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8171U - 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8171U
CN212718171U CN202021678993.5U CN202021678993U CN212718171U CN 212718171 U CN212718171 U CN 212718171U CN 202021678993 U CN202021678993 U CN 202021678993U CN 212718171 U CN212718171 U CN 212718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water
valve core
valv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789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正贞
赖清泉
曾昭款
周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ping Hanshun Sanitary Ware Indus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ping Hanshun Sanitary Ware Indus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ping Hanshun Sanitary Ware Indus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ping Hanshun Sanitary Ware Indus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789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8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8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8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包括:主体,具有进水通道、阀腔和第一阀口;第一出水嘴,通过第一阀口与进水通道相连通;阀芯,在阀腔中滑动并与第一出水嘴联动配合;伸缩机构,活动设于主体内并与阀芯及第一出水嘴联动配合,按压第一出水嘴时,阀芯在伸缩机构的作用下沿主体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阀芯在第一位置时,阀芯打开第一阀口并且第一出水嘴相对主体滑动至伸出位置,此时,阀芯上的受力平衡部受到与阀芯中的水流方向相反的水压作用力,使得阀芯处于受水压作用力平衡的状态;阀芯在第二位置时,阀芯关闭第一阀口并且第一出水嘴相对主体滑动至缩回位置。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卫生,按压第一出水嘴更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一些龙头中有一些具有上出水功能,上出水主要用于漱口,从而使得用户漱口更方便。然而目前龙头上的上出水口都是固定设置在龙头上并且外露于龙头主体,由于上出水口是朝上开设的,因此十分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进而影响人体的口腔卫生。因此,现有技术出现了将上出水口隐藏的设计,在使用时再使其伸出,从而使得带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更加卫生。然而现有技术中使得上出水口隐藏在主体内或伸出主体外的驱动结构比较复杂,并且驱动力值通常较大,尤其是在上出水口出水的状态下,驱动力需要克服水流的压力以将上出水口重新缩回主体内。而由于流至上出水口的水流通道截面积通常较小,因此水流压力通常较大,进而使得驱动力值较大,操作手感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其有效降低了按压驱动力,操作手感更好,结构简单。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包括:
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包括:
主体,具有进水通道、阀腔和第一阀口;
第一出水嘴,能伸缩地装设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出水嘴具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
阀芯,在所述阀腔中滑动并与所述第一出水嘴联动配合以开闭所述第一阀口,所述阀芯上还形成有受力平衡部;
伸缩机构,活动设于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阀芯及所述第一出水嘴联动配合,按压所述第一出水嘴时,所述阀芯在所述伸缩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所述阀芯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芯打开所述第一阀口并且所述第一出水嘴相对所述主体滑动至伸出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出水口外露出所述主体,此时,所述受力平衡部受到与所述阀芯中的水流方向相反的水压作用力,使得所述阀芯处于受水压作用力平衡的状态;
所述阀芯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芯关闭所述第一阀口并且所述第一出水嘴相对所述主体滑动至缩回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出水口隐藏在所述主体内。
