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9299U - 一种装配式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9299U
CN212689299U CN202021228767.7U CN202021228767U CN212689299U CN 212689299 U CN212689299 U CN 212689299U CN 202021228767 U CN202021228767 U CN 202021228767U CN 212689299 U CN212689299 U CN 212689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groove
assembled wall
connecting piec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87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军
刘艳
丁良英
文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lu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lu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lu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lu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87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9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9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9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墙体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墙体,其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与连接件,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可拆卸连接,且第一主体的厚度与第二主体的厚度和构成装配式墙体的厚度,第一主体靠近第二主体的表面开设有过线槽,过线槽用于容纳电线;连接件的相背离的两端用于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第一主体可拆卸连接。本申请通过第一主体上的过线槽来安装电线,实现了目前装配式墙板无法安装电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墙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墙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
背景技术
墙体是在房屋建筑中,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其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在房屋建筑中尤为重要。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装配式建筑兴起,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其中,装配式墙体作为主要构件,来替代传统墙体。
目前,装配式墙体通常是包括主体与连接件,其中,主体一般为长方体,主体的一侧安装有连接件,主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卡槽。连接件一般为凸块,主体与凸块一体连接,且均可以是混凝土制成的。当凸块与卡槽卡接时,相邻的两个装配式墙体相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实际对房屋进行建筑时,部分的装配式墙体内需要通过与安装供房屋内所使用的电线,上述装配式墙体的主体部分无法进行电线的安装,只能在主体外部加装,这样不够美观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目前亟需一种可以安装电线的装配式墙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装配式墙体的主体无法安装电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墙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墙体,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与连接件,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可拆卸连接,且第一主体的厚度与第二主体的厚度和构成装配式墙体的厚度;第一主体靠近第二主体的表面开设有过线槽,过线槽用于容纳电线;连接件的相背离的两端用于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第一主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装配式墙体安装的过程中,可以先通过连接件将两个相邻的第一主体连接。第一主体可以承重,然后将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连接,第二主体相当于装饰板。除此之外,第一主体靠近第二主体的表面开设有过线槽,电线可以容纳在过线槽中。装配式墙体通过第一主体上的过线槽以安装电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体靠近第二主体的一侧开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贯通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较安装槽开口大;所述第二主体靠近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凸块,凸块的形状与安装槽的形状一致,凸块用于与安装槽插接以使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通过安装槽与凸块进行连接,以使二者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时,通过滑动的方式,滑移第二主体,以将其安装在第一主体处对应的位置,而且由于安装槽的槽底较安装槽开口大,所以沿第一主体的厚度方向,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不易分开。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沿安装槽长边走向的槽,所述槽即为所述过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的槽底开设过线槽,可以有效节约空间,减少在第一主体的表面开槽的数量,防止墙体的强度下降过多。
优选的,所述凸块开设有沿第二主体厚度方向设置的通槽,所述通槽贯通凸块与第二主体,通槽用于容纳电线,通槽的远离凸块的一端开口处用于安装插座,通槽的另一端与过线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装配式墙体需要安装插座时,可以将电线从凸块上设置的通槽伸出,以与安装在通槽开口处的插座连通,实现插座通电。
优选的,所述通槽包括连通的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第一槽段较第二槽段远离第一主体,第一槽段开口较第二槽段开口大,第一槽段用于安装插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槽段开口较第二槽段开口大,所以在安装插座时,可以将插座与第二槽段处连接,有效提高插座与第二槽段的连接处的面积,便于安装插座。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双向螺杆,即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方向相反的螺纹;第一主体的相对的两端开设有容置孔,容置孔的深度方向与第一主体的长度方向相同;两个容置孔的孔底均开设有螺纹孔,且两个螺纹孔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螺纹孔的轴线重合,且轴线与第一主体的长度方向一致;容置孔的侧壁贯通第二主体的靠近第一主体的侧壁;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用于与两个相邻的第一主体上的相靠近的两个螺纹孔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装配式墙体时,先将一个装配式墙体的第一主体安装在地基上,然后将另一个装配式墙体的第一主体靠近,当两个第一主体之间的距离与连接件的长度一致时,将连接件置于两个第一主体的中间,并转动连接件,使连接件的两端同时与两个装配式墙体的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当两个装配式墙体的相靠近的侧壁抵触时,停止转动。由于容置孔的侧壁贯通第二主体,所以在安装过程中,连接件的中部通过两个容置孔暴露在第二主体外部,便于连接件转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中部固定设置有套筒,容置孔用于容纳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转动套筒带动连接件转动,当两个相邻的第一主体连接完成后,套筒位于容置孔中。套筒可以便于转动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二主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卡槽,卡块用于与另一个第二墙板上设置的卡槽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第二主体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接,实现可拆卸连接,防止相邻的第二主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第一主体可以承重,第二主体相当于装饰板。装配式墙体通过第一主体上的过线槽以安装电线。
