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2377U - 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2377U
CN212722377U CN202021223975.8U CN202021223975U CN212722377U CN 212722377 U CN212722377 U CN 212722377U CN 202021223975 U CN202021223975 U CN 202021223975U CN 212722377 U CN212722377 U CN 212722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d
steel plate
counter
pseudo
vertical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39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成祥
王粘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US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to CN2020212239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2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2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2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包括转接梁、上部拉杆、反力平台和下部拉杆;所述反力平台和转接梁均水平设置,所述上部拉杆和下部拉杆均竖直设置,所述下部拉杆的顶部连接于转接梁的底部,所述下部拉杆用于将转接梁固定于试验模型的底部,所述上部拉杆的底部连接于转接梁顶部,所述反力平台设置于上部拉杆上,所述反力平台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千斤顶和分配梁,所述千斤顶的顶部与反力平台的底部连接,所述分配梁水平固定于千斤顶的底部用于支撑千斤顶。该装置适用于实验室中反力架结构不能提供实验模型所需竖向荷载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拟静力试验是土木工程结构方向常用的方向,用来模拟地震时结构在往复震动中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然而根据试验模型结构的不同,模型所需要施加的竖向荷载的位置不相同,如双层高架桥梁模型工程中的竖向荷载需要施加在梁端,此时实验室中反力架中的反力梁结构就不再适用于双层高架桥梁模型的自反力的竖向荷载施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实验室中反力架结构不能提供实验模型所需竖向荷载的情况。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包括转接梁、上部拉杆、反力平台和下部拉杆;
所述反力平台和转接梁均水平设置,所述上部拉杆和下部拉杆均竖直设置,所述下部拉杆的顶部固定于转接梁的底部,所述下部拉杆用于将转接梁固定于试验模型的底部,所述上部拉杆的底部固定于转接梁顶部,所述反力平台可调节设置于上部拉杆上,所述反力平台在上部拉杆上的固定高度可调;
所述反力平台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千斤顶和分配梁,所述千斤顶的顶部与反力平台的底部连接,所述分配梁水平固定于千斤顶的底部用于支撑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用于向下方的分配梁施加压力;所述顶升机构与反力平台的数量相等,所述反力平台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梁包括上部钢板、连接机构和下部钢板,所述上部钢板和下部钢板均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机构竖直设置于上部钢板和下部钢板之间,所述连接机构的顶端与上部钢板的底端连接,所述连接机构的底端与下部钢板的顶端连接,所述上部拉杆贯穿反力平台和上部钢板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下部拉杆的顶部贯穿下部钢板并通过螺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为矩形框状,所述连接机构与上部钢板和下部钢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力平台、上部钢板和下部钢板均为矩形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拉杆和下部拉杆均有四根,四根所述上部拉杆和下部拉杆设置于反力平台和转接梁的四个角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土木工程实验中自反力的竖向荷载施加,且装置操作简单并可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取材容易且方便制作;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对双层高架桥的上下两层桥梁进行竖向荷载拟静力测试,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省略了顶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转接梁;11、上部钢板;12、连接机构;13、下部钢板;2、上部拉杆;3、反力平台;4、下部拉杆;5、双层高架桥梁模型;6、顶升机构;61、千斤顶;62、分配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包括转接梁1、上部拉杆2、反力平台3和下部拉杆4;
所述反力平台3和转接梁1均水平设置,所述上部拉杆2和下部拉杆4均竖直设置,所述下部拉杆4的顶部固定于转接梁1的底部,所述下部拉杆4用于将转接梁1固定于试验模型的底部,所述上部拉杆2的底部固定于转接梁1顶部,所述反力平台3可调节设置于上部拉杆2上,所述反力平台3在上部拉杆2上的固定高度可调;
所述反力平台3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6,所述顶升机构6包括千斤顶61和分配梁62,所述千斤顶61的顶部与反力平台3的底部连接,所述分配梁62水平固定于千斤顶的底部用于支撑千斤顶61,所述千斤顶用于向下方的分配梁62施加压力;所述顶升机构6与反力平台3的数量相等,所述反力平台3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转接梁1包括上部钢板11、连接机构12和下部钢板13,所述上部钢板11和下部钢板13均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机构12竖直设置于上部钢板11和下部钢板13之间,所述连接机构12的顶端与上部钢板11的底端连接,所述连接机构12的底端与下部钢板13的顶端连接,所述上部拉杆2贯穿反力平台3和上部钢板11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下部拉杆4的顶部贯穿下部钢板13并通过螺母固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机构12为矩形框状,所述连接机构12与上部钢板11和下部钢板1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反力平台3、上部钢板11和下部钢板13均为矩形钢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部拉杆2和下部拉杆4均有四根,四根所述上部拉杆2和下部拉杆4设置于反力平台3和转接梁1的四个角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分配梁包括上部横板、支撑板、下部横板和底座,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支撑板设置于上部横版和下部横版之间用于固定上部横板和下部横版,所述底座设置于下部横板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模型为双层高架桥梁模型5,且所述反力平台3和顶升机构6有两套;
