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39111U - 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 Google Patents
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39111U CN212739111U CN202020911841.9U CN202020911841U CN212739111U CN 212739111 U CN212739111 U CN 212739111U CN 202020911841 U CN202020911841 U CN 202020911841U CN 212739111 U CN212739111 U CN 2127391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connection
- box
- cover
- groove
- limi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盒体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盒体包括盒盖、盒底、滑接组件、限位组件和闭合组件,滑接组件包括前滑接结构和后滑接结构、前滑接槽和后滑接槽,前滑接槽和后滑接槽的左端或右端于其延伸方向连通至外部,前滑接槽与前滑接结构滑接配合,后滑接槽与后滑接结构滑接配合;限位组件包括前限位结构及后限位结构,前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前滑接结构沿其槽口脱离前滑接槽,后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后滑接结构沿其槽口脱离后滑接槽;闭合组件包括盖侧吸合件以及底侧吸合件,盖侧吸合件在盒盖盖合盒底时与底侧吸合件对位设置且磁性相吸。盒体可保障盒盖在盖合状态时的状态稳定性,并提高盒盖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操作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盒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背景技术
盒体包括盒底和能够盖合盒底的盒盖,传统地,盒盖多通过相对盒底转动以实现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切换操作的便利性不高。如何在保障盒盖在盖合状态时的状态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其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操作便利性,成为行业内有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盒体,以解决如何在保障盒盖在盖合状态时的状态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其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操作便利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盒体,包括盒底和能够盖合所述盒底的盒盖,还包括:
滑接组件,包括相互前后间隔设置的前滑接结构和后滑接结构,以及均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前滑接槽和后滑接槽,所述前滑接槽和所述后滑接槽的左端或右端于其延伸方向连通至外部,所述前滑接槽与所述前滑接结构滑接配合,所述后滑接槽与所述后滑接结构滑接配合;
限位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前滑接槽的一槽壁且朝另一槽壁凸出设置的前限位结构,以及连接于所述后滑接槽的一槽壁且朝其另一槽壁凸出设置的后限位结构,所述前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前滑接结构沿其槽口脱离所述前滑接槽,所述后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后滑接结构沿其槽口脱离所述后滑接槽;
闭合组件,包括与所述盒盖连接的盖侧吸合件以及与所述盒底连接的底侧吸合件,所述盖侧吸合件在所述盒盖盖合所述盒底时与所述底侧吸合件对位设置且磁性相吸;
其中,所述前滑接结构和所述后滑接结构均设于所述盒盖,且所述前滑接槽和所述后滑接槽均设于所述盒底;或,所述前滑接结构和所述后滑接结构均设于所述盒底,且所述前滑接槽和所述后滑接槽均设于所述盒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盖具有打开位置;
所述盒盖于其下侧向下凸设有至少一个盖端定位结构,所述盒底于其上侧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能够与所述盖端定位结构滑接配合的底端定位槽,所述盖端定位结构在所述盒盖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止档于所述底端定位槽的端侧;