优选的,所述阀芯上设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或打开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受力平衡部上并与所述阀腔的内壁密封滑动配合,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受力平衡部受到的水压方向与所述阀芯上除了所述受力平衡部的其他部位受到的水压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受力平衡部背向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侧与所述阀腔的内壁围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泄压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嘴由所述缩回位置往所述伸出位置活动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出水口完全露出所述主体之后,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出水嘴由所述伸出位置往所述缩回位置活动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出水口刚要缩入所述主体之前,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断开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嘴由所述缩回位置往所述伸出位置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出水嘴活动至所述第一出水口完全露出所述主体的行程小于或等于所述阀芯活动至刚好打开所述第一阀口的行程;
所述第一出水嘴由所述伸出位置往所述缩回位置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出水嘴活动至所述第一出水口刚要缩入所述主体的行程大于或等于所述阀芯活动至刚好关闭所述第一阀口的行程。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形成在所述主体内的套筒、套设在所述套筒中的推动件、转动件和弹性复位件,所述套筒的内腔形成所述阀腔,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有沿周向交替布置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在轴向上具有预设间距,所述推动件与所述阀芯联动配合,所述预设间距界定了所述第一出水嘴的所述伸出位置和所述缩回位置之间的伸缩距离;
所述推动件上设有第一棘齿,所述转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棘齿相配合的第二棘齿,所述推动件和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套筒周向限位配合,所述弹性复位件对所述转动件施加与所述推动件的推动方向相反的弹性力,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转动件至所述转动件失去与所述套筒周向限位时,在所述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的作用下,所述转动件转动预设角度以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或第二定位槽相卡,往复推动所述推动件以带动所述转动件交替地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相卡,从而使得所述推动件相对所述套筒伸缩运动,所述推动件进而通过所述阀芯带动所述第一出水嘴在所述伸出位置和所述缩回位置之间活动。
优选的,所述阀芯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内腔形成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水口的第一出水通道,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推动件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出水嘴固定在所述出水管的外端,所述受力平衡部与所述出水管的内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出水管的内端之间形成过流间隙,所述进水通道的水经由所述过流间隙流入所述出水管中;
所述第一阀口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一阀口相分离配合时,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一阀口相密封配合时,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断开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内端与受力平衡部的一侧之间通过连接筋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条位于所述过流间隙处,所述受力平衡部的另一侧与所述推动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件和所述转动件能轴向相对滑动地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嘴上设有整流结构,水流经由所述整流结构整流后从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出。
优选的,所述整流结构包括折弯的通流水道。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的第二出水嘴,所述第二出水嘴上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出水口,所述主体内还设有第二阀口,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阀芯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芯打开所述第一阀口、关闭所述第二阀口,并且所述第一出水嘴在所述伸出位置;所述阀芯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芯打开所述第二阀口、关闭所述第一阀口,并且所述第一出水嘴在所述缩回位置。
