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7266U - 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7266U
CN212697266U CN202021461646.7U CN202021461646U CN212697266U CN 212697266 U CN212697266 U CN 212697266U CN 202021461646 U CN202021461646 U CN 202021461646U CN 212697266 U CN212697266 U CN 212697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nd
water inlet
frog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616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远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ning Tong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Tongwe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ning Tong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Tongw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ning Tong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Tongw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ning Tong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616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7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7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7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水便分离池、物理过滤池、生物过滤池与蓄水池;所述养殖池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与至少一个第一排水口,所述水便分离池设置有第三进水口、第二出水口与排粪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与第三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物理过滤池设置有第四进水口、第三出水口与排污口,所述第四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通过过滤池对废水进行净化,使得水体能够被清洁达到继续养殖的标准,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食用蛙类的养殖中,牛蛙是一种比较爱干净的动物,牛蛙通过干净的水源对自身进行清洁。但是目前的养殖牛蛙的养殖池为封闭的养殖池,牛蛙的排泄物容易混入养殖的水体中,造成污染。所以在养殖牛蛙时需要经常对养殖池内的水进行更换,养殖牛蛙时全部使用干净的水成本很高且浪费严重,利用天然水和低成本循环水是该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水资源浪费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水便分离池、物理过滤池、生物过滤池与蓄水池;
所述养殖池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与至少一个第一排水口,所述水便分离池设置有第三进水口、第二出水口与排粪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与第三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物理过滤池设置有第四进水口、第三出水口与排污口,所述第四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生物过滤池设置有第五进水口与第四出水口,所述第五进水口与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蓄水池设置有水泵、第六进水口与第五出水口,所述第六进水口与所述第四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水泵,所述水泵泵向所述第五出水口,所述第五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的中部拱起,形成喂食台,所述喂食台的底边与所述养殖池的池壁围成储水的沟渠,所述沟渠至少设置一个集污口,所述集污口与所述第一排水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集污口的水平面低于所述沟渠的水平面,所述集污口与所述沟渠的连接处为10~15°的斜坡。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内至少设有一个气石,所述气石与氧气管连接,所述氧气管安装于所述养殖池的池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四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物理过滤池侧边的顶部,所述物理过滤池内设有两层过滤装置,两层所述过滤装置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排污口设置于所述物理过滤池的侧壁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陶瓷吸附珊瑚环吸附层与活性炭层,所述陶瓷吸附珊瑚环吸附层设置于所述活性炭层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五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生物过滤池侧壁的顶部,所述生物过滤池内设置有两组生物过滤环,两组所述生物过滤环平行设置,所述第四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生物过滤池侧壁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生物过滤环的下方。
优选的,生物过滤环为半软性弹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水便分离池、物理过滤池与生物过滤池,三组过滤池对养殖废水进行净化,使得净化后的水体能够重复投入养殖池内继续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生物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物理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养殖池1、第一进水口1a、第二进水口1b、第一排水口1c、喂食台1d、沟渠1e、集污口1f、气石1g、氧气管1h、水便分离池2、第三进水口2a、第二出水口2b、排粪口2c、物理过滤池3、第四进水口3a、第三出水口3b、排污口3c、过滤装置3d、陶瓷吸附珊瑚环吸附层3da、活性炭层3db、生物过滤池4、第五进水口4a、第四出水口4b、生物过滤环4c、蓄水池5、水泵5a、第六进水口5b、第五出水口5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水便分离池2、物理过滤池3、生物过滤池4与蓄水池5;