或,所述盒底于其上侧向上凸设有至少一个底端定位结构,所述盒盖于其下侧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能够与所述底端定位结构滑接配合的盖端定位槽,所述盖端定位槽的端侧在所述盒盖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与所述底端定位结构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端定位结构和所述底端定位槽均设有两个,两所述盖端定位结构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所述底端定位槽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或,所述底端定位结构和所述盖端定位槽均设有两个,两所述底端定位结构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所述盖端定位槽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侧吸合件在所述盒盖盖合所述盒底时与所述底侧吸合件左右对位设置且磁性相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盖于所述盖侧吸合件面向所述底侧吸合件的一侧连接有盖侧隔离结构,和/或,所述盒底于所述底侧吸合件面向所述盖侧吸合件的一侧连接有底侧隔离结构,所述盖侧隔离结构和所述底侧隔离结构均用于限制所述盖侧吸合件与所述底侧吸合件表面相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滑接槽的水平位高于所述前滑接槽的水平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前滑接槽和/或所述后滑接槽的槽口间隔设置的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前滑接结构与所述前滑接槽滑接配合,和/或用于引导所述后滑接结构与所述后滑接槽滑接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盖于其上侧凹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使用者按压以施力的施力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用于收纳耳机并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包括所述盒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底具有朝上且朝前设置的顶面,所述盒底于所述顶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限位收纳所述耳机的耳机收纳孔,所述耳机收纳孔朝下且朝后延伸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盒体通过前滑接结构与前滑接槽滑接配合、后滑接结构与后滑接槽滑接配合,并通过前限位结构限制前滑接结构沿槽口脱离前滑接槽、后限位结构限制后滑接结构沿槽口脱离后滑接槽,使得盒盖与盒底之间能够相互稳定地滑接配合,且使得盒盖仅可相对盒底左右滑动,基于此,使用者可通过左右滑动盒盖,使盒盖实现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切换操作的便利性较高,且在盒盖处于盖合状态时,盒体还通过盖侧吸合件和底侧吸合件相互磁性相吸,使得盒盖和盒底能够在无足够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可靠且稳定地维持其盖合状态。因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盒体能够在保障盒盖在盖合状态时的状态稳定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盒盖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操作便利性,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盒体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盒体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图2提供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图2提供的B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提供的盒体的前视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盒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盒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盒底,110-底侧隔离结构,101-耳机收纳孔,200-盒盖,210-盖侧隔离结构,201-施力结构,300-滑接组件,310-前滑接结构,320-后滑接结构,301-前滑接槽,302-后滑接槽,400-限位组件,410-前限位结构,420-后限位结构,500-闭合组件,510-盖侧吸合件,520-底侧吸合件,600-盖端定位结构,700-底端定位槽,800-引导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盒体,盒体包括盒底100、能够盖合盒底100的盒盖200、滑接组件300和限位组件400。
其中,滑接组件300包括相互前后间隔设置的前滑接结构310和后滑接结构320,以及均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前滑接槽301和后滑接槽302,前滑接槽301和后滑接槽302的左端或右端于其延伸方向连通至外部,前滑接槽301与前滑接结构310滑接配合,后滑接槽302与后滑接结构320滑接配合;限位组件400包括连接于前滑接槽301的一槽壁且朝另一槽壁凸出设置的前限位结构410,以及连接于后滑接槽302的一槽壁且朝其另一槽壁凸出设置的后限位结构420,前限位结构410用于限制前滑接结构310沿其槽口脱离前滑接槽301,后限位结构420用于限制后滑接结构320沿其槽口脱离后滑接槽302;其中,前滑接结构310和后滑接结构320均设于盒盖200,且前滑接槽301和后滑接槽302均设于盒底100;或,前滑接结构310和后滑接结构320均设于盒底100,且前滑接槽301和后滑接槽302均设于盒盖200。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前滑接槽301和后滑接槽302的左端或右端于其延伸方向与外部连通设置,基于此,前滑接结构310可沿与外部连通的该端侧滑入或滑出前滑接槽301,与此同时,后滑接结构320也可同步沿与外部连通的该端侧滑入或滑出后滑接槽302,从而可使得盒盖200与盒底100建立起稳定的滑动连接关系,即使得盒盖200可相对盒底100左右滑动。