优选的,所述出水装置为龙头或抽拉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出水嘴能伸缩地装设于主体,第一出水嘴在伸缩机构的作用下能在伸出主体的伸出位置和缩回主体内的缩回位置之间活动以使第一出水口外露出主体或隐藏在主体内,这样,在不使用出水装置时,可以通过伸缩机构使得第一出水嘴上的第一出水口隐藏在主体内,在需要使用出水装置时,可以通过伸缩机构使得第一出水嘴上的第一出水口外露出主体,从而使得第一出水口不会一直暴露在外,而不容易藏污纳垢,大大降低了第一出水口的卫生问题,使用更放心。
2、由于阀芯上还形成有受力平衡部,阀芯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受力平衡部受到与阀芯中的水流方向相反的水压作用力,从而使得此时的阀芯处于受水压作用力平衡的状态,因此,在此时驱动阀芯无需克服水流的压力,有效降低了按压第一出水嘴的驱动力,操作手感更好,结构简单。
3、密封腔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泄压孔,从而避免第二密封件沿阀腔的内壁密封滑动时,密封腔中憋压,使得阀芯能够顺畅地在阀腔中滑动。
4、所述推动件和所述转动件能轴向相对滑动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产品的装配更简单、方便。
5、在第一出水嘴上设置整流结构,水流经由整流结构整流后从第一出水口流出,从而改善了第一出水口的出水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6、本实用新型第一出水嘴由缩回位置往伸出位置活动过程中,在第一出水口完全露出主体之后,进水通道与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第一出水嘴由伸出位置往缩回位置活动过程中,在第一出水口刚要缩入主体之前,进水通道与第一出水口断开连通,这样可以避免由第一出水口流出的水有一部分喷到主体上而导致水流到处喷溅的问题,使用体验更好。
7、本实用新型伸缩机构采用类似圆珠笔头上的按弹机构,具体包括形成在主体内的套筒、套设在套筒中的推动件、转动件和弹性复位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8、本实用新型阀芯上设有所述第一出水嘴,所述第一出水嘴的内腔形成连通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口的第一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嘴、阀芯和伸缩机构同轴连接,从而使得整个出水装置的结构更简单、紧凑。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在第一出水嘴处于缩回位置时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在第一出水嘴处于伸出位置时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出水装置的立体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在第一出水嘴处于缩回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在第一出水嘴处于伸出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在第一出水嘴处于缩回位置时的另一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为:
10-主体;11-本体;111-进水通道;112-第一阀口;113-第二阀口;114-阀腔;1141-密封腔;1142-泄压孔;12-外壳;
20-第一出水嘴;21-第一出水口;
30-伸缩机构;31-套筒;311-第一定位槽;312-第二定位槽;32-推动件;321-第一棘齿;322-限位孔;33-转动件;331-第二棘齿;332-连接柱;34-弹性复位件;
50-第二出水嘴;51-第二出水口;
60-阀芯;61-受力平衡部;62-出水管;621-第一出水通道;63-第一密封件;64-第二密封件;65-连接筋条;66-过流间隙;
70-整流结构;71-通流水道;72-整流片;721-过水孔;73-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查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包括主体10、第一出水嘴20、阀芯60和伸缩机构30,出水装置可以是龙头或抽拉头或花洒或喷杆等,以下以出水装置为抽拉头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出水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主体10包括本体11和外壳12,外壳12为两端贯通的圆筒状结构,本体11具有进水通道111、阀腔114和第一阀口112。第一出水嘴20能伸缩地装设于主体10,第一出水嘴20具有第一出水口21,第一出水口21通过第一阀口112与进水通道111相连通。
阀芯60在阀腔114中滑动并与第一出水嘴20联动配合以开闭第一阀口112,阀芯60上还形成有受力平衡部61,设置受力平衡部61的作用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伸缩机构30活动设于主体10内,并且与阀芯60及第一出水嘴20联动配合,伸缩机构30、阀芯60和第一出水嘴20同轴布置,且阀芯60位于伸缩机构30和第一出水嘴20之间。按压第一出水嘴20时,阀芯60在伸缩机构30的作用下沿主体10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阀芯60在所述第一位置时,阀芯60打开第一阀口112并且第一出水嘴20相对主体10滑动至伸出位置以使第一出水口21外露出主体10,此时,受力平衡部61受到与阀芯60中的水流方向相反的水压作用力,使得阀芯60处于受水压作用力平衡的状态;这样,在第一出水嘴20出水的状态下,按压第一出水嘴20,由于阀芯60受到的水压作用力平衡,驱动第一出水嘴20的按压力无需额外克服水压作用力,因此能够更加省力,操作手感更佳。通过设置受力平衡部61使得在第一出水口21出水时,阀芯60能够受到与阀芯60中的水流方向相反的水压作用力,从而使得阀芯60受到的水压作用力平衡,设计巧妙,结构简单。
阀芯60在所述第二位置时,阀芯60关闭第一阀口112并且第一出水嘴20相对主体10滑动至缩回位置以使第一出水口21隐藏在主体10内。