所述养殖池1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a、第二进水口1b与至少一个第一排水口1c,所述水便分离池2设置有第三进水口2a、第二出水口2b与排粪口2c,所述第一排水口1c与第三进水口2a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物理过滤池3设置有第四进水口3a、第三出水口3b与排污口3c,所述第四进水口3a与所述第二出水口2b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生物过滤池4设置有第五进水口4a与第四出水口4b,所述第五进水口4a与所述第三出水口3b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蓄水池5设置有水泵5a、第六进水口5b与第五出水口5c,所述第六进水口5b与所述第四出水口4b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蓄水池5内设置水泵5a,所述水泵5a泵向所述第五出水口5c,所述第五出水口5c与所述第二进水口1b通过管道连接。
在食用蛙类的养殖中,牛蛙是一种比较爱干净的动物,牛蛙通过干净的水源对自身进行清洁。但是目前的养殖牛蛙的养殖池为封闭的养殖池1,牛蛙的排泄物容易混入养殖的水体中,造成污染。所以在养殖牛蛙时需要经常对养殖池1内的水进行更换,养殖牛蛙时全部使用干净的水成本很高且浪费严重,在本系统中设置有养殖池1、水便分离池2、物理过滤池3、生物过滤池4与蓄水池5;所述养殖池1内可以养殖青蛙,在初始养殖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1a向养殖池1内输送水,保证青蛙体表的湿润与饮用,在养殖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1a通入水,保持青蛙的用水量。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与废水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排水口1c排出所述养殖池1,废水会先经过所述水便分离池2,水便分离池2为普通的空腔室,通过粪便与水的密度不同实现水与粪便自动分离,分离出来的粪便将通过所述排粪口2c排出,以供其他蔬菜种植用作肥料。通过所述水便分离池2分离的水含有杂质与细菌,无法继续用于青蛙养殖,需要进一步通过所述物理过滤池3过滤水中的杂质,所述水便分离池2通过第二出水口2b将水运送到所述第四进水口3a,将需要过滤的水送到所述物理过滤池3,通过物理的吸附与沉淀过来水中的杂质,过滤后的杂质可以通过所述排污口3c排出本系统,过滤完的水通过所述第三排水口排出所述物理过滤池3,并通过所述第五进水口4a排入所述生物过滤池4,所述生物过滤池4设置有硝化细菌、乳酸菌等,净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使得水体可以继续提供给青蛙使用,进化后的水通过所述第四排水口排出,并通过所述第六进水口5b进入到蓄水池5,待水在所述蓄水池5存储到一定的程度时,开启所述水泵5a,所述水泵5a将水泵5a离所述第五排水口并向所述第二进水口1b输送,被净化后的水继续供给给所述养殖池1。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1的中部拱起,形成喂食台1d,所述喂食台1d的底边与所述养殖池1的池壁围成储水的沟渠1e,所述沟渠1e至少设置一个集污口1f,所述集污口1f与所述第一排水口1c连通。
由于蛙类在陆地中的进食比水中进食要方便,所以在所述养殖池1的中部设置有喂食台1d,所述喂食台1d要高于所述沟渠1e,给蛙类流出有无水的平台进食,所述沟渠1e内充装有水,可为蛙类提供清洁的水源。而一般的蛙类习惯在水里排粪,在所述沟渠1e内设置有集污口1f,打开所述集污口1f可以打开所述沟渠1e内的水,往所述水便分离池2中输送,既能更换水源,也能将粪便排出所述养殖池1。
优选的,所述集污口1f的水平面低于所述沟渠1e的水平面,所述集污口1f与所述沟渠1e的连接处为10~15°的斜坡。
所述集污口1f下沉,更加容易使得粪便收集堆积在所述集污口1f处,所述所述集污口1f与所述沟渠1e的连接处为斜坡,在清洁所述沟渠1e时,斜坡会方便粪便的滚动并掉落在所述集污口1f内。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1内至少设有一个气石1g,所述气石1g与氧气管1h连接,所述氧气管1h安装于所述养殖池1的池壁上。
一般的养殖池1内的蛙的密度较大,且不会设置有绿色的植被,当夏天或者中午气温较高时,所述养殖池1内容易发生缺氧的现象,所以在所述养殖内设置有所述气石1g与氧气管1h,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可以开始氧气管1h为蛙类提供氧气,避免所述养殖池1内氧气不足,导致蛙类死亡。
优选的,所述第四出水口4b设置于所述物理过滤池3侧边的顶部,所述物理过滤池3内设有两层过滤装置3d,两层所述过滤装置3d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出水口3b与排污口3c设置于所述物理过滤池3的侧壁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d的下方。
所述水便分离池2分类后的水将通过所述第四出水口4b进入到所述物理过滤池3,所述第四出水口4b设置在所述物理过滤池3的顶部,水在落入所述物理过滤池3后由于重力的影响会冲刷到所述过滤装置3d中,所述过滤装置3d对其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体将会从所述过滤装置3d下方的所述三出水口排出,过滤到的杂质可以通过所述排污口3c排出。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3d包括陶瓷吸附珊瑚环吸附层3da与活性炭层3db,所述陶瓷吸附珊瑚环吸附层3da设置于所述活性炭层3db的上方。
通过两组吸附口径不同的过滤装置3d对水体中的杂质进行吸附,能够吸附颗粒直径不同的杂质,提高吸附杂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五进水口4a设置于所述生物过滤池4侧壁的顶部,所述生物过滤池4内设置有两组生物过滤环4c,两组所述生物过滤环4c平行设置,所述第四出水口4b设置于所述生物过滤池4侧壁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生物过滤环4c的下方。
在水进入到所述生物过滤池4内,由于所述生物过滤池4是通过细菌分解,所以过滤的速度较慢,一般是水是在所述生物过滤池4内存储一定时间后在打开所述第四出水口4b,就净化后的水排入到蓄水池5中。
优选的,生物过滤环4c为半软性弹性材料。
半软性弹性材料材质为聚丙烯、聚乙烯制成,具有耐腐蚀、耐老化、使用寿命长、布气性能性能好的特点,且布水和布气的性能好,可使气、水、硝化菌、乳酸菌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换,且半软性弹性材料有多孔的特性,方便硝化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类附着。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水便分离池(2)、物理过滤池(3)、生物过滤池(4)与蓄水池(5);
所述养殖池(1)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a)、第二进水口(1b)与至少一个第一排水口(1c),所述水便分离池(2)设置有第三进水口(2a)、第二出水口(2b)与排粪口(2c),所述第一排水口(1c)与第三进水口(2a)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物理过滤池(3)设置有第四进水口(3a)、第三出水口(3b)与排污口(3c),所述第四进水口(3a)与所述第二出水口(2b)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生物过滤池(4)设置有第五进水口(4a)与第四出水口(4b),所述第五进水口(4a)与所述第三出水口(3b)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蓄水池(5)设置有水泵(5a)、第六进水口(5b)与第五出水口(5c),所述第六进水口(5b)与所述第四出水口(4b)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蓄水池(5)内设置水泵(5a),所述水泵(5a)泵向所述第五出水口(5c),所述第五出水口(5c)与所述第二进水口(1b)通过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中部拱起,形成喂食台(1d),所述喂食台(1d)的底边与所述养殖池(1)的池壁围成储水的沟渠(1e),所述沟渠(1e)至少设置一个集污口(1f),所述集污口(1f)与所述第一排水口(1c)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