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04757U - 一种复合铰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铰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04757U
CN212704757U CN202021395796.2U CN202021395796U CN212704757U CN 212704757 U CN212704757 U CN 212704757U CN 202021395796 U CN202021395796 U CN 202021395796U CN 212704757 U CN212704757 U CN 212704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mer
cutting
handle
awl
kn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57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坚
郭康
朱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aikesi Cutting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aikesi Cutting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aikesi Cutting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aikesi Cutting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57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04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04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04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铰刀,涉及汽车发动零部件加工设备领域,其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铰刀部,所述铰刀部包括若干平行设置在铰刀部刀身上的切削刃,所述切削刃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切削锥,所述切削刃上设置有第二切削锥,所述第一切削锥的一侧与第二切削锥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切削锥位于第一切削锥远离铰刀部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锥与铰刀部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切削锥与铰刀部轴线之间的夹角。本申请具有减少铰刀发生崩刃的可能性,提升铰刀钻孔的加工质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铰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发动零部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铰刀。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钛合金、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数量也越来越多,而如何在这些材料上制出高质量的装配孔已成为困扰汽车制造业的难题,尤其在复合材料上制孔更是一直困扰汽车制造业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些新型材料,传统的制孔技术在孔加工完毕后制孔精度和孔壁质量均难以保证。
由于复合材料和钛合金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普通铰刀存在加工发热量大,刀具易崩刃、易卡死、磨损速度快、孔壁质量差以及刀具寿命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铰刀发生崩刃的可能性,提升铰刀钻孔的加工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铰刀。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合铰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铰刀,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铰刀部,所述铰刀部包括若干平行设置在铰刀部刀身上的切削刃,所述切削刃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切削锥,所述切削刃上设置有第二切削锥,所述第一切削锥的一侧与第二切削锥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切削锥位于第一切削锥远离铰刀部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锥与铰刀部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切削锥与铰刀部轴线之间的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切削刃的端部设置第一切削锥和第二切削锥,且第一切削锥的夹角大于第二切削锥的夹角,第一切削锥的设置具有锥形导向作用,使得第一切切削锥的锥面受力均匀,使得铰刀部的端部定位更加准确,减少第一切削锥和第二切削锥发生崩刃现象,提升铰刀钻孔的加工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切削锥与铰刀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45°角的切削锥,具有锥形导向作用,能保证分散切削,切削力较小,加工过程比较平稳,适于高速切削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二切削锥与铰刀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5°的第二切削锥起校正作用,通过渐进式切削,提高了单次扩孔量,且受力变化小,加工稳定性好,极大的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铰刀部的刀身上开设有若干导屑槽,所述导屑槽位于相邻的切削刃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屑槽可将加工时产生的切屑排除,不会卡堵,且切屑排除时不会划伤已加工表面。
优选的,所述刀柄和铰刀部整体为硬质合金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质合金材料应用广泛,其切削速度比钴或高速钢材质的刀具更快。
优选的,所述刀柄与铰刀的中轴线处设置有进液槽,所述进液槽的一端与刀柄远离铰刀部的端部相互连通,所述进液槽的另一端深入铰刀部的内部,且在铰刀部的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与进液槽相互连通的出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复合铰刀进行钻孔工作时,通过进液槽通入冷却液,使得冷却液能够对铰刀部进行冷却,从而提升铰刀部的耐用度,改善了散热条件,同时冷却液还可对加工的工件进行冷却,提升工件的钻孔效果。