阀芯60上设有第一密封件63和第二密封件64,第一密封件63密封或打开第一阀口112,第二密封件64设于受力平衡部61上并与阀腔114的内壁密封滑动配合。阀芯6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受力平衡部61受到的水压方向与阀芯60上除了受力平衡部61的其他部位受到的水压方向相反,从而能够抵消水流对阀芯60沿第一出水嘴20滑动伸出主体10的方向的作用力,使得阀芯60受到的水压作用力保持平衡。第一密封件63优选采用O形密封圈,第二密封件64优选采用Y形密封圈。
受力平衡部61背向第一密封件63的一侧与阀腔14的内壁围成密封腔1141,密封腔1141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泄压孔1142,从而避免密封腔1141憋压,使得按压第一出水嘴20能够顺畅。
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第一出水嘴20设于外壳12在轴向方向的一端端部,第一出水嘴20位于伸出位置时,第一出水口21由外壳12的端部露出外壳12,第一出水嘴20位于缩回位置时,第一出水口21由外壳12的端部缩回外壳12。第一出水嘴20在伸出位置时,第一出水口21外露出外壳12,阀芯60打开第一阀口112,进水通道111通过第一阀口112与第一出水口21相连通;第一出水嘴20在缩回位置时,第一出水口21隐藏在外壳12内,阀芯60关闭第一阀口112,进水通道111与第一出水口21断开连通。
第一出水嘴20由缩回位置往伸出位置活动过程中,在第一出水口21完全露出主体10之后,进水通道111与第一出水口21相连通;第一出水嘴20由伸出位置往缩回位置活动过程中,在第一出水口21刚要缩入主体10之前,进水通道111与第一出水口21断开连通。这样,可以避免由第一出水口21流出的水有一部分喷到主体10上而导致水流到处喷溅的问题,使用体验更好。
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水嘴20由缩回位置往伸出位置活动的过程中,第一出水嘴20活动至第一出水口21完全露出主体10的行程小于或等于阀芯60活动至刚好打开第一阀口112的行程;第一出水嘴20由伸出位置往缩回位置活动的过程中,第一出水嘴20活动至第一出水口21刚要缩入主体10的行程大于或等于阀芯60活动至刚好关闭第一阀口112的行程,从而可以避免由第一出水口21流出的水一部分喷到主体10上而导致水流到处喷溅的问题,使用体验更好。
本实施例中,伸缩机构30采用类似圆珠笔上的伸缩机构,具体包括形成在本体11内的套筒31、套设在套筒31中的推动件32、转动件33和弹性复位件34,套筒31的内腔形成所述阀腔114,也就是,阀腔114的腔壁即为该套筒31。套筒31的内壁上设有沿周向交替布置的第一定位槽311和第二定位槽312,第一定位槽311与第二定位槽312在轴向上具有预设间距,推动件32与阀芯60联动配合,预设间距界定了第一出水嘴20的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的伸缩距离。
推动件32上设有第一棘齿321,转动件33上设有与第一棘齿321相配合的第二棘齿331,推动件32和转动件33与套筒31周向限位配合,弹性复位件34对转动件33施加与推动件32的推动方向相反的弹性力。推动件32推动转动件33至转动件33失去与套筒31周向限位时,在第一棘齿321和第二棘齿331的作用下,转动件33转动预设角度以与第一定位槽311或第二定位槽312相卡。往复推动推动件32以带动转动件33交替地与第一定位槽311和第二定位槽312相卡,从而使得推动件32相对套筒31伸缩运动,推动件32进而通过阀芯60带动第一出水嘴20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活动。本实施例的伸缩机构的原理与圆珠笔上的伸缩机构的原理一致,因此,这里对伸缩机构不展开详细说明。当然,伸缩机构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其他类型的机械结构,比如推拉式伸缩机构或齿轮齿条伸缩机构等,只要能实现伸缩功能即可。
为了使得产品的装配更简单、方便,优选将推动件32和转动件33能轴向相对滑动地连接在一起。具体的,转动件33上设有带倒扣的连接柱332,推动件32上设有限位孔322,连接柱332穿设于该限位孔322并且通过倒扣与限位孔322的边缘限位配合以防止二者相脱离。
本实施例中,阀芯60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出水管62,出水管62的内腔形成连通进水通道111和第一出水口21的第一出水通道621,出水管62与推动件32同轴设置,第一出水嘴20固定在出水管62的外端,按压所述第一出水嘴20时,所述第一出水嘴20通过出水管62联动推动件32。第一阀口112连通进水通道111和第一出水通道621,阀芯60与第一阀口112相分离配合时,进水通道111与第一出水通道621相连通,阀芯60与第一阀口112相密封配合时,进水通道111与第一出水通道621断开连通。
受力平衡部61与出水管62的内端固定连接并与出水管62的内端之间形成过流间隙66,进水通道111的水经由所述过流间隙66流入出水管62中。
本实施例中,出水管62的内端与受力平衡部61的一侧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筋条65固定连接,连接筋条65位于过流间隙66处,进水通道111的水经由过流间隙66流入出水管62中。受力平衡部61的另一侧与推动件32固定连接。
为了使得第一出水口21的出水效果更佳,提升使用体验,第一出水嘴20上设有整流结构70,水流经由整流结构70整流后从第一出水口21流出。优选的,整流结构70包括折弯的通流水道71以及设在通流水道71上的整流片72和过滤网73,整流片72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地间隔布置的过水孔721。折弯的通流水道71可以对水流进行缓冲,降低水流的流速,避免流出第一出水口21的水流水压太大。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外壳12的侧壁上的第二出水嘴50,第二出水嘴50上设有与进水通道111相连通的第二出水口51,本体11内还设有第二阀口113,第二出水口51通过第二阀口113与进水通道111相连通。优选将第二出水口51与第一出水口21分别设置在抽拉头的径向上的两侧,这样当抽拉头水平固定放置时,可选择将第一出水口21设于抽拉头的上表面,而将第二出水口51设于抽拉头的下表面,从而当第一出水口21流水时水流向上喷出,可用于漱口,而第二出水口51的水流向下流出方便进行常规用水。第二出水嘴50上设有气泡器,使得第二出水口51流出气泡水。