前滑接槽301和后滑接槽302的另一端侧不与外部连通设置,基于此,可通过前滑接槽301和后滑接槽302的另一端侧对滑动至该处的前滑接结构310和后滑接结构320进行止档和定位,即可使得前滑接结构310和后滑接结构320具有一终点位置,可将该终点位置与盖合位置重合,如此,当前滑接结构310和后滑接结构320滑动至该位置时,盒盖200能够盖合盒底100。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前限位结构410连接于前滑接槽301的槽壁且与前滑接槽301的槽底上下间隔设置,基于前限位结构410,可在前滑接结构310与前滑接槽301滑接配合时,限制前滑接结构310上下移动以通过前滑接槽301的槽口脱离前滑接槽301,即,能够限制前滑接结构310沿上下方向解除其与前滑接槽301的滑接关系;同理,后限位结构420连接于后滑接槽302的槽壁且与后滑接槽302的槽底上下间隔设置,基于后限位结构420,可在后滑接结构320与后滑接槽302滑接配合时,限制后滑接结构320上下移动以通过后滑接槽302的槽口脱离后滑接槽302,即,能够限制后滑接结构320沿上下方向解除其与后滑接槽302的滑接关系。
因而,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使得盒盖200能够相对盒底100左右滑动,基于此,使用者可通过左右滑动盒盖200,使盒盖200实现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切换操作的便利性较高。
盒体还包括闭合组件500,闭合组件500包括与盒盖200连接的盖侧吸合件510以及与盒底100连接的底侧吸合件520,盖侧吸合件510在盒盖200盖合盒底100时与底侧吸合件520对位设置且磁性相吸。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盒盖200沿其滑动方向至少具有打开位置和盖合位置,在盒盖200处于盖合位置时,盒盖200能够盖合盒底100,在盒盖200处于打开位置时,盒盖200能够使盒底100外露。盖侧吸合件510与盒盖200连接且随盒盖200同步移动,底侧吸合件520与盒底100连接且与盒底100的相对位置固定,在盒盖200处于盖合位置即盒盖200盖合盒底100时,盖侧吸合件510将与底侧吸合件520对位设置且磁性相吸,基于盖侧吸合件510与底侧吸合件520之间的相互的磁吸力,可使盒盖200和盒底100在无外力作用时能够维持该状态,从而可保障盒盖200和盒底100在盖合状态时的状态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盒体通过前滑接结构310与前滑接槽301滑接配合、后滑接结构320与后滑接槽302滑接配合,并通过前限位结构410限制前滑接结构310沿槽口脱离前滑接槽301、后限位结构420限制后滑接结构320沿槽口脱离后滑接槽302,使得盒盖200与盒底100之间能够相互稳定地滑接配合,且使得盒盖200仅可相对盒底100左右滑动,基于此,使用者可通过左右滑动盒盖200,使盒盖200实现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切换操作的便利性较高,且在盒盖200处于盖合状态时,盒体还通过盖侧吸合件510和底侧吸合件520相互磁性相吸,使得盒盖200和盒底100能够在无足够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可靠且稳定地维持其盖合状态。因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盒体能够在保障盒盖200在盖合状态时的状态稳定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盒盖200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操作便利性,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盒体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6、图7,在本实施例中,盒盖200具有打开位置;其中,盒盖200于其下侧向下凸设有至少一个盖端定位结构600,盒底100于其上侧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能够与盖端定位结构600滑接配合的底端定位槽700,盖端定位结构600在盒盖200处于打开位置时止档于底端定位槽700的端侧;或,盒底100于其上侧向上凸设有至少一个底端定位结构,盒盖200于其下侧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能够与底端定位结构滑接配合的盖端定位槽,盖端定位槽的端侧在盒盖200处于打开位置时与底端定位结构抵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分设于盒盖200和盒底100的定位结构与定位槽为相互左右对位设置的配套结构,当定位结构设于盒盖的下侧时,定位槽设于盒底的上侧,即盖端定位结构600搭配底端定位槽700;当定位结构设于盒底的上侧时,定位槽设于盒盖的下侧,即底端定位结构搭配盖端定位槽。
其中,当盖端定位结构600搭配底端定位槽700时,盖端定位结构600可在盒盖200的带动下沿底端定位槽700的延伸方向移动,在盒盖200移动至打开位置时,盖端定位结构600将恰好移动至底端定位槽700的一末端,并由底端定位槽700的槽壁所止档,以限制盒盖200继续相对盒底100滑动,并能够使盒盖200维持在该位置。
反之,当底端定位结构搭配盖端定位槽时,盖端定位槽可在盒盖200的带动下相对底端定位结构滑动,且在盒盖200移动至打开位置时,盖端定位槽的一端侧将恰好移动至底端定位结构处,且与底端定位结构相抵接,从而可通过底端定位结构对盖端定位槽进行止档,以限制盒盖200继续相对盒底100滑动,并能够使盒盖200维持在该位置。
