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9811U - 滑撑及框扇结构 - Google Patents

滑撑及框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9811U
CN212689811U CN202020597175.6U CN202020597175U CN212689811U CN 212689811 U CN212689811 U CN 212689811U CN 202020597175 U CN202020597175 U CN 202020597175U CN 212689811 U CN212689811 U CN 212689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connecting rod
rod
fixe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971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宝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971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9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9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9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撑及框扇结构,该滑撑包括滑轨、固定座、滑块和连杆组件;滑轨设有滑槽;固定座设置于滑轨;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以靠近固定座和远离固定座;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托臂,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滑块和托臂,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固定座和第一连杆的中部;第三连杆包括铰接于固定座的定杆和铰接于托臂的动杆,动杆与定杆滑动连接,以能够通过改变第三连杆的长度而使第三连杆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当第三连杆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动杆与定杆能够相对固定。本滑撑可根据用户使用需求选择在平开方式和平推方式间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滑撑及框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撑及框扇结构。
背景技术
窗扇的开启方式可分为平开窗和平推窗,具体可通过滑撑实现。平开窗具有通透性强、通风效果好等优点,窗扇开启时可实现窗口的全打开,实现快速换气。但是平开窗会使得窗扇开启角度过大,当遇强风时会引起不适,而且窗扇开启角度过大存在儿童由窗口意外掉落的危险。平推窗的通透性虽然较差,但平推窗的开启方式恰好可以避免强风直吹,其柔性通风的方式更符合人性化需求,同时开启距离小,保证通风的前提下具有儿童安全防护的效果。然而,相关技术的滑撑只能实现平开和平推中的一种,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滑撑只能实现平开和平推中的一种,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滑撑及框扇结构。
一种滑撑,包括:
滑轨,设有滑槽;
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滑轨;
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以靠近所述固定座和远离所述固定座;以及
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托臂,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滑块和所述托臂,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所述第三连杆包括铰接于所述固定座的定杆和铰接于所述托臂的动杆,所述动杆与所述定杆滑动连接,以能够通过改变所述第三连杆的长度而使所述第三连杆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当所述第三连杆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动杆与所述定杆能够相对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杆具有收容槽,所述定杆套设于所述动杆,以使所述动杆滑动设于所述收容槽;当所述第三连杆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动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当所述第三连杆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动杆的至少部分结构伸出所述收容槽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杆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滑撑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设于所述定杆、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固定座,以使所述定杆铰接于所述固定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杆相对的两端开设有与所述收容槽连通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动杆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滑撑包括固定件,当所述第三连杆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位,所述固定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以固定所述动杆和所述定杆;当所述第三连杆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位,所述固定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固定所述动杆和所述定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杆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部开设有第一锁紧孔,所述托臂开设有第二锁紧孔,所述滑撑包括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锁紧孔和所述第一锁紧孔,以使所述动杆铰接于所述托臂;所述定杆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部所在边缘设置有与所述收容槽连通的缺口,当所述第三连杆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锁紧孔位于所述缺口,所述缺口形成供所述第二锁紧件穿设所述第一锁紧孔的避让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两侧壁的顶部朝内设有折边,所述固定座包括主体部以及由所述主体部相对的两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主体部搭接于所述折边,