优选的,所述出液孔与进液槽轴线的夹角为45°,且出液孔朝向铰刀部远离刀柄的端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45°设置的出液孔能够更好的对铰刀部的整体进行冷却,同时还可将导屑槽内的切屑在冷却液的不断冲刷下排出,实用性较强。
优选的,所述刀柄与所述铰刀部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件进行不同深度的钻孔加工时,可通过连接组件方便的更换不同尺寸的铰刀部;同时在铰刀部产生崩刃现象时,通过连接组件更换铰刀部,进而无需更换刀柄,降低耗材。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同轴开设在刀柄端部的安装槽,所述铰刀部朝向安装槽的端部同轴固接有配合插入安装槽的安装块,安装块和安装槽的竖截面为腰形设置,且所述刀柄上设置有将安装块固定在安装槽内的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安装铰刀部时,先将安装块与安装槽相互对位,接着将安装块插入进安装槽内,随后通过螺钉将安装块安装在安装槽内,完成铰刀部与刀柄之间的安装,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铰刀部朝向刀柄的端部粘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套设在安装块上,且密封垫的内截面与安装块的外截面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的设置,可将铰刀部与刀柄连接处的空隙弥补,减少冷却液泄漏的可能性,实用性较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第一切削锥的设置具有锥形导向作用,使得第一切切削锥的锥面受力均匀,使得铰刀部的端部定位更加准确,减少第一切削锥和第二切削锥发生崩刃现象,提升铰刀钻孔的加工质量,15°的第二切削锥起校正作用,通过渐进式切削,提高了单次扩孔量,且受力变化小,加工稳定性好,极大的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2.提高铰刀耐用度,分层切削降低了切削刃的负荷,改善了散热条件,不易产生切屑挤塞导屑槽现象,切削刃的磨损明显减少;
3.在对工件进行不同深度的钻孔加工时,可通过连接组件方便的更换不同尺寸的铰刀部;同时在铰刀部产生崩刃现象时,通过连接组件更换铰刀部,进而无需更换刀柄,降低耗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细节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用以体现切削刃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用以体现进液槽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体现连接组件的爆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用以体现安装块与安装槽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中,1、刀柄;11、圆弧倒角;2、铰刀部;21、切削刃;211、第一切削锥;212、第二切削锥;22、导屑槽;3、进液槽;31、出液孔;4、连接组件;41、安装槽;42、安装块;43、螺钉;44、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复合铰刀。参照图1,一种复合铰刀,包括刀柄1,刀柄1一端的周面上开设有圆弧倒角11,使得刀柄1的装夹更加容易,刀柄1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铰刀部2,且铰刀部2与刀柄1之间同轴设置,铰刀部2与刀柄1之间整体为为硬质合金结构,硬质合金材料应用广泛,且强度和耐磨性较高,能够提升铰刀部2的使用寿命和切削效率。
参照图2和图3,铰刀部2包括六个平行设置在铰刀部2刀身上的切削刃21,切削刃21与铰刀部2的轴线平行设置,且六个切削刃21沿铰刀部2的周面均匀排布;铰刀部2的刀身上开设有6个导屑槽22,导屑槽22为直线型设置,导屑槽22位于相邻的切削刃21之间,且在导屑槽22远离铰刀部2端部的末端的深度逐渐减少,使得导屑槽22的末端呈弧形设置,使得进入导屑槽22内的切屑能够更加流畅的排出;切削刃21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切削锥211,切削刃21上还开设有第二切削锥212,第一切削锥211与第二切削锥212相互连接,且第二切削锥212位于第一切削锥211远离铰刀部2的端部设置,第一切削锥211和第二切削锥212之间的竖截面为V形设置,且第一切削锥211和第二切削锥212之间的V形夹角为钝角设置,进而提高铰刀部2的耐用度,分层切削降低了切削刃21的负荷,改善了散热条件,不易产生切屑挤塞导屑槽22现象,切削刃21的磨损明显减少;第一切削锥211与铰刀部2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第二切削锥212与铰刀部2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第一切削锥211的设置具有锥形导向作用,使得第一切切削锥的锥面受力均匀,能保证分散切削,切削力较小,加工过程比较平稳,同时使得铰刀部2的端部定位更加准确,减少第一切削锥211和第二切削锥212发生崩刃现象,提升铰刀钻孔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15°的第二切削锥212起校正作用,通过渐进式切削,提高了单次扩孔量,且受力变化小,加工稳定性好,极大的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参照图4,刀柄1与铰刀的中轴线处开设有进液槽3,进液槽3的一端与刀柄1远离铰刀部2的端部相互连通,进液槽3的另一端深入铰刀部2的内部,且在铰刀部2的周面上开设有两个与进液槽3相互连通的出液孔31,出液孔31沿进液槽3的轴线对称设置,出液孔31与进液槽3轴线的夹角为45°,且出液孔31朝向铰刀部2远离刀柄1的端部设置,出液孔31的远离进液槽3的一端位于导屑槽22内。在该复合铰刀进行钻孔工作时,通过进液槽3通入冷却液,45°设置的出液孔31能够更好的对铰刀部2的整体进行冷却,同时还可将导屑槽22内的切屑在冷却液的不断冲刷下排出,从而提升铰刀部2的耐用度,改善了散热条件,同时冷却液还可对加工的工件进行冷却,提升工件的钻孔效果。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将切削刃21的切削部分设计为V形,由于第一切削锥211和第二切削锥212之间的V形夹角为钝角设置,使得第一切削锥211和第二切削锥212的连接圆滑,加大了外缘处的夹角,加工过程中分层切削,改善了散热条件,切削刃21的磨损明显减少,从而减少崩刃现象的发生。由于第二切削锥212的切削锥角很小,从而使切削刃21加长,相对于只有一个切削锥角的铰刀来说,增大了切削层宽度,减小了切削层厚度,降低了切削刃21上单位长度上的负荷,减轻了第一切削锥211和第二切削锥212连接处的磨损,提高了刀具耐用度。而且冷却液易于进入切削区,加工时六个切削刃21同时投入切削,切削过程平稳。
实施例2