2.安装槽的槽底开设过线槽,可以有效节约空间,减少在第一主体的表面开槽的数量。
3.通过双向螺杆将相邻的两个第一主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较为稳固,而且连接较为方便,相比于采用齿轮齿条,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省去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的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主体;11、过线槽;12、安装槽;13、容置孔;14、螺纹孔;2、第二主体;21、凸块;22、卡块;23、卡槽;24、通槽;241、第一槽段;242、第二槽段;3、连接件;31、套筒;4、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墙体。一种装配式墙体包括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与连接件3,参照图1,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可拆卸连接,且第一主体1的厚度与第二主体2的厚度和构成装配式墙体的厚度。具体的,第一主体1为一长方体墙体,可以为混凝土浇筑形成。第一主体1靠近第二主体2的一侧可以开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贯通的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槽底较安装槽12开口大,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2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第二主体2靠近第一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凸块21,凸块21与第二主体2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为焊接。凸块21的形状与安装槽12的形状一致,凸块2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主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凸块21用于与安装槽12插接以使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可拆卸连接。在安装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时,通过滑动的方式,即先将凸块21与安装槽12的端部开口处对齐,然后滑移第二主体2,使第二主体2沿安装槽12的长度方向滑动,至凸块21完全位于安装槽12中,完成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的安装。由于安装槽12的槽底较安装槽12开口大,所以沿第一主体1的厚度方向,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不易分开。如果担心二者连接不够紧密,可以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沿第一主体1的厚度方向,将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连接以紧固。安装槽12与凸块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第一主体1上具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安装槽12,对应的,第二主体2上设置有两个对应的凸块21。除此之外,一个第一主体1上所连接的第二主体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可视情况进行调整。如图2所示,为了在安装墙体后,防止相邻的两个第二主体2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可以在第二主体2一侧设置有卡块22,卡块22与第二主体2一体成型,第二主体2的另一侧开设有卡槽23,卡块22用于与另一个第二墙板上设置的卡槽23卡接。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第一主体1对应一个第二主体2。
在实际安装装配式墙体时,在同一平面上,装配式墙体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所以在安装时,先将多个第一主体1连接起来,然后再将第二主体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件3将相邻的两个第一主体1连接,即连接件3的相背离的两端用于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第一主体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如图2所示,连接件3包括双向螺杆,即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方向相反的螺纹。为了便于转动连接件3,可以在连接件3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套筒31,套筒31可以与连接件3焊接。对应的,第一主体1的相对的两端开设有容置孔13,容置孔13的深度方向与第一主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两个容置孔13的孔底均开设有螺纹孔14,且两个螺纹孔14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螺纹孔14的轴线重合,且轴线与第一主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用于与两个相邻的第一主体1上的相靠近的两个螺纹孔14螺纹连接。为了防止在转动连接件3时,由于第一主体1为混凝土制成,连接件3对螺纹孔14内设置的螺纹摩擦导致其损坏,在生产第一主体1时,可以将具有对应螺纹的金属套浇筑在所对应的位置,使其形成前述螺纹孔14。为了便于转动连接件3,容置孔13的侧壁贯通第二主体2的靠近第一主体1的侧壁,容置孔13用于容纳套筒31。在安装相邻的两个第一主体1时,将一个装配式墙体的第一主体1靠近需要连接的另一个装配式墙体的第一主体1,当两个第一主体1之间的距离与连接件3的长度一致时,将连接件3置于两个第一主体1的中间,通过转动套筒31转动连接件3,使连接件3的两端同时与两个装配式墙体的对应的螺纹孔14螺纹连接,当两个装配式墙体的相靠近的侧壁抵触时,即如图3中示出的位置,停止转动。由于容置孔13的侧壁贯通第二主体2,所以在安装过程中,连接件3的中部通过两个容置孔13暴露在第二主体2外部,便于连接件3转动。
