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9861U - 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9861U
CN212699861U CN202020585093.XU CN202020585093U CN212699861U CN 212699861 U CN212699861 U CN 212699861U CN 202020585093 U CN202020585093 U CN 202020585093U CN 212699861 U CN212699861 U CN 212699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tube
needle tubing
wall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850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函阳
姜伟
赵莎
廖娟
张诗豪
刘盈盈
刘小琴
蔡尚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Original Assignee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filed Critical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Priority to CN2020205850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9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9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9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针管、滑动且可锁紧地设置在针管内的针芯和滑动且可锁紧地设置在针管外的套管,针管上设有与针管外壁倾斜设置的支管,支管上设有单向阀,针芯包括分别设置在针管外的尖刺端和手推端,针管的外壁上设有气囊,气囊设置在针管和套管之间,套管设置在针管靠近尖刺端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为现有张力性气胸提供一种方便拔出针芯且便于固定的排气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张力性气胸是院前急救常遇到的创伤性损伤,极易引起死亡,目前院前张力性气胸的处置为空针穿刺,在套上手套,手套上剪一个缺口形成活瓣,入院后在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繁琐,院外处置时,不能很好达到无菌要求。现有专利介绍了一些排气组件,但是现有排气组件中采用具有弹性自回缩性能的密封塞作为针芯拔出时的密封盖,当针芯拔出时,该密封塞将针管后端密封,从而使针管和支管之间形成排气通道,但是在针芯拔出时,该密封塞可能产生较大的阻力,使针芯不易拔出,甚至可能将针管拔出,还有一些排气组件缺少固定装置,当针管排气时,针管无法很好的固定在患者胸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为现有张力性气胸提供一种方便拔出针芯且便于固定的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包括:针管、滑动且可锁紧地设置在针管内的针芯和滑动且可锁紧地设置在针管外的套管,针管上设有与针管外壁倾斜设置的支管,支管上设有单向阀,针芯包括分别设置在针管外的尖刺端和手推端,针管的外壁上设有气囊,气囊设置在针管和套管之间,套管设置在针管靠近尖刺端的一端。
该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设有针管,针管上设有支管,作为排气的主要通道,针管中设有针芯,针芯可带动针管进行穿刺,由于针芯与针管滑动且可锁紧连接,当穿刺时,将针芯与针管固定连接,从而使针芯带动针管穿刺,此时针芯将针管端部堵住,使针管和支管无法连通,当进行排气时,需将针管滑动退出针管直至针管的前端和支管连通,为排气提供通道。支管上设置单向阀,保证气体只能从患者胸腔向外排出。针管的外壁上设有气囊,气囊外还设有套管,在针管进入患者胸腔之前,气囊没有膨胀,处于针管和套管之间的间隙中,当针管和套管穿刺进入患者胸腔后,气囊也进入患者胸腔,将套管松开并退回,使气囊充气膨胀,气囊抵触在患者的胸腔内壁上,同时套管的下端抵触在患者的胸腔外壁上,从而将该穿刺装置固定,针管无法拔出也无法插入,保证了穿刺深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针管和针芯通过螺纹连接,针管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内螺纹设置在支管和手推端之间,针芯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和尖刺端的距离小于等于支管和第一内螺纹之间的距离。
螺纹连接简单可靠,穿刺时,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配合,将针芯和针管固定连接,保证穿刺时两者共同进入,当排气时,针芯向外退出,直至第一外螺纹到达第一内螺纹处,将针芯和针管固定,此时针芯起到密封作用,保证患者胸腔的气体从支管排出。为保证针芯不阻挡排气通路,将针芯必须退回到支管之后的针管中,使支管和针管完全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针管和套管通过螺纹连接,针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三外螺纹,第三外螺纹设置在气囊远离尖刺端的一端,套管的内壁分别设有与第三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和第三内螺纹。
穿刺时,套管和针管的端部齐平,一同穿刺进入患者胸腔,套管退回后,套管位于患者胸腔的外部,并且下端抵触在患者的胸腔外壁上。通过第二内螺纹、第三内螺纹与第三外螺纹配合,可将套管固定在不同位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气囊上设有充气管,气囊和充气管靠近气囊的一端设置在针管和套管之间。
气囊上设置可以充气的充气管,充气管设置在套管和针管之间的间隙中,保证穿刺时,充气管不会产生不必要的穿刺阻力,并对充气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充气管在穿刺过程中被挤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充气管远离气囊的一端设有指示气囊。
在充气管上设置指示气囊,通过观察指示气囊,便于体外观察气囊的充气状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支管上还设有排气开关。
