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4530U - 警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警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4530U
CN212694530U CN202021128517.6U CN202021128517U CN212694530U CN 212694530 U CN212694530 U CN 212694530U CN 202021128517 U CN202021128517 U CN 202021128517U CN 212694530 U CN212694530 U CN 212694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dule
sound
warning devic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285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垚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ci Co ltd
Arios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c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c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c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285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4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4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4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警示装置,包括手持件、发光模块以及发音模块。手持件包括壳体以及电池,而壳体一侧形成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另一侧形成有主对接部。发光模块具有透光本体以及发光单元,而透光本体连接于壳体的主对接部。发音模块具有发音本体以及蜂鸣器,发音本体连接于发光模块的透光本体,且发音本体远离手持件的另一侧。发光单元与蜂鸣器电性连接于手持件的电池。本实用新型可依序连接组装手持件、发光模块与发音模块为一体,作为多功能使用,或根据需求而拆卸组装为单一功能使用。再者,发光警示功能设计可利用旋转式开关启闭以增加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警示装置
技术领域
一种警示装置,尤指可快速组装发光功能与蜂鸣功能的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警示装置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具警示效果的发光产品装置、蜂鸣器或是哨子产品等,常见如警政人员、保安人员或是一般民众携带使用,或是装设于特定地点或位置以作为安全警示作用。其中蜂鸣器是一种电子讯响器,其与喇叭或哨子不同,蜂鸣器采用电压供电,于导电后会发出震动警示音,亦常见用于防盗或其它警示用途。
但是,上述警示装置大多为单一功能使用,常见警政人员或保安人员手拿着警示棒,口吹哨子作为指挥人车安全,这使用上相当不便,甚至危害警政人员或保全人员自身被人车侵害的风险。虽有业者研发出针对LED有声三角警示牌,主要作为交通事故的警示用途,警示功能是同步启动运作,但整体结构设计过于复杂、耗电且应用上非常受限,对于维修也相当不便利。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根据需求快速组装、拆卸所需要的警示模块功能,不仅维修便利,且警示模块能各自单独生产,后续再依需求组装应用,极具市场竞争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利用电子哨与警示灯两用的警示功能,除了可分别操作警示功能的运作而防止误触的问题,以及简化操作复杂度,可提升使用便利性与增加自身、他人的安全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警示装置包括手持件、发光模块以及发音模块。手持件包括壳体以及容置壳体内部的电池,而壳体一侧形成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另一侧形成有主对接部。发光模块包括透光本体,以及位于透光本体内的发光单元与电性连接发光单元的旋转开关件,且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于手持件的电池,透光本体的相对两侧具有相配合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主对接部为相配合连接,旋转开关件与该透光本体相对旋转以控制发光单元的发光启闭运作。发音模块包括发音本体以及位于发音本体内的蜂鸣器。蜂鸣器电性连接于手持件的电池,发音模块具有副对接部,副对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及主对接部为相配合连接。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块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块的旋转控制开启发光功能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模块的旋转控制关闭发光功能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警示装置;1-手持件;11-壳体;111-握持部;112-主对接部;12-电池;13-驱动电路板;14-发音开关;15-音量调整件;2-发光模块;21-透光本体;211-第一导电通道;212-第一连接部;213-第二连接部;22-发光单元;221-定位槽;222-切换开关部;23-旋转开关件;231、232-止挡件;233-容置部;24-底座;241-安装面;242-操作面;243-定位件;3-发音模块;31-发音本体;311-第二导电通道;312-出音口;313-副对接部;32-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解决现有警示装置都是单一功能,无法满足现有生活所需维护安全使用效率与便利性的问题,本案发明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开发,据以改善现有产品的诟病,后续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如何以一种警示装置来达到最有效率的功能诉求。