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5662U - 免焊接插座端子 - Google Patents

免焊接插座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5662U
CN212725662U CN202021996531.8U CN202021996531U CN212725662U CN 212725662 U CN212725662 U CN 212725662U CN 202021996531 U CN202021996531 U CN 202021996531U CN 212725662 U CN212725662 U CN 212725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grafting
base body
termina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65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德
欧阳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iny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iny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iny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iny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65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5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5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5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免焊接插座端子,包括基体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一体连接于基体部的一端,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之间形成一异形孔,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以所述异形孔的中心线为轴对称,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的末端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所述异形孔的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的末端之间形成间隙,使得端子插入到PCB板上后插接部受到挤压时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末端的应力得到有效释放,在保证插接部弹力的同时也防止了插接部因应力过大而导致变形损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端子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免焊接插座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免焊接插座端子。
背景技术
传统端子与PCB板连接时存在以下缺点:1、需焊接;2、需增加额外组装工时,组装效率低;3、对环境有不可避免的污染;造成效率低、成本高,还破坏环境,不利于集成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免焊接插座端子,其能实现端子与PCB板的免焊接连接,提高组装效率,在保证插接部弹力的同时防止变形过度,增加导电端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免焊接插座端子,包括基体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一体连接于基体部的一端,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之间形成一异形孔,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以所述异形孔的中心线为轴对称,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的末端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所述异形孔的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体部的长度为4.2~4.6mm,所述插接部的长度为3.7~3.9mm,所述异形孔靠近基体部一端与基体部之间的距离为0.4~0.5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部的宽度自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且所述插接部中部的宽度为1.20~1.26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插接臂的末端外侧设有第一导入斜面,所述第二插接臂的末端外侧设有第二导入斜面,所述第一导入斜面和第二导入斜面以异形孔的中心线为轴对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体部远离插接部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端子或芯线连接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设有用于夹紧插入的端子或芯线的导电卡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体部为圆柱形,所述基体部的直径为1.5~1.6mm,所述插接孔的深度为3.6~3.8mm,所述插接孔的宽度为1.38~1.42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孔的上端设有喇叭状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体部远离插接部的一端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凸环,所述凸环的直径为1.81~1.86mm,所述凸环的端面与基体部的端面平齐,所述凸环的延伸长度为0.77~0.81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电卡爪具有斜向插接孔中心伸出的弹性夹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体部外套设有与基体部长度相同的塑胶套,所述基体部的外侧表面设有防止塑胶套滑动的凸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使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的末端之间形成间隙,使得端子插入到PCB板上后插接部受到挤压时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末端的应力得到有效释放,在保证插接部弹力的同时也防止了插接部因应力过大而导致变形损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端子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基体部的上端设置插接孔,在插接孔内设置导电卡爪,从而在实现插座端子与PCB免焊接连接的同时,也实现了外部电源与插座端子的免焊接连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了产品连接的可靠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基体部; 11、插接孔; 12、凸环;
13、凸刺; 20、插接部; 21、第一插接臂;
22、第二插接臂; 23、异形孔; 24、间隙;
25、第一导入斜面; 26、第二导入斜面; 30、导电卡爪;
31、弹性夹臂; 40、塑胶套;
D1、基体部的直径; D2、插接孔的宽度; D3、凸环的直径;
L1、基体部的长度; L2、插接部的长度; L3、凸环的延伸长度;
L4、异形孔与基体部之间的距离; L5插接孔的深度;
W1、插接部的中部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一种免焊接插座端子,包括基体部10和插接部20,所述插接部20一体连接于基体部10的一端,所述基体部10远离插接部20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端子或芯线连接的插接孔11,所述插接孔11内设有用于夹紧插入的端子或芯线的导电卡爪30,所述插接孔11的上端设有喇叭状开口,组装时导电卡爪30自喇叭状开口卡入插接孔11内,所述导电卡爪30具有斜向插接孔11中心伸出的弹性夹臂31。所述基体部10外套设有与基体部10长度相同的塑胶套40,所述基体部10的外侧表面设有防止塑胶套40滑动的凸刺13,组装时,塑胶套40自下往上套于基体部10的外侧。所述插接部20包括第一插接臂21和第二插接臂22,所述第一插接臂21和第二插接臂22之间形成一异形孔23,所述第一插接臂21和第二插接臂22以所述异形孔23的中心线为轴对称,所述第一插接臂21和第二插接臂22的末端之间形成有间隙24,所述间隙24形成所述异形孔23的开口。所述第一插接臂21的末端外侧设有第一导入斜面25,所述第二插接臂22的末端外侧设有第二导入斜面26,所述第一导入斜面25和第二导入斜面26以异形孔23的中心线为轴对称。通过设置第一导入斜面25和第二导入斜面26,从而使插座端子与PCB板插接时更为顺畅,提高组装效率。
