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0124U - 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0124U
CN212690124U CN202021234860.9U CN202021234860U CN212690124U CN 212690124 U CN212690124 U CN 212690124U CN 202021234860 U CN202021234860 U CN 202021234860U CN 212690124 U CN212690124 U CN 212690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turbine
steam
valve
recovery system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48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晋
周敏
吴吞
曹鸣
童虎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ying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ying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ying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ying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348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0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0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0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属于蒸汽回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在汽轮机出口设置气管,利用阀门控制其开闭,并将气管接入分气缸,将汽轮机“暖机”过程中产生的乏汽回收,送入供热管网;同时利用轴封加热器将自动汽门和汽轮机的漏气吸入,利用冷却水与漏气换热,并将加热的水供给用户;此外,还在汽轮机入口设置水管和阀门,将蒸汽在冷的气管中产生的冷凝水及时排出;并设置两组进气管路,使汽轮机运行平稳。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设置了分气缸和轴封加热器,将气体热量回收,减少了蒸汽的排放,降低噪音污染,改善环境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背压机组是以热负荷来调整发电负荷的发电机组,即发电量跟随外界供蒸汽量进行变化,汽轮机进多少汽,机组就排多少汽。所以背压汽轮机的经济性较好,而抽汽汽轮机既可以纯发电,也可以通过抽汽向外界供热,其电热相互调整性较好。一般的热电单位都装有两台汽轮机,可以根据外界负荷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保证机组经济运行。
依据背压机组的特点,背压机组的排汽压力随着转速的增高而相应增大。背压机组常规情况下时转速在3000转/分时才能达到并列电网的条件,在并列电网之前需要用蒸汽对汽轮机进行“暖机”,此过程中的排汽一般是直接排放,这样既浪费能源,又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能把这部分过热蒸汽加以回收利用,不仅能减少蒸汽的排放,降低噪音污染,改善环境,还能够增加经济效益。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ZL201810586861.0,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10月12日,发明名称为:低压缸零出力深度回收热电厂余热的联合供热系统,该申请案的一次热网回水管道通过管路与吸收式热泵蒸发器的进口连接,驱动热源是汽轮机抽汽,低位热源是一次热网回水;一次热网回水在1#机高背压凝汽器内一级加热;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为一次热网回水二级加热;在吸收式热泵吸收器和吸收式热泵冷凝器中三级加热;在尖峰加热器中四级加热;尖峰加热器的出口接入一次热网供水管道。但该申请案没有全面考虑到汽轮机的气体出口,不能全面的回收气体热量,依旧会导致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的背压机组在“暖机”过程中产生的乏汽一般直接排放,浪费能源且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在汽轮机出口设置气路,将乏汽回收,减少了蒸汽的排放,增加了经济效益。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和气管,汽轮机和发电机通过气管连接;还包括分气缸、电动汽门和多个阀门,所述的电动汽门设置在汽轮机入口,汽轮机出口处设置阀门,且汽轮机通过气管和分气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汽轮机入口处还设置有两个自动汽门,分别控制两路进汽进入汽轮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两自动汽门出口分别接入调节汽门后,再接入汽轮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动汽门出入口分别设置有阀门和水管,水管通过阀门与气管连通的同时,两路水管自身也通过阀门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汽轮机设置漏气孔,该漏气孔经阀门与轴封加热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漏气孔与轴封加热器之间设置有异径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轴封加热器与汽轮机出口连接,由汽轮机出口排汽为轴封加热器提供动力。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轴封加热器出入口设置有水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气缸入口还通过另一电动汽门与其他供汽设备连接。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鉴于现有的背压机组在“暖机”过程中产生的乏汽一般直接排放,浪费能源且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在汽轮机出口设置气管,利用阀门控制其开闭,并将气管接入分气缸,将汽轮机“暖机”过程中产生的乏汽回收,送入供热管网,减少了蒸汽的排放,降低噪音污染,改善环境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在汽轮机入口处设置调节汽门,控制汽轮机的进汽量,保证汽轮机平稳运行。同时通过两个自动汽门从两侧往汽轮机内输汽,使汽轮机内部气体均匀分部,汽轮机运行平稳。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在汽轮机入口管路上设置水管,当蒸汽冷凝成水时,及时将冷凝水排除,保证没有水进入汽轮机。两路水管连接在一起,当其中一路水管出现问题时,可直接接入另一路水管,不影响设备的运行。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将汽轮机上漏气孔与轴封加热器连接,将漏气与冷却水进行换热后排出,回收了汽体的热量,节约了能源。分气缸除了连接汽轮机出口,还与其他供汽设备连接,保证分气缸在汽轮机不工作时,还有供汽源,不影响其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系统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汽轮机;2、发电机;3、分气缸;4、电动汽门;5、自动汽门;6、调节汽门;7、漏气孔;8、阀门;9、轴封加热器;10、异径管;11、气管;12、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中单线为气管11,双线为水管12),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包括汽轮机1、发电机2、分气缸3、电动汽门4、自动汽门5、调节汽门6、多个阀门8、轴封加热器9、气管11和水管12。汽轮机1和发电机2通过气管11连接在一起。现按气体流动方向对系统进行具体介绍。
