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39254U - 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39254U
CN212739254U CN202021022139.3U CN202021022139U CN212739254U CN 212739254 U CN212739254 U CN 212739254U CN 202021022139 U CN202021022139 U CN 202021022139U CN 212739254 U CN212739254 U CN 212739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strip
fixedly connected
casing
shap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221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安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oya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Shenm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Shenm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Shenm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221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39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39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39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和底座,且壳体内嵌设有两个内箱体,位于两个内箱体之间的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嵌设有水平设置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且下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双向气缸,所述内箱体靠近双向气缸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条形框体。该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通过在挡板处设置传感器,并通过双向气缸推动壳体内的内箱体,使得内箱体沿壳体侧的开口转动出来,由此使得内箱体上方挡板的限制消除,便于操作者将垃圾丢入,避免一些具有较大尺寸的垃圾会受到挡板与垃圾箱上端的限制,对于丢垃圾的人来说造成了不便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现有的垃圾箱通常采用两个箱体分装不同种类的垃圾,其上部通常设置有挡板,以避免雨水沿顶部开口落入箱内,但同样由于垃圾箱上部的挡板的限制,使得一些具有较大尺寸的垃圾会受到挡板与垃圾箱上端的限制,对于丢垃圾的人来说造成了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具备通过在挡板处设置传感器,并通过双向气缸推动壳体内的内箱体,使得内箱体沿壳体侧的开口转动出来,由此使得内箱体上方挡板的限制消除,便于操作者将垃圾丢入,避免一些具有较大尺寸的垃圾会受到挡板与垃圾箱上端的限制,对于丢垃圾的人来说造成了不便的情况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通过在挡板处设置传感器,并通过双向气缸推动壳体内的内箱体,使得内箱体沿壳体侧的开口转动出来,由此使得内箱体上方挡板的限制消除,便于操作者将垃圾丢入,避免一些具有较大尺寸的垃圾会受到挡板与垃圾箱上端的限制,对于丢垃圾的人来说造成了不便的情况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和底座,且壳体内嵌设有两个内箱体,位于两个内箱体之间的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嵌设有水平设置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且下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双向气缸,所述内箱体靠近双向气缸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条形框体,且双向气缸的输出管延伸至两个条形框体之间设置,所述双向气缸的输出管固定贯穿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端均贯穿条形框体的中空部设置,所述内箱体远离双向气缸的一侧下端通过转轴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且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内箱体相匹配的开口,所述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传感器。
优选的,位于条形框体外侧的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尺寸大于条形框体的中空部。
优选的,位于挡板每侧的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挡板均位于内箱体上方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杆径与条形框体的中空部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表面通过胶粘接有垃圾分类标识。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通过在挡板处设置传感器,并通过双向气缸推动壳体内的内箱体,使得内箱体沿壳体侧的开口转动出来,由此使得内箱体上方挡板的限制消除,便于操作者将垃圾丢入,避免一些具有较大尺寸的垃圾会受到挡板与垃圾箱上端的限制,对于丢垃圾的人来说造成了不便的情况。
2、该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连接杆的杆径与条形框体的中空部尺寸相匹配,避免移动时发生晃动,位于条形框体外侧的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尺寸大于条形框体的中空部,避免连接杆脱离条形框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挡板;3、底座;4、内箱体;5、传感器;6、转轴;7、下隔板;8、双向气缸;9、上隔板;10、条形框体;1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包括壳体1,壳体1的表面通过胶粘接有垃圾分类标识,壳体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2和底座3,且壳体1内嵌设有两个内箱体4,位于两个内箱体4之间的壳体1的内壁固定嵌设有水平设置的上隔板9和下隔板7,上隔板9的设置避免双向气缸8上方与雨水接触,且下隔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双向气缸8,内箱体4靠近双向气缸8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条形框体10,且双向气缸8的输出管延伸至两个条形框体10之间设置,双向气缸8的输出管固定贯穿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的两端均贯穿条形框体10的中空部设置,当双向气缸8的输出端移动时,其输出端通过连接杆11带动内箱体4转动,且连接杆11沿条形框体10移动,连接杆11的杆径与条形框体10的中空部尺寸相匹配,避免移动时发生晃动,位于条形框体10外侧的连接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尺寸大于条形框体10的