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4035U - 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4035U
CN212694035U CN202021226121.5U CN202021226121U CN212694035U CN 212694035 U CN212694035 U CN 212694035U CN 202021226121 U CN202021226121 U CN 202021226121U CN 212694035 U CN212694035 U CN 212694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key
measuring
housing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61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宗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lse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lse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lse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lse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61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4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4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40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测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包括:安装有激光测距组件的测量壳体、与测量壳体端部连接的安装壳、安装在安装壳远离测量壳体一侧的测量按键,与安装壳滑动连接的按键壳体,以及用于驱动按键壳体抵接或远离测量壳体的弹性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改变测量按键的位置和结构实现单手操作,同时避免在按键时机身抖动,有效的提高测量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测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
背景技术
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工作时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光线,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测距仪到目标之间的距离。近年来测距仪行业发展迅速,在很多测量环境中己经取代传统卷尺。
手持类激光测距仪类测量产品,其机身测量按键都处于机身正面,在使用后基准测量过程中,尤其是在测量两物体之前精确距离时,需先将测距仪机身后端底部顶靠被测目标基准面,对准被测目标点,再按机身正面的测量按键,显示出测量距离。
笔型激光测距仪由于后基准平面相对较小,按测量按键时,由于机身受力,会导致机身晃动,无法准确测量被测点的空间尺寸,对于测量精度造成较大影响。
同时由于笔型激光测距仪和手持类激光测距仪的测量按键都是处于激光测距仪正面或左右侧面,均需双手操作才能完成精准测量,即一只手固定激光测距仪位置,另外一只手按测量按键测量距离,使得测量极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通过改变测量按键的位置和结构,能够实现单手操作,同时避免在按键时,机身抖动,有效的提高测量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包括:安装有激光测距组件的测量壳体、与测量壳体端部连接的安装壳、安装在安装壳远离测量壳体一侧的测量按键,与安装壳滑动连接的按键壳体,以及用于驱动测量按键抵接或远离按键壳体的弹性组件。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按键壳体的端部紧贴在基准物体上,待测量距离目标物瞄准后,控制安装壳向基准物体一侧移动,使得测量按键向靠近按键壳体的一侧移动,进而触碰到测量按键,从而开始测量得出被测距离;在测量完毕后,不再对安装壳施加作用力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此时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弹性组件将使得测量按键与按键壳体不再接触,直接断开。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测量按键置于机身的后端底部,通过控制测量按键与测量壳体的抵接,实现距离的测量,从而避免了在按键时,由于机身受力,导致机身晃动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
优选的,为了能够实现测量按键与按键壳体的相对运动,使得测量按键与按键壳体抵接后,能够自动分离;所述弹簧组件沿滑动方向距离按键壳体的距离大于测量按键沿滑动方向距离安装壳的距离;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端与安装壳连接的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以使所述按键壳体抵接或远离所述测量按键。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为了使得按键壳体能够有效地限制按键壳体的运动方向,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与回位弹簧靠近按键壳体一端套接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远离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按键壳体连接。
优选的,为了限制按键壳体与安装壳的相互移动的距离,避免按键壳体靠近测量壳体的一侧与测量壳体在使用过程中接触;所述按键壳体套装在安装壳内,在所述安装壳的内侧面上置有限位卡台;在所述按键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与限位卡台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按键壳体滑动方向的长度大于限位卡扣沿按键壳体滑动方向的长度。
优选的,为了保证按键壳体能够有效的与测量按键的抵接;所述按键壳体包括套装在安装壳内且设置有限位槽的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连接板,所述导向柱远离回位弹簧的一侧安装在连接板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靠近测量壳体的一侧与外壳的内壁形成一个安装腔室;所述测量按键、弹性组件位于安装腔室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的侧壁上设置有A通孔,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与A通孔对应的B通孔;所述激光测距仪结构还包括贯穿A通孔和B通孔的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与激光测距组件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安装腔室内还安装有与激光测距组件连接的充电模块,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供充电模块穿过的避让孔。