因而,通过本实施例的设置,一方面,可限制盒盖200继续相对盒底100滑动并彻底解除与盒底100的滑接关系,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盒盖200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操作便利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盒体的使用性能;另一方面,可通过定位结构与定位槽的止档关系,维持盒盖200和盒底100在打开位置的状态稳定性,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盒体的使用性能。
如图6所示,特殊情况下,当盒底100于底端定位槽700的延伸路径上布置腔室结构时,底端定位槽700的部分区域可与腔重合设置,仅需不影响盖端定位结构600的移动即可。
请参阅图6、图7,在本实施例中,盖端定位结构600和底端定位槽700均设有两个,两盖端定位结构600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底端定位槽700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或,底端定位结构和盖端定位槽均设有两个,两底端定位结构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盖端定位槽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两盖端定位结构600分别与两底端定位槽700左右对位设置,在盒盖200处于打开位置时,两盖端定位结构600将与两底端定位槽700分别限位配合,基于此,一方面,可通过两盖端定位结构600和两底端定位槽700共同限制盒盖200继续相对盒底100滑动并彻底解除与盒底100的滑接关系,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盒盖200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操作便利性,进一步提高盒体的使用性能;另一方面,可通过两盖端定位结构600和两底端定位槽700的止档关系,进一步提高盒盖200和盒底100在打开位置的状态稳定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盒体的使用性能。
同理,可对照设置底端定位结构和盖端定位槽,以实现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盖侧吸合件510在盒盖200盖合盒底100时与底侧吸合件520左右对位设置且磁性相吸。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使得在盒盖200盖合盒底100时,盖侧吸合件510与底侧吸合件520相互之间所产生的磁吸力的方向与盒盖200和盒底100的滑动方向平行,基于此,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盒盖200和盒底100在盖合状态时的状态稳定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盒体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5、图6、图7,在本实施例中,盒盖200于盖侧吸合件510面向底侧吸合件520的一侧连接有盖侧隔离结构210,和/或,盒底100于底侧吸合件520面向盖侧吸合件510的一侧连接有底侧隔离结构110,盖侧隔离结构210和底侧隔离结构110均用于限制盖侧吸合件510与底侧吸合件520表面相贴。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盖侧隔离结构210和/或底侧隔离结构110均设于盖侧吸合件510和底侧吸合件520,通过盖侧隔离结构210和/或底侧隔离结构110,可在盖侧吸合件510和底侧吸合件520对位设置且磁性相吸时,隔离于盖侧吸合件510和底侧吸合件520之间,以避免盖侧吸合件510和底侧吸合件520在磁吸力的作用下表面直接相贴,从而可避免盖侧吸合件510和底侧吸合件520无法分离的情况发生,基于此,可在不影响盒盖200与盒底100在盖合状态时的状态稳定性的基础上,保障盒盖200在打开位置和盖合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时的顺畅性和便利性。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后滑接槽302的水平位高于前滑接槽301的水平位。一般地,相关行业内多设定前侧为面向使用者的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盒盖200处于打开状态时,利于使用者从前侧对盒体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取放物件等等,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盒体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2、图3、图6,在本实施例中,盒体还包括至少一个与前滑接槽301和/或后滑接槽302的槽口间隔设置的引导结构800,引导结构800用于引导前滑接结构310与前滑接槽301滑接配合,和/或用于引导后滑接结构320与后滑接槽302滑接配合。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引导结构800设于前滑接槽301和/或后滑接槽302的槽口侧,且靠近前滑接槽301和/或后滑接槽302与外部连通的端侧设置。通过引导结构800,可在前滑接结构310欲沿前滑接槽301与外部连通的端侧进入前滑接槽301时,引导前滑接结构310快速与前滑接槽301实现滑接配合;和/或,可在后滑接结构320欲沿后滑接槽302与外部连通的端侧进入后滑接槽302时,引导后滑接结构320快速与后滑接槽302实现滑接配合,从而可保障提高盒盖200与盒底100建立滑接关系的便利性,即提高盒盖200与盒底100组装的操作便利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盒体的使用性能。
