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7818U - 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87818U CN212687818U CN202022025668.5U CN202022025668U CN212687818U CN 212687818 U CN212687818 U CN 212687818U CN 202022025668 U CN202022025668 U CN 202022025668U CN 212687818 U CN212687818 U CN 2126878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area
- dissolved oxygen
- filtering
- oxyg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具有调整水的含氧量与过滤水上漂浮物的功能,其包含有:一引流本体、一过滤单元及一增氧单元,所述引流本体以定点漂浮方式设置于一固定水域,其内部以单向引流方式衔接设一过滤区与一溶氧区,该过滤区设有一供水流引入的入水口,该溶氧区则设有一供水流汇出的出水口;所述过滤单元以供漂浮物拦阻方式设于过滤区,借以提供水域漂流异物的拦阻收集;所述增氧单元以外接空气强力导入水流方式设于溶氧区,借以增加溶氧区的出水口汇出水流的含氧量。本实用新型能持续保持水中的含氧量与提供水质净化的功效,另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形成一自然的水流,维护生态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水质调质设备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适用在生态水池、湖泊等大型区域的水质改善,并且改善过程不会造成原有环境生态的负担。
背景技术
已用大型区域的水质改善方式大致如下:在要改善水质的区域设置一水质处理厂,让生水经过过滤池、沉淀池与相关的化学处理后,才能达到调整水质的目的。
然而,这类型的调质设施体积大,对于池塘、湖泊等区域而言施工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且前述的调整水质的设施在运作时噪音大问题,也让工作人员伤透脑筋。
此外,有些养殖业者则使用水车搅动养殖池内的池水以增加池水的含氧量,但是效果不理想,且漂浮在水面上的树叶、异物皆无法分离,且水车运作的噪音也会影响鸟类的生存空间,破坏生态。
如何改善已用结构的缺失,是相关从业者需要积极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能达成有效改善调整水域环境、增益水中含氧及收集漂浮异物等效能。
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具有隐藏在设置的环境中,并且在调整改善水域的水质过程不产生噪音,友善环境与维护原有的生态。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包含:一引流本体、一过滤单元及一增氧单元;其中:所述引流本体以定点漂浮方式设置于一固定水域,其内部并以单向引流方式衔接设一过滤区与一溶氧区,该过滤区设有一供水流引入的入水口,该溶氧区则设有一供水流汇出的出水口;所述过滤单元以供漂浮物拦阻方式设于过滤区,借以提供水域漂流异物的拦阻收集;所述增氧单元以外接空气强力导入水流方式设于溶氧区,借以增加溶氧区的出水口汇出水流的含氧量。
所述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中该所述引流本体借数个定位杆架设于固定水域,其外侧且固设一组浮筒,借由浮筒相对水域的浮力调整,使该引流本体顺沿着该些定位杆升降位移。
所述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该引流本体呈中空槽体,其内部设有一安装空间以提供过滤区与溶氧区设置,该过滤区与溶氧区相邻侧间并设一隔板;又,该过滤区呈上下侧区隔出一过滤部与一沉淀部,其相邻侧间且以供自由拆卸方式架设一过滤网。
所述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中该沉淀部或该溶氧区内设有数个杀菌光源对引流水进行杀菌处理。
所述过滤单元设置在该引流本体的过滤区一侧,该过滤区设有一入水口,该过滤单元设置在该入水口的后方,将引流的水上杂物加以滤除,过滤后的水经过该隔板流入该溶氧区。
所述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中该过滤单元并可增设一活性炭层。
所述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所述增氧单元为数个溶氧泵浦,该溶氧泵浦设有一吸气管将空气抽入该溶氧泵浦,以高含氧水流汇入固定水域,该溶氧泵浦的输出端与该出水口连接,进而产生含有氧气的喷射水流。
所述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中该溶氧泵浦设有一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侦测该溶氧区的水位,所述溶氧区的水位低于预定值,该传感器能够关闭该溶氧泵浦。
所述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中该入水口具有一倾斜的板体,引导水域流水进入及将杂物预先隔离在该引流本体的外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结构图;
图4是图1的俯视结构图;
图5是图2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是图3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分段设置于固定水域的操作示意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00: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