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与所述滑槽的槽底连接;所述滑撑包括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滑槽的槽底,所述第二锁止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滑槽的槽底,以将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滑轨;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定杆分别铰接于所述主体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槽底凸设有鼓包,所述鼓包背向所述滑槽的槽底所在平面介于所述滑槽的槽底所在平面与所述折边背向所述滑槽的槽底所在平面之间;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鼓包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鼓包相对的两侧;所述滑撑包括第一锁紧件和第三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定杆、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鼓包,以将所述定杆铰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三锁紧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杆、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鼓包,以将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于所述固定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相对的两侧壁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配合槽,所述折边搭接于所述配合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滑动部和承载部,所述滑动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承载部与所述滑动部可拆卸连接并夹设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所述承载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滑动部相对两侧限定出所述配合槽;所述承载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皆设于两个所述折边之间,所述第一连杆搭接于所述承载部,所述滑撑包括第四锁紧件,所述第四锁紧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承载部和所述滑动部,以使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滑块。
一种框扇结构,包括:
第一型材,所述第一型材为框结构与扇结构中的一者;
第二型材,所述第二型材为框结构与扇结构中的另一者;以及
上述滑撑,所述滑轨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一型材,所述托臂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二型材,所述连杆组件能够通过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相对所述固定座的滑动来带动所述框扇结构的关闭和打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撑及框扇结构具有如下优点:滑撑可以用于框扇结构的启闭,例如可以将滑轨安装至窗框,同时将托臂安装至窗扇,从而连杆组件能够通过滑块在滑槽内相对固定座的滑动来带动框扇结构的关闭和打开。由于动杆与定杆滑动连接,以能够通过改变第三连杆的长度而使第三连杆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故当第三连杆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且动杆与定杆相对固定时,滑撑能够以平开的开启方式作为平开窗使用,从而框扇结构的开启角度大,且能够实现快速通风换气。当第三连杆在第一状态运动和第二状态之间运动时,滑撑能够以平推的开启方式作为平推窗使用,从而框扇结构的开启距离小以兼具安全防护效果,并还能够实现柔性微通风的功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滑撑可根据用户使用需求选择在平开方式和平推方式间进行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滑撑的第三连杆处于第一状态时滑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滑撑的第三连杆处于第二状态时滑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滑撑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滑撑10,用于连接第一型材(图未示)和第二型材(图未示),以通过所述滑撑10将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进行闭合和打开。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型材为框结构与扇结构中的一者,第二型材为框结构与扇结构中的另一者,框结构例如可以为窗框,扇结构例如可以为窗扇。滑撑10连接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后可以形成框扇结构并独立进行安装和使用。
所述滑撑10包括滑轨100、固定座200、滑块300和连杆组件400。
滑轨100设有滑槽101,滑槽10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滑轨100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在一实施例中,滑轨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滑槽101相对的两侧可以分别延伸贯穿至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在具体安装和使用滑撑10时,滑轨100能够安装至第一型材,例如一实施例中的滑轨100可以直接安装至窗框。在一实施例中,滑槽101的底壁在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 分别设有安装孔102,此时在安装滑轨100时可以通过将销钉或螺钉等紧固件插入安装孔102和窗框上,从而利用销钉或螺钉等紧固件将滑轨100进行固定。
固定座200设置于滑轨100并相对滑轨100保持固定。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所示,滑槽101的两侧壁的顶部朝内设有折边130,固定座200包括主体部210以及由主体部210相对的两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安装部221和第二安装部222。主体部210搭接于折边130,第一安装部221和第二安装部222 分别与滑槽101的槽底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滑撑10包括第一锁止件510和第二锁止件520,第一锁止件510穿设于第一安装部221和滑槽101的槽底,第二锁止件520穿设于第二安装部222和滑槽101的槽底,从而第一锁止件510和第二锁止件520能够将固定座200固定于滑轨100。第一锁止件510和第二锁止件520可以为自攻螺钉,自攻螺钉用于将固定座200、滑轨100连接在第一型材 (例如框结构)上,以增加滑撑10受力点的连接强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221和第二安装部222在滑轨100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值小于两个折边130 之间的间距,从而在安装固定座200时,可以直接将固定座200由第一端110 和第二端120之间进行安装,无需从滑槽101的端部进入滑槽101,提高了安装效率。