口(1f)的水平面低于所述沟渠(1e)的水平面,所述集污口(1f)与所述沟渠(1e)的连接处为10~15°的斜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内至少设有一个气石(1g),所述气石(1g)与氧气管(1h)连接,所述氧气管(1h)安装于所述养殖池(1)的池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出水口(4b)设置于所述物理过滤池(3)侧边的顶部,所述物理过滤池(3)内设有两层过滤装置(3d),两层所述过滤装置(3d)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出水口(3b)与排污口(3c)设置于所述物理过滤池(3)的侧壁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d)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3d)包括陶瓷吸附珊瑚环吸附层(3da)与活性炭层(3db),所述陶瓷吸附珊瑚环吸附层(3da)设置于所述活性炭层(3db)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进水口(4a)设置于所述生物过滤池(4)侧壁的顶部,所述生物过滤池(4)内设置有两组生物过滤环(4c),两组所述生物过滤环(4c)平行设置,所述第四出水口(4b)设置于所述生物过滤池(4)侧壁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生物过滤环(4c)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过滤环(4c)为半软性弹性材料。
CN202021461646.7U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Active CN212697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1646.7U CN212697266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1646.7U CN212697266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7266U true CN212697266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08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61646.7U Active CN212697266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72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0673A (zh) * 2021-04-20 2021-06-18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棚式的牛蛙养殖繁育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CN116098112A (zh) * 2021-11-09 2023-05-12 中洋渔业(清远)有限公司 一种牛蛙鱼虾立体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0673A (zh) * 2021-04-20 2021-06-18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棚式的牛蛙养殖繁育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CN116098112A (zh) * 2021-11-09 2023-05-12 中洋渔业(清远)有限公司 一种牛蛙鱼虾立体养殖水体循环利用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1057B (zh) 一种生物炭模块化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CN102090353B (zh) 一种大容积立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12697266U (zh) 一种蛙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CN108094301B (zh) 一种基于生物絮团异位处理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8147546A (zh) 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
CN110386666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表面流湿地-复合塘系统
CN105210976A (zh) 高密度养殖循环水的处理设备
CN101870539A (zh) 一种污水净化的曝气生物滤池
CN219628639U (zh) 水产养殖系统
CN210445001U (zh) 一种鱼菜共生养殖鱼缸
CN110122398B (zh) 一种易位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
CN219079289U (zh) 一种三池两坝式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CN112125405A (zh) 一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7677008U (zh) 一种原位修复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孵化净水平台
CN110563150A (zh) 基于微生物和浮游动物增殖的生物除藻方法
TWI611758B (zh) 高密度養殖循環水的處理設備
CN206126999U (zh) 一种淡水鱼循环过滤池
CN211793829U (zh) 一种应用于池塘内循环水槽的智能冲污系统
CN212087647U (zh) 一种具有循环自净功能的生态鱼缸
KR102131792B1 (ko) 해수조용 정수 시스템
CN103112995A (zh) 一种大型水域内网箱养殖的污水处理装置和方法
CN212184747U (zh)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水培式鱼菜共生系统
CN114467832A (zh) 一种水体自循环淡水生态养殖系统
CN201427890Y (zh) 一种污水净化的曝气生物滤池
CN220545655U (zh) 一种鱼类循环养殖车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en Yuanhong

Inventor after: Mi Haif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Lu

Inventor after: Li Baosheng

Inventor after: Lu Chunyun

Inventor before: Wen Yuanh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8

Address after: No. 588, Middle Tianfu Avenue, Chengdu Hi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610000, Sichuan

Patentee after: Tongwe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ning Tongwei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ngwei International Center, No.588, middle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TONGWEI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ning Tongwei Bio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