设置避让孔的目的在于避免充电模块影响测量按键与连接板的抵接,在需要充电时,电源线穿过避让孔与充电模块连接,从而通过外部动力源对充电模块进行充电。
优选的,为了使得测量数据更加准确;所述测量壳体、安装壳、按键壳体均为管状结构,其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激光测距组件包括激光测距模组,与激光测距模组连接的显示屏,分别与激光测距模组、显示屏、充电模块连接的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测量按键设置在端部,并通过测量按键与按键壳体的抵接,实现距离的测量,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双手操作,通过测量按键位置的改变,避免测量按键按键时,导致机身晃动,从而使得测量不精确的问题出现;由于不需要双手操作,从而节约了测量时的测量时长,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量壳体、安装壳、按键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凹槽与限位卡台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激光测距组件中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1、测量壳体;11、激光测距组件;111、激光测距模组;1A、LD发光二极管;1B、LD准直透镜;1C、接收镜;1D、APD光电管;1E、电路PCB板;12、显示屏;13、电池;14、充电模块;15、功能按键;2、安装壳;21、限位卡台;3、按键壳体;31、外壳;311、限位凹槽;32、连接板;321、避让孔;4、测量按键;5、弹性组件;51、回位弹簧;52、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如图1-图6所示,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用于进行距离的测量,包括:安装有激光测距组件11的测量壳体1、与测量壳体1端部连接的安装壳2、安装在安装壳2远离测量壳体1一侧的测量按键4,与安装壳2滑动连接且沿安装壳2的中轴线滑动的按键壳体3,以及用于驱动测量按键4抵接或远离按键壳体1的弹性组件5。
利用弹性组件5的弹性作用带动测量按键4抵接或远离测量壳体1;使用时,将按键壳体3的端部紧贴在基准物体上,待测量距离目标物瞄准后,控制安装壳2向基准物体一侧移动,使得测量按键4向靠近按键壳体3的一侧移动,进而触碰到测量按键4,从而开始测量得出被测距离;在测量完毕后,不再对安装壳2施加作用力,此时在弹性组件5将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弹性组件5将使得测量按键4与按键壳体3不再接触,直接断开。在施加外力的作用下,测量按键4将抵接测量壳体1;在使用完成后,不施加外力,弹性组将将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带动测量按键4与按键壳体3相互远离,进而断开测量。
优选的,图1、图3所示,所述弹簧组件沿滑动方向距离按键壳体3的距离大于测量按键4沿滑动方向距离安装壳2的距离;所述弹性组件5包括一端与安装壳2连接的回位弹簧51;所述回位弹簧51的弹性作用以使所述按键壳体3抵接或远离所述测量按键4。可以理解的是,弹簧组件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壳2上,另外一端与按键壳体3连接,弹簧组件的伸缩方向与按键壳体3的滑动方向相同,在施加作用力将安装壳2向靠近基准物体一侧移动时,弹簧组件将受到挤压从而压缩,使得按键壳体3与相对于初始状态下与测量按键4的距离变小,当安装壳2与测量安装相互接触抵接时,测量路径连通,即可进行测量;在测量完成后,将本装置从基准物体分离,此时弹性组件将不再受到挤压,弹簧组件在弹性作用下将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实现按键壳体3与测量按键4相分离,测量路径断开,即不可进行测量。
优选的,图3所示,为了使得按键壳体3能够有效地限制按键壳体3的运动方向,避免回位弹簧51压缩扭曲;所述弹性组件5还包括与回位弹簧51靠近按键壳体3一端套接的导向柱52,所述导向柱52远离回位弹簧51的一端与按键壳体3连接。回位弹簧51套装在导向柱52的外壁上;在回位弹簧51压缩时,导向柱52距离回位弹簧51远离按键壳体3一端的距离大于按键壳体3距离测量按键4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图4所示,所述按键壳体3套装在安装壳2内,在所述安装壳2的内侧面上置有限位卡台21;在所述按键壳体3的外侧设置有与限位卡台21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按键壳体3滑动方向的长度大于限位卡台21沿按键壳体3滑动方向的长度。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为了限制按键壳体3与安装壳2的相互移动的距离,避免按键壳体3靠近测量壳体1的一侧与测量壳体1在使用过程中接触;优选的,所述按键壳体3靠近测量壳体1一侧与测量壳体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大于按键壳体3相对于安装壳2滑动的距离。同时通过限位卡台21与限位凹槽311的相互配合,避免安装壳2与按键壳体3相互脱离,从而无法正常使用。
优选的,为了保证按键壳体3能够有效的与测量按键4的抵接;图1、图3、图4所示,所述按键壳体3包括套装在安装壳2内且设置有限位槽的外壳31、安装在外壳31内的连接板32,所述导向柱52远离回位弹簧51的一侧安装在连接板32上。所述连接板32垂直于外壳31的轴线。
优选的,图1、图3、图4所示,所述连接板32靠近测量壳体1的一侧与外壳31的内壁形成一个安装腔室;所述测量按键4、弹性组件5位于安装腔室内。
优选的,图1所示,所述安装壳2的侧壁上设置有A通孔,所述外壳3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A通孔对应的B通孔;所述激光测距仪结构还包括贯穿A通孔和B通孔的功能按键15,所述功能按键15与激光测距组件11连接。功能按键15用于开关机以及测量模式的切换。在测量前,通过功能按键15开机和测量模式的切换,然后将本装置置于基准物体上,进行测量。
优选的,图2所示,所述测量壳体1、安装壳2、按键壳体3均为管状结构,其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按键壳体3将沿轴线方向滑动,通过弹簧组件使得测量按键4与按键壳体抵接或远离。
图1、图6所示,所述激光测距组件11包括激光测距模组111,与激光测距模组111连接的显示屏12,分别与激光测距模组111、显示屏12、充电模块14连接的电池13。