阀芯60还与第二阀口113相配合,阀芯60在第一位置时,阀芯60打开第一阀口112、关闭第二阀口113,并且第一出水嘴20在伸出位置;阀芯60在第二位置时,阀芯60打开第二阀口113、关闭第一阀口112,并且第一出水嘴20在缩回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请查阅图4,此时,转动件33与套筒31上的第一定位槽311相卡,从而使得推动件32相对套筒31缩回,推动件32进而通过阀芯60带动第一出水嘴20处于缩回位置,第一出水口21缩入外壳12中以实现隐藏,从而可使得第一出水口21的卫生性更好。此时,阀芯60处于第二位置以关闭第一阀口112并打开第二阀口113,使得进水通道111与第一出水通道621断开连通,进水通道111与第二出水口51相连通,水流经由进水通道111、第二阀口113和第二出水口51向下流出。
请查阅图5,在图4的状态下,按压一次第一出水嘴20,第一出水嘴20通过阀芯60带动推动件32往图中的右侧方向轴向滑动,推动件32进而带动转动件33往图中的右侧方向轴向滑动,当转动件33滑动至与套筒31的内壁失去周向限位时,在第一棘齿321和第二棘齿331的作用下,转动件33转动预设角度以与套筒31上的第二定位槽312相卡,从而使得推动件32相对套筒31伸出,推动件32进而通过阀芯60带动第一出水嘴20由图4的缩回位置活动至图5的伸出位置,第一出水口21外露出外壳12。与此同时,阀芯60也由第二位置活动至第一位置以打开第一阀口112、关闭第二阀口113,使得进水通道111与第一出水通道621相连通,进水通道111与第二出水口51相切断,水流经由进水通道111、第一阀口112和第一出水口21向上流出。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具有进水通道、阀腔和第一阀口;
第一出水嘴,能伸缩地装设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出水嘴具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
阀芯,在所述阀腔中滑动并与所述第一出水嘴联动配合以开闭所述第一阀口,所述阀芯上还形成有受力平衡部;
伸缩机构,活动设于所述主体内并与所述阀芯及所述第一出水嘴联动配合,按压所述第一出水嘴时,所述阀芯在所述伸缩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所述阀芯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芯打开所述第一阀口并且所述第一出水嘴相对所述主体滑动至伸出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出水口外露出所述主体,此时,所述受力平衡部受到与所述阀芯中的水流方向相反的水压作用力,使得所述阀芯处于受水压作用力平衡的状态;
所述阀芯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芯关闭所述第一阀口并且所述第一出水嘴相对所述主体滑动至缩回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出水口隐藏在所述主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设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或打开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受力平衡部上并与所述阀腔的内壁密封滑动配合,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受力平衡部受到的水压方向与所述阀芯上除了所述受力平衡部的其他部位受到的水压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平衡部背向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侧与所述阀腔的内壁围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泄压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嘴由所述缩回位置往所述伸出位置活动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出水口完全露出所述主体之后,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出水嘴由所述伸出位置往所述缩回位置活动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出水口刚要缩入所述主体之前,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断开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嘴由所述缩回位置往所述伸出位置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出水嘴活动至所述第一出水口完全露出所述主体的行程小于或等于所述阀芯活动至刚好打开所述第一阀口的行程;
所述第一出水嘴由所述伸出位置往所述缩回位置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出水嘴活动至所述第一出水口刚要缩入所述主体的行程大于或等于所述阀芯活动至刚好关闭所述第一阀口的行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形成在所述主体内的套筒、套设在所述套筒中的推动件、转动件和弹性复位件,所述套筒的内腔形成所述阀腔,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有沿周向交替布置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在轴向上具有预设间距,所述推动件与所述阀芯联动配合,所述预设间距界定了所述第一出水嘴的所述伸出位置和所述缩回位置之间的伸缩距离;