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警示装置100包括手持件1、发光模块2以及发音模块3。手持件1、发光模块2与发音模块3为依序连接组装为一体。手持件1包括壳体11以及容置壳体11内部的电池12,而壳体11一侧形成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111,另一侧形成有主对接部112。手持件1进一步包括容置壳体11内部的驱动电路板13、设置于握持部111的发音开关14,以及设置于握持部111的音量调整件15。驱动电路板13、发光单元22与电池12形成电性连接,发音开关14与音量调整件15电性连接壳体11内部的驱动电路板13。电池12为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
发光模块2包括透光本体21,以及位于透光本体21内的发光单元22与电性连接发光单元22的旋转开关件23。发光单元22电性连接于手持件1的电池12,而透光本体21连接于壳体11的主对接部112,透光本体21具有第一导电通道211,第一导电通道211连通容置壳体11内部,能将导体(图中未示)设置于第一导电信道211中,发光单元22与手持件1的电池12通过导体形成电性连接。旋转开关件23与透光本体21相对旋转以控制发光单元22的发光启闭运作,容后详述。其中,透光本体21的相对两侧设有相配合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213,第一连接部212与主对接部112为相配合连接。例如壳体11的主对接部112为连接槽,如导槽,第一连接部212为相配合连接槽的连接件,如倒勾,倒勾对应置入导槽中勾勒相连接,使主对接部112与第一连接部212形成连接固定。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连接部212若为连接件设计,如倒勾,则第二连接部213为连接槽设计,如导槽,此第二连接部213与主对接部112为结构相同。
发音模块3包括发音本体31以及位于发音本体31内的蜂鸣器32,发音本体31具有多个出音口312与副对接部313,且多个出音口312远离发音模块3的副对接部313。蜂鸣器32电性连接于手持件1的电池12,而发音本体31连接于发光模块2的透光本体21,且发音本体31远离手持件1的另一侧。发音本体31具有第二导电通道311,透光本体21的第一导电通道211与第二导电通道311相连通,第一导电通道211与第二导电通道311利用导体电性连接于手持件1的电池12。其中,副对接部313与第二连接部213为相配合结构,若第二连接部213为连接槽,如导槽,则副对接部313为连接件,如倒勾,倒勾对应置入导槽中勾勒相连接,使副对接部313与第二连接部213形成连接固定。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利用相配合的主对接部112与第一连接部212、第二连接部213与副对接部313的互相连接固定方式,完成手持件1、发光模块2与发音模块3依序连接组装为一体的功效。
除了上述手持件1、发光模块2与发音模块3连接组装为一体,以达到利用电子哨与警示灯两用的警示功能之外,亦可根据需求仅组装单一功能的发光模块2与发音模块3。举例来说,第一连接部212与副对接部313皆为结构相同,故副对接部313亦与主对接部112为相配合,因此拆卸发光模块2之后,可以利用副对接部313与壳体11的主对接部112形成连接固定,以使发音模块3与手持件1形成连接固定,发音模块3为单节模块,发音模块3与手持件1整合组合后即为电子哨,如此即完成手持式电子哨产品。再一举例说明,直接拆卸发音模块3之后,例如将副对接部313与第二连接部213的连接状态卸除,即可完成手持式警示灯产品。本实用新型的警示装置的结构设计,能够根据需求快速组装、拆卸所需要的警示模块(如发光模块2、发音模块3)功能,不仅维修便利,且警示模块能各自单独生产,后续再依需求组装应用,极具市场竞争优势。
上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部元件及其组装方式之后,进一步说明电子哨警示功能的运作方式。当使用者按压发音开关14为开启时,即控制驱动电路板13通过导体提供电力予蜂鸣器32,蜂鸣器32于导电后会发出震动警示音自多个出音口312发出。此外,可根据需求操作音量调整件15。例如音量有区分为不同音量分贝的层级,如最大音量、中音量、小音量等层级设计。若再次按压发音开关14,即控制驱动电路板13关闭电池12供电,据以关闭蜂鸣器32的运作。
接着说明发光模块2各元件的细部结构及组装方式。请同时参阅图4至图6。发光模块2进一步包括位于透光本体21内的底座24,该底座24的相对侧具有安装面241与操作面242,第一连接部212连接于底座24的侧边。安装面241具有定位件243,发光单元22具有定位槽221及切换开关部222。定位件243对应定位固定于定位槽221,使发光单元22设置于安装面241,操作面242连接固定旋转开关件23。旋转开关件23具有对称的两个止挡件231、232,两个止挡件231、232形成有容置切换开关部222的容置部233。通过旋转开关件23与透光本体21的相对旋转作动,以使切换开关部222抵靠两个止挡件231、232其中一者,而形成开或关切换以控制发光单元22的发光启闭运作。
如图5所示,旋转开关件23与透光本体21的相对旋转作动,且往一侧水平旋转(如向右旋转),使得切换开关部222抵靠止挡件231后切换开关为开启状态,由电池12供电予发光单元22,同时切换开关部222控制发光单元22开启发光运作,在此发光单元22可为多个LED,发光单元22发光模式可为高亮度发光、闪光式发光或是混光式发光等各种实施态样,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局限发光模式。再如图6所示,旋转开关件23与透光本体21的相对旋转作动,且往另一侧水平旋转(如向左旋转),使得切换开关部222抵靠止挡件232后切换开关为关闭状态,由电池12停止供电予发光单元22,据以控制发光单元22关闭发光运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警示装置利用简单且快速的拆卸、组装方式,不仅维修便利,且警示模块能各自单独生产而增大产能的功效。后续再依需求组装应用所需的警示功能,相对地应用弹性大,能符合用户所需电子哨与警示灯两用的警示功能,进而提升使用便利性与增加自身、他人的安全性。就算有其中一种警示模块功能送修维护,也还能使用单一警示功能,确实能够提升使用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持件,包括壳体以及容置该壳体内部的电池,而该壳体一侧形成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另一侧形成有主对接部;