如图4所示,为了将电线安装在装配式墙体中,第一主体1靠近第二主体2的表面开设有过线槽11,过线槽11用于容纳电线,过线槽11的长度方向可以与第一主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为了减少在第一主体1上开槽的数量,安装槽12的槽底开设有沿安装槽12长边走向的槽,该槽即为过线槽11。电线可以通过U形螺栓安装在过线槽11中。由于有部分墙体需要安装插座4,凸块21可以开设有沿第二主体2厚度方向设置的通槽24,通槽24贯通凸块21与第二主体2,通槽24用于容纳电线。通槽24的远离凸块21的一端开口处用于安装插座4,通槽24的另一端与过线槽11连通。电线从过线槽11伸入通槽24内,并与插座4连接,以使插座4通电。在本实施例中,通槽24包括连通的第一槽段241与第二槽段242,第一槽段241较第二槽段242远离第一主体1,第一槽段241开口较第二槽段242开口大,第一槽段241用于安装插座4,比如,可以将插座4通过螺栓与第二槽段242开口处连接,以使插座4紧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槽24开设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设,且其数量也可根据需求进行定制。如果该墙体不需要安装插座4但是需要电线穿过,可以不设置通槽24。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墙体的实施原理为:第一主体1作为承重部,第二主体2可以作为装饰部,通过在第一主体1上安装有过线槽11,可以将电线安装在过线槽11内,完成将电线安装在装配式墙体内,在需要安装插座4时,可以使电线穿过通槽24与插座44连接,较为方便,而且可以定制。有效解决了装配式墙体无法安装电线的问题。装配式墙体分为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与连接件3进行运输,可以降低运输难度,而且在安装过程中也较为方便,相邻的第一主体1通过转动连接件3即可连接,连接件3可以相当于加强筋,提高装配式墙体的强度,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通过安装槽12与凸块21进行连接,如果不够稳固还可以添加螺栓进行连接。第二主体2之间通过卡接以连接。安装成本较低,而且墙体的强度符合要求。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与连接件(3),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可拆卸连接,且第一主体(1)的厚度与第二主体(2)的厚度和构成装配式墙体的厚度;
第一主体(1)靠近第二主体(2)的表面开设有过线槽(11),过线槽(11)用于容纳电线;
连接件(3)的相背离的两端用于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第一主体(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靠近第二主体(2)的一侧开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贯通的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槽底较安装槽(12)开口大;
所述第二主体(2)靠近所述第一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凸块(21),凸块(21)的形状与安装槽(12)的形状一致,凸块(21)用于与安装槽(12)插接以使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的槽底开设有沿安装槽(12)长边走向的槽,所述槽即为所述过线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1)开设有沿第二主体(2)厚度方向设置的通槽(24),所述通槽(24)贯通凸块(21)与第二主体(2),通槽(24)用于容纳电线,通槽(24)的远离凸块(21)的一端开口处用于安装插座(4),通槽(24)的另一端与过线槽(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4)包括连通的第一槽段(241)与第二槽段(242),第一槽段(241)较第二槽段(242)远离第一主体(1),第一槽段(241)开口较第二槽段(242)开口大,第一槽段(241)用于安装插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双向螺杆,即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方向相反的螺纹;
第一主体(1)的相对的两端开设有容置孔(13),容置孔(13)的深度方向与第一主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
两个容置孔(13)的孔底均开设有螺纹孔(14),且两个螺纹孔(14)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螺纹孔(14)的轴线重合,且轴线与第一主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
容置孔(13)的侧壁贯通第二主体(2)的靠近第一主体(1)的侧壁;
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用于与两个相邻的第一主体(1)上的相靠近的两个螺纹孔(14)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中部固定设置有套筒(31),容置孔(13)用于容纳套筒(3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2)的一侧设置有卡块(22),所述第二主体(2)的另一侧开设有卡槽(23),卡块(22)用于与另一个第二墙板上设置的卡槽(23)卡接。
CN202021228767.7U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装配式墙体 Active CN212689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8767.7U CN212689299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装配式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8767.7U CN212689299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装配式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9299U true CN212689299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4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8767.7U Active CN212689299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装配式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92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1293A (zh) * 2021-09-16 2022-01-14 中津华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1293A (zh) * 2021-09-16 2022-01-14 中津华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74253B1 (ko) 배전선로 내 애자의 위치 변경이 용이한 단일형 내장 완철조립체.
CN212689299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
US10985498B2 (en) Framing assembly with modular connectors
CN208046160U (zh) 一种接线盒
KR200446280Y1 (ko) 커넥터 일체형 콘센트 세트
CN111022989A (zh) 一种面板灯安装结构、面板灯及其安装方法
CN109339336A (zh) 一种拼装墙板
KR101814286B1 (ko) 연결클립을 이용한 조립식 전시 부스용 벽체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4326303U (zh) 阴角连接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建筑单元阴角和建筑单元
JPH04138608A (ja)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器具用連結部材
CN215009384U (zh) 一种用于集成快装墙体的接线管道
CN215889123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连接组件
KR100564294B1 (ko) 천장 전기 단자함
CN112962905A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连接组件
DE202005018867U1 (de) Bausatz einer Wandleuchte
KR200328582Y1 (ko) 연결대를 갖는 단자함
KR200423752Y1 (ko) 바닥배선용 전선박스
CN214837731U (zh) 卡式螺丝组合结构
CN213062502U (zh) 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
KR102364781B1 (ko) 콘센트수납부 일체형 배선덕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선덕트설치방법
KR200492152Y1 (ko) 건물 벽체의 매입 박스용 고정 시스템
CN21377383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连接件
CN220203172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板的连接件
CN214659610U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装配式建筑门窗
CN216929027U (zh) 端子座及具有其的电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