所述推动件上设有第一棘齿,所述转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棘齿相配合的第二棘齿,所述推动件和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套筒周向限位配合,所述弹性复位件对所述转动件施加与所述推动件的推动方向相反的弹性力,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转动件至所述转动件失去与所述套筒周向限位时,在所述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的作用下,所述转动件转动预设角度以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或第二定位槽相卡,往复推动所述推动件以带动所述转动件交替地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相卡,从而使得所述推动件相对所述套筒伸缩运动,所述推动件进而通过所述阀芯带动所述第一出水嘴在所述伸出位置和所述缩回位置之间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内腔形成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水口的第一出水通道,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推动件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出水嘴固定在所述出水管的外端,所述受力平衡部与所述出水管的内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出水管的内端之间形成过流间隙,所述进水通道的水经由所述过流间隙流入所述出水管中;
所述第一阀口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一阀口相分离配合时,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一阀口相密封配合时,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断开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内端与所述受力平衡部的一侧之间通过连接筋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条位于所述过流间隙处,所述受力平衡部的另一侧与所述推动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嘴上设有整流结构,水流经由所述整流结构整流后从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出,所述整流结构包括折弯的通流水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的第二出水嘴,所述第二出水嘴上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出水口,所述主体内还设有第二阀口,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阀芯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芯打开所述第一阀口、关闭所述第二阀口,并且所述第一出水嘴在所述伸出位置;所述阀芯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芯打开所述第二阀口、关闭所述第一阀口,并且所述第一出水嘴在所述缩回位置。
CN202021678993.5U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 Active CN212718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8993.5U CN212718171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8993.5U CN212718171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8171U true CN212718171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18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78993.5U Active CN212718171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8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27981B (zh) 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
CN110953389A (zh) 一种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
US10259000B2 (en) Circumferentially revolving water outlet device
CN112728160B (zh) 一种按压式切换出水的出水装置
CN212718171U (zh) 一种按压省力的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
CN211398705U (zh) 一种带有隐藏式出水口的出水装置
CN111589600A (zh) 一种花洒的出水切换结构
TWI376219B (zh)
CN214063867U (zh) 一种按压式切换出水的出水装置
US20210071398A1 (en) Countertop basin faucet with oral cleaner
CN113768645A (zh) 一种带洗牙功能的出水装置
CN215937755U (zh) 一种带洗牙功能的出水装置
CN215861877U (zh) 一种具有上出水嘴的龙头
CN210277384U (zh) 洗牙龙头抽取出水器
CN216895900U (zh) 具有两个出水口的出水装置
CN206261462U (zh) 一种手压咖啡机的手动泵
CN211175500U (zh) 一种防误开出水装置
CN209839222U (zh) 一种带漱口水功能的龙头
CN210411817U (zh) 一种造口袋冲洗工具
CN216379808U (zh) 一种圆管型清洗装置
CN210097982U (zh) 一种花洒
CN202982288U (zh) 一种洗牙器的操作手柄
CN111604204A (zh) 一种喷头组的使用方法
CN213358814U (zh) 一种按压泵以及含有该按压泵的多功能龙头
CN110594443A (zh) 一种带漱口水功能的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