图6所示,所述激光测距模组111包括依次连接的LD发光二极管1A、LD准直透镜1B;接收镜1C、APD光电管1D、电路PCB板1E;所述电路PCB板1E与显示屏12连接。其原理为:LD发光二极管1A发射出一束激光,经过LD准直透镜1B后成一束平形光射出,光束射到目标测距物体后的发生漫反射,接收镜1C接收漫反射回来的光束,经过整形后汇聚到APD光电管1D,产生电信号,通过计算激光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配合光速,计算出距离。数据传输到显示屏12上,直观反应给操作者,电池13为可充电电池并与安装在安装腔室内的充电模块14连接,为整个测距仪提供电量保障,优选的充电模块14为USB充电模块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按键壳体3远离测量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径大于安装壳2的外径。
为了使得充电更加方便,图5所示,在连接板32上设置有避让孔321,避让孔321在连接板32上的位置与充电模块14相对于连接板32的位置相同,避让孔321能够在测量过程中使得充电模块14穿过,避免了充电模块14的位置对于连接板32的干扰,同时在需要充电时,电源线穿过避让孔321与充电模块14连接,实现对于充电模块14的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有激光测距组件的测量壳体、与测量壳体端部连接的安装壳、安装在安装壳远离测量壳体一侧的测量按键、与安装壳滑动连接的按键壳体、以及用于驱动测量按键抵接或远离按键壳体的弹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端与安装壳连接的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以使所述按键壳体抵接或远离所述测量按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与回位弹簧靠近按键壳体一端套接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远离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按键壳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壳体套装在安装壳内,在所述安装壳的内侧面上置有限位卡台;在所述按键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与限位卡台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按键壳体滑动方向的长度大于限位卡扣沿按键壳体滑动方向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壳体包括套装在安装壳内且设置有限位槽的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连接板,所述导向柱远离回位弹簧的一侧安装在连接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靠近测量壳体的一侧与外壳的内壁形成一个安装腔室;所述测量按键、弹性组件位于安装腔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的侧壁上设置有A通孔,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与A通孔对应的B通孔;所述激光测距仪结构还包括贯穿A通孔和B通孔的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与激光测距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腔室内还安装有与激光测距组件连接的充电模块,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供充电模块穿过的避让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壳体、安装壳、按键壳体均为管状结构,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组件包括激光测距模组,与激光测距模组连接的显示屏,分别与激光测距模组、显示屏、充电模块连接的电池。
CN202021226121.5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94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6121.5U CN212694035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6121.5U CN212694035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4035U true CN212694035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4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612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94035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40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8240A (zh) * 2021-05-15 2021-08-10 李学刚 一种房产测绘用手持测距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8240A (zh) * 2021-05-15 2021-08-10 李学刚 一种房产测绘用手持测距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54651B2 (en) Laser distance finder
US7903237B1 (en) Laser rangefinder with a voice control function
CN109212763B (zh) 光发射模组及其损坏的检测方法、深度获取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1216562A (zh) 激光测距系统
CN212694035U (zh) 一种激光测距仪结构
CN210070743U (zh) 微型激光测距目标指示器
US20230296775A1 (en) Distance measuring device
US7609364B2 (en) Laser distance finder
CN214895382U (zh) 一种具有角度补偿功能的便携式激光测速仪
CN108513425B (zh) 一种光模块
CN217587608U (zh) 一种手持式便携高精度激光测距传感器
CN214066089U (zh) 一种激光标线测距仪
CN115903258A (zh) 一种用于激光通信终端的光路光学装调装置和方法
CN208443280U (zh) 一种模块化的激光卷尺
CN209690506U (zh) 一种多头激光测距仪
JP2021144059A (ja) 距離測定装置
CN213689947U (zh) 一种手持激光测距仪
CN214310127U (zh) 便携式逆反射系数和可见光透光率功能二合一的检测仪器
CN211505878U (zh) 一种测量精准的激光测距仪光学装置
CN215641835U (zh) 一种微型高频激光测距模块
CN220187552U (zh) 瞄准器校准辅助装置
CN220040747U (zh) 测距模组及测距装置
CN111336955B (zh) 水平平整度测量装置及测量工具组件
CN210222052U (zh) 一种槽式激光测速仪
CN220820238U (zh) 激光测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