滑块300滑动设于滑槽101以能够靠近固定座200和远离固定座200。在一实施例中,滑块300相对的两侧壁沿滑槽10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配合槽301,折边130搭接于配合槽301,以使滑块300能够稳定地滑动设置于滑槽101而不会出现脱落的风险。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滑块300包括滑动部310和承载部320,滑动部310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承载部320与滑动部310可拆卸连接并夹设于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之间,承载部320、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在滑动部310相对的两侧限定出配合槽301。承载部320、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皆设置于两个折边130之间。
连杆组件400用于连接至第二型材,例如连接至窗扇,连杆组件400能够通过滑块300在滑槽101内相对固定座200的滑动来带动框扇结构的关闭和打开。在一实施例中,连杆组件400包括第一连杆410、第二连杆420、第三连杆 430和托臂440。托臂440用于连接至第二型材,具体可以连接至窗扇。在一实施例中,托臂440设有多个固定孔441,此时可以通过将销钉或螺钉等紧固件插入固定孔441和窗扇上,从而利用销钉或螺钉等紧固件将托臂440进行固定。
第一连杆410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滑块300和托臂440,以图1所示为例,第一连杆410的一端搭接于承载部320并铰接于承载部320。尽管第一连杆410搭接于承载部320会对承载部320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但由于承载部320与滑动部310可拆卸连接,故在承载部320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方便承载部320 的拆卸和更换而不必替换整个滑块300,从而节省滑块300的制作成本。第一连杆410的另一相对端铰接于托臂440的中部,所谓托臂440的中部在此并不局限于托臂440的中心位置,而是指托臂440相对的两端之间的任意位置,即第一连杆410可以与托臂440相对的两端之间的任意点铰接。
第二连杆420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固定座200和第一连杆410的中部,所谓第一连杆410的中部在此也并不局限于第一连杆410的中心位置,而是指第一连杆410相对的两端之间的任意位置,即第二连杆420可以与第一连杆410相对的两端之间的任意点铰接。以图1所示为例,第二连杆420具体可以搭接于主体部210并与主体部210铰接。另外,第一连杆410从一端至另一端呈弯折状,且第一连杆410靠近托臂440的一端设有用于收容第二连杆420的收容部411。如此,当框扇结构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连杆420可以收容于收容部411。
第三连杆430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固定座200和托臂440的端部。以图1所示为例,第三连杆430具体可以搭接于主体部210并与主体部210铰接。
参考图1所示,上述滑撑10,在正常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下,固定座200 相对滑轨100保持固定而不能滑动,在外力作用下推动与托臂440连接的第二型材(例如窗扇)以带动第一连杆410、第二连杆420和第三连杆430运动,进而带动滑块300在滑槽101内滑动,实现窗扇的打开和关闭。在一实施例中,滑槽101的槽底设置有限位块1011,滑块300设置于限位块1011与第二端120 之间,滑块300被限制为在第二端120和限位块1011之间滑动,以图1所示为例,当滑块300抵接于限位块1011时,窗扇开启且窗扇垂直位于窗框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第三连杆430包括定杆431和动杆 432。定杆431铰接于固定座200,具体铰接于固定座200的主体部210。动杆 432铰接于托臂440,具体可以铰接于托臂440的端部。其中,动杆432与定杆 431滑动连接,以能够通过改变第三连杆430的长度而使第三连杆43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图1示意了第三连杆430处于第一状态时滑撑10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了第三连杆430处于第二状态时滑撑10的结构示意图,第三连杆430处于第一状态时的长度值小于第三连杆430处于第二状态时的长度值。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定杆431具有收容槽4311,定杆431套设于动杆432,从而可以通过动杆432滑动进出收容槽4311来调节第三连杆430的长度。具体地,当第三连杆430处于第一状态时,动杆432收容于收容槽4311,当第三连杆430处于第二状态时,动杆432的至少部分结构伸出收容槽4311外。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三连杆430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动杆432与定杆431能够相对固定。在一实施例中,定杆431相对的两端开设有与收容槽4311连通的第一连接孔4312和第二连接孔4313,动杆432开设有第三连接孔 4321。滑撑10包括固定件600,固定件600可以例如为螺钉,当第三连杆430 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三连接孔4321与第一连接孔4312对位,固定件600能够穿设于第三连接孔4321和第一连接孔4312以固定动杆432和定杆431。当第三连杆43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连接孔4313与第三连接孔4321对位,固定件 600能够穿设于第三连接孔4321和第二连接孔4313以固定动杆432和定杆431。
上述滑撑10,由于动杆432与定杆431滑动连接,以能够通过改变第三连杆430的长度而使第三连杆43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故当第三连杆430 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且动杆432与定杆431相对固定时,滑撑10能够以平开的开启方式作为平开窗使用,从而框扇结构的开启角度大,且能够实现快速通风换气,此时框扇结构具有平开窗的所有优点。当动杆432与定杆431相对固定解除时(即拆除掉固定件600后),第三连杆430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运动,此时滑撑10能够以平推的方式进行开启和关闭以使框扇结构作为平推窗使用,例如在第三连杆43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外力作用推动窗扇进而带动动杆432伸出收容槽4311外,增大了第三连杆430长度,此时窗扇在平推的作用下处于开启状态。框扇结构以平推的开启方式可以使得窗扇开启距离小以兼具安全防护效果,并还能够实现柔性微通风的功能,此时框扇结构具有平推窗的所有优点。