蒸汽经气管11先经过常开的电动汽门4,分为两路,两路上均设置有自动汽门5。两路气管11各经过一个调节汽门6接入汽轮机1(图中只画出一个调节汽门6)。在汽轮机1入口处设置调节汽门6,控制汽轮机1的进汽量,保证汽轮机1平稳运行。同时通过两个自动汽门5从两个方向往汽轮机1内输汽,使汽轮机1内部气体均匀分部,汽轮机1运行平稳。
汽轮机1内部产生的乏汽从出口排出,经排汽的阀门8后再分为两路,一路经电动汽门4和一个常开的阀门8接入分气缸3,另一路经一常开的阀门8接入轴封加热器9,为轴封加热器9上的抽气器提供工作气源。所述的分气缸3除了连接汽轮机1出口,还经一个电动汽门4与其他供汽设备连接,保证分气缸3在汽轮机1不工作时还有供汽源,不影响其他生产。两个电动汽门4用于切换分气缸3的接入气源。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在汽轮机1出口设置气管11,利用阀门8控制其开闭,并将气管11接入分气缸3,将汽轮机1“暖机”过程中产生的乏汽回收,送入供热管网,减少了蒸汽的排放,降低噪音污染,改善环境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效益。
所述的汽轮机1上存在漏气孔7,本实施例中的汽轮机1上存在两个漏气孔7。汽轮机1的漏气通过漏气孔7,与两个自动汽门5的漏气一同经一个阀门8接入轴封加热器9,轴封加热器9的抽气器将漏气吸入轴封加热器9。本实施例中,漏气较多的一处漏气孔7还连接至分气缸3,减少蒸汽损失。
由于轴封加热器9管道与汽轮机1管道管径不匹配,所以在二者之间设置异径管10连接。轴封加热器9还接有水管12,冷却水通过水管12流经轴封加热器9,与其中的气体换热。冷却水进出轴封加热器9均由设置在轴封加热器9出入口的阀门8控制。漏气经轴封加热器9冷却后,经一常开阀门8排空。若轴封加热器9出现故障,漏气还可经设置在轴封加热器9的旁路直接经一常闭阀门8排空,此时,该常闭阀门8打开。若轴封加热器9故障,冷却水同样可经一常闭阀门8直接流走。
本实施例在汽轮机1入口管路上设置水管12,当蒸汽冷凝成水时,及时将冷凝水排除,保证没有水进入汽轮机1。两路水管12连接在一起,当其中一路水管12出现问题时,可直接接入另一路水管12,不影响设备的运行。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14个阀门8均为手动阀门。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包括汽轮机(1)、发电机(2)和气管(11),汽轮机(1)和发电机(2)通过气管(11)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气缸(3)、电动汽门(4)和多个阀门(8),所述的电动汽门(4)设置在汽轮机(1)入口,汽轮机(1)出口处设置阀门(8),且汽轮机(1)通过气管(11)和分气缸(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轮机(1)入口处还设置有两个自动汽门(5),分别控制两路进汽进入汽轮机(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自动汽门(5)出口分别接入调节汽门(6)后,再接入汽轮机(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汽门(4)出入口分别设置有阀门(8)和水管(12),水管(12)通过阀门(8)与气管(11)连通的同时,两路水管(12)自身也通过阀门(8)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轮机(1)设置漏气孔(7),该漏气孔(7)经阀门(8)与轴封加热器(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气孔(7)与轴封加热器(9)之间设置有异径管(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封加热器(9)与汽轮机(1)出口连接,由汽轮机(1)出口排汽为轴封加热器(9)提供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封加热器(9)出入口设置有水管(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气缸(3)入口还通过另一电动汽门(4)与其他供汽设备连接。
CN202021234860.9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 Active CN212690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4860.9U CN212690124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4860.9U CN212690124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0124U true CN212690124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4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4860.9U Active CN212690124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01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7650A (zh) * 2021-04-16 2021-07-20 浙江大学 一种结合分布式发电的蒸汽热网系统及调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7650A (zh) * 2021-04-16 2021-07-20 浙江大学 一种结合分布式发电的蒸汽热网系统及调控方法
CN113137650B (zh) * 2021-04-16 2022-06-24 浙江大学 一种结合分布式发电的蒸汽热网系统调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2716B (z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高背压供热机组及换转子不停燃机方法
CN109826681B (zh) 一种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抽汽集成的工业供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4564194B (zh) 内燃机的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9688957U (zh) 热电解耦的高背压供热系统
CN206397550U (zh) 汽轮机光轴供热改造后低压缸冷却系统
CN107218091A (zh) 一种火电厂冷端节能热力系统和运行方法
CN206785443U (zh) 一种高压天然气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
CN111577410A (zh) 燃气轮机进气温度控制装置及燃气轮机进气温度控制方法
CN111365748B (zh) 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方法及供热系统
CN109869786B (zh) 一种用于联合循环机组电力调峰的抽汽供热集成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6458511U (zh) 一种背压纯凝双模式热力系统及乏汽余热利用系统
CN212690124U (zh) 一种汽轮机启动阶段乏汽回收系统
CN208040541U (zh) 燃气轮机循环烟气余热回收与进气冷却联合系统
CN205840930U (zh) 一种高背压小汽机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CN104564195A (zh) 内燃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4457897U (zh) 内燃机的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4457898U (zh) 内燃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09488396A (zh) 母管蒸汽余热能分级加热热电联供系统装置
CN214170638U (zh) 燃气轮机进气温度控制装置
CN214275887U (zh) 一种用于抽汽供热的加热管段热备用暖管系统
CN213630639U (zh) 一种燃气轮机热通道冷却空气热交换器排气废热利用系统
CN114635797A (zh) 一种燃机进气温度的控制系统
CN113464227A (zh) 热电联供控制方法及热电联供系统
CN208734387U (zh) 基于200mw纯凝机组背压机运行供热系统
CN207094730U (zh) 一种工业采暖耦合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