10a:定位杆;
10:引流本体;
11:隔板;
12:过滤区;
121:入水口;
121A: 板体;
122:过滤部;
123:沉淀部;
124:挡片;
13:溶氧区;
131:出水口;
20:浮筒;
30:过滤单元;
31:过滤网;
32:止挡缘;
40:增氧单元;
41:溶氧泵浦;
41A:吸气管;
411:输出端;
42:传感器;
50:杀菌光源;
60:漂浮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100,包含有:一引流本体10、一过滤单元30及一增氧单元40;
如图1至图4所示,前述的引流本体10是安装在一固定水域上98(例如池塘、湖泊、养殖池),该固定水域设有多个定位杆10a,前述的引流本体10通过如铰链、或者套环接合在该些定位杆10a,并在该固定水域保持漂浮,该引流本体10是中空的槽体,该引流本体10内部设有一安装空间,并以一隔板11区分出一过滤区12与一溶氧区13。
如图1至图6所示,前述引流本体10外侧固设一组浮筒20,该浮筒20呈一管体,借由浮筒20相对水域的浮力调整,使该引流本体10顺沿着该定位杆10a升降位移且漂浮水面而不下沉。
如图1至图4所示,前述的过滤单元30设置在该引流本体10的过滤区12一侧,该过滤区12设有一入水口121,为了避免大型的飘浮杂物直接进入引流本体10造成过滤区12堵塞,该入水口121具有一倾斜的板体121A,引导水流进入该引流本体10,并将体积大的杂物预先隔离在该引流本体10外侧,在某些实施例中,前述的板体121A能通过铰链调整角度;该过滤单元30设置在该入水口121的后方,将引流的水上杂物加以拦阻滤除,过滤后的水经过该隔板11流入该溶氧区13;如图2、图5所示,考虑到过滤的水比较容易有比重较大的杂质,造成过滤的水混浊,较佳的实施例过滤区12更可区隔出一过滤部122与一沉淀部123:当水流经由入水口121引入时,前述的过滤单元30包含一过滤网31,该过滤单元30具有可拆卸、可以抽取的过滤网31的篮体结构,该过滤部122设有固定的挡片124,该过滤网31的四周设有止挡缘32,组装时将止挡缘32组合在挡片124上,即可通过过滤单元30进行水质过滤,当过滤单元30堵塞时,只需取出该过滤单元30的过滤网31的篮体结构就能迅速清除上方杂物,将引流水中的杂质、落叶等漂浮物加以集中,而后再将过滤后的水流继续向前引流到沉淀区123,提升水质的洁净度;请继续参阅图2、图4,在某一些实施例中,如养殖业所养殖的鱼类、贝类、虾类需要干净的水,该沉淀部123与该溶氧区122内并可增设数个杀菌光源50,以对过滤后的水流进行光照杀菌处理。
如图3、图6所示,前述增氧单元40设置在该溶氧区13内为数个溶氧泵浦41,该溶氧泵浦41设有一吸气管41A将空气抽入该溶氧泵浦41,以高含氧水流汇入固定水域,该溶氧泵浦41的输出端411与该出水口连接,进而产生含有氧气的喷射水流。
另外,前述的隔板11也能设置过滤孔,让沉淀后的水再次过滤,提升水质清澈度。
如图5、图6所示,将前述的引流本体10安装在固定水域,由调整该些浮筒20的位置进而达成该引流本体10在水面位置,较佳的是入水口121略低于水面,使用时随着引流水带动而由过滤单元30进行拦阻水流漂浮杂物,继而将引流水过滤并引导到沉淀区123,接着通过该溶氧泵浦41抽取过滤后的水并由溶氧泵浦41的吸气管41A将空气抽引加入氧气后,由该些出水口131排出,如此一来能持续提供固定水域中的含氧量与提供水质净化的功效,另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形成前后端导引一自然的水流,维护生态环境。
请继续参阅图5、图6所示,当过滤单元30被杂物堵塞时,无法持续进水过滤,溶氧区13因没有水注入使得引流本体10后端溶氧区13重量变轻,其在该处底部浮力增加情况下,于是让引流本体10通过浮筒20带动沿着定位杆10a稍微上升而倾斜浮出水面,维护人员或清洁人员便可轻易发现引流本体10的现况,继而尽速将过滤单元30活动架设的过滤网31取出,而把过滤网31上造成堵塞的落叶杂物等清理后即可恢复原有的改善水质的功能,大幅提升使用便利性。由于溶氧泵浦41抽不到水可能造成马达受损,因此,该溶氧泵浦41旁侧设有一传感器42,该传感器42用于侦测于该溶氧区13的水位,由于传感器42是浮力支持的开关,借由一定浮力保持泵浦的通电运作,当水位下降到浮力无法支持时,极限开关垂直掉落而中断电源。当残留在该溶氧区13内的水位不足时,则该传感器42便会随着水位下降落下迅速关闭该溶氧泵浦41,据此达到自动操控的功效,延长溶氧泵浦41的使用寿命。
除外,本实用新型在此并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引流本体10前后端所构成的自然引流效应,其对于水域的流动深具影响力,因此当固定水域有着较广大面积时,请继续参阅图7所示,可以依需求将多组的本实用新型配合定位杆10a分段设置于该水域多处,同时配合如一般拦油绳类等漂浮管60的圈绕两侧,将多个本实用新型串联起来构成一循环的水路,于是每一组引流本体10操作时分别衍生前后端入水口121至出水口131排出的引流水,在被圈绕的路径上即被自动串流成一股前后引流推动的自然水流,不仅能快速大幅提升固定水域的水流及含氧量,且有效率的收集水域上漂浮的落叶等异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利用营造自然水流将水上落叶漂浮异物引领至内部进行拦阻收集,同时借由引流水同步进行过滤杀菌及补充氧气含量,其能有效改善调整水域环境、增益水中含氧及收集漂浮异物等效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立即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7)