此外,通过引导结构800的设置,还可进一步限制前滑接结构310沿上下方向解除其与前滑接槽301的滑接关系,且进一步限制后滑接结构320沿上下方向解除其与后滑接槽302的滑接关系,从而可进一步对盒盖200与盒底100之间的滑接关系进行保障,可进一步提高盒体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盒盖200于其上侧凹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使用者按压以施力的施力结构20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施力结构201相对盒盖200的上侧外表面凹陷设置,通过施力结构201,可在使用者欲滑动盒盖200时,将手指放置于施力结构201上,以便于使用者对盒盖200施加作用力,以使得盒盖200能够相对盒底100左右滑动。即,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进一步提高盒盖200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操作便利性,进一步提高盒体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1、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盒,用于收纳耳机并对耳机进行充电,耳机充电盒包括盒体。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耳机充电盒采用与上述盒体相同的结构,以在保障盒盖200在盖合状态时的状态稳定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盒盖200在盖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操作便利性,提高盒体的使用性能。该耳机充电盒还于盒体内设有用于收纳耳机以及对耳机进行充电的其他功能件。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盒底100具有朝上且朝前设置的顶面,盒底100于顶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限位收纳耳机的耳机收纳孔101,耳机收纳孔101朝下且朝后延伸设置。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地,相关行业内多设定前侧为面向使用者的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使得耳机在收纳于耳机收纳孔101时,整体呈现出朝前倾斜的摆放状态,此摆放状态可便于使用者省事省力地实现将耳机取出或放入耳机收纳孔101的操作。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使得耳机在收纳于耳机收纳孔101时,重心会偏移至其前侧,从而可通过耳机收纳孔101的前侧槽壁对耳机形成有力的支撑,从而可保障耳机的收纳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耳机收纳于耳机收纳孔101时,耳机收纳孔101的后侧槽壁将使得耳机的后侧所凸出的高度较长,从而利于使用者通过抓取该区域实现耳机的抓取,可提高耳机的取放便利性。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耳机收纳于耳机收纳孔101时,因重心的偏移,耳机收纳孔101的后侧槽壁将不抵持耳机,即耳机收纳孔101的后侧槽壁与耳机之间存在间隙,可进一步利于使用者实现对耳机的抓取,可进一步提高耳机的取放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盒体,包括盒底和能够盖合所述盒底的盒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接组件,包括相互前后间隔设置的前滑接结构和后滑接结构,以及均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前滑接槽和后滑接槽,所述前滑接槽和所述后滑接槽的左端或右端于其延伸方向连通至外部,所述前滑接槽与所述前滑接结构滑接配合,所述后滑接槽与所述后滑接结构滑接配合;
限位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前滑接槽的一槽壁且朝另一槽壁凸出设置的前限位结构,以及连接于所述后滑接槽的一槽壁且朝其另一槽壁凸出设置的后限位结构,所述前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前滑接结构沿其槽口脱离所述前滑接槽,所述后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后滑接结构沿其槽口脱离所述后滑接槽;
闭合组件,包括与所述盒盖连接的盖侧吸合件以及与所述盒底连接的底侧吸合件,所述盖侧吸合件在所述盒盖盖合所述盒底时与所述底侧吸合件对位设置且磁性相吸;
其中,所述前滑接结构和所述后滑接结构均设于所述盒盖,且所述前滑接槽和所述后滑接槽均设于所述盒底;或,所述前滑接结构和所述后滑接结构均设于所述盒底,且所述前滑接槽和所述后滑接槽均设于所述盒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具有打开位置;
所述盒盖于其下侧向下凸设有至少一个盖端定位结构,所述盒底于其上侧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能够与所述盖端定位结构滑接配合的底端定位槽,所述盖端定位结构在所述盒盖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止挡于所述底端定位槽的端侧;