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刀柄1与铰刀部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4可拆卸连接。连接组件4包括同轴开设在刀柄1端部的安装槽41,铰刀部2朝向安装槽41的端部同轴固接有配合插入安装槽41的安装块42,安装块42和安装槽41的竖截面为腰形设置,且刀柄1上设置有将安装块42固定在安装槽41内的螺钉43,螺钉43穿过刀柄1和安装块42的侧壁,且螺钉43与刀柄1和安装块42的侧壁螺纹连接。铰刀部2朝向刀柄1的端部粘接有密封垫44,密封垫44套设在安装块42上,且密封垫44的内截面与安装块42的外截面相适配,密封垫44可将铰刀部2与刀柄1连接处的空隙弥补,减少冷却液泄漏的可能性。工作人员在安装铰刀部2时,先将安装块42与安装槽41相互对位,接着将安装块42插入进安装槽41内,随后通过螺钉43将安装块42安装在安装槽41内,完成铰刀部2与刀柄1之间的安装,方便快捷。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在对工件进行不同深度的钻孔加工时,可通过连接组件4方便的更换不同尺寸的铰刀部2;同时在铰刀部2产生崩刃现象时,通过连接组件4更换铰刀部2,进而无需更换刀柄1,降低耗材。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1),所述刀柄(1)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铰刀部(2),所述铰刀部(2)包括若干平行设置在铰刀部(2)刀身上的切削刃(21),所述切削刃(2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切削锥(211),所述切削刃(21)上设置有第二切削锥(212),所述第一切削锥(211)的一侧与第二切削锥(212)相互连接,且所述第二切削锥(212)位于第一切削锥(211)远离铰刀部(2)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锥(211)与铰刀部(2)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切削锥(212)与铰刀部(2)轴线之间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锥(211)与铰刀部(2)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削锥(212)与铰刀部(2)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部(2)的刀身上开设有若干导屑槽(22),所述导屑槽(22)位于相邻的切削刃(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和铰刀部(2)整体为硬质合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与铰刀的中轴线处设置有进液槽(3),所述进液槽(3)的一端与刀柄(1)远离铰刀部(2)的端部相互连通,所述进液槽(3)的另一端深入铰刀部(2)的内部,且在铰刀部(2)的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与进液槽(3)相互连通的出液孔(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31)与进液槽(3)轴线的夹角为45°,且出液孔(31)朝向铰刀部(2)远离刀柄(1)的端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与所述铰刀部(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4)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同轴开设在刀柄(1)端部的安装槽(41),所述铰刀部(2)朝向安装槽(41)的端部同轴固接有配合插入安装槽(41)的安装块(42),安装块(42)和安装槽(41)的竖截面为腰形设置,且所述刀柄(1)上设置有将安装块(42)固定在安装槽(41)内的螺钉(4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部(2)朝向刀柄(1)的端部粘接有密封垫(44),所述密封垫(44)套设在安装块(42)上,且密封垫(44)的内截面与安装块(42)的外截面相适配。
CN202021395796.2U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复合铰刀 Active CN212704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5796.2U CN212704757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复合铰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5796.2U CN212704757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复合铰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04757U true CN212704757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07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5796.2U Active CN212704757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复合铰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04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1121B (zh) 可转位钻镗倒角复合刀具
EP3771512B1 (en) Drill
CN204053031U (zh) 一种硬质合金钻铰刀
CN110893488A (zh) 一种高效不等分多刃扩铰刀
CN212704757U (zh) 一种复合铰刀
US20200030894A1 (en) Drilling Tool Comprising A Replaceable Cutting Disk
CN209935966U (zh) 一种进气管导管孔加工刀具
CN218983220U (zh) 一种复合精镗刀
JP2021186914A (ja) 孔の仕上げ加工工具及び孔の仕上げ加工品の製造方法
CN211387180U (zh) 一种高效不等分多刃扩铰刀
CN109513953A (zh) 一种多用途深孔镗头及其使用方法
CN114919006A (zh) 一种钻头及其生产工艺
CN112792407B (zh) 一种加工阶梯锥度深孔铰刀
CN212761368U (zh) 硬质合金高速铣刀
CN211889148U (zh) 一种深孔加工用超长硬质合金深孔麻花钻
CN105269057B (zh) 一种复合铣刀
CN210023873U (zh) 一种用于孔加工的复合刀杆
CN206622639U (zh) 用于制造刀具的坯料及其刀具
CN218362288U (zh) 一种多功能铣铰刀具结构
CN220700068U (zh) 光纤预制棒深孔加工刀头及其设备
KR102628837B1 (ko) 교차 구조의 밀링용 pcd 복합 커터
CN210731017U (zh) 一种反向加工各种直径孔口倒角的复合刀
CN217941966U (zh) 具有辅助刀槽的阶梯钻头
CN203900571U (zh) 内冷可换刀头加长铲钻
CN212917754U (zh) 涂层合金内冷麻花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