1.一种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引流本体、一过滤单元及一增氧单元;其中:所述引流本体以定点漂浮方式设置于一固定水域,其内部并以单向引流方式衔接设一过滤区与一溶氧区,该过滤区设有一供水流引入的入水口,该溶氧区则设有一供水流汇出的出水口;所述过滤单元以供漂浮物拦阻方式设于过滤区,借以提供水域漂流异物的拦阻收集;所述增氧单元以外接空气强力导入水流方式设于溶氧区,借以增加溶氧区的出水口汇出水流的含氧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引流本体借数个定位杆架设于固定水域,其外侧且固设一组浮筒,借由该浮筒相对水域的浮力调整,使该引流本体顺沿着该些定位杆升降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引流本体呈中空槽体,其内部设有一安装空间以提供该过滤区与该溶氧区设置,该过滤区与该溶氧区相邻的侧间并设一隔板;又,该过滤区呈上下侧区隔出一过滤部与一沉淀部,其相邻侧间以供自由拆卸方式架设一过滤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沉淀部或该溶氧区内设有数个杀菌光源对引流水进行杀菌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单元为数个溶氧泵浦,该溶氧泵浦设有一吸气管将空气抽入该溶氧泵浦,以含氧水流汇入该固定水域,该溶氧泵浦的输出端与该出水口连接,进而产生含有氧气的喷射水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溶氧泵浦设有一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侦测该溶氧区的水位,所述溶氧区的水位低于预定值,该传感器能够关闭该溶氧泵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入水口具有一倾斜的板体,用于引导水域流水进入及将杂物预先隔离在该引流本体的外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25668.5U CN212687818U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25668.5U CN212687818U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87818U true CN212687818U (zh) | 2021-03-12 |
Family
ID=74885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25668.5U Active CN212687818U (zh) | 2020-09-16 | 2020-09-16 | 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8781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62101A (zh) * | 2020-09-16 | 2022-04-01 | 北斗七星实业有限公司 | 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 |
-
2020
- 2020-09-16 CN CN202022025668.5U patent/CN21268781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62101A (zh) * | 2020-09-16 | 2022-04-01 | 北斗七星实业有限公司 | 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189747B1 (ko) | 수조식 양식장용 급배수 정화 시스템 | |
KR100912344B1 (ko) | 수조내의 부유물질과 유기물 제거장치 | |
CN101669455B (zh) | 一种多功能循环水处理设备 | |
CN103112996A (zh) | 一种养殖水循环净化方法及装置 | |
US6065430A (en) | Fish culturing system | |
JP2014209899A (ja) | 省エネルギー陸上養殖方法及び陸上養殖施設 | |
CN110547238B (zh) | 一种水产养殖生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031206U (zh) | 一种室内海产养殖水循环系统 | |
CN105432550A (zh) | 一种池塘养殖的循环水处理系统 | |
CN107751085A (zh) | 一种基于微藻膜生物反应器的循环海水养殖系统 | |
CN212687818U (zh) | 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 | |
CN116553780A (zh) |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系统 | |
CN112106720A (zh) | 一种智能生态循环水养殖池、控制方法及应用 | |
CN105961311A (zh) | 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装置 | |
TWM606515U (zh) | 多工增益水質改善裝置 | |
JP3676157B2 (ja) | 泡沫分離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水浄化システム | |
US20050199188A1 (en) | System for rearing fish | |
CN113678784B (zh) | 一种水产养殖池的自动排污装置 | |
CN114262101A (zh) | 多任务增益水质改善装置 | |
TWI753586B (zh) | 多工增益水質改善裝置 | |
CN209931253U (zh) | 一种循环水养殖用集污排污装置 | |
CN110622902A (zh) | 超集约式水产养殖系统 | |
CN1241539A (zh) | 自然式污水净化回收方法 | |
KR200281395Y1 (ko) | 토네이도(Tornado) 방식 원심분리 장치에 의한 해수의순환여과장치. | |
CN215530924U (zh) | 一种室内循环水养虾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