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滑撑10在应用于框扇结构的开启时可根据用户使用需求选择在平开方式和平推方式间进行任意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三连杆430(具体指定杆431)与固定座200的铰接,参考图3所示,第三连杆430还包括固定块433,固定块433设于收容槽 4311内,滑撑10包括第一锁紧件710,第一锁紧件710穿设于定杆431、固定块433和固定座200,从而定杆431能够铰接于固定座200。固定座200设于收容槽4311并能够与收容槽4311的槽壁抵接,固定座200供第一锁紧件710穿设,可以避免第一锁紧件710直接穿过收容槽4311而导致安装结构的不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动杆432与托臂440的铰接,动杆432远离固定座200的端部开设有第一锁紧孔4322,托臂440开设有第二锁紧孔4401。滑撑 10包括第二锁紧件720,第二锁紧件720穿设于第二锁紧孔4401和第一锁紧孔 4322,以使动杆432铰接于托臂440。在一实施例中,定杆431远离固定座200 的端部所在边缘设置有与收容槽4311连通的缺口4323,当第三连杆43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锁紧孔4401位于缺口4323,缺口4323形成供第二锁紧件720 穿设第二锁紧孔4401的避让通道,如此,缺口4323可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二连杆420与固定座200的铰接,滑撑10还包括第三锁紧件730,第三锁紧件730穿设于第二连杆420和固定座200(具体指主体部210)。在一实施例中,滑槽101的槽底凸设有鼓包103,鼓包103背向滑槽101的槽底所在平面介于滑槽101的槽底所在平面与折边130背向滑槽101 的槽底所在平面之间。主体部210与鼓包103相对设置,第一安装部221和第二安装部222位于鼓包103相对的两侧。此时第一锁紧件710依次穿设于定杆 431、主体部210和鼓包103,以将定杆431铰接于固定座200。第三锁紧件730 依次穿设于第二连杆420、主体部210和鼓包103,以将第二连杆420铰接于固定座200。由于鼓包103抬高了与主体部210相对区域的滑槽101的槽底,故凸起的鼓包103可以增强第一锁紧件710和第三锁紧件730安装后的稳固性。具体地,第二连杆420和第三连杆430在第一锁紧件710和第三锁紧件730的作用下分别铰接于主体部210的不同位置,第二连杆420和第三连杆430分别铰接于主体部210,可增加第二连杆420和第三连杆430转动的灵活性。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一连杆410与滑块300的铰接,所述滑撑10还包括第四锁紧件740,第四锁紧件740依次穿设于第一连杆410、承载部320和滑动部310,以使第一连杆410铰接于滑块300。另外,滑撑10还包括第五锁紧件750和第六锁紧件760,第五锁紧件750用于连接第二连杆420和第一连杆410,以使第二连杆420铰接于第一连杆410。第六锁紧件760用于连接第一连杆410和托臂440,以使第一连杆410铰接于托臂44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锁紧件710、第二锁紧件720、第三锁紧件730、第四锁紧件740、第五锁紧件750、第六锁紧件760可以但不限定为铆钉。另外,第一连杆410与滑块300和托臂440的铰接处、第二连杆 420与固定座200和第一连杆410的铰接处、以及第三连杆430与固定座200和托臂440的铰接处皆可以设置垫圈,以通过垫圈保证各个锁紧件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滑撑10包括包角800,包角800包括弧形本体810以及与弧形本体810连接的安装部820,安装部820与滑轨100的第一端110和/或第二端120配合,弧形本体810与滑槽101的侧壁抵持。安装部820的边缘设有缺槽821,如此安装部820与滑轨100的端部配合时,该缺槽821能够释放应力,进而方便安装部820的安装和提高配合强度。图1示意了包角800设于滑轨100 的第一端110,在其它实施例中,滑轨100的第二端120也可以设有包角8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滑撑,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轨,设有滑槽;
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滑轨;
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以靠近所述固定座和远离所述固定座;以及
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托臂,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滑块和所述托臂,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所述第三连杆包括铰接于所述固定座的定杆和铰接于所述托臂的动杆,所述动杆与所述定杆滑动连接,以能够通过改变所述第三连杆的长度而使所述第三连杆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当所述第三连杆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动杆与所述定杆能够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杆具有收容槽,所述定杆套设于所述动杆,以使所述动杆滑动设于所述收容槽;当所述第三连杆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动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当所述第三连杆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动杆的至少部分结构伸出所述收容槽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滑撑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设于所述定杆、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固定座,以使所述定杆铰接于所述固定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杆相对的两端开设有与所述收容槽连通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动杆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滑撑包括固定件,当所述第三连杆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位,所述固定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以固定所述动杆和所述定杆;当所述第三连杆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位,所述固定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固定所述动杆和所述定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杆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部开设有第一锁紧孔,所述托臂开设有第二锁紧孔,所述滑撑包括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锁紧孔和所述第一锁紧孔,以使所述动杆铰接于所述托臂;所述定杆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部所在边缘设置有与所述收容槽连通的缺口,当所述第三连杆