使用时,将下部拉杆的底部预埋入双层高架桥梁模型的底座内,即在底座浇筑混凝土之前将下部拉杆预埋插入底座内,使下部拉杆的底部固定于底座内;
将转接梁的下部钢板穿过下部拉杆顶部,并通过螺母固定于双层高架桥梁模型的底座顶端;
将两套顶升机构分别设置于双层高架桥梁模型的中部横梁和上部横梁上,将上方的分配梁放置于双层高架桥梁模型的上层桥梁上,将下方的分配梁放置于双层高架桥梁模型的下层桥梁上,将上部拉杆贯穿两个反力平台和上部钢板并通过螺母固定,即完成安装;
进行拟静力测试时,将两个分配梁上方的千斤顶外接液压机构,利用液压机构对千斤顶进行调节,使千斤顶通过下压分配梁向桥梁模型施加竖向载荷,即可同时对双层高架桥梁模型的上层桥梁和下层桥梁进行竖向载荷拟静力测试。
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测试完毕后,拆解时将转接梁从下部拉杆上拆下即可,再次使用时更换新的下部拉杆即可。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梁(1)、上部拉杆(2)、反力平台(3)和下部拉杆(4);
所述反力平台(3)和转接梁(1)均水平设置,所述上部拉杆(2)和下部拉杆(4)均竖直设置,所述下部拉杆(4)的顶部固定于转接梁(1)的底部,所述下部拉杆(4)用于将转接梁(1)固定于试验模型的底部,所述上部拉杆(2)的底部固定于转接梁(1)顶部,所述反力平台(3)可调节设置于上部拉杆(2)上,所述反力平台(3)在上部拉杆(2)上的固定高度可调;
所述反力平台(3)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6),所述顶升机构(6)包括千斤顶(61)和分配梁(62),所述千斤顶(61)的顶部与反力平台(3)的底部连接,所述分配梁(62)水平固定于千斤顶的底部,所述千斤顶用于向下方的分配梁(62)施加压力;所述顶升机构(6)与反力平台(3)的数量相等,所述反力平台(3)的数量为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梁(1)包括上部钢板(11)、连接机构(12)和下部钢板(13),所述上部钢板(11)和下部钢板(13)均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机构(12)竖直设置于上部钢板(11)和下部钢板(13)之间,所述连接机构(12)的顶端与上部钢板(11)的底端连接,所述连接机构(12)的底端与下部钢板(13)的顶端连接,所述上部拉杆(2)贯穿反力平台(3)和上部钢板(11)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下部拉杆(4)的顶部贯穿下部钢板(13)并通过螺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2)为矩形框状,所述连接机构(12)与上部钢板(11)和下部钢板(1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平台(3)、上部钢板(11)和下部钢板(13)均为矩形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拉杆(2)和下部拉杆(4)均有四根,四根所述上部拉杆(2)和下部拉杆(4)设置于反力平台(3)和转接梁(1)的四个角处。
CN202021223975.8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 Active CN212722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3975.8U CN212722377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3975.8U CN212722377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2377U true CN212722377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63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3975.8U Active CN212722377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23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0045A (zh) * 2021-09-03 2021-12-03 安徽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程试验力的加载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0045A (zh) * 2021-09-03 2021-12-03 安徽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程试验力的加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1383A (zh) 一种贝雷梁悬吊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工法
CN107576569A (zh) 一种对板构件实现边缘约束的测试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6351462A (zh) 一种临时钢管支撑预应力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638726A (zh) 静载试验反力结构及静载试验系统
CN104533105A (zh) 一种外包钢加固柱预加力装置
CN212722377U (zh) 一种拟静力试验的竖向载荷加载装置
CN106706242A (zh) 一种多维多向自平衡式加载反力装置
CN106400694B (zh) 一种高墩支架装配式预压装置及方法
CN113073567B (zh) 三角挂篮反力预压施工方法
CN105158072A (zh) 一种模拟均布荷载的试验装置
WO2022007608A1 (zh) 夯土与木梁节点抗弯承载与变形性能的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20140056900A (ko) 증고 및 증층을 위한 잭업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잭업시스템
Dong et al.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steel-concrete multienergy dissipation composite shear walls
CN112112284A (zh) 一种网架整体顶升施工方法
CN217442801U (zh) 一种混合结构桥墩静力加载试验装置
TWI542756B (zh) Bridge jack jack support bracket
CN110847257B (zh) 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桩基础静载荷实验装置及方法
CN211596858U (zh) 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桩基础静载荷实验装置
CN110793769B (zh) 一种土木工程框架结构的试验装置
CN210395467U (zh) 一种新型单桩抗拔静载试验装置
JPH0381095B2 (zh)
CN217819269U (zh) 用于钢混混合结构桥墩抗弯承载力试验的反力加载系统
CN207779683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拉压反力架结构
CN206219990U (zh) 一种高墩支架装配式预压装置
CN209961582U (zh) 一种可拆卸反力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