该排气开关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采用夹子或者类似于输液管上的滚动开关。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针管靠近尖刺端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通孔,便于多方向排气。
为放置针管底端的孔被意外堵住无法排气,在针管的底端外壁上设置通孔,孔的个数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针管靠近手推端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圆弧凸起。
圆弧凸起加手部与针管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气囊与针管靠近尖刺端一端的距离为6-9cm。
根据临床数据,穿刺深度为6-9cm,应保证达到穿刺深度时,气囊位于患者胸腔中,且气囊充气后抵触在患者的胸腔内壁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三外螺纹和气囊之间的距离为1.5-2cm。
第三外螺纹和气囊之间应为患者胸腔内和胸腔外的距离,从而保证套管退回后下端正好抵触在患者的胸腔外壁上。因气囊具有一定的膨胀范围,从而可调整气囊和套管下端的距离,适应不同患者的胸腔壁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能够快速完成穿刺并进行排气。该装置中针芯既可以带动针管进入患者胸腔,又可作为密封盖对针管后端进行密封,针芯拔出轻松方便,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且无需额外使用密封塞对针管进行密封。该装置还设有用于固定的气囊和套管,气囊抵触在患者的胸腔内壁上,套管抵触在患者的胸腔外壁上,从而对针管进行定位,针管固定良好,还可在支管上连接水封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另外套管还可对气囊以及充气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穿刺时将气囊以及充气管挤破,保证气囊顺利进入患者胸腔,套管还可避免气囊和充气管造成穿刺阻力,并且气囊充气后还可起到一定的压迫止血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针管;11-第一内螺纹;12-第三外螺纹;13-通孔;14-圆弧凸起;2-针芯;21-尖刺端;22-手推端;23-第一外螺纹;24-第二外螺纹;3-套管;31-第二内螺纹;32-第三内螺纹;4-支管;41-单向阀;42-排气开关;5-气囊;51-充气管;511-指示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1、滑动且可锁紧地设置在针管1内的针芯2和滑动且可锁紧地设置在针管1外的套管3,套管3设置在针管1靠近尖刺端21的一端。针管1上设有与针管1外壁倾斜设置的支管4,支管4上设有单向阀41和排气开关42,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41采用医用鸭嘴阀,排气开关42采用类似输液管上的开关。针管1的外壁上设有气囊5,气囊5设置在针管1和套管3之间,气囊5上设有充气管51,气囊5和充气管51靠近气囊5的一端设置在针管1和套管3之间,充气管51远离气囊5的一端设有指示气囊511。在本实施例中,气囊5与针管1靠近尖刺端21一端的距离为6cm。
参照图2,针芯2包括分别设置在针管1外的尖刺端21和手推端22。
针管1和针芯2通过螺纹连接,参照图3,针管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11,第一内螺纹11设置在支管4和手推端22之间,参照图2,针芯2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内螺纹11配合的第一外螺纹23和第二外螺纹24,第一外螺纹23和尖刺端21的距离小于等于支管4和第一内螺纹11之间的距离。
针管1和套管3通过螺纹连接,参照图3,针管1的外壁上设有第三外螺纹12,第三外螺纹12设置在气囊5远离尖刺端2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外螺纹12和气囊5之间的距离为1.5cm。参照图4,套管3的内壁分别设有与第三外螺纹12配合的第二内螺纹31和第三内螺纹32。
参照图3,针管1靠近尖刺端21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通孔13。针管1靠近手推端22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圆弧凸起14。
参照图1和图5,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为:穿刺开始操作前,针芯2上的第二外螺纹24和针管1上的第一内螺纹11配合使针芯2和针管1固定连接,此时,针芯2的尖刺端21和手推端22均保持在针管1外。套管3上的第二内螺纹31和针管1上的第三外螺纹12配合使套管3固定在针管1外壁上,套管3的下端与针管1的下端齐平,支管4上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穿刺排气时,完成前序定位消毒等程序后,使针芯2带动针管1以及套管3向患者胸腔中进行穿刺,当气囊5完全进入患者胸腔,达到穿刺深度后,松开套管3与针管1的螺纹连接,向患者体外拔出套管3,并通过第三内螺纹32和第三外螺纹12配合将套管3固定在针管1外壁上,此时套管3的下端抵触在患者的胸腔外壁上,通过充气管51对气囊5充气,气囊5抵触在患者的胸腔内壁上,当观察到指示气囊511达到所需的充气压力时,停止充气。套管3和气囊5共同作用限制了针管1的移动,固定好针管1后,将针芯2和针管1松开,向外退回针芯2,直至针芯2上的第一外螺纹23到达针管1上的第一内螺纹11处,将针芯2固定在针管1上,打开排气开关42,通过支管4即可进行排气。