布,可减缓垂直向下的水力落差,防止消能井底部受压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5)

1.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体机构(1)、导向分流机构(3)、卸荷机构(4),所述井体机构(1)顶部边缘与井口机构(2)底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分流机构(3)固定连接在井体机构(1)内部上端且导向分流机构(3)顶部与井口机构(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井口机构(2)包括有进水井口(201)、进水槽(202)、分流板(203),进水井口(201)顶部开设有相贯穿的进水槽(202),分流板(203)固定连接在进水井口(201)内部渐变位置处;所述卸荷机构(4)固定连接在井体机构(1)内部下方位置,且卸荷机构(4)整体位于导向分流机构(3)正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机构(1)包括有竖向井(101)、井槽(102),竖向井(101)内部开设直径两米的井槽(102),竖向井(101)为两端对称的圆柱形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井口(201)为上窄下宽结构,分流板(203)为半圆柱状,所述井口机构(2)安装状态下,进水井口(201)底端面边缘与竖向井(101)顶端面边缘固定连接,进水槽(202)底部与井槽(102)顶部相贯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分流机构(3)包括有长导向边(301)、短导向边(302),短导向边(302)外侧与长导向边(301)内侧固定连接,长导向边(301)、短导向边(302)为螺旋状,且螺旋高度为四十厘米,所述导向分流机构(3)安装状态下,长导向边(301)与短导向边(302)位于竖向井(101)内的井槽(102)上方位置且与分流板(203)底端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机构(4)包括有卸荷板(401)、落水孔(402),卸荷板(401)直径为两米的圆柱板,且距离圆心中间位置开设有落水孔(402),所述卸荷机构(4)安装状态下,四块间距为六十厘米的卸荷板(401)位于竖向井(101)内的井槽(102)下方位置,每相邻两处落水孔(402)呈相错状分布。
CN202021096057.3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 Active CN212742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6057.3U CN212742841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6057.3U CN212742841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2841U true CN212742841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8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6057.3U Active CN212742841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28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4981A (zh) * 2021-12-20 2022-03-04 长安大学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管网旋流跌水消能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4981A (zh) * 2021-12-20 2022-03-04 长安大学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管网旋流跌水消能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42841U (zh) 一种基于增设卸荷板结构的消能井
CN202108746U (zh) 一种多吸头防淤潜水污水渣浆泵
CN214301639U (zh) 整流消能跌井装置
CN212129072U (zh) 用于水利系统末端的淹没式消能池
CN113718826A (zh) 海上风电吸力筒基础
CN209991837U (zh) 一种间接空冷散热器管箱的导流板
CN216839323U (zh) 一种消涡装置及过流隧洞进水口的消涡系统
CN211816389U (zh)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
CN211646049U (zh) 用于高挡墙涵洞的出口结构
CN210031720U (zh) 一种橡胶球箱式消力井
CN219547717U (zh) 两室消能井
CN111395276A (zh) 一种减缓高闸坝闸室水流拍击振动影响的泄洪消能结构
CN212454560U (zh) 一种用于低压加热器的疏水箱
CN216156629U (zh) 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基础
CN219974496U (zh) 一种用于竖井井筒施工管路固定装置
CN212896445U (zh) 一体式污水处理泵站的底座结构
CN213057413U (zh) 水利水电工程防沉没浮体
CN220868143U (zh) 一种用于多排压力管的水力自分流的消能装置
CN220666422U (zh) 一种市政雨水消能检查井
CN217974257U (zh) 一种空间消能兼掺气溢洪道结构
CN212747040U (zh) 一种冲霜水箱降噪散流器
CN219389880U (zh) 稳压降噪热网加热器
CN216157820U (zh) 一种海上风电重力式基础
CN116123104B (zh) 一种免抽真空的不产生汽蚀的排水泵组的配置方法
CN211200319U (zh) 一种水利建设用消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