发光模块,包括透光本体,以及位于该透光本体内的发光单元与电性连接该发光单元的旋转开关件,且该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于该手持件的该电池,该透光本体的相对两侧具有相配合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主对接部为相配合连接,该旋转开关件与该透光本体相对旋转以控制该发光单元的发光启闭运作;以及
发音模块,包括发音本体以及位于该发音本体内的蜂鸣器,该蜂鸣器电性连接于该手持件的该电池,该发音模块具有副对接部,该副对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及该主对接部为相配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透光本体具有第一导电通道,该发音本体具有第二导电通道,该第一导电通道与该第二导电通道相连通,该第一导电通道与该第二导电通道利用导体电性连接于该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手持件进一步包括容置该壳体内部的驱动电路板,该驱动电路板、该发光单元、该蜂鸣器与该电池形成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手持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该握持部的发音开关,该发音开关电性连接该壳体内部的该驱动电路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手持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该握持部的音量调整件,该音量调整件电性连接该壳体内部的该驱动电路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模块进一步包括位于该透光本体内的底座,该底座的相对侧具有安装面与操作面,该安装面具有定位件,该发光单元具有定位槽及切换开关部,该定位件对应定位固定于该定位槽,使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安装面,该操作面连接固定该旋转开关件,该旋转开关件具有对称的两个止挡件,两个止挡件形成有容置该切换开关部的容置部,通过该旋转开关件与该透光本体的相对旋转作动,以使该切换开关部抵靠两个止挡件其中一者,而形成开或关切换以控制该发光单元的发光启闭运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与该主对接部为相配合连接,该副对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为相配合连接,使该手持件、该发光模块与该发音模块为依序连接组装为一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音模块的该副对接部与该主对接部为相配合连接,使该发音模块与该手持件形成连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音本体具有多个出音口,且多个出音口远离该发音模块的该副对接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池为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
CN202021128517.6U 2020-06-17 2020-06-17 警示装置 Active CN212694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8517.6U CN212694530U (zh) 2020-06-17 2020-06-17 警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8517.6U CN212694530U (zh) 2020-06-17 2020-06-17 警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4530U true CN212694530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0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28517.6U Active CN212694530U (zh) 2020-06-17 2020-06-17 警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4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1060E1 (en) Multi-functional charger with power generating and illumination functions
EP2684494B1 (en) Light emitting mirror structure
US10088138B2 (en) Tactical flashlight with dual emitters and tail cap control
US7495577B2 (en) Multipurpose radio
KR100692197B1 (ko) 고휘도 엘이디 광소자를 이용한 발광형 안전조끼
CN212694530U (zh) 警示装置
TWI525293B (zh)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20070268688A1 (en) USB powered electric torch
CN214607907U (zh) 振动发光手柄及具有该振动发光手柄的滑板车
TWM602272U (zh) 警示裝置
CN220145861U (zh) 手持工具
JP2003283616A5 (zh)
CN211485194U (zh) 一种夜灯暖手宝
TWM398069U (en) Wind powered illumination and charging device
CN219981111U (zh) 一种可拆卸式无线遥控型冷光控制器
CN111043568A (zh) 一种自行型转向指示灯及其控制方法
KR200389231Y1 (ko) 휴대폰 충전 및 면도 겸용 랜턴
JP3179816U (ja) 携帯用ライト
CN211456737U (zh) 带有发光图案的移动电源
CN214008883U (zh) 便携式带音乐播放功能的灯具
CN215335865U (zh) 一种多功能手电
CN210047290U (zh) 车载遥控器和车载空调组件
JP3113590U (ja) 携帯発電充電器
CN212928237U (zh) 一种电风扇所专用的遥控器
JP2016118716A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電気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