当患者住院期间,还可在支管4的端部外接水封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1)、滑动且可锁紧地设置在所述针管(1)内的针芯(2)和滑动且可锁紧地设置在所述针管(1)外的套管(3),所述针管(1)上设有与所述针管(1)外壁倾斜设置的支管(4),所述支管(4)上设有单向阀(41),所述针芯(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针管(1)外的尖刺端(21)和手推端(22),所述针管(1)的外壁上设有气囊(5),所述气囊(5)设置在所述针管(1)和所述套管(3)之间,所述套管(3)设置在所述针管(1)靠近所述尖刺端(2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1)和所述针芯(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针管(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11),所述第一内螺纹(11)设置在所述支管(4)和所述手推端(22)之间,所述针芯(2)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11)配合的第一外螺纹(23)和第二外螺纹(24),所述第一外螺纹(23)和所述尖刺端(21)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支管(4)和所述第一内螺纹(11)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1)和所述套管(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针管(1)的外壁上设有第三外螺纹(12),所述第三外螺纹(12)设置在所述气囊(5)远离所述尖刺端(21)的一端,所述套管(3)的内壁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三外螺纹(12)配合的第二内螺纹(31)和第三内螺纹(3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5)上设有充气管(51),所述气囊(5)和所述充气管(51)靠近所述气囊(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针管(1)和所述套管(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51)远离所述气囊(5)的一端还设有指示气囊(5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4)上还设有排气开关(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1)靠近所述尖刺端(21)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通孔(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1)靠近所述手推端(22)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圆弧凸起(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5)与所述针管(1)靠近所述尖刺端(21)一端的距离为6-9c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外螺纹(12)和所述气囊(5)之间的距离为1.5-2cm。
CN202020585093.X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 Active CN212699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5093.XU CN212699861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5093.XU CN212699861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9861U true CN212699861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43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85093.XU Active CN212699861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9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1754B2 (en) Method for anchoring and sealing a cannula assembly to the body of a patient
US6592602B1 (en) Balloon dissection apparatus
US20040111061A1 (en) Trocar having an inflatable cuff for maintaining an insufflated abdominal cavity during an open laparaoscopy procedure
US4869717A (en) Gas insufflation needle with instrument port
US5957888A (en) Surgical cannula having a variable length
US820225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an intravenous catheter
US20060276818A1 (en) Safety-stop device
US20090182279A1 (en) Trocar anchor
US8608697B2 (en) Insertion indicator for needle
CN103394157B (zh) 一种具有通道扩张、保持功能的手术装置
US20140364832A1 (en) Tamponade trocar device and method
CN212699861U (zh) 一种张力性气胸排气装置
CN104546079A (zh) 一种防止腹腔内脏器穿刺损伤的腹腔镜手术用穿刺套管
WO1992010141A1 (en) Trochar system for laparoscopy
CN203389204U (zh) 一种具有通道扩张、保持功能的手术装置
US20200323556A1 (en) Balloon trocar including a pin
CN201168045Y (zh) 腹腔镜套管再入引导器
US20210378705A1 (en) Surgical access assembly with release feature
CN216854793U (zh) 经自然腔道穿刺器
CN215425065U (zh) 一种腹腔镜保胆碎石取石用套管器
CN108498148B (zh) 配用小型容纳袋的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及方法
CN207445014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穿刺器
CN219700054U (zh) 用于胸膜腔穿刺手术的安全辅助装置
CN213345867U (zh) 一种穿刺器固定装置
CN209332210U (zh) 自锁死安全型气腹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