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锁紧孔位于所述缺口,所述缺口形成供所述第二锁紧件穿设所述第一锁紧孔的避让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两侧壁的顶部朝内设有折边,所述固定座包括主体部以及由所述主体部相对的两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主体部搭接于所述折边,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与所述滑槽的槽底连接;所述滑撑包括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滑槽的槽底,所述第二锁止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滑槽的槽底,以将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滑轨;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定杆分别铰接于所述主体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槽底凸设有鼓包,所述鼓包背向所述滑槽的槽底所在平面介于所述滑槽的槽底所在平面与所述折边背向所述滑槽的槽底所在平面之间;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鼓包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鼓包相对的两侧;所述滑撑包括第一锁紧件和第三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依次穿设于所述定杆、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鼓包,以将所述定杆铰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三锁紧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杆、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鼓包,以将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于所述固定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相对的两侧壁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配合槽,所述折边搭接于所述配合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滑动部和承载部,所述滑动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承载部与所述滑动部可拆卸连接并夹设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所述承载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滑动部相对两侧限定出所述配合槽;所述承载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皆设于两个所述折边之间,所述第一连杆搭接于所述承载部,所述滑撑包括第四锁紧件,所述第四锁紧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承载部和所述滑动部,以使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滑块。
10.一种框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型材,所述第一型材为框结构与扇结构中的一者;
第二型材,所述第二型材为框结构与扇结构中的另一者;以及
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滑撑,所述滑轨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一型材,所述托臂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二型材,所述连杆组件能够通过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相对所述固定座的滑动来带动所述框扇结构的关闭和打开。
CN202020597175.6U 2020-04-21 2020-04-21 滑撑及框扇结构 Active CN212689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7175.6U CN212689811U (zh) 2020-04-21 2020-04-21 滑撑及框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7175.6U CN212689811U (zh) 2020-04-21 2020-04-21 滑撑及框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9811U true CN212689811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3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97175.6U Active CN212689811U (zh) 2020-04-21 2020-04-21 滑撑及框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9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4279A (zh) 变距装置及折叠显示装置
EP2990579B1 (en) An anti-falling aluminum alloy casement window
CN212689811U (zh) 滑撑及框扇结构
US5093960A (en) Window hinge hat
CN211083413U (zh) 折叠铰链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10594547A (zh) 折叠铰链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10730257A (zh) 固定装置、折叠铰链及折叠显示装置
CN211174974U (zh) 变距装置及折叠显示装置
US6955205B2 (en) Panel system and hinge device therefor
US10676973B2 (en) Latch hook-type positioning device
CN110677515A (zh) 同步机构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14607220A (zh) 一种用于隐藏式内平开下悬窗五金系统的斜拉杆铰链
CN212271876U (zh) 一种伸缩撑及上悬窗
KR101074133B1 (ko) 창문 개폐용 아암 조립체
CN209924685U (zh) 滑撑
CN210508758U (zh) 一种家具悬挂推拉折叠门的合页结构
US3981413A (en) Mailbox door mounting arrangement
CN219471830U (zh) 一种铰链
CN220014849U (zh) 一种防护铰链
EP1243731A2 (en) Device for joining a rotating leaf to a fixed wall
CN219953009U (zh) 一种免铣槽滑撑
CN212249610U (zh) 平推窗滑撑
CN218597992U (zh) 一种伸缩撑及上悬窗
CN211549263U (zh) 可快速拆装的隐藏合页
CN218029675U (zh) 多连杆铰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