如图3所示,所述基体部10为圆柱形,所述基体部10的直径D1为1.5~1.6mm,所述插接孔11的深度L5为3.6~3.8mm,所述插接孔11的宽度D2为1.38~1.42mm。所述基体部10的长度L1为4.2~4.6mm,所述插接部20的长度L2为3.7~3.9mm,所述异形孔23靠近基体部10一端与基体部10之间的距离L4为0.4~0.5mm,所述插接部20的宽度自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且所述插接部中部的宽度W1为1.20~1.26mm。
具体的,所述基体部10远离插接部20的一端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凸环12,所述凸环12的直径D3为1.81~1.86mm,所述凸环12的端面与基体部10的端面平齐,所述凸环12的延伸长度L3为0.77~0.81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的末端之间形成间隙,使得端子插入到PCB板上后插接部受到挤压时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末端的应力得到有效释放,在保证插接部弹力的同时也防止了插接部因应力过大而导致变形损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端子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基体部的上端设置插接孔,在插接孔内设置导电卡爪,从而在实现插座端子与PCB免焊接连接的同时,也实现了外部电源与插座端子的免焊接连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了产品连接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免焊接插座端子,包括基体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一体连接于基体部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之间形成一异形孔,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以所述异形孔的中心线为轴对称,所述第一插接臂和第二插接臂的末端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所述异形孔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焊接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的长度为4.2~4.6mm,所述插接部的长度为3.7~3.9mm,所述异形孔靠近基体部一端与基体部之间的距离为0.4~0.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焊接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宽度自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且所述插接部中部的宽度为1.20~1.2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焊接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臂的末端外侧设有第一导入斜面,所述第二插接臂的末端外侧设有第二导入斜面,所述第一导入斜面和第二导入斜面以异形孔的中心线为轴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焊接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远离插接部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端子或芯线连接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设有用于夹紧插入的端子或芯线的导电卡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焊接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为圆柱形,所述基体部的直径为1.5~1.6mm,所述插接孔的深度为3.6~3.8mm,所述插接孔的宽度为1.38~1.42m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免焊接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的上端设有喇叭状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焊接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远离插接部的一端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凸环,所述凸环的直径为1.81~1.86mm,所述凸环的端面与基体部的端面平齐,所述凸环的延伸长度为0.77~0.81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焊接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卡爪具有斜向插接孔中心伸出的弹性夹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焊接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外套设有与基体部长度相同的塑胶套,所述基体部的外侧表面设有防止塑胶套滑动的凸刺。
CN202021996531.8U 2020-09-12 2020-09-12 免焊接插座端子 Active CN212725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6531.8U CN212725662U (zh) 2020-09-12 2020-09-12 免焊接插座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6531.8U CN212725662U (zh) 2020-09-12 2020-09-12 免焊接插座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5662U true CN212725662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41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6531.8U Active CN212725662U (zh) 2020-09-12 2020-09-12 免焊接插座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5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25662U (zh) 免焊接插座端子
CN104501102B (zh) 灯体电连接结构
CN112091894A (zh) 一种用于斜圈弹簧的装配工装以及斜圈弹簧的装配方法
CN103166026A (zh) 一种弹性插针接触件
CN216085481U (zh) 一种连接器公头及光伏连接器
CN217545002U (zh) 一种复合结构大电流接触件
CN210601110U (zh) 一种灯丝灯导线插接结构及灯丝灯
US20210376512A1 (en) Plug-In Structure and a Lamp Using the Plug-In Structure
CN212485615U (zh) 一种连接结构、插孔组件以及电连接器
CN110932012A (zh) 一种连接器用接触件及连接器
CN217848510U (zh) 一种两pin母头连接器
US10520181B1 (en) Direct connector for lamp base and light source driver board and LED bulb lamp using direct connector
EP1128495A3 (en) Wedge-base lamp fitting structure
CN111237654A (zh) 一种灯丝灯灯头及灯丝灯
CN217158713U (zh) Pogo Pin连接器及其母座端子
CN213616497U (zh) 一种用于斜圈弹簧的装配工装
CN213460163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17545632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用车载充电器负极弹片
CN213425265U (zh) 一种摩托车灯座的免焊插针结构
CN218448793U (zh) 易于固定的高频连接器
CN219498258U (zh) 具有指示灯支架转接结构的连接器
CN210111168U (zh) 导线保持块、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
CN217158692U (zh) 一种鱼眼压接刷状型接触件
CN204858225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应用此电连接器的led球泡灯
CN211716293U (zh) 灯管灯头以及灯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