或,所述盒底于其上侧向上凸设有至少一个底端定位结构,所述盒盖于其下侧开设有至少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能够与所述底端定位结构滑接配合的盖端定位槽,所述盖端定位槽的端侧在所述盒盖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与所述底端定位结构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端定位结构和所述底端定位槽均设有两个,两所述盖端定位结构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所述底端定位槽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或,所述底端定位结构和所述盖端定位槽均设有两个,两所述底端定位结构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所述盖端定位槽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侧吸合件在所述盒盖盖合所述盒底时与所述底侧吸合件左右对位设置且磁性相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于所述盖侧吸合件面向所述底侧吸合件的一侧连接有盖侧隔离结构,和/或,所述盒底于所述底侧吸合件面向所述盖侧吸合件的一侧连接有底侧隔离结构,所述盖侧隔离结构和所述底侧隔离结构均用于限制所述盖侧吸合件与所述底侧吸合件表面相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滑接槽的水平位高于所述前滑接槽的水平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前滑接槽和/或所述后滑接槽的槽口间隔设置的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前滑接结构与所述前滑接槽滑接配合,和/或用于引导所述后滑接结构与所述后滑接槽滑接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于其上侧凹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使用者按压以施力的施力结构。
9.一种耳机充电盒,用于收纳耳机并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盒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底具有朝上且朝前设置的顶面,所述盒底于所述顶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限位收纳所述耳机的耳机收纳孔,所述耳机收纳孔朝下且朝后延伸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11841.9U CN212739111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11841.9U CN212739111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39111U true CN212739111U (zh) | 2021-03-19 |
Family
ID=75005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11841.9U Active CN212739111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39111U (zh) |
-
2020
- 2020-05-26 CN CN202020911841.9U patent/CN2127391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574181U (zh) | Sim卡托自动弹出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 |
JP5924041B2 (ja) | 電動工具セット | |
CN113397439B (zh) | 储水容器及注水系统 | |
CN212739111U (zh) | 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 |
CN213152320U (zh) | 耳机收纳座以及耳机充电盒 | |
US20050084747A1 (en) | Latching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 |
CN212649673U (zh) | 耳机充电盒 | |
CN213567661U (zh) | 一种病毒检验用载玻片存储盒 | |
CN213084023U (zh) | 盒体及耳机充电盒 | |
JP2006219139A (ja) | シート状物収納容器 | |
JP3990750B2 (ja) | 乾電池ケース | |
CN212435906U (zh) |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 | |
JP5773034B2 (ja) | 電池収容ケース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通信装置 | |
WO2016129204A1 (ja) | 電子機器 | |
JP5585492B2 (ja) | 電池収容ケース | |
CN221340421U (zh) | 储物装置及车辆 | |
JP2009021059A (ja) | 電池収納ユニット | |
CN212088494U (zh) | 耳机收纳座以及耳机充电盒 | |
CN213949136U (zh) | 一种鞋盒的结构 | |
JP3990749B2 (ja) | 乾電池ケース | |
CN219077890U (zh) | 一种可升降耳机的耳机盒 | |
CN220922430U (zh) | 一种储物机器人 | |
CN220375112U (zh) | 一种便于码放的滤膜盒 | |
CN217307847U (zh) | 一种半开放式无线耳机 | |
JP3448331B2 (ja) | 仕掛け収容ケー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