中空部,避免连接杆11脱离条形框体10,内箱体4远离双向气缸8的一侧下端通过转轴6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且壳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内箱体4相匹配的开口,便于内箱体4转动出来,挡板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传感器5,位于挡板2每侧的传感器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挡板2均位于内箱体4上方设置,箱体外侧可固定设置控制总成,控制总成与传感器5和双向气缸8电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当操作者将靠近壳体1时,挡板2上的传感器5检测到人员靠近,将信号输入至控制总成,使得双向气缸8启动,此时该侧的双向气缸8的输出端向外移动,其输出端通过连接杆11带动内箱体4转动,使得内箱体4沿壳体1侧的开口转动出来,由此使得内箱体4上方挡板2的限制消除,便于操作者将垃圾丢入,避免一些具有较大尺寸的垃圾会受到挡板与垃圾箱上端的限制,对于丢垃圾的人来说造成了不便的情况,当操作者离开后,挡板2上的传感器5再次将信号输入至控制总成,使得该侧的双向气缸8的输出端向内移动,其输出端通过连接杆11带动内箱体4转动回壳体1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2)和底座(3),且壳体(1)内嵌设有两个内箱体(4);
其特征在于:
位于两个内箱体(4)之间的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嵌设有水平设置的上隔板(9)和下隔板(7),且下隔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双向气缸(8),所述内箱体(4)靠近双向气缸(8)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条形框体(10),且双向气缸(8)的输出管延伸至两个条形框体(10)之间设置,所述双向气缸(8)的输出管固定贯穿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的两端均贯穿条形框体(10)的中空部设置,所述内箱体(4)远离双向气缸(8)的一侧下端通过转轴(6)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且壳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内箱体(4)相匹配的开口,所述挡板(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传感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其特征在于:位于条形框体(10)外侧的所述连接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尺寸大于条形框体(10)的中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其特征在于:位于挡板(2)每侧的所述传感器(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挡板(2)均位于内箱体(4)上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的杆径与条形框体(10)的中空部尺寸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表面通过胶粘接有垃圾分类标识。
CN202021022139.3U 2020-06-06 2020-06-06 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Active CN212739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2139.3U CN212739254U (zh) 2020-06-06 2020-06-06 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2139.3U CN212739254U (zh) 2020-06-06 2020-06-06 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39254U true CN212739254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7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22139.3U Active CN212739254U (zh) 2020-06-06 2020-06-06 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39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2188B (zh) 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垃圾箱
CN206243841U (zh) 一种可分类垃圾中转箱
CN103991660A (zh) 智能称重分类垃圾箱
CN105600227A (zh) 一种环保垃圾收纳装置
CN205972536U (zh) 一种能够自动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市政垃圾箱
CN212739254U (zh) 一种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CN205891806U (zh) 一种智能化垃圾箱
CN206562101U (zh) 一种环保分类垃圾箱
CN206857435U (zh) 一种垃圾桶
CN203143415U (zh) 一种卷帘箱盖垃圾箱
CN212896732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检查井结构
CN213922564U (zh) 一种采用lot智能节点的主板分布式设计的智能垃圾箱
CN213706643U (zh) 一种智能家居垃圾分类装置
CN214609460U (zh) 一种新型智能分类垃圾箱
CN211443622U (zh)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CN210392345U (zh) 一种塑料瓶回收箱
CN109592253B (zh) 一种智能称重的可回收物分类箱
CN210064073U (zh) 一种脚踏式垃圾桶
CN209064785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智能垃圾桶
CN210420980U (zh) 一种道路垃圾清扫与收集装置
CN211392478U (zh) 一种城市用垃圾回收装置
CN205952791U (zh) 一种可压缩垃圾的户外垃圾桶
CN204355573U (zh) 一种可组装型多功能垃圾桶
CN216376018U (zh)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便利垃圾箱
CN213324947U (zh) 一种具有重量检测分类功能的智能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4

Address after: Room B022, Huafuyang Supply Chain Building, Building 9, Majuling Industrial Zone, Majingling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Qiaoya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200 room 365, building 4, No. 11, Keyuan Road, Wuyang street,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Moganshan national high tech Zone